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东北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京津:东北亚乃至远东的中心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5-2-27 15:00
京津两地虽然存在竞争,但更多的是合作。北京主要是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工业服务业以及传统民间工业和旅游、 文化 产业。北京一直是我国的科学、文化、教育 中心 ,最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拥有全国最多的研发人员,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关人员数以百万计。北京是全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中心,航天系统一般以上的研究院和职工都集中在北京地区。北京在汽车、机床、电子信息通信、生物制药等领域的竞争力也强于天津。北京虽然没有港口,但是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与公路运输枢纽。 天津则是北京的外港,华北地区最大的对外口岸、大型临港型工业基地,北京是天津港腹地的内陆物流中心。其实天津比连云港更适合做第二大陆桥的桥头堡。天津是太平洋最亲近亚欧大陆的地方, 中国 黄河 流域 、内蒙、新疆甚至蒙古、中亚、俄罗斯西伯利亚的货物都要在中国的渤海湾下水。而无论是走青岛还是大连,运距都会增加,秦皇岛、京唐港、曹妃甸、天津、黄骅等渤海五大港口,吞吐量合计早已突破 10 亿吨,未来甚至可能达到 20 亿吨或者更多。 京津冀 人口 合计超过了一个亿,和东三省多,天津港的腹地比大连更广阔。而青岛港显然竞争力在 山东 和河南。大约是以石德石太太中银路为界,其北山陕内蒙宁夏以至新疆、蒙古、西伯利亚的物流大体在渤海湾下水,以南则主要走山东半岛和连云港。不过青岛港,在大宗干散货方面也面临着日照的激烈竞争。即使天津港的货运量在抱团的河北四港面前也没有优势,大连港也面临着辽东湾里虎视眈眈的锦州和营口港的竞争,在瓜分分内蒙古东部、蒙古国乃至西伯利亚物流的战争中,大连并没有优势。 京津唐地区不仅是北方的 经济 中心,在全国甚至全世界也有一席之地。天津以西、以北,有年产几十亿的大煤田,目前大约有十几亿吨大宗商品要从渤海湾下水,华北、西北乃至蒙古国和俄罗斯西伯利亚的资源走天津比走大连和青岛更便利。况且大连本身还面临着营口和锦州港的竞争。 天津及周边地区有大火电、大钢铁、石油、化工、建材,被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机械、电子、造船、航空航天等先进制造业。天津周边还是三北锁钥、水陆相交的 交通 要冲地带,物流业的发展得天独厚,而大连与青岛差不多是陆地交通网的末梢了。不仅在北方,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天津及周边地区也是不容忽视的经济和工业中心。北京再重要,也不可能争天津临海型工业中心的地位。 京津双城可以说是东北亚,甚至远东的中心。 当然天津的占位与河北诸城,特别是唐山有严重的重叠。因此,天津的困境是前有虎后有狼。在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工业服务业、文化产业方面面对着北京的强大压力。在港口贸易和临港型工业方面,渤海湾诸港特别是唐山的围追堵截。而唐山与北京之间几乎就没有直接的冲突。当然,竞争是现代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哪个 城市 可以垄断全部
个人分类: 读史方舆|2583 次阅读|2 个评论
东北亚植物园
热度 3 huailu49 2014-11-13 06:45
长白山东北亚植物园,是一个外地游客很容易忽略的景点。其实它就位于二道白河(长白山进山门户)的自然博物馆附近,马路对面还有一个中科院的下属机构(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
个人分类: 城市园林|3050 次阅读|8 个评论
2012年全球专利申请量增长6.6%,中兴公司表现不凡
zhpd55 2013-3-23 09:19
