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古城池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失落的古城池之二十:伊拉克尼姆鲁德
热度 11 mdzhao 2015-4-9 16:24
前一阵看到报道,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对伊拉克境内的古城池、文物等进行大规模的破坏,该组织放火烧毁了摩苏尔中央图书馆及摩苏尔大学的数以百计书籍,武装分子在摩苏尔中央图书馆周围的地区引爆一连串炸弹,摧毁了多达一万件无价及无法替代的书籍和手稿。在过去数月,ISIS武装分子在伊拉克多个古城,包括亚述帝国的古都尼尼微、有三千年历史的尼姆鲁德古城、有二千年历史的哈特拉古城等进行破坏。看到这些,真是痛心疾首!本来,我的“失落的古城池系列”已经告一段落,但看到这些消息,又让我萌生续写一些古城池的念头,就把最新这几个被破坏的古城池写一下吧。 世界四大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就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苏美尔地区,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又称两河文明),那里是古巴比伦(Babylon)的所在,在今伊拉克境内。所以这个地区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古迹,最让世人惊叹的是在那个地区出土的大量泥板图书,刻在泥板上的楔形文字,同我们中国的甲骨文和古埃及文字一起,并称人类最早的3种古文字。伊拉克的尼姆鲁德,就是一座有悠久历史而且出土了丰富文物的古城池。 尼姆鲁德兴建于公元前13世纪,位于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苏尔(Mosul)东南方约18英里的底格里斯河(Tigris)沿岸,公元前13世由纪撒缦以色一世建立,亚述纳西拔二世时期选此为王室驻地和军事首府,此后日渐重要。古代的亚述是一个尚武好战的民族,依靠军事扩展曾先后征服了巴比伦、叙利亚,腓尼基,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和埃及,地中海沿岸几乎全被它占领了。 亚述的国都曾几度搬迁,先是从亚述尔搬迁至卡拉胡(今尼穆鲁德),后又迁至杜尔沙鲁金(今霍尔萨巴德),最后迁至尼尼微(今库云吉克)。但亚述帝国也因其残暴被邻国痛恨,加上内乱不断而渐渐衰落,公元前612年,当时的亚述国都尼尼微被巴比伦和米底的联军所破,庞大的亚述帝国从此消失。 而曾经繁华风光的几个古城池也被掩埋在一大厚层冲积土下面,直到19世纪40年代才被考古学家们发现。 对尼姆鲁德进行大规模挖掘的是一个名叫名叫亨利·奥斯丁·莱亚德的英国人。莱亚德少年时代的大部分时间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度过,学习绘画和意大利历史与艺术。热衷冒险,热爱旅行,他从小爱读《一千零一夜》,对游历东方早就梦寐以求。1839年,年仅22岁的莱亚德游历中东,在两年的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及小亚细亚和叙利亚,1841年春天,莱亚德渡过幼发拉底河,在古代亚述的土地上考察大大小小的土丘,他于1840年和1842年曾两次亲自考察过尼姆鲁德遗址,终于在筹措到一笔经费以后的1845年11月,莱亚德指挥着6个工人,正式开始发掘尼姆鲁德。莱亚德的运气很好,他们刚刚干了几个小时,就发现了宫殿的城墙。24个小时之后,莱亚德就已经挖到了两座亚述殿的官墙。在一个有一小截雪花石膏板露在土层外面的地方他们开始挖掘,很快就在土丘上挖出了一条长长的坑道。没几个小时,他们就有了第一批发现,那是几块垂直立在土里的雪花石膏板,这些是墙体基座的残垣,上面雕刻有图案,也就是房间的护墙,从上面雕饰的华丽程度可以看出,只有宫殿才可能有这样的房间。很快他又发现了一堵墙,上面有浮雕饰层,每两组浮雕由刻着铭文的装饰板隔开。莱亚德断定这是另一座宫殿的墙脚。 接着,精美的牙雕、刻有楔形文字的砖块、石碑一个接一个地露出地面,这令莱亚德欣喜若狂。他们从土中挖出许多飞狮和飞牛和各种文物,最后莱亚德在尼姆鲁德土丘西北角慢慢挖出了一座雄伟的建筑,这一建筑后来被考证为亚述纳西帕尔二世(前883一前859)的宫殿,就是这位国王将都城从亚述古城迁到了卡拉胡这个地方。 尼姆鲁德最重要的建筑物是公元前798年建立的文学之神那波及其配偶的神殿。神殿藏书室及附属房舍中收有许多宗教和亚述文献及以撒哈顿的遗嘱。外城最重要的建筑物为占地12英亩的军火库。从这些建筑物中曾发掘出数千件牙雕,多为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制品,是当前世界上最丰富的牙雕宝藏。莱亚德还在这里发现了著名的“黑色方尖碑”,上面画着携带贡物的行列,其中有以色列王耶户的名字,黑色方尖碑现在保存在不列颠博物馆。 尼姆鲁德古城遗址被发现后,许多考古人员对它进行了挖掘和研究,从1949年到1957年,推理小说作家阿嘉莎.克莉丝蒂的丈夫马克斯.马洛温曾在尼姆鲁德王宫及其他建筑进行发掘。剑桥大学美索不达米亚考古学家David Oates则于1958年至1962年接手发掘工作。一个波兰考察团也曾在当地发掘,并且出土了更多亚述纳西拔二世与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时期的浅浮雕。此后亦有义大利与英国的考察团到此地考察。最后,伊拉克考古学者于1980及1990年代在这处遗址进行发掘。他们得到了最惊人的发现,那就是亚述王后的墓葬群,那些墓葬里面都是黄金和象牙雕刻品。那些伊拉克考古学者还持续发掘主宫殿的内室,发现了更多浅浮雕。古城遗址中还发掘出有“尼姆鲁德的蒙娜丽莎”之称的精美绝伦的女性雕像。为了保护这些文物免于遭受天候影响,他们建造了一片覆盖在部分王宫上方的屋顶。 尼姆鲁德 现今是伊拉克最著名的考古遗址之一,已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预备名录之中。虽然古城遗址内发现的许多文物早就被转移至巴格达和海外的博物馆中,但遗址中仍藏有大量珍贵文物。但“伊斯兰国”武装成员却对尼姆鲁德古城遗址肆意洗劫和破坏,有报道称他们用推土机推平尼姆鲁德古城遗址,把大量文物贩卖以筹集资金,并将那些过于庞大,难以贩运的古迹一砸了之。这个多灾多难的一代名城或许就此再次受到重创,真是让人扼腕叹息。 注:图片选自网络 参考文献: 1. C·W·策拉姆著,张芸,孟薇译. 神祇、陵墓与学者,考古学传奇.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08. 2. 苏勃;吴宇虹. 考古学家莱亚德与尼姆鲁德的发掘. 大众考古,2014(6) 3. 劳埃德(Lloyd,S.)著;杨建华译. 美索不达米亚考古 从旧石器时代至波斯征服. 北京:文物出版社, 1990.10. 本系列其他博文见: 失落的古城池之一:墨西哥帕伦克 失落的古城池之二:秘鲁马丘比丘 失落的古城池之三:约旦佩特拉 失落的古城池之四:土耳其以弗所 失落的古城池之五:伊拉克泰西封 失落的古城池之六:美国梅萨维德遗址 失落的古城池之七:哥伦比亚佩尔迪达 失落的古城池之八:墨西哥奇琴伊察 失落的古城池之九:危地马拉蒂卡尔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巴基斯坦摩亨佐·达罗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一:印度维查耶纳伽尔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二:意大利庞贝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三:意大利赫库兰尼姆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四:新疆楼兰古城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五:非洲大津巴布韦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六:突尼斯迦太基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七:西藏象雄古城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八:土耳其特洛伊遗址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九:伊朗波斯波利斯
个人分类: 旅游相关|8208 次阅读|21 个评论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九:伊朗波斯波利斯
热度 9 mdzhao 2014-10-4 09:36
在伊朗的法尔斯省设拉子市西北,有一座神秘的山峰善心山,山下是一片广阔的平原,这里曾是古波斯文明的发源地。在平原的尽头,有一座雄伟的城市遗址,它就是波斯波利斯。这座始建于2500多年前的城市曾被称为“太阳下最富有的城市”。希腊人称这座都城为“波斯波利斯”,意思是“波斯之都”,伊朗人则称其为“塔赫特贾姆希德”,即“贸姆希德御座”。它是波斯帝国大流士一世即位以后,为了纪念阿契美尼德王朝历代国王而下令建造的第五座都城。公元前522年,大流士一世下令修建波斯波利斯宫殿,他和儿子薛西斯、孙子阿尔塔薛西斯一世,历经三代帝王才得以完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波斯波利斯一直是波斯皇帝的“乡村宫殿”,也是帝国财富的仓库,被称为“圣都”,在波斯帝国的所有城市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波斯波利斯曾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雄伟壮丽的整体封闭式石头宫殿。主要建筑有中央大厅、百柱大厅、大流士一世寝宫、薛西斯寝宫、后宫、国库、营房等,各个部分连成一个封闭的整体。整座宫殿最宏伟的当数百柱大厅和中央大厅,百柱大厅是国王接见文武百官的地方,百根擎顶石柱气势恢宏。中央大厅为举行盛大仪式的场所,呈正方形,面积1200平方米,中有36根擎顶石柱,东、北、西三面为回廊,各有12根擎顶石柱,共计72根石柱。每根石柱高19米,用整石雕成,石柱顶沿的雕饰图案精美豪华,而柱顶石雕更让人叹为奇迹:雕像为成对的动物,有牛、狮、马和神鸟,呈卧姿,整石雕成,身体相连,头部分别冲前后,每个重达14-15吨,人们至今不知在2500多年前这些沉重的石雕是如何被置放在19米高的石柱上的。通往中央大厅的阶梯侧面的石墙上有数组精美绝伦的浮雕,展现了索格底(粟特)、坎大哈、印度、埃及、希腊、小亚细亚、腓尼基、巴比伦、阿拉伯等23个国家或城邦的使臣向号称“全部大陆的君主”大流士一世进贡的情景。不同国家的进贡队伍有着不同的服饰和不同的贡品,堪称上古时期大西亚地区各民族衣着风俗和生活风貌的民俗博物馆。 在每年春分时节,国王都要来波斯波利斯主持一次盛大的新年庆典,欢度诺鲁兹节。诺鲁兹节是一种宗教性的庆典,同时又是王中之王邀请他的臣民都来参加的一种政治性会盟。国王在此接受波斯和米底亚贵族的贡献,接受帝国23个属地国家的臣服,从而象征性地重树他们的权威。典礼的结束仪式是举行盛大宴会,宾客们席间可以享用到从骆驼肉到鸵鸟肉的种种美味佳肴,最后席散时还可把用餐银盘随身带走。 但是不幸的是波斯波利斯这座壮丽巍峨的王宫后来却被人给烧毁了。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大帝攻占了这里,在疯狂的掠夺之后无情地将整个城市付之一炬。传说他“动用了1万头骡子和5000匹骆驼才将所有的财宝运走”。大火过后,只剩下石刻的柱子、门框和雕塑品依然完好。波斯波利斯就这样毁于一场大火。波斯波利斯宫殿之火,标志着这一起自尼罗河迄于印度河的庞大的波斯帝国的终结,从此,古波斯帝国的文明迅速灰飞湮灭,并在万籁俱寂、寸草不生的沙漠荒原里淡出了历史的舞台。波斯波利斯这座古代世界最雄伟的宫廷,也再无人居住,渐渐成了一座死城,任凭风吹雨打,日渐毁灭,它昔日的荣光也慢慢地被人们遗忘,只在伊朗的史诗和说唱文学中,留下了一些离奇古怪的神话传说。 在2500年后的今天,波斯波利斯已只剩下一副骨架。奇形怪状的一堆堆废墟,空荡荡的门框,以及石柱柱基,但它们并不是过眼烟云,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或用残垣断壁诉说昔日的辉煌,或用破柱败殿告白从前的骄傲,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正日益显现,因而愈来愈成为考古家和旅行家眼中的无价之宝。在多年的考古挖掘中,波斯波利斯出土了大量的手工艺品,其中包括武器、家庭用具、新出土的皇家铭文以及一对描绘国王举行正式接见情景的大型浮雕。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实物史料,为人类对祖先的探索提供线索和资料。此外还出土了100多块刻有埃兰文字的土简,上面记述了金库支出的细节,是考古研究的无价之宝。 波斯波利斯宫城遗址位于伊朗西南部法尔斯设拉子东北42千米的塔赫特贾姆希德,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之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伊朗最早列入世界遗产的古建筑群遗址。 注:图片选自 http://pic.hangzhou.com.cn/fengguang/content/2014-03/10/content_5192572_4.htm 参考文献: 1. 秋实编著.世界未解之谜大全集.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01. 2.盛文林编著.震惊世界的奇景 奇观.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04. 3.桃子.波斯波利斯:一场华美而壮烈的梦. 世界遗产,2010(4):26-35 4.中国大百科全书 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08 5.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XQ4Ec1Lqw 4rc0C1sc0Z4CzdDAJL45OGsyT6uHOjxZJILBySPzNkSjJ4ZShlPhQ_n. 本系列其他博文见: 失落的古城池之一:墨西哥帕伦克 失落的古城池之二:秘鲁马丘比丘 失落的古城池之三:约旦佩特拉 失落的古城池之四:土耳其以弗所 失落的古城池之五:伊拉克泰西封 失落的古城池之六:美国梅萨维德遗址 失落的古城池之七:哥伦比亚佩尔迪达 失落的古城池之八:墨西哥奇琴伊察 失落的古城池之九:危地马拉蒂卡尔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巴基斯坦摩亨佐·达罗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一:印度维查耶纳伽尔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二:意大利庞贝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三:意大利赫库兰尼姆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四:新疆楼兰古城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五:非洲大津巴布韦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六:突尼斯迦太基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七:西藏象雄古城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八:土耳其特洛伊遗址
