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余华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废弃虾壳的价值竟然比虾肉还要高?看科技魔棒如何“点虾成金”
sciencepress 2019-5-5 14:32
无论是海水虾还是淡水虾,一般都具有重要的商品价值。虾是高蛋白质含量的食物,约含有18%的优质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需的所有氨基酸,可消化吸收率高;虾的脂肪含量较低,仅有约2%,且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属于一种优质食品。 虾的营养价值 除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外,虾还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多种生理功效。 古代医学典籍中记载:虾的营养价值极高,可以补肾壮阳、抗早衰,治疗肾虚、畏寒、体倦、腰膝酸痛等病,还具有促消化、通乳、预防高血压等功效。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虾中含有的多种生理活性物质能增强人体免疫力、降血压、降血脂。 虾壳中含有虾青素,具有极强的生物学活性。天然虾青素(又称为天然虾红素)是世界上最强的天然抗氧化剂之一,能有效清除细胞内的氧自由基、增强细胞再生能力、维持机体平衡和减少衰老细胞的堆积,由内而外保护细胞和 DNA 健康,从而保护皮肤健康,还能促进毛发生长,具有抗衰老、缓解运动疲劳、增强细胞活力的作用。自 2008 年以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虾青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在提高免疫力,预防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延缓衰老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天然虾青素抗氧化活性超过现有的抗氧化剂。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是维生素 C 功效的 6000 倍,是维生素 E的 1000 倍,是辅酶 Q 10 的 800 倍,是花青素的 700 倍,是茶多酚(tea polyphenol)的 320 倍。 虾青素 (图片来源丨百度百科) 南极磷虾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类新的虾类资源,具有资源保有量大、可捕捞量大等特点,已成为世界各国开发南极生物资源的主要对象。我国山东、辽宁、江苏、上海等省市也已开展了南极磷虾的捕捞和精深加工工作,开发了南极磷虾虾青素、南极磷虾油等多种精深加工制品,纯品虾青素每千克售价高达数千元,改变了传统南极磷虾仅能用于生产虾粉的局面,显著提高了南极磷虾的商品价值。 钙是虾头、虾壳中含量最高的一类矿物质,是一种很好的钙源。目前,钙缺乏已经成为困扰国民身体健康的主要营养性疾病之一,钙的存在形态对于补钙剂至关重要。果酸钙是一类安全性很高的新型钙源,具有溶解性高、生物利用率高、口味好等特点。虾壳恰好是一类制备果酸钙的良好原料。目前,美国、日本已有成熟的以虾壳为原料制备果酸钙的产品面世,而国内对于相关核心技术仍未掌握,导致国内的虾头、虾壳等虾加工副产物仍以直接丢弃为主,虾头、虾壳的商品价值和经济价值未能体现。 甲壳素是虾头、虾壳中另外一类含量很高的有机质。虾壳中的甲壳素与蛋白质共价结合,以蛋白聚糖的形式存在,其含量为 17%~20%。近年来,国内外对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壳聚糖的研究十分活跃。甲壳素无毒、无味、无副作用,具有很好的防病效果,可广泛用于医药、造纸、印染、植物生长素、食品保鲜、纺织工业、环境保护和制作功能材料等领域,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甲壳素生产、加工、精制、利用的产业链,纯品甲壳素售价达上千元。据估算,我国甲壳素产业每年产值约 450 亿元,加上下游精深加工及应用,年产值则接近 4000 亿元。 虾类加工产业加工现状 虾加工产业是以海水或淡水虾为原料,采用机械、物理、化学等方法进行食品加工的生产技术过程,是捕捞、养殖虾类从生产到流通上市的重要环节,也是连接虾类捕捞、养殖产业和市场的桥梁。我国虾加工产业历史悠久,全国各地根据自己当地特产衍生出许多特色虾加工方法及制品。从加工手段来说,虾类加工一般分为传统加工和现代加工两类。传统加工是指历史悠久的加工方法,包括干制、发酵等;现代加工主要是指采用现代加工技术,如冷冻、烘干,甚至生物酶解、超临界萃取等手段进行的虾类加工。 图片来源丨Pixabay 随着食品科学和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虾类加工由完全依赖自然条件逐渐转为依靠人工控制条件来进行的崭新阶段,尤其是随着制冷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制冷成本的大幅降低,冷冻冷藏技术也由单一用于虾类生产流通的保鲜环节扩大到加工环节,促进了虾类冷冻制品、腌渍制品等食品加工技术的开发与发展;此外,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虾的精深加工提供了多种手段,一批具有多种生理功效的活性物质被提取出来,极大地推动了虾类加工产业的发展。 