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挑衅中国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国应该恰当使用经济制裁措施
热度 1 fanxiaoyingz 2016-10-14 15:00
中国应该恰当使用经济制裁措施 习近平同志说得好,中国人应该有中国梦,中国梦是什么?中国梦就是富裕梦,强大梦,就是当世界领袖的大国梦。既然要当领袖,那么必须具有当领袖的威仪,不能让小弟弟欺负。所以我们必须拾起制裁大棒,给与有些国家和地区以厉害。 最近,中国周边环境非常危险,首先是南海仲裁案,菲律宾等国家居然引来了美国军舰,引得中国民间义士义愤填膺。中国外交部只会呀呀怪叫,中国军队一出面,事情好办了。这说明什么?实力才是说话算数的武器。当然,中国在对待菲律宾上还少使用了一个武器,就是经济制裁,禁运商品,减少旅游,禁止去菲律宾出国游,收回贷款,禁止贷款,等等措施都应该使用。另外一个是和日本人的问题,钓鱼岛问题非常尖锐,日本准备原子弹的势头很强硬,日本的军国主义正在抬头。对待日本怎么办?外交手段几乎不可能,最有效的应该是经济制裁,禁止中国人到日本旅游,禁止日本商品出口到中国,给日本增加税收,取消外资优惠等等都是办法。有一大批中国人鼓吹要军事打垮日本,我认为没有必要。我们先挥舞经济制裁大棒,把日本经济搞下去再说。还有一个国家很嚣张,就是韩国,最近不但想部署撒德导弹,还想向中国渔船开炮,真是欺人太甚。最近台湾的蔡英文也很嚣张,准备台独,蔡英文公开叫嚣要 “力抗大陆”,高调宣扬她的所谓“四不”。 要我看,中国东南沿海的这几个国家如此叫嚣,不是他们本事大,而是中国这个奶妈溺爱造成的。中国自从邓小平韬光养晦以来,换了几个政府首脑,这几个政府首脑都怕破坏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大好局面,面对炸我南斯拉夫大使馆,面对敌人对我领空侵略,连个大气也不敢出。以至于别人以为这个大个子好欺负。于是,在美国的主使下,群起攻击中国。 但是中国是个大个子。美国看好中国市场,日本看好中国市场,韩国也看好中国市场,台湾更是这几年全仰仗大陆过日子。这几个国家和地区最近几年,从中国去的旅游人数与日俱增,以至于有些爱国人士开骂说,中国妈妈临死让这些旅游者去日本任爹,是否确有其事不得而知。但是的确说明,日本、韩国、台湾全部是仰仗中国的强大消费才维持繁荣富强的。没有中国的消费,他们的经济就会下滑。那么我们能不能利用这一点,挽回一点大国尊严,换回一点大国利益呢?我想这一点并不困难。 中国目前的经济非常不容乐观。最近已经流传,深圳广东东莞作为中国制造业中心,已经开始衰败没落,大量企业倒闭外逃撤退。中国的整个经济已经陷入越来越困难的境地。对此,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效果甚微。即便是将来把全部国有企业变卖,估计也无济于事。但是中国目前制造业种类齐全,各项事业的电气化信息化程度很高,基础设施成绩巨大。从各个方面说我们对国外商品的需求持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高举经济制裁大棒也是对本国经济实体的一种保护。而中国目前非常需要提振国内需求。我们已经不需要日本、美国的手机、电脑、电视等其它商品来我国夺我们的饭碗,抢我们的利润。 因此,经济制裁手段的使用正当其时。 首先对日本:第一,征收高额汽车和电器关税,以倾销名义调查其倾销事实,并且加以罚款。第二,取消对日本的方便签证,取消旅游便捷签证,禁止中国人去日本旅游,或者征收旅游保证金和过关税。第三,加强科技交流,文化交流的监管,防治经济机密和政治机密的泄露。第四,取消日本在国内企业的最惠国待遇,取消一切税收、征地、用人、金融等方面的优惠。第五,加强对进口电子产品和其它产品的质量监督,质量上次于国内同类产品的加征税收或者禁止销售。 对韩国,应该采取和日本一样的措施。征收高额电器关税,禁止中国人去韩国旅游,取消韩国在国内企业的最惠国待遇,加强质量处罚和质量调查等等。 对于台湾,那办法更多了。减少台湾农副产品向大陆倾销,对台湾进行禁运,禁止中国人去台湾旅游,加强台资企业的管理,取消台资企业的优惠待遇,限制台湾企业的金融业务。 总之,中国要当大国,要有复兴梦,必须亮剑,也许不需要在军事上误打误撞,但是也需在经济上采取措施,而这些经济制裁措施是美国人教会我们的。跟着师傅学习准没错。中国不但现在要挥舞制裁大棒,而且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永远都要挥舞经济制裁的大棒。