个人分类: 旅游相关|4650 次阅读|20 个评论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八:土耳其特洛伊遗址
热度 11 mdzhao 2014-8-30 15:43
古希腊诗人荷马,大约在公元前8世纪写下了《伊利亚特》、《奥德赛》 两部史诗,说的是公元前11世纪发生在希腊与土耳其之间的特洛伊战争。 史诗流传久远,是史学界反复考证的不朽课题,而且还是欧洲戏剧、小说素材的源泉之一。然而, 史诗没有史籍可以印证,连作者荷马本身也是谜一样的人物。据荷马在《伊利亚特》史诗中的描述,3000年前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争,起因是由于普里阿摩斯国王的儿子帕里斯诱走了希腊斯巴达国王梅内莱厄斯的妻子、希腊最著名的美女海伦而引起的。由于特洛伊城池牢固,易守难攻,攻战10年,未能如愿。最后,英雄奥德赛献上妙计,让迈西尼士兵全部登上战船,制造撤兵的假象,并故意在城前留下一具巨大的木马。特洛伊人高兴地把木马当做战利品抬进城去。当晚,正当特洛伊人欢庆胜利的时候,藏在木马内的迈西尼士兵悄悄溜出,打开城门,放进早已埋伏在城外的军队,结果一夜之间特洛伊城成了一片废墟。 特洛伊战争被视为希腊人早期的一段历史,特洛伊也被誉为古希腊人获得辉煌胜利的地方。在后来著名的希腊历史学家中,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都认为荷马所讲的故事属实。然岁月悠悠,沧海桑田,随着时光的变迁,世人对这些历史传说渐渐忘却。到了19世纪,《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虽然仍被视为人类文学的初期经典之作,但只是被当做虚幻的神话或传奇。而历史学家只能将古希腊文明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特洛伊战争不再被认为是历史,人们不相信它们曾真实存在,而认为那是根据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前1200年间发生的多次战争所编纂的,不足为信。 但从小着迷于荷马史诗的德国考古学家亨利 .施里曼并不这样认为。1870年,经过多年的准备,47岁的施里曼带着他新婚的妻子来到了西安纳托利亚的爱琴海岸和今天土耳其的西萨尔立克,寻访他为之魂牵梦绕40年的古城堡遗址。令世人惊奇的是,凭着荷马史诗的指点,施里曼不仅证明了希腊人用木马计攻陷特洛伊城是历史事实,挖掘出湮没两千多年的特洛伊城遗址,找到了“普里阿摩斯宝藏”,而且又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一条山谷发现了迈锡尼王阿伽门农的坟墓,打开了埋藏三千年之久的地下宝库,由此揭开了世界考古史上最为辉煌的一幕。施里曼去世之后,他的同事、德国考古学家威廉.德普菲尔德继续在此地挖掘,根据最新的挖掘材料推断,这层城市形成于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200年;这比传奇中的特洛伊战争年代要早1000年。再后来,美国考古学家卡尔.布莱根以及最近的科夫曼等著名专家都花费了多年的工夫,做了进一步的挖掘研究工作。经过长期的发掘,人们发现,在特洛伊的遗址中,竟然重叠着分属9个时代的古城。 特洛伊遗址所在的希萨 尔 立克,地处达达尼尔海峡出口的东岸,遗址座落在平缓的城堡山脚下,西面是宽阔的平地,北面便是波涛汹涌的达达尼尔海峡。今属土耳其亚洲部分的查纳卡累省,扼黑海入地中海的咽喉, 据亚、 欧洲十字交点上, 是难得的要冲位置。特洛伊城遗址的发掘,始于19世纪中期,延续到本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在深达30米的地层中发现了分属9个时期、从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400年的特洛伊城遗迹,找到了公元400年罗马帝国时期的雅典娜神庙以及议事厅,市场和剧场的废墟等等。这些建筑虽已倒塌败落,但从残存的墙垣、石柱来看,气势相当雄伟。在这里,还可以看到公元前3000年至2000年间毁于地震的特洛伊城的残垣断壁,以及当时居民使用的简陋的生活用具。其中,人们最感兴趣的是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900年即荷马时期的特洛伊城。这一时期的地层中,有一座被焚烧的城市的遗址,它的石垣厚达15英尺,带有明显烟熏火燎的痕迹。遗址内有大量绘有几何图形的彩陶和其他生活用具。这些历史遗迹和文物,不仅证实历史上特洛伊城的存在,而且使人得以窥见当年特洛伊的繁华富庶的城市生活以及战争带来的灾难的一斑。 距特洛伊遗址不远,有座博物馆。这是土耳其目前唯一收藏特洛伊文物的博物馆。这座博物馆规模不大,陈列的文物也寥寥无几,显得同几十年的发掘成果极不相称。德、英、美先后三次大规模发掘特洛伊,却将大部分文物偷运出境,留给土耳其的不多。这些宝物或散见于西方各个博物馆,或流失于个人手中,数量究竟有多少大概永远是一个谜。在特洛伊遗址发掘出的大量珍贵文物,都被西方文物盗窃者窃走,其中包括普里阿莫斯国王的宝库和海伦的项链。今天,人们要欣赏特洛伊最璀璨的文物,却要到柏林博物馆,因为那里用了整整四个大厅陈列着特洛伊的宝物。这是特洛伊考古坎坷历史中另一段伤心史。 目前 特洛 已成为土耳其的游览胜地之一,1998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特洛伊考古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注:图片选自 http://www.nzw.cn/2011/0225/82718.html 参考文献: 1. 欧阳江南. 特洛伊城遗址之谜 . 科学之友(上), 2013(8) 2. 张秀芳,杨忠侠,天浪川. 世界名胜. 长春出版社, 1995.6 3. 姚匡乙. 访特洛伊城遗址. 人民日报, 1981.06.15 4. http://baike.sogou.com/h29389.htm?sp=l60717792 本系列其他博文见: 失落的古城池之一:墨西哥帕伦克 失落的古城池之二:秘鲁马丘比丘 失落的古城池之三:约旦佩特拉 失落的古城池之四:土耳其以弗所 失落的古城池之五:伊拉克泰西封 失落的古城池之六:美国梅萨维德遗址 失落的古城池之七:哥伦比亚佩尔迪达 失落的古城池之八:墨西哥奇琴伊察 失落的古城池之九:危地马拉蒂卡尔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巴基斯坦摩亨佐·达罗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一:印度维查耶纳伽尔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二:意大利庞贝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三:意大利赫库兰尼姆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四:新疆楼兰古城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五:非洲大津巴布韦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六:突尼斯迦太基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七:西藏象雄古城
个人分类: 旅游相关|12909 次阅读|24 个评论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七:西藏象雄古城
热度 10 mdzhao 2014-8-15 13:08
象雄是公元前10世纪在西藏高原上崛起的王国,曾有无数的辉煌。古象雄有着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是西藏文明真正的源泉。被尊称为万法之源的“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就是由古象雄的王子幸饶弥沃如来佛祖(释迦牟尼佛的前世“白幢天子”之师)所创。古象雄佛法在古象雄传统文化中居于最至高无上的位置,是西藏本土最古老的佛法,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佛法。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独特的教理,在古藏文化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据著名学者朵桑坦贝见参(skal bzang bstan pvirgyal mtshan)所著的《世界地理概说》记载,象雄地域分三部:里象雄是在冈底斯山西面三个月路程之外的波斯(Par zig)、巴达先(bha das shan)和巴拉(bha la),巴达先和巴拉大概是在印度与巴基斯坦有争议的克什米尔一带;中象雄在冈底斯山西面一天的路程之外,那里有枕巴南喀(dran panam mlchav)的修炼地穹隆银城(khnyung lnny ugul dmkhav),包括大部分藏区和印度拉达克地区,这曾是象雄王国的都城,这片土地曾经为象雄十八国王统治;外象雄是以穹保六峰山(khyung po ri stse drng)为中心的一块土地,也叫孙巴精雪(sum pa gyim shod),包括三十九个部族,北嘉二十五族,这是藏地的安多上部(mdo stod)、康区,大概是青海和四川的部分地区。关于象雄的地理位置,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地域,只能确定大致的方位。长期以来,广袤的阿里草原被认为是象雄国的发祥地。 藏学专家研究得出,古象雄并非像今日这么偏僻封闭。那时,阿里依靠喜马拉雅山与冈底斯山之间开阔的绿色走廊以及南部的孔雀河、西部的象泉,这三条通道,开通了与外部世界的交往。 象雄王朝鼎盛之时,曾具有极强的军事力量和辽阔的疆域。后来,吐蕃逐渐在西藏高原崛起,到公元8世纪时,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统治时期,吐蕃彻底征服了象雄。从那时起,象雄王国和文化就突然消失了。一些专家认为,若干年以前的阿里之东应是丰饶的大草原,狮泉河、象泉河、马泉河、孔雀河沿岸,曾有森林分布,应有比较发达的农业。 但如今的阿里,空荡荡的大山、无人区、大戈壁,很难让人想象这里曾繁华过、热闹过、辉煌过,更难相信曾有个象雄时代,在这里繁荣昌盛了几千年。 按说任何一个王朝的覆灭都会留下一些文献、遗址,为什么象雄这样一个有着古老文明的鼎盛王朝会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好像从来不曾存在过一般呢?史籍记载的象雄王朝具体位置在哪里?象雄文明又是如何消失的呢? 曾经繁荣昌盛的象雄文明为何在历史的长河中竟消失得无影无踪。 象雄的都城在文献记载中为穹隆银城(Khyung lung Dngul mkhar),也有的叫穹隆银堡,藏语为“穹隆威卡尔”。“穹”是大鹏鸟之意,“隆”即“地方”, “穹隆”也就是大鹏鸟居住的地方。“威”本意是银子,这里引申为银色,“卡尔”是城堡之意。简而言之,穹隆威卡尔即“大鹏银城”。在考古界,穹隆银城的具体位置尚无定论,但可基本确定在阿里地区象泉河流域。从20世纪开始,象泉河上游一带规模宏大的古代遗址渐渐被探索者的目光所关注。其中包括噶尔县境内“穹隆银城”遗址和札达县境内的“穹隆银城”遗址,两者都是建在山体上的城堡遗址,都符合文献中记载的“穹隆银城”的地理条件。 距扎达县城18公里的扎布让区象泉河畔的古格王朝遗址,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地之一。遗址从山麓到山顶高300多米,到处都是和泥土颜色一样的建筑群和洞窟,几间寺庙除外, 全部房舍已塌顶,只剩下一道道土墙。遗址的外围建有城墙,四角设有碉楼。整个遗址建在一小土山上,建筑分上、中、下三层,依次为王宫、寺庙和民居。红庙、白庙及轮回庙中的雕刻造像及壁画不乏精品。围绕古格都城周围的重要遗址还有东嘎、达巴、皮央、香孜等, 都有大量文物遗存。目前该遗址是向游客开放的。 2004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由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学系与西藏自治区文物局联合组成的“象泉河流域考古调查队”赴象泉河流域,对中方境内沿岸文物古迹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中在阿里地区象泉河上游发现了一处大型遗址,被认为更可能是西藏古代“象雄”时期的故城--“琼隆银城”。该遗存位于噶尔县门士乡境内,在一座四面陡峭的山丘顶部,三面环水,遗址分布总面积达8.6万平方米。 调查队 发现了密集的居住遗迹、古碉楼、防卫墙、暗道、祭坛等,共有120多组建筑,是一个居住和防御功能较完备的大型聚落性建筑群。在遗址内发现的生活用品和工具包括,陶器残片、石磨盘、铁铠甲残片、铁棘藜、铁镞、骨雕等,表明当时这一大型聚落居民众多,规模宏大。从遗址表现出的时空特征而言,其属于象雄王国时代遗存的可能性不容低估。 由于古老的象雄文明随着王朝的覆灭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消失,后人除了从后期的一些史书的零星记载中窥见端倪之外,目前还无法从考古材料上来确认它的文化遗存。而留给后人的这一个个历史谜团,也吸引着人们不断地探寻它的足迹,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注:图片选自 http://www.hnta.cn/Gov/yzsz/2008-06/101534444454246.shtml 参考文献: 1.金书波. 从象雄走来.西藏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 2.古老的象雄王国消失之谜. 科技信息·探索与发现,2011年3期 3.西藏象雄古城首次得到证实. 旅游纵览,2004年10期 4. http://baike.baidu.com/view/415538.htm?fr=aladdin 本系列其他博文见: 失落的古城池之一:墨西哥帕伦克 失落的古城池之二:秘鲁马丘比丘 失落的古城池之三:约旦佩特拉 失落的古城池之四:土耳其以弗所 失落的古城池之五:伊拉克泰西封 失落的古城池之六:美国梅萨维德遗址 失落的古城池之七:哥伦比亚佩尔迪达 失落的古城池之八:墨西哥奇琴伊察 失落的古城池之九:危地马拉蒂卡尔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巴基斯坦摩亨佐·达罗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一:印度维查耶纳伽尔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二:意大利庞贝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三:意大利赫库兰尼姆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四:新疆楼兰古城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五:非洲大津巴布韦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六:突尼斯迦太基
个人分类: 旅游相关|8342 次阅读|18 个评论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六:突尼斯迦太基
热度 8 mdzhao 2014-8-6 16:27