目前,人工干制和冷冻已成为虾类产品最主要的加工手段。人工干燥替代日晒风干的天然干燥,可以通过干燥温度、时间、湿度、空气流速等工艺参数的控制,有效提高干制虾的产品质量,加上真空冷冻干燥、微波干燥、过热蒸汽干燥等一大批新型干燥技术的应用,虾类产品传统干燥方式所带来的肉质硬、复水难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冷冻技术的发展则给虾类产品的销售带来福音。由于保鲜技术落后及保鲜成本居高不下,鲜虾的销售范围始终局限于产地附近,而冷冻技术则给鲜虾的销售带来革命性影响,产品销售范围明显扩大,部分产品如加拿大龙虾等还可以实现短时间的跨洋运输。鲜虾不仅可以以完整个体的形式销售,还可以在产地就地建厂就地加工;脱壳的虾仁经冷冻后不仅可以实现远距离销售,还可以在销售地实现长时间销售。 虾类加工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大量加工副产物,包括虾头、触须、虾壳等,这些加工副产物占虾质量的 40%~50%。传统的虾加工产业对这类副产物的利用途径极为有限,除少量用于生产鱼粉等辅料外,其余基本直接丢弃。虾头、虾壳等加工副产物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虾青素、虾油等活性物质,直接丢弃既造成大量有用物质的浪费,又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加工副产物的认识也逐渐深入,尤其是现代提取技术更使得这类产物基本已成功实现“变废为宝”。壳聚糖提取、甲壳素衍生物精制和利用、虾青素制备及活性钙提取等技术都已经较为成熟,部分产品已经实现产业化应用。 虾类加工产业发展趋势 (1)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 现代科技的发展极为迅速,面对科技浪潮的冲击,虾类加工产业应与食品工业一样,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加工方法,积极吸取先进加工技术的精华,采用高新技术,开创虾类食品加工新的工艺革命。在利用生物技术、膜分离技术、微胶囊技术、超高压技术、无菌包装技术、新型保鲜技术、微波能及微波技术、超微粉碎和真空技术等高新技术进行虾类精深加工的同时,对海洋食品加工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生物学的革命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将对从事生物性生产的虾类加工业产生巨大的影响。此外,计算机、信息、遥感、自控、新材料等先进技术也将日趋广泛地应用于虾类加工业,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功能化、保健化特性越来越显著。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水产品的要求已由原来的营养逐步向保健和功能方向转变。虾类加工产品必须适应这一需求的转变,在开发花色繁多、种类各异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消费习惯需求的基础上,着重开发兼具营养和保健功效的虾类产品。 (3)加强凡纳滨对虾和克氏原螯虾精深加工产品的开发。 凡纳滨对虾和克氏原螯虾分别是我国产量最大的海水虾和淡水虾。 克氏原螯虾是我国产量最大的淡水养殖虾类,国内也有许多地方政府将大力发展克氏原螯虾养殖产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并制定了区域性克氏原螯虾发展战略,同时通过网络、媒体、会展、节日等形式推动克氏原螯虾养殖业的发展,如江苏省盱眙县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的龙虾节。尽管克氏原螯虾在国内销售以鲜销为主,但随着产量的逐渐扩大,国内部分厂商已经开始以克氏原螯虾为原料,生产去头、去尾、去内脏的克氏原螯虾虾仁、虾球等产品,并成功打入欧洲和美国市场,且近年来在国外市场的比例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但总体来说这两种虾的精深加工比例仍然不高,这是今后我国需要大力改进的地方。 (4)加强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受自然资源衰退及人工过度捕捞影响,我国虾类目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主要来源都将以养殖为主,虾类的安全性和养殖水体有关。 为保证食品安全,世界各渔业发达国家对渔业环境的保护和监测极为重视,以日本、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极为严格的水产品有害物质残留限量标准。