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季羡林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深切缅怀季羡林先生
excellent 2009-7-16 22:48
2009年7月11日上午9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 季羡林 先生在北京301医院辞世,享年98岁。噩耗传来,让我无限悲痛,深切缅怀这位国学大师、学术鸿儒、学界楷模!愿老人家一路走好。 初识先生是在上大学的时候,读了一本名为《东方学人季羡林》的书,深深被先生的高尚人格及传奇经历所折服,此后又陆续拜读了先生的《留德十年》,《牛棚杂忆》,文集《我的心是一面镜子》这三本书。 纵观先生的一生,我认为季羡林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季羡林,有几个重大的转折: 第一,从老家被带到了在济南的叔父家里。先生也因此离开了自己最爱且最疼爱自己的母亲,先生的很多文章里每次写到母亲都让人体会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赤字情怀和深深的遗憾,比如在《留德十年》里,先生写道:每次在梦里找不到母亲,都会大哭着醒来。 第二,没有考上邮局的铁饭碗,而是继续自己的学业。如果当初先生抓住了这个铁饭碗,或许今天谁也不会去理睬那个邮局的小职员吧 第三,当年先生同时被清华和北大录取时,选清华而弃北大,我认为是先生人生的又一次重大转折。选择上清华的出于当时清华的出国比例比北大高,时隔五年之后,终于如愿出国。当时清华的文学院有著名的四大导师,这个时期是清华人文学科发展的顶峰。在清华,出于偶然先生选了一门由素有教授的教授美誉的陈寅恪教授所开的一门课《佛经翻译文学》,并以此做为自己终生的学术追求。就是在这个领域,先生表现出了超出常人的天赋和意志力,将这一被人视为天书的学问做得炉火纯青。 第四,当然是回母校教了一年高中后,清华将其选为庚子赔款赴德留学生。在德国,先生依然从事他的古文字研究,并开始研究吐火罗文。 第五,由陈寅恪举荐,执教北大,并组建东语系。先生的重大贡献除了在其所研究的领域开疆拓土外,由他一手组建的东语系至今仍是北大外语系中最活跃的一个系。 第六,文革期间,先生受尽四人帮的凌辱,被关进牛棚,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仍然顽强的活着,并继续他的研究。在北大当楼管时,翻译完成了巨著《罗摩衍那》,这也是先生令人尊敬的一面。 先生为人正直,待人平和。在任北大副校长时,热心学校建设及关心教职工的生活。先生首创学术良心,不浮夸,踏踏实实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堪称学界楷模。从先生的衣着、谈吐、生活习惯来看,他十足是一个平凡的人,也就是这一个平凡的人给了我们太多的启示。斯人已去,留给我们的是他用一生耕耘的光辉形象,我们敬佩他、缅怀他,也时刻提醒自己有这么一个伟人在看着我们,督促我们前进。 愿老人一路走好!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46 次阅读|0 个评论
鸿飞无贬季老之意——再读鸿飞《季羡林先生是个庸人 》
可真 2009-7-15 10:19
鸿飞《 季羡林先生是个庸人 》一文已引致高达近万的点击数,观网友评论,贬之者颇多。但我结合诸多网友的评论而再读鸿飞其文而寻思之,感到有些网友的评论似乎是不得其要领的,虽然其中不乏出乎良好动机者,故情由可原。但是,在我再读其文之后的观感来看,鸿飞其文,确实既不是评其人之学问,也不是评其人之人品,而是从人的存在意义角度来评论其人的自我价值,因其文中 分明是在他并不知道自己生存的意义是什么的意义上称其为庸人的 。这个庸人的确没有贬低季老的学问和人品的意义,只是表达了作者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以及据此价值观对于季老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的自我价值的看法 。这里,我无意于为鸿飞辩解什么,只是要说出我所看到的事实而已。 顺便一提,在别人的博客上对别人的文章发表尖锐的评论,甚至偶而文雅地骂骂人,这都不是不可以的,但是当作这样的评论或开骂时,理当先细读其原文而审思之,否则就不是对其文章本身的评论了,而是离开其本文,借题发挥甚至离题万里地表达评论者自己的某些观点或对其文作者的某些看法。当然,离开其本文来表达评论者自己的观点或对其文作者的看法,这也不是不可以,但这和评论其文章本身毕竟是两回事。
个人分类: 散文.随笔|412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在北京大学悼念季羡林先生随想
李丕鹏 2009-7-15 00:30
2009年7月11日上午8时50分左右,季羡林先生平静的走了。带着他要活到150岁的美好愿望走了。 我是非常悲伤的。我没有机缘见季先生,但是从他的文章里学到很多东西。从初中时的《季羡林散文选》,到高中时陆续拜读《牛棚杂忆》《留德十年》,又到大学时读《病榻杂记》,再到今年刚买到的24卷《季羡林文集》,一路读着季先生走过,也就是一路学习季先生走过,有这些书籍陪伴,就好像有季先生在指引我。我是多么想拜见季先生,似乎随时都有这个憧憬,然而,现在却彻底破灭。这位给我无数陪伴的老先生走了。 季先生的学问,我是不懂的。可能了解季先生学问的人也是不多的;完全学到的,恐怕是没有的。但是,每当我看着我能读懂的季先生的文章,似乎耳畔有季先生的声音在读给我听,那带着山东口音的普通话,难道是我看书时的真诚和认真带着我走进了季先生的世界?《牛棚杂忆》里那讲述着文革期间季先生的受苦受难的字句,令我流下伤心的泪水,我不只一次想过,如果我在当事,愿意替季先生承受;季先生的学生、朋友冷眼看待他时,我又不只一次想过,如果我在当事,会不顾一切的跟随季先生。《留德十年》里回忆着季先生与德国导师瓦尔德施密特教授、西克教授等等的师生情时,我又留下感动的泪水,这是多么幸福的经历啊。。。。。。带着感情去品味季先生的文章,就是真正走进了季先生的内心世界,如此,是会爱上季先生的。 知道季羡林其名的人大概是不多的。不过,季先生又何必为那些不了解他的人所知道呢? 今天,我带着悲伤走进北京大学,走到百年讲堂。在这里,有季先生的灵堂。我肃穆的走进排队的人群里,带着一朵白花,慢慢进入灵堂。在签名册上,我留下自己的名字,希望季先生能知道,我这个千里之外的仰慕者来追思他了。轮到我走到遗像面前,我凝望着季先生的笑容,又想起季先生是以98岁高龄毫无痛苦的离开,心里有了一丝安慰,默默地念着想好的话,认真的鞠躬三下,退开。我想去季先生的故居朗润园看看,于是问了守灵的同学怎么走,当我说起想看看季先生在朗润园种下的荷花季荷时,那位同学说她好想哭,我突然也悲从中来,泪水在眼眶里转,险些跌落下来。 我询问着朗润园的去路,终于来到了季先生的故居朗润园13号楼201室。简单的4方窗户,很难把这2间屋子和这位大师连系起来。但是,我立刻意识到,我想错了季先生几十年来沉浸在心爱的学术研究里,这是最大的快乐,和房子的豪华有什么相干?! 屋外,就是池塘,里面生长着季羡林先生亲手种下的季荷,现在水已近干枯,只有池塘中央的荷花还生长旺盛,又是夏日,他们大多开着淡雅的荷花,令人觉得很有生气。不知他们是否知道,主人已经悄然离开他们了。池塘边的凳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全部拆除了,如果季先生想来看看他的季荷,又坐在哪里呢? 2009年7月14日夜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2287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师的风采与余韵
罗非 2009-7-14 18:55
季羡林先生去世了。本来并不熟悉有关季老的事,仅仅是闻名而已。因为他的离去,大家都因此而写纪念文章,我也就得以多了解了一点有关他的事。 从网上的报道来看,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季老不喜欢别人称他大师。我的一位老师曾经说过: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先让他自称大师。所以,我几乎本能地对自称大师有些反感。好在季老不是这样。 看到杨澜对季老的访问录,说到教授遍地走的事。今天还和同事们说起,当今的中国,教授的确不值钱。倒不是因为收入不够高,而是教授的数量太多,水平参差不齐。况且自古物以稀为贵,遍地走的事物肯定是贵不起来的。因而记得在古代理学昌盛的时代,曾经有过圣人遍地走的说法;西藏密宗大盛的时代,也有活佛遍地走的俗语。这样看来,如今的教授泛滥现象倒也不是空前绝后的;大概任何东西,在过于兴盛之时都会如此。只是这样的兴盛是否真的兴盛,随后是否会跟着衰落,就要看当时领袖者的眼光和魄力了。 在这些回忆文章中,也不乏有关季老的俭朴,季老的异国恋情和他的操守。但最引我注目的还是那篇有关季老顿悟的文章(见 http://www.zhyww.cn/teacher/chuzhong/jsyw/200904/20447.html )。从这篇文章中,我仿佛看到了季老在那生死一线的境地中,对人生真谛的体认。原文作者说,这或许是他能够安度文革的迫害而仍享高寿的秘密。在我看来,恐怕还不止这些。季老之所以能为季老,或者说,一个真正的学问者之所以成就,全在他从自己的经历之中,有机会体认到人生的真谛。或者由于自幼梦想驱使的不倦探索,或者由于励志学养的所得,或者由于困境的激励而成就 正如孔子所说:人有生而知之者,有学而知之者,有困而知之者;至其知者,一也。不论由于何种原因,能够体认到这真谛的人,才能不流于俗,在自己的领域为人类作出前所未有的突破吧。 谨以此文纪念季老先生。
个人分类: 明师堂|5340 次阅读|1 个评论
推荐文章 科学时报:向季羡林任继愈两位老人学做人
黄安年 2009-7-14 15:18
推荐文章 科学时报:向季羡林任继愈两位老人学做人 黄安年推荐张明伟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7 月 14 日发布 黄安年按 : 读了科学时报张明伟先生的短文很受启发 , 值得我自己和每位学人深思 , 一个人不管水平多高 , 自以为多牛 , 首先要明白自己是个普通人 , 一个和老百姓心连心的人 , 一个虚怀若谷的人 , 一个和大家平起平坐的人 , 一个不狂妄自大的人。两老不仅学问做得很好 , 受到普遍尊敬,而且做人也是我们的楷模,两老不仅是中国的 , 也是世界的 , 他们是真正的大写的人。 *********************** 科学时报:向季羡林任继愈两位老人学做人 http://www.edu.cn   2009-07-13   科学时报 张明伟    7 月 11 日,任继愈、季羡林两位著名学者驾鹤西去。两位老人的离去,是学术界的重大损失,我们表示沉痛哀悼。   两位先生去世后,诸多媒体都用国学大师之类的字眼作了大篇幅报道,似乎不加诸这样的字眼,就不能突出这两位老人的重要性。而对这两位老人来讲,其学术地位可能真的只能用大师来形容,但他们本人却早已拒绝了这样的字眼。季羡林曾经专门撰文说,要摘掉三顶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机构都把大师之类的称号加到两位老人身上。在北大校方公布的季羡林先生的讣告里,就避免了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等字眼,算是对老人这一愿望的朴素回应。   普通人未必都能了解高深的学问,也很难对两位老人大师级的学术成就作出评价;大家真正被两位老人感动的,其实是他们树立的做人榜样。有很多流传甚广的故事,我们不妨随便举上几例。   当年有一位北大新生,刚到校园有急事,便把行李交给路边遇到的一位老头看管。等到他办完事已日薄西山,却看见那个老头还待在原地,替他看着行李。直到开校会,这位学生才从主席台上发现,那个替他看行李的老头,竟是当年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先生。   任继愈先生则这样评价自己:如果没有社会的培养,就没有个人的成才。我从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不能把功劳记在我自己的名下。我四十多岁的时候编《中国哲学史》,当时恰好找到我,如果找到别人,也一样能编出来。如果我就此忘乎所以,以为我就是了不起的哲学家了,这和我的实际情况不符。   从这些简单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两位老人的朴素、平易、真实以及坦率,他们热爱自己的本色,努力做一名普通人。他们没有因为学问做得很好,就把自己从普通人中独立出来,对各种光环的拒绝就是明证。   相比于这两位老人的淡然,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更多的是对各种头衔的追逐和对诚信的漠视。事实上,在各种光环之下,这些人非但在学问上和两位老人相去甚远,在做人上高下立判,就是在内心里,他们有两位老人的宁静和坦荡么?   两位老人辞世时,都已 90 多岁,他们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成就了一个大写的人。该向他们学习什么,我们每个人都应扪心自问。 http://www.edu.cn/zhuan_jia_ping_shu_1113/20090713/t20090713_390620.shtml
个人分类: 个人所思所想(09)|43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季羡林:清新俊逸清华园
Synthon 2009-7-14 10:23
这两天季羡林先生西去,网上各种文章都很多,我却突然想起八年前的一篇文章来。 八年前,2001年春天的某天,我们正在上大学物理课,一堂课讲到大半,任教的郭钊老师突然停了下来,问道,分析化学班的科代表来了没有?请到讲台上来一下。于是我跑上讲台,还没来得及解释我们的班号分0不是分析化学而是高分子的简称,郭老师就拿出一张报纸说,这里有一篇文章,我的普通话不好,你来给大家读一下。 这篇文章便是季先生写的《清新俊逸清华园》,当时正临近清华90年校庆,该文便是为校庆所作。说实话,当时的我,作为一个大一的学生,只知道季先生是著名学者,很模糊的印象,但是当我读完这篇文章,不禁为季先生对母校的感情所打动。 日前季先生仙逝,我对季先生的了解仍然不深,无法像网上各位那样写长文纪念,只能把季先生当年的文章重录于此。同为清华校友,我祝愿季先生在天国一切都好。清华百年校庆即将来临,也希望清华大学像季先生文中说的那样,永葆青春,永远充满了活力,阔步向前,巍然立于世界名校之林,为我们伟大祖国增添无量光辉。 ----------------------------------------------------------------------   清华园,简单淳朴的三个字;但却似乎具有极大的启示性,极深邃的内涵。谁见了会不油然从内心深处漾起一缕诗情画意呢?人们眼前晃动的一定会是水木明瑟,花草葳蕤,宛如人间的桃源,天上的净土。   记得在七十一年前,在 1930 年 夏天,我从山东到北京来投考大学。当时我年少气盛,不知天高地厚,幼稚到可爱的程度,别的同学都报六七个大学,我却只报了清华和北大。这是中国最顶尖的两 所大学,一直到今天,八九十年来,始终是千千万万青年学子向往的地方。当年我的狂妄居然得逞,两所大学都录取了我。我为了梦想留洋镀金,终于选中了清华, 成了清华的学生,校友。我生平值得骄傲的事情不多,这是其中之一。   闲话少说,我想讲的是当年入学考试的国文作文题目。清华出的是 梦游清华园记 。因为清华离城远,所以借了北大北河沿三院作考场,学生基本上都没有到过清华园,仅仅凭借 清华园 这三个字,让自己的幻想腾飞驰骋,写出了妙或不妙的文章。我的幻想能力自谓差堪自慰,大概分数不低,最终把我送进了清华园。在这里,我还想顺便补充几句:那一年,北大出的国文作文题是 何谓科学方法,试分析详论之 。两校对照,差别昭然。去年,我曾根据我在清华四年,在北大五十六年的观察与反思,写了一篇谈两校校格不同的文章,我认为北大是深厚凝重,清华是清新俊逸。例证当然是很多的。仅仅从上面谈到的入学考试国文题目上不也就能参透其中的消息吗?    一走进清华园,我立刻对照我那一场人造的梦来检验梦中的清华园和现实的清华园有多大的差距。差距当然会有的,而且会极大。在梦中只能有一团团模糊的影 像;但是,在现实中却有巍峨壮丽的校门,古色古香的清华学堂的匾额,美轮美奂的欧洲古典式的大礼堂,绿荫满窗的大图书馆等等,等等。在自然景观方面又有水 木清华,荷塘月色,西山紫气,三秋红叶。这一切都是在梦中决不可能见到的。但是,梦中的水木明瑟,花草葳蕤,却是一点也不差的。这颇给了自己一点慰藉。    星换斗移,时移事迁,与我同寿的母校到今年整整九十岁了。这是清华校史上的一件大事,热烈庆祝是义不容辞的。庆祝的方式多种 多样,自在意中。我认为,其中最能别开生面的一种就是清华同方集团邀请国内外著名画家描绘清华的自然风光,新老建筑,兼及著名学者和行政领导,并选出其中 优秀作品,编纂成册,名之曰《名家绘清华》,出版问世。这实在可以说是一件心裁别出意义深远的举措。这样的画册,对向往清华想投考清华的青年学子来说,他 们看了一定会 狂喜不已,更增强了报考的决心。他们用不着再写 梦游清华园记 那 样的文章了,他们梦想的人间仙境就历历摆在眼前。对新老校友来 说,他们毕业有先后,术业有专精,现在遍布全国、全世界,看到了绘画,一定会唤起思古之幽情,望母校之风光,感平生于畴昔,一定增强对母校的热爱,加深对 母校的向心力。这一点是完全可以肯定的,用不着丝毫怀疑的。看了这些绘画,我自己的感受怎样呢?在这方面,我可以说是有独特的优势。我曾梦游过清华园,又 曾在长达四年的时间内,亲自把梦境与现实对照过。而今,在七十一年以后,又看到这样一些优秀艺术家的绘画,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在艺术家的生花妙笔下,清 华园活脱脱地站在我眼前。艺术家的本领在于,出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他们画出了清华园的形,又画出了她的神,歌德在他的《谈话录》中曾有一个绝妙的说 法,说艺术家能改变自然。眼前的这一本画册,就是艺术家改变清华园的结集。在这里,我忍不住要引 徐葆耕 教授的话,给自己脸上贴点金。他说,相当多的艺术家同我所说的清新俊逸有近似的感觉,绘画的色彩洋溢着春天的生命气息。听到这些话,我不禁颇有一点手舞足蹈洋洋得意了。    文章写到这里,本来可以打住了。但是我意犹未尽,想再引申一下,写了下去。这个关键的灵感是清华同方集团带给我的。这个集团 所从事的业务是高科技的应用和发展。用一般人的通俗的说法来表示就是理工科,就是科技。这是目前最走俏的大潮。不少的人认为,建设一个国家,只要有科技就 行了。其实这是一种短见。建国不能没有科技;但是只有科技也还不够全面。科技必须辅之以与之并提的人文社会科学,在一些人的口中就是文科。二者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人类社会才能前进,人类文化才能发展。可惜的是,这一正确的观点并不为所有人所共有。同方文化公司的领导们具有远见卓识,同意这个观点,并且身 体力行,《名家绘清华》这样的书于焉产生,这一个并没有大肆宣扬的行动,实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定能受到全体清华人以及整个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欢迎与赞美。   综观清华九十年的历史,走的并不是一条平坦的阳关大道。 1952 年 以前,清华是一所具有文、理、法、工、农的综合大学。院系调整以后,清华成了单一的工科大学,连理科都被排挤出来。这个决 定当时是否正确,我不敢说。但是,经过了以后三四十年的实践,却证明了它是缺乏远见的。清华大学当局于是当机立断,决定恢复人文社会科学院系。锲而不舍, 勇往直前,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成绩已灿然可见,斐然可观,一个新的充满了活力的清华正在腾飞。最近又与工艺美术学院合并,清华万象,更加更新。这引起了一 个大科学家李政道教授和一个大艺术家 吴冠中 教授联袂携手共辟新的教学和科研的途径的做法。他们想把科学与艺术融会贯通,培养完全新型的艺术科学家和科学艺术家。这是一条文理结合的具体的新途径,前途未可限量。   我在上面讲到的我对清华园的印象:清新俊逸,这不仅仅指的是清华园的自然风光,而更重要的指的是清华精神。什么叫 清华精神 呢? 我的理解就是:永葆青春,永远充满了生命活力,永远走向上的道路。缅怀过去九十年的历史,审视当前发展的情况和动向,我不能不得到这样的印象。我离开清华 已经六十七年了。最近半个多世纪,我在北大工作。但是,燕园与清华园相距咫尺,弦歌之声可以相闻。特别是最近若干年以来,清华在努力恢复人文社会科学的院 系,我到清华参加会议的机会就多了起来。作为清华的老校友,我十分关心母校的发展,只要有可尽力之处,我一定会尽上我的绵薄。这里面难免搀杂上了一点报恩 思想:没有清华,就没有我的今天,清华园毕竟是我的学术生涯起步之处,我虽然身不在清华,但心却从未离开那里。我想,现在遍布五湖四海的清华校友也无不如 此。清华的一切成就我 都感同身受。眼前清华蒸蒸日上的局面,我老汉看了也不禁 漫卷诗书喜欲狂 了。我相信,清华将同像北大这样的友校一起,永葆青春,永远充满了活力,阔步向前,巍然立于世界名校之林,为我们伟大祖国增添无量光辉。 2001 年2 月18 日
个人分类: 其他|4909 次阅读|1 个评论
国学大师自谦“杂家”
李丕鹏 2009-7-12 20:12
   季羡林 先生学贯中西、享誉中外、德高望重,是名副其实的学术巨擘、国学大师,被誉为国宝。大师在自传中写道:我这一生是翻译与创作并举,语言、历史与文艺理论齐抓,对比较文学、民间文学等等也有浓厚的兴趣,是一个典型的地地道道的杂家。他还多次公开表示拒绝国学大师国宝等称号。 大师和爱猫( 1997 年 10 月 10 日 摄) 山东聊城:数千大学生点燃烛光追思季羡林 季老最喜欢的中国文学作品   《史记》、《世说新语》、陶渊明的诗、李白的诗、杜甫的诗、李煜的词、苏轼的诗文词、纳兰性德的词、《儒林外史》、《红楼梦》。 季老语录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 时间是亳不留情的,它真使人在自己制造的镜子里照见自己的真相 !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 根据我的观察,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我还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学者们常说:真理愈辩愈明。我也曾长期虔诚地相信这一句话。但是,最近我忽然大彻大悟,觉得事情正好相反,真理是愈辩愈糊涂。 歌颂我们的国家是爱国,对我们国家的不满也是爱国,这是我的看法。 我的工作主要是爬格子。几十年来,我已经爬出了上千万的字。这些东西都值得爬吗?我认为是值得的。我爬出的东西不见得都是精金粹玉,都是甘露醍醐,吃了能让人飞升成仙;但是其中绝没有毒药,绝没有假冒伪劣,读了以后,至少能让人获得点享受,能让人爱国、爱乡、爱人类、爱自然、爱儿童,爱一切美好的东西。 任何一个人,包括我自己在内,以及任何一个生物,从本能上来看,总是趋吉避凶的。因此,我没怪罪任何人,包括打过我的人。我没有对任何人打击报复,并不是由于我度量特别大,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而是由于我洞明世事,又反求诸躬。假如我处在别人的地位上,我的行动不见得会比别人好。 我说过不少谎话,因为非此则不能生存。但是我还是敢于讲真话的,我的真话总是大大超过谎话。因此我是一个好人。 现在,我的人生之旅快到终点了,我常常回忆 80 年来的历程,感慨万端。我曾问过自己一个问题,如果真有那么一个造物主,要加恩于我,让我下一辈子还转生为人,我是不是还走今生走的这一条路?经过了一些思虑,我的回答是:还要走这一条路。但是有一个附带条件:让我的脸皮厚一点,让我的心黑一点,让我考虑自己的利益多一点,让我自知之明少一点。 我痛恨自己在政治上形同一条蠢驴,对所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一场残暴、混乱、使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蒙羞忍耻、把我们国家的经济推向绝境、空前、绝后这是我们的希望,至今还没人能给一个全面合理的解释的悲剧,有不少人早就认识了它的实质,我却是在四人帮垮台以后脑筋才开了窍。我实在感到羞耻。 我生平优点不多,但自谓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烧成了灰,每一粒灰也还是爱国的。可是我对于当知识分子这个行当却真有点谈虎色变。我从来不相信什么轮回转生。现在,如果让我信一回的话,我就恭肃虔诚祷祝造化小儿,下一辈子无论如何也别播弄我,千万别再把我播弄成知识分子。( 摘自:季羡林语录及画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bb1b9101007xmm.html~type=v5_onelabel=rela_nextarticle ) 聆听季羡林谈翻译、写作、和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588370100090t.html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3668 次阅读|0 个评论
季羡林“院士”需要“思想家”这顶高帽吗?