个人分类: 经济问题|1437 次阅读|1 个评论
一些国家借机占便宜、闹事、挑衅中国,“我们是绝对不能容许的”
热度 2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4-5-17 08:43
一些国家借机占便宜、闹事、挑衅中国,“我们是绝对不能容许的” 我们说得到,做得到。老祖宗留下的土地,一寸也不能丢! 中新社华盛顿5月15日电: 正在美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房峰辉15日就东海和南海局势表示,希望美方客观认识和看待东海和南海发生的一些问题,防止让这些问题干扰和影响到中美两国和两军关系发展大局。 房峰辉当天在五角大楼与美军参联会主席邓普西举行会谈,双方会后一致表示讨论了东海和南海局势。 房峰辉呼吁美方客观认识和看待东海和南海发生的一些问题,防止让这些问题干扰和影响两国和两军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他说,美方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后,多次强调不针对中国,但周边一些国家借再平衡的机会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情,使本来“很平静”的东海和南海变得“不平静”。 日本演出“购岛”闹剧,试图占有本来属于中国的钓鱼岛,“这是中方坚决不能答应的”。 “南海问题也是如此”,房峰辉说,15年前菲律宾把一艘军舰搁浅到仁爱礁上,当时答应会很快把船拖走,后来不但没有拖走,现在还要进行加固,使船永久待在仁爱礁上,目的是想把仁爱礁变成菲律宾的岛礁。 房峰辉指,在南海和东海问题上,主要的责任不在中方,一些国家认为中国要维护战略机遇期,就借机占便宜、闹事、挑衅中国,“我们是绝对不能容许的”。 他进一步说,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在维护自己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上是坚定不移的。 “在这个方面,我们说得到,做得到。老祖宗留下的土地,一寸也不能丢!”房峰辉最后强调。(完)
个人分类: 哲理|1425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日本挑衅中国
热度 1 胡业生 2013-2-9 18:03
火控雷达事件在日本的漫天吵吵下,似乎全球都知道日本是受害者,似乎中国成了事件的肇事者。 针对火控雷达事件,需要明确的几点: 到底是火控雷达,还是对海对空警戒雷达都已经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日本凭什么在中国的专属经济区对中国的战舰抵近侦察,这是何目的!任何一个国家的战舰在遇到三公里的威胁时都会应急反应,中国保持了极大的克制,始终以警戒雷达作为监控对象。如果换成是美国和俄罗斯的话,早在几十公里之处就已经将火控雷达瞄准了危险目标,甚至将导弹发射架和火炮一起对准目标。但中国恰恰没有这么做,还是在中国的“海里”,这一点日本也不否认。就算中国当时启动火控雷达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毕竟需要有完备的战斗意识,不能仅仅是日本战舰拉响了“战斗警报”。 其实就在中国外交部和国防部澄清事态真相,希望还国际社会一个清白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却意外地电视采访讲话“要中国就此谢罪”。尤其是这个“谢罪”二字十分刺耳,难道中国需要向一个战败国依旧还在不断挑衅中国的日本“谢罪”吗? 