美国从 1997 年 12 月 8 日开始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法规后,欧盟、加拿大、日本、韩国、泰国、新西兰、印度等国家和地区都陆续实施以 HACCP 为原则的质量管理规范。同国外相比,我国尽管在水产品有害物质残留指标等领域也制定了极为严格的指标,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因此,加强水产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研究,并将相关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同时对制定的相关标准进行严格落实是推动产业健康发展过程的必经之路。 作 者 简 介 邓尚贵 博士,教授,博导,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专利奖优秀奖、第八届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突出贡献项目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奖和浙江省科技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次。主要从事海洋生物资源的加工与综合利用、海洋天然产物和水产品质量与安全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本文摘编自邓尚贵,毛相朝,余华主编《虾深加工技术》绪论第五节部分内容,略有删减改动。文中图片素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术信息传播使用,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 虾深加工技术 》 “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主编: 邓尚贵,毛相朝,余华 责任编辑:贾超,侯亚薇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1 ISBN:978-7-03-059354-2 《虾深加工技术》 系统介绍虾类原料特性(资源、品种、肌肉组织结构、基本化学组成、生物活性物质及危害因子等)、深加工基础理论(食品化学特性、酶学特性、虾类保活保鲜、加工和死后生物化学变化、食品安全影响因素等)、深加工技术(低温保活保鲜、腌制、干制、罐藏、虾仁制品、加工新技术、虾类副产物加工等)及质量安全控制等,重点突出虾类原料精深加工技术,并对近年来虾类加工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技术及当前国外虾类加工技术和发展现状进行系统介绍。内容涵盖虾类产品源头捕捞—储藏运输—加工处理—产品追溯的全产业链,重点介绍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在虾类原料加工中的应用,可为理解和掌握虾精深加工领域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和依据。 本期编辑丨小文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更多好素材,期待您的来稿 与科学相约 | 科学出版社征稿启事
个人分类: 科学书摘|5455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七天以后,你又会在哪里?
HanLee 2016-11-24 22:38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悲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不幸。 而余华就将这种不幸发挥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从活着开始,富贵经历的是旧时代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种种不幸。而在火车厕所出生后滚落铁轨的杨风,则经历了二十一世纪的种种不幸。 对于杨风,抚养他的父亲在 21岁时便改变了一生的轨迹,和养父的幸福生活实质上是在毁了他的一生。从这点来看,确实和搭错车中的养父有相似之处。 怪诞的视角也使余华可以更丰富和细腻地描写人间百态,将社会黑暗的一面展露无疑。前后故事相互照应,最后在巧合中完成了线索的串联,让人回味无穷,感慨不已。 本来向往平凡的李青为了所谓的前程选择了自我毁灭。本该安享晚年的养父却因为癌症不得善终,最后即使死去还像生前那样兢兢业业。 从卖肾,谎报伤亡人数,天价墓地,上访,强制拆迁,跳楼自杀,交通事故,千里寻亲,无一不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关注的问题,余华用灵巧的笔触串联了一个个故事。 兽医手术的卖肾就是死亡与毁灭,谎报死亡人数威逼利诱家属封口也是为了不处理大领导的中国特色,天价墓地都是炒出来的,而效益再好的餐馆也抵挡不住一群领导的赊账与胡吃海喝,弃婴被称为医疗垃圾永远不得接受,捅死自己被判了死刑的暴徒与被自己捅死的警察化为白骨以后居然成了好朋友。 鼠妹也是一类人的形象,这类人蜗居在城市的角落甚至在城市的底层,真的像老鼠一样,没有技能的他们只能给别人打打零工。