chni 2009-7-12 17:37
季羡林院士需要思想家这顶高帽吗? 2009 年 7 月 11 日 上午 9 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在北京 301 医院辞世,享年 98 岁。季老是中科院的学部委员,现在称院士。他学贯中西,涉猎领域广泛,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他对中国文化、东西方文化体系、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 21 世纪的人类文化等重要问题,有着许多个人见解和论断,在国内外很受关注。他的离去,是学术界的巨大损失,实在令人惋惜! 先生辞世的噩耗,我是从网上得知的。同时也从几个影响较大的门户口网站新闻网页上读到了同一则 关于 先生生平的消息,其中都有这样一段话: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 思想家 、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 12 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读来,觉得其中的个别说法很不妥当。就我所看到 关于 先生的介绍 和读到 先生的著作情况看,我觉得先生平生对戴高帽的兴趣似乎并不太大。记得还看到过有人撰文说, 季老 先生对国学大师、学术泰斗和国宝的桂冠都是推辞的。实话说,这 思想家 的冠冕加在老先生的头上,真的让我感到有点肉麻起鸡皮疙瘩的感觉。 善良的人们,为表达自己对老先生的尊崇,织就几顶高冠戴在智者头上,本无可厚非。个别人表达爱戴的言语,亦是正常。但事实已经演变得有点走板了,甚至是越来越忽悠了,越来越滑稽了,越来恶搞了,这样的做法,不仅让我们后辈读书人啼笑皆非,也会令老先生的精神灵魂蒙羞了。 我在百度上用季羡林 思想家 搜索了一下,百度显示: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 35,400 篇。 我又在 GOOGLE 上用季羡林 思想家 搜索了一下, GOOGLE 显示:搜索季羡林 思想家 获得大约 40,200 条查询结果。 这时我才发现一个事实: 和季 先生的辞世一样很不幸, 季 先生也很不幸地被广泛称为 思想家 了。大家都有头脑,大家也都可以想想,老先生真是 思想家 吗?那么,他又是怎样的一个 思想家 呢?其思想又是哪一家呢?我既不想去批判这位 思想家 ,更不想去扰了先生的清静,只是给持此高见的人提个醒,别这样制造 思想家 ,行吗?是耶非耶,还是留给 季羡林 思想家 的粉丝团去思想思想吧。其实,大家蛮可以想想看,以 季 先生的学术成就和个人声望,难道还不足以让人景仰吗?冠以 思想家 究竟是为先生增彩,还是给先生抹墨呢? 的确,中国时下缺少思想家,但中国从来都不缺自封家和互封家。浮躁、吹嘘、乱戴帽子,是一些院校、文人的通识,在他们中间具有普适性,在网络之上也有一定的市场。因此,借追思 季 先生之机,我希望大家能够正视一下这个现象,修正一些偏差,以慰先生在天之灵。 就个人而言,我对 季老 先生是极为崇敬的。不管是他老人家的渊博学识,还是他老人家的人格风范,我以为堪称世之师表。在学界追思先生之际,最不宜诟病于老人家。事实上,我也绝无此意。我想,以老先生的人品,如果他健在的话,恐怕未必喜欢这顶高帽! 智者已经仙逝,就让他心安理得地驾鹤飞过我们的天空吧。 国家法官学院王立教授在科学小筑说事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182 次阅读|5 个评论
季羡林经典语录----悼念季羡林先生
zhguoqin 2009-7-12 15:51
据报道我国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7月11日上午9时在北京301医院辞世,享年98岁。季羡林的经典语录如: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等等许多人耳熟能详,本网第一时间整理大师的经典语录与大家分享,缅怀大师。 1、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2、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 3、时间是亳不留情的,它真使人在自己制造的镜子里照见自己的真相! 4、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 5、根据我的观察,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我还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 6、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7、学者们常说:真理愈辩愈明。我也曾长期虔诚地相信这一句话。但是,最近我忽然大彻大悟,觉得事情正好相反,真理是愈辩愈糊涂。 8、歌颂我们的国家是爱国,对我们国家的不满也是爱国,这是我的看法。 9、我的工作主要是爬格子。几十年来,我已经爬出了上千万的字。这些东西都值得爬吗?我认为是值得的。我爬出的东西不见得都是精金粹玉,都是甘露醍醐,吃了能让人飞升成仙;但是其中绝没有毒药,绝没有假冒伪劣,读了以后,至少能让人获得点享受,能让人爱国、爱乡、爱人类、爱自然、爱儿童,爱一切美好的东西。 10、任何一个人,包括我自己在内,以及任何一个生物,从本能上来看,总是趋吉避凶的。因此,我没怪罪任何人,包括打过我的人。我没有对任何人打击报复,并不是由于我度量特别大,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而是由于我洞明世事,又反求诸躬。假如我处在别人的地位上,我的行动不见得会比别人好。 11、我说过不少谎话,因为非此则不能生存。但是我还是敢于讲真话的,我的真话总是大大超过谎话。因此我是一个好人。 12、现在,我的人生之旅快到终点了,我常常回忆80年来的历程,感慨万端。我曾问过自己一个问题,如果真有那么一个造物主,要加恩于我,让我下一辈子还转生为人,我是不是还走今生走的这一条路?经过了一些思虑,我的回答是:还要走这一条路。但是有一个附带条件:让我的脸皮厚一点,让我的心黑一点,让我考虑自己的利益多一点,让我自知之明少一点。 13、我痛恨自己在政治上形同一条蠢驴,对所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一场残暴、混乱、使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蒙羞忍耻、把我们国家的经济推向绝境、空前、绝后这是我们的希望,至今还没人能给一个全面合理的解释的悲剧,有不少人早就认识了它的实质,我却是在四人帮垮台以后脑筋才开了窍。我实在感到羞耻。 14、我生平优点不多,但自谓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烧成了灰,每一粒灰也还是爱国的。可是我对于当知识分子这个行当却真有点谈虎色变。我从来不相信什么轮回转生。现在,如果让我信一回的话,我就恭肃虔诚祷祝造化小儿,下一辈子无论如何也别播弄我,千万别再把我播弄成知识分子。 15、西方采取的是强硬的手段,要征服自然,而东方则主张采用和平友好的手段,也就是天人合一。要先与自然做朋友,然后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宋代大哲学家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16、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个人分类: 发展学|2422 次阅读|2 个评论
任继愈,季羡林先生相继离世
aejj 2009-7-12 10:17
每当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逝去,世人难免都要叹息扼腕一番。对 季羡林 先生就更加如此了。打开昨天各大媒体的网页,国学大师季羡林辞世的消息基本都在最显要的位置。 国学大师是季老想辞都没辞掉的一个名号,这并不是 季 先生谦虚,而是他根本就不是一个国学学者,国学按他自己的话说只是他的爱好而已。 季 先生最大的成就在古印度的梵文和古中亚的吐火罗文上,这些成就是世界级的,不过它们跟国学不沾边。 至于其他两个泰斗和国宝的头衔他也辞过。他说自己不是大熊猫,干嘛是国宝呢。不过辞掉上面这三个头衔和谦虚或者品德高尚似乎并无多大关系,老人家只是觉得,少了这么重的三个头衔的束缚,自己会自由许多。 前几年我看了对老人做的一个专访,记者问他年纪这么大了还在想什么呢。 季羡林 先生说自己虽然 95 岁有余,但仍然天天笔耕不辍写些东西,一天大概能有几千字呢。不过写的并不是任何学术的东西,而是一些简单的杂感和回忆,年纪大了,回忆自然多些。特别是有好多回忆他早逝的母亲的。说着说着 95 岁的老人居然哭了起来,他一边低声啜泣一边说:我想妈妈。 季老的母亲已经去世 80 多年,而今老人自己也已经快有一百岁了,他最想的,不是什么文字什么学问,而是自己的妈妈。 这两天读梁漱溟的书,很多东西并不赞同,但却独欣赏他的那么一个见解:一个人 最终 不是靠他的理性而活,他活着的根基是个情字。我对季老的学问具体上没有任何了解,但老人的这份情,着实有些打动我了。连学问都可以是身外之物,头衔什么的,那就更是过眼烟云,甚至还是不小的烦恼了吧。这样一位真实,有情,学问又是一流的百岁老人的离去,才是真正让人肃穆和扼腕的地方罢。 另外, 93 岁的 任继愈 先生先于季老四个小时离去,他亦是个大学问家,为人和讲话也都真诚爽直,也是季老的好朋友,我对他了解的不多,但从他的威望和贡献来讲他跟 季 先生绝对也是一个级别的。只不过没有一个辞都辞不掉的大师头衔,他的辞世显得冷清了些。不过我想,如果有幸我能看到 任 先生的故事,它们一定也是同样的精彩。 两位老友,走的忽然而又轻巧,像是约好了似的。
个人分类: 世态|49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季羡林简介
panfq 2009-7-12 08:33
新华网北京7月11日电 我国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 季羡林 先生7月11日上午9时在北京301医院辞世,享年98岁。 季羡林简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11 13:07:56   中评社北京 7 月 11 日 电/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 12 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1911 年 8 月 6 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叔季嗣诚。幼时随马景恭识字。    6 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入私塾读书。 7 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 10 岁,开始学英文。 12 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 18 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 国文 老师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译家。 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过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 于董 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1930 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从师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 陈寅恪 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 四剑客。同学中还有胡乔木。喜欢 纯诗 ,如法国魏尔兰、马拉梅。比利时维尔哈伦,以及六朝骈文,李义山、姜白石的作品。曾翻译德莱塞、屠格涅夫的作品。大学期间,以成绩优异,获得家乡清平县政府所颁奖学金。    1935 年 9 月,根据清华大学文学院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协定,清华招收赴德研究生,为期 3 年。季羡林被录取,随即到德国。在柏林和美国与乔冠华同游。 10 月,抵达哥廷根,结识留学生章用、田德望等。入哥廷根大学, 我梦想,我在哥廷根,我能读一点书,读点古代有过光荣而这光荣将永远不会消灭的文字。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这个梦。 ( 《留德十年》 )    1936 年春,季羡林选择了梵文。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许能有所发现。因此,非读梵文不行。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 ( 《留德十一年》 ) 命运允许我坚定了我的信念。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选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为副系,并加学南斯拉夫文。季羡林师从 梵文讲座 主持人、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 施米特 教授,成为他唯一的听课者。一个学期 40 多堂课,季羡林学习异常勤奋。佛典《大事》厚厚 3 大册,是用混合梵文写成的,他争分夺秒,致力于读和写, 开电灯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    1940 年 12 月至 1941 年 2 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英文考试中得到 4 个 优 ,获得博士学位。因战事方殷,归国无路,只得留滞哥城。 10 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同时继续研究佛教混合梵语,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发表多篇重要论文。 这是我毕生学术生活的黄金时期,从那以后再没有过了。 博士后 的岁月,正是法西斯崩溃前夜,德国本土物质匮乏,外国人季羡林也难免 在饥饿地狱中 挣扎,和德国老百姓一样经受着战祸之苦。而作为海外游子,故园情深,尤觉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祖国之思和亲情之思日夕 索绕, 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    1941 年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曾师从语言学家 E 。西克研究吐火罗语。    1945 年 10 月,二战终结不久,即匆匆束装上道,经瑞士东归, 宛如一场春梦,十年就飞过去了 。离开哥廷根 35 年后的 1980 年,季羡林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访哥市,再谒 83 岁高龄的瓦尔德施米特恩师,相见如梦。后来作感人至深的名文《重返哥廷根》。    1946 年 5 月,抵达上海,旋赴南京,与李长之重逢,经李介绍,结识散文家梁实秋、诗人臧克家。在南京拜谒清华时期的恩师陈寅恪,陈推荐他去北京大学任教,遂又拜见正在南京的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傅斯年。秋,回到北平,拜会北大文学院院长汤用彤。    1946 ~ 1983 年,被北京大学聘为东方语言 文学系 教授、系主任,在北大创建该系。同事中有阿拉伯语言学家马坚、印度学家金克木等。解放后,继续担任北大 东语系 教授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先后出版的德文中译本有德国《安娜 . 西格斯短篇小说集》 (1955 年 ) ,梵文文学作品中译本有印度伽梨陀娑《沙恭达罗》 ( 剧本, 1956 年 ) 、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 (1959 年 ) 、印度伽梨陀娑《优哩婆湿》 ( 剧本, 1962 年 ) 等,学术著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 (1957 年 ) 、《印度简史》 (1957 年 ) 、《 1857-1859 年印度民族起义》 (1985 年 ) 等。 1956 年 2 月,被任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1954 年、 1959 年、 1964 年当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并以中国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后出访印度、缅甸、东德、前苏联、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等国家。 文革 中受到 四人帮 及其北大爪牙的残酷迫害。 1978 年复出,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语系系主任,并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3 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    1956 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外国语言文学评议组组长、第二届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长、第 6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和《语言文字卷》编辑委员会主任等等。其学术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对中世纪印欧语言的研究上颇多建树。主要著作有 : 《〈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 (1941 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 ) 、《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 -am 向 -o 和 -u 的转化》 (1944 年,发现并证明了语尾 -am 向 -o 和 -u 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罗语的特点之一 ) 、《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1985 年 )( 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阐明了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等 ) 、《〈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 (1943 年 )( 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 ) 、《印度古代语言论集》 (1982 年 ) 等。作为文学翻译家,他的译着主要有 : 《沙恭达罗》 (1956 年 ) 、《五卷书》 (1959 年 ) 、《优哩婆湿》 (1959 年 ) 、《罗摩衍那》 (7 卷, 1980 ~ 1984 年 ) 、《安娜 . 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作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 (1980 年 ) 、《朗润集》 (1981 年 ) 、《季羡林散文集》 (1987 年 ) 、《牛棚杂忆》等。    1978 年~ 1984 年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其著作已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 24 卷。    1988 年,任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并曾以学者身份先后出访德国、日本、泰国。    季 先生长年任教北大,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现在即使在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    季羡林 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 : 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他的书,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季羡林 先生备受关注的《病榻杂记》近日公开发行。在书中, 季羡林 先生用通达的文字,第一次廓清了他是如何看待这些年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项桂冠的,他表示 : 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70 年代后期以来担任的学术回体职务有 : 中国外国文学会副会长 (1978 年 ) 、中国南亚学会会长 (1979 年 ) 、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 (1980 年 ) 、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1981 年 ) 、中国语言学会会长 (1983 年 )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 (1983 年 ) 、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 (1984 年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1984 年 ) 、中国作家学会理事 (1985 年 ) 、中国比较文学会名誉会长 (1985 年 ) 、中国亚非学会会长 ( 1990 年 ) 等。 1998 年 4 月,《牛棚杂忆》出版 ( 1988 年 3 月一 1989 年 4 月草稿, 1992 年 6 月定稿 ) 。出版界认为 这是一本用血泪换来的和泪写成的文字。这是一代宗师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 。