不要说中国没有火控雷达瞄准日本战舰,就算是瞄准了也是正常的。火控系统工作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搜索、跟踪、锁定、攻击。搜索可以由对空对海警戒雷达和火控雷达交替并同时工作,只是后者需要将更精确的目标坐标送给火控系统计算机,一旦目标装订完毕,就等下达攻击任务实施打击了。既然中国战舰的火炮和导弹发射架都没有瞄准日本战舰,就说明依旧还停留在第一个阶段“搜索”,这个阶段无论是采用何种雷达都是正常的,只要不启动后面的步骤都无法对目标购成实际威胁。但日本要中国“谢罪”其根本目标不在于此,而是另有背后的惊天阴谋: 一是在国际社会上让“中国威胁论”更加盛行,让中国成为国际公敌,让日本具备十分友好的国际大环境。用心险恶! 二是讨好国内官民。如今的日本早已经是热闹非凡了,对中国不友好成为了主流,尽管安倍貌似向在日本华人拜年,但这个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但要想顺利通过修改《和平宪法》第九条和《防卫计划大纲》,让日本国防军成军,需要国内官民同心。这就需要一个替罪羊——中国,让日本师出有名。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三是献媚美国主子,胁迫美国支持。就在安倍即将访问美国之际,需要用很充分的理由劝说“日美加强同盟”的重要性,只有“拿中国说事”就有意义,毕竟在这个威胁问题上,美国和日本一拍即合。访美期间,安倍希望美国重申对日本的大力支持,并将自己和美国同绑在一个战车上。 其实安倍的这个谢罪绝不是针对“火控雷达”,完全是其一步步渐进挑衅中国,谋求巩固既得利益的重要举措,就算没有“火控雷达”时间也会有其他的借口和口实,因为日本就是希望有机会借题发挥,要置中国于不仁不义。 该谢罪的是日本这个狼心民族,罔顾中国对其多家施恩,不知图报,反咬一口。 既然看清日本狼子野心,此刻也不要紧。不再需要听其言观其行,中国自己该怎么走就怎么走,不需要考虑日本的想法。尽快按照自己国家战略实施,无论中国崛起与否都是日本的眼中钉,与其如此不妨痛下决心走中国崛起道路,并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走日本的路,让日本无路可走。对待美国区别处理,希望将中日问题归集到双边解决,尽管中日冲突符合美国利益,将延缓中国崛起道路。但一旦能决胜中国海的话,中国的崛起之路不是减缓了,将会加快,这是被日本逼得。到那时就不再是仅仅一个“火控雷达”瞄准的问题,而是日本“一千海里生命线”是否存在的问题。到那时美国是否帮日本就另说了,让日本最终自食其果。 谢罪!让中国人警醒!谢罪!让日本野心凸显!警惕! 至于为什么中国外交部和国防部总是慢了半拍,原因有二,一是需要从“连云港”护卫舰上了解事态真相。二是要看看日本究竟想耍什么花招。如今这些花招已经都看出来了,是需要反制了!不再抱有任何幻想! 上一篇 也谈中国 中段反导技 中国为何一反常态用火控雷达照射日本舰机? 揭秘:中国导弹雷达为何锁定日本护卫舰 日本称中国军舰用火控雷达瞄准日舰 日军称中国舰雷达锁定自卫队舰机,要警惕小日本军事冒险 日本为啥要拿“火控雷达”说事? 术现状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1507 次阅读|2 个评论
日本数十名警察登钓鱼岛??再次挑衅中国领土主权
热度 4 nipy 2012-9-22 23:40
日本数十名警察登钓鱼岛??再次挑衅中国领土主权
日本数十名警察登钓鱼岛??再次挑衅中国领土主权 刚才从中华网论坛上看到“ 当地时间 9 月 21 日 晚,日本海上保安厅的部分保安官和冲绳县警察本部的数十名警察官登上钓鱼岛 ”的消息和照片,开始真有点不太相信,我们外交部不是每天在发表严正声明、抗议、交涉、要求吗?我们的几位主要国家领导人最近也都明确表态,对于国家主权、领土问题上“决不退让半步”、“要有铮铮铁骨” … 吗?我们不刚刚派海监船、公务船到钓鱼岛海域巡视、公布钓鱼岛海域基点、基线座标、地图等一系列反制措施吗?怎么还会让日本警察公然登上我们神圣领土,侵犯我们主权呢?我今天也注意听了 CCTV 新闻,没有听到这重大消息,后来进入新浪网,也报导了这一消息,并看到了航拍日本警察登岛的视像,看来真有其事了? 为什么 CCTV 还没有报导?或许还要进一步核实?或许中央正研究对策!看来只声明、抗议是不行了,该来点实的和硬的了吧,我们拭目以侍! 新浪网报导链接: http://news.sina.com.cn/c/2012-09-22/165525231260.shtml