围绕着鼠妹作者也没有吝啬笔墨,这也使小说的主题更加突出。 死去的有钱人火化后去了墓地得安息,有墓地的老百姓火化后去墓地也能得到数十年的短暂安息,没有墓地的穷人却得以永生。死无葬身之地绝对是一片乐土 ——“水在流淌,青草遍地,树木茂盛,树枝上结满了有核的果子”“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人死了去应该去火化是普遍的认识,而死无葬身之地似乎才是真正最好的选择。 我有事在想,当鲁迅先生看到当代交通事故,跳楼等事件发生时总是围在旁边的一群吃瓜群众会有如何感想。 二十一世纪的头十五年已经过去,小说毕竟是夸大了的事实,人生的大不幸毕竟只是少数,而黑恶势力永远不会是常态。 只是不知什么时候,人与人之间才能真正的少了点冷漠,多了点信任。如果社会依旧流窜着这么多坏人与不诚信,也许,真的要在死后吧。 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毕竟不再是狂人日记中吃人的社会了。 李翰 2016.11.24
2575 次阅读|0 个评论
余华《第七天》读后感
热度 3 zywsict 2013-10-1 08:02
花了三个多小时一口气读完了余华的新作《第七天》,发现里面的故事都是似曾相识,比如强拆事件、弃婴事件、袭警事件等等。作者将这些事件串联起来,成为一篇小说,但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 无法感受到作者对这些事件倾注的情感, 作者几乎就像微博大 V 一样将这些事件进行 转播和改编。 《第七天》和《活着》都是描写死亡的,《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是生不如死,但死后能够买到墓地安葬;而《第七天》中的人物都是各种惨死:有跳楼死的、有被车撞死的、有卖肾死的、有治不起病死的,还有被强拆死的。这些底层的死者死后因买不起墓地,都是死无葬身之地,不能够得到安息。《活着》更多地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而《第七天》更多地体现了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对底层民众生活的关心,为遭受不公正待遇的人民打抱不平,同时表达了对各种政府不作为的不满。 《第七天》正如书名那样,讲述了主人公死后七天的遭遇,每一天都遇到不同的人,发生不同的事,这其中 掺杂着回忆与虚妄、爱情与感伤、高贵与渺小、荒诞与真实,接触到 人间的 炼狱 。 主人公的幽灵杨飞,一路行进,从殡仪馆出发,一路跌跌撞撞, 见到一群和他一样死无葬身之地的亡魂,这其中有作者的亲人,邻居,也有陌生人。他们都是生活在底层的人民,遭遇到各种惨死。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第三天中杨飞回顾自己的身世,杨飞的母亲在火车快进站时上厕所生下杨飞,杨飞从厕所丢到铁路上被年仅 21 岁 铁路工人杨金彪捡到,从此开始了他们之间父子情深的故事,读之无不为之动容。杨金彪对杨飞倾注了无限的爱,上工他将小杨飞绑在背上,冲好奶粉放在胸前给小杨飞吃。他能够根据小杨飞的声音判断他是否饿了、渴了,还是需要换尿布。因为杨飞的存在,他拒绝了所有的女孩,终身未娶。当杨飞要与亲生父母相见时,他将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为杨飞置办行装。为了杨飞能够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他毫不犹豫地支持杨飞到北方城市工作;当他得知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时,为了不连累杨飞又离家出走。 我觉得这部小说的神来之笔就是塑造了杨金彪的形象,他一生善良勤劳,为曾经“遗弃”杨飞二十四小时而内疚一生,死于异乡后,为了能够与杨飞见一面,他自愿在殡仪馆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维护着公平正义。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13886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余华: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热度 1 zywsict 2013-8-17 21:32
历史的差距让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欧洲四百多年的动荡万变,而现实的差距又将同时代的中国人分裂到不同的时代里去了。 1970 年代时候,也就是文革后期,我还是一个中学生,当时男生和女生之间是不说话的,虽然非常想说话,可是不敢说,就是爱慕对方,也只能偷偷地用眼睛看看而已。也有胆大的男生悄悄给女生写纸条,而且还不敢写上明确示爱的句子,都是一些指鹿为马的句子,比如要送给对方一块橡皮一支铅笔之类的句子,来传达爱的信息。接到纸条的女生立刻明白那小子想干什么,女生普遍的反应是紧张和害怕,假如纸条一旦曝光,女生就会深感羞愧,好像她自己做错了什么。 三十多年以后的今天,中学生谈情说爱早已在心理上合法化,在舆论上公开化。