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可持续消费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2015世界环境日,您的消费可持续吗?——历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回顾
热度 1 baocunkuan 2015-6-4 08:53
2015 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可持续消费和生产”,英文口号为 “Seven Billion Dreams. One Planet. Consumewith Care ” ,中文译为“七十亿人的梦想:一个星球关爱型消费”。我半凑热闹、半开玩笑地将之译为 “70 亿比 1 ,且 ‘ 吃 ’ 且珍惜 ” 。 中国确立的 2015 年“环境日”主题——“践行绿色 生活 ”,旨在增强全民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选择低碳、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和群众基础。 1972 年 6 月 5 日~ 16 日, 联合国 在 斯德哥尔摩 召开了首届人类 环境 会议,标志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当年 10 月召开的第 27 届 联合国大会 规定:每年 6 月 5 日为 “ 世界环境日 ” ,以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根据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22254.htm )。 下面,本人就每年的主题进行解读或简单谈一下个人理解,以示纪念这一人类共同关注环境、自我反思的日子。 1974 年:只有一个地球( Only one Earth )。这一知名的“环保口号”目前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1975 年:人类居住( Human Settlements )。还是“人类中心主义”?当然,如果连人类居住环境都保障不了,何以谈对其他生命体的尊重与保护? 1976 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Water: VitalResource for Life )。这时,也应该是明确了,作为生命重要源泉的水,不仅仅是关注水量(水资源),还要关注水质(水环境)。 1977 年:关注 臭氧层 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 OzoneLayer Environmental Concern; Lands Loss and SoilDegradation;Firewood )。可以说,这主要是关注的全球性的生态问题。 1978 年:没有破坏的发展( DevelopmentWithout Destruction )。而这一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如果那时就能关注这一主题,不仅仅在口号上,而且落实在行动上。也许我们没有那么“快”,但环境也许依然是那时的蓝天、碧水。这也正是 20 多年后我国将“好”字当头,提出“又好又快”。 1979 年:为了儿童的未来 -- 没有破坏的发展( OnlyOne Future for Our Children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再次提出“没有破坏的发展”,只是这一年的主题强调是为了儿童。如果说上一年的“没有破坏的发展”是为了当代人,而这一年算是对上一年主题的修正,强调了“儿童是我们的未来”。这也正是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所在,即“满足当代人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1980 年:新的十年,新的挑战 -- 没有破坏的发展( ANew Challengefor the New Decade: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连续三年强调“没有破坏的发展”,但遗憾得是,居然没有唤醒当时的中国,那时的中国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快速工业化与城镇化,最终导致了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所首先需要面对且需要迫切解决的“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 ” 这一严峻形势。 1981 年:保护 地下水 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 GroundWater; Toxic Chemicals in Human Food Chains and EnvironmentalEconomics )。想到今年( 2013 年)发生的多起地下水污染和镉大米问题,是否我们的环保真的比国际落后了 30 年,而且还需要从现在( 2013 年)起的另外 30 年,来实现环境质量的彻底改善?整整“ 60 ”年,一个甲子,太久了。 1982 年:纪念 斯德哥尔摩 人类 环境 会议 10 周年 -- 提高 环保 意识 TenYears After Stockholm (Renewal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s) 。