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城中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皮村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
xin 2017-12-25 08:38
好几年前,我就知道皮村了,这可能与 2012 年皮村农民工春晚有关。当年崔永元去皮村主持晚会,网上兴盛一时,让我对皮村有了一些模糊记忆。具体来说,应该是网络上出名的乡村作家范雨素,通过读她的文章,让我对皮村有了更为具体的认识。上周末,范雨素读者见面会让我对皮村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让我对皮村更加好奇。 在上周我就盘算着,是否骑车去皮村看一看。查看地图得知,皮村在北京东面,朝阳区最东面,金盏乡,温榆河西面。皮村四周都是广阔的农田,但在村周边围聚着一些小工厂。百度地图上标注了几个地标,除温榆河之外,就是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这让我好奇。 1. 骑车前往皮村 皮村距我们单位 30km ,走不同路线有所差别,但大都在 30km 上下。昨天,也就是 2017 年 12 月 23 日,周六。睡个懒觉起床,在食堂吃完午饭,上午十一点半,我就骑车去皮村。天色阴沉,天上没有蓝天白云,还好没风。可能与久在校园闷着有关,也可能与刚出来心情放松有关,当然,也与地势西高东低有关,最重要的是刚开始体力好,去程可谓一路轻松,只是查找路线、花费了一些时间。 皮村与城区并不相连,是远离城区的一个村庄。但北京的道路修建的很好,一路上都是很不错的公路。公路两旁风景各不相同,城内是高楼林立,钢筋混泥土组成的城市森林。城郊过度的时候,就成了疏林草原萨瓦纳景观。再向东走,大片拆迁工地映入眼帘,都铺盖着塑料布,与水土保持方案和监测有关。这是生怕起了风沙,吹到城里人嘴里、鼻子里。看到一片片曾经的村庄,感受到国家发展的迅猛和活力,尚处于改革的青春期,野蛮生长阶段。 2. 饱览温榆河景色 经过两个半小时的奋斗,我在下午两点到达皮村东面的温榆河大桥。将自行车靠在大桥上,拿出相机,俯视了桥下温榆河两岸风光。此地风景,给我两个最鲜明印象:一是头顶上每隔几分钟,就有伴着轰鸣声的大飞机飞过,感觉飞的很低、很慢;二是温榆河两边建了滨河公园,景色优美,难得有这么一片相对自然景观。 我从桥上走下去,进了滨河公园,看了看河岸修复措施,与河边垂钓的人们攀谈了一会儿。感觉他们悠然自得,享受惬意的周末时光。然后,调头进村,近距离考察北京郊区城中村典型活样本——皮村。 图 1-1 自行车靠在温榆河桥上 图 1-2 皮村上空的雄鹰,不同航空公司飞机涂装差异很大 图 1-3 高规格河岸生态工程修复,却是一汪臭水流入温榆河 图 1-4 垂钓温榆河畔,挺会享受生活啊 图 1-5 柔美芦苇花,古称蒹葭( ji ā n ji ā) 图 1-6 美秋冬河景代表作,美到极致,如梦似幻 图 1-7 温榆河畔的情侣,享受生活的人们 图 1-8 民航飞机的动态与温榆河的静态,相得益彰 图 1-9 温榆河公园,幽静迷踪 3. 皮村一小时印象 以前以为皮村是个小村落,到了皮村才知道,这个村庄并不小,是一个很有规模的大村庄,但很特殊。村口有一个大转盘路,转盘四条路中有一条路是通往北京市区,转盘边上有公交车,这也是我来的路;有两条与村庄正切,另一条南向不知去处的路,应该是通往通州。在村口,有铁大门,上面写着欢迎到皮村。机动车进村需要打卡,一杆一车,像模像样,管理很规范。 