迦太基是北非的著名古国,其中心在今突尼斯境内,约在公元前814年,由腓尼基城邦推罗移民所建。传说推罗王国发生内乱,一位名叫艾丽莎的漂亮公主,为了逃避王室的追杀,带着随从乘船西渡来到迦太基,并决定在此地建城。然而这样的举动惹怒了当地的贵族,根据当地柏柏尔人的习俗,禁止外来人占有超过一张牛皮大小的地方。机智的艾丽莎则从这一习俗中找到漏洞,她向当地人请求一块一张牛皮大小的地皮,获得同意后就将一张牛皮切割成一根根细条,用皮条围圈,获得了建城所需的地盘。他们在这个地盘上建成一座城市,取名迦太基。迦太基在腓尼基语中意为新的城市,从此,这里成了腓尼基人在北非的奴隶制国家的首都,又是繁华的贸易、文化中心,很快就成为当时仅次于罗马的世界第二名城。到了公元前3世纪,日益强盛的罗马帝国为争夺地中海西部,与腓尼基人三次大战,终于在公元前146年占领了迦太基城,并将其付之一炬,大火燃烧了16天,把这座美丽古城化为一堆废墟。 罗马人摧毁迦太基之后,在公元前122年便建立新城于原迦太基城废墟领土之上,并在这里建立了殖民地,后来人口曾达六十万,成为当时仅次于罗马的第二大城。之后在凯撒时代,罗马亦曾把一些没有土地的公民遣送至这里,而由奥古斯都于公元前29年统治开始,罗马将迦太基设为非洲阿非利加省的一部份。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分裂,迦太基隶属西罗马帝国。而在4世纪时,西罗马帝国逐渐崩溃,公元439年汪达尔人乘机入侵迦太基,并占领了非洲北部沿海大片土地,成立了汪达尔-阿兰王国。698年,阿拉伯人侵入该城,迦太基又被严重破坏,后成为阿拔斯王朝的地方政府所在地。1217年-1221年,当第五次十字军东征横扫过迦太基之后,这座历经沧桑的古城几乎被严重的损坏殆尽到终于在历史中完全消失。 迦太基遗址位于突尼斯东北方17公里的海边,沿海岸分布从南到北约6公里多。现在所见到的迦太基古城遗址,大多是由罗马人在公元前146年-公元439年占领时期重建。从残存的遗迹可知当时规模庞大、配套设施完善。经过1800多年的风吹雨打之后,当时的一些城墙、宫殿、住所、防御工事以及港口等建筑仍依稀可辨。当时的主要建筑有长34公里、高13米、厚8米的城墙以及宫殿、神庙、别墅、住房、公共浴室、竞技场、跑马场、剧场、基地和港口等。安东尼浴室紧靠海边,规模巨大,面积达3.5公顷。由于年代久远,浴室上部的建筑物已荡然无存。虽临近大海,浴池用水却是从60公里以外的扎古旺通过渡槽引来的,可蓄水3万立方米的马加尔蓄水池,至今仍在使用。 古城内发掘的腓尼基时代的遗物,大多是坟墓、石棺、墓葬品等。有几具公元前400年的石棺,棺盖上有死者的雕像,大小和真人差不多。罗马剧场矗立在一座公园的小山之上,这个露天剧场共有21级,分3个部分,各用栅栏隔开,乐队席后有5个大台阶,舞台前都有几个壁龛,后墙有3个门,舞台两侧的门直通剧场外面的柱廊,舞台对面是半圆形的观众席,全部用石头制作的,一层一层上去,把整个舞台围住。遗址的迦太基神庙高大宏伟,气势庄严,富有古希腊的建筑艺术特色。 迦太基城的遗址遗迹直到近代才得到重视,于1973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今的迦太基遗址已成为一座迦太基和地中海历史文化的博物馆,竖立在门前的铭牌上写着:永远铭记艾丽莎·蒂朵公主——公元前814年,28个世纪之前,她自地中海东岸来此山创业。博物馆里陈列着历代文物,其中有腓尼基时代的石棺、随葬物等。出土文物中刻有腓尼基文字的石碑进一步证实了腓尼基人最早创造了世界拼音文字的论断。古迦太基人有杀害儿童向神献祭的陋俗,古城遗址中发现的盛放儿童尸骨的容器。最有名的是所发现的镶嵌画,琳琅满目,蔚为大观。 当年罗马人彻底毁灭了迦太基城,罗马人的新城完全取代了腓尼基人的城市。而当岁月的风霜和后人的破坏使罗马城也成为废墟时,一个当初罗马人意想不到的奇迹出现了:在罗马废墟下面的腓尼基迦太基废墟重见天日,成为世界上保存腓尼基遗迹和遗物最多的地方。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要是罗马人没有将腓尼基人的迦太基城彻底破坏,要是罗马人没有将新城建在废墟上面,今天的世界上将不会有如此完整的遗址,也不可能集中那么多的遗物,甚至包括腓尼基人完整的遗骸。你死我活的文明冲突,竟以实际上的共存为结局,这就是历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 注:图片选自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4-01/16/c_126012500_11.htm 参考文献: 1. 郑中禄著.穿行异域.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11.06. 2.葛剑雄. 世界文化遗产迦太基城. 2011.05.27 湖州日报 3.访迦太基遗址 寻历史印记. 2014.05.23 中国贸易报 4.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C02is2zE3btXkXf-hQ7iBJPi2UMXWorLyW7a46VpDubS-rjo0DtJoQP3_A0BhFPs 本系列其他博文见: 失落的古城池之一:墨西哥帕伦克 失落的古城池之二:秘鲁马丘比丘 失落的古城池之三:约旦佩特拉 失落的古城池之四:土耳其以弗所 失落的古城池之五:伊拉克泰西封 失落的古城池之六:美国梅萨维德遗址 失落的古城池之七:哥伦比亚佩尔迪达 失落的古城池之八:墨西哥奇琴伊察 失落的古城池之九:危地马拉蒂卡尔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巴基斯坦摩亨佐·达罗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一:印度维查耶纳伽尔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二:意大利庞贝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三:意大利赫库兰尼姆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四:新疆楼兰古城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五:非洲大津巴布韦
个人分类: 旅游相关|7645 次阅读|14 个评论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五:非洲大津巴布韦
热度 7 mdzhao 2014-7-2 16:29
位于非洲大陆南端的津巴布韦共和国以盛产祖母绿而闻名,然而最使津巴布韦人民自豪的是他们国名的由来——大津巴布韦遗址。“津巴布韦”一词源于邵纳语,意为“石头建筑”或“石头城”,得名于一组古代巨石建筑群遗址。该建筑群大约始建于公元4世纪至5世纪,以此为中心曾先后间建立过一些班图人的王国。后经多次重建或扩建,于14、15世纪达到鼎盛。 1871年,德国地质学家莫赫有一次在非洲南部遍布灌丛的地带中艰难前行,无意间在一个地方发现了许多石墙遗迹,那儿看起来显然是一座废城。这些残留的墙和塔,由切割得非常精确的石板天衣无缝地垒砌而成,石板间找不到任何泥浆之类的黏合物。令人奇怪的是,在这座石头城周围居住着不少非洲土著,他们居住的全是原始的泥筑棚屋,简直不能跟石头城同日而语,这些土著居民并不清楚石头城的来历。因此,莫赫当时就认为这座废城不可能是当地的非洲人建造的,可能是从北方较先进社会来的人的杰作。莫赫考察后推测,这个遗址有可能是《旧约》中记载的所罗门王开采、冶炼黄金的场所,因为遗址中有的建筑是仿照所罗门王在摩利亚山上修建的耶和华殿修造的;有的是依照古埃及国王访问所罗门王时的行宫造的。莫赫的推断引起大批淘金狂蜂拥而来,结果对石头城遗址造成了很大损坏。 大津巴布韦是这些遗址中最大、最壮观的,坐落在三面环山、风景优美的丘陵上,北面是碧波荡漾的凯尔湖。大津巴布韦城堡占据了整个都城的最高点,在城堡 前只有两条小道可以通往山脚,后面全是陡壁悬崖,只有一个狭窄的石门可以出入。所有建筑的墙壁几乎都是用规格一致的长30厘米、 高10厘米的花岗石板砌成,中间虽然不用任何黏合物,但却砌得坚固结实,俨然一个整体。它是一个围墙围成的圆表区域,是一个大面积的建筑复合体, 里面有防御工程、塔状建筑和排水系统,主要由三组建筑构成:第一组是一连串如堡垒般的城墙,里面有复杂的通道、石级和走廊,这组建筑现在一般称做卫城。城墙与一个大孤丘结合在一起,随着岩石起伏, 以精湛的技术把花岗岩石堆砌起来,顺其自然之势与大孤丘混为一体。站在卫城顶上,能够把整个废城风光尽收眼底,可见当初设计者的别具匠心。第二组是一处椭圆形花岗石围墙,称做神庙。围墙上砌着7座高达15米的实心圆形石塔,粗犷浑厚,十分壮观。可惜的是,石塔现在只剩下了4座。围墙的东北、南、北三面分别有一个进出口,围墙高约六米,东面城高约九米,围墙底部宽约五米。神庙位于卫城下的平地上,至今仍然完整无缺,充分显示出当初建造者的艺术才干和建筑水平。庙内有一座气势庄严的高塔。第三组介于围墙和神庙之间,包括好多小的房屋。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的白人不认为黑人是大津巴布韦的建造者,他们认为,非洲黑人是没有文明的野蛮人,没有能力建造这么雄伟的城堡,因此,大津巴布韦一定是外来民族修建的,或者至少得到了外来民族的帮助才建成,可能是印度或阿拉伯商人修建了大津巴布韦,也可能是犹太人建造了大津巴布韦,还有可能是腓尼基人,或者埃及人建造了大津巴布韦,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现在有不少学者倾向于大津巴布韦是当地人建造的,因为在津巴布韦境内不仅有200多座石头城的遗址,而且每一座石头城都经历了几百年修补、扩充的过程,不可能是某一个外来民族所建,至少包含了当地土著的辛劳。但到底是谁建的石头城至今还是个谜,而建城者为何弃城而走又是一个不解之谜。人们推测:大概在16世纪初,大津巴布韦居民由于过度开垦,将这个地区的食物和木材资源全部用尽。由于连年干旱,粮食歉收,或过度耕种,地力枯竭,或瘟疫流行,人亡畜死,生存环境的恶化迫使人们不得不离开故土,另建新城。 到现在为止,我们对大津巴布韦文明的历史所知甚少,尽管有口传的历史,但没有任何文字记录。 大津巴布韦文化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今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南部、博茨瓦纳东部和南非北部一带。从已经发掘到的文物看,大津巴布韦遗址曾经是一座非常繁荣的城市,农业、冶炼业、对外贸易都相当发达,而且一度与中国、阿拉伯、波斯等许多国家有着经济、文化的交往。除大津巴布韦之外,在这一区域内已经发现了500多处类似的石头建筑物。大津巴布韦文化是南部黑非洲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 目前大津巴布韦遗址已经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 注:图片选自 http://pic.hangzhou.com.cn/fengguang/content/2014-03/10/content_5192572_3.htm 参考文献: 1. 符文军,王飞鸿编著. 世界历史未解之谜. 时事出版社, 2011.09. 2. 李炜主编. 历史悬疑.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9.09. 3.崔钟雷主编. 最美地球文明壮观. 吉林美术出版社, 2011.02. 4. http://baike.baidu.com/view/67053.htm?fr=aladdin 本系列其他博文见: 失落的古城池之一:墨西哥帕伦克 失落的古城池之二:秘鲁马丘比丘 失落的古城池之三:约旦佩特拉 失落的古城池之四:土耳其以弗所 失落的古城池之五:伊拉克泰西封 失落的古城池之六:美国梅萨维德遗址 失落的古城池之七:哥伦比亚佩尔迪达 失落的古城池之八:墨西哥奇琴伊察 失落的古城池之九:危地马拉蒂卡尔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巴基斯坦摩亨佐·达罗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一:印度维查耶纳伽尔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二:意大利庞贝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三:意大利赫库兰尼姆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四:新疆楼兰古城
个人分类: 旅游相关|6690 次阅读|16 个评论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四:新疆楼兰古城
热度 21 mdzhao 2014-6-24 16:22
介绍了许多国外失落的古城池,有博友问怎么没有中国的古城池?作为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失落在历史长河中的古城池应该有很多,不过在人口密集的地区,一些因战乱、自然灾害等原因消失的古城池大多有后人又在废墟之上重新建设了新的家园。不过在戈壁荒滩的新疆,有多座淹没在沙漠中的古城池,其中最有名的应该算楼兰古城了。楼兰古城,位于罗布泊西部,处于西域的枢纽,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楼兰王国从公元前176年以前建国,到公元630年消亡,共有800多年的历史。 王国的范围东起古阳关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尔金 山,北到哈密。据《史记 大宛列传》和《汉书 西域传》记载,早在2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一个著名的“城廓之国”。楼兰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与敦煌邻接,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枢纽,也是中西方贸易的一个重要中心。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记载:“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这是文献上第一次记载楼兰古城。西汉时,楼兰是一座繁华的城市,商旅云集,市场热闹,还建有整齐的街道,雄壮的佛寺、宝塔。汉朝时,曾在这里“设都护、置军候、开井渠、屯田积符”,使楼兰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东晋后,中原群雄割据,混战不休,无暇顾及西域,楼兰逐渐与中原失去联系。到了唐代,中原地区强盛,唐朝与吐蕃又在楼兰多次兵戎相见。唐代诗人王昌龄《从军行》中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诗句,可见,楼兰在唐朝还是边陲重镇。然而,不知什么时候,这个繁荣一时的古城神秘地消失了,消失在史册上,再没了记载。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城市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呢?据《水经注》记载,东汉以后,由于当时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滨河改道,导致楼兰严重缺水。敦煌的索勒率兵1000人来到楼兰,又召集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兵士3000人,不分昼夜横断注滨河引水进入楼兰缓解了楼兰缺水困境。但在此之后,尽管楼兰人为疏浚河道作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和尝试,但楼兰古城最终还是因断水而废弃了。也有说楼兰的消失是由于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导致的,楼兰人盲目滥砍乱伐致使水土流失,风沙侵袭,河流改道,气候反常,瘟疫流行,水分减少,盐碱日积,最后造成王国的消亡。不过也许给楼兰人最后一击的,是瘟疫。这是一种可怕的急性传染病,传说中的说法叫“热窝子病”,一病一村子,一死一家子。