季羡林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 : 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曾被 2006 年感动中国获奖人物之一   季羡林,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散文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他博古通今,被称为学界泰斗。    195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 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    1934 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    1935 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    1941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 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 文学系 教授、系主任。 季羡林的学术研究涉及的范围 :    1. 印度古代语言,特别是佛教梵文   2. 吐火罗文    3. 印度古代文学    4. 印度佛教史    5. 中国佛教史    6. 中亚佛教史    7. 唐史    8. 中印文化交流史    9. 中外文化交流史    10. 中西文化差异和共性    11. 美学和中国古代文艺理论   12. 德国及西方文学    13. 比较文学及民间文学    14. 散文及杂文创作   这个分类只是一个大概的情况。季羡林的学术成就 综合北京大学东方学系 张光麟 教授 和令恪 先生所述,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大略包括在以下 10 个方面 :(1) 印度古代语言研究 -- 博士论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 -am ,向 -o 和 -u 的转化》、《使用不定过去式作为确定佛典的年代与来源的标准》等论文,在当时该研究领域内有开拓性贡献; (2) 佛教史研究 -- 他是国内外为数很少的真正能运用原始佛典进行研究的佛教学学者,把研究印度中世语言的变化规律和研究佛教历史结合起来,寻出主要佛教经典的产生、演变、流传过程,借以确定佛教重要派别的产生、流传过程; (3) 吐火罗语研究 -- 早期代表作《〈福力太子因缘经〉吐火罗语诸本诸平行译本》,为吐火罗语的语意研究开创了一个成功的方法, 1948 年起即对新疆博物馆藏吐火罗剧本《弥勒会见记》进行译释, 1980 年又就 7O 年代新疆吐鲁番地区新发现的吐火罗语 A 《弥勒会见记》发表研究论文多篇,打破了 吐火罗文发现在中国,而研究在国外 的欺人之谈; (4) 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 -- 《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等文,以及《西游记》有些成分来源于印度的论证,说明中印文化 互相学习,各有创新,交光互影,相互渗透 ; (5) 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 --80 年代主编《大唐西域记校注》、《大唐西域记今译》,并撰 10 万字的《校注前言》,是国内数十年来西域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而 1996 年完成的《糖史》更展示了古代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东南亚,以及欧、美、非三洲和这些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6) 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 -- 《罗摩衍那》是即度两大古代史诗之一, 2 万余颂,译成汉语有 9 万余行,季羡林经过 1O 年坚韧不拔的努力终于译毕,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空前盛事; (7) 比较文学研究 --80 年代初,首先倡导恢复比较文学研究,号召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为我国比较文学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8) 东方文化研究一一从 8O 年代后期开始,极力倡导东方文化研究,主编大型文化丛书《东方文化集成》,约 50O 余种、 8OO 余册,预计 15 年完成; (9) 保存和抢救祖国古代典籍 --9O 年代,担任《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两部巨型丛书的总编纂; (10) 散文创作 -- 从 17 岁写散文起,几十年笔耕不辍,已有 80 余万字之多,钟敬文在庆贺季羡林 88 岁米寿时说 : 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 季 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 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    80 年代后期以来,季羡林对文化、中国文化、东西方文化体系、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 21 世纪的人类文化等重要问题,在文章和演讲中提出了许多个人见解和论断,在国内外引起普遍关注。 附注 : 季羡林 : 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奖项简介   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由中国翻译协会 2006 年五届五次常务会长会议决定设立。这是中国翻译协会首次颁布的奖项,该荣誉奖并非常设奖项,授予健在的、在翻译与文化传播工作中成就卓著、影响广泛、德高望重的翻译家。 2006 年 9 月 26 日 , 95 岁高龄的 季羡林 先生成为首位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季羡林,生于 1911 年 8 月,山东省清平县 ( 今临清市 ) 人。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1930 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主攻英国文学,兼读德国和法国文学,同时选修 陈寅恪 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 朱光潜 先生的文艺心理学,课余专心于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及散文创作。 1935 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入德国哥廷根大学潜心学习印度学。 1941 年荣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 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系主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建国后,季羡林先后当选北京市第一届人大代表,第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3 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同年起,任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等职,享有崇高的社会声誉。还历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外国语言文学评议组负责人,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名誉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亚非学会会长,澳门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系中国翻译协会创始人之一, 2004 年 11 月在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议上被推选为中国译协名誉会长。   几十年来,季羡林辛勤从事英文、德文、梵文等文学作品的研究与翻译,发表、出版的译作将近四百万字。主要著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集》、《印度简史》、《罗摩衍那初探》、《印度古代语言论集》、《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简明东方文学史》、《糖史》、《吐火罗文 ( 弥勒会见记 ) 译释》等。主要译着 : 译自德文的有马克思着《论印度》、《安娜 . 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译自梵文的有著名印度古代大史诗《罗摩衍那》 ( 七卷 ) 、印度名剧《沙恭达罗》和《优哩婆湿》、印度古代民间故事集《五卷书》等;译自英文的如梅特丽耶 . 黛维的《家庭中的泰戈尔》。此外,季羡林还主编过《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神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书。 获得的主要奖项有 :    1986 年论文集《印度古代语言论集》获北京大学首届科学研究成果奖。    1987 年论文集《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和政策研究优秀成果荣誉奖。    1989 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授予从事语言文字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    1990 年论文集《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获全国首届比较文学图书评奖活动著作荣誉奖。    1992 年主编的《大唐西域记校注》获全国首届古籍整理图书奖。    1992 年,印度瓦拉纳西梵文大学授予最高荣誉奖褒扬状。    1997 年主编的《东方语言学史》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    1997 年主编《印度古代文学史》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999 年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专着二等奖。    1998 年德黑兰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1999 年《季羡林文集》 (24 卷 ) 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2000 年专着《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获长江读书奖专家著作奖。    2000 年获得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金质证书。    2006 年 9 月 26 日 ,在中国译协庆祝国际翻译日 . 资深翻译家表彰大会上,季羡林被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季羡林 先生的品格 季羡林 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 : 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他的书,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季羡林 先生备受关注的《病榻杂记》近日公开发行。在书中, 季羡林 先生用通达的文字,第一次廓清了他是如何看待这些年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项桂冠的,他表示 : 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有媒体特摘录几段季老的文字,看看这位 97 岁高龄的老人是如何对待罩在自己头顶的灿烂光环的 ■一辞国学大师   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   现在在某些比较正式的文件中,在我头顶上也出现国学大师这一灿烂辉煌的光环。这并非无中生有,其中有一段历史渊源。   约摸十几二十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大见成效,经济飞速发展。文化建设方面也相应地活跃起来。有一次在还没有改建的北京大学大讲堂里开了一个什么会,专门向同学们谈国学。当时主席台上共坐着五位教授,每个人都讲上一通。我是被排在第一位的,说了些什么话,现在已忘得干干净净。一位资深记者是北大校友,在报上写了一篇长文《国学热悄悄在燕园兴起》。从此以后,其中四位教授,包括我在内,就被称为国学大师。他们三位的国学基础都比我强得多。他们对这一顶桂冠的想法如何,我不清楚。我自己被戴上了这一顶桂冠,却是浑身起鸡皮疙瘩。   说到国学基础,我从小学起就读经书、古文、诗词。对一些重要的经典著作有所涉猎。但是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功夫,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后来专治其他的学术,浸淫其中,乐不可支。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自谓是大而有当的问题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 ( 借用京剧女角词 ) !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 : 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的桂冠摘下来。 ■二辞学界泰斗   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现在却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这个泰斗又从哪里讲起呢?   这要分两层来讲 : 一个是教育界,一个是人文社会科学界。   先要弄清楚什么叫泰斗。泰者,泰山也;斗者,北斗也。两者都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东西。   光谈教育界。我一生做教书匠,爬格子。在国外教书 10 年,在国内 57 年。人们常说 :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特别是在过去几十年中,天天运动,花样翻新,总的目的就是让你不得安闲,神经时时刻刻都处在万分紧张的情况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一直担任行政工作,想要做出什么成绩,岂不戛戛乎难矣哉!我这个泰斗从哪里讲起呢?   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说我做出了极大的成绩,那不是事实。说我一点成绩都没有,那也不符合实际情况。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现在却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这个泰斗又从哪里讲起呢?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 : 请从我头顶上把学界 ( 术 ) 泰斗的桂冠摘下来。 ■三辞国宝    是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所以他就成为宝。但是,中国的赵一钱二孙三李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个,难道中国能有 13 亿国宝吗?   在中国,一提到国宝,人们一定会立刻想到人见人爱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这种动物数量极少,而且只有中国有,称之为国宝,它是当之无愧的。可是,大约在八九十来年前,在一次会议上,北京市的一位领导突然称我为国宝,我极为惊愕。到了今天,我所到之处,国宝之声洋洋乎盈耳矣。我实在是大惑不解。当然,国宝这一顶桂冠并没有为我一人所垄断。其他几位书画名家也有此称号。   我浮想联翩,想探寻一下起名的来源。是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所以他就成为宝。但是,中国的赵一钱二孙三李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个,难道中国能有 13 亿国宝吗?   这种事情,痴想无益,也完全没有必要。我来一个急刹车。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 : 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宝的桂冠摘下来。   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个人分类: 教育评论|19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季羡林先生的一件小事
zdwang 2009-7-12 06:33
王 振 东 听到季羡林先生逝世的消息,想起在北大百年校庆时的一本书里,记述了季先生的一件小事,是当时在团中央工作的李克强同志写的,现摘放在科学网上以怀念季羡林先生。 摘自李克强《师风散记》: 北大的性情、学风,或者说是北大的精神,在北大的先生们身上表现得尤为典型。 记得我初留北大工作时,去参加校外的一次会议,住在西苑饭店,并和季羡林先生同住一室。季先生参加会议的态度很认真,不论大会小会,他总是准时参加,而且正襟危坐。会上发言人离题的事常有发生,这时,季先生便用手指在大腿部不停地滑动。我抑制不住好奇,问季先生在做什么,季先生答道,这个时间可以用来复习外语单词。我想,季先生大概是在回忆他所研究的死文字。他显然是不愿意让看似零散的时间闲置。当时我正翻译一部英国的法律专著,英国的法律著作中常有一些古词语,既难懂且难译。我遇有一词,实在弄不通,只好打扰季先生,请他释难。季先生当即作了回答,但同时又说,你可以先这样译。我一时还不理解他说的先字是什么意思。这天晚上,季先生没有在会上住。第二天返回后,他又向我说明了这个词的来由,有几种含义,解释得近乎详尽。我不敢想象季先生是否因为这件事而返校,但我敢肯定季先生当晚认真地查阅了这个词。也许,季先生并不是一定要向我传授某种知识,他的所做所为,实质上是在诠释着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含义。 (原刊登于《青春的北大(精神的魅力续编)》( 593-594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1 月版)
个人分类: 人物记事|3967 次阅读|1 个评论
祝福季羡林先生一路走好
wangdh 2009-7-12 01:39
祝福季羡林先生一路走好 (王德华) 今天读到了消息:国学大师季羡林走了,享年 98 岁。 2006 年感动中国对于季老的颁奖辞是: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 关于季老的学问,有学者评价是: 敦重厚实 。 很惭愧,知道季羡林先生是读了他的散文后。自此就迷上了这位老乡大师,虽然对于他的研究不懂,但是他的散文却是倍加喜欢。喜欢他写的人生漫笔,喜欢他的治学漫谈。由于自己在德国马尔堡学习访问的缘故,又喜欢读他的《留德十年》里怀念自己在哥廷根生活学习的日子。 季羡林先生的一生从起点是从山东西北部平原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出发,走到了济南,走到了北京,又走到了迢迢万里的德国和瑞士。他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如果说有什么优点的话,那就是我比较勤奋。我一生没有敢偷过懒。一直到今天,我每天仍然必须工作七八个小时。( 1998 年 1 月,虎年抒怀)。无论身处如何美丽的良辰美景,季老想到的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成为他经常的经历。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1989 年 11 月,月是故乡明)。 季老发明了学术良心的概念,意通学术道德。人类社会不能无学术,无学术,则人类社会就不能前进,人类福利就不能提高,每个人都是想日子越过越好的。学术的作用就在于能帮助人达到这个目的。大家常说,学术是老老实实的东西,不能掺半点假。通过个人努力或者集体努力,老老实实地做学问,得出的结果必须是实事求是的。这样做,就算是有学术良心。剽窃别人的成果,或者为了沽名钓誉创造新学说或新学派而篡改研究真相,伪造研究数据,这就是地地道道的学术骗子。( 1997 年 12 月,我的学术总结)。 季老对青年人的发展十分关心,也十分宽容。我是一个平凡的人,生平靠自己那一点勤奋,做出了一点微不足道的成绩。对此我并没有多大的信心。独独对于青年,我却有自己一套看法。我认为,我们中年人或老年人,不应当一过了青年阶段,就忘了自己当年穿开裆裤的样子,好像自己一下子生就老成持重,对青年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我们应当理解青年,同情青年,帮助青年,爱护青年。不能要求他们总是四平八稳,总是温良恭谦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对自己的青年失掉了信心,那它就失掉了希望,失掉了前途。(两行写在泥土上的字, 1998 年 9 月)。他在对国内学界一些现象担忧的同时,尤其担忧青年人的发展, 在当今中国的学坛上,自视甚高者,所在皆是,而真正虚怀若谷者,则绝无仅有。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有不少年轻的学者,写过几篇论文,出过几册专著,就傲气凌人。这不利于他们的进步,也不利于中国学术前途的发展 。( 1997 年 12 月,我的学术总结)。 季老是一代宗师,是国学大师,是享誉中外的语言学家、翻译家、佛学家、散文家,是中国学界的人间国宝。先生学识渊博,情操高尚,朴素高洁,胸怀豁达,硬骨铮铮,是学界的楷模。先生今日却是真的荷清香四溢,悠悠飘去 (林江东语, 1999 年 1 月)。 书架上老人留下的那些朴实、真情的文字,当会慢慢品位。读着他的散文集,写着纪念他的文字,窗外电闪雷鸣 祝福这位学界的老乡大师一路走好。 (王德华 2009.7.11 ) 【转自网络消息】: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说明:照片来自网络,致谢!)
个人分类: 人物风采|6619 次阅读|5 个评论
科学家死后能留下什么?