进入村里第一印象是楼房都是两三层,街道显得拥挤闭塞;其次到处都是租房子,几乎每个楼房都是在向外租房,这是北京城中村的代表性产业;第三是人多,大街小巷都是人在走动,一片繁荣的景象;第四是每个人穿着与城里似乎并无差异,都干净利索,和过年一样。倒是我这个所谓从城里来的人,显得浑身风尘仆仆、带个光头强一样的保险帽,脖子上挂个大相机,显得落魄、滑稽。 我骑车将皮村大街小巷随意转了转,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青灰的水泥楼房、狭窄幽暗的街道、满街的人们,天空飞着轰鸣的大飞机,成群家鸽在空中盘旋,伴随着美妙悦耳的鸽哨声。这是一个人群密集的聚落,一个欣欣向荣、充满生机活力的聚落。 街道墙壁上,喷漆了各种小广告,地上常见污浊冰碴子,半化不化的样子。水果、小吃沿街展开,路边服务生活的小店应有尽有,像个村庄、像个集市场,像个云集宾馆的小都市。如果大陆出个周星驰,在皮村拍电影,这种城中村景观,应该是个很不错的选景的地方,展示当代中国发展丰硕成果的大舞台。 图 2-1 皮村路口 图 2-2 村口抽烟的男人,是不是很有范? 图 2-3 村中街景,欢迎您到皮村来 图 2-4 村里抬头看大飞机 图 2-5 皮村街景,典型景观 图 2-6 错综复杂电线,当代城乡结合部缩影 图 2-7 皮村街道景观 图 2-8 这个街道横向组合,很有特色 图 2-9 街道墙壁上的小广告 4. 打工文化博物馆 皮村转了一圈,一些街道转了两次。接下来有 2 个选择,一个是寻找村支书家,去找范雨素聊聊天。可是,事先没有预约,冒昧去打扰人家不礼貌,又说了,范雨素同志也不一定在家。想了想,即使范雨素在家,我也不知道聊什么好。因此,我就从手机上查看了下地图,决定去打工博物馆参观。看完地图之后,凭着直觉就来到了打工博物馆前面。 博物馆在一个大院里面,大院门口设计的很有特色。宣传画是剪纸风格,很有中国民俗风,又有毛主席时代宣传风格。我在门口拍了几张照片,便推自行车来到博物馆门口。迎接我的是 2 个青年、二十三四岁的样子。他们介绍自己说,是过来打义工,也就是过来帮忙的。 博物馆只有一层、建筑非常简陋,里面灯光幽暗,系统介绍了中国打工族,即新工人的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生存状态,经历的种种不公,一部充满鲜血和泪水的生存之路。如果不开闪光灯,拍照太黑了;如果开闪光灯,只有中间是亮的,对完美主义的我来说,意义不大。一条走廊连接了很多房间,每个房间都有各自主题。 在参观完之后,门口有一个留言簿。我在上面郑重地写下了我的所思所想,并留下了我的姓名、电话、邮箱。我看了看以往那些人留下的联系方式,国内外高校、不同省份、不同国家,五花八门的职业,感觉很有意思。 博物馆门口廊道被封起来,像一个狭长的会议室,靠近墙壁是书架,堆满了各种书,成了一个图书室。几个中学生在一张桌子上,叽叽喳喳的在下棋。走到院子里,几个青年在车里卸书籍,他们都是义工,其中有个刚从 MIT 回国。从国内捐赠的书籍,被整理后放入大铁柜子里面,书籍很多、再不整理就烂掉了。这些书籍,似乎也没人再看了,只是整理后堆在铁柜子里。 院子里还有个新工人电影院,还有个爱心超市,用来义卖捐赠来的衣服。可是,中国人没有买旧衣服的传统,看样子并没有人购买。义工说,与其捐赠旧衣服,似乎不如捐款更好一些。我站在这个院子里,看着眼前的建筑、标语和青年人,抬头看天,大飞机划着树梢,轰鸣而过,有一种莫名的感觉。 图 3-1 打工文化博物馆院大门口 图 3-2 剪纸宣传画,红色代表红色中国、农民工的鲜血 图 3-3 博物馆大厅,开宗明义、整体介绍 图 3-4 博物馆大厅,是不是有点简陋 图 3-5 伤痕 图 3-6 穿廊,穿过改革开放四十年 图 3-7 温总题词 图 3-8 进城的营生,是生存,是创业,也是中国梦 图 3-9 正在整理书籍的义工与新工人电影院 图 3-10 从麻省理工到皮村义工(黑衣站立者) 图 3-11 将书籍从一个院子转运过来,繁忙的义工们 图 3-12 最后一撇 5. 