现在的女中学生竟然是穿着校服去医院做人流手术,媒体上曾经有过这样一条消息,一个女中学生穿着校服去医院做人流手术时,有四个穿着校服的男中学生簇拥着,当医生说手术前需要家属签字时,四个男中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着要签名。 是什么原因让我们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中国这三十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三十年的年均经济增长 9 %,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国,可是在这个光荣的数据后面,却是一个让人不安的数据,人均年收入仍然在世界的一百位。如果以每年收入只有 600 元人民币计算,中国的贫穷人口有三千万;如果年收入增加到 800 元人民币,那么中国的贫穷人口达到一个亿。这两项应该是平衡的经济指标,在今天的中国竟然如此的不平衡。 改革开放 30 年来,中国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但没有被缩小,反而拉得更大。 2007 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比扩大到了 3.33 ∶ 1 ,绝对差距达到 9646 元人民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大的一年。 为什么假冒伪劣的产品在中国层出不穷?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中国人在食用毒猪肉、毒大米和毒奶粉?因为这些产品价格低廉,他们微薄的收入只能去消费这些假冒伪劣产品。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有一个庞大的贫穷人群的存在,假冒伪劣产品才能在中国畅通无阻。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中期,东部地区城市里的人普遍在喝可口可乐了;可是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中部山区外出打工的人,在回家过年时,给乡亲带去的礼物是可口可乐,因为他们的乡亲还没有见过可口可乐。 社会生活的不平衡也会带来梦想的不平衡,几年前 CCTV 在六一儿童节期间,采访了中国各地的孩子,问他们六一的时候最想得到的礼物是什么?一个北京的男孩想要一架真正的波音飞机;一个西北的女孩却是羞怯地说,她想要一双白球鞋。 两个同龄的中国孩子,就是梦想都有着如此巨大的差距。对这个西北女孩来说,她想得到一双普通的白球鞋,也许和那个北京男孩想得到的波音飞机一样遥远。 其实很多年了,我们一直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我为什么写下了《兄弟》?这是两个时代相遇以后出生的小说,前一个是文革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那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文革的中国和今天的中国,好比是欧洲的中世纪和欧洲的现在。一个欧洲人活四百多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应该是四百年间的动荡万变,现在浓缩在了四十年之中。 北京和西北这两个孩子梦想之间的差距,显示了两个极端,可以说和我举出的第一个例子的差距一样巨大,三十多年前的女中学生和今天的女中学生是另外的两个极端,前者显示的是现实的差距,后者显示的是历史的差距。历史的差距让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欧洲四百多年的动荡万变,而现实的差距又将同时代的中国人分裂到不同的时代里去了。前面说到的北京男孩和西北女孩,这两个生活在同样时代里的孩子,他们梦想之间的差距,让人恍惚觉得一个生活在今天的欧洲,另一个生活在四百多年前的欧洲。 这就是今天的中国,我们不仅生活在现实和历史的巨大差距里,也生活在梦想的巨大差距里。 最后,我要用一个真实的故事来结束这篇文章。这是发生在中国南方某个城市里的故事,在林立的现代化高楼和商场里人头攒动的繁华景象里,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被绑架了。两个绑架者身无分文又毫无经验,所以很快就被警察捉拿归案。两个绑架者在索要赎金的时候,没钱去买盒饭,其中一个出去借了 20 元人民币回来,买了两个盒饭,一个盒饭给小学生吃,另一个盒饭两个绑架者分着吃。获救的小学生告诉警察: “他们太穷了。
个人分类: 转载|2137 次阅读|2 个评论
《活着》经典语句
热度 1 zywsict 2013-6-18 09:15