liufeng 2009-7-12 00:02
季羡林 去世了,他不是科学家,但的确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长者和学者 他的去世还是让我想起这个问题,科学家死后能留下什么? 论文,书籍,演讲,评论,学生,学说,思想,子女。。。。。。。。。 论文,书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演讲和评论会随着听众的离去而被遗忘 学说和思想会融化到人类的知识库中, 少数人如苏格拉底,牛顿,爱因斯坦, 在最初的几千年里还能成为他们学说的索引,但更长的时间呢? 学生,子女似乎能永远的流传下去,但前提是人类不要灭绝 真正的科学家只是在寻找探索的乐趣,如同商人追求利润,浪子追求美女,官员追求权力。 真正的科学家只是通过科学获得灵魂的安宁与快乐 探索未知得到的乐趣是大自然给与科学家的奖励,对于人类的进化必然有意义,但意义是什么,我不知道 那些为了打着科学的旗号追求财富,地位,权威的人本质上只是商人或政客, 他们活着不会得到真正的科学乐趣,死后也不会得到尊重, 季羡林不是科学家,但他的坦率和明智,表明他确是一位有着科学精神的学者 不要因为他描写自己的缺点而藐视他,因为他至少真实。。。。。。。。。。。。 仅以此文纪念季羡林 刘锋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4806 次阅读|3 个评论
沉痛悼念一代宗师季羡林先生(1911.8.6—2009.7.11)
黄安年 2009-7-11 17:47
沉痛悼念一代宗师季羡林先生( 1911.8.6 2009.7.11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7 月 11 日发布;学术批评网 / 学术问题研究 /2009 年 7 月 11 日 惊悉一代宗师、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季羡林先生于 2009 年7月11日上午9时在北京301医院辞世,享年98岁。 沉痛悼念季羡林先生! 附两篇报道 *****************************************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逝世 享年 98 岁 2009 年 07 月 11 日 12:20:33 新华网北京7月11日电(记者李江涛)我国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7月11日上午9时在北京301医院辞世,享年98岁。 记者当日上午从北京大学获悉,北京大学已成立治丧工作组,开展相关工作。 季羡林,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1911 年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 ( 现并入临清市 ) 。季羡林自 1946 年从德国回国,受聘北京大学,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 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 曾在济南三合街小学、济南一中、山东大学就学。 1930 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1935 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 1941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 年回国,同年秋,经陈寅恪推荐,季羡林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 1956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19 78 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 1984 年研究所分设,改任北京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他先后担 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 24 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叶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 季羡林认为, 文化交流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人类必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前进,而人类进步的最终目标必然是某一种形式的大同之域 。季羡林近 10 年来积极参与国内东西方文化问题的讨论,也贯彻着这一思想。季羡林将人类文化分为四个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自古希腊、罗马至今的欧美文化体系,而前三者共同组成东方文化体系,后一者为西方文化体系。季羡林为东方民族的振兴和东方文化的复兴呐喊,提出东西方文化的变迁是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季羡林表达的是一种历史的、宏观的看法,也是对长期以来统治世界的 欧洲中心主义 的积极反拨。 季羡林自 1946 年从德国回国,受聘北京大学,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中国东方学有季羡林这样一位学术大师,实为中国东方学之福祉。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7/11/content_11691197.htm ************************** 季羡林 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 12 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1911 年 8 月 6 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 ,2009 年 07 月 11 日在北京 301 医院病逝。。   北京大学教授 , 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 , 中科院院士 , 中国语言学家 , 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叔季嗣诚。幼时随马景恭识字。    6 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入私塾读书。 7 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 10 岁,开始学英文。 12 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 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 18 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国文老师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译家。 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过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1930 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从师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 四剑客。同学中还有胡乔木。喜欢 纯诗 ,如法国魏尔兰、马拉梅。比利时维尔哈伦,以及六朝骈文,李义山、姜白石的作品。曾翻译德莱塞、屠格涅夫的作品。大学期间,以成绩优异,获得家乡清平县政府所颁奖学金。    1935 年 9 月,根据清华大学文学院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协定,清华招收赴德研究生,为期 3 年 。季羡林被录取,随即到德国。在柏林和美国与乔冠华同游。 10 月,抵达哥廷根,结识留学生章用、田德望等。入哥廷根大学, 我梦想,我在哥廷根,我能读一点书,读点古代有过光荣而这光荣将永远不会消灭的文字。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这个梦。(《留德十年》)    1936 年春,季羡林选择了梵文。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许能有所发现。因此,非读梵文不行。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留德十一年》)命运允许我坚定了我的信念。 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选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为副系,并加学南斯拉夫文。季羡林师从 梵文讲座 主持人、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成为他唯一的听课者。一个学期 40 多堂课,季羡林学习异常勤奋。 佛典《大事》厚厚 3 大册,是用混合梵文写成的,他争分夺秒,致力于读和写, 开电灯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    1940 年 12 月至 1941 年 2 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英文考试中得到 4 个 优 ,获得博士学位。因战事方殷,归国无路,只得留滞哥城。 10 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同时继续研究佛教混合梵语,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发表多篇重要论文。 这是我毕生学术生活的黄金时期,从那以后再没有过了。 博士后 的岁月,正是法西斯崩溃前夜,德国本土物质匮乏,外国人季羡林也难免 在饥饿地狱中 挣扎,和德国老百姓一样经受着战祸之苦。而作为海外游子,故园情深,尤觉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祖国之思和亲情之思日夕 索绕, 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    1941 年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曾师从语言学家 E. 西克研究吐火罗语。    1945 年 10 月,二战终结不久,即匆匆束装上道,经瑞士东归, 宛如一场春梦,十年就飞过去了 。离开哥廷根 35 年后的 1980 年,季羡林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访哥市,再谒 83 岁高龄的瓦尔德施米特恩师,相见如梦。后来作感人至深的名文《重返哥廷根》。    1946 年 5 月,抵达上海,旋赴南京,与李长之重逢,经李介绍,结识散文家梁实秋、诗人臧克家。在南京拜谒清华时期的恩师陈寅恪,陈推荐他去北京大学任教,遂又拜见正在南京的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傅斯年。秋,回到北平,拜会北大文学院院长汤用彤。    1946 ~ 1983 年,被北京大学聘为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在北大创建该系。同事中有阿拉伯语言学家马坚、印度学家金克木等。解放后,继续担任北大东语系教授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先后出版的德文中译本有德国《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 1955 年),梵文文学作品中译本有印度伽梨陀娑《沙恭达罗》(剧本, 1956 年)、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 1959 年)、印度伽梨陀娑《优哩婆湿》(剧本, 1962 年)等,学术著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 1957 年)、《印度简史》( 1957 年)、《 1857-1859 年印度民族起义》( 1985 年)等。 1956 年 2 月,被任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1954 年、 1959 年、 1964 年当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并以中国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后出访印度、缅甸、东德、前苏联、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等国家。 文革 中受到 四人帮 及其北大爪牙的残酷迫害。 1978 年复出,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语系系主任,并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3 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    1956 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外国语言文学评议组组长、第二届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长、第 6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和《语言文字卷》编辑委员会主任等等。其学术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对中世纪印欧语言的研究上颇多建树。主要著作有:《〈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 1941 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 -am 向 -o 和 -u 的转化》( 1944 年,发现并证明了语尾 -am 向 -o 和 -u 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罗语的特点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1985 年)(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阐明了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等)、《〈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 1943 年)(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语言论集》( 1982 年)等。作为文学翻译家,他的译著主要有:《沙恭达罗》( 1956 年)、《五卷书》( 1959 年)、《优哩婆湿》( 1959 年)、《罗摩衍那》( 7 卷, 1980 ~ 1984 年)、《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作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 1980 年)、《朗润集》( 1981 年)、《季羡林散文集》( 1987 年)、《牛棚杂忆》等。    1978 年~ 1984 年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其著作已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 24 卷。    1988 年,任中国文化书院 院务委员会主席。并曾以学者身份先后出访德国、日本、泰国。    季羡林 季先生长年任教北大,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现在即使在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他的书,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季羡林先生备受关注的《病榻杂记》近日公开发行。在书中,季羡林先生用通达的文字,第一次廓清了他是如何看待这些年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项桂冠的,他表示: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70 年代后期以来担任的学术回体职务有:中国外国文学会副会长( 1978 年)、中国南亚学会会长( 1979 年)、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 1980 年)、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1981 年)、中国语言学会会长( 1983 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 1983 年)、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 1984 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1984 年)、中国作家学会理事( 1985 年)、中国比较文学会名誉会长( 1985 年)、中国亚非学会会长( 1990 年)等。 1998 年 4 月,《牛棚杂忆》出版( 1988 年 3 月一 1989 年 4 月草稿, 1992 年 6 月定稿)。出版界认为 这是一本用血泪换来的和泪写成的文字。这是一代宗师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 。季羡林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 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曾被 2006 年感动中国获奖人物之一   季羡林,当代著名语言学家 . 散文家 . 东方文化研究专家。他博古通今,被称为学界泰斗。    195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 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    1934 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    1935 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    1941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 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   季羡林的学术研究涉及的范围:    1. 印度古代语言,特别是佛教梵文    2. 吐火罗文    3. 印度古代文学    4. 印度佛教史    5. 中国佛教史    6. 中亚佛教史    7. 唐史    8. 中印文化交流史    9. 中外文化交流史    10. 中西文化差异和共性    11. 美学和中国古代文艺理论    12. 德国及西方文学    13. 比较文学及民间文学    14. 散文及杂文创作   这个分类只是一个大概的情况。 季羡林的学术成就   综合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张光麟教授和令恪先生所述,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大略包括在以下 10 个方面:( 1 )印度古代语言研究 -- 博士论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 -am ,向 -o 和 -u 的转化》、《使用不定过去式作为确定佛典的年代与来源的标准》等论文,在当时该研究领域内有开拓性贡献;( 2 )佛教史研究 -- 他是国内外为数很少的真正能运用原始佛典进行研究的佛教学学者,把研究印度中世语言的变化规律和研究佛教历史结合起来,寻出主要佛教经典的产生、演变、流传过程,借以确定佛教重要派别的产生、流传过程;( 3 )吐火罗语研究 -- 早期代表作《〈福力太子因缘经〉吐火罗语诸本诸平行译本》,为吐火罗语的语意研究开创了一个成功的方法, 1948 年起即对新疆博物馆藏吐火罗剧本《弥勒会见记》进行译释, 1980 年又就 7O 年代新疆吐鲁番地区新发现的吐火罗语 A 《弥勒会见记》发表研究论文多篇,打破了 吐火罗文发现在中国,而研究在国外 的欺人之谈;( 4 )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 -- 《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等文,以及《西游记》有些成分来源于印度的论证,说明中印文化 互相学习,各有创新,交光互影,相互渗透 ;( 5 )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 --80 年代主编《大唐西域记校注》、《大唐西域记今译》,并撰 10 万字的《校注前言》,是国内数十年来西域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而 1996 年完成的《糖史》更展示了古代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东南亚,以及欧、美、非三洲和这些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6 )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 -- 《罗摩衍那》是即度两大古代史诗之一, 2 万余颂,译成汉语有 9 万余行,季羡林经过 1O 年坚韧不拔的努力终于译毕,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空前盛事;( 7 )比较文学研究 --80 年代初,首先倡导恢复比较文学研究,号召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为我国比较文学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8 )东方文化研究一一从 8O 年代后期开始,极力倡导东方文化研究,主编大型文化丛书《东方文化集成》,约 50O 余种、 8OO 余册,预计 15 年完成;( 9 )保存和抢救祖国古代典籍 --9O 年代,担任《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两部巨型丛书的总编纂;( 10 )散文创作 -- 从 17 岁写散文起,几十年笔耕不辍,已有 80 余万字之多,钟敬文在庆贺季羡林 88 岁米寿时说: 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 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    80 年代后期以来,季羡林对文化、中国文化、东西方文化体系、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 21 世纪的人类文化等重要问题,在文章和演讲中提出了许多个人见解和论断,在国内外引起普遍关注。    附注:季羡林: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奖项简介   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由中国翻译协会 2006 年五届五次常务会长会议决定设立。这是中国翻译协会首次颁布的奖项,该荣誉奖并非常设奖项,授予健在的、在翻译与文化传播工作中成就卓著、影响广泛、德高望重的翻译家。 2006 年 9 月 26 日, 95 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成为首位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季羡林,生于 1911 年 8 月,山东省清平县(今临清市)人。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1930 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主攻英国文学,兼读德国和法国文学,同时选修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课余专心于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及散文创作。 1935 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入德国哥廷根大学潜心学习印度学。 1941 年荣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 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系主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建国后,季羡林先后当选北京市第一届人大代表,第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3 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同年起,任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等职,享有崇高的社会声誉。还历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外国语言文学评议组负责人,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名誉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亚非学会会长,澳门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系中国翻译协会创始人之一, 2004 年 11 月在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议上被推选为中国译协名誉会长。   几十年来,季羡林辛勤从事英文、德文、梵文等文学作品的研究与翻译,发表、出版的译作将近四百万字。主要著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集》、《印度简史》、《罗摩衍那初探》、《印度古代语言论集》、《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简明东方文学史》、《糖史》、《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等。主要译著:译自德文的有马克思著《论印度》、《安娜 ? 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译自梵文的有著名印度古代大史诗《罗摩衍那》(七卷)、印度名剧《沙恭达罗》和《优哩婆湿》、印度古代民间故事集《五卷书》等;译自英文的如梅特丽耶 ? 黛维的《家庭中的泰戈尔》。此外,季羡林还主编过《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神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书。   获得的主要奖项有:    1986 年论文集《印度古代语言论集》获北京大学首届科学研究成果奖。    1987 年论文集《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和政策研究优秀成果荣誉奖。    1989 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授予从事语言文字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    1990 年论文集《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获全国首届比较文学图书评奖活动著作荣誉奖。    1992 年主编的《大唐西域记校注》获全国首届古籍整理图书奖。    1992 年,印度瓦拉纳西梵文大学授予最高荣誉奖褒扬状。    1997 年主编的《东方语言学史》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    1997 年主编《印度古代文学史》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999 年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专著二等奖。    1998 年德黑兰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1999 年《季羡林文集》 (24 卷 ) 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2000 年专著《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获长江读书奖专家著作奖。    2000 年获得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金质证书。    2006 年 9 月 26 日,在中国译协庆祝国际翻译日 ? 资深翻译家表彰大会上,季羡林被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季羡林先生的品格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他的书,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季羡林先生备受关注的《病榻杂记》近日公开发行。在书中,季羡林先生用通达的文字,第一次廓清了他是如何看待这些年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项桂冠的,他表示: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本报特摘录几段季老的文字,看看这位 97 岁高龄的老人是如何对待罩在自己头顶的灿烂光环的   ■一辞国学大师   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   现在在某些比较正式的文件中,在我头顶上也出现国学大师这一灿烂辉煌的光环。这并非无中生有,其中有一段历史渊源。   约摸十几二十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大见成效,经济飞速发展。文化建设方面也相应地活跃起来。有一次在还没有改建的北京大学大讲堂里开了一个什么会,专门向同学们谈国学。