回家吃饭与抽筋 回城三十公里,远不如来的轻松。体力耗尽、从东向西爬坡、天色渐晚、气温转低,回到家里已经是六点半了。路上很饿,很想在路边吃顿饭,但是感觉还是家里吃饭好。除了省钱之外,家里还有美味在等着我。另外,晚上七点还有一场元旦晚会等着我。 回到家里,我将衣服换下来,洗了把脸,一看时间六点四十多了。感觉今天我收获可以了,没必要将自己弄得太忙。我决定放弃看晚会,好好地吃上一顿饭了。我热了三个馒头,整了一盆菜,倒半碗烈酒。酒足饭饱,困意袭来,或许真的太累了,倒头就睡。 入睡不久突然醒来,左大腿抽筋,肌肉疼的要命。以前抽筋,肌肉坚硬,这次我匆忙中寻找是那块肌肉痉挛,却怎么也找不到。我气急败坏,在自己大腿上乱捶,乱掐。屋漏又逢连阴雨,我担心的右腿,也跟着开始抽筋。疼的我从床上滚下来,稍微缓和一下,我坐在一个塑料板凳上。汗水从后脊背噼里啪啦的滚下来,疼的我呼吸都有一些困难。我度日如年,煎熬中,等着盼着这股子劲快点过去,真有一种生不如死的感觉,命运啊,好苦啊。不知过了多久,痉挛结束了。我重新钻回被窝里,逐渐昏睡过去,一天就这样结束了。 6. 皮村之行的收获 早上醒来,总结了下昨天这次考察,形成 4 个认识,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 1 )路线距离分维特征。我来回路程,有两种测量方法,一种是咕咚运动软件,采用 GPS 测定距离;一种是自行车带的根据转圈测定距离。咕咚显示,我骑行 68 公里,可自行车显示 69 公里 。这是因为 GPS 与转圈两种不同原理,测定距离时步长不一致造成的,也与著名的海岸线长度测不准现象一致。 ( 2 )经历是最好记忆。去程浪费时间很多,都用在找路上了。回城的时候,我想走原路返回,真没想到竟然严丝合缝的找到了东四环。开始我没有这个自信,但凭着直觉都走对了。现在看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真的。只有经历过,才能形成相对稳固的感受和记忆。科学研究也要靠真抓实干,实干出真知。 ( 3 )抽筋的一些体会。抽筋并不可怕,只是几分钟的事情,挺着、忍着,总会过去。难点有 2 个,一个是疼痛心切,急迫知道到底什么时候疼痛停止;一个是担心其他肌肉群跟随一起痉挛。人生何尝不是,时常会遇到困难时刻,只要挺过去就好了,但难点不知道何时结束,害怕发生连锁反应其,他事情也跟着坏掉,让局面每况愈下、雪上加霜,总有些小人等着、盼着,落井下石的机会终于来了。 ( 4 )社会的一些思考。皮村是中国城乡结合带村镇的典型代表,是具有城市与乡村景观的集合,是不同阶层、不同区域进行联通的节点。只有每个人的尊严得到保证,那样才能真正的实现中国梦,实现大国崛起。相信勤劳、智慧的中国人,依靠双手的劳动,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一切说到底都需要时间、需要发展,希望在于未来。当我看到那群鲜活的青年义工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希望。 ( 5 )年轻真好。再过几天我就不再三十来岁了,不小心跨入四十岁元年。现在身体很好,可以骑车到处溜达看看,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社会发展历历在目,锻炼身体、开阔思路,拍一些照片、留作给未来、当做纪念。
4936 次阅读|0 个评论
农村教师退休之后
nyh20028319 2016-11-17 23:41