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楼兰人选择了逃亡。还有一种说法,称 楼兰是被生物入侵打败,一种从两河流域传入的蝼蛄昆虫,在楼兰没有天敌,生活在土中,能以楼兰地区的白膏泥土为生,成群结队地进入居民屋中,人们无法消灭它们,只得弃城而去。随着居民的离去, 古城则逐渐被风沙侵蚀、埋葬,辉煌的楼兰古城就这样永远地从历史上无声地消逝了。 1900年3月,著名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带领一支探险队到新疆探险,他们在沙漠中艰难行进。遇到了沙漠狂风,意外地发现沙子下面一座古代的城堡。第二年他们在这个神秘城堡发掘了不少文物,经研究后断定,这座古城就是消失多时古楼兰城。在20世纪初的考察过程中,大量楼兰文物被国外考察团带走。1979年,新疆考古研究所组织了楼兰考古队,开始对楼兰古城古道进行调查、考察。在通向楼兰道路的孔雀河下游,考古队发现了大批的古墓。 楼兰古城遗址所在的地区,自然景观极为独特。这里没有水,没有动物,也没有植物,一片荒寂。古城遗址四周是一片雅尔丹地形。所谓雅尔丹地形,是由强劲的风力吹蚀而成的一条条风蚀凹地,以及凹地之间未被风蚀的土墩或垄岗组成的地形。凹地和垄岗都是长条形,彼此大致平行排列。它们的延伸方向大致与强风的风向一致。楼兰古城东北面数十公里处,还有更为壮观的自然景观。这里的凹地被风吹蚀得更深,更为宽广。宽广的凹地之间则是高大的台地。台地和凹地的相对高差达20米以上。台地的顶部为宽敞平坦的顶面。高大的台地和宽广的凹地相间排列,站在高处望去,错落有致的高大台地无边无际,就好像一座规模巨大的城市中的楼房,而台地之间的凹地则像城市中宽阔的大街,令人叹为观止。在上述广阔的雅尔丹地形北面,是低矮的丘陵和无边无际的黑色戈壁滩,构成库鲁克塔格山脉,该山脉为天山山脉的支脉。 楼兰古城遗址位于新疆若羌县境南部的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的依协克帕提西南25公里处,有5座用土坯砌筑而成的坟墓,像古堡似的耸立在戈壁荒漠中。古城平面近正方形,边长在330米左右,几乎全部为流沙所掩埋。城墙用粘土与红柳条相间夯筑。有古运河从西北至东南斜贯全城。运河东北有一座八角形的圆顶土坯佛塔。塔南的土台上,有一组高大的木构建筑遗迹,曾出土汉文、佉卢文文书及简牍、五铢钱、丝毛织品、生活用具等。运河西南的中部,有3间木构土坯大型房址,房中及其附近曾出土大量汉文文书、木简及早期粟特文和佉卢文文书,估计为衙署遗迹。其西的一组庭院,可能是官宦宅邸,南边分布着矮小的民居。城中出土的各种文书、简牍,被称作罗布泊文书。其中晋代手抄字纸 ,仅仅比蔡伦105年发明纸晚一二百年,比欧洲人最早的字纸要早六七百年。对研究古代时的中西亚交通、东西 文化交流以及我国边疆与内地历史联系等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1995年12月 ,在新疆库尔勒专门召开了关于楼兰研究的国际会议,“楼兰学”已成为涉及考古、环境、地质、地理、水文、气象等多方面研究的学科。由于特殊的地貌条件,近年来进人楼兰的考古旅游队都在北部孔雀河畔的前进桥步行27km才能到达楼兰。楼兰是祖先留给巴州的一笔无法估量的历史遗产。 感谢黄安年老师,介绍 了冯其庸先生多次考察楼兰古城并在画册和影展中展出他的摄影作品,黄老师在自己的博文中提供了许多 冯其庸先生的摄影作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806475 注:图片选自 http://new.cast.org.cn/n435777/n435799/n1455524/n1515230/n1515235/57934.html http://tour.jschina.com.cn/node4044/node4046/userobject1ai1342101.shtml 参考文献: 1. 畲田编写.中国国家地理.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9.07. 2. 王守春主编.一万个世界之谜 地学分册.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07. 3.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izGPwsea6wNPKqHNXIwIVesd6XVa9ww6_VKgSB0Ptxsb1f99_mPwH-zcByn8aUKm 本系列其他博文见: 失落的古城池之一:墨西哥帕伦克 失落的古城池之二:秘鲁马丘比丘 失落的古城池之三:约旦佩特拉 失落的古城池之四:土耳其以弗所 失落的古城池之五:伊拉克泰西封 失落的古城池之六:美国梅萨维德遗址 失落的古城池之七:哥伦比亚佩尔迪达 失落的古城池之八:墨西哥奇琴伊察 失落的古城池之九:危地马拉蒂卡尔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巴基斯坦摩亨佐·达罗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一:印度维查耶纳伽尔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二:意大利庞贝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三:意大利赫库兰尼姆
个人分类: 旅游相关|13954 次阅读|45 个评论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三:意大利赫库兰尼姆
热度 6 mdzhao 2014-6-13 09:37
赫库兰尼姆,位于意大利维苏威火山西麓7公里处,临那不勒斯湾,西北距那不勒斯10公里,距著名的庞贝古城仅8公里。 赫库兰尼姆城,又名海格力斯,以希腊神话传说中的英雄海格力斯之名命名,在历史上,它曾被意大利几个不同的民族相继统治过。公元前89年,它同庞贝城一起被罗马人占领,成为古罗马的一个属地。维苏威火山爆发前,其占地面积约二十三万平方米,人口达五千人。 赫库兰尼姆与庞贝两座城市同时毁于公元79年那场特大的火山喷发。 此后,维苏威火山又于公元203年、 305年、472年、512年等多次爆发。 由于火山灰和熔岩的多次覆盖,使地下的古城埋得更深,后人从地面上再也见不到古城的一点踪迹了。历史进化到公元13世纪,一座“瑞森那”的城镇在深埋着赫库兰 尼姆 城的地面上建立起来。要是知道脚下便是被火山凝灰岩淹没的古城,或者说,要是知道他们房屋下面就有当年遇难者的尸体,他们绝不会在这样位置上盖房子。千百年来,人们只从古籍史书中和民间传说中知道曾经有赫库兰尼姆和庞贝两座古城存在, 但究竟它们在哪里,是什么样的,却始终是个不解之迷。 几个世纪过去了,赫库兰尼姆城与十一公里外的庞贝逐渐被遗忘。1790年,瑞森那的几个工人在打井时挖出一块大理石板断块, 虽然它有部分残缺,但清洗之后仍然显示出它那“高贵的质料”和雕刻精细的图案。不久,一个王子得知那块大理石板块,他亲自来看, 一眼便认出那是古建筑物上的装饰物,是无价之宝。王子马上派人到发现大理石板块的地方挖掘,结果发现地下确有一座古建筑。人们从它的高墙上,拆下了不少大理石板, 并用那大理石板上精美的雕像装饰了王子的新宫殿。赫库兰尼姆就这样很偶然地被发现了。 维苏威火山的喷发刚开始产生的灰尘暴主要袭击了从庞贝到斯塔比一线,火山喷发初起阶段对赫库兰尼姆的影响微乎其微,赫库兰尼姆人不过是感觉到火山喷发的地震,也一定目睹了裹胁着残片状物质的巨大气体腾起的、高达30米的烟柱。城里的人们大概直到傍晚,烟柱继续膨胀、遮天蔽日时,终于开始避难。8月25日凌晨1点时,火山口上方的烟柱突然迸裂,致命的火山灰尘暴发生了,温度高达400℃的冲击波顺维苏威山坡高速下泻,几分钟便到达了赫库兰尼姆城,少数无处逃难并留在城里的居民瞬间迎来死亡。迄今在古城废墟中发现32具死难者尸体,而5000名赫库兰尼姆居民中的大部分已经逃离了这里。 赫库兰尼姆城居民似乎比庞贝城幸运。经考古发掘,这里出土了大量的工具、器物、雕塑和绘画作品等遗物,但几乎没有见到人的尸骨。赫库兰尼姆城的人们都及时逃脱了那场厄运吗?长期以来,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赫库兰尼姆城的居民都及时安全逃脱了,到别的地方定居下来。但一位名叫朱泽普·马志的意大利考古学家却提出异议。他认为,赫库兰尼姆城的居民并不比庞贝城的居民幸运。按常理推测,赫库兰尼姆离海近,火山爆发时,居民会涌向海边求得一条生路;而且火山爆发中泥石流一定把海岸线向前推进了不少,如果能找到原来的海岸线和港湾,就可以解开许多谜团。在马志教授和他的同事们的努力下,旧的海岸线终于被发现,并且在距目前海岸线400米的地方发现了旧港湾。果然不出马志教授所料,赫库兰尼姆城的居民并没有全数逃脱,火山爆发引起的海啸切断了他们的生路,许多居民葬身于海边。考古学家们在海边发现了一具具保存完好的骸,其中有妇女、孩子、战士和老人。 赫库兰尼姆城虽说几乎是与庞贝城同时覆灭,这两座城在各方面的状况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984年5月号所发表的文章,作者里克·戈尔指出,在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喷发的时候,灼热的岩浆在袭击庞贝城之前,就已经有3股岩浆流下维苏威火山,很快就把卡在岩浆流动路上的赫库兰尼姆城淹没了,随后岩浆迅猛上涨,将其覆没,所以它比庞贝城要早7小时覆没,同时,由于有丰富的地下水浸润而能够使泥土保持潮湿,使得赫库兰尼姆城比庞贝城保存得要好得多。加上不受空气的影响,尽管被炙热的岩浆灼烧过,城里的物品也保存得很完好,因此发掘出来的时候与被掩埋时几乎没有什么两样。庞贝城中的多数建筑物都倒塌了,赫赫库兰尼姆由于被火山灰掩埋得够深(其火山灰层达20多米),建筑物中填满了火山灰,这些火山灰使绝大部分建筑物及室内物品得以保存下来,城内的建筑(包括顶部)均保存良好,门窗仍可随意开关,青铜汲水器依旧可以运转自如。另外,火山灰亦保护着食物、木制家俱等。加上赫库兰尼姆是个比庞贝富裕的城镇,因此镇上有着不少粉饰更精致的房屋,使用了更多的彩色大理石为外层。 赫库兰尼姆于1738年开始较大规模的挖掘,由于掩埋较深、岩层坚厚,又处于现代城市之下,至今仍有不少公共和私人建筑尚未被挖掘出土。虽然现在已经发掘出赫库兰尼姆城的4个行政区,还有石头街、古罗马广场、长方形大会堂以及竞技场的一半,但是许多遗迹、遗物还被深埋于地下,甚至赫库兰尼姆城的实际规模也还需要进一步的发掘来评估。基于以上的因素,赫库兰尼姆城已经被誉为“考古史上最引人瞩目的未完成的工程”。 注:图片选自 http://big5.quanjing.com/imginfo/rob-685-1180.html 参考文献: 1. 梦华主编. 失落的文明.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3.8. 2. 姚大均编著. 趣味地理.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9.2 3. 杨红林,翟文明编著. 历史悬案大全集 第一卷. 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01, 4. http://book.sina.com.cn/longbook/his/1104815641_secretofworld/17.shtml 本系列其他博文见: 失落的古城池之一:墨西哥帕伦克 失落的古城池之二:秘鲁马丘比丘 失落的古城池之三:约旦佩特拉 失落的古城池之四:土耳其以弗所 失落的古城池之五:伊拉克泰西封 失落的古城池之六:美国梅萨维德遗址 失落的古城池之七:哥伦比亚佩尔迪达 失落的古城池之八:墨西哥奇琴伊察 失落的古城池之九:危地马拉蒂卡尔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巴基斯坦摩亨佐·达罗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一:印度维查耶纳伽尔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二:意大利庞贝
个人分类: 旅游相关|6130 次阅读|6 个评论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二:意大利庞贝
热度 8 mdzhao 2014-6-11 10:54
距今约1900年以前,在罗马的东南,有座名叫庞贝的古城。庞贝城是现在意大利半岛西南角上坎佩尼亚地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它西依风景秀丽、海水湛蓝的那不勒斯海港,北靠巍峨峻峭的维苏威火山。但在1000多年前,这座古城突然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没有痕迹地整个消失了。 据考古学家们考证,庞贝城是在公元前7世纪由奥斯坎斯部族建立的,后来,其他部族也来此定居。公元前2世纪时,它被罗马人占领。在公元79年以前,罗马的贵族富商们纷纷在此建造豪宅别墅,开设旅馆和商店,庞贝城的人口也增至2万5千多人,成为鼎盛一时的繁华古都。这里的商业活动十分活跃,它不仅是连接意大利内地和外界的贸易枢纽,而且还是当地织布和印染业的中心,也是诸多手工艺人如铁匠、陶工、吹玻璃工人的栖身之地。这座城市的空气中弥漫着休闲和享乐的气氛。 维苏威火山海拔1277米,据地质学家们考证,它是一座典型的活火山,数千年来它一直在不断喷发,庞贝城就是建筑在远古时期维苏威火山一次爆发后变硬的熔岩基础上的。可是,公元初前,著名的地理学家斯特拉波根据维苏威火山的地形地貌特征断定它是一座死火山,当时的人们完全相信他的这一论证,对火山满不在乎。火山的两侧种上了绿油油的庄稼,平原上到处遍布着柠檬林和橘子林,还有其它果园和葡萄园,他们万万没料到这座“死火山”正在酝酿着一场毁灭性的大灾难。公元62年2月,一次强烈的地震袭击了这一地区,造成了许多建筑物的毁塌,但庞贝人又重建城市,而且更追求奢侈豪华。然而,庞贝还没来得及从那次地震中复苏过来,公元79年,在经历几次地震等火山活动征兆的一周后,庞贝城附近的活火山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火山灰、碎石和泥浆瞬间湮没了整个庞贝,古罗马帝国最为繁华的城市在维苏威火山爆发后的18个小时内彻底消失。 1000多年过去了,庞贝渐渐被人们遗忘。只是人们在翻阅古书的时候,才会看到有个庞贝古城。然而它的遗址具体在何处,城市原来是个什么样子,对于人们来说已经是个谜了。直到18世纪初,一位意大利农民在维苏威火山东南地区修筑水渠时,从地下挖出了一些古罗马的钱币,以及一些经过雕琢的大理石碎块,其中一块石头上刻有庞贝的名字。在这之前,周遭已经出土了不少建筑遗址。关于庞贝的各种猜测和报道吸引了许多人前来探险或者探宝,尔后也引来一批历史学家与考古专家来这里考古。后来意大利政府根据专家们建议,于1876年开始组织科学家进行有序发掘庞贝古城。经过百余年七八代专家的持续工作以及数千名工作人员的辛勤维护,考古学家一层一层地挖开火山岩屑,深埋在地下的庞贝城“出土”了,当然,人们看到的庞贝早已不是那个经济蓬勃发展、人来车往的活生生的庞贝,它已成了历史中一页真实的标本,反映了古罗马时代城邦居民的日常生活,是一座世界少有的天然历史博物馆。 虽然今天,庞贝城只有3/5被考古学家们发掘出来,有许多死难者、器具和建筑物还被深深地掩埋在地下,但富丽堂皇的庞贝城还是使人们产生无限遐想。庞贝城占地面积1.8平方千米,用石头砌建的城墙周长4.8千米,有塔楼14座,城门7个,蔚为壮观。纵横的4条石铺大街组成一个“井”字形,全城被分割成9个区,每个城区又有很多大街小巷相通,金属车轮在大街上辗出了深深的车辙,历历在目,仿佛马车刚刚驶过一般。庞贝城里还有3座大型剧场。一座近似正方形的圆形体育场,边长约130米,场地三边用圆柱长廊围住,黄柱红瓦,金碧辉煌,场地正中是一个游泳池。这个体育场估计能容纳观众1万余名。城西南有一个长方形广场,是全城政治、经济和宗教中心,四周建有官署、法庭、神庙和市场。 在重现的庞贝古城里,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生活突然中断时的情景。餐桌上放着没有吃完的带壳的熟鸡蛋和鱼,面包炉里有烤好的面包,商店前柜上放着硬币,瓶罐中有栗子、橄榄、葡萄、小麦和水果。