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quo

tag 标签: quo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实验室招收研究助理(生物方向,可转为博士生)
热度 4 jiankuihe 2013-5-14 13:34
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实验室招收 2 名研究助理 ( 可转为研究生或博士生 ) 实验室介绍: 贺建奎实验室在免疫基因组学研究方面有重要的贡献,所开发的 ”immune-SEQ” 技术可以一次性将上百万个 T 细胞受体和 B 细胞受体测出,在疾病诊断,药物开发和疫苗设计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代表性的文章包括 2013 年 Science 杂志的子刊 Translation Medicine ( ScienceTranslational Medicine, 5:171, 171ra19 ) ;贺建奎实验室同时开展了前沿的单细胞测序研究。现有 8 名实验室成员,其中实验室负责人贺建奎在美国莱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过博士后研究,博士后李周芳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 研究项目一: 基于本实验室已有的技术积累,将免疫基因组学技术应用到肿瘤,疫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中。 研究项目二:单细胞测序研究 单细胞测序是最前沿的基因组学技术,本项目计划开发高效率,无 PCR bias 的新一代单细胞测序技术,以及单细胞甲基化组测序技术。 应聘条件: 1, 一般要求研究生学历,优秀的本科毕业生也可以考虑 2, 专业方向为生物化学,免疫学,生物技术等生物相关专业。 3, 热爱科研,有志于在科学研究上做出贡献。 4, 有意愿攻读博士学位。 待遇: 1, 研究助理人员费用由学校统一承担。 2, 具有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每月劳务费 3000 - 5000 元人民币,具有硕士学位的毕业生每月劳务费 4000 - 6000 元人民币。 3, 研究助理享受过节费、餐补福利待遇。 4, 研究助理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但不享受住房公积金及住房补贴待遇。 岗位定义: 研究助理是指学校根据科研任务和学科建设需要临时聘用的从事项目研究和实验的人员。研究助理是学校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来源之一。在学校获得研究生招生权之后,学校根据研究生招生有关规章制度,鼓励优秀研究助理攻读本校硕士或博士研究生。 应聘者请以电子邮件方式提交应聘材料至 jiankuihe@gmail.com ,材料包括:个人简历,三封推荐信及文章复印件等 更多信息请参考: www.sustc-genome.org.cn http://www.sustc.edu.cn/cn/faculty/dls/hejiankui/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14529view=jiankuihe
14548 次阅读|4 个评论
偏爱
热度 4 yanghualei 2011-11-11 09:27
对于任一人在面对一事件时,其在所有行为的方向中,存在有一个偏爱的方向,如果不是一个体,而是一个国家或者群体,其也存在一偏爱方向的话,那这一个方向类似在孤立的重力场中使空中的物体向下落一样,而社会中影响行为的方向的重力场,就是所谓的法律,道德以及习惯等显制度或隐制度。 在二体问题中交互作用至少和单独作用的效应是一样的,而在三体或者多体的问题中,交互作用大于各自独立的作用,故在大系统对系统性质以及性质的改变其决定作用的,不应是单体而是交互。
个人分类: 交叉科学|2613 次阅读|21 个评论
探讨技术革新、技术创新和技术革命的关系和影响
zhuruogu 2011-9-18 08:44
探讨技术革新、技术创新和技术革命的关系和影响 前言: 综观当今科学技术界的现状和趋势会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科学技术网络图景。从技术革新、技术创新和技术革命出发,沿着不同层次、众多型的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追踪、探索并拓展,将在我们面前展现一幅自有史以来,现阶段以及不久的将来世界壮丽宏图。 首先在前世界大战形成并发展的“三论”,即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基础上建立的近代工业体系已经相当成熟,或者说硕果累累,包括民用企业的高效率、高质量保证体系的自动化生产以及军用企业的战略、战术性核武器,航空航天器具、生化和常规武器等,可以说它们都是在机械和材料变革的基础上应用“三论”后纷纷取得的,尤如雨后春笋般的成就。 而现在世界,俗称“信息时代”的来临也是水到渠成的必然发展趋势。世界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关系就是这样环环相扣,齿齿啮合相互依赖、相互生存与共同繁荣地沿着历史或时代的轨道行进。难于设想现代人如果没有电信和现代媒体的情况下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那四通八达的珠网式通讯网络会突然堵塞、瘫痪,那装在高速齿轮上的社会箱体会被迫迟缓下来。显然,极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这种情况出现,因为它意味着旧技术王朝的复辟或历史的倒退,而它在科技界是绝对不允许和不可能发生的,因为那里始终只有技术上的革新、创新和革命才能生存和发展。 一、技术革新( Technology Reformation, TREF ) 回顾我国经济发展,也曾经历过首次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时期( 50-60 年代),那时提出的“工人、技术人员和领导干部三结合”,并在此基础上成立攻关和群众性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这些措施至今仍被现代企业管理人员适当采用。它是已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企业技术管理方法之一。 