2012 年全球专利申请量增长 6.6% 诸平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 Phys.org ) 2013 年 3 月 19 日 转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IPO )周二的消息, 2012 年全球专利申请量在 2011 年的基础上增长 6.6% ,其中中国、日本和韩国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按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专利合作条约( PCT ), 2012 年的专利申请总数达到 194400 项,其中美国的专利申请量达到 51207 项,与 2011 年相比较上升了 4.4% 。日本发明家提出专利申请 43660 件 , 与 2011 年相比较增长了 12.3% 。与此同时 , 中国是一个紧随排名第三的德国之后 , 专利申请数量 18855 件。中国 PCT 申请 2012 年增长了 13.6% 。韩国排名第五名 , 拥有专利申请 11848 件,增长了 13.4%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IPO) 总干事弗朗西斯 • 居里( FrancisGurry )指出,东北亚(包括中国、 日本和韩国)的专利申请持续上涨,在全球 PCT 申请总量份额明显增加 。 早在 2008 年 , 这三个国家的专利申请不足全球专利申请总数的 27% ,但是到 2012 年 , 所占比例高达 38% 。随着东北亚三国专利申请数量的增加,使德国和美国在全球专利申请数量中所占的比例同期相比较,从 43% 下降到 36% 。 2012 年中国电信集团中兴通讯个人专利申请数量最多,具有 3906 项,超过了日本松下公司、夏普集团以及中国的华为公司。 尽管欧洲经济低迷 , 但是荷兰和芬兰表现不凡,荷兰的 PCT 申请增加了 14%, 芬兰增长了 13.2% 。 RelatedStories Feb09,2011 'Astonishing'Chinesepatentgrowthmarksworldrecovery Dec11,2012 ChinaovertakesUSinnumberofpatentfilings Mar31,2011 Cybersquattingdisputesgrowin2010 Mar22,2010 Footballdominatedcybersquattingcomplaintsin2009:WIPO
个人分类: 新观察|2699 次阅读|0 个评论
旧作重温:今日之朝鲜——我们手中的鸡肋,脊背上的痈疽
pww1380 2013-2-16 22:43
旧作重温: 今日之朝鲜 —— 我们手中的鸡肋,脊背上的痈疽 杨文祥 题记: 这是本人于 2010-12-7 00:35 发布的一篇旧作。在目前的国际环境和东亚局势下,有必要对这篇旧作做一重温。 朝鲜是鸭绿江对岸与我们隔江相望的邻邦。与众多与我国陆地上接壤的邻国一样,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中朝两国始终具有这样那样扯不清割不断的联系。尤其是新中国建国至今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在处理中朝关系上,我们不但付出了无数生命和鲜血的代价,而且付出了无法计量的经济和政治上的代价,更付出了领土上的代价。 然而,长期以来,朝方不仅在双边关系上的所作所为让我们大失所望,在多边国际关系的处理上也经常置最基本的人情和常理于不顾,蓄意将我们置于十分被动甚至十分尴尬的地位。正如一些不幸家庭的那种啃老一族的不肖子孙,不仅先天生性顽劣,后天又被做父母的彻底宠坏,不仅没有自立的能力,无休止无止境地向老人讨要生活费用,而且没有丝毫的感恩之心,不时还不惜诉诸种种勒索和要挟的手段,全无道义、诚信和尊严可言。 应该说,中朝两国之间的这种不正常的国家关系在过去的年代里还存在着某种合理性。分析起来,这种合理性应该是基于这样两个基本考虑:其一是意识形态方面的盟友关系;其二是从传统地缘政治学角度上中朝关系在中美关系问题上所具有的某种战略缓冲意义。可是,在世界历史已经进入 21 世纪的今天,无论是国际环境还是中朝两国各自的国内局势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样,上世纪的这两条基本考虑的现实基础都已经不复存在。 首先从意识形态方面来说,朝鲜在处理与我们的国家关系时,长期采取实用主义的两手策略,两副面孔。需要我们时,与我们虚与委蛇,假意应付;不需要我们或我们的援助一时不能令其满意时,便立刻撕下 “ 友好 ” 假面具,全然不顾什么 “ 鲜血凝成的友谊 ” 。 就是说,在朝方的心里,从来就没有真正把我们视为意识形态上的战略盟友。因此,在意识形态上,我们也不必拘泥于空洞的政治口号来继续欺骗自己,完全可以放手根据我们自己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来制定国际战略和相应的政策与措施。 其次,在后冷战时期,从世界局势全局的角度上看,以意识形态所划分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对立局面早就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和平与发展这两大时代主题的日益深入人心,是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启动和日益加快。