完好地保留了已经化成化石的蒙难者当时遇难时的姿态和动作,由此可以猜想当时的场面:有蹲在地上双手捂住面孔的;有趴在地上不断挣扎的;有头顶枕头仓皇外逃的;还有小女孩抱着母亲的双膝号啕大哭的;乞丐拼命攥住零钱袋;奴隶角斗士死在挣不开的铁链上;看家犬前腿跃起,猫儿钻进柜底……整个庞贝城好像一部电影定格在某一瞬间。这些尸骨周围被火山灰泥石浆包得严严实实,形成硬壳。后来,遗骸腐朽,化为乌有,而尸体原型的空壳却保留了下来。考古学家们就地灌注石膏,让死难者保持原状。庞贝古城当年居民约有3万人,至今掘出2000多具尸骨。我们可以看到,一整座城市被埋入地下,一个世界从此戛然而止。但这座城市为何这么多人同时丧生?至今仍是令人不解的秘密。 庞贝古城为什么会在一瞬间毁灭的呢? 有人提出了疑问。维苏威火山的爆发有一个过程,前后经历了八天八夜,古城居民完全可以从容地逃生。火山盖被冲开时,岩浆、碎石、烟灰、水蒸汽一起喷上天空,天地顿时漆黑一团。半小时后,喷出物才飘到庞贝城,4小时后,等到飘落到屋顶的火山灰够重时,建筑质量较差的屋顶才塌下来,人们仍可从废墟中爬出来逃命。在第一次的袭击中,几乎无人丧生。48小时后火山喷出物减少,天空渐渐明朗,逃出城的人以为没事了,纷纷返回,其中尤以回家取财宝的富豪居多。就在这时,第二次大喷发降临了,灼热的气体和烟灰置人于死地,今日所见的遗骸大约都是由这一次袭击所致。庞贝灾变中还有一大谜就是那不勒斯为何不曾覆灭?那不勒斯目前有人口140万,占那不勒斯湾一带人口的2/3,为意大利第四大城市。它比庞贝城更靠近维苏威火山,可是它为什么始终未受破坏?从地理方面考虑,那不勒斯地势略高于庞贝三城,维苏威火山爆发时盛行西北风,火山缺口在东北方,火山灰奈何不了那不勒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可惜,繁盛一时的庞贝古城已经消失了,留给后人的仍是一个谜。如今的庞贝古城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游客们称这里是“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它每天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们来这里参观。 注:图片选自 http://pic.hangzhou.com.cn/fengguang/content/2014-03/10/content_5192572_5.htm 参考文献: 1. 杨红林,翟文明编著. 历史悬案大全集 第一卷. 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01, 2. 刘乐土编著.世界名址解疑点 100处名址.华夏出版社,2012.01. 3. 杨红林,翟文明编著. 历史悬案. 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2. 4.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nQ9wApJDXWKRW9emCKeGmReC9-Q4cZvNls-hxBRWDN3c2L1rRZzq2-lFTXTi2UMeqmG-fQf4a23KcCjxsBc0nq 本系列其他博文见: 失落的古城池之一:墨西哥帕伦克 失落的古城池之二:秘鲁马丘比丘 失落的古城池之三:约旦佩特拉 失落的古城池之四:土耳其以弗所 失落的古城池之五:伊拉克泰西封 失落的古城池之六:美国梅萨维德遗址 失落的古城池之七:哥伦比亚佩尔迪达 失落的古城池之八:墨西哥奇琴伊察 失落的古城池之九:危地马拉蒂卡尔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巴基斯坦摩亨佐·达罗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一:印度维查耶纳伽尔
个人分类: 旅游相关|8223 次阅读|18 个评论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一:印度维查耶纳伽尔
热度 10 mdzhao 2014-5-30 10:15
维查耶纳伽尔的意思是胜利城,曾是印度最大的帝国之一的首都,由桑伽马王朝的王子哈利哈拉(Harihara)和布卡(Bukka)于1336年建立。维查耶纳伽尔王国经历了桑加马、萨卢瓦、图卢瓦、阿拉维杜四个王朝。开国君主诃里诃罗一世于1343年建都于维查耶纳伽尔,奠定了中央集权基础。该政权在克利须那德瓦拉亚(Krishnadevaraya,1509-29)的统治下达到顶峰。这个十四世纪中叶由印度教徒在南印度建立的封建国家,最盛时,领有克里希纳河、通加巴德腊河以南的广大土地。当时的维查耶纳伽尔工商业很发达,纺织、冶金及香料制造都很有名,与东西方贸易甚盛,有很多城市和港口,卡利卡特是当时的贸易中心,中国航海家郑和曾多次到此。公元1443年,著名的波斯旅行家阿卜杜尔·拉扎克走访了这座神秘的城市,他在日记中写道: “我看见了一座人口众多的大都市,在国王完美的统治下,一切井井有条。国王拥有千头大象,这座城市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维查耶纳伽尔在伊斯兰教势力扩张下独自保持印度教传统文化,但在1565年塔里寇达战役中,穆斯林四国联军击溃维查耶纳伽尔军队,城市遭到了德干苏丹的同盟军的洗劫,印度教徒被屠杀,至此南印度被穆斯林征服,都城被毁,从此维查耶纳伽尔渐趋衰落,辉煌的文化艺术中心最后化为废墟。 维查耶纳伽尔城遗址,位于印度南部的卡纳塔克邦。目前还保留了许多寺庙的遗迹。在这些寺庙中,最早的是建在一座小山丘上的小寺庙群。据记载,克利希那迪瓦·拉雅三世统治时期,是南印度维查耶纳伽尔王朝的最繁盛时期,当时维查耶纳伽尔城有坚固的城墙, 由重兵把守 。城中几条大道,长度都超过1千米。各寺庙正门的大道,是为举行宫廷仪式和宗教节日游行队伍通过准备的,大道两旁建有花岗岩拱廊。宫廷附近的罗摩旃陀罗寺庙建于公元15世纪,中等规模,却因供奉印度伟大史诗《罗摩衍那》中的主人公罗摩王子而格外引人注目。最北部通加巴德腊河拐弯处,建有毗陀罗神庙。它不仅是这一地区最大的寺庙,而且还以雕刻的数量众多、工艺精美而闻名。另一座大寺庙是阿鸠塔·衍那神庙,现已几乎成为废墟。16世纪的魏塔拉寺庙尤为突出,它相当于世界遗产纪念碑。这座寺庙始建于克利须那德瓦拉亚时代,但它从未完工也从未用作祭祀;其令人难以置信的雕刻工艺达到了维查耶纳伽尔艺术的顶峰,外部的柱子以音乐柱闻名,轻轻敲击即可发出回声,寺庙庭院中的一架石头战车上面还雕刻着揭路荼的图案。在一些考古文献中说,维查耶纳伽尔这座城市是一座“既属于国王又属于众神的城市”,众神曾经与国王们在这里相会。在这儿,世俗和宗教的建筑并没有什么分别, “国王一家每天都与上帝保持着联系”。 在上个世纪之交,维查耶纳伽尔曾一度引起人们关注,但最终还是没能吸引考古学家的到来, 直到1917年,A.L.朗胡思特才对这一地区进行了考古研究,尝试解释这座神秘城市的历史背景。19世纪20年代,专家们开始考虑对这座古老的城市进行重新规划。由于缺乏保护,一些古迹相继倒塌毁坏。直到70年代,科学家们才又重新开始关注这座城市。1980年,人们开始对这座城市进行考古研究。来自印度、澳大利亚、英格兰、德国和美国的研究者都尝试着揭开这座城市的谜团。与世界上其他史前考古作业基地一样,由于缺乏资金的支持,对这个神秘场所的考古发掘工作进展缓慢。期间,有许多遗迹又倒塌了。 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旁皮的维查耶纳伽尔城遗址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注:图片选自 http://pic.hangzhou.com.cn/fengguang/content/2014-03/10/content_5192572_4.htm 参考文献: 1. 埃里希·冯·丹尼肯著. 众神的遗产. 金城出版社, 2012.01 2.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blrHhA5IgOHZL4mL7Hxfjxq3zUH4y7VgpPz7UEz9sZX8VDugd_FwzxLur6mtTRkR 本系列其他博文见: 失落的古城池之一:墨西哥帕伦克 失落的古城池之二:秘鲁马丘比丘 失落的古城池之三:约旦佩特拉 失落的古城池之四:土耳其以弗所 失落的古城池之五:伊拉克泰西封 失落的古城池之六:美国梅萨维德遗址 失落的古城池之七:哥伦比亚佩尔迪达 失落的古城池之八:墨西哥奇琴伊察 失落的古城池之九:危地马拉蒂卡尔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巴基斯坦摩亨佐·达罗
个人分类: 旅游相关|5982 次阅读|14 个评论
失落的古城池之十:巴基斯坦摩亨佐·达罗
热度 15 mdzhao 2014-5-16 10:34
摩亨佐·达罗位于巴基斯坦信德省境内,拉尔卡纳县城南20千米处,距卡拉奇约500千米,是巴基斯坦著名的旅游胜地。摩亨佐·达罗的原意是“死亡之地”,它靠近印度河右岸,处在一望无际的信德沙漠中, 气候干旱,环境荒凉,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人迹罕至,没有人知道在黄沙漫舞下竟然埋藏着几千年前的繁华都市。大自然的力量是让人敬畏的,它无情地淹没着人类繁华的过往。然而人的力量也毫不示弱,那些淹没的文明在人类对自己祖先的寻根热情感召下也渐渐睁开了他们惺忪的睡眼。 摩亨佐·达罗是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750年青铜器时代的一座世界名城。这个城市的居民叫“达罗毗荼人”,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棉花并用棉花织布的民族之一。他们创造了结构独特的文字,还发明了相当精密的度量衡方法,建立了高度发达的城市经济,而且广泛地和其他各文明民族进行着贸易往来。大约在3600年前的某一天,这座位于印度河中央岛屿上的远古城市里的居民几乎在同一时刻全部死去,古城也随之突然毁灭。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也正是在同一时期,整个印度河的其他城市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印度河文明到此结束。没有留下任何记载,也没有留下任何传说。 1922年印度考古学家拉·杰·班纳等人偶然来到这里,在佛塔的废墟里,找到了几块刻着动物图形和令人费解的文字的石制印章。后来,又有几个考古工作队相继来到这里进行了发掘和整理。终于发现这里是一座重要的古代城市的废墟。这一考古发现,向世人证明了印度河文明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一样古老而灿烂。这座标志着“印度河文明”的古城,就是举世闻名的摩亨佐·达罗,因城中遍布骷髅,故称之为“死亡之丘”。摩亨佐·达罗与旁遮普省的哈拉巴一起,被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称为“哈拉巴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中,人们将熟知的古印度文明限定于公元前1700年—前1500年之后,也就是雅利安人在恒河流域建立文明之时。然而摩亨佐·达罗的考古发现,将这一文明至少向前追溯了近10个世纪。 从遗址的发掘中,人们惊异地看到了古代达罗毗荼人非凡的创造历史的伟力。摩亨佐·达罗城有高大的城墙和宽阔的街道,城里的街道十分的整齐,房屋排列得井井有条。城里街道大部分是东西向和南北向的直路,成平行排列,或直角相交。主要街道宽达10米,下面有排水道,用拱形砖砌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排水系统。城内有大浴池、大粮仓、宽敞的会议厅以及其他许多公共建筑。古城里的建筑物都用火砖砌成,大多数住宅都有水井和整洁的浴室,而且有一条修得很好的排水沟,把废水引人公共排水渠中。大小住宅多半都在外墙虽面装有垃圾滑道。居民们可以把废物倒进滑道,滑到屋外街边小沟。小沟又连接下水道系统。这样复杂的污物和污水处理系统,不仅在上古时代是无与伦比的,就是当今世界上的许多城镇也无法与之相比。遗存在城里的还有各种农业生产器具和手工业工具;农产品有棉花、麦类、椰枣、瓜果;家畜家禽已广为驯养,品种有水牛、绵羊、骆驼、狗、马、鸡等;工业品有素陶、彩陶、纱、布、青铜器皿;最引人注目的是遗物中还发现有刻有犀牛的印章以及大量的石制砝码。还有大量造型精美的艺术品,如小雕像、骨刻、绘画等, 其中护身符印章尤多,达2000 余枚。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印章上的动物形象和文字符号,据统计将近有400 个左右,有人形、鱼形、脚形、桌形等,虽迄今未能准确辨认,但人们却有理由判断,当时的文化艺术水平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 这座4000年前文明如此发达的都市为何在某一刻全部被毁灭。这就是被科学家列为世界上难解的三大自然之谜之一的“死丘事件”。在古城发掘中,人们发现了许多人体骨架,从其摆放姿势来看,有人正沿街散步,有人正在家休息。这说明城市灾难是突然降临的,应该说是几乎在同一时刻,全城四五万人就全部死于横祸,城市也随即化为了瓦砾和灰烬。是谁,毁灭了这一文明?而且毁灭的如此干净。关于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突然”消亡,有多种推测。有外族入侵说,似乎种种证据都表明摩亨左.达罗毁于一场战争,这种观点也是最多人支持的;也有人认为是地质与生态环境的变化导致了文明的毁灭,因为在印度河流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而且最近在 摩亨佐·达罗 附近发现了一个地震中心,所以有人认为是公元前1750年的一场大地震造成了印度河改道,淹没了这座古城;有一位英国学者和一位意大利学者认为,在公元前1750年,一艘外星人的核动力飞船在城市上空发生爆炸,摧毁了一切;更有大爆炸说,因为在城中发现了明显的爆炸留下的痕迹,爆炸中心的建筑物全部夷为平地,且破坏程度由近及远逐渐减弱,只有最边远的建筑物得以幸存。科学家莫衷一是、众说纷纭的解释更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神秘色彩,要揭开这个谜团可能要等着那些发掘出的“天书”破泽以及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展开。 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考古考古学家对摩亨佐·达罗城进行了大量的发掘工作。最近期的一次大型发掘于1964年至1965年进行。之后,由于风化对出土结构的破坏,导致发掘工程遭禁止。自1965年以来,考古计划仅限于对出土文物的拯救、地面勘察及遗址保养。目前城中30%裸露的废墟已经坍塌,如果不能遏止摩亨佐·达罗不断恶化的状况,这座有着5000年文明的古老城市将又一次消失,时至今日,巴基斯坦为了尽可能挽救摩亨佐·达罗,正在和时间赛跑。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摩亨佐·达罗考古遗址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注:图片选自 http://pic.hangzhou.com.cn/fengguang/content/2014-03/10/content_5192572_3.htm 参考文献: 1.李楠主编. 游遍世界. 辽海出版社, 2010.03. 2. 365天读经典编委会编著. 365天读历史.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2.02. 3. 水中鱼编著. 世界未解之谜全知道.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2.03. 4.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traldGT_wNn7YZfnkLl4P1rckIjAGqS5j2CVPxSPofcBNWCptfVkmenzXFFPelWw