当时主席台上共坐着五位教授,每个人都讲上一通。我是被排在第一位的,说了些什么话,现在已忘得干干净净。一位资深记者是北大校友,在报上写了一篇长文《国学热悄悄在燕园兴起》。从此以后,其中四位教授,包括我在内,就被称为国学大师。他们三位的国学基础都比我强得多。他们对这一顶桂冠的想法如何,我不清楚。我自己被戴上了这一顶桂冠,却是浑身起鸡皮疙瘩。   说到国学基础,我从小学起就读经书、古文、诗词。对一些重要的经典著作有所涉猎。但是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功夫,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后来专治其他的学术,浸淫其中,乐不可支。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自谓是大而有当的问题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 ( 借用京剧女角词 ) !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的桂冠摘下来。   ■二辞学界泰斗   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现在却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这个泰斗又从哪里讲起呢?   这要分两层来讲:一个是教育界,一个是人文社会科学界。   先要弄清楚什么叫泰斗。泰者,泰山也;斗者,北斗也。两者都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东西。   光谈教育界。我一生做教书匠,爬格子。在国外教书 10 年,在国内 57 年。人们常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特别是在过去几十年中,天天运动,花样翻新,总的目的就是让你不得安闲,神经时时刻刻都处在万分紧张的情况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一直担任行政工作,想要做出什么成绩,岂不戛戛乎难矣哉!我这个泰斗从哪里讲起呢?   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说我做出了极大的成绩,那不是事实。说我一点成绩都没有,那也不符合实际情况。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现在却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这个泰斗又从哪里讲起呢?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学界 ( 术 ) 泰斗的桂冠摘下来。   ■三辞国宝    是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所以他就成为宝。但是,中国的赵一钱二孙三李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个,难道中国能有13亿国宝吗?   在中国,一提到国宝,人们一定会立刻想到人见人爱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这种动物数量极少,而且只有中国有,称之为国宝,它是当之无愧的。可是,大约在八九十来年前,在一次会议上,北京市的一位领导突然称我为国宝,我极为惊愕。到了今天,我所到之处,国宝之声洋洋乎盈耳矣。我实在是大惑不解。当然,国宝这一顶桂冠并没有为我一人所垄断。其他几位书画名家也有此称号。   我浮想联翩,想探寻一下起名的来源。是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所以他就成为宝。但是,中国的赵一钱二孙三李 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个,难道中国能有 13 亿国宝吗?   这种事情,痴想无益,也完全没有必要。我来一个急刹车。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宝的桂冠摘下来。   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2006 年感动中国颁奖辞(季羡林)   【颁奖辞】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    96 岁的季羡林先生长年任教北京大学,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名著,其著作已汇编成 24 卷的《季羡林文集》,现在即使身居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季羡林 95 岁生日采访实录    2006 年 8 月 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解放军总医院病房看望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并对季羡林 95 周岁生日表示祝贺。   新华网北京8月6日电(新华社记者徐京跃)季老,我看您来了。 6 日上午 9 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一走进解放军总医院病房,就紧紧握住季羡林先生的手说:今天是您 95 岁生日,我向您表示祝贺。   温家宝送来一盆枝繁叶茂的君子兰,向这位学贯中西、笔耕一生、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表示敬意。   季羡林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精通英语、德语、梵语、吠陀语、巴利语、吐火罗语,还能阅读法语、俄语书籍。他长期在北京大学任教,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诣。 6 日,季羡林特意穿了一件红色的衬衣,病房内充满喜庆的气氛。    2003 年、 2005 年,温家宝曾两次来到解放军总医院看望季羡林。   听说季羡林仍然每天一早就开始写作,思维敏捷,温家宝高兴地说: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我刚刚看过您写的《我的人生感悟》和《季羡林论人生》,有几篇文章我读了几遍。   季羡林感慨地说:我的一生大起大落。   温家宝说: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中国知识分子历经沧桑、艰难困苦,但爱国家、爱人民始终不渝,他们不懈奋斗,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社会、服务人民。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那时,您利用在传达室看大门的时间,翻译了 280 万字的梵文作品。这不仅是个人毅力决定的,也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对真理的追求,对国家充满信心。   季老还签名赠送《季羡林论翻译》、《非凡人生季羡林》以及收有他的《清塘荷韵》等 10 篇散文、由播音员朗读的光碟给林青霞,林青霞则回赠了她主演的电影《东方不败》光碟。临走时,林青霞握住季老的手深情地说:季老,让我摸摸您的双手,好感受一下您的文气,可以吗?季老回答:当然可以。两双手叠在一起,笑容洋溢在季老和林青霞的脸上。 季羡林:学术大家   季羡林, 1911 年生于山东清平(今并入临清市)。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叔季嗣诚。幼时随马景恭识字。 6 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入私塾读书。 7 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 10 岁,开始学英文。 12 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 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 18 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国文老师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译家。 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近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1930 年,考人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从师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 四剑客。同学中还有胡乔木。喜欢 纯诗 ,如法国魏尔兰、马拉梅。比利时维尔哈伦,以及六朝骈文,李义山、姜白石的作品。曾翻译德莱塞、屠格涅夫的作品。大学期间,以成绩优异,获得家乡清平县政府所颁奖学金。    1935 年 9 月,根据清华大学文学院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协定,清华招收赴德研究生,为期两年 。季羡林被录取,随即到德国。在柏林,和乔冠华同游。 10 月,抵哥廷根,结识留学生章用、田德望等。入哥廷根大学, 我梦想,我在哥廷根, ...... 我能读一点书,读点古代有过光荣而这光荣将永远不会消灭的文字。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这个梦。(《留德十年》)    1936 年春,季羡林选择了梵文。他认为 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能有所发明。 因此, 非读梵文不行。 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留德十年》) 命运允许我坚定了我的信念。 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选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为副系,并加学南斯拉夫文。季羡林师从 梵文讲座 主持人、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成为他唯一的听课者。一个学期 4O 多堂课,学习了异常复杂的全部梵文文法。接着部分著作年轻时的季羡林 读梵文原著,第 5 学期读吐鲁番出土的梵文佛经残卷。第 6 学期准备博士论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佛典《大事》厚厚 3 大册,是用混合梵文写成的,他争分夺秒,致力于读和写, 开电灯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    1940 年 12 月至 1941 年 2 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英文考试中得到 4 个 优 ,获得博士学位。因战事方殷,归国无路,只得留滞哥城。 10 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同时继续研究佛教混合梵语,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发表多篇重要论文。 这是我毕生学术生活的黄金时期,从那以后再没有过了。 博士后 的岁月,正是法西斯崩溃前夜,德国本土物质匮乏,外国人季羡林也难免 在饥饿地狱中 挣扎,和德国老百姓一样经受着战祸之苦。而作为海外游子,故园情深,尤觉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祖国之思和亲情之思日夕 索绕, 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    1945 年 1O 月,二战终结不久,即匆匆束装上道,经瑞土东归, 宛如一场春梦,十年就飞过去了 。离开哥廷根 35 年后的 1980 年,季羡林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访哥市,再谒 83 岁高龄的瓦尔德施米特恩师,相见如梦。后来作感人至深的名文《重返哥廷根》。    1946 年 5 月,抵达上海,旋赴南京,与李长之重逢,经李介绍,结识散文家梁实秋、诗人臧克家。在南京拜谒清华时期的恩师陈寅恪,陈推荐他去北京大学任教,遂又拜见正在南京的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傅斯年。秋,回到北平,拜会北大文学院院长汤用彤,被聘为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在北大创建该系。同事中有阿拉伯语言学家马坚、印度学家金克木等。解放后,继续担任北大东语系教授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先后出版的德文中译本有德国《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 1955 年),梵文文学作品中译本有印度伽梨陀娑《沙恭达罗》(剧本, 1956 年)、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 1959 年)、印度伽梨陀娑《优哩婆湿》(剧本, 1962 年)等,学术著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 1957 年)、《印度简史》( 1957 年)、《 1857-1859 年印度民族起义》( 1985 年)等。 1956 年 2 月,被任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1954 年、 1959 年、 1964 年当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并以中国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后出访印度、缅甸、东德、前苏联、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等国家。 文革 中受到 四人帮 及其北大爪牙的残酷迫害。 1978 年复出,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语系系主任,并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3 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 1984 年,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1988 年,任中国文化书院 院务委员会主席。并曾以学者身份先后出访德国、日本、泰国。 70 年代后期以来担任的学术回体职务有:中国外国文学会副会长( 1978 年)、中国南亚学会会长( 1979 年)、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 1980 年)、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1981 年)、中国语言学会会长( 1983 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 1983 年)、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 1984 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1984 年)、中国作家学会理事( 1985 年)、中国比较文学会名誉会长( 1985 年)、中国亚非学会会长( 1990 年)等。 1998 年 4 月,《牛棚杂忆》出版( 1988 年 3 月一 1989 年 4 月草稿, 1992 年 6 月定稿)。出版界认为 这是一本用血泪换来的和泪写成的文字。这是一代宗师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 。季羡林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 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综合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张光麟教授和令恪先生所述,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大略包括在以下 10 个方面:( 1 )印度古代语言研究 -- 博士论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 -am ,向 -o 和 -u 的转化》、《使用不定过去式作为确定佛典的年代与来源的标准》等论文,在当时该研究领域内有开拓性贡献;( 2 )佛教史研究 -- 他是国内外为数很少的真正能运用原始佛典进行研究的佛教学学者,把研究印度中世语言的变化规律和研究佛教历史结合起来,寻出主要佛教经典的产生、演变、流传过程,借以确定佛教重要派别的产生、流传过程;( 3 )吐火罗语研究 -- 早期代表作《〈福力太子因缘经〉吐火罗语诸本诸平行译本》,为吐火罗语的语意研究开创了一个成功的方法, 1948 年起即对新疆博物馆藏吐火罗剧本《弥勒会见记》进行译释, 1980 年又就 7O 年代新疆吐鲁番地区新发现的吐火罗语 A 《弥勒会见记》发表研究论文多篇,打破了 吐火罗文发现在中国,而研究在国外 的欺人之谈;( 4 )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 -- 《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等文,以及《西游记》有些成分来源于印度的论证,说明中印文化 互相学习,各有创新,交光互影,相互渗透 ;( 5 )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 --80 年代主编《大唐西域记校注》、《大唐西域记今译》,并撰 10 万字的《校注前言》,是国内数十年来西域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而 1996 年完成的《糖史》更展示了古代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东南亚,以及欧、美、非三洲和这些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6 )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 -- 《罗摩衍那》是即度两大古代史诗之一, 2 万余颂,译成汉语有 9 万余行,季羡林经过 1O 年坚韧不拔的努力终于译毕,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空前盛事;( 7 )比较文学研究 --80 年代初,首先倡导恢复比较文学研究,号召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为我国比较文学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8 )东方文化研究一一从 8O 年代后期开始,极力倡导东方文化研究,主编大型文化丛书《东方文化集成》,约 50O 余种、 8OO 余册,预计 15 年完成;( 9 )保存和抢救祖国古代典籍 --9O 年代,担任《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两部巨型丛书的总编纂;( 10 )散文创作 -- 从 17 岁写散文起,几十年笔耕不辍,已有 80 余万字之多,钟敬文在庆贺季羡林 88 岁米寿时说: 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 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    80 年代后期以来,季羡林对文化、中国文化、东西方文化体系、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 21 世纪的人类文化等重要问题,在文章和演讲中提出了许多个人见解和论断,在国内外引起普遍关注。   季羡林是中国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季羡林 911 年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 1930 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1935 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 1941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 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 1956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1978 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 1984 年研究所分设,改任北京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他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 24 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叶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   留学德国是季羡林学术生涯的转折点。留学德国后,季羡林走上东方学研究道路。 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季羡林就辗转取道回到阔别 10 年的祖国怀抱。同年秋,经陈寅恪推荐,季羡林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季羡林回国后,着重研究佛教史和中印文化关系史,发表了一系列富有学术创见的论文。   《浮屠与佛》( 1947 ),揭示梵语 Buddha (佛陀)一词在早期汉译佛经中译作浮屠是源自一种古代俗语,译作佛则是源自吐火罗语,从而纠正了长期流行的错误看法,即认为佛是梵语 Buddha (佛陀)一词的音译略称。这里顺便指出,季羡林在 1989 年又写了《再论浮屠与佛》,进一步论证汉文音译浮屠源自大夏语。   《论梵文 td 的音译》( 1948 ),揭示汉译佛经中用来母字译梵文的顶音 t 和 d 是经过了 l 一个阶段,而 t > d > l 这种语音转变现象不属于梵文,而属于俗语。因此,依据汉译佛经中梵文 td 的音译情况,可以将汉译佛经分为汉至南北朝、南北朝至隋和隋以后三个时期。前期汉译佛经的原文大半不是梵文,而是俗语或混合梵文;中期的原文也有很多是俗语和混合梵文,但梵文化程度有所进步;后期的原文是纯粹的梵文。   季羡林的这两篇论文在中国佛教史研究领域中别开生面,用比较语言研究方法,令人信服地证明汉译佛经最初并不是直接译自梵文,而是转译自西域古代语言。季羡林也据此提醒国内运用音译梵字研究中国古音的音韵学家,在进行华梵对勘时,一定要注意原文是不是梵文这个大前提。   在中印文化关系史研究方面,以往国内外学者大多偏重研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甚至有论者据此认为中印文化关系是单向贸易   ( one - way - traffic )。季羡林认为这种看法不符合文化交流的历史实际。因此,季羡林在研究中,一方面重视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着力探讨为前人所忽视的中国文化输入印度的问题。他先后写成《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 1954 )、《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 1955 )和《中国纸和造纸法最初是否是由海路传到印度去的?》( 1957 )等论文,以翔实的史料,考证了中国纸张、造纸法和蚕丝传入印度的过程。   与此同时,季羡林兼治梵文文学,翻译出版了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 1959 )、迦梨陀娑的剧本《沙恭达罗》( 1956 )和《优哩婆湿》( 1962 ),并撰写有《印度文学在中国》、《印度寓言和童话的世界旅行》、《〈五卷书〉译本序》、《关于〈优哩婆湿〉》和《〈十王子〉浅论》等论文。   季羡林随着 80 年代进入古稀之年,但他学术生命仿佛进入了黄金时期。尽管行政事务和社会活动缠身,他依然故我,咬定青山不放松,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潜心研究,勤奋写作。   季羡林认为,文化交流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人类必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前进,而人类进步的最终目标必然是某一种形式的大同之域。其实,季羡林近 10 年来积极参与国内东西方文化问题的讨论,也贯彻着这一思想。季羡林将人类文化分为四个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自古希腊、罗马至今的欧美文化体系,而前三者共同组成东方文化体系,后一者为西方文化体系。季羡林为东方民族的振兴和东方文化的复兴呐喊,提出东西方文化的变迁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季羡林表达的是一种历史的、宏观的看法,也是对长期以来统治世界的欧洲中心主义的积极反拨。   季羡林自 1946 年从德国回国,受聘北京大学,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中国东方学有季羡林这样一位学术大师,实为中国东方学之福祉。 季羡林的作品   著作书目: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 ( 论文集 )1957 ,人民   《 罗摩衍那 初探》 ( 理论 )1979 ,外国文学   《天竺心影》 ( 散文集 )1980 ,百花   《季羡林选集》 ( 散文集 )198O ,香港文学研究社   《朗润集》 ( 散文集 )1981 ,上海文艺   《季羡林散文集》 1986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主要著作:   《〈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 1941 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 -am 向 -o 和 -u 的转化》( 1944 年,发现并证明了语尾 -am 向 -o 和 -u 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罗语的特点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1985 年)(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阐明了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等)、《〈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 1943 年)(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语言论集》( 1982 年)等。作为文学翻译家,他的译著主要有:《沙恭达罗》( 1956 年)、《五卷书》( 1959 年)、《优哩婆湿》( 1959 年)、《罗摩衍那》( 7 卷, 1980 ~ 1984 年)、《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作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 1980 年)、《朗润集》( 1981 年)、《季羡林散文集》( 1987 年)、《牛棚杂忆》等。   经典语录: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   根据我的观察,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我还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时光流失,一转眼,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算。有人说,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对众生的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   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   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善。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是恶。   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   我快一百岁了,活这么久值得。因为尽管国家有这样那样不可避免的问题,但现在总的是人和政通、海晏河清。   我的家乡在山东。泰山的精神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最后两句话是国之魂魄,民之肝胆,屹立东方,亿万斯年。人民的灵魂,百姓的脊梁,中华民族大有前途。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西方采取的是强硬的手段,要征服自然,而东方则主张采用和平友好的手段,也就是天人合一。要先于自然做朋友,然后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宋代大哲学家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你们的生命只有和民族的命运融合在一起才有价值,离开民族大业的个人追求,总是渺小的。   做人要老实,学外语也要老实。学外语没有什么万能的窍门。俗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就是窍门。 http://baike.baidu.com/view/17941.htm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09)|3237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事:王晓东回国,徐冠华去清华,季羡林逝世
科学网编辑部 2009-7-11 16:51
周末收集的三条关于重要人物的新闻: 王晓东全时回国 入选千人 李源潮接见接受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第二任聘书 清华大学聘徐冠华为教授 恢复筹建地学学科 北大资深教授季羡林逝世 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享年98岁
