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书城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夹缝
rczeng 2016-2-23 00:00
夹缝 —丙申年正月逛新华书城有感 曾荣昌 又一次忙里偷闲,全家在午后申时顺道来到新华书城。店里虽然有点冷清,也还有点人气。中午在街边餐馆吃了点面条,有点咸,书城二楼右边咖啡区的茶饮成了全家的首选消费。从一楼乘坐电梯,往右边拐弯就可见咖啡区明圆岛。 在这春的节日里,悠闲地放慢了脚步,眼光柔和地扫描着店内四周。在一楼连接二楼的电梯旁,墙上头顶一排字吸引了我的目光:“启发、温润、涵泳、聆听、遇见、玩耍”。下面文字说明这是书城的六大功能区。我特别喜欢温润和涵泳这两个词。 在这之下,还有一首小诗: 除了想象和行走, 我们还能借着一角书桌, 与世界悄然连接, 撬开书店的大门, 世界便在你眼前展开。 这首小诗的意境很美。借助书本,就可架起一座桥梁,通古今,联中外;在时空中恣意遨游;在书海中逐浪泛舟。由此联想到儿时所记得的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几人识得苦中之乐? 径直走到咖啡屋门前,玻璃门随之自动打开。进得门来,铃声嘀嗒、嘀嗒两声,提醒吧台来主人客人来了。悠扬的音乐在耳际萦绕开来,阳光透过前面窗户,窗边的那张小方桌显得格外明亮。实木桌面、椅子和原木凳子,只刷上了一层黄色的清油,木头纹理深浅清晰可见,显得原始、自然、质朴和厚实,体现了设计者的匠心独运和文化品味。 随意翻阅咖啡小屋中的书籍,一本《文化夹缝谈》(朱其训著)立刻吸住了我的眼光。“夹缝原指两个靠近的物体中间的狭窄空隙,而用在夹缝学中的夹缝,是指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的事物对第三个事物或更多事物构成的挤压态势。” 笔者认为,夹缝应该不仅是上面所指,可以更加宽泛;可以是空间的、物理的;也可以是时间上的、精神上的;似乎指一维尺度时空和精神层面的挤压感更为贴切。 其实,自然界世间万物都在夹缝中存在。 石头缝中小树苗 夹缝中的小石头 石缝中的松树 矿物在裂缝中永生 根据热力学原理,化学反应自由能的降低是焓降与熵增的结果( ΔG=ΔH-TΔS )。焓 是本身内能与外界环境推动力之和(Δ H =Δ U +Δ( pV ));焓变涉及 化学反应的起始、终止状态和物质所处环境的压强、温度等因素。温度越高,自由能的变化(降幅)越明显,体系越稳定。 只有在夹缝中经受苛刻的环境历练,才有万物坚强个性与不屈品质。只有经过极端环境的磨练,才有熵增,意味着生机与孕育。 小麦只有经过冬天的碾压和天寒地冻,才有夏天的丰收。小草在参天大树下无声无息地生长,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黄山松树在嶙峋怪石中扎根,严寒酷暑、高耸挺立,不坠青云之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小溪在千山万壑中如千军万马奔腾,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印度板块与 亚 欧板块的每次挤压与碰撞造就了喜马拉雅山节节高升的气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材料经过锤炼和极端条件加工,造就了其特殊性能。钢经百炼化指柔。金属经过锻造、挤压,组织得到细化、强度韧性得到提高。熔融金属激冷可得硬度高而耐蚀性好的金属玻璃;钢经固态热处理淬火冷却得超硬态的马氏体组织。石墨经过高温变成钻石。 国亦如此,小国在大国之间的夹缝中,弱国在强国之间的夹缝中生存。瑞士在欧洲强国中以中立为立国之本,成就了瑞士银行的传奇。 人生也莫不如此。人在人与人之间的夹缝中存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强者经过每一次打压、排挤、就经受一次锤炼、获得了一次成长机会。孙悟空只有经过八卦炉的考验才具有火眼金睛。司马迁遭受宫刑而著《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孔子周游列国,千辛万苦不受待见,终成儒家一统;释迦摩尼苦行天下、身心历经磨难、菩提树下觉悟终成佛祖。 几杯茶后,夕阳从西边斜射过来,透过窗户玻璃,带来房间丝丝暖意。在彷如潺潺流水的音乐中,竟然睡意蒙蒙。梦境中仿如崂山道士,穿越于时空。此刻,不禁来到柳宗元所描绘的《江雪》世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皑皑白雪,远处山峦与天际混为一体,林中小径被无声无息地淹没,人迹罕见。一叶扁舟,漂泊江中,舟中老者,独钓江雪。仔细品味,这白雪、寂静、激流、寒凉的画面体现了一种不惧逆境、超凡脱俗、峻洁孤高的人生境界。这意境与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此明志,是为记 二零一六年正月十五晚 于青岛