个人分类: 旅游相关|16937 次阅读|29 个评论
失落的古城池之九:危地马拉蒂卡尔
热度 7 mdzhao 2014-5-10 10:21
危地马拉蒂卡尔国家公园以拥有著名的蒂卡尔古城遗址而闻名世界,坐落于危地马拉的佩腾省。 蒂卡尔在玛雅语中是“声音之地”或“舌头之地”的意思。意即“能听到圣灵之声的地方”,是最重要的玛雅城邦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一座玛雅古城。 蒂卡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起先她只是个二流城邦,奉北部城邦米拉多为盟主,蒂卡尔可能从公元二世纪开始奉行与中美洲当时的大国提奥提华坎友好的政策,并取得成功使自己国力大涨,从而成为玛雅世界最强大的城邦之一。公元292年,一位被称为“阿豪·美洲豹”的国王即位,开创了持续600年之久的一代霸业.在一块刻有他形象的石碑上记录有公元292年7月8日的日期。这个时间也通常被历史学家当作玛雅古典文明的开始之日。公元360年,美洲虎之爪一世为国王之时,蒂卡尔空前强大,后经过蜷鼻王、暴风雨天空二世等国王统治。从美洲虎之爪一世到暴风雨天空二世的一百年间是蒂卡尔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时期。此后蒂卡尔以北的城邦卡拉克穆尔强大,蒂卡尔出现了一个衰落时期,直到公元7世纪,阿赫卡王的时候,蒂卡尔重新强大,打败卡拉克穆尔,使得蒂卡尔重新成为玛雅中部地区的霸主。以后是雅克金王、奇坦王(Chitam 768年-790年在位),在这一百年间是蒂卡尔第二次鼎盛时期。蒂卡尔壮丽的遗迹主要也是这三位国王在位期间筑成。 蒂卡尔古城遗址现存最显著的建筑有六座顶上有着神庙的阶梯金字塔,它们是在蒂卡尔的巅峰时期建造的,大约7世纪末到9世纪初。一号神庙在695年左右建成。三号神庙建成于810年。最大的四号神庙,有72米高,于720年建成。五号神庙在750年左右完工。六号神庙建成于766年。 在城中还有古代皇宫的遗迹。除此之外有不少小金字塔,宫殿,住所、石刻纪念碑,和一些用来进行古代玛雅球赛的球场。玛雅人每隔20年要立一块石碑,每块石碑都刻上象形文字的铭文,铭文开头均注有年代。被称为蒂卡尔玛雅文明的标志——中心广场上的石碑,上面刻凿的碑文记载到公元889年就中断了。奇坦王之后,与同一时期其他玛雅城邦一样,蒂卡尔迅速衰落,一些宫殿也被焚毁,人们逐渐离开了这座城市。在10世纪末,蒂卡尔被彻底遗弃在丛林中,在原始森林中默默地度过了几百年光阴。 1848年,一个叫莫德斯托·门德斯的人被蒂卡尔传说所吸引,来到这里作了一次探险性考察,然而未获结果。直到上世纪,这座湮没在原始森林中的文化遗址才被正式发现。当时整个古建筑群被一望无际的林海包围着,在树林中掩映着众多的胜景灵迹:巍峨雄壮的金字塔,金碧辉煌的神庙、殿堂,令人费解的石碑,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雕刻,广漠宏伟的广场。外貌惊险的金字塔是蒂卡尔最主要的建筑成就。这里的玛雅金字塔和墨西哥、埃及的有很大不同,一般为斜截锥形,由高大的台基及其顶端的神殿构成,其外观十分匀称。蓝天之下,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金字塔刺破林莽的密网,在绚烂的热带阳光下遥遥相对.熠熠生辉。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蒂卡尔金字塔斜度达70度的惊人设计.其外形犹如欧洲哥特式教堂般奇峭,因而被称为“丛林大教堂”。19世纪和20世纪初,有许多探险队到蒂卡尔研究、绘制地图和摄影。 从蒂卡尔发掘的大量金字塔、庙宇、殿堂、圣坛、石刻来看,大多数学者认为它曾是玛雅文化全盛时期的宗教中心,是古代玛雅人祭祀太阳神和其他神灵的所在。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它可能就是玛雅传说中的“百声汇合之地”,而玛雅文明在天文、数学、历法、建筑、艺术、文字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也证实了这一点。但为什么在公元9世纪玛雅人遗弃了这座有着辉煌建筑物的古城呢? 现在,茫茫丛林之中,只留下几千座建筑物。就像人们不知道玛雅人是如何建造了这些金字塔一样,我们同样不知道玛雅人为什么要废弃蒂卡尔。那异常璀璨的文明突然中断,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问号。有人认为,是气候的变化使玛雅人离开了蒂卡尔城;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城市的衰落是由于玛雅人从事刀耕火种已将地力消耗殆尽的结果;另外一些学者认为,城市的覆灭是因为外族的入侵,或者是遇到特大灾难,如强烈地震、瘟疫流行等。但是,这些理由都无法使人信服。玛雅人的文明直到今天仍然让人感觉不可思议,而蒂卡尔城也留下一系列神秘的问号,也许等到人们破解了玛雅文明的那一天,蒂卡尔城的谜底可能就出来了。 如今,蒂卡尔古城遗址的大部分建筑早已倒塌,只有一小部分保存完好。今天发掘出的遗址面积约130平方千米。从1956年到1970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在遗址进行了大型的考古发掘。1979年,危地马拉政府开始了一项长远的考古发掘计划,直到今日。目前,蒂卡尔现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并对公众开放。 注:图片选自 http://pic.hangzhou.com.cn/fengguang/content/2014-03/10/content_5192572.htm 参考文献: 1.水中鱼编著. 世界未解之谜全知道.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03. 2.一毛著.丛林并不寂静.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09. 3.《学生探索者》编委会编. 神秘地带.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08. 4.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3MJDGk5RutorZcX8jjqfLJCE5xOAQ7mTFRHtTkaTFAHCZm2-rvWabWvDin1bR3bwxjJoUdnmtoVkSuPdp1LF7K
个人分类: 旅游相关|8251 次阅读|9 个评论
失落的古城池之八:墨西哥奇琴伊察
热度 7 mdzhao 2014-5-4 16:02
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的一座非凡的石头城。其中的一些最古老的建筑和金字塔可以追溯到1500年前,由托尔泰克人和玛雅人建造,是古玛雅文化的著名遗址。奇琴伊察是玛雅语的音译,意为“在伊察的水井口”,它是以半岛最大的天然井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城市,故得此名。 奇琴伊察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玛雅 人的圣殿, 始建于公元5世纪,其中很多神庙、宫殿、舞台、市场、浴池和球场等是由石头建筑而成。 现有公路把它分为两半。南侧老奇琴伊察建于公元七至十世纪,具玛雅文化特色,有金字塔神庙、柱厅殿堂、球场、市场和天文观象台,以石雕刻装饰为主;北侧新奇琴伊察为灰色建筑物,具托尔特克文化特色,有库库尔坎金字塔、勇士庙等,以朴素的线条装饰和羽蛇神灰泥雕刻为主。 在从公元前6世纪到玛雅古典时期(公元2世纪到10世纪早期)的时间里,奇琴伊察是玛雅的主要城市,而在中部低地及南方的的城市衰败后,奇琴伊察更到达了其发展和影响力的顶峰, 对整个乌松布拉河盆地有着重大的影响。 公元约987年,托尔特克国王Quetzalcoatl(即羽蛇神之意)带领军队从中部墨西哥来到这里,并与本地玛雅盟友一起将奇琴伊察作为了自己的首都,及第二个图拉(Tula)。 尤卡坦半岛没有多少地面河流,因此奇琴伊察当地三个终年提供充足水源的溶井使之成为了天然的人口中心。有两个溶井至今仍存在,其中一个就是著名的具有传奇色彩的献祭之井。玛雅雨神恰克(Chaac)的信奉者将其视为圣地,并将玉、陶器和熏香被投入圣井中作为对恰克的献祭,在大旱的时候偶尔还会使用活人献祭。圣井很久以来一直就是尤卡坦地区的朝圣地。 玛雅史料记载, 奇琴伊察在 1221年发生了大规模的起义和内战, 导致了这座城市的迅速没落, 奇琴伊察随着尤卡坦的统治中心移往玛雅潘而开始衰落, 虽然未被完全放弃,但城市的人口减少了,也没有再兴建新的大型建筑。 到西班牙人在16世纪征服尤卡坦的时候,城市中心已经被很大程度地遗弃而成为了废墟。 奇琴伊察遗址中 ,卡斯蒂略金字塔,也称羽蛇 神金字塔是遗址中最著名的建筑,它由塔身和塔顶上的羽蛇神庙两部分组成,高30米,占地约3000平方米。底座呈四方形,有9层平台,塔身逐层缩小呈梯形。塔的四面各有91级宽阔的石台阶直通塔顶,加上通到神庙的一级,总共有365级,正好与一年的天数相等。塔的每个侧面都整齐排列着52块雕刻的石板,对应着玛雅人52年的一个历法周期。 更神奇的是在金字塔一侧的台阶底部有羽蛇的头像,据说在春分和秋分时,阳光在金字塔北面的阶梯上可以投映出羽蛇状的阴影,并随着太阳的位置逐步下降,仿佛一条巨蛇蜿蜒而下,又如同羽蛇神从天而降来到凡间。 在金字塔的东北部坐落着一座高10米、宽40米的武士神庙,伴随着一片面积巨大的石柱阵,形成了“千柱广场”。相传每一根柱子都代表一名战死的武士,柱上还可以见到当年武士的雕像。可惜由于长年风化,现在大部分石柱仅剩下柱基或半根柱身,但依然能从残存的遗迹中想见当年神庙的恢弘气势。 从金字塔往南走则是著名的椭圆形天文台,又名“蜗牛”,得名于其内部螺旋状的石头阶梯。天文台也是为羽蛇神而设,玛雅人用太阳照射形成的阴影来判断夏至与冬至的到来。建筑边缘还放有石头杯,据说玛雅人在里面装上水并通过反射来观察星宿,以制定他们相当复杂且极为精确的历法。 1839年,美国旅行作家本杰明·诺曼(Benjamin Norman),以及第二年的约翰·罗伊德·施特芬斯(John Lloyd Stephens)到奇琴伊察进行了考察并发表了记录。之后的几十年里其他的探险队对遗迹进行了更多的考察。1895年美国驻尤卡坦副领事爱德华·赫伯特·汤普森(Edward Herbert Thompson)购买了包括奇琴伊察遗址在内的奇琴庄园(Hacienda Chichen),并接下来花了30年时间对其进行业余兴致的考古挖掘,并从圣井中打捞出了第一批手工艺品。卡内基研究院和墨西哥政府在从1924年起的20年里,由Sylvanus Morley带领对遗迹进行了发掘和修复,包括对武士神庙的修复。1961年和1967年,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学研究所(INAH)对圣井进行了两次打捞。1980年后,INAH对更多的建筑进行了发掘和修复。 尽管这座城市历史上遭到了时间和掠夺者的破坏,仍然有不少漂亮的石头雕像存留。 墨西哥政府对奇琴伊察遗址中的著名建筑,包括羽蛇神金字塔,进行了多次复原和 整理。1988年奇琴伊察作为玛雅 人 和托尔蒂克人的文明在尤卡坦的历史见证, 被列入《世界遗 产目录》,2007年7月,奇琴伊察城邦遗址入选“世界新七大奇迹”。 注:图片选自 http://pic.hangzhou.com.cn/fengguang/content/2014-03/10/content_5192572.htm 参考文献: 1. 盛文林编著. 世界著名遗址背后的故事. 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05. 2. 崔钟雷主编. 最美地球文明壮观 . 长春市:吉林美术出版社,2011.02 3.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rFtBeGlI4KKGA4HJrM_5l2qIisVd3tq4-s8GQn5v1SrgK9U4snle_YkdiLWzZjbp 参见 失落的古城池之一:墨西哥帕伦克 失落的古城池之二:秘鲁马丘比丘 失落的古城池之三:约旦佩特拉 失落的古城池之四:土耳其以弗所 失落的古城池之五:伊拉克泰西封 失落的古城池之六:美国梅萨维德遗址 失落的古城池之七:哥伦比亚佩尔迪达
个人分类: 旅游相关|6885 次阅读|15 个评论
失落的古城池之七:哥伦比亚佩尔迪达
热度 3 mdzhao 2014-4-29 11:28
当我到处搜索关于哥伦比亚佩尔迪达的相关资料时,吃惊地发现,这大概是这些古城池中资料最少的城池之一了,竟然在图书、期刊论文、报纸包括网络资料中都几乎没有。能有一点参考价值的只有两篇文献,而提供的信息也少得可怜。可见哥伦比亚佩尔迪达应该是一个真正意义上未开发的处女地了,目前对它的研究和开发还非常少。 佩尔迪达城是在600年前被建立的,建于马丘比丘之前。它被建在哥伦比亚圣玛尔塔内华达山脉的丛林中。被当地人称为Teyuna,周围的城镇更多的是称呼它为“迷失之城”。它曾经是区域政治、社会和经济力量的中心。根据全球遗产基金会的研究,公元200年至公元1650年在圣玛尔塔内华达山脉北部有250多座由石头构建的城镇,佩尔迪达城就是其中之一。这座被破坏了的城市占地80英亩,包括200多种设施,有平台、广场、运河等等。 佩尔迪达哥在西班牙语里的意思是“消失之城”。这座城市的构建如同它的地理位置一样的让人难以置信,被建在遍布蚊子和暴雨的茂密丛林的山腰。事实上,这座迷失之城还有一个名字“绿色地狱”,就因为这危险的丛林。这座深藏在森林之中的古城远离任何现代的城镇,在西班牙殖民期间,就被遗弃了,而后它被哥伦比亚茂密的丛林彻底吞没。这座消失了四个世纪之久的迷失之城充满了未被挖掘的秘密。它被再次发现是在1972年,被当地盗墓者偶然发现。为保护它的完整,哥伦比亚政府也不打算大张旗鼓地修建任何道路,所以想要一睹迷失之城的芳容,游客要与30多年前的盗墓父子一样需要至少徒步6天往返。这恐怕是世界上可以找到的最具有冒险意义的远征了,它也是哥伦比亚最知名的景点。 佩尔迪达城被发现以后,就一直被全球遗产基金会和哥伦比亚人类学和历史研究所妥善保护着。目前被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的预备名单上。 注: 图片选自 http://pic.hangzhou.com.cn/fengguang/content/2014-03/10/content_5192572_5.htm   参考文献: 1.哥伦比亚佩尔迪达 深藏在丛林中的古代遗迹 http://go.huanqiu.com/europe/2013-08/4252601.html 2.顾曲. C3环球游记 3 :加勒比没那么远.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08. 参见 失落的古城池之一:墨西哥帕伦克 失 落的古城池之二:秘鲁马丘比丘 失落的古城池之三:约旦佩特拉 失落的古城池之四:土耳其以弗所 失落的古城池之五:伊拉克泰西封 失落的古城池之六:美国梅萨维德遗址
个人分类: 旅游相关|7172 次阅读|8 个评论
失落的古城池之六:美国梅萨维德遗址
热度 7 mdzhao 2014-4-17 12:02