而八年后的 1990 年高考前填报志愿,才初步了解“环保为何物”的我,再到 2013 年初回老家的路上和出租车司机侃“ PM 2.5 ”,是真真地知道了群众的环境意识在提高。 1983 年: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 酸雨 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Managingand Disposing HazardousWaste: Acid Rain and Energy )。 30 年后,我们依然面对着有害废弃物、酸雨问题和能源效率低的问题,情何以堪? 1984 年:沙漠化( Desertification )。 我们在治沙方面有成功的案例:沙退人进的故事也差不多是这一年正在读初中的从课本上读到的; 2011 年去过了沙坡头,也应算是一个。 1985 年:青年、人口、 环境 ( Youth:Population and theEnvironment ) 那时我正值青春年少,青年人是七八点钟的太阳;到现在已然是两鬓已白、人过四十日过午了。 1986 年: 环境 与和平( A Tree forPeace ) Tree= 环境?或一树知环境,如同一叶知秋。 1987 年: 环境 与居住( Environmentand Shelter: More ThanA Roof ) “环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住所”。没有了环境,何以谈“住所”,可谓是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1988 年:保护 环境 、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WhenPeople Put the EnvironmentFirst, Development Will Last ) 《我们共同的未来》(又名“布伦特兰报告”)发布后的第一个环境日,其主题强调了“可持续发展”也是自然。 1989 年:警惕 全球变暖 ( GlobalWarming; Global Warning ) 第一次警示全球变暖这事,从这一年的“警示”到 1997 年《京都议定书》这一行动,整整一个“八年抗战”,如何再到显示效果?不知再等多少年? 1990 年:儿童与 环境 ( Children andthe Environment ) 儿童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未来,还是儿童是需要保护的重点(作为敏感人群)?或二者兼有之。 1991 年:气候变化 -- 需要全球合作( ClimateChange. Need for Global Partnership ) 这一“合作”,是全球合作,是政府、企业、公众之间的合作。 1992 年:只有一个地球 -- 关心与共享( Only OneEarth, Care and Share) “关心与共享”的反义词“冷漠与天塌砸大家”,理性的您,该如何选择? 1993 年:贫穷与 环境 -- 摆脱恶性循环 (Povertyandthe Environment - Breaking the Vicious Circle ) 这里,仅仅关注的“贫穷与环境”。其实,贫穷、金钱和权势是“理性的恶行”中最恶的部分。比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更坏的“污染”,因为这些污染加剧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破坏,加剧环境的恶化,并且阻碍着人类社会改善和保护环境的行动。尤其是金钱和权势结盟,正如我以前说过的:“强势的政府”一旦与“贪婪的资本”合谋,就容易导致长远利益、环境效益、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被“忽视”、被“无视”直至被任意“践踏”。 1994 年: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家庭( One EarthOne Family ) 从地球村,再到地球家庭。也怕家庭矛盾,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更怕“窝里斗”,俗话又说“家贼难防”呀,俗话还说“祸起萧墙”。 1995 年: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WethePeoples: United for the Global Environment )。 有点像当年的口号“全世界无产阶段联合起来”! 1996 年:我们的地球、居住地、 家园 ( Our Earth, Our Habitat, Our Home ) 见“ 1994 ”的解读。 1997 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For Life onEarth ) “生物或生命中心主义”? 1998 年:为了地球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ForLife on Earth - Save OurSeas ) 其实,人类不是救世主,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生产与消费行为),就是在拯救海洋了。 1999 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Our Earth -Our Future - Just SaveIt! ) 我们今天的行动,决定了我们的未来。 2000 年: 环境 千年,行动起来( 2000 TheEnvironment Millennium -Time to Act ) “千年等一回”? 