1. 看我身边的人,他们也只是风光一阵子,到头来命都丢了, 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 到头来 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 接着 一个死去, 可 我还活着。 2.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 3. 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 。 4. 你千万别糊涂,死人都还想活过来,你一个大活人可不能去死 。 5. 一个人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么也活不了 。 6. 人啊,活着时受了再多的苦,到了快死的时候也会想个法子来宽慰自己 。 7. 女人都是一个心眼,她认准的事谁也不能让她变。 8. 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 9. 为什么丑陋的事情总在身边,美好的事物总在海角? 10. 我知道他不会和我拼命了,可他说的话就像是一把钝刀子在割我的脖子,脑袋掉不下来,倒是疼得死去活来。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6189 次阅读|2 个评论
虹影《饥饿的女儿》
热度 2 nitzschia 2012-7-1 23:45
初看这本书感觉比较接近余华的风格,仔细品味一下又不同,毕竟这是一本关于女人的书,女人比男人更了解女人,女人写女人更加无情。整本书读下来有一种从脚底凉到心底的感觉,以至于我出去吃晚饭的时候也感觉不到阵阵袭来的热浪。一个女人怎么可以如此心狠,如此露骨。 我对世俗进取心特别强的人有一种天然的鄙视,对带着自毁倾向的人有一种天然的喜爱。我在六六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孤独的却又不安分的影子。 有些人给我们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对于书,我的感觉是每次读到让我感到震撼的书时都是恰好的年龄,比如大学时读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如此之轻》就翻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上周在出差的火车上我一口气就看完了。《饥饿的女儿》是一本关于一个叛逆少女成长故事的书,我已经到了而立之年,用一种成年人的理解和宽容来解读它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这是生于六十年代的人写的书,50、60和少数70后可能都有过一段关于饥饿的刻骨铭心的经历,我们这些80后比较幸运,上到中学知道臭美的年龄就开始嚷着要减肥了。对于那段历史我并不是太清楚,不过“饱暖思淫欲”,自古以来人的生理需求方面应该是变化不大的,不断变化的可能是人的理想,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梦想,不同的梦想造就不同的英雄。 长大后我们种种行为都是童年时代的映射,这是弗洛伊德的观点,我很不愿意承认,但是他是经过大量科学实验证实了的,肯定是有部分的真理在里面。从厦门回上海的火车上,一位带着小孩的父亲坐过了站,愤怒的父亲一边大声咆哮一边捶打车窗要求停车,小孩也在一边歇斯底里地哭着要下车,“什么样的成长环境造就什么样的小孩”,这是我的旅伴说的,一个平时看上去没心没肺却又时不时地甩出一两句富含哲理的姑娘。我看着那个哭泣的小女孩,梳了三个小辫子,最上面那个是朝天辫,突然感觉她很像小时候的我,感到一阵心酸。这女孩不知道长大后会怎样?叛逆、自闭的六六成长为一位卓尔不群的女作家,也许将来我们都可以是有用的,也许吧。
个人分类: 我看的书|58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 “十个词汇里的中国” by 余华
zuojun 2012-2-13 09:06
http://book.zi5.me/books/read/2676/8#filepos168737 写 作 …这一年我小学一年级,我哥哥小学三年级,处于人生低谷的父亲自导自演了一场政治戏,让我们全家过一个革命化的春 节。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别人家省吃俭用了一年之后,终于可以大鱼大肉好吃一顿,我们家却吃上了「忆苦思甜饭」。所谓「忆苦思甜饭」,就是将糠和野菜混在一 起煮熟了,再捏成 团子。这种被称为糠团子的食物是旧社会穷人吃的,我们在大年三十晚上吃着糠团子,就是为了回忆旧社会的苦,体会新社会的甜。   我双手捧着淡而无味的糠 团子,小心翼翼地吃着,我觉得粗糙的糠在我下咽的时候似乎划破了我的食道,我十分委屈地说,糠团子吃起来有些疼。我父亲装出高兴的样子,用他外科医生的语气说:「疼了才好,疼了才说明忆苦思甜的疗效出来了。 」…
个人分类: iBook|203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余华:我们的安魂曲
jinkai719 2011-11-11 14:31