个人分类: 通知公告|9356 次阅读|2 个评论
又一位大师走了……
李丕鹏 2009-7-11 14:00
  本来计划现在和远道而来的朋友相约去参观我的实验室,但从上午开始,雷声大作,大雨倾盆,屋外黑乎乎一片。只好和他在 QQ 断断续续的说着话,再次约定明天去实验室。   忽然,他打出:季羡林先生去世了。我随即啊了一声。他继续告诉我:今天上午, 98 岁。太突然了,我说。确实感到太突然阿,真的太突然了。我告诉朋友:我写博客吧,把这个写进去!朋友回答道:嗯,我今天也写一个,最崇敬的大师之一,太悲伤了。季先生和谈家桢先生一样,都是我们最崇敬的大师,想到他们今年相继去世,心中难言悲痛。随即,我向家里最高长官汇报了这一噩耗,。我们默哀三分钟!!!   在我心目中,很是希望他老人家能度过百岁华诞,甚至活得更长久些。尽管知道他一直住在医院里,也有不少身外事让他老操心费神。前段时间网上有关先生的墨宝门事件很是受人关注。写到此, QQ 新闻提示窗户自动弹出国学大师季羡林今晨病逝:我国著名学者、国学大师、白金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今日上午 9 时在北京 301 医院辞世,享年 98 岁。   记得 10 多年前,在和学生闲谈中,学生言之已无大师,我说季羡林先生就是一个大师级的老先生。学生问:季羡林是谁?问得我很是无奈!我只好自找台阶的说:学生物的,也应该了解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些事情吧。现在想来, 10 多年前对季先生这位大师的介绍确实很少,对其大师的定位也可能只是非公开化、非官方、非正式的评价吧。 今天人民网关于季老的简介如下: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 12 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1911 年 8 月 6 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北京大学教授 , 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 , 中科院院士 , 中国语言学家 , 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有博客( http://www.lc123.net/archiver/tid-205.html )在今年 1 月 11 日以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一代鸿儒季羡林为题对季老作了介绍,现摘录前半部分内容如下。 季羡林 (1911- ) 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 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建国后,历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外国语言文学评议组负责人,第二届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东文语言文学系教授、主任,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委员、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亚非学会会长,语言学会会长。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1993年3月当选为澳门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是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对印度中进语言形态学、原始佛教语言、吐火罗语的语义、梵文文学等研究均作出重要贡献。在印度中世语言形态学方面,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小乘佛教大众部说出世部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特征,著《〈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一文。在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方面,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是无可置疑的,它所使用的语言是中世印度东部方言古代半摩揭陀语。主要译著有《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印度简史》、《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印度古代语言论集》、《关于大乘上座部的问题》、《罗摩衍那初探》、《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散文集》等,翻译了:《沙恭达罗》、《优哩婆湿》、《罗摩衍那》、《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五卷书》等,散文集有:《赋得永久的悔》。主编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1995年11月,北京大学季羡林海外基会成立。 季老是一个坚定的忠诚的爱国者。他热爱祖国的壮丽山川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他说:平生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求学清华时,他加入赴南京要求蒋介石政府抗日的请愿行列,还到农村去宣传抗日爱国。赴德留学,是为了爱国。就在德国法西斯统治的黑暗岁月里,虽然忍饥挨饿,仍然发奋学习希腊文、拉丁文、梵文、吐火鲁文、巴利文,研读梵语佛教经典。当他的博士考试门门得优,毕业论文胜利通过时,他的感受是:我没有给中国人丢脸,可以告慰亲爱的祖国。 季老回国到北京大学工作后,就把爱国精神化成报效祖国的教学与研究的实践。他不断地开创学术研究的新领域新课题,忘我地献身学术研究以实践爱国报国的志愿。他为归国 3 年里写了 40 多篇文章,有 13 篇学术论文而自觉满意;他又为上世纪 50 年代前 5 年我的学术研究成果竟是一个零而自责,感到愧疚。正是基于学术报国的意志,他在文革后期偷偷地翻译蜚声世界文坛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他每天提心吊胆地进行着:先把原诗译成白话散文,然后反复推敲修改成四行一韵的诗句,历经 5 个寒暑,终于把长达 8 万行的《罗摩衍那》译成中文,为中国翻译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建造了一座丰碑。穿越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最野蛮,最残暴,最愚昧,最荒谬的(季老语)文革岁月,迎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季老心舒气爽,激情焕发,大展才华,辛勤著述,在学术上接连丰收,硕果累累,在量和质两方面都远远超过这以前的四五十年。他的晚年出版了 11 部学术著作,撰写了 200 多篇学术论文,在中国文化研究、比较文学、东西文化交流、梵语与佛教史研究等十多个学术领域和层面上取得辉煌成就,为祖国的文化事业建树了丰功伟绩。季老说过,自己喜欢的人是这样的:质朴,淳厚,诚恳,平易;骨头硬,心肠软;怀真情,讲真话;不阿谀奉承,不背后议论;不人前一面,人后一面;无哗众取宠之意,有实事求是之心;不是丝毫不考虑个人利益,而是多为别人考虑;关键是一个真字,是性情中人;最高水平当然是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实季老正是这样的品德崇高、个性坚毅的人。季老是誉满国内外的学术大师,但是绝没有半点架子和派头。他的性格平和、宽厚、朴实。他衣着朴素,总是穿着一身洗旧了的卡其布中山装,以致来报到的新生误认他是老校工,让他代为照看行李。他安详恬静,从不疾言厉色,表面上严肃得有点让人敬畏,内心却是滚烫的。他总是以平和博爱的胸怀,真诚丰富的感情待人对物。他喜爱动物花草,甚至经常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惹起万斛闲愁。他宽容和谅解了文革中痛打和折磨过自己的人,不记仇,不报复,而且自我反思道:在当时那种气氛中,每个人都异化为非人,自己被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还相信文革的正确性,焉敢苛求于别人呢?他这种洞明世事,反求诸躬的高尚品格,赢得了众人的钦敬。季老一生的心思只在学问上,执着地追求学术创新。在学术园地里,他埋头苦干,辛勤耕耘,总是每天清早 4 点起床,伏案工作,数十年如一日。上世纪 90 年代里,在 3 位亲人接连病逝,自己疾病缠身的夹击下,发愤著作,完成了《糖史》等 3 部开创性的文化巨著,为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发展中华文化作出了贡献。 季老不仅学贯中西,融会古今,而且在道德品格上同样融合了中外知识分子的优秀传统。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仁爱和恕道,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坚毅的气节和情操;西方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的自由独立精神,尊重个性和人格平等观念,开放创新的意识;这些优秀传统都凝聚融化在季老身上。所以,他能够做大学问,成大事业,有大贡献,他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帜和榜样。在故乡,季老虽然仅仅生活了短短的六年,但他始终眷恋着故土。他在国内外的大城市里住了几十年,曾游历过祖国大江南北的名山胜地,也曾飞抵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饱览过那里的旖旎风光,但心里割舍不下的仍是自己故乡的普通小村。而且,星转斗移,日月更替,季老对故乡的感情越来越深,越来越浓。     从网络上更可以看到:日本学士院聘任季羡林为客座院士,季羡林百万稿费捐北大设奖助学金,季羡林先生喜获印度莲花大奖等等报道。季羡林成为百年来第一位获得日本学士院客座院士身份的中国籍会员,也是国际印度学领域获此殊荣的第三人。在他之前,唯有两名法国印度学领域的学者曾获得此项殊荣。莲花勋章是印度最为隆重的文学艺术类大奖,颁发给著述丰厚、擢秀于文学界的作家。季羡林先生荣获的莲花勋章,由印度新上任的总统亲自颁发,以表彰他在印度古代语言、历史、佛教学研究以及中印文化交流领域做出的突出成绩,以表彰他在担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期间的突出贡献,以表彰他数十载如一日,精勤耕耘于东方学领域,巨著煌煌。季羡林先生是中国获得印度莲花勋章的第一人。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网站的教育学人讲坛专栏在报道季羡林自传 风风雨雨一百年 问世中,选录了百度百科对季老的介绍( http://www.jlgjxh.cn/News_View.asp?NewsID=1722 ),现转录于此,以示悼念! 百度百科: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 12 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1911 年 8 月 6 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   北京大学教授 , 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 , 中科院院士 , 中国语言学家 , 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叔季嗣诚。幼时随马景恭识字。    6 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入私塾读书。 7 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 10 岁,开始学英文。 12 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 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 18 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国文老师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译家。 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过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1930 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从师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 四剑客。同学中还有胡乔木。喜欢 纯诗 ,如法国魏尔兰、马拉梅。比利时维尔哈伦,以及六朝骈文,李义山、姜白石的作品。曾翻译德莱塞、屠格涅夫的作品。大学期间,以成绩优异,获得家乡清平县政府所颁奖学金。    1935 年 9 月,根据清华大学文学院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协定,清华招收赴德研究生,为期 3 年 。季羡林被录取,随即到德国。在柏林和美国与乔冠华同游。 10 月,抵达哥廷根,结识留学生章用、田德望等。入哥廷根大学, 我梦想,我在哥廷根,我能读一点书,读点古代有过光荣而这光荣将永远不会消灭的文字。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这个梦。(《留德十年》)    1936 年春,季羡林选择了梵文。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许能有所发现。因此,非读梵文不行。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留德十一年》)命运允许我坚定了我的信念。 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选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为副系,并加学南斯拉夫文。季羡林师从 梵文讲座 主持人、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成为他唯一的听课者。一个学期 40 多堂课,季羡林学习异常勤奋。佛典《大事》厚厚 3 大册,是用混合梵文写成的,他争分夺秒,致力于读和写, 开电灯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    1940 年 12 月至 1941 年 2 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英文考试中得到 4 个 优 ,获得博士学位。因战事方殷,归国无路,只得留滞哥城。 10 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同时继续研究佛教混合梵语,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发表多篇重要论文。 这是我毕生学术生活的黄金时期,从那以后再没有过了。 博士后 的岁月,正是法西斯崩溃前夜,德国本土物质匮乏,外国人季羡林也难免 在饥饿地狱中 挣扎,和德国老百姓一样经受着战祸之苦。而作为海外游子,故园情深,尤觉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祖国之思和亲情之思日夕 索绕, 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    1941 年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曾师从语言学家 E. 西克研究吐火罗语。    1945 年 10 月,二战终结不久,即匆匆束装上道,经瑞士东归, 宛如一场春梦,十年就飞过去了 。离开哥廷根 35 年后的 1980 年,季羡林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访哥市,再谒 83 岁高龄的瓦尔德施米特恩师,相见如梦。后来作感人至深的名文《重返哥廷根》。    1946 年 5 月,抵达上海,旋赴南京,与李长之重逢,经李介绍,结识散文家梁实秋、诗人臧克家。在南京拜谒清华时期的恩师陈寅恪,陈推荐他去北京大学任教,遂又拜见正在南京的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傅斯年。秋,回到北平,拜会北大文学院院长汤用彤。    1946 ~ 1983 年,被北京大学聘为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在北大创建该系。同事中有阿拉伯语言学家马坚、印度学家金克木等。解放后,继续担任北大东语系教授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先后出版的德文中译本有德国《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 1955 年),梵文文学作品中译本有印度伽梨陀娑《沙恭达罗》(剧本, 1956 年)、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 1959 年)、印度伽梨陀娑《优哩婆湿》(剧本, 1962 年)等,学术著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 1957 年)、《印度简史》( 1957 年)、《 1857-1859 年印度民族起义》( 1985 年)等。 1956 年 2 月,被任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1954 年、 1959 年、 1964 年当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并以中国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后出访印度、缅甸、东德、前苏联、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等国家。 文革 中受到 四人帮 及其北大爪牙的残酷迫害。 1978 年复出,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语系系主任,并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3 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    1956 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外国语言文学评议组组长、第二届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长、第 6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和《语言文字卷》编辑委员会主任等等。其学术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对中世纪印欧语言的研究上颇多建树。主要著作有:《〈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 1941 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 -am 向 -o 和 -u 的转化》( 1944 年,发现并证明了语尾 -am 向 -o 和 -u 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罗语的特点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1985 年)(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阐明了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等)、《〈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 1943 年)(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语言论集》( 1982 年)等。作为文学翻译家,他的译著主要有:《沙恭达罗》( 1956 年)、《五卷书》( 1959 年)、《优哩婆湿》( 1959 年)、《罗摩衍那》( 7 卷, 1980 ~ 1984 年)、《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作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 1980 年)、《朗润集》( 1981 年)、《季羡林散文集》( 1987 年)、《牛棚杂忆》等。    1978 年~ 1984 年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其著作已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 24 卷。    1988 年,任中国文化书院 院务委员会主席。并曾以学者身份先后出访德国、日本、泰国。   季先生长年任教北大,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现在即使在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他的书,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季羡林先生备受关注的《病榻杂记》近日公开发行。在书中,季羡林先生用通达的文字,第一次廓清了他是如何看待这些年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项桂冠的,他表示: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70 年代后期以来担任的学术回体职务有:中国外国文学会副会长( 1978 年)、中国南亚学会会长( 1979 年)、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 1980 年)、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1981 年)、中国语言学会会长( 1983 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 1983 年)、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 1984 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1984 年)、中国作家学会理事( 1985 年)、中国比较文学会名誉会长( 1985 年)、中国亚非学会会长( 1990 年)等。 1998 年 4 月,《牛棚杂忆》出版( 1988 年 3 月一 1989 年 4 月草稿, 1992 年 6 月定稿)。出版界认为 这是一本用血泪换来的和泪写成的文字。这是一代宗师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 。季羡林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 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曾被 2006 年感动中国获奖人物之一   季羡林,当代著名语言学家 . 散文家 . 东方文化研究专家。他博古通今,被称为学界泰斗。    195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 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    1934 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    1935 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    1941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 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   季羡林的学术研究涉及的范围:    1. 印度古代语言,特别是佛教梵文    2. 吐火罗文    3. 印度古代文学    4. 印度佛教史    5. 中国佛教史    6. 中亚佛教史    7. 唐史    8. 中印文化交流史    9. 中外文化交流史    10. 中西文化差异和共性    11. 美学和中国古代文艺理论    12. 德国及西方文学    13. 比较文学及民间文学    14. 散文及杂文创作   这个分类只是一个大概的情况。 季羡林的学术成就   综合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张光麟教授和令恪先生所述,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大略包括在以下 10 个方面:( 1 )印度古代语言研究 -- 博士论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 -am ,向 -o 和 -u 的转化》、《使用不定过去式作为确定佛典的年代与来源的标准》等论文,在当时该研究领域内有开拓性贡献;( 2 )佛教史研究 -- 他是国内外为数很少的真正能运用原始佛典进行研究的佛教学学者,把研究印度中世语言的变化规律和研究佛教历史结合起来,寻出主要佛教经典的产生、演变、流传过程,借以确定佛教重要派别的产生、流传过程;( 3 )吐火罗语研究 -- 早期代表作《〈福力太子因缘经〉吐火罗语诸本诸平行译本》,为吐火罗语的语意研究开创了一个成功的方法, 1948 年起即对新疆博物馆藏吐火罗剧本《弥勒会见记》进行译释, 1980 年又就 7O 年代新疆吐鲁番地区新发现的吐火罗语 A 《弥勒会见记》发表研究论文多篇,打破了 吐火罗文发现在中国,而研究在国外 的欺人之谈;( 4 )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 -- 《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等文,以及《西游记》有些成分来源于印度的论证,说明中印文化 互相学习,各有创新,交光互影,相互渗透 ;( 5 )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 --80 年代主编《大唐西域记校注》、《大唐西域记今译》,并撰 10 万字的《校注前言》,是国内数十年来西域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而 1996 年完成的《糖史》更展示了古代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东南亚,以及欧、美、非三洲和这些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6 )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 -- 《罗摩衍那》是即度两大古代史诗之一, 2 万余颂,译成汉语有 9 万余行,季羡林经过 1O 年坚韧不拔的努力终于译毕,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空前盛事;( 7 )比较文学研究 --80 年代初,首先倡导恢复比较文学研究,号召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为我国比较文学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8 )东方文化研究一一从 8O 年代后期开始,极力倡导东方文化研究,主编大型文化丛书《东方文化集成》,约 50O 余种、 8OO 余册,预计 15 年完成;( 9 )保存和抢救祖国古代典籍 --9O 年代,担任《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两部巨型丛书的总编纂;( 10 )散文创作 -- 从 17 岁写散文起,几十年笔耕不辍,已有 80 余万字之多,钟敬文在庆贺季羡林 88 岁米寿时说: 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 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    80 年代后期以来,季羡林对文化、中国文化、东西方文化体系、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 21 世纪的人类文化等重要问题,在文章和演讲中提出了许多个人见解和论断,在国内外引起普遍关注。    附注:季羡林: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奖项简介   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由中国翻译协会 2006 年五届五次常务会长会议决定设立。这是中国翻译协会首次颁布的奖项,该荣誉奖并非常设奖项,授予健在的、在翻译与文化传播工作中成就卓著、影响广泛、德高望重的翻译家。 2006 年 9 月 26 日, 95 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成为首位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季羡林,生于 1911 年 8 月,山东省清平县(今临清市)人。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1930 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主攻英国文学,兼读德国和法国文学,同时选修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课余专心于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及散文创作。 1935 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入德国哥廷根大学潜心学习印度学。 1941 年荣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 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系主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建国后,季羡林先后当选北京市第一届人大代表,第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3 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同年起,任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等职,享有崇高的社会声誉。