最近四年工作一直不是很顺利,在外面花费很大。 前一段时间患有焦虑症,睡眠问题很大,睡不着觉,血压一直很高。 最近四年换工作比较频繁,出门在外,租城中村的房子,环境差,还经常向老爸要钱。 退休在家的父亲,担心在外工作的我,一直到县城挑瓦片和做小工。 毕业十年,存款为零,还要向家里要生活费,混的真是很差。 前一段时间,聚会,很多在体制内混的都很好。 看来在这个社会特里独行,还不是很好。
个人分类: Work and life|281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房价与收入
热度 6 nyh20028319 2015-12-1 01:19
广州一线房价3万一平米,工作十年的工程师收入才7K,其他一般人员工资估计更加低; 如果没有其他灰色收入在广州这个地方安家立业,但是还是看到大学城高档楼盘还是有很多人; 说明这些人身价都在500万以上,才能住这种房子; 广州普通职工的工资其低,而且有的还不缴纳国家规定的五险一金,上班经常加班,周六还上班; 普通人在广州安居乐业的可能性很小,只有本地土著到处收租,还可以做其他事情,收入来源多元,原来以为广州这边会比深圳好一点,其实是天下乌鸦一般黑; 本村的土著每天工作就是打麻将,打牌,到了月底就开始收房租了,外地来的辛辛苦苦挣的一点血汗钱,都被他们吸走了; 没有钱只能住在城中村里面,但是本地土著根本不管你噪音,疯狂乱建,也没有人管理,相关部门无作为;反正本地土著都是说白话,外地也听的不是很懂,本地土著之间都是说白话的.离开大城市,准备回老家发展,或者移民出国; 在中国各大城市,原来先来的人把物价和房价都提高了,让普通的上班族无法承受; 上班族如果因为思想不纯洁,在国有和私营企业都随时被炒鱿鱼的命运! 有的以房养房,所有好处都给她们占了,口里喊着中国梦,背地下拼命的给自己谋利益,买车买房买别墅; 现在民众也是过行尸走肉的生活,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灵魂,没有做为一个公民应有的权利和监督政府的作用. 一切都是为了向钱看,房地产商也每天打广告,又是新房,离地铁口很近,小两口的温馨住宅了 老共自己说社会主义好,口里说着美帝亡之心不死的论点,自己那是拼命把自己老婆和孩子往欧美帝国主义国家送但是自己拼命捞钱,买车,买房;说的是无产阶级,实际就是大官僚,大资产阶级和买办集团,清朝腐败政府没有什么两样,比国民党也好不了多少,实际比国民党更加凶残,腐败和无能; 对内正压普通百姓,对外就是软蛋一个;老共自己喊着人民要甘于奉献,自己家人孩子又在外面开公司做老板,开着豪车招摇过世;在公共汽车不停的播放什么中国梦了,好什么来着,有钱人就做在自己的豪车里面招摇与市井间;中国所谓法律只是对没权没势的普通老百姓的压迫,用来维护有钱和权利集团;权利统治者运用纳税人的钱来打压普通,充当权贵阶层和有钱人的打手; 现代社会很多人都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得过且过; 说是公有制,但是机场,桥梁,电信,水电,铁路,银行,石油化工,水,媒体,学校,军队,警察和武警都是掌握在老共手中,人民哪有过问的权利呀;说说公有制,普通百姓进去都要查看身份证,这是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共产党吗? 我们的嘴巴只有用来吃饭,估计就没有其他用途,嘴是用来表达自己内心感受和意见的; 一个国家人民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还谈什么自由,平等! 中国人嘴巴除了吃饭,就没有其他用途了!
