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锅碗瓢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做饭
热度 2 JiuBaiYi 2012-10-29 20:26
最近迷上了炒菜。由于已经毕业,宿舍不能继续住;吃食堂稍嫌远,恰好租住的地方可以做饭,于是摆弄起锅碗瓢盆来。 其实,我做的菜都很简单,但至少:第一,菜比食堂干净,买回来的菜,不管蔬菜还是肉菜,我都是洗了又洗的;第二,不担心地沟油,尽管我在超市里头买的5升装非转基因菜籽油只有80多元一桶,但肯定比食堂吃着放心。 一般就炒2个菜,一个小白菜或者油麦菜,另外一个炒鸡蛋或煎鸡蛋吗,或者搞点肉。做饭的时间其实也不长。每次回到家里,第一件事是淘米,米淘好了放电饭锅里先烧着;然后就是洗碗筷,洗菜、切菜,等菜切好了才打着燃气灶做菜。时间长的话,四十多分钟就解决了,时间短二十几分钟就可以了。 这样的一顿饭,即便是我一个人在L市,也比吃食堂要省:平时吃食堂,一天差不多得20元,自己做15元以内就可以了。 有时候下班回去,碰到熟人会问我:去食堂吃饭?这时我都会自豪的回答他:回家自己做。然后他们都毫无例外的会夸我:好能干。 我想,不就是做顿饭吗?有什么难的?
个人分类: 科研|2506 次阅读|4 个评论
◎交响乐
wangmengchang 2012-2-13 14:00
◎交响乐 汽车呼啸而过 路人喘息夹杂咳嗽 此起彼伏的电话 电梯吱吱呀呀 高根鞋狠狠凿进地面 锅碗瓢盆 斧钺刀叉 马路和高楼 藏满了各式的闹钟 和美梦的杀手 鬼魂在厉声催促 秒针在不停敲打 金属、摇滚、和重低音 寺院的钟声 从唐朝悠悠传来 如和尚低语: “姑且放下”
207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1-年轻人的艰难选择:“北上广”:逃离?重返?
miran 2011-11-20 18:15
zz 年轻人的艰难选择:“北上广”:逃离?重返? (Thu Nov 17 21:00:46 2011) “逃离北上广、回乡安放青春”的浪潮还未散去,近期,年轻人重返北上广的话题又引 发了社会热议。在他们艰难选择的背后,是对青春理想的坚持。 “既然在这个城市,你总有机会去争取一些东西” 北京东五环某小区一层,一间十平方米左右的屋子,是公关经理小练临时的“家”。 地上支起的小桌上摆满锅碗瓢盆,仅有一扇窗户,屋子里总有一股味,用小练的话来 说,这是“潮气”,人闷在一个地方久了,就能感觉到。 谈到周围的邻居,小练掰起了手指头:“什么人都有,毕业大学生、农民工、白领… …都为图个便宜,租金每月800块钱,一月一付,负担不至于太大。” “每天下班回去呆的时间不长,也就睡个觉。”小练告诉记者,他是去年年底搬来的 ,在此之前,一直跟大学同学合租。 小练家乡在福建南平,2005年考上大学来到北京,在一所普通的二本学校学新闻。他 是家族里出的第一个大学生,而且还是来首都北京上大学。那一年,北京常驻人口1538万 ,青春和梦想在这座时尚都市里纠集、流淌。 从在电视制作公司做电视编导天天与策划案打交道,到在咨询公司做公关经理天天与 记者打交道;从月薪3000元,到月薪5000元;从上班路程1个小时20分钟,到上班路程1个 小时……他花了近三年的时间。 上班头一年,逢年过节他就回家。这两年工作忙了,一年有时候只能回去一趟,可就 这一趟,却添了“近乡情更怯”的意味:父母心里着急,希望这个村里的“超级剩男”能 赶紧结婚,可又催不得,总希望他能带个北京的女朋友回去,因为这事在当地,是一件有 “脸面”的事情;家乡的老同学都已在当地结婚生子,发展得不错,但只要知道他在北京 工作,总会向他投来羡慕的眼神,小练说,要笑迎这样的眼神,其实很难。 “回家的话,生存会容易很多,每次回去都考虑是否留下,却又义无反顾地回来,可 能若干年以后,我在北京真的呆不下去了,到那时就回去。” 休息时小练喜欢走路,宁愿走回目的地也不想坐车,看着城市的灯火辉煌,他常劝说 自己留下来:“我想既然在这个城市,你总有机会去争取一些东西。” “不管是逃离,还是重返,都是为了选择一种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同样喜欢看街景的,还有山东临沂来的小刘。 