个人分类: 随笔|2564 次阅读|0 个评论
闲暇一刻
rczeng 2016-1-3 09:02
闲暇一刻 ——元旦逛书城 逛青岛书城是一家人的共同喜爱。学校远离闹市,节假日里学生们大都去城里。 校园里 ,平时书声 朗朗 ,此时则十分寂静。去书城路途遥远,似乎比从老家到长沙还远。不管怎样,一年到头总会在重大节假日来几趟。顺便去看看栈桥附近成群飞舞的海鸥。 去青岛可在火车站附近停下来,红瓦、 蓝天、 白云、碧海立刻映入眼帘。 漫步沙滩, 听惊涛拍岸、观海鸥翔集 ,远离凡尘,让心境放飞一下 。 昨天晚上全家人商量2016元旦去哪里,一致同意去逛久违了的青岛书城。从经济上来看,去京东网上也许更加经济和快捷。可是,网购缺少一种体验、品味和气息。 上午早早地吃过中饭,坐上车。窗外轻风吹拂,一扫多日笼罩在头顶的雾霾,青山依旧突兀,白云如丝如带,阳光垂照,径落在窗前,真是难得的好天气。 几月不见,书城显得门庭冷落,原在二层的科技图书竟不知去向。询问才知,已经移架到负一层。 辗转寻觅,略显昏暗的灯光下,首先看到的是人文社科类图书。偶遇朱光潜先生的《谈美》,随手翻阅,竟爱不释手。在“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一篇中,朱先生从不同(木商、植物学家、画家)视角来论述对待古松的态度,指出 美是人异于其它动物的更高尚的企求 ,“ 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 ”。 东北一隅,书架上静静的躺着寥寥数种工程材料类书籍。其它科技类图书同样很少,心境随之亦沉,原本丰富多样的科技类图书竟沦落到如此无人问津的境地。这预示着实体图书市场的急剧萎缩,不知这青岛最大新华书店还能支撑多久。 徜徉于书城,还 有一种体验就是读书时可以品茶、喝咖啡。 在二楼西南角,原先劈出的一咖啡屋依旧在。要了一杯龙井茶,找个座位,放下眼镜,翻阅着扉页,寻找一种感觉、一种品味。 龙井也没有原先在杭州西湖喝过的甘甜味道了。那是1995年夏初,正值采摘的时节。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年龄不同、心境也不同,体验也就自然不同。 在这雅致的空间,悠扬的音乐 萦绕 在耳边,墨香和茶香弥散在鼻尖。摸触这凹凸有致的文字、追触着作者深沉的脉搏。 这种自然对五官的刺激,读者与作者心灵的碰撞,似一曲交响曲,也是陈年佳酿,随年龄的增长,品味自然更加甘醇,这何尝不是一种闲情逸致。
个人分类: 随笔|3832 次阅读|0 个评论
品读
热度 2 wdzh168 2011-11-1 20:24
品读
昨天去博库书城,无意中却发现有一本《控制论基础》的小册子,不到 100 页售价 16 元,是董旺远、何红英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1 版,觉得内容简洁又具有一定深度,甚是喜爱,拿回家还觉得余味未尽,这本书明确了许多概念,没有拖沓的感觉。 随着机电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机械专业很有必要掌握一定量的控制理论知识,《大型旋转机械运行状态趋势预测》一书将状态预测理论运用到机械的运行实践中,本书作者徐小力和王红军在多项基金的资助下,创造性地将机械的运行状态进行预测,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给予了创新。 另一本书书名是《现代控制系统》(第十一版),全书 800 余页,原书是美国 Richard C.Dorf 等人编著,谢卫红等人翻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 版,该书篇幅较长有些啰嗦,但其中很多例子涉及航空航天、机器人等,凸显其贴近实际的价值所在,可以选择性的浏览,取其精华。 2002 年以前,因欲读汕头大学和中山大学的研究生,按照两所学校的课程计划,我购买了很多机电一体化方面的书籍,因多年漂泊这些书一直没有派上用场,现在偶尔翻出所剩的几本,惊喜的发现同我今天所从事的职业密切关联,只是这些书的纸张发黄了,内容也显陈旧。但控制理论的发展日新月异,激励我们多读书,读好书,在品读中享受快乐!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3842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9: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