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户外活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傍晚酱油
热度 6 陈龙珠 2014-7-11 20:35
窗外云下鸟纷飞, 宅人桌前腰儿肥。 借问健身何术有, 单车步履看落晖。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18 次阅读|10 个评论
中小学校的户外活动时间至少应该是多少?
热度 1 arithwsun 2013-6-11 13:06
中小学校的户外活动时间至少应该是多少? -------练拳感悟偶得 我有一位本科生,人很不错善于问问题,我非常欣赏,是农村来的,他以为这个世界其他人也都会问问题呢,其实不是的。 他有一次问魏巍老师,人一天要锻炼几次,魏老师就反问他,你一天要吃几次饭? 这真是问得很好,答的巧妙。如果是俗人,可能就会笑这个学生这样提问,其实这个学生的资质很高,每次提问都能问到点子上,他自己还以为人人都像他那样,农村来的见过的少。 这里面,我们还是要用点科学原理的,我看到有“体温曲线”跟“失眠” “睡眠”的关系的说法,我觉得它的这个说法是对的。 -------------------------- 体温变化曲线扁平,也就是体温温差变小。那么体温就不太有机会升的足够高,晚上也不会降的足够低。如果体温变化曲线扁平,这会引起大的睡眠问题,会使你难以获得长时间的深度睡眠。 ------------------------ 那么我们照三汗论练拳,也应该去符合住这个体温曲线的波浪形式,掌握规律受益就会更大。照三汗论的方式,一天练拳可有两次,一次是早晨或上午的体温曲线的波峰阶段,一次是下午的体温曲线的波峰阶段。 照三汗论练拳,就是把体温曲线的波峰抬的更高,让一天24小时中体温曲线的波浪形式起伏更大,这样的好处对健康有益,比如睡眠。 所以,这个道理也解决了我们的中小学学校一天应该有多少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的问题,应该至少有三个小时,90分钟在上午,90分钟在下午。 这是至少。我们现在讲的是道理,而不是现在的中小学学校做不做得到,做不到不意味着这个道理不存在。中国就是一个奇怪的国家,就是这样。 那这个90分钟这个数是怎么来的呢,其实从前面真正练习者的经验感悟来看,我们也都能看出90分钟这个数值,西方电影对人性研究的很透彻,像儿童看的影院级动画片,也都设定在90分钟,其中就是这个道理。 我说的是至少,如果想练的多,上午把90分钟加到3个小时,下午也加,那是个人的选择。 至于一天三顿饭的第三顿,晚上,练太极拳最合适,所以说,很多老年人早上练太极拳,恐怕不太对,当然凡事不能那么严格,已经这么练了的老年人若看了我这个小文,自己也没更好的选择,那还是保持原有习惯为好,这个话以后再说。 附注. 梅拳拳谱中的三汗论: “欲求新陈代谢,在于汗液,汗液不出,肌肉筋骨气血,都不起变化。是故要出汗,初行功始见汗,是为微汗,微汗后当加功倍练,要出大汗,是为大汗,大汗后有汗,是为微汗,经过三层出汗水,全身气血大变矣。”
个人分类: Book-W|7192 次阅读|5 个评论
明确户外活动和自由玩耍的教育意义
arithwsun 2012-9-17 10:35
明确户外活动和自由玩耍的教育意义 王永晖 户外活动和自由玩耍,好处自然是促进了孩子们的身心脑发育,但是那样说太笼统了。 户外活动和自由玩耍,倒底对孩子们长大成人之后,有什么样的深刻影响呢? 我根据自己的求学经历和教学经验,说一下自己这个角度,局部上的理解, 1. 孩子们成年后具有的“实事求是”态度,来源于孩童时期的 户外活动和自由玩耍 ; 2. 孩子们成年后拼搏的“胆气”, 来源于孩童时期的 户外活动和自由玩耍 。 我教过的一些学生,当我发现他们在学习科研的时候,不尊重实事求是的态度,老是那样爱用套套逻辑,时间长了,大家关系比较熟,我就问这样的同学,你是不是小时候玩少了,回答都为是。 怪不得我们在中国,要不断地强调“实事求是”呢,就是因为不实事求是的人太多,为什么多呢,可能有诸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恐怕就是我们传统教育的一个缺失,把读书和玩耍相割裂,相冲突,所以社会上有一大批成年人,不一定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毛病的根子可能很深。 “胆气”这种东西,是非常可贵的个人品质,每天下午院内操场上有很多孩子玩,家长陪同,只要看看好些家长们对孩子的保护意识,沙子太脏不让玩,孩子玩的时候,凑在跟前不到一米,像监工一样罗嗦个不停,就可以知道将来这些孩子的胆气,能有多大了。 其实,还可以有更深入的说法, “实事求是”态度的极致,真能做到,做得还很透彻,不就可说是“灵气”吗,具有看到事物本质的慧根。 孩子真正要学好,要靠有灵气,缺少了户外野外活动,缺少了跟大自然的接触,灵气从何而 来。 如果家长在大 自然面前,把孩子保护过重,又怎么能寄希望,他会在数学和科学领域具有探险精神,胆气何在。 户外活动,也不完全等价于自由玩耍。我在操场上还见到一个家长,带着孩子每天都来,来了之后都是在做“规定动作”,拍球、踢球、跑步,往复循环不止,这个男孩按父亲的要求规规矩矩在做,我很难想象一个7、8岁的孩子能把规矩守的这么好,有一次,那个孩子在玩沙子,看见父亲来就立刻跑去做“规定动作”了,那个父亲轻轻地扭了一下孩子的耳朵,以示惩罚, 看来在那位父亲的眼里,玩沙子是比较低等级的,不如拍球。 必要的“规定动作”,也是挺好的,但是如果以此完全排除“自由玩耍”,对孩子的心理成长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老师和家长们给孩子的“规定动作”太多,自由玩耍太少。 我儿子上过的华德福幼儿园,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好,户外活动和自由玩耍时间都是给的最充足的,雨雪天也允许孩子在装备完整下出去,欣赏自然界的景象。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还更好地发展了人际社交关系。 所以,我心目中的新教育,好的教育,一个最基本的条件是,在幼小教育阶段(3岁-10岁)孩子们要有充分的户外活动和自由玩耍。 很明显,现在的公立学校是无法做到的,根本的原因是,国家的教育投入还是太少,校园根本就没有那个场地,也没听说哪个公立小学,在校园里为孩子们提供玩耍的沙坑的。 其实很有必要,孩子可以到很大的时候,还对玩沙子有兴趣。 这里插一句,中学阶段,我心目的新教育,好的教育,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则是,同学们要有手工活动和自由探索。 我们的教育改革难度,主要是在, 1. 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是要花钱的,越基本的东西,反而花钱越多,花哨的教育改革只需要蜻蜓点水而已; 2. 我们的学生,不仅要玩好,还要学好,一个老师要同时做到这两点,才能真说他是教育家。 附注. 我心目中理想的教学要素: A1. 幼学阶段(3岁-10岁) 早晨入校后,下午离校前,都有60分钟-90分钟的户外活动和自由玩耍。 A2. 中学阶段(10岁-17岁) 下午离校前有60分钟-90分钟的户外体育活动,此跟幼学类似,早晨入校后,将幼学时期的户外自由玩耍活动,改为手工劳动,可以是户外,也可以是户内。 B. 将优秀的影像资料(Disconvery频道之类)设置于课程之内,学生晚上回家后就不需要看电视,晚上的时间用于学生的“内化”教学阶段。 C. 教学楼结构中具有大厅,既能方便同学课间玩耍,又能方便百人级别以上的学生戏剧教学、社交发展。 其理论基础是我以前写的博文 教学改革的“窗口” --- 教学结构的一种理解模式与课程时间表
个人分类: Book-W|4610 次阅读|0 个评论
12岁前要做的50件事(50 things to do before you're 12)
热度 4 郭崇慧 2012-5-4 14:34
光明日报驻伦敦记者戴军5月2日发表一篇报道“12岁前要做50件事 英国鼓励少年儿童重归自然”。 春暖花开,微风和煦,正是户外活动的好时节。英国一家民间组织“国民信托”日前发起一项活动,名曰“12岁前要做的50件事”,列举了50件少儿户外活动项目,旨在鼓励少年儿童多多出门玩耍,接触自然,对孩子们的成长发育和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上述民间组织为12岁以下的儿童(包括稍大些的孩子)开列的户外活动单子包括:捉迷藏、逮虫子、扑蝴蝶、捞蝌蚪、打水漂、放风筝、做泥饼、搓柳笛、上树摘果、下水捕鱼、早起看日出、晚睡观星空等等“野玩”项目,鼓励那些放学回家后就上网、看电视的中小学生走出户外去玩耍。   其实,这些所谓“户外项目”,对于40多岁的人来说,都是他们童年时代的日常游戏。