小刘爱看北京的夜景,特别是在长安街上:“看到每个人高兴地回家,我感觉这里还 没有属于我的地方,但总有一天会有。”他说:“我不喜欢和陌生人打交道,这却是我现 在的工作。”小刘是“奔三”的人了,现在经营着红酒生意。 大学毕业后小刘便在北京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最开始他开了一家电脑清洁公司, 2009年因为资金运转问题,公司倒闭了。之后的几年,他从创业转行到了做生意,在他看 来,这二者有本质的不同:“创业是从无到有,做生意则是从有到有。” 从无到有的路子小刘没走通,从有到有的道路也并不顺利。服装、图书、汽车、玉石 、大米、红酒……小刘说,这几年来他尝试了许多行业,他要再给自己两年的时间,赚下 足够的钱,然后开一个酒庄,这是他在北京的理想。 做生意不容易:“第一次进货赚了六万元,三个月之后赔进去了,然后就一直收支相 抵。”谈到自己的收入,小刘笑言这并不影响他的生活,反倒是创业之初的一件小事一直 在影响他:某天他上门帮客户清洁电脑,结束工作后赚了100元,一天没有吃饭,却舍不得 花钱,就在超市买了面包和矿泉水,蹲在门口吃。“当时路人投来异样的眼光,感觉特别 不舒服。我就问自己,来北京究竟要干什么。”小刘说。 电脑清洁公司倒闭后,小刘回到了家乡。他家在当地算条件不错的,可没呆上三个月 ,小刘又跟随着“重返北上广”的人潮回到了北京,用他的话来说,回家不喜欢,家里的 生意是家人的,而他想做属于自己的事业。 小刘口中的事业就是他的“酒庄梦”,对于回来的选择,他并不后悔:“不管是逃离 ,还是重返,都是为了选择一种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尽管又回来了,小刘对家却多了一份牵挂,他说现在最喜欢听的歌,是一首说唱歌曲 ,大意是“一个人要离家了,弟兄们用歌曲为他送行,希望他在外面能过得好”。 “选择重返比选择逃离更难” 2009年,来自西安的小孙,与当时的小练做出了完全不同的方向选择:小孙当时33岁 ,他放弃北京一所大学财务行政的工作,回到了家乡西安,在一家企业集团担任财务经理 。 关于离开,小孙给出了自己的理由:第一,北京的生存压力很难维持他和家人的生活 ,他没有办法照顾年老的父母;第二,他厌倦了北京“地铁圈式”的生活,在他看来,那 只是工作,不是生活;第三,二三线城市也许机会更多。 小孙人虽然离开了北京,户口却还留在北京,他经常打电话给朋友,询问关于经济适 用房的摇号信息。他不是没有想过再回来,但在那之前,他觉得自己应该想清楚,究竟想 要什么,又会得到什么。 “选择重返比选择逃离更难,大部分人离开时会有心酸,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如果 再重返,他的心理状态与之前将完全不同。”小孙告诉记者。 北上广代表的是城市化进程当中的缩影,它意味着大机遇和大压力并存。小孙说其实 大家的心态都是相似的:“刚来时,你会感叹这里有如此好的图书馆、剧院、音乐厅…… 可是这种美好心态在快节奏的大环境下究竟能维持多久?这些文化公共设施,你又真的有 时间去吗?” “公共设施的发达,代表的是城市文明的程度,这一点上,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的 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大学毕业生在一线城市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后,回到二三线城市难免 会不适应,心理上也会有落差。加上他们的人脉资源基本上都留在了大城市,回到小城市 要适应人情社会、关系社会的变化,如果对当地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这样的转变就很 困难。”对外经贸大学青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廉思分析说,关键是要努力缩小一线城市与 二三线城市的差距,而且无论是逃离还是重返,年轻人一定要根据自身条件状况做出选择 。
31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