还历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外国语言文学评议组负责人,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名誉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亚非学会会长,澳门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系中国翻译协会创始人之一, 2004 年 11 月在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议上被推选为中国译协名誉会长。   几十年来,季羡林辛勤从事英文、德文、梵文等文学作品的研究与翻译,发表、出版的译作将近四百万字。主要著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集》、《印度简史》、《罗摩衍那初探》、《印度古代语言论集》、《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简明东方文学史》、《糖史》、《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等。主要译著:译自德文的有马克思著《论印度》、《安娜 ? 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译自梵文的有著名印度古代大史诗《罗摩衍那》(七卷)、印度名剧《沙恭达罗》和《优哩婆湿》、印度古代民间故事集《五卷书》等;译自英文的如梅特丽耶 ? 黛维的《家庭中的泰戈尔》。此外,季羡林还主编过《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神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书。   获得的主要奖项有:    1986 年论文集《印度古代语言论集》获北京大学首届科学研究成果奖。    1987 年论文集《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和政策研究优秀成果荣誉奖。    1989 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授予从事语言文字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    1990 年论文集《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获全国首届比较文学图书评奖活动著作荣誉奖。    1992 年主编的《大唐西域记校注》获全国首届古籍整理图书奖。    1992 年,印度瓦拉纳西梵文大学授予最高荣誉奖褒扬状。    1997 年主编的《东方语言学史》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    1997 年主编《印度古代文学史》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999 年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专著二等奖。    1998 年德黑兰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1999 年《季羡林文集》 (24 卷 ) 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2000 年专著《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获长江读书奖专家著作奖。    2000 年获得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金质证书。    2006 年 9 月 26 日,在中国译协庆祝国际翻译日 ? 资深翻译家表彰大会上,季羡林被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季羡林先生的品格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他的书,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季羡林先生备受关注的《病榻杂记》近日公开发行。在书中,季羡林先生用通达的文字,第一次廓清了他是如何看待这些年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项桂冠的,他表示: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本报特摘录几段季老的文字,看看这位 97 岁高龄的老人是如何对待罩在自己头顶的灿烂光环的   图为季羡林和他心爱的猫。(资料照片)   ■一辞国学大师   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   现在在某些比较正式的文件中,在我头顶上也出现国学大师这一灿烂辉煌的光环。这并非无中生有,其中有一段历史渊源。   约摸十几二十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大见成效,经济飞速发展。文化建设方面也相应地活跃起来。有一次在还没有改建的北京大学大讲堂里开了一个什么会,专门向同学们谈国学。当时主席台上共坐着五位教授,每个人都讲上一通。我是被排在第一位的,说了些什么话,现在已忘得干干净净。一位资深记者是北大校友,在报上写了一篇长文《国学热悄悄在燕园兴起》。从此以后,其中四位教授,包括我在内,就被称为国学大师。他们三位的国学基础都比我强得多。他们对这一顶桂冠的想法如何,我不清楚。我自己被戴上了这一顶桂冠,却是浑身起鸡皮疙瘩。   说到国学基础,我从小学起就读经书、古文、诗词。对一些重要的经典著作有所涉猎。但是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功夫,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后来专治其他的学术,浸淫其中,乐不可支。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自谓是大而有当的问题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 ( 借用京剧女角词 ) !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的桂冠摘下来。   ■二辞学界泰斗   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现在却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这个泰斗又从哪里讲起呢?   这要分两层来讲:一个是教育界,一个是人文社会科学界。   先要弄清楚什么叫泰斗。泰者,泰山也;斗者,北斗也。两者都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东西。   光谈教育界。我一生做教书匠,爬格子。在国外教书 10 年,在国内 57 年。人们常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特别是在过去几十年中,天天运动,花样翻新,总的目的就是让你不得安闲,神经时时刻刻都处在万分紧张的情况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一直担任行政工作,想要做出什么成绩,岂不戛戛乎难矣哉!我这个泰斗从哪里讲起呢?   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说我做出了极大的成绩,那不是事实。说我一点成绩都没有,那也不符合实际情况。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现在却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这个泰斗又从哪里讲起呢?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学界 ( 术 ) 泰斗的桂冠摘下来。   ■三辞国宝    是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所以他就成为宝。但是,中国的赵一钱二孙三李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个,难道中国能有13亿国宝吗?   在中国,一提到国宝,人们一定会立刻想到人见人爱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这种动物数量极少,而且只有中国有,称之为国宝,它是当之无愧的。可是,大约在八九十来年前,在一次会议上,北京市的一位领导突然称我为国宝,我极为惊愕。到了今天,我所到之处,国宝之声洋洋乎盈耳矣。我实在是大惑不解。当然,国宝这一顶桂冠并没有为我一人所垄断。其他几位书画名家也有此称号。   我浮想联翩,想探寻一下起名的来源。是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所以他就成为宝。但是,中国的赵一钱二孙三李 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个,难道中国能有 13 亿国宝吗?   这种事情,痴想无益,也完全没有必要。我来一个急刹车。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宝的桂冠摘下来。   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2006 年感动中国颁奖辞(季羡林)   【颁奖辞】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    96 岁的季羡林先生长年任教北京大学,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名著,其著作已汇编成 24 卷的《季羡林文集》,现在即使身居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季羡林 95 岁生日采访实录    2006 年 8 月 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解放军总医院病房看望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并对季羡林 95 周岁生日表示祝贺。   新华网北京8月6日电(新华社记者徐京跃)季老,我看您来了。 6 日上午 9 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一走进解放军总医院病房,就紧紧握住季羡林先生的手说:今天是您 95 岁生日,我向您表示祝贺。   温家宝送来一盆枝繁叶茂的君子兰,向这位学贯中西、笔耕一生、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表示敬意。   季羡林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精通英语、德语、梵语、吠陀语、巴利语、吐火罗语,还能阅读法语、俄语书籍。他长期在北京大学任教,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诣。 6 日,季羡林特意穿了一件红色的衬衣,病房内充满喜庆的气氛。    2003 年、 2005 年,温家宝曾两次来到解放军总医院看望季羡林。   听说季羡林仍然每天一早就开始写作,思维敏捷,温家宝高兴地说: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我刚刚看过您写的《我的人生感悟》和《季羡林论人生》,有几篇文章我读了几遍。   季羡林感慨地说:我的一生大起大落。   温家宝说: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中国知识分子历经沧桑、艰难困苦,但爱国家、爱人民始终不渝,他们不懈奋斗,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社会、服务人民。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那时,您利用在传达室看大门的时间,翻译了 280 万字的梵文作品。这不仅是个人毅力决定的,也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对真理的追求,对国家充满信心。   季老还签名赠送《季羡林论翻译》、《非凡人生季羡林》以及收有他的《清塘荷韵》等 10 篇散文、由播音员朗读的光碟给林青霞,林青霞则回赠了她主演的电影《东方不败》光碟。临走时,林青霞握住季老的手深情地说:季老,让我摸摸您的双手,好感受一下您的文气,可以吗?季老回答:当然可以。两双手叠在一起,笑容洋溢在季老和林青霞的脸上。 季羡林:学术大家   季羡林, 1911 年生于山东清平(今并入临清市)。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叔季嗣诚。幼时随马景恭识字。 6 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入私塾读书。 7 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 10 岁,开始学英文。 12 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 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 18 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国文老师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译家。 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近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1930 年,考人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从师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 四剑客。同学中还有胡乔木。喜欢 纯诗 ,如法国魏尔兰、马拉梅。比利时维尔哈伦,以及六朝骈文,李义山、姜白石的作品。曾翻译德莱塞、屠格涅夫的作品。大学期间,以成绩优异,获得家乡清平县政府所颁奖学金。    1935 年 9 月,根据清华大学文学院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协定,清华招收赴德研究生,为期两年。季羡林被录取,随即到德国。在柏林,和乔冠华同游。 10 月,抵哥廷根,结识留学生章用、田德望等。入哥廷根大学, 我梦想,我在哥廷根, ...... 我能读一点书,读点古代有过光荣而这光荣将永远不会消灭的文字。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这个梦。(《留德十年》)    1936 年春,季羡林选择了梵文。他认为 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能有所发明。 因此, 非读梵文不行。 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留德十年》) 命运允许我坚定了我的信念。 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选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为副系,并加学南斯拉夫文。季羡林师从 梵文讲座 主持人、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成为他唯一的听课者。一个学期 4O 多堂课,学习了异常复杂的全部梵文文法。接着部分著作年轻时的季羡林 读梵文原著,第 5 学期读吐鲁番出土的梵文佛经残卷。第 6 学期准备博士论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佛典《大事》厚厚 3 大册,是用混合梵文写成的,他争分夺秒,致力于读和写, 开电灯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    1940 年 12 月至 1941 年 2 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英文考试中得到 4 个 优 ,获得博士学位。因战事方殷,归国无路,只得留滞哥城。 10 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同时继续研究佛教混合梵语,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发表多篇重要论文。 这是我毕生学术生活的黄金时期,从那以后再没有过了。 博士后 的岁月,正是法西斯崩溃前夜,德国本土物质匮乏,外国人季羡林也难免 在饥饿地狱中 挣扎,和德国老百姓一样经受着战祸之苦。而作为海外游子,故园情深,尤觉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祖国之思和亲情之思日夕 索绕, 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    1945 年 1O 月,二战终结不久,即匆匆束装上道,经瑞土东归, 宛如一场春梦,十年就飞过去了 。离开哥廷根 35 年后的 1980 年,季羡林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访哥市,再谒 83 岁高龄的瓦尔德施米特恩师,相见如梦。后来作感人至深的名文《重返哥廷根》。    1946 年 5 月,抵达上海,旋赴南京,与李长之重逢,经李介绍,结识散文家梁实秋、诗人臧克家。在南京拜谒清华时期的恩师陈寅恪,陈推荐他去北京大学任教,遂又拜见正在南京的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傅斯年。秋,回到北平,拜会北大文学院院长汤用彤,被聘为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在北大创建该系。同事中有阿拉伯语言学家马坚、印度学家金克木等。解放后,继续担任北大东语系教授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先后出版的德文中译本有德国《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 1955 年),梵文文学作品中译本有印度伽梨陀娑《沙恭达罗》(剧本, 1956 年)、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 1959 年)、印度伽梨陀娑《优哩婆湿》(剧本, 1962 年)等,学术著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 1957 年)、《印度简史》( 1957 年)、《 1857-1859 年印度民族起义》( 1985 年)等。 1956 年 2 月,被任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1954 年、 1959 年、 1964 年当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并以中国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后出访印度、缅甸、东德、前苏联、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等国家。 文革 中受到 四人帮 及其北大爪牙的残酷迫害。 1978 年复出,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语系系主任,并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3 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 1984 年,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1988 年,任中国文化书院 院务委员会主席。并曾以学者身份先后出访德国、日本、泰国。 70 年代后期以来担任的学术回体职务有:中国外国文学会副会长( 1978 年)、中国南亚学会会长( 1979 年)、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 1980 年)、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1981 年)、中国语言学会会长( 1983 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 1983 年)、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 1984 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1984 年)、中国作家学会理事( 1985 年)、中国比较文学会名誉会长( 1985 年)、中国亚非学会会长( 1990 年)等。 1998 年 4 月,《牛棚杂忆》出版( 1988 年 3 月一 1989 年 4 月草稿, 1992 年 6 月定稿)。出版界认为 这是一本用血泪换来的和泪写成的文字。这是一代宗师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 。季羡林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 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综合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张光麟教授和令恪先生所述,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大略包括在以下 10 个方面:( 1 )印度古代语言研究 -- 博士论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 -am ,向 -o 和 -u 的转化》、《使用不定过去式作为确定佛典的年代与来源的标准》等论文,在当时该研究领域内有开拓性贡献;( 2 )佛教史研究 -- 他是国内外为数很少的真正能运用原始佛典进行研究的佛教学学者,把研究印度中世语言的变化规律和研究佛教历史结合起来,寻出主要佛教经典的产生、演变、流传过程,借以确定佛教重要派别的产生、流传过程;( 3 )吐火罗语研究 -- 早期代表作《〈福力太子因缘经〉吐火罗语诸本诸平行译本》,为吐火罗语的语意研究开创了一个成功的方法, 1948 年起即对新疆博物馆藏吐火罗剧本《弥勒会见记》进行译释, 1980 年又就 7O 年代新疆吐鲁番地区新发现的吐火罗语 A 《弥勒会见记》发表研究论文多篇,打破了 吐火罗文发现在中国,而研究在国外 的欺人之谈;( 4 )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 -- 《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等文,以及《西游记》有些成分来源于印度的论证,说明中印文化 互相学习,各有创新,交光互影,相互渗透 ;( 5 )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 --80 年代主编《大唐西域记校注》、《大唐西域记今译》,并撰 10 万字的《校注前言》,是国内数十年来西域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而 1996 年完成的《糖史》更展示了古代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东南亚,以及欧、美、非三洲和这些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6 )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 -- 《罗摩衍那》是即度两大古代史诗之一, 2 万余颂,译成汉语有 9 万余行,季羡林经过 1O 年坚韧不拔的努力终于译毕,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空前盛事;( 7 )比较文学研究 --80 年代初,首先倡导恢复比较文学研究,号召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为我国比较文学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8 )东方文化研究一一从 8O 年代后期开始,极力倡导东方文化研究,主编大型文化丛书《东方文化集成》,约 50O 余种、 8OO 余册,预计 15 年完成;( 9 )保存和抢救祖国古代典籍 --9O 年代,担任《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两部巨型丛书的总编纂;( 10 )散文创作 -- 从 17 岁写散文起,几十年笔耕不辍,已有 80 余万字之多,钟敬文在庆贺季羡林 88 岁米寿时说: 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 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    80 年代后期以来,季羡林对文化、中国文化、东西方文化体系、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 21 世纪的人类文化等重要问题,在文章和演讲中提出了许多个人见解和论断,在国内外引起普遍关注。   季羡林是中国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季羡林 911 年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 1930 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1935 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 1941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 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 1956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1978 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 1984 年研究所分设,改任北京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他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 24 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叶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   留学德国是季羡林学术生涯的转折点。留学德国后,季羡林走上东方学研究道路。 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季羡林就辗转取道回到阔别 10 年的祖国怀抱。同年秋,经陈寅恪推荐,季羡林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季羡林回国后,着重研究佛教史和中印文化关系史,发表了一系列富有学术创见的论文。   《浮屠与佛》( 1947 ),揭示梵语 Buddha (佛陀)一词在早期汉译佛经中译作浮屠是源自一种古代俗语,译作佛则是源自吐火罗语,从而纠正了长期流行的错误看法,即认为佛是梵语 Buddha (佛陀)一词的音译略称。这里顺便指出,季羡林在 1989 年又写了《再论浮屠与佛》,进一步论证汉文音译浮屠源自大夏语。   《论梵文 td 的音译》( 1948 ),揭示汉译佛经中用来母字译梵文的顶音 t 和 d 是经过了 l 一个阶段,而 t > d > l 这种语音转变现象不属于梵文,而属于俗语。因此,依据汉译佛经中梵文 td 的音译情况,可以将汉译佛经分为汉至南北朝、南北朝至隋和隋以后三个时期。前期汉译佛经的原文大半不是梵文,而是俗语或混合梵文;中期的原文也有很多是俗语和混合梵文,但梵文化程度有所进步;后期的原文是纯粹的梵文。   季羡林的这两篇论文在中国佛教史研究领域中别开生面,用比较语言研究方法,令人信服地证明汉译佛经最初并不是直接译自梵文,而是转译自西域古代语言。季羡林也据此提醒国内运用音译梵字研究中国古音的音韵学家,在进行华梵对勘时,一定要注意原文是不是梵文这个大前提。   在中印文化关系史研究方面,以往国内外学者大多偏重研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甚至有论者据此认为中印文化关系是单向贸易   ( one - way - traffic )。季羡林认为这种看法不符合文化交流的历史实际。因此,季羡林在研究中,一方面重视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着力探讨为前人所忽视的中国文化输入印度的问题。他先后写成《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 1954 )、《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 1955 )和《中国纸和造纸法最初是否是由海路传到印度去的?》( 1957 )等论文,以翔实的史料,考证了中国纸张、造纸法和蚕丝传入印度的过程。   与此同时,季羡林兼治梵文文学,翻译出版了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 1959 )、迦梨陀娑的剧本《沙恭达罗》( 1956 )和《优哩婆湿》( 1962 ),并撰写有《印度文学在中国》、《印度寓言和童话的世界旅行》、《〈五卷书〉译本序》、《关于〈优哩婆湿〉》和《〈十王子〉浅论》等论文。   季羡林随着 80 年代进入古稀之年,但他学术生命仿佛进入了黄金时期。尽管行政事务和社会活动缠身,他依然故我,咬定青山不放松,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潜心研究,勤奋写作。   季羡林认为,文化交流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人类必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前进,而人类进步的最终目标必然是某一种形式的大同之域。其实,季羡林近 10 年来积极参与国内东西方文化问题的讨论,也贯彻着这一思想。季羡林将人类文化分为四个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自古希腊、罗马至今的欧美文化体系,而前三者共同组成东方文化体系,后一者为西方文化体系。季羡林为东方民族的振兴和东方文化的复兴呐喊,提出东西方文化的变迁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季羡林表达的是一种历史的、宏观的看法,也是对长期以来统治世界的欧洲中心主义的积极反拨。   