这样,大国之间的直接军事冲突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大国之间谋求合作的冲动日益强烈,尽管在国际合作中大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主导权的争夺日益激烈。对当今世界的这一基本态势,无论是国家决策层还是具有现代公民素养的普通公民都有必要作一最基本的了解。 美国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把握着世界霸权的超级大国,其处理大国之间冲突的基本方式是通过对竞争对手所支持的小国的打击来向对方施压,而不是与对方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最近的朝鲜半岛危机,都是这种模式的反复重演。 这种模式的外在表现是一个超强大国对小国、弱国发动的 “ 不对称战争 ” ,而战争的实质目的是对小国背后的竞争对手的势力范围(利益范围)的强制性压缩。即使最后走向战争,向对方进行军事打击,也不可能是二次世界大战及其以前的那种将对方彻底摧毁,进而加以军事征服甚至是军事占领的方式,而是通过战争迫使对方就范,按其制定的规则行事,以维护其自身的国家利益。 就是说,当今世界,已不再是早年的殖民主义的世界,也不再是以往的帝国主义的世界,而是一个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的世界各国整体发展的世界。 殖民主义时代是一个以海外扩张和领土掠夺为主要发展形式的时代;帝国主义时代则是一个以资本输出、资源掠夺和争夺国际市场为基本发展模式的时代;而今天的全球化时代,则是一个综合国力的竞争时代,是一个通过对国际游戏规则制定权的争夺和垄断,从而实现对社会发展模式转型时期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改革、重建及维护的主导权的控制的时代。 在这样一个时代,谁的综合国力超强,谁就有能力把握和控制国际游戏规则,谁就有机会掌握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改革和重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这样,越是强势的国家,就越有 机会把握国际竞争和发展综合国力的战略制高点。 就是说,随着冷战体制的解体,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启动和深化,以往那种以意识形态为制定国际战略前提的思维方式再也不合时宜了。 显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把提升综合国力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的战略思维是正确的。不过,中朝关系这个历史遗留的负遗产究竟如何处理才有利于国家利益的维护还有不小的研究和讨论的空间。尤其不能掉以轻心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尤其是随着中朝两国各自国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历史上所遗留的中朝关系这种负遗产的性质将会日益明显地凸现出来。 另外,从军事角度上看,如果作战双方所使用的是传统的常规武器,那么,朝鲜作为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军事缓冲区的意义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在远程打击能力空前提升的今天,朝鲜的这种军事缓冲区的价值已经大打折扣。日前进入黄海参加韩美联合军事演习的乔治 • 华盛顿号航空母舰,据国防大学张召忠将军在央视上的介绍,其作战半径是一千多公里。这艘航母驶入黄海以后,我国的首都北京以及沈阳、大连等一系列大中城市便悉数进入其作战半径之内。在这种情况下,朝鲜这一军事缓冲区的存在与否对中美之间的军事对抗已经不具有太大的实际影响力。 总之, 目前的朝鲜,不但是我们中国手中的一根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更是长在我们脊背上的一块随时都有可能溃烂癌变的痈疽 。这块既可恶又可怕,碰不得,甩不掉的痈疽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无时无刻不对我们产生巨大的现实压力和国家安全方面的巨大隐患。 至于如何在策略层次上处理好中朝问题和与之相关的中韩问题,则需另行撰文加以讨论。 参见: 世间万象( 4 ):今日之朝鲜 —— 我们手中的鸡肋,脊背上的痈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391051.html
个人分类: 千虑一得|215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间万象(4):今日之朝鲜——我们手中的鸡肋,脊背上的痈疽
pww1380 2010-12-7 00:35