个人分类: 有感而发|2197 次阅读|7 个评论
日本为何敢挑衅中国
热度 1 胡业生 2012-9-13 08:20
一、美国这个魅影给南亚各国地区带来空头支票被缺心眼国家当作真,从而开始忘乎所以意淫、幻想;日本民族在爷和孙之间角色互换得心应手;中国军队没有让日本体验到绝命杀死亡的味道。甚至开始怀疑中国军队能打仗吗?东亚病夫一直是日本民族对自身判断的基调,把这个内在尺度自然延伸到中国,尤其是中国各类眼艳照之后,日本坚信中华民族没有战斗力了,那点力气都用在床上了。二、日本比我们自己还了解我们自己,就是这个民族没有气节,给点便宜就叛变。日本对美国的依赖根源于二战后原子弹的心理创伤和恐惧。日本民族需要的致命性卡位,一直梦想称霸全球,如果这次得手,这个民族给人类带来灾难的日子不远了。试图毁灭的方式获得发展空间是这个民族血液里的生存法则。常人无法理解的变态恰恰是这个民族历史性塑造的,一直怀揣 征服世界的帝国梦想行为上必然掩盖不住疯狂。但中国民族在极度抽象的弥漫压力下无法释放似乎也看不到希望的绝望情绪中,一个未完成事件就是靖康之耻犹未雪。日本需要玩火,中国压力正浓。一旦开展,结果是宁愿遍地坟也要杀日本人就变成真了。宁要不长草 也要钓鱼岛变成真了。美国人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开始。美国人笑着笑着就哭了。日本二战之后对中国的研究写成书 《菊花刀》《菊花与刀》。日本人知道中国的软肋,控制着中国的情绪。对韩国人日本人就阳痿,对于独岛宣誓主权是跟陈光标学习登光告,对钓鱼岛是宣布主权。为何差异很大,因为美国也是韩国的主人。北方四岛与俄对抗,就更阳痿了,俄国没有套路。中日开展本质是中美开战。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3111 次阅读|2 个评论
近代西方思想充其量相当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
热度 4 wangxh 2011-8-24 08:42
近来天天看着卡扎菲被收拾、利比亚老百姓被蹂躏,想到了近两三百年世界的争斗。 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领先,制造出了更厉害的杀人武器,欧洲列强们终于“搁置争议”,共同“侵略”其它民族。 与我国有关的: 一战、 二战、 朝战、 越战等,我们都是被“拖入”其中的。 苏联入侵阿富汗、苏联支持越南挑衅中国、两伊战争、美国入侵阿富汗打击基地组织、两次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以及正在上演的肢解卡扎菲政权的利比亚战争,不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生物界命题吗?【有人从近代中国的苦难中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结论,如获至宝!其不知我们的祖先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学会玩这种路子啦!】 从19世纪的大英帝国所向披靡、天下无敌,到二战后的美苏争雄,再到现如今的美国强权与霸权,不就是一个霸主更迭的轮回吗?充其量相当于春秋五霸。 俺倒想提醒另一条古训:家不和外人欺,家和万事兴!中华民族每次遇到外族侵略,都是国内出现问题。 要家和,不是民众顺乎统治集团的意志,而是恰恰相反!
个人分类: 社会|3331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7: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