季羡林自 1946 年从德国回国,受聘北京大学,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中国东方学有季羡林这样一位学术大师,实为中国东方学之福祉。 季羡林的作品   著作书目: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 ( 论文集 )1957 ,人民   《 罗摩衍那 初探》 ( 理论 )1979 ,外国文学   《天竺心影》 ( 散文集 )1980 ,百花   《季羡林选集》 ( 散文集 )198O ,香港文学研究社   《朗润集》 ( 散文集 )1981 ,上海文艺   《季羡林散文集》 1986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主要著作:   《〈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 1941 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 -am 向 -o 和 -u 的转化》( 1944 年,发现并证明了语尾 -am 向 -o 和 -u 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罗语的特点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1985 年)(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阐明了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等)、《〈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 1943 年)(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语言论集》( 1982 年)等。作为文学翻译家,他的译著主要有:《沙恭达罗》( 1956 年)、《五卷书》( 1959 年)、《优哩婆湿》( 1959 年)、《罗摩衍那》( 7 卷, 1980 ~ 1984 年)、《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作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 1980 年)、《朗润集》( 1981 年)、《季羡林散文集》( 1987 年)、《牛棚杂忆》等。   经典语录: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   根据我的观察,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我还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时光流失,一转眼,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算。有人说,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对众生的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   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   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善。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是恶。   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   我快一百岁了,活这么久值得。因为尽管国家有这样那样不可避免的问题,但现在总的是人和政通、海晏河清。   我的家乡在山东。泰山的精神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最后两句话是国之魂魄,民之肝胆,屹立东方,亿万斯年。人民的灵魂,百姓的脊梁,中华民族大有前途。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西方采取的是强硬的手段,要征服自然,而东方则主张采用和平友好的手段,也就是天人合一。要先于自然做朋友,然后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宋代大哲学家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你们的生命只有和民族的命运融合在一起才有价值,离开民族大业的个人追求,总是渺小的。   做人要老实,学外语也要老实。学外语没有什么万能的窍门。俗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就是窍门。       季羡林:穷乡僻壤的野小子   卞毓方   与前面谈到的 5 位大师相比,东方学家季羡林绝对是个异数。他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那是一个穷乡僻壤。据其自述:当时全中国的经济形势是南方富而山东 ( 也包括北方其他省份 ) 穷。专就山东论,是东部富而西部穷。我们县在山东西部又是最穷的县,我们村在穷县中是最穷的村,而我们家在全村中又是最穷的家。就是说,季羡林这一粒种子,不幸是像但丁形容的那样,掉在了岩石缝里。   季羡林的祖父,是个土里刨食的农民,生有 3 个儿子,因为日子艰难,养不起,把最小的老三送了人。季羡林出生的时候,祖父祖母都已去世,短命,想必和穷愁潦倒有关。祖父祖母死后,家里只剩下当时尚未成年的父亲和一个更小的叔叔,孤苦伶仃,相依为命。兄弟俩房无一间,地无一垅,那日子是什么滋味,概可想见。据说,兄弟俩缺衣少食,经常饿得头晕眼花,四肢无力,有次实在挨不过,偷偷溜去村南大户人家的枣林,捡落在地上的烂枣充饥。季羡林的母亲姓赵,俗称季赵氏,终生连个名字也没捞上,更甭说文化什么的了。   季羡林的童年,没有幼儿园,没有书香,没有父爱母教,对于城市、高楼、电灯、娱乐、英雄等等,缺乏起码的想象,唯独对于本能的口腹之欲,情有独钟。晚年季羡林作《我的童年》,他在文章中说:   我出生以后,家境仍然是异常艰苦。一年吃白面的次数有限,平常只能吃红高粱面饼子;没有钱买盐,把盐碱地上的土扫起来,在锅里煮水,腌咸菜,什么香油,根本见不到。一年到底,就吃这种咸菜。举人的太太,我管她叫奶奶,她很喜欢我。我三四岁的时候,每天一睁眼,抬腿就往村里跑 ( 我们家在村外 ) ,跑到奶奶跟前,只见她把手一蜷,蜷到肥大的袖子里面,手再伸出来的时候,就会有半个白面馒头拿在手中,递给我。我吃起来,仿佛是龙胆凤髓一般,我不知道天下还有比白面馒头更好吃的东西。这白面馒头是她的两个儿子 ( 每家有几十亩地 ) 特别孝敬她的。她喜欢我这个孙子,每天总省下半个,留给我吃。在长达几年的时间内,这是我每天最高的享受,最大的愉快。   大概到了四五岁的时候,对门住的宁大婶和宁大姑,每年夏秋收割庄稼的时候,总带我走出去老远到别人割过的地里去拾麦子或者豆子、谷子。一天辛勤之余,可以拣到一小篮麦穗或者谷穗。晚上回家,把篮子递给母亲,看样子她是非常欢喜的。有一年夏天,大概我拾的麦子比较多,她把麦粒磨成面粉,贴了一锅死面饼子。我大概是吃出味道来了,吃完了饭以后,我又偷了一块吃,让母亲看到了,赶着我要打。我当时是赤条条浑身一丝不挂,我逃到房后,往水坑里一跳。母亲没有法子下来捉我,我就站在水中把剩下的白面饼子尽情地享受了。   季羡林小时候,基本上是一个野孩子,野地里疯,野地里长。还有一件事,季羡林自己没说,各家传记也没交代,他小时候出过天花,脸上留下淡而又淡的后遗症,虽然不怎么显形,终归是个缺陷。季羡林四五岁时,由父亲作主,跟一位姓马的先生认了一些字,但这仅仅是第一步,接下去怎么办?既然家里穷得连书本也买不起,当然谈不上供他正规学习,小孩儿有一搭没一搭地晃荡个三年五载,很容易就错过开发的季节,撂荒了。这绝非危言耸听,季羡林有两个小伙伴,一个叫杨狗,另一个叫哑巴小,两人的前途可以参照。当年,三个小娃儿见天在一起玩,浮水、打枣、捉知了、摸虾,快活郎当,形影不离。后来怎么样了呢?杨狗终生务农,老实巴交,一字不识。哑巴小呢,落草当了山大王,练得蹿房越脊,如履平地,本领煞是了得,可惜那是一条不归路,最后一个失手,叫官府捉住,砍了头。季羡林的出路,纵然成不了铤而走险的绿林好汉,也必然是像杨狗那样,当一辈子农民,整日价面朝黄土背朝天。   写到这儿,想起一个故事:科学家霍金发育迟,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里的表现十分糟糕,老师觉得他是马尾巴串豆腐提不起来,同学把他当成讽刺捉弄的对象。霍金 12 岁时,班上有两个男孩公然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会有出息。同样的道理,倘若当年有人就季羡林的命运打赌,肯定赌他不会成材。   季羡林的童年是平凡的,我们左看,右看,横看,竖看,都和大师的潜质相距甚远。但是他后来分明成了大师,响当当的!这说明观察是不到位的。笔者转而想到卡耐基的名言:人生所能得到的最好财富,就是出生在贫寒之家。《孟子》亦有言:生于忧患。以是观之,季羡林的童年并非一无可取,当他一旦觉悟,昔日的贫穷就会化为奋发的动力,从而受用终生。 ( http://msn.china.ynet.com/view.jsp?oid=53862685 )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5021 次阅读|6 个评论
我看"季羡林老人谈国学"
孙秋云 2009-2-7 10:52
这两天网上似乎对汉字简化与拉丁字母注音有一些激烈的争论。事情的起由是一个叫老愚的先生,于 2 月 1 日 下午 去北京 301 医院看望著名的老一辈学者 季羡林 先生。据老愚先生在第二天发表的博客文章中透露,季老精神健旺,妙语连珠,在聊到国学普及时还谈了自己的意见,概括起来大概有四点: 1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延续至今,汉字起了巨大的作用。读古文必须读繁体字,中国文化的信息都在那里面。 2 、汉字简化及拼音化是歧途,祖先用了几千年都没感到不方便,为何到我们手里就抛弃了?追求效率不是简化字的理由。越南文字拼音化之后,头戴帽子,脚穿鞋子,很滑稽。据说季老还着重谈到当年简化汉字时,把 皇后 的后与 以后 的 后 弄成一个字所带来的遗憾。 3 、古文今译是毁灭中华文化的方式,必须读原文,加注释即可。 4 、 振兴国学,必须从娃娃抓起 ,给娃娃讲的国学与给成人讲的应该不同,得用心思编教材。老愚的博客文章一出,引起了一些跟风,笔者也想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季老 先生在他所擅长的专业领域当然是顶级的权威专家,若是他的正规学术论文,理当认真研读,然后加以评判,但诸如上述这类亲朋友人间的随感而发,实在不好加以评说。不好评说的理由一是因为季老当时是在什么话题下或在什么语境下谈的,不得而知。语境对于一个话题的理解太重要了,脱离了当时的语境,有些话是无法得到合理解释或正确理解的。二是季老若真的这么说了,而且老愚的博客文章中一点也没贪污,那也只是他个人的随感,可能是真心所发,也可能是发发牢骚,也可能是借机想引起别人关注点别的什么事,当不得太多真的。但是有人把他老人家的这个随感拉来作虎皮,借机说汉字简化和拼音化贻害无穷(详见 2 月 5 日 徐晋如新浪上的博客文章),则又另当别论。 大凡搞所谓科学研究的人,在进行某项研究或对某个论题进行论证时,都是要讲究具体方法和路径,都要说出是在什么基础上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这个结论的适用性如何,等等。像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延续至今,汉字起了巨大的作用这类的命题只能算常识。汉字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中的确起了巨大的作用,这话不假,但只能说:中华古文明的发展和传承,繁体字起了巨大的作用;现当代中华文明的发展和传承,简体汉字起了巨大的作用。繁体汉字和简体汉字是一脉相承的文字,两者互通兼容,并不存在着绝然的割裂、对立关系。在中国大陆,繁体字所构成的中华文库包含的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文化信息,而现当代的中国工业文明、科技文明及其他现代文化信息则主要包含在简化汉字里。我们说中华文明,不能眼中只有古文明,而不见现代文明。这一点以萨缪尔 亨廷顿为代表的老外们还比我们强。 汉字简化和拼音方法的使用是不是误入歧途,现在还真不能妄下判断。祖先用了几千年都没感到不方便,为何到我们手里就抛弃了?其实,中国的文字本身在历史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甲骨文、金文、篆书(还有大小篆之分)、隶书到楷体正字,已经变过好几道了。依笔者陋见,古人写汉字时也觉得太繁,要不是耐不住这个繁(烦),那还发明行书、草书干什么呢?!行书和小草的流行,就是古人在日常生活中对汉字繁体字的简化和使用时的修正。所以,要论谁是正体字,甲骨文、金文、篆书(还有大小篆之分)、隶书、繁体的楷体、行草或行楷、简体汉字都是正体字。我们的祖先们在历史的岁月中就已经对汉字字型扬弃过好几次啦,用不着我们在这里厚彼薄此地品头论足。至于汉字拼音化,不是没实行吗?没实行就不能评说效果。用拉丁字母注汉字的音,我看实行这么多年后虽然不能说十全十美,但基本上还是行得通的,至少比原来传统的从什么声再搞什么切还是要简单、明了、方便了许多。至于越南文字拼音化之后,头戴帽子,脚穿鞋子,很滑稽。那是越南人民自己的事。文字只是一种传载文化的符号,大家内部约定俗成就行,没有什么道理可讲。若能明明白白地传载本民族、本群体的文化,为自己的广大人民所认同,能起到沟通上下、团结人民、同心同德为本国本民族百姓幸福生活而奋斗的作用,便是好文字。不要说旁人说它滑稽对它无碍,就是说它是鸟书也无所谓。世上有多少文字在不是自己母语的民族中人看来不是很滑稽的怪字? 古文今译是毁灭中华文化的方式,必须读原文,加注释即可。古文今译,这是肯定要做的工作,不仅要今译,而且还要外译。问题的关键是看谁来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实无名,名无实,名者,伪而已矣,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诸如此类的句子,不加注释看不懂,加了注释也还是不容易看懂,除非你是专门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古代历史或古代文学的专家。但你又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是专家。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但世上却有一种东西,越是普及,越是被人无偿使用就越有价值,这种东西就是思想。你不是要推广普及国学吗?你不是要让国学深入百姓的生活吗?你不是要让国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吗?不翻译怎么进入普通人的生活?不翻译怎么进入人家的心灵?难道让所有的人都成为古文专家,捧着一本本中国古籍,用放大镜对着上面的注释去自我体悟、自学成才?假如《圣经》不从希伯莱文译成英文,假如《圣经》不从英文译成中文,假如《圣经》不从繁体汉字翻成简体汉字,它的影响便不可能有现在这么广泛,在中国的中青年人中就不会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国外的学者和专家怎么就不建议让《圣经》保留希伯莱文或者古典英文的模样,旁边加上一些注释,让各地各国的读者们自已去揣摩呢? 振兴国学,必须从娃娃抓起 ,这话不禁使人想起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的名言。季老从事国学研究一辈子,热爱国学,对国学有深厚的感情,咱能理解。爱屋及乌嘛!但是每个名人都说自己的研究领域非常重要,都要从娃娃们抓起,这就玄了。邓小平曾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季老说国学要从娃娃抓起,若袁隆平、杨振宁、陈景润以及姚明、刘翔、邓亚萍等等一干名人也都说自己的研究领域或从事的事业特别重要,要从娃娃抓起,那中国的娃娃们还是娃娃吗?我看更像是为了完成某项工程而培养的机器。其实,对于中国的娃娃们来说,先把什么学放一放,高中以前在掌握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先学会怎么做一个真实的人、做一个诚恳的人、做一个善良有道德的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做一个讲文明礼貌的人更为重要,别的可以到上大学或上职业技术学院里去再学。再说国学是什么呀?是中国哲学?中国文学?中国伦理学?中国历史学?中国美学?中国文字学?中国语言学?中国政治学?中国军事学?中国医药学?中国建筑学?中国宗教学?中国美术?还是中国书法或中国音乐戏曲?若是,它们都不是已经分科成学了呀,干吗还挂个国学的名?若不是,那它又是什么呢?是儒学吗?那道学呢?佛学呢?若儒道释都算,那是算由精英掌握和传播的那一部分还是算民间百姓中普遍流行的那一部分?还有比它们在民间更有市场的传统迷信呢?国外有个中国学或汉学,指的是外国学者研究中国这个领域所发生的事。中国发生的事在外国人生活中只占一个小角,以前甚至一个小角都占不到,所以专门辟一个中国学或汉学以概括之,那是有道理的。而我们的国学研究领域又是哪一块呢? 娃娃们学什么不学什么,事实上不由专家和领导们说了算,关键还是要看娃娃们自己的兴趣和天赋。他(她)没那个天赋和爱好,你强迫他(她)去学,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嘛!。若有朝一日,真的让全国的娃娃们都去统一学国学,用国学,我看这个社会倒是会有点问题了。 2009 年 2 月 7 日
个人分类: 社会问题探究|308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青年报:谁盗卖了国学大师季羡林的藏品?(转)
newniu 2008-10-30 21:52
中国青年报记者 刘万永 照片:10月28日晚,季羡林表示,从来没有委托别人去卖画。唐师曾摄 10月24日,正在哈尔滨的新华社记者唐师曾收到一封邮件:季羡林先生处在危险中,藏画被盗卖,你是先生的朋友,你必须救救他! 唐师曾与季羡林相识10多年,而且知道季羡林先生住在301医院。但并不认识发信人张衡。他回复:我不认识你,凭什么相信你? 发信人显然很急,立即发来了季羡林5份手迹的扫描件:季先生的字你总会认识吧? 季先生被称为国宝,国宝的宝竟然被偷着拍卖了!唐师曾深感震惊。 10月28日,唐师曾赶回北京,见到了举报人张衡,张衡提供的情况再次让他震惊。 这种流散方式很不正常 张衡是季羡林的朋友,也是一名收藏爱好者,在北京开设了一家美术馆。 2007年4月27日,张衡参加了北京金兆艺术品拍卖会中国书画专场拍卖会。拍卖会上,他发现了季羡林收藏的16幅书画作品,包括费孝通、吴祖光、臧克家等名人的书画作品。北京金兆艺术品拍卖公司印发的拍卖图录册标明:季羡林上款,同一藏家友情提供。 张衡解释说:季羡林上款的意思是,这些作品的受赠人是季羡林,同一藏家友情提供说明这些书画的卖主是同一个人。 按照季羡林的性格,他不会把这些藏品扔出来换钱花。张衡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张衡说,根据常识和自己的鉴定能力,他认为这些拍卖品是真的,于是拍下了14件,成交价共6.1万元。 此后,张衡陆续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几次小型拍卖会,又发现了10多件季羡林的藏品。出于多种原因,他又拍下了10件,成交价共计1万多元。 张衡说: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季羡林的藏品这样流散出来都是很不正常的。 张衡说,他很想向季羡林当面求证这批书画作品是不是季老授权拍卖的,但季老住在301医院,见面须经北大和301医院批准,以他的身份,见面非常困难。 张衡认为,不管季羡林的藏品是否属于被偷卖,自己都应该和北大打招呼,提醒学校加强管理。 张衡给北大校办通了电话。校办很客气,表示要通知有关方面,还留下了我的电话。 张衡说,10多天过去了,北大校办没有给他回话。但他却意外地接到了季羡林秘书杨锐的电话。张衡说:她很不客气,质问我,你是山东大学的人,凭什么管我们北大的事? 张衡说:我越来越感觉季羡林先生处境危险。 季羡林:从没委托别人卖画 10月28日晚,唐师曾和张衡等人设法在301医院见到了季羡林。 唐师曾说,季老神志清晰,说话很有条理。 唐师曾向中国青年报记者播放了他采访季羡林的DV录像。 录像中,唐师曾问:您家里的藏画是怎么流出去的? 季羡林答:过程不知道,但很多人都知道这件事。 问:多长时间了? 季羡林答:丢画两三年了。 问:为什么不报案? 季羡林答:小事一桩,不知道怎么传出去的,以为就是(别人)偷几幅画卖,看来(现在)认识是不够了。 采访中,季羡林还表示,他不缺钱,没必要去卖画,他也从来没有委托别人去卖画。 10月20日,季羡林手书了一份证明:我从来没有委托任何人拍卖我收藏的字画和其他物品。因为我并不需要钱,上述流言,别有用心,请大家千万不要上当。 采访临近结束时,季羡林多次表示,他不愿意住在301医院,住院的费用也由自己承担。他说:我希望回北大去。 多次反映没有结果 张衡对本报记者说:收藏季老书画藏品时,我考虑了很多,唯一没有考虑的是举报。 但现在,张衡只能向媒体求助,因为北大至今没有给他任何回复。 10月16日,张衡再次给北大校办打电话,反映季羡林藏品被盗卖一事。 第二天,北大校办督察室工作人员乔淑芝等两人会见了张衡夫妇。会谈持续了一个半小时,乔淑芝等做了书面记录。 10月20日,张衡带着季羡林的5封亲笔信直报北大领导。 10月22日,张衡给北京301医院领导写信请求立即加强防范措施,确保季老的安全;立即询问季老的个人意见,了解相关情况;尽快与北大党委取得联系,核实相关情况。 10月23日,张衡再次给北大领导写信称:未得到北大领导的回应,实在是出乎意料和不可思议。他希望,立即派人到301医院看望季老,了解他本人的意思;立即派人接替杨锐的工作。 藏品被谁盗卖? 2001年7月6日,90高龄的季羡林先生将珍贵的图书、手稿、字画等藏品亲手捐献给北大图书馆。此次捐献的100多幅字画珍品中,年代最远的是宋朝的,近代的有齐白石的作品。 张衡说,此次被盗卖的书画藏品和季羡林捐赠给北大的不是一回事,而是季老家中的藏品。 张衡说,季老在北大有一套两居室,大门钥匙由小方保管。小方曾长期照顾季羡林,50岁左右,季羡林称呼他为小方。房间钥匙先由季羡林秘书李玉洁保管,李玉洁生病后交现任秘书杨锐保管。 今年9月30日,季羡林书面通知小方:没有我的签字,任何人都不许进入我的房间。 10月23日,李玉洁提供了书面证言:金兆公司图中编号为526的书法作品是吴祖光、新凤霞来贺老先生90大寿时带来的礼品。字画534号(臧克家书法立轴)是我亲眼所见。521号是我扛过去的。以上作品我在2001年秋交给杨锐保管。 此前的10月1日,季羡林给温家宝总理写信说:我现在需要一位助手。山东大学某同志是我多年的老友,他最适合担任这个工作。 10月16日,季羡林给闵维方写信说:经过仔细的考虑,我认为,像我这样什么实际工作都没有的人,有一个所谓秘书是多此一举。建议取消。 同一天,他再次写信说:杨锐女士太辛苦。她有一个家庭需要管理,还有自己的社会活动,我实在不忍心看她每天还要到医院来。 10月29日晚,记者拨打杨锐的手机,电话已关机。 当晚,季羡林弟子、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在博客上撰文说,季羡林先生的女儿、女婿去世多年。孙子、孙女、外孙都和各自的配偶、孩子生活在北美。先生的儿子也已年过古稀,有自己的专业领域,先生的后代都没有依赖先生。 他认为,要查清楚这件事情其实并不难,拍卖公司是有严格手续的,只要到拍卖公司去查一下,看看是什么人将这些字画送去拍卖的;或者顺着这条线查下去,事情不就水落石出了吗? 张衡说,他已经就此向北京市海淀区公安分局报案。(记者刘万永) 今天《南方日报》(10月30日): 28日下午,著名学者、汉学大师饶宗颐专程从香港前往北京301医院看望北大资深教授季羡林。两位老人一位91岁,一位97岁,同为当今学界泰斗,可谓一场世纪老人的相会,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昨天,由故宫博物院与香港大学合办的陶铸古今饶宗颐学术艺术展在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展厅开幕。   喜悦的同时,季羡林老先生的气愤与伤心也郁积在胸膛。昨天,新华社记者唐师曾在博客里贴出他对季老的一次采访,文中提到,季老一些纪念性质的私人收藏品,居然在他毫不知情、没有给出任何授权的情况下,流向了拍卖市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记者辗转摸索,最后却扯出季老晚年生活的不愉快:他几次要求换个秘书或取消秘书,但一直未能如愿。     唐师曾博客: 季老家中藏品惊现拍卖市场   昨日凌晨6时49分,新华社记者唐师曾在其新浪博客发表了一篇主标题为季羡林藏品一再遭拍卖,季老未授权的帖子。文中写道:97岁高龄的季羡林老先生,北大家中藏画多次惊现字画拍卖市场。10月28日,季老对新华社记者唐师曾说,他从未授权任何人处理自己财产;并说:此事很多人都知道。 后文还补充说,季老说他不缺钱,没有拍卖的必要。   而季先生的弟子钱文忠透露,季先生节衣缩食,收藏了数量很大的古字画和其他珍贵文物。但是,他没有把这些价值巨大的珍宝留给自己的子孙,已经宣布全部捐赠给北京大学,并且编有完整的捐赠藏品目录。因此,唐师曾特意在博文中指出:此前,季老已把个人收藏的大量珍贵文物(宋画、八大山人字画等)捐赠北大。此处提到的多次被拍卖市场叫拍的拍卖品,是季老家中保存的纪念性质的私人藏品。   唐师曾还在博客中贴出了他自己拍摄的三幅于2007年4月现身北京金兆艺术品拍卖会的藏品图片,分别是季羡林收藏的黄镇、朱霖给季老祝寿的国画《松鹤延年》、吴祖光书法和臧克家书法。   记者在电话中询问唐师曾博客上所示几张藏品照片的来源,他说:不是在拍卖会上拍的,现在这几幅作品都在一个收藏者的手里,是从他那里拍到的。记者试图联系文中提到的北京金兆拍卖公司,但该公司网站上的电话,一个是空号,另一个接听方却说打错了。   记者还了解到,《中国青年报》等几家媒体已于昨天成立了调查小组,调查事情的始末。调查小组负责人、《中国青年报》记者刘万永告诉本报记者,根据唐师曾提供的情况,是季羡林老先生主动告诉唐师曾家中藏品未经授权流出这一事实。   记者求证: 卧室里藏品竟能长脚流失   昨晚9时左右,记者终于联系上季老被拍卖的部分画作的收藏者、北京拍卖行业内知情人氏岳南先生(化名),并当面向他求证拍卖的过程。岳先生告诉记者,他自己是收藏爱好者,也是季老的好朋友,季老收藏的字画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古代的藏画,这些在季老看来是不可再生的,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已经全部捐赠给北大了。藏画的第二部分,由当代名人所作,赠送给季老,这些名人有的已经去世,有的目前仍然健在,这些画季老一般都放在家里,可能是卧室。据季老前任秘书李玉洁老师回忆,这些当代字画共打包了184幅,分为三箱,第一箱100幅;第二箱60幅;另外24幅因为太长太大装箱不下,打成了一个捆。李老师说,这些画都在其退休的时候转给季老的现任秘书保管。   他介绍,季羡林先生流入拍卖市场的那批名人字画是2007年4月27日在北京金兆拍卖公司亮相的,都出自这184幅,共有30-50幅左右。当天,岳南用6.1万元竞得其中的14幅,而其中一幅是我国前外交部副部长黄镇及其夫人送给季老祝寿的礼物,该画名为《松鹤延年》。现年81岁、追随季老50余年的季老前秘书李玉洁老师曾回忆,因该画太大,当年是她扛回家的。   岳南说,当时发现季老的藏画被公开拍卖,自然是很惊讶,本想当面问问季老,但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最终没有去,于是,出于对季老的崇敬,就把那批画全部拍了下来。后来就向北京大学校办反映:希望今后加强对季老物品的保管,因为季老是国宝,资料流失是弊大于利。但北大官方没有对其建议进行反馈。   后来季老收藏的名人字画继续频频出现在北京市各个拍卖会上,岳南只好尽量买下,到现在已经买了20多张。岳南认为,在季老不知情的情况下,他的藏画突然出现在拍卖市场上,其秘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记者随后打电话给季老秘书求证季老是否有字画流出,她表示不方便透露情况,并将电话转给另外一名男子。该男子告诉记者,那些在拍卖品市场流通的字画,并不是季老家中的藏品,而是伪作,日期都不对,真正的藏品现在还在季老家中。当记者表示是季老主动透露这一消息时,该男子并没有正面做出回应,而是一再强调季老家中藏品流入拍卖市场这一说法并不属实,具体情况他们正在调查中。随后记者询问此人身份,他以没有见面不能确定记者身份为由,拒绝透露真实身份,记者表示可以当面采访,该男子又说:现在正在调查阶段,等过了这阵子再说。随即挂断了电话。 记者在新华社记者唐师曾10月28日采访季老的DV里看到,唐拍DV的时候,季老神志清醒,思维清晰。唐问他,这个画是怎么流出去的?季老回答:我也不知道怎么流出去的,但是很多人都知道了。唐问有多长时间了,季老说:有两三年了。并说:我并不缺钱,藏画流出去的过程我不知道,画就突然在市场拍卖了。此外,季老还说,找到小方,他知道什么人去了(卧室)。这说明,季老已经知道字画流出,并且知道是哪些字画。岳南表示,DV中季老没有说流出的画是伪造,而这些藏画大多是当代名人赠送给季老,然后由季老上款,很容易辨别真伪。   岳南透露,小方是季老原来的男保姆,50多岁,安徽人,一直在帮季老家看大门。季老家有三道门,三把钥匙,秘书掌握季老卧室的钥匙,小方有大门钥匙,因此,要进入卧室拿画,必须通过大门。9月30日,季老为了保护家中资料物品的安全,曾给看门人小方先生写了一封信:小方同志,没有我的签字任何人都不许进我的房间。季羡林08.09.30   季老想换秘书   今年9月底,季老忽然托人捎话要见岳南。岳南回忆,当时季老紧紧握住他的双手,喃喃说道:你来啦,你可来啦。并说:字画拍卖的事我知道了,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呀?岳南转述季老的话说,我自己并不缺钱,那些流出去的藏画也不想做追究了,画不要了,稿费也不追了,希望宁事息人,只想北大方面同意他换一个秘书。   岳南透露,10月1日,季老给国家领导人写了一封信,要求换助手,并说山东大学蔡德贵最适合担任这个工作。   10月16日,他又写信给北大领导:经过仔细的考虑,我认为,像我这样什么实际工作都没有的人,有一个所谓秘书是多此一举之事。建议取消。   同一天,他又加了一封:(指秘书)女士太辛苦,她有一个家庭要管理,还有自己的社会活动,我实不忍心看她每天还要到医院来。我们多年的合作还是顺利的。我永志不忘。   同时,他还写了一份委托书:现约请张衡同志协助我处理日常事务。   岳南说,为季老的这个愿望,从10月17日到10月23日,他一共跑了三趟北大,发了几十次电子邮件,竟没有任何回示。于是,他发短信问北大党委一位秘书,得到答复:季老的事是大事,得等领导齐了开会研究决定呢。   10月20日,岳南向北大校方转来这些信件。岳南说,季老已是97岁高龄的风烛之年,经不起任何一点点的折腾或无意的疏忽,不能再拖了。   究竟季老的字画是否真被盗卖,他的晚年生活又能否更加轻松愉快?本报记者将继续跟进事情的进一步发展。
个人分类: 塞外野花|1658 次阅读|0 个评论
季羡林画作被偷卖的问题
newniu 2008-10-30 21:46
季羡林是被人称为汉学大师、国宝级人物,然而我们最后才发现他其实活得并不快乐。人们表面上关心他,实际上根本没有人在意他的生活。外人要见他,还必须要经过301医院和北大的同意。实际他已经被软禁起来了,悠悠岁月已经使他无法离开301医院了。以健康和保护的名义,他已经不再属于自己。 季羡林个人意愿无法实现。他想换秘书,换个助理,却没有人真正去过问,反映给北大,也没见回音。这说明他的影响力已经十分微弱了,这么老的人能做什么?从理性角度来看,没有人愿意支持他。 看来人老了,名人也不见得比普通人更幸福。还是做一个普通人好。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278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8: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