梅梅萨维德,西班牙语意为绿色台地,是18世纪西班牙探险家起的名字。据考古学家们考证,公元五六百年左右,有一批印第安人在这里定居,建起了规模壮阔的悬崖城,一住便是七八百年。梅萨维德国家公园,又叫弗德台地国家公园,建立于1906年6月29日,是美国唯一一个专为保护人造建筑而设立的国家公园。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西南部蒙特苏马山谷和曼科斯山谷之间,这里有4000多处遗迹。1979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单位。 约在2000年前,一个叫作阿纳萨扎伊的印第安部族在此建立了小王国。起初他们在地坑里盖造粗犷的房舍,成为这里最早的聚居和以务农为生的印第安人。后为了躲避其他部族的侵袭,开始迁移到峡谷两侧的悬崖峭壁间,开山凿石,垒砌墙壁,构置峭壁石室,在历史上称为峭壁居民,他们是美国南部普韦布洛印第安人的祖先,今天散居在北美各地的祖尼、霍庇、台瓦、凯烈等印第安人部落,祖先都是悬崖城的普韦布洛人。从遗址留下的房舍可以看出,当时的建筑技艺已经相当精湛。那时印第安人已经知道用沙石做成长方形的砖块,再用水和泥调成浆糊,建造砖石屋子,甚至还出现了圆形的楼房。 在中美洲、南美洲,人们不断发现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印加人的印第安文化遗址,有的古城曾经达到10万人的规模,其建筑之宏伟不亚于旧大陆。但在北美洲,印第安人的文化似乎是个空白区。梅萨维德遗址的发现,证明北美印第安人也曾经有过灿烂的文化。在发掘梅萨维德的遗址时,发现了蓄水灌田的水库,驯养火鸡的残迹,白底黑彩的陶器,精美的石嚣,骨器,手机织出的棉布,陵墓中找到未朽的木乃伊。这些都证明,哥伦布来到新大陆以前,北美社会文化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人们习惯于称梅萨维德为“悬崖村”。因为它不同于现代城市,没有相连的街道,没有集中的厂坊和商店,没有统治象征的政权机构,只是一个成簇房屋的聚落。但在占地210平方公里的悬崖上,集中如此多的村落房舍,建起如此宏大的楼房殿宇,有了手工业和物物交换的商业活动;几万人聚集一起生活,从事农业手工业活动,对付共同的敌人。显然,梅萨维德已经初步具备了城市的形态,是一座由农业聚落向手工业商业聚落过渡的居住地。如果没有废弃,不多久肯定会出现市场、商店、作坊及管理城市的政权机构,发展成为一座宏伟的城市。然而,从天而降的自然灾害降临到梅萨维德的头上。公元1276~1299年,这里发生了连续24年的大旱灾,土地干裂、植物枯死、满目焦黄,因食水断绝,迫使普韦布洛人放弃了这些悬崖房屋向东逃荒,到水源充足的地方重建家园。于是,这片土地和这些村落也逐渐淹没在岁月风尘之中,悬崖城从此湮没。 1888年冬天,两个牛仔为了寻找自己失踪的牛,闯进了这片荒凉之地,却意外地发现在一些几乎不能到达的悬崖绝壁上居然有高达三四层的砖石房子。随着一批批考古学家们纷至沓来,这段尘封沙埋的历史终于重见天日。但是,随着一批批冒险家进入遗址挖宝,珍贵文物遭到无可挽回的破坏。1906年,美国国会通过保护悬崖遗址的法令,把这块地严密看管起来,建立了名为“梅萨维德”的国家公园。1979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单位。从此,梅萨维德成了举世瞩目的观光胜地。 目前在梅萨维德遗址尚存比较完整的聚落有300多处,每处均以上砖墙围护,内有成套的住宅,有公共的庭院和宗教建筑物。其中最大的聚落中心是“绝壁宫殿”,全楼沿崖壁而建,布局紧凑。在高楼周围还有圆形、方形的小楼。一栋长形屋的墙壁长达90米,内部间隔成151个房间;房屋下面开挖23个地穴,最大的地穴有7间房间之大,据称是居民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长屋北边有座“杯子房”,内藏430个杯子、盒子、饭碗和缸瓮,可能是祭器贮藏室。在这些建筑前还设有一个露天坪,供炊事与家务之用。此外还有著名的“云杉木搂”,约建于12世纪,以云杉构成而得名。全长203米,宽84米,三层楼。全楼包括114间住房,8间祭祀室。这一百多间屋子,有的呈长方形,有的呈圆形,还有的呈三角形,全依悬崖下的空地因地制宜。 梅萨维德公园从五十年代开始了大规模的发掘和研究工作,修复了部分房舍,建立了博物馆和图书馆,成为世界知名的科研基地和游览胜地。 这些古迹是美洲大陆高度发展的印第安人文明的象征,对于了解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前的北美印第安人生活极有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它列为世界12大名胜古迹之一。 注:图片选自 http://pic.hangzhou.com.cn/fengguang/content/2014-03/10/content_5192572_2.htm 参考文献: 1.李原,李洋编著.被毁灭的城市.学林出版社,1996.12. 2.崔钟雷主编.最新图说地球文明奇观.吉林美术出版社,2010.04. 3.晓峰. 峡谷中的悬崖村落. 大众科技,1999第5期 4.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dVeb_f_BOTPlCVEDF3DlR606PxLDifVsr_sGhWG7lItCmm8oPRPZfCvn4mMhHCJc 参见 失落的古城池之一:墨西哥帕伦克 失 落的古城池之二:秘鲁马丘比丘 失落的古城池之三:约旦佩特拉 失落的古城池之四:土耳其以弗所 失落的古城池之五:伊拉克泰西封
个人分类: 旅游相关|6928 次阅读|12 个评论
失落的古城池之五:伊拉克泰西封
热度 8 mdzhao 2014-4-11 15:33
泰西封是伊拉克著名古城遗迹,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东南32公里处,曾经是波斯萨珊王朝的首都,距今约有1800年历史。作为帕提亚国王们的王宫,它以其辉煌灿烂而闻名。其百尺高的泰西封拱门是世界上最高的砖制拱顶,作为古老王宫的一部分遗留下来。 泰西封原是安息王朝的首都,安息王朝时已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公元前二世纪后期,安息人占领了两河流域东部地区,与塞琉西王朝和后来的罗马大致确立了以幼发拉底河为双方的国界。随着安息国界的西移,安息国家的首都一再向西迁移,由最初的达拉、尼萨、赫卡铜皮洛斯、哈马丹,最后迁至底格里斯河畔的泰西封。按照罗马地理学家斯特拉波《地理书》的记载,泰西封本来是塞琉西王朝在伊朗的统治中心塞琉西亚城旁边的一个大村庄。塞琉西亚取代巴比伦,成为古代西亚政治经济和国际贸易的中心。由塞琉西亚向西,不远就是罗马控制的帕尔米拉城。这里是罗马从事丝绸贸易的中心,丝绸之路西段的终点。当时活动于塞琉西亚与帕尔米拉之间的商人,大多是当地希腊化的居民,如巴比伦人、阿拉伯人等。 安息人在塞琉西亚建立统治后,担心受到驻军和西徐亚部落的祸害,没有选择塞琉西亚作为都城,而是选在塞琉西亚旁边的村庄泰西封,于是泰西封由一个村庄发展成为一座巨大的城市。起初它是作为安息国王的冬都,大概至公元一世纪末,安息王城已固定在泰西封城。在泰西封城,安息王朝统治者逐渐希腊化,宫廷建筑兼具古代波斯和希腊建筑艺术的成分,它创造了圆顶三角拱建筑,发展了圆拱形的艾万(带抛物线拱,一面敞开的房间)结构。 公元224年,世居波斯帝国法尔斯省的萨珊部族人阿尔达希尔·巴贝克起兵,攻占了安息王朝的大部分领土,并在征服了摩苏尔之后南下,占据了美索不达米亚。萨珊王朝时,泰西封的建设达到高潮,以巍峨的王宫著称。现存王宫废墟犹见中央大厅的残迹,拱穹高37米,跨25米,为古代东方建筑所仅见。三面围以暗楼,以多层拱券分其墙面,气魄雄伟。 经过几百年的建设,泰西封成为古代西亚最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宫阙崔巍,物产丰饶,被当时的人们视为人间天堂。公元637年,泰西封被阿拉伯人占领,侵略者在城内大肆烧杀抢掠,获战利品90亿第尔汗,王宫建筑亦被焚毁。公元762年,阿拉伯人政治中心转移到巴格达,泰西封逐渐衰落,最终成为废墟,直到近代才被重新发现。现遗址中保留有一些高大的泥砖墙和宫殿,其中以萨珊王朝库斯鲁一世的巨大拱顶宫殿最为有名,城内还残留下20座拜火寺。 泰西封城的主要建筑遗迹是城内的王宫。王宫是一座带订拱顶大厅的雄伟建筑物.迄今还保留着其主要部分。王宫的拱顶大厅位于中央,高约37米.拱跨达25米.四周连着带拱顶的走廊和暗楼。在残存的正面墙壁上.用巨大的确浮雌圆柱将墙面分割为数段,设有带拱顶的壁龛。这一建筑形式具有波斯教神庙的特点,王宫全部用砖石筑成,但墙面则以带有雕刻图案的灰泥或镶嵌物作为装饰。 泰西封王宫在建筑艺术上同时吸取了古代埃及、希腊及两河流域的艺术成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独立的创造。尤其是它成功地解决了在四角为直角的方形建筑物上,以内角拱和突角拱支撑拱形结构的屋顶这一技术上的难题,同时还在建筑的壁面装饰上突破了以往单调枯燥的传统风格,对伊朗高原的建筑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达到了古代波斯的最高水平。 注:图片选自 http://pic.hangzhou.com.cn/fengguang/content/2014-03/10/content_5192572_2.htm 参考文献: 1. 霍巍,李连. 世界古代奇迹. 上海教育出版社 , 1992.12 2. 李铁匠. 大漠风流——波斯文明探秘. 云南人民出版社 , 2001 3.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zDmyLMRbpyIJwWnC0e95B8KiZ8LC58O0FGJ0iVaNhM9Xg0-j3_s-rbu-gnDZSmFm 参见 失落的古城池之一:墨西哥帕伦克 失 落的古城池之二:秘鲁马丘比丘 失落的古城池之三:约旦佩特拉 失落的古城池之四:土耳其以弗所
个人分类: 旅游相关|19498 次阅读|14 个评论
失落的古城池之四:土耳其以弗所
热度 8 mdzhao 2014-4-6 11:27
以弗所,是土耳其最有观光价值的古城,也是现存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的古希腊、古罗马城池。这个新约《圣经》中出现过的地名,基督教圣经中,保罗曾两次到以弗所布道,其后写下《以弗所书》,约翰与圣母玛利亚更曾在此传教及定居。这里曾经是罗马帝国的五大城市之一,在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繁荣盛极一时。 早在公元前5000年以前这里就出现了人类的活动迹象,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居住在安纳托利亚高原西端爱琴海沿岸的爱奥尼亚人兴建了这个城市。爱奥尼亚人对希腊文化有过极大贡献,其中“荷马史诗” 被视为千古名著。此外,爱奥尼亚人在哲学、地理、史学、建筑、雕塑等方面也很杰出。考古发掘表明,爱奥尼亚人在首领安德洛克勒斯率领下,从希腊中部迁居安纳托利亚西部沿海地区,定都以弗所,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这些采用柱式架构,配以大量雕塑和壁画的爱奥尼亚式建筑成为古希腊五种建筑风格之一。希腊人登上历史舞台后,迎来了以弗所的繁荣,它凭借着便利的海上贸易,发展成为地中海地区经济文化最为繁盛的城市。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把以弗所纳入希腊帝国的版图,此时是以弗所最为鼎盛的时期,人口达到了22万,是整个小亚细亚地区商业、政治文化宗教的中心。 从公元前129年开始,以弗所成为罗马帝国亚细亚省的省会和罗马总督驻地。当年强大的古罗马帝国,其疆域包括现在的土耳其、希腊和意大利,所以,土耳其至今保存着大量的古罗马建筑遗迹,而以弗所古城就是其中最著名的古迹之一。公元6世纪,以弗所城通往爱琴海的河道严重淤塞,造成贸易中断,居民被迁至阿亚索鲁克山一带,透过陆地与周边地带开展贸易,城内变为宗教活动场所,兴建了著名的圣‧约翰教堂,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专门视察过教堂。 以弗所是世界上月亮女神的朝拜圣地。公元前564~540年,在它的东北角,一座占地8.5万平米的神庙被建立起来,它就是阿尔忒弥斯神庙。神庙有127根石柱,高达20米,比雅典娜帕提侬神庙还大4倍,成为与金字塔齐名的古代七大奇观之一。神庙三面环海,往来的船只可以直接停泊在神庙的台阶上。公元5世纪初,信奉基督教的罗马皇帝奥德修斯三世以异教的名义下令拆毁神庙,一个伟大的人类奇迹从地球上消失了。如今只有一根石柱孤零零地立在遗址上,留给人们无限的追思。以弗所以南4公里的夜莺山上,有一处全世界基督教信徒的圣地,那是一间石头小屋,是圣母玛利亚的故居。传说耶稣死后她为避难来到以弗所,在这间小屋中度过了余生。19世纪初在这里出土了一尊圣母玛利亚青铜像,她现在耸立在小屋旁的绿荫中,以弗所人在转信基督教后,将他们对月亮女神阿尔忒斯的崇拜寄托在了圣母玛利亚身上。 古代的以弗所是一个繁荣的贸易港口城市,可它也算得上最倒霉的古城,经过几百年的变迁,不仅它的入海口渐渐被淤泥填塞,赖以生存的海洋贸易遂告终结,加上地中海沿岸频发的地震,在经历了四次大地震和三次大火的天灾后终于被废弃,沦为今天我们看到的大理石废墟。这座深埋于千年积淀泥土中的古城,在土耳其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重露真容。现存的遗迹,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但绝不是支离破碎的废墟堆积,而是建筑物栉比鳞次的完整古城,只是所有的建筑都已没了屋顶而已。残留的石柱甬道、女神雕像、祭坛、神庙、教堂、图书馆、剧场、浴室、豪宅等等,绵延约两公里长,清一色的大理石建筑,充分展示了古罗马建筑的风格:和谐、完美、崇高。无处不在的精美雕刻,使你仿佛置身于古代建筑艺术的画廊里。虽然这个大型的遗址至今只挖掘了一部分,但已经挖掘出的那部分还是向我们展现了该城原来的华丽。 注:图片选自 http://pic.hangzhou.com.cn/fengguang/content/2014-03/10/content_5192572_4.htm 参考文献: 1.楚鹏. 以弗所诉说光阴的故事. 旅游, 2013年第2期 2. 薄海昆.穿越时空的大都会:土耳其以弗所古城遗址见闻.当代人,2012年第4期 3.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Sr-E7MLF59VYMqKfvNd8JLFu9vLXgjBpBWomfquRTZbtROt2GB13pwjxW3PVsTNU#3 参见 失落的古城池之一:墨西哥帕伦克 失 落的古城池之二:秘鲁马丘比丘 失落的古城池之三:约旦佩特拉
个人分类: 旅游相关|13226 次阅读|14 个评论
失落的古城池之三:约旦佩特拉
热度 9 mdzhao 2014-3-31 11:10