个人分类: Work and life|992 次阅读|6 个评论
对存量房征收房产税绝不可行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3-11-19 10:31
中国的房价里面已经包含了房产税的因素,实际上是一次性缴清了70年的房产税。 因此,即使按原价对存量房征收房产税,实际上也是重复征收。而且,如果没有交易,房地产溢价就无法变现。因此,对存量征收房产税绝不可行。 实际上,按市价 坐拥几百万资产的人,流动性(吃穿用度的钱)可能还不是很宽裕,对于一线城市大多数老市民和城中村的居民,一年数万到10万元的房产税显然是无法承受的,只会使大多数人失去自己的住房。 同时,对于大多数购房者,并没有完全产权,房子还抵押给银行呢, 这房产税向谁收?对一件并不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缴纳财产税简直是匪夷所思了
个人分类: 经济时评|357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城中村:向左走?向右走?——加拿大记者眼中的“城中村”
whyhoo 2012-4-30 19:03
当桑德斯把目光聚焦到重庆市南岸区一个名叫“六公里”的城中村时,他发现政策和现实并不一致:这里的外来人口大部分没有获得重庆户口,一家三口、五口挤在十来平方米、条件简陋的租屋里。 重庆“六公里” 当“重庆”登上《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西方主流媒体版面的同时,它也成为加拿大记者道格·桑德斯《落脚城市》一书的开篇。 “落脚城市”(arrival city)是作者创造的新词——乡村移民进入城市前的落脚地。为了成为城里人,他们奋斗在这些位于城市边缘或中心的“飞地”。2010年起,加拿大《环球邮报》欧洲记者站站长桑德斯走访五大洲二十多个乡村移民社区,完成了这部纪实作品。 桑德斯成长于多伦多一个城中村社区,许多邻居的祖辈来自中国、越南、葡萄牙、希腊等地的贫困农民家庭。这些外来移民常常是一家几代挤在一间十来平方米的小屋里,从借钱开一间小店铺开始立足发展。政府并没有强行拆除这些看上去不怎么体面的小店,也没有“户口”限制,任其自由生长。移民挣来的钱一部分扩张店面、购买房屋,一部分寄回老家,剩下的投入下一代教育。渐渐地,这个城中村通过自身“造血”,融为城市的一部分。 “我逐渐明白,这个贫困移民社区的模式,就是改善我周围人们生活的一种机制。”2012年4月,桑德斯在上海接受南方周末记者专访时说。 在重庆,桑德斯进行了一个月的研究。当地官员向他描绘了许多蓝图:从2010年起:未来3年建设4000万平方米的公租屋,解决100万到200万人的居住问题;陆续引入300万农民工进城给予重庆户口,让他们成为“城里人”。 当桑德斯把目光聚焦到重庆市南岸区一个名叫“六公里”的城中村时,他发现政策和现实并不一致:这里的外来人口大部分没有获得重庆户口,一家三口、五口挤在十来平方米、条件简陋的租屋里。 “六公里”由抗日战争时期美国“飞虎队”命名,它位于“抗日生命线”滇缅国际公路或称“史迪威公路”上,因距离物资运抵码头海棠溪车渡码头六公里而得名。抗日战争时期,“六公里”是国民党军队弹药库所在地,1949年后,它是有70人的小村落,如今已和附近几个村子连成一个有20万人口的聚居区。 在桑德斯眼中“六公里”的居住者分为三类:当地农民,他们将村里的土地变成非农业用地,是最早把“六公里”变成城中村的人;“成功者”,经过多年打拼,跻身“有钱人”行列,在重庆买了房子,有了城市身份,这类人在“六公里”是少数;更多的是“失意者”,无法进入城市,也回不去故乡农村,在脏乱差的租屋里过着贫困潦倒、家庭离散的生活,“他们还要面临暴力拆迁,依然没有落脚之处”。 来自重庆市规划局的数据显示,在重庆像“六公里”一样面临改造的城中村有55个。桑德斯说:“城中村被许多爱面子的政府视为毒瘤,是健康都市的不良增生物;《落脚城市》则更强调城中村的动态发展过程。