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闵应骅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推荐阅读闵应骅老师的《科技奇迹(180607)》
zlyang 2018-6-8 10:14
希望国人关注此问题,做出中国人的贡献。我们不是要增多污染的指标,而是要设法解决世界的污染问题。 ————闵应骅, IEEE Life Fellow 推荐阅读 闵应骅 老师的《科技奇迹(180607)》 请前往阅读 闵应骅 ,2018-06-07, 科技奇迹(180607)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0937-1117799.html 闵老师介绍的是IEEE Spectrum 2018/6发表了一组文章: 3 Jun 2018 | 19:00 GMT Can Technology Reverse Climate Change? IEEE Spectrum’s editors and writers investigate a dozen of the world’s most promising projects to cut greenhouse gases By The Editors of IEEE Spectrum https://spectrum.ieee.org/energy/environment/can-technology-reverse-climate-change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链接!
2069 次阅读|1 个评论
期待闵应骅博主赐教
热度 4 chrujun 2015-1-25 12:02
闵应骅 2015-1-25 11:51 精选也是为政治服务! 闵应骅博主针对我的博文被精选这样说。 我那篇博文的观点有什么问题,希望闵老赐教。把科学的问题往政治上扯,有害无益。 我在那篇博文中早就说了,欢迎大家批评我的博文,靠事实和证据说话。
个人分类: 中国观察|3978 次阅读|4 个评论
猜猜看:“多有高谈阔论,少有切实深入。”出自何处?
热度 2 zlyang 2012-5-15 21:34
猜猜看: “ 多有高谈阔论,少有切实深入。 ” 出自何处? 多有高谈阔论,少有切实深入。 随波逐流是误导,但是白菜都4元/斤了,还能卖2毛/斤的白菜吗? 钱学森之问,几人记否? 如果题目都不能吸引住评委眼球的话,很少有认真看内容的评审专家。很多辞藻不够华丽的好课题就这样搁浅了。。。 基金申请是自己出题,在强烈的竞争下,只好忽的越大越好。 严格意义上讲,中国没有基础研究。 2001年,当时的美国《科学》杂志的主编Rubinstan博士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作报告,说了这样一段话:从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来看,中国尚属于一个基本上没有什么基础研究的国家。 所以,申请书没有任何创新点就不足为奇了。因为,一个国家的总体基础研究水平低下,结果就是如此,不会出奇迹。 前年听某大学科研副校长说:“现在的科研,太华而不实了。 有用的基础无人做,净做时髦花哨 。 ” “有时造假是从写课题申请报告时开始的。你的意义不知道要写得多么伟大,好像写完了你都不用干了似的。 你如果 不说假话 , 不说大话, 可能你就不知道 被边缘到什么地方去了 。” 操秀英《科技日报》:2011-11-25 《科技日报:课题申请,为什么流行“编故事”》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1/255983.shtm 科学在中国还没有生根 。 我们需要一个新的信仰,光靠科学是不够的。 讲得过分一点,甚至可以说 中国古代没有纯粹数学 ,都是应用数学。这是中国古代科学的一个缺点, 这个缺点到现在还存在 。应用当然很重要,但是许多科学领域的基本发现都在于基础科学。 人往往从两个方面思考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 人和自然的关系 以及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 西方多考虑人和自然的关系 ,而 中国人多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西方人讲人与自然的关系,人要改造自然,就要求社会和自然不断地变化、进步,这样就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中国的孔子、儒家主要讲人际关系、讲稳定,不愿讲自然的基本规律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想不到,也不鼓励讨论这些问题。所以在科学、哲学方面的发展不多,即使有,也多在应用方面 。 “凡事都要从研究事物的最基本的问题入手, 在基本问题尚未弄清之前就跳入到研究解决实践问题, 那迟早还得被迫回过头来研究解决那些最基本的问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0937-571059.html
4100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