我只用一个夜晚读完了哈金的新作《南京安魂曲》,我不知道需要多少个夜晚还有白天才能减弱这部作品带给我的伤痛。我知道时间可以修改我们的记忆和情感,文学就是这样历久弥新。当我在多年之后找回这些感受时,伤痛可能已经成为隐隐作痛,那种来自记忆深处的疼痛。身体的伤疤可以愈合,记忆的隐隐作痛却是源远流长。 我想,哈金在写作《南京安魂曲》时,可能一直沉溺在记忆的隐隐作痛里。他的叙述是如此的平静,平静的让人没有注意到叙述的存在,可是带给读者的阅读冲击却是如此强烈。我相信这些强烈的冲击将会在时间的长河里逐渐风平浪静,读者在此后的岁月里回味《南京安魂曲》时,就会与作者一起感受记忆的隐隐作痛。 这正是哈金想要表达的,让我们面对历史的创伤,在追思和慰灵的小路上无声地行走。在这个意义上说,哈金写下了他自己的安魂曲,也写下了我们共同的安魂曲。 哈金早已是享誉世界的作家了。他出生于辽宁,在文革中长大,当过兵, 1981 年毕业于 黑龙江大学 , 1984 年 获得 山东大学 北美文学 硕士学位, 1985 年留学美国,他是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出国留学生。这一代留学生拿着为数不多的奖学金,一边学习一边打工糊口,还要从牙缝里省下钱来寄回国内。哈金可能更加艰苦,因为他学习打工之余还要写作,而且是用英语写作。他对待写作精益求精,一部小说会修改 40 多次,这部《南京安魂曲》也修改了这么多次。 我拿到这部书稿时,《南京安魂曲》的书名直截了当地告诉我:这是一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作品。我心想,哈金又在啃别人啃不动的题材了。虽然我已经熟悉他的写作,虽然我在他此前的小说里已经领略了他驾驭宏大题材的能力,我仍然满怀敬意。 南京大屠杀是中国现代史上无法愈合的创伤。侵华日军于 1937 年 12 月 13 日攻陷当时的首都南京,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平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 6 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在大屠杀中有 30 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 在这简单的词汇和数字的背后,有着巨浪滔天似的鲜血和泪水,多少凄惨哀号,多少生离死别,多少活生生的个体在毁灭、耻辱、痛苦和恐惧里沉浮,仿佛是纷纷扬扬的雪花那样数不胜数,每一片雪花都是一个悲剧。要将如此宏大而又惨烈的悲剧叙述出来,是一次艰巨的写作。而且对于文学来说,光有宏大场景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叙述出这样的场景里那些个体的纷繁复杂。哈金一如既往的出色,他在看似庞杂无序的事件和人物里,为我们开辟出了一条清晰的叙述之路,同时又写出了悲剧面前的众生万象和复杂人性。 《南京安魂曲》有着纪录片般的真实感,触目惊心的场景和苦难中的人生纷至沓来。哈金的叙述也像纪录片的镜头一样诚实可靠,这是他一贯的风格。他的写作从来不会借助花哨的形式来掩饰什么,他的写作常常朴实的不像是写作,所以他的作品总是具有了特别的力量。 金陵女子学院是哈金叙述的支点,一所美国人办的学校,在南京被日军攻陷之后成为难民救济所。成千上万的妇女儿童和少数成年男子在这里开始了噩梦般的经历,日军在南京城的强奸杀戮也在这里展开,而中国难民之间的友情和猜忌、互助和冲突也同时展开。这就是哈金,他的故事总是在单纯里展现出复杂。《南京安魂曲》有着惨不忍睹的情景,也有温暖感人的细节;有友爱、信任和正义之举,也有自私、中伤和嫉妒之情……在巨大的悲剧面前,人性的光辉和人性的丑陋都在不断放大,有时候会在同一个人身上放大。 这部作品的宏大远远超出它所拥有的篇幅,想要在此作出简要的介绍是不可能的,也许可以简要地介绍一下作品中的人物,那也是捉襟见肘的工作。 明妮·魏德林,作为战时金陵女子学院的临时负责人,是故事的主角,这是一位无私的女性,她勇敢而执着,竭尽全力与日军抗争,努力保护所有的难民,可是最后遭受了妒忌和诽谤。故事的讲述者安玲,她的儿子战前去日本留学,娶了一位善良的日本女子,战争期间被迫入伍来到中国,作为日军战地医院的医生,这位反战的正直青年最后被游击队以汉奸处死。安玲在战后出席东京审判时与自己的日本儿媳和孙子相见不敢相认的情景令人感伤。 感伤之后是感叹:人世间的可怕不只是种种令人发指的暴行,还有命运的无情冷酷,而命运不是上帝的安排,是人和人之间制造出来的。
11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茅盾文学奖揭晓,没有余华
shareworld 2008-10-28 13:32
茅盾文学奖揭晓了。贾平凹的《秦腔》、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周大新的《湖光山色》、麦家的《暗算》成功登顶。向他们表示祝贺! 很遗憾,没有看到余华的名字。我对余华很是喜欢,可是找了半天,就是没有看到他和他的《兄弟》。此前有传言说《兄弟》未获推荐,还有辟谣的站出来,说已经有了。我于是充满了期待。到了今天,有点小小的失望。不过我支持余华,写完博客,我就去转书店去,把那本《兄弟》买下来。 前几年的茅盾文学奖一揭晓,立刻会引起轰动。茅盾文学奖这几个字印在书的封面,闪闪发光。我就是循着这几个字,认真地看了几部上等的佳作。不过这两年,好像大家对这个奖不大关注了,只有我在自己的博客里提到一下,还是带着失望的语气不知道是文学的地位下降了,还是茅盾文学奖名声扫地了这两种情况,我都不愿意看到。 上一篇博客: 四年日思夜想,能否等来一个电话号码? 下一篇博客: 反对电视:电视真正的危害是什么?
个人分类: 我有一个收获|518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8: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