世间万象(4):今日之朝鲜——我们手中的鸡肋,脊背上的痈疽 杨文祥 朝鲜是鸭绿江对岸与我们隔江相望的邻邦。与众多与我国陆地上接壤的邻国一样,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中朝两国始终具有这样那样扯不清割不断的联系。尤其是新中国建国至今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在处理中朝关系上,我们不但付出了无数生命和鲜血的代价,而且付出了无法计量的经济和政治上的代价,更付出了领土上的代价。 然而,长期以来,朝方不仅在双边关系上的所作所为让我们大失所望,在多边国际关系的处理上也经常置最基本的人情和常理于不顾,蓄意将我们置于十分被动甚至十分尴尬的地位。正如一些不幸家庭的那种啃老一族的不肖子孙,不仅先天生性顽劣,后天又被做父母的彻底宠坏,不仅没有自立的能力,无休止无止境地向老人讨要生活费用,而且没有丝毫的感恩之心,不时还不惜诉诸种种勒索和要挟的手段,全无道义、诚信和尊严可言。 应该说,中朝两国之间的这种不正常的国家关系在过去的年代里还存在着某种合理性。分析起来,这种合理性应该是基于这样两个基本考虑:其一是意识形态方面的盟友关系;其二是从传统地缘政治学角度上中朝关系在中美关系问题上所具有的某种战略缓冲意义。可是,在世界历史已经进入 21世纪的今天,无论是国际环境还是中朝两国各自的国内局势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样,上世纪的这两条基本考虑的现实基础都已经不复存在。 首先从意识形态方面来说,朝鲜在处理与我们的国家关系时,长期采取实用主义的两手策略,两副面孔。需要我们时,与我们虚与委蛇,假意应付;不需要我们或我们的援助一时不能令其满意时,便立刻撕下“友好”假面具,全然不顾什么“鲜血凝成的友谊”。就是说,在朝方的心里,从来就没有真正把我们视为意识形态上的战略盟友。因此,在意识形态上,我们也不必拘泥于空洞的政治口号来继续欺骗自己,完全可以放手根据我们自己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来制定国际战略和相应的政策与措施。 其次,在后冷战时期,从世界局势全局的角度上看,以意识形态所划分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对立局面早就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和平与发展这两大时代主题的日益深入人心,是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启动和日益加快。这样,大国之间的直接军事冲突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大国之间谋求合作的冲动日益强烈,尽管在国际合作中大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主导权的争夺日益激烈。对当今世界的这一基本态势,无论是国家决策层还是具有现代公民素养的普通公民都有必要作一最基本的了解。 美国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把握着世界霸权的超级大国,其处理大国之间冲突的基本方式是通过对竞争对手所支持的小国的打击来向对方施压,而不是与对方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最近的朝鲜半岛危机,都是这种模式的反复重演。这种模式的外在表现是一个超强大国对小国、弱国发动的“不对称战争”,而战争的实质目的是对小国背后的竞争对手的势力范围(利益范围)的强制性压缩。即使最后走向战争,向对方进行军事打击,也不可能是二次世界大战及其以前的那种将对方彻底摧毁,进而加以军事征服甚至是军事占领的方式,而是通过战争迫使对方就范,按其制定的规则行事,以维护其自身的国家利益。 就是说,当今世界,已不再是早年的殖民主义的世界,也不再是以往的帝国主义的世界,而是一个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的世界各国整体发展的世界。殖民主义时代是一个以海外扩张和领土掠夺为主要发展形式的时代;帝国主义时代则是一个以资本输出、资源掠夺和争夺国际市场为基本发展模式的时代;而今天的全球化时代,则是一个综合国力的竞争时代,是一个通过对国际游戏规则制定权的争夺和垄断,从而实现对社会发展模式转型时期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改革、重建及维护的主导权的控制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谁的综合国力超强,谁就有能力把握和控制国际游戏规则,谁就有机会掌握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改革和重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这样,越是强势的国家,就越有机会把握国际竞争和发展综合国力的战略制高点。 