落脚城市可能是经济与文化繁荣的诞生地,也可能是暴力冲突的爆发地。究竟走上哪条路,取决于我们自己。” 穷一代还是穷二代 “畜栏里有几只牲畜来回走动,儿童在一片田地的边缘奔跑嬉戏,炊烟从一间小屋上冉冉升起,一位老人漫步在山丘顶上的树林中,后背一只布袋。”《落脚城市》中,昔日的村庄“六公里”像首田园诗。背布袋的老人叫徐钦全,是“六公里”的原住民,乡村生活对他而言并不浪漫,那意味着贫穷和饥荒。他是第一批主动抛弃“田园”的人。 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改革目标,中国步入市场经济时代。徐钦全是村里第一个提出把村中土地变为非农业用地的,村民们意见一致。“六公里”成为农村居民进入重庆城区的“中转站”。 徐钦全很快成为“六公里”城市化的受益者,他盖起几座二三层楼房,出租给不断涌入城市的打工者。靠着租房收入,徐钦全成了“富人”,他买下了好几套公寓,其中一套的市值超过7.5万美元(2007年)。 农民辛广全和妻子都不识字,他们刚到“六公里”时,在建筑工地打地铺。十年时间,辛广全从建筑工人做起,直到自组施工队当老板,成功在重庆立足,还与人合伙在“六公里”对街建了三幢十层高的公寓楼,取名“国民新村”。“国民新村”部分出租给新来的乡村移民赚租金,辛广全称他们为“农民”,称自己为“我们城里人”。他要迅速与自己的过去划清界线。 辛广全的故事在“六公里”只是个案,大多数时候,桑德斯见到的都是失意者。他们的经历大致相似:一家人挤在巴掌大的空间里,每五天能吃上一顿肉,咬牙攒下微薄的积蓄,很难买上一套自己的房子。因为不舍得花钱乘公交车,他们甚至从未去过重庆市中心。 濮军是从四川农村水林来重庆打工的农民,“六公里”的又一位外来者。他在重庆一家变压器厂做技师,有技术有经验,本不难在城市立足,但父亲得了怪病,家里积蓄几乎都用来给父亲治病——像他这样的流动人口,享受不了城市的医疗、福利政策,一切只能自掏腰包。妻子原在一家餐厅做服务员,因不堪生活重负,与濮军离婚。 濮军的两个孩子跟着奶奶住在老家。老家紧挨汶川,濮军每月大部分的收入都寄回了家——村子里的居民结构和经济来源基本都和濮家一样。靠着这笔钱,父母将茅草屋改建成煤渣砖造屋,安然挺过了汶川地震。 在水林,桑德斯见到了濮军的母亲,濮家拿出他们存着舍不得吃的鸡蛋款待桑德斯。母亲说,只要濮军在城里的经济条件稍微好一点,她随时愿意放弃家族居住百年的水林。 采访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六公里”的一对夫妇原本有很好的故事:二人在一家生产摩托车零部件的工厂工作,通过努力,他们攒钱在城里买下一套新公寓,搬离了城中村,并花高价让孩子进入城里的小学读书。妻子非常愿意接受桑德斯的采访,邀请他在他们搬家那天去家里坐坐,拍点照片。但丈夫非常抵触,“他认为如果接受我们的采访,被地方官员看到,他们可能会失去公寓并且受到伤害”。虽然“伤害”不太可能发生,但桑德斯还是理解,放弃了采访。 桑德斯认为,这对夫妻的孩子是外来者下一代中的幸运儿,中国严格的户籍制度让外来人口的子女在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变得很难,他们很容易因此变成“穷二代”。 2009年起,深圳开始了大规模的城中村拆迁,岗厦、蔡屋围、大冲等外来打工者聚集区夷为平地,为CBD让路。桑德斯的西方同行喜欢调查诸如“苹果代工厂是不是血汗工厂”这类涉及打工者工作环境的话题,他关心的则是打工者的生活状况。 工厂女工姜淑芳来自广西农村,她的男友则来自湖南农村,两人都是深圳一家电子厂流水线上的工人,两人月薪加在一起不到两千元。他们相识两年,准备结婚,但并不打算住在一起,而是分别与男、女工友住在六人一间的宿舍里。她告诉桑德斯,“住宿舍便宜得多,如果出去租房,就绝对存不了钱。” “全球贫民窟的居民多达十亿人,每年却只有亚洲与非洲的几十万人遭到拆除行动的影响。”桑德斯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拆迁过后,数以百万的打工者回流到内陆城市,深圳不得不提高基本工资吸引劳动力。