在死海和约旦阿克巴湾之间的沙漠峡谷中,藏着一座神秘的古城——佩特拉。这座曾经极度繁华的城市19世纪初被瑞士探险家约翰·贝克哈特重新发现之前,如同人间蒸发一般消失在世人的视野中长达1000多年。正因为此,佩特拉的迷人之处除了它幽长的峡谷、绚丽的玫瑰岩石和美轮美奂的古典建筑,还有那神秘、纯洁、亘古不变的独特味道。 佩特拉古城位于约旦首都安曼南262公里处,隐藏在阿拉伯谷东侧的一条狭窄的峡谷内。它不仅是约旦古代文明的见证,而且是中东地区的奇观,素有“嵌在岩石壁上的玫瑰城”之美誉。佩特拉一词源于希腊文“岩石”,很可能是《旧约全书》中称的“塞拉”;即摩西出埃及后“点石出水”的地方。但也有学者认为《旧约》中的塞拉只是指石头,而不是一个城市的名字。无论是否摩西“点石出水”之处,佩特拉都以岩石建筑而闻名于世。古城的所有建筑全在岩石上雕刻而成,在夕阳或朝霞的照耀下,有一种玫瑰红的光泽,故称“玫瑰城”。 据约旦古代文献记载,公元前4世纪前后,阿拉伯游牧民族纳巴泰人从阿拉伯半岛北移进入约旦阿拉伯东部、亚喀巴与死海间的一片狭长峡谷区域,定居下来后,在佩特拉建立了纳巴泰王国的首都。纳巴泰人选择佩特拉可谓慧眼独具:第一,它易守难攻,唯一的入口是狭窄的山峡,可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第二,资源丰富,环绕城市的山坡上森林繁茂,牧草肥沃;第三,水源充足,一股清泉终年不断。 佩特拉地处从阿拉伯半岛到地中海的贸易之路上,是埃及、叙利亚与罗马、希腊之间商路的中转站之一,控制着当时中东地区沙漠商队运送货物最为重要的通道,纳巴泰人变得强大而富有。阿尔塔斯四世国王统治时期(公元前9年一公元40年),是佩特拉的鼎盛时期。公元106年,古罗马人夺取了佩特拉,佩特拉及其周边地区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在罗马人统治下,佩特拉曾一度繁荣昌盛,罗马工程师们铺筑商道,改进灌溉设施,修建广场、公共浴室、剧场等带有古罗马文化特征的建筑。可是,岁月更迭,公元3世纪开始,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和新的陆地运输通道的开辟,商队不再经过佩特拉,佩特拉经济实力和财富大大减弱。佩特拉慢慢被遗弃了。其后的漫长岁月中,它隐藏在群山峡谷之间,昔日的辉煌埋没于沙漠和荒芜之中。 佩特拉的迷人之处与其说在于它险峻、幽深的峡谷,美轮美奂的古典建筑,奇石怪峰的壮观和绚丽夺目的岩石色彩,不如说在于它传奇般的历史,更让人唏嘘不已。曾经极度繁华却又如同人间蒸发,沉寂竟长达1000多年,传奇般的历史更增添了它的神秘。公元1 2世纪后,佩特拉开始走出人们的视野,渐渐被人遗忘。由于战乱,除了阿拉伯沙漠中的游牧民族贝都因人外,几乎没有外人涉足此地,任何西方人对它的接近都将引来极大的危险。1806年,一名德国学者曾试图“好奇地溜进”佩特拉而惨遭杀害。18l2年,一位年轻的瑞士探险家名叫约翰 · 贝克哈特,把自己化装成一名穆斯林,进入这个阿拉伯世界的禁地。由于他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和丰富的伊斯兰教知识,沿途被误认为伊斯兰教的学者而未引起怀疑。他雇了一个当地的向导领他去亚伦墓,一切依计划进行:走过狭长、险峻的西克峡谷,惊人的一幕出现在他眼前,他不露声色,只是匆匆巡看了法老宝库和厄恩墓,马上断定他脚下的城市就是传闻中的佩特拉。惊人的发现纵然令他激动万分,但他未敢久留,只呆了一天就离开了佩特拉。他是第一个证实传说中的佩特拉尚还存在的西方人。 如今佩特拉无疑是约旦境内最有价值的瑰宝,也是最热门的观光景点。这个曾经被遗忘了1000年之久的世纪古城,因为那部好莱坞大片《印第安纳琼斯·最后的十字军》而更加著名,凡是看过该片的观众都被嵌在岩石中城堡的壮观景象所震撼。佩特拉古城处于与世隔绝的深山峡谷中,位于干燥的海拔一千米的高山上,几乎全在岩石上雕刻而成,周围悬崖绝壁环绕,其中有一座能容纳两千多人的罗马式的露天剧场,舞台和观众席都是从岩石中雕凿出来,紧靠山岩巨石,风格浑然一体。佩特拉遗迹有一条长约1.5公里的狭窄峡谷通道。峡谷最宽处约7米,最窄处仅两米左右,两侧雕凿有洞窟和岩墓。纳巴特人是高超的水利工程师,在一线天的崖壁上排列着一条条为城市输送饮用水的水道。古城核心是一个大广场,广场正面是宏伟的哈兹纳宫。宫室凿在陡岩上,分上下两层,高约40米、宽约30米依山雕凿,造型雄伟,有6根罗马式门柱,直至洞顶。柱与柱间是神龛,供奉圣母、带翅武士等神像,虽多残缺,仍不失本来神韵。正殿后壁龛肃立着圣母像,栩栩如生。左右殿壁的壁画,色彩暗淡,但粗犷的线条依稀可辨。横梁和门檐雕有精细图案。穿过哈兹纳殿堂前面的小谷,有古罗马剧场遗迹。剧场后面有一处开阔地,城市房屋依四周山坡建筑而成,有寺院、宫殿、浴室和住宅等。南面半山腰的欧翁宫似是王室殿宇。拾级而登,只见半山岩石被掏空了,几百平方米的大殿不见一根柱子。后面的配殿肃穆而阴森,是历代国王的陵墓。欧翁宫的两侧是密如蜂巢的石窟群,分别作为寺院、住宅、浴室、墓窟。洞型和内部雕饰并不雷同,悬崖顶部的洞室富于诗意,白云缭绕,赛如鹊巢鹰窝。到了那里,恍若置身仙境。 佩特拉遗址198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7月,佩特拉古城被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票数排名第二,仅次于万里长城。 注:图片选自 http://pic.hangzhou.com.cn/fengguang/content/2014-03/10/content_5192572_3.htm 参考文献: 1. 璇君编.世界新七大奇迹. 深圳市:海天出版社 , 2007.9 2. 王辉主编.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8 3. 世界上不可思议的奇迹. 世界图书广东出版公司 , 2010.06 4.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3DLkyGAAWUNSgUdElvCLfMuJcsH0uq0QDJVWziomCjEqe8I6AsqDX0QkhWzohsFGbB7hATguQaUxO4mHv0Cp3_ 参见 失落的古城池之一:墨西哥帕伦克 失 落的古城池之二:秘鲁马丘比丘
个人分类: 旅游相关|4631 次阅读|16 个评论
失落的古城池之二:秘鲁马丘比丘
热度 8 mdzhao 2014-3-29 09:20
马丘比丘是秘鲁古印加帝国的古城遗址,位于秘鲁库斯科省西北130公里的乌鲁班巴河左岸,地处海拔2430米高的安第斯山脉东边山的斜坡上,面积达9万平方米,三面临河,一面是连山的热带山林的悬崖峭壁,常年笼罩在云雾中。马丘比丘在奇楚亚语中有“古老的山”之义,也被称作“失落的印加城市”,是南美洲最重要的考古发掘中心,也是秘鲁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在山顶马丘比丘的悬崖边,人们可以欣赏到落差600米直到乌鲁班巴河的的垂直峭壁,从远处看,这座古城似乎随时都可能从狭窄的山脊滑落到万丈深渊。 绝佳的地理位置使马丘比丘成为了理想的军事要塞,因它居于两座险峻的山峰之间,四周为崇山峻岭所环抱,这座隐秘在云层中的神秘城堡是一座真正的天空之城。由于独特的位置、地理特点和发现时间较晚,马丘比丘成了印加帝国最为人所熟悉的标志。1983年,马丘比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遗产,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之一。 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几大文明古国如中国、埃及,都发源于平原地区,印加文明却发源于海拔6000多米的南美安第斯山脉。这里被高山隔断,人们说着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生活习俗,直到印加文明的出现。考古学者称,马丘比丘建于1460年左右,是西班牙殖民者征服美洲之前,印第安人修建的古城,被认为是印加帝国的文化和精神首都,也被认为是历史悠久的安第斯文化的集中代表。马丘比丘古城内约有140余座建筑,城内宫殿、神庙、祭坛、广场、民宅、作坊、街道等等一应俱全,虽然只剩下残垣断壁,但当初兴盛时期壮观辉煌的风貌仍依稀可见。数百年前,印加帝国屈辱地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居民也因为对西班牙人带来的传染病没有抵抗能力,人口在短时期内锐减百分之九十。在这样一个没有文字,仅靠口传来记载历史的民族,人口的消亡便意味着历史的终结。好在精于石器建筑艺术的印加人留下了虽不能开口,但却能够永恒的马丘比丘古城遗迹,即便这世上再没有印加人,印加文明在地球上的痕迹也将无法磨灭。 马丘比丘很小,甚至都称不上一个城市,这里有200座建筑,包括神庙、房屋、仓库和一些公共设施, 由切割整齐的石头砌成。当时大约有1000人居住在这里,现有的建筑反映了印加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宗教活动区、平民区、贵族和僧侣的居住区被严格地做出了划分。马丘比丘建筑采用的石块都是最光滑和平整的巨石, 巨石之间没有任何黏合物,却严丝合缝到连一张薄纸都无法插进。各种不同形状的石块,被如此巧妙而又精确地相互拼合起来,成为一体,所筑成的石墙,使人难以觉察到石块间的接缝,看上去,它好像本身只是一大块石头,远古时期如此超凡的技巧,真可用不可思议来形容。这种工艺的秘诀无人知晓,一如地球另一端古埃及人修筑金字塔的工艺。人们对此做过许多推测。有人说,印加人大概发明出了一种可以让石头变软的化学药剂。这成千上万块巨大的花岗岩石,来自于山下600米的采石场,哪怕在可以动用滑轮、电缆、飞行器等大型运输工具的今天, 要把海量的巨石运上悬崖也极为困难,没有人知道印加人是如何做到的。于是便有了外星人光临、上天之灵的创造等传说。面对这个令人费解的建筑奇观,不禁让人感叹, 印加人真是天生的建筑家。虽然人们迄今无法断定马丘比丘是如何建造而成的,但是它的存在,总使人们饶有兴味地想探知更多一些关于创造了这一伟迹的那些神秘而又充满了智慧的先祖的一切。 印加王为什么要花费巨大代价在一个如此隐秘的地方建造城市呢?围绕这个问题,考古界产生了各种猜测。为什么马丘比丘没有任何历史记载?为什么发现马丘比丘时没有任何被入侵过的痕迹,但却人去城空?而当发现它的人们斩除丛林荒草,揭开了废城上面的“面纱”,一个依然完整的都市出现在人们面前,其中数百幢建筑及房屋依然完好,稍作修整便可住人。按照考古学界关于美洲印第安人起源的一贯说法,位于南美的印加应当是最遥远的一个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了。印第安人越过白令海峡进人美洲,又分批数次穿过中美洲的咽喉要道,并经过数千年的培育,最终缔造了安第斯的奇葩一一辉煌的印加文明,这个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帝国文明。印加帝国还没有自己的文字,或者文字还没有被发现,处于结绳记事阶段,印加人的历史完全依靠一代代印加人的口耳相传。因为尚未产生文字,印加文明在西班牙人的铁蹄下凝固成一个巨大的谜语。只有 马丘比丘 古城默默告诉你当时的文明有多么发达。 注:图片选自 http://pic.hangzhou.com.cn/fengguang/content/2014-03/10/content_5192572.htm 参考文献: 1.艾昕. 失落的帝国,马丘比丘. 中华民居,2010年11期 2.宋秋岩. 天空之城马丘比丘. 文史参考, 2011年第2期 3.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3XIRPKESnsGROJO03V_uX7imN_JRMwg8MR99v88H33I6BFW9QNkMOyx1lnBt8Q9GFOtKmS-JYhq8EIU065kFoOxU2psDojj9wYl2aCcgpURmsplH-kScPHUthlGqy_SD 参见 失落的古城池之一:墨西哥帕伦克
个人分类: 旅游相关|10907 次阅读|14 个评论
失落的古城池之一:墨西哥帕伦克
热度 6 mdzhao 2014-3-27 10:48
因为今年去了柬埔寨的吴哥窟,还写了一篇 “ 历史与现实之间:吴哥 ”, 便想 盘点一下世界上一些有名的古城池,恰好在网上看到一篇“ 盘点世界上15个失落的古城池 ”的文章,可惜只是列了每个 古城池的 名字并配了一张图,却没有对每个古城池的介绍,所以决定做一些资料收集工作,也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些世界文化遗产。 帕伦克是墨西哥历史文化名城、玛雅古国城市遗址。位于国境东南沿海平原,坐落在恰帕斯州北部,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帕伦克是一座仅有3万余人口的小城镇,在公元300年至900年间已成为玛雅人的文艺术中心,比现在要繁华得多。在当时,帕伦克一带居住着印第安人的一支——玛雅人,他们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上称为玛雅文化,在人类发展史上书写了辉煌的一页。有关史学家推断,如果玛雅文化能够继续得到发展,完全有可能超过高度文明的欧洲。然而不幸的是,公元9世纪时,拥有10多万居民的玛雅民族消失了,为什么消失得那样突然?是强大的异族斩尽杀绝了他们?是集体死于流行的瘟疫?还是由于某种原因而迁徙他方隐居下来?迄今仍是无法解开的谜。 今天,帕伦克古城遗址上那华丽的宫殿、高雅的庙堂、精巧的石碑、神秘的铭文、壮观的金字塔以及大量的象形文字、绘画、雕塑等,为人们研究玛雅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人们渴望有一天能解开玛雅民族从人类大家庭中消失的谜团。 帕伦克发展的顶峰时期是公元600年至700年间.迄今保存下来的古老建筑多是在这一时期修造的,素有“美洲的雅典”之称。为了更好地保护玛雅文明遗址这一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现已将帕伦克古城及其周围地区辟为帕伦克国家公园,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保护名录,以便留给子孙后代们。 帕伦克城自东向西沿河谷地带平缓地延伸11公里多,奥托罗姆河从市中心缓缓流过,一座长50米的拱形引水渡槽横跨河面,似长虹卧波。城内的神庙、宫殿、广场、民舍等依坡而建,错落有序,形成雄伟壮观的古代建筑群。市内最著名的建筑是王宫,它高高耸立在一个梯形平台上,平台底边长100米,宽80米,四周有4座庭院环绕。王宫外墙用岩石垒砌,内部装饰华丽,四壁有壁画、浮雕和各类雕刻,做工精细,技艺高超。公元800年 帕伦克城 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同古典时期玛雅文明的其它城邦一样,帕伦克城市迅速衰落,并永远地被遗弃在了丛林之中。城市居民突然失踪,有的家庭的炉灶上还放着盛有饭菜的锅,郊外田野里倒放着正在耕地的犁,城市建设也就自然中断了。到公元10世纪,帕伦克城已完全被遗弃。 古代繁华的帕伦克与世隔绝了9个多世纪,精美绝伦的古老建筑被莽莽热带丛林所淹没,宽阔热闹的市区变成渺无人迹的废墟。1830年,一群西班牙殖民者沿奥托罗姆河考察、经过帕伦克一带时,忽然发现丛林野草中高耸的古堡,感到惊奇不已,便劈开森林小道,继续探索,陆续发现一处又一处古迹遗址,当他们将发现的古迹绘成一张草图时,发现这原来是一座繁华的古城遗址。随后,一批又一批考古工作者来到这里,雇用了大量挖掘人员,这个沉睡了近千年的地方开始热闹起来,附近及远处的人家陆续迁到这里定居,于是在古城遗址上又形成了一座城镇,这就是今天的帕伦克城并逐渐发展成为今天墨西哥的旅游中心。 在帕伦克城的发掘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952年在碑铭庙的金字塔式台基下面发现的地下陵墓,为公元8世纪初著名的帕卡尔王的墓,是首次发现玛雅文明的金字塔式台庙,同时又是国王的陵墓,对深入研究玛雅文明具有重大意义。当年,发掘者们打开这座陵墓的入口后,发现一条20多米长的阶梯从金字塔式台基中央通入封死的墓室入口处。当打开封死的入口时,出现了高大宽敞的拱型圆顶墓室,墓室中央摆着一口石棺,棺盖重达4.5吨,可见当年已对预防盗墓考虑得非常周密。打开棺盖,入葬者已变为一具骷髅,四周摆放着1000多颗珠宝, 头部有一顶玉片面罩。经考证,陵墓修建于公元7世纪,入葬者为帕伦克最高统治者。从陵墓中获取的象形文字以及实物,首次证实了帕伦克当年是玛雅王国的政治中心。在陵墓的石棺上方盖着的石板带有一个神秘浮雕图案,这个神秘的浮雕图案里有一个姿态非常奇特的男子的形状,引起了考古史上长达几十年的关注和争论。有人说这是“古代太空人”,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个真正的玛雅少年。古代玛雅人用象形文字创作了成千上万种书籍和数不清的石刻,这种象形文字主要刻在建筑物、陶器上,或写在树皮、绢布上。在石柱、祭台、金字塔及陶器上到处都可以看到玛雅人原始的象形文字。玛雅语文的词汇十分丰富,大概有3万多个,玛雅文字既有象形,也有会意,也有形声,是一种兼有意形和意音功能的文字。但如今玛雅文字却无人认识,历史无从考证。正因为马雅的遗迹如谜一般,也为 帕伦克城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这个谜底只有等到玛雅文字被完全解读后才可能得到答案。 注:图片选自 http://pic.hangzhou.com.cn/fengguang/content/2014-03/10/content_5192572_5.htm 参考文献: 1.墨西哥玛雅文化遗址——帕伦克古城. 建筑与文化,2013年9期 2.帕伦克的墓碑迷雾. 大科技·科学之谜,2006年2期 3.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k33yQx1_EeSlq9LMfEhV1QJMXp44M6gleM9ggccP69rjE38hxY2kzzsep2lGpPAc
个人分类: 旅游相关|7467 次阅读|1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6: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