就是说,随着冷战体制的解体,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启动和深化,以往那种以意识形态为制定国际战略前提的思维方式再也不合时宜了。显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把提升综合国力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的战略思维是正确的。不过,中朝关系这个历史遗留的负遗产究竟如何处理才有利于国家利益的维护还有不小的研究和讨论的空间。尤其不能掉以轻心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尤其是随着中朝两国各自国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历史上所遗留的中朝关系这种负遗产的性质将会日益明显地凸现出来。 另外,从军事角度上看,如果作战双方所使用的是传统的常规武器,那么,朝鲜作为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军事缓冲区的意义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在远程打击能力空前提升的今天,朝鲜的这种军事缓冲区的价值已经大打折扣。日前进入黄海参加韩美联合军事演习的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据国防大学张召忠将军在央视上的介绍,其作战半径是一千多公里。这艘航母驶入黄海以后,我国的首都北京以及沈阳、大连等一系列大中城市便悉数进入其作战半径之内。在这种情况下,朝鲜这一军事缓冲区的存在与否对中美之间的军事对抗已经不具有太大的实际影响力。 总之,目前的朝鲜,不但是我们中国手中的一根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更是长在我们脊背上的一块随时都有可能溃烂癌变的痈疽。这块既可恶又可怕,碰不得,甩不掉的痈疽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无时无刻不对我们产生巨大的现实压力和国家安全方面的巨大隐患。 至于如何在策略层次上处理好中朝问题和与之相关的中韩问题,则需另行撰文加以讨论。
个人分类: 各抒己见(Airing Our views)|2578 次阅读|0 个评论
相逢是首歌——东北亚青少年论坛题记
jesonlee 2008-10-24 00:04
前言 有一些日子,也许并不华丽,但铭记着真挚; 有一种经历,也许并不复杂,但承载着欢悦; 有一份情谊,也许不曾记起,但永不会忘记; 有一段生活,也许并不深沉,但见证着使命。 这就是我们,来自中华大地四面八方的十九个青年学生,因为参加了这次活动,相识于北京,相聚在首尔,相知于心间。 2006 年 8 月 24 日 至 8 月 29 日 由世界道德重整(韩国本部)发起的,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与世界道德重整(日本本部)共同参与的韩中日东北亚发展论坛在韩国首都首尔隆重举行了,来自韩中日三国的近百名青年学生济济一堂、相互交流,用自己的真知和探寻点燃对未来的希望,用青年学生的火热和激情尝试对东北亚地区的和谐与繁荣做些积极的贡献。 五天六夜的时间,我们朝夕相处,不仅彼此之间成为密切的兄弟姐妹,也认识了一大批新朋友,在异国他乡我们组成了一个新的大家庭。来自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的单秀芝女士是我们的妈妈,团中央国际联络部的刘凯老师是我们的掌门。在这个团队里,我们有二十四五岁的大哥、大姐,也有十八九岁的小弟、小妹。白天我们聆听主题报告、进行分组讨论,晚上我们载歌载舞、共同联欢。其间我们与日韩的老师、朋友一起交流、互通有无、一起生活,点滴花絮组成了我们多彩的生活,语言的障碍也阻止不了我们亲密的交往。课堂上,我们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讨论中,我们各抒己见、探寻真谛;联欢会上,我们欢歌雀舞,追逐嬉戏;晚宴席间,我们相互谦让、彬彬有礼;民宿中,我们体验民俗,感受热情;游览时,我们悉心学习,观光揽胜。时光犹如音符就这样在音乐的流淌中无声地流逝,正如我们满载欢快与新鲜轻松地到来,离别时的惆怅与不舍,让我们都难以忘怀。 芳草萋萋、杨柳依依,没有人愿意别离,几天的生活让我们从陌路变成邻里,即使相隔万里也心心相依,搭建一个网路平台,留下我们共同的美好回忆,每个人都可以留下最真诚的话语 记得,这就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即使再远也要共同努力,心手相连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2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08: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