2001 年:世间万物,生命之网( Connect withthe World Wide Web oflife ) “ www. ”或” 3W ”,到 10 年的“微博”和“自媒体”时代,信息民主化也许会助力基层参与环境保护。 2002 年:让地球充满生机( Give Earth aChance ) 地球不是火星,也不能成为第二个火星。 2003 年:水 -- 二十亿人生于它!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 Water- Two Billion People are Dying for It! ) 为什么偏偏强调“ 20 亿”?当年世界人口已经超过了“ 60 亿”。这“ 20 亿”,我猜是缺水的人口,全球的 1/3 人口得不到有保障、安全的饮用水。可持续发展所强调的代际之间的公平呢?可持续发展首先所强调的穷人最基本的需要如何来满足? 2004 年:海洋存亡,匹夫有责( Wanted! Seasand Oceans——Dead orAlive? ) 依稀看到了顾炎武在痛心疾首的样子。 2005 年:营造 绿色城市 ,呵护 地球家园 ! ( GreenCities---Plan for the Planet ); 中国 主题:人人参与创建 绿色家园 从这一年起,中国开始设置自己的“世界环境日”主题。即响应世界环境日主题,又体现中国当前的环境形势和当年所关注的环境问题。 2006 年:莫使旱地变为沙漠( Deserts andDesertification——Don'tDesert Drylands! ); 中国 主题:生态安全与 环境友好型社会 这是中国“十一五”规划开局年,也是第一次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改“规划”,以强调宏观调控、空间管制。而“十一五环保规划”的一大特点就是将“节能减排”为约束性指标作纳入考核。 2007 年:冰川消融,后果堪忧 (MeltingIce——aHot Topic?) ; 中国 主题: 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个有趣的对比,国陆社会担忧的是“冰川消融”所示的“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中国所关注的还是传统、常规的污染物( SO 2 和 COD )排减。 2008 年:促进 低碳经济 ( Kickthe Habit!Towards a Low Carbon Economy ); 中国 主题:绿色奥运与 环境友好型社会 奥运会期间,给全国人民印象深刻的除了“疯狂”的收割着“金牌和奖牌”,就是奥运期间北京的“蓝天”了,也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实现“蓝天”还是可能的。只是,大家希望看到的是持续的、长久的环保机制,并非运动式、短暂的“蓝天”。 2009 年: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 应对气候变化 ( YourPlanet Needs You-UNite to Combat Climate Change ); 中国 主题:减少污染 —— 行动起来 这一年,是中国“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尤其是“节能减排”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一年。 2010 年: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 ManySpecies.One Planet. One Future ); 中国 主题:低碳减排 · 绿色生活 “地球、未来”,“低碳、生活”,这看似“一大一小”两个有些远的主题,反映了一种“合作与互动”。 2011 年: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 (Forests:Natureat Your Service) ; 中国 主题: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只有“共建生态文明”,才会有“大自然为您效劳”,您也就才能有机会“共享绿色未来”。 2012 年: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 GreenEconomy: Does itinclude you? );中国主题: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 无论是绿色经济、还是绿色消费,我们都是行为主体,行动起来吧! 2013 年: 思前,食后,厉行节约( think eat save )。 颇像从小就会的那句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中国主题:同呼吸,共奋斗。 呼吸什么?厚德载“雾”?还是自强不“吸”。但无论如何,“共奋斗”是“必须的”和“必需的”,政府、企业、群众一起努力,既有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力,又有自下而上的群众的需求、参与与监督的约束动力,我们就有希望! 2014 :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 Raiseyour voice not the sea level )。 海平面不被提高,需要提高我们的呼声、意识和觉悟,最终还须在生产、生活各类行动上, 中国主题:向污染宣战。 污染的成因有 “ 天灾 ” 这一自然因素,也有过重的历史包袱如历代的垦荒、过牧等行为导致的沙漠化、水土流失、森林缩减和草原退化,也有近现代工业污染的积累,根本的或者说人们最亟需改变而且又能做到的是 “ 人祸 ” 这一人为因素。 