“国民信托”组织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如今,12岁以下的英国孩子有三分之一从来没有上过墙、爬过树,10个人里有一个甚至连自行车都不会骑。为了能帮助孩子们“重归自然”,该组织推出了上述活动,还特意制作了一本包含详细技术指导的“行动手册”,通过邮政系统投递到每家每户。 下面的这50项户外活动,不但对中国的儿童特别需要,即使对于科学网的各位博主,有些活动也同样需要!爱好摄影的博主,能否拍摄一些照片,带给大家童年的回忆? 1. Climb a tree 爬树   2. Rolldown a really big hill 从山坡上滚下   3. Camp out in the wild 野外露营   4. Build a den 筑巢   5. Skim a stone 磨石子   6. Run a round in the rain 雨中跑步   7. Fly a kite 放风筝   8. Catch a fish with a ent 抓鱼   9. Eat an apple straight from a tree 吃树上的苹果   10. Play conkers 玩板栗游戏   11. Throw some snow 打雪仗 12. Hunt for treasureon the beach 海滩探宝   13. Make a mud pie 做泥蛋糕   14. Dam a stream 筑水坝   15. Go sleigh 玩雪橇   16. Burysomeone in the sand 把人埋在砂里   17. Set up a snail race 赛蜗牛   18. Balance on a fallen tree 在倒下的树杆上走平衡   19. Swing on a rope swing 荡秋千   20. Make a mud slide 滑泥   21. Eat blackberries growing in the wild 吃野生黑梅   22. Take a look inside a tree 探索树的秘密   23. Visit a island 参观岛屿   24. Feel like you’re flying in the wind 感受风中飞翔   25. Make a grass trumpet 做一个草喇叭 26. Hunt for fossilsand bones 寻找化石和骨骼   27. Watch the sun wake up 看日出   28. Climb a huge hill 登山   29. Get behind a waterfall 站到瀑布后面   30. Feed a bird from your hand 手中喂鸟   31. Hunt for bugs 抓昆虫   32. Find some frogspawn 找青蛙卵(幼蛙)   33. Catch a butterfly in a net 用网抓蝴蝶   34. Trackwild animals 跟踪野生动物   35. Discoverwhat’s in a pond 发现河塘中有什么   36. Call an owl 学鹰叫   37. Check out the crazy creatures in a rock pool 石滩中找出生物   38. Ping up a butterfly 喂养蝴蝶   39. Catch a crab 抓螃蟹   40. Go on a nature walk at night 野行   41. Plant it, grow it, eat it. 自种、自收、自吃   42. Go wild swimming 游泳   43. Go rafting 木筏   44. Light a fire without matches 不用火柴点火   45. find your way with a map and compass 用地图和指南针找路   46. Try to buildering(a form of rock climbing) 徒手攀爬 (攀崖壁)   47. Cook on a campfire 野炊   48. Try abseiling 跳崖   49. Play geocache(A hi-tech form of hide and seek using a GPS receiver to locate hidden treasure) 用卫星定位寻找   50. Canoedown a river 泛舟
个人分类: 生活其他|13859 次阅读|10 个评论
频发肺结核能促进大学生们更多的户外活动吗?
