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实业经济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教育理念与工业强国
benlion 2014-8-12 00:33
一个社会的文化在于教育,文化交流和创造,而经济实力在于技术发明和产业创新。 在以色列的教育,以思维活力和思辨能力,以及实验技术操作的敏捷为特征。在德国的教育,以精益求精的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以及规模化数量实验等为特征。在英国的教育,以文献的查阅、理解和实验设计与表达能力为特征。中国的教育,以课本知识的准确和知识量,以及实验技能和写作与考试技巧等为特征。(以个人经历和感受为例) 学校教育理念的差异,以及家庭和社区的宗教、人文等教育不同,导致一个社会的文化差异,而一个社会的选拔、选举和筛选人才的管理体制等差异,又导致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的差异。 地理气候、环境和饮食营养、社会氛围等都会影响人的认知、行为和智能的发展,而这个自然环境早已经是人化环境,环境是否建设的优美、是否足够绿化空间等,都会影响人的智能和情操。 崇尚英雄的文化与追求一致的文化,以套理论和公式的思维方式与从客观事实探寻理论和规律的方法,从传统文化启迪、诠释而发展新思维的路径与用现代科学或理论解释古已有之的方向,都会导致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形态。 教育、研究和媒体等构成文化体系,资源、制造与商业等构成产业体系,法律、金融与管理等构成制度体系。研究、制造和金融体制,决定一个社会是否创新型模式。 农耕文明,财富来自种植和养殖产业,以及手工业作坊,工业文明,使手工业转换到机械化、动力化和自动化的规模制造工业。工业制造,在于技术发明、产品设计,而这需要投入研发,重大和突破性的项目或课题,需要持续投入和推进研发,而这恰是中国科学和技术体制的软肋。 经历几年的实践和科技园、工业园等考察和研究,以引进现成领域或技术和时常转换时新课题或项目等模式,要么在产权上不完备,要么在产品的开发上不完整,以论文或专利数量或引用率等衡量不了市场价值和利润空间的前景。 一个科学课题或产业项目,一旦立项就应该有后续的拓展或深度推进投入研发,如果更换课题也必须重新论证;然而,就所了解的情况,很多只是资助了个开头,尚无深入展开就浅尝辄止或更换项目,实际上反而造成了损失或失去了创新的初衷。 因而,要想建立强大的科学和技术实力的强国,就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使得基金、投资的体制推进科学和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因为,战争是夺取财富,而商业和金融是财富的重新分配,资源型和房地产、加工型经济模式,支撑不了一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专精深入和持续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也可以防止左顾右盼或学术和商业道德或一窝蜂跟风等问题,而且,制造实业的高技术型经济,才是强国之道。 附、教育训练与神经可塑发育 欧洲文艺复兴,开启于大学建立,教育不是记住或熟悉多少理论的知识和技术操作的方法,而是训练了学习、思维和实践等能力,以及道德情操等品格。智商、情商也是一个文化和教育因素很关键的心理学概念。 遗传因素是基因,只有已经知道与智力发育相关基因,以及遗传分析和统计了不同族群的这些基因差异,才是基本的科学依据,而且,著名的狼孩和教育学实验等,表明教育是神经系统发育(如,ER. Kandel的记忆与信号传导和蛋白质合成等研究)和智力、情操等发展(发展心理学)的重要因素。 结论:教育体制和研究体制、金融体制改革,将是决定一个社会智力发展的关键。
个人分类: 2014y|2013 次阅读|0 个评论
知识、制造与技术经济
benlion 2012-6-21 20:14
在生物科学与工程领域里,为科学研究用的技术与用于工程设计的技术,比如,体现在对生物技术实验室流程的微 - 纳流控芯片集成技术等。 技术的市场需求:之一是科学实验室的仪器、软件、试剂和期刊等,之二是制造工程的设备、流程、工艺和控制等。对知识的发现,关键在于实验室技术使用和研究方案的设计,对产品的制造,关键在于工程制造的生产线设备的使用和工艺流程的设计等;因此,最具挑战的创新来源于似乎看不见,或者潜无声的研究实验室技术和生产装配线技术的发明与创新。 一个社会和国家的创造力和产生财富的力量,在于这些高精密尖端工业技术的软件、数据库、仪器和装配线的设计和制造,科学研究依赖于实验室仪器技术,制造工程依赖于先进制造设备,如同设计与制造汽车与驾驶汽车之差距,如何才能走向创新型国家,在这些技术领域的原始发明和创新能力,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终端产品的创意设计上将至关重要。 思想、技术,包括技术的思想和思维的方法是创造性的关键体现,这需要建立一种激励的创新人才培育和发挥人才潜能的科研与产业管理体制、市场机制。
2075 次阅读|0 个评论
技术创新未来经济
benlion 2012-6-20 08:15
20 世纪 90 年代提出系统遗传学及其医药学、生物工程应用等体系的核心思想是统一细胞分子系统和神经元网络的研究体系和整合仿生学与基因工程、计算机科学与生物技术等,将生命科学转换成如同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与应用偶合的转化科学形态。 自 1991 年到 2011 年,从分子、细胞、器官到生态的生物系统研究,以系统论和实验、计算与工程方法整合,以及人工生物系统的设计与合成,国际上已经形成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学科体系。如同系统心理学( 50 年代)、系统生态学( 60 年代)、系统生理学( 70 年代)、系统遗传学和系统医药学等组成系统生物(科)学( 60 年代),系统生物工程(技术)涉及计算生物学、纳米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等学科构成。 2008 年至今,回顾了国内外系统生物学发展史和考察北京 - 天津和上海到广州东南区域的科技与经济创新模式,探索以爱迪生、贝尔实验室为模式建立知识、发明工厂和资讯、制造产业的机制。工业技术开发可以是发明工厂,科学研究也可以成为知识工厂,建立分工协作的数据和论文生产线,比如,基因组测序、功能基因组学和组学生物学等。 如何实现科学知识工厂 - 期刊和数据库产业 - 技术发明工厂 - 实业制造工业 - 等机制,构成知识、实体和虚拟经济的产业链互动与衔接,从而形成一个知识信息和商业产品发展的循环与协调系统?实验室技术与管理革命将是关键。 (中国创造 -1)
2237 次阅读|0 个评论
虚拟与实体经济
热度 1 benlion 2011-12-26 09:00
虚拟经济导致一种程度上的炒作经济,最早源于拍卖市场、古董市场,媒体炒作是基于激发人的兴趣与欲望的心理,“虚拟经济”从资本到资本的抄作,包括股市的抄作,而且,如同房地产的买卖和租赁一样在税收之外。在一定限度内是市场经济一种买卖心理的行为调节,过度以至于人为操作与刺激人的变异心理则会导致市场混乱和经济危机,导致实在产业的投资缺乏、踏实研究的学术缺乏,必然导致浮躁的论文、浮躁的经营等现象,因为着眼点只在于货币的增加,还不是商品本身的需求和质量等。脱离了经济学的本来面目 - 制造人所需求的产品,并在市场贸易,以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本质,而走向了消耗资源、破坏生存环境和货币向少数人集中,这就往往导致房地产泡沫和金融危机、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贫富分化等现象;因此,需要宏观调控、市场规范和民意反馈,从而使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媒体经济与知识经济能够合理平衡。 (科学网博文评论的修订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67do=blogid=521987 )
2245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1: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