如何看待这些不利因素?一方面,不利因素是客观存在;另一方面,如果过分强调这些不利因素,结论就是老百姓、老祖宗、老天爷不好,其实质是回避我们的责任。向污染宣战,不是向老天爷宣战,而是向我们不利于环境与生态保护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宣战!不良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形成是我们的意识、觉悟、科学知识、行为的综合体现。 2015 年:七十亿人的梦想:一个星球关爱型消费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的 2015 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可持续消费和生产”,英文口号为 “Seven Billion Dreams. One Planet. Consumewith Care ” ,中文译为“七十亿人的梦想:一个星球关爱型消费”。我半凑热闹、半开玩笑地将之译为 “70 亿比 1 ,且 ‘ 吃 ’ 且珍惜 ” 。 中国世界环境日主题:践行绿色 生活 2015 年6月5日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环境日”。近日,环境保护部向媒体公布了2015年“环境日”“践行绿色 生活 ”主题。该主题旨在增强全民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选择低碳、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和群众基础。
2120 次阅读|2 个评论
棉毛衫裤和“可持续消费”- 2
Talky 2012-11-14 00:11
棉毛衫裤和“可持续消费” - 2 把是否穿棉毛衫裤的问题也发到了我们同学的公共邮箱,第二天就有了回音:居然很巧,杭州《都市快报》 11 月 12 日 A09 版也发出了“东北首次强降雪,江南初刮西北风,亲爱的,你准不准备穿棉毛裤?准备什么时候穿棉毛裤?”的短文。 13 日又有了不少讨论。 一时兴起,按同学提供的线索,查到了杭州《都市快报》 2012 年 11 月 12 日的文章, http://hzdaily.hangzhou.com.cn/dskb/html/2012-11/12/node_1249.htm 于是又下载了一些相关讨论,例如“关于秋裤的国际调查”(满好玩的)。 http://blog.renren.com/share/269867603/3362488593 该文看来,穿秋裤看来是“下等人”的行为? 我穿秋裤 = 日本欧巴桑 = 韩国老人 = 英国窝囊废 = 法国 20 世纪 50 年代农民 在国外定居的同学也有回音,按他的说明,国外称“保暖内衣” ~thermal underwear ,于是查到了西方关于棉毛衫裤的词典说明(英文的), 17 世纪就发明了, 18 世纪发展为睡眠用品。说也称为“ Long underwear ”或“ Long Johns ”。也查到了“亚马逊”网页上销售的广告。说明现在在西方是有得买的。 http://en.wikipedia.org/wiki/Long_underwear http://www.amazon.co.uk/b?ie=UTF8node=116221031 然而,按照“关于秋裤的国际调查”,好像发达国家人并不中意棉毛衫裤! 自己感觉: 又接近讨论温室气体减排,减缓气候变化问题的时候了。因为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又人口多,能量消耗大,在国际讨论中我们受到大的压力。但实际上中国人的生活水平离发达国家还很远,穿棉毛裤的生活方式不应当感到尴尬,参加会议的代表是否应当宣传一下,说明我们的节能努力?
个人分类: 可持续发展|4102 次阅读|0 个评论
SWITCH-ASIA可持续消费与生产政策评估
slonethu 2011-9-23 09:13
昨天接待了SWITCH-ASIA可持续消费与生产政策评估项目组三人,交流内容如下: SWITCH-ASIA 项目介绍: 简介项目政策部分可持续消费与生产( SCP )政策和能力建设需求评估活动的目的,意义以及项目在中国的规划。 会谈要点: 1. 了解贵单位在推行可持续消费与生产、资源效率和绿色经济领域的职责与作用; 2. 推行可持续消费与生产、资源效率与绿色经济在贵单位所辖领域的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重要性; 3. 贵单位所辖领域在推行可持续消费与生产、资源效率方面的突出成绩、成功的驱动力以及怎样衡量这些成绩; 4. 推行 SCP 的政策制定与实施现状,是否遇到阻力,哪方面阻力; 5. 推行可持续消费与生产的重点行业、领域,哪些主管部门是关键推动力; 6. 推行可持续消费与生产政策的能力现状,有哪些需要提高的方面; 7. 主要的能力建设需求; 8. 对 SWITCH-ASIA 项目在中国实施的相关建议。 末了,让俺给出推动循环经济的三个优先建议,俺的回答: 1)需要建立起合力推动循环经济的制度框架和实施机制(部门改来改去,部门分割且难有对话机制); 2)需要完善基于市场的政策体系,通盘考虑资源开采-产品生产-消费-废弃-循环整个生命周期上的税费,有些环节需要加强,有些环节则需要降低(再也不能增加良性企业的负担了); 3)需要建立并完善促进生态创新的基础设施和平台体系。中国在资源规模和物质通量上早已经是世界老大,量的作用已经到了尽头,价值链的提升才是可持续的根本。那么,只有靠创新了,并且这种创新要生态创新才可。
个人分类: 工业生态学|593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5: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