深圳的成衣制造业订单被其他工资低廉的城市夺走。 大多数时候,桑德斯只是告诉人们各地城中村里发生了什么,而没有深究为什么发生。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写重庆和深圳,并不是为了解释中国的城市化,他想告诉人们:遇到这些问题的不止你自己。城市化是影响全球四分之三国家的世界性难题。 令桑德斯意外的是,他在中国的调研没有遇到任何来自官方的限制,他也从没有经历任何危险。“一些你原本以为很困难的事情,实际上却很简单。” 赋权还是强拆 走访伊朗、孟加拉、土耳其等地的乡村移民社区时,桑德斯看到了许多与中国城中村类似的故事。土耳其和中国开始是一样的,但后来发展不同。 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盖奇康都”,他停下来开始为期两年的深入调查。这是他心中转型成功的落脚城市。 乡村移民萨布里·柯席吉特1970年代从土耳其中部乡下来到伊斯坦布尔,他的第一个落脚之地就是盖奇康都(gecekondu)。这是个受城里人歧视的地名,由土耳其语的“夜晚(gece)”与“到达(kondu)”拼成。这座城中村位于伊斯坦布尔长途客运站“后宫”附近,车站每天吞吐大量来自乡村的打工者,这里是他们天然的“落脚城市”。 柯席吉特和许多外来移民一起,在“只有树木、岩石、沙土、垃圾”的荒地上搭建临时居所,红砖墙壁涂上泥巴,装上简易门窗,再盖上铁皮屋顶。1970年代,大规模占用荒废的城市土地成为一种国际性的现象。 当地政府担心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外来移民会挤占城市居民的自来水、下水道等公共资源,警方派出大队人马,头戴白色头盔,身穿防弹背心,手持枪械,开动装甲车和推土机,暴力拆除这些临时建筑。拆迁进行了一整天,12名居民丧生,数十人受伤住院。但盖奇康都并没有因为拆迁而变得安宁,这里时有流血冲突,黑社会、卖淫、毒品、种族敌对情绪肆意滋生。 1980年初,土耳其军方发动第三次政变,居民外出都必须携带身份证明,乡村人口向城市的迁徙戛然而止。柯席吉特因为没有合法身份和煽动移民闹事被捕入狱,一待五年。 五年后,柯席吉特出狱,盖奇康都的命运却发生了大逆转。“建筑大了许多,漆着鲜艳的颜色,人行道上的商业活动繁忙不已。”他向桑德斯回忆。新上任的执政者对盖奇康都的占地居民给予特赦,不仅使他们转为合法纳税人,还让他们拥有了所建房屋和其下土地的所有权。他们享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这让原本缺乏安全感,与城市居民严重对立的外来移民变成了不动产所有权人,而且与经济体系利害相关了。”桑德斯说。 新政府还拨出大量预算为获得合法地位的城中村建设学校、路网、自来水、室内厕所、电力等基础设施。盖奇康都的外来移民得到了身份认同,生活条件也极大改善。依靠出租房屋,柯席吉特获得第一桶金,从餐馆小生意做起,逐步成长为城市里的富有阶层。 “接纳外来移民使得盖奇康都这种原本为了‘自助生存’而建立的‘代用城市’变成了如假包换的大城市。”一位土耳其观察家写道。 “我从前认为全家人带上全部行李家当前往城市就是城市化,这是一个极为幼稚的想法。同样,如果施政者简单粗暴地一刀切,只会加速社会矛盾,让城中村问题恶化。”桑德斯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原文见 http://www.infzm.com/content/74658
个人分类: 社会|1403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古屋想到的事
热度 1 tengyu2011 2011-9-18 00:00