热度 4 陈龙珠 2011-12-21 18:23
日前浏览母校浙大建工学院的主页,看到一则“ 校医院关于全体研究生筛查肺结核病的通知 ”,想起上个月曾有报道浙大城市学院十余名本科生 感染了肺结核 。昨天上午第3节课前走进教室准备为本科生上课时,只见窗门紧闭,五六十人呆了2节课的教室里,空气已感到相当的混浊,便去打开门和窗,并建议同学们为了健康,要经常打开门窗透风和不要长时间呆在室内不活动。 我至今还在感叹,那么美丽宁静的校园里,早晚几乎见不到同学们户外读书的身影。难道计算机和网络占据了他们白天课余和晚间直至深夜的大多时间? 今天临下班前浏览新闻,又见到一则“ 江苏科技大学40余学生感染肺结核 ”的报道,更是惊讶。我不懂医学,但在想,经常的户外活动、注意宿舍和教室通风,或许对预防结核病是有益无害的。对此,期待医学界的博主能专题文章对我们进行一次科普! 但愿诸多学生感染肺结核的事,能促进同学们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和有更多时间的户外活动。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3174 次阅读|3 个评论
家门口深度游——天坛
热度 7 shannuzuode 2011-12-6 23:09
家门口深度游——天坛
11 月 26 日 ( 周日 ) 睡到自然醒,第一件事是去早市买些芹菜、虾、山药,还有我爱吃的柿子,第二件事是私车公用了一把,替同事去机要交换站交换文件,休息日做公事,还是私车公用,又是替同事,自我感觉这个良好。第三件事嘛就是我最喜欢的事情户外活动了,今天的目的地 ---- 天坛。 在西客站乘运通 102 路公交车,一路上公交车喇叭里介绍着沿街的景点和历史,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公共汽车里如此周到细致的介绍沿街景点,真的感觉不错。 我曾想过,如果有机会,在一个地方住上一段时间进行深度游,而不是象以往那样走马观花式地旅游,总想在远处深度游,而在近处却没有深度游,想想人就是这样,对自己天天见的地方却是不以为然,对自己难以见的地方却是向往,甚至想多了解些,由此我想到,对我们周围的人不也是经常这样吗?对我们经常接触的同事,没有很好地珍惜,更没有认真体会周围人的美。 天坛也是以前曾陪老外或外地朋友,今天是第一次为自己来浏览。细细地品味这里北京松树最多,氧离子最多,植物、建筑很有特色的公园。 天坛公园是明朝、清朝两代帝王冬至日祭皇天上帝和正月上辛日行祈谷礼的地方。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1420 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在整个北京城里,北有地坛祭地,南有天坛祭天,东有日坛祭太阳,西有月坛祭月亮,其中天坛最为光彩夺目、气宇非凡。 皇穹宇正殿 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皇穹宇院落位于圜丘坛外壝北侧,座北朝南,圆形围墙,南面设三座琉璃门,主要建筑有皇穹宇和东西配殿,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 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这是 从成贞门向南看皇穹宇的背影。 连接圜丘、祈谷两坛的丹陛桥长360米,宽30米,感觉象走在一个大广场上。 草坪象绿缎子一样,衬托着红墙绿(蓝)瓦更鲜艳。 在天坛的最北方,通高38米、直径30米,这是天坛内最宏伟、最华丽的建筑,也是想象中离天最近的地方。祈年殿的上下三层屋顶,均用深兰色琉璃瓦铺盖,象征天色。同时,它也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顶峰,仅凭木榫交结,斗拱 ... 这颗龙柏有两人合抱粗,树龄500年了,那个小朋友靠在在树上做什么呢? 这颗国槐树,长了个大瘤子,树枝都没了,是癌症吗? 双环万寿亭景区的主要建筑都各具特色。双环万寿亭由一对重檐圆亭套合而成,结构奇特严谨,造型端庄匀称。屋面覆孔雀蓝琉璃瓦,色彩明快,是国内古建仅存一例。据传请乾隆六年(公园1741年),乾隆皇帝弘历为其母五十 ... 此亭造型奇特,前窄后宽,结构精巧复杂。平面别出心裁,呈古代折扇的扇面形状,是我国古代园林中的特有建筑。
个人分类: 游在北京|5122 次阅读|1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9 07: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