自从来到了广州大学城读研,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两个星期。两个星期的每一天尽力让自己不断在读书中思考,不断通过读书激发内心的求知欲。尽管由于家里经济条件的限制,每一天都在寻找一些兼职的机会,但我从不轻易放弃读书的时间。今天下午在图书馆看书,看累了往窗外看看,欣赏一下美丽的校园风光。不知不觉,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到了午饭的时间了。收拾一下书桌上的书,走出图书馆时才想起饭卡忘记充钱了,于是只能步行至我们学校旁边的一个叫北亭村的小村庄就餐。北亭村是广州大学城四个城中村之一,村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小吃,有相对繁华的街道。走进去就感觉像走进了一个小乡镇,这对久居校园的我们来说也是一个逛街的好地方。经过20多分钟的步行,我来到了北亭村,看到一家又一家餐厅分立在街道的两旁。随便挑了一家,草草点了饭,吃饱喝足后走出了餐厅。没走几步,一条热闹的街道吸引了我的眼球,放眼望去,商店、小吃店和旅店依次而立。就在这些现代化的建筑物中间有一座古屋格外的显眼,它让我想到了许多事情。 在城市化的今天,古屋越来越少。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不少古屋为现代化的建筑物所替代。我是一个喜欢古迹的人,每到一座城市,我总想去寻找一些有古迹的地方。在古老的建筑物面前我总能忘记城市的喧嚣,感受到一阵阵惬意。在这个热闹的街道伫立这么一座古建筑物,我想对于想创造经济价值的商人来说是肯定是一文不值的,对于这个古屋的后人来说或许也是不值得,因为它不能直接换来巨大的经济利益。那么古屋的价值何在?我想古屋的价值最起码可以体现在:文化底蕴的积蓄。一个村子或许可以立马由以前的茅屋平房变成现代的高楼大厦,但这只是物质层面的满足,精神层面呢?文化从何而来?一座屋子的设计和外形以及能保存如此之久必有其存在的奥秘,这就是它的价值所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去保护它,带着一种艺术的眼光去欣赏它;现代的东西不会少,失去的东西却永远找不回。古屋是一种稀有资源,是经过岁月洗礼过的东西,是一旦失去再也找不回的东西。有时想想为什么全国一些比较发达的村庄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总要在村子里以现代的手法仿造出一些古建筑物。毕竟是仿造而不是真实的,相信即使贾亦真在世也无法再找回只有时间才能成就的建筑。我想这也是我们国家伟大的建筑专家梁思成为什么极力保护古建筑的原因吧。 看到古屋,想起了古希腊的残岩断壁。古希腊的建筑物虽古老残缺,但是也就在那一块地方,开启了西方理性之光,智慧之光。在那块地方曾经生活着世界上伟大的哲学家,正是这些哲学家开启了西方文化之门,为现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想想我们的古屋,想必它也曾给这个村庄的祖先遮风挡雨,只是岁月剥夺了它往日的容颜,但它依然能激起我们对它的崇敬之情。 看到古屋,想到了做研究的应有一种心态。古屋的价值是长远和持久的而不是眼前和短暂的。如果把古屋换成某种现代建筑物,如建旅馆、建餐厅,肯定能在短期之内创造经济价值,获得可观收入。我想这是一种宁静之心与功利之心的较量。在商业化盛行的今天,功利主义盛行,让人的心变得浮躁。即使在一方净土的校园也难免受到了影响。这对于我们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人们来说更应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一颗宁静之心,要使自己明确虽然研究社会科学的理论成果不能立即转化成经济价值,但是从长远来说对社会的发展还是十分有益的。
个人分类: 感受生活|2831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2: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