在群众性的科技活动中,可以发现大量与生产实践紧密关连的技术革新派提案,达到因陋就简、少花钱甚至不花钱的情况下,解决工艺难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提到那个时期,除了鲜明地反对“浮夸风”、“说大话”以外,尚须坚持唯物辩证的观点,“一分这二”、“实事求是”地分析,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也肯定弥足珍贵的有益经验,不能莽然地把一盆脏水连婴儿一起倒掉了。 技术革新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它的结构和加工工艺的改革和更新。它使我们提高或扩展产品的技术性能后,同时有效地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它至今仍是现代化企业的立身之本,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上获得容足之地,没有充分的有效的技术革新队伍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技术革新队伍的有效性既体现在数量上,更重要的是技术、经验、知识的质量和应用,同时也包括投资条件和效益。我们只有保持一支拥有先进的技术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必要的技术投资以后,才能实现与现代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技术革新。 除此以外,技术革新的成果的取得应更注重于群体,包括小组、集团的有组织攻关等,而且对产品而言,它是无止境的,持续不断的进程,涉及加工工艺重大革新,生产线改革和产品更新换代。例如:从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开始到目前的最新型的豪华型汽车,这中间进行了不胜数计的技术革新措施,使这一产品仍具有相当的生命力。 二、技术创新( Technology Creation, TC ) 技术创新,顾名思义指发明、创造,是设想和构造出世界上以前没有的事物。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第一台电话机、电报机、电动机等等都属于创新。另外还应赋予创新附加条件,那就是创新成果应对人类社会产生重要的进步影响。鉴此可以区别有意义的创新,还是无聊之至,仰或与人类本身利益相矛盾的可谓邪恶或反动的创新。同时也应该注意谨慎对待创新事物的双重性,即有可能产生重大的进步影响,但也存在带来巨大灾难的可能。例如,炸药、核能和生化试剂的滥用等。具体地说,我们也可以参照诺贝尔奖的评定条件来判断创新的价值和意义。 毫无疑问科学技术创新的意义超过革新。它将影响甚至改变人类的某些生活方式。有人把美国比作汽车轮子上的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指它的影响已涉及到人类生活方式、思维活动和情感世界。它已是集合高速、多变、动态的代名词。 创新的层次可分为低、中和高三个。其中低层次的创新活动与人类生活联系较为密切,例如:前述的汽车、电话、电报和电动机,它们分别涉及交通、电讯、动力部门的元老级创新,而它们及其后代产品已经广泛深入到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中。 中等层次的创新处于人类生活和学术研究活动之间的创新事物,例如:激光和激光致冷、克隆羊或其它克隆生物,隧道显微镜或扫描探测术等。它们会影响到人类现代或未来的生活。 高层次创新是纯粹学术上或科学理论上的创新思维或事物。例如,麦克斯韦电磁理论,普朗克量子学说,爱因斯坦相对论,维纳信息论,以及近代的模糊数学,分形学,神经网络等。它们对科学实践起着关键的指导作用。 低层次的创新是建筑在经验和工程技术为主的基础上,在熟悉的领域中,累积丰富的经验以后,受环境的触动就有可能萌发出的设想或构思。中等层次的创新一方面需具备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知识,另一方面积累长期的先进科研素材,在配备必需的科研器材后,就有可能公布自己的设想或构思,获得创新成果。高层次的创新必须深愠或站在众多相关学科的前沿,对其中主要的重要问题有自己独特的系统性设想,然后通过坚持不懈地符合科学方法论证才有可能阐述自己的创新论题,并发表相关论文。我们可从大量创新事例中找到三层次创新的印证。它们都是科学技术跃迁,也就是从低层向高层跳跃的必不可少的活动,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 三、技术革命( Technology Revolution, TREV ) 技术革命,是指技术影响足以产生重大社会变革的技术举措。在许多文章中我们看到他们试图把人类社会按技术革命分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它们分别是以蒸汽机、电动机和计算机或电脑作为标志。这无非从一个侧面说明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或工业化社会的影响。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社会世界性潮流的人文发展趋势,那就是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高层次的回归自然主义。它并非简单地返朴归真,而是人类代表性欲望在现代条件下反映,它提出更高的科学技术标准或要求。它需要一方面加快或维持生产节奏以便尽量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也要监测人类的生存环境,避免浪费不可再生的资源,更不允许破坏和污染自然资源。我们理想中的社会除了基本需求得到保障以外,同时要保持山更青、水更秀、空气更洁净,工作环境或条件更舒适、更优美;人类和睦相处,和平的世界分外安静、恬美。这一切仍依赖于科学技术和道德规范的不断进步,依赖于新的技术革命的到来。新的技术革命将解决世界范围内的饥饿和贫困、自然灾害和战争,保障人类不断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和保护好生存环境。在是非、真谬和纷争的明辨或判断上,在医疗保健,养老福利,生产、生活等众多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中,逐一建立起日趋完善的具有自动控制或调节功能的世界性系统网络,使我们生活在一个真正实现互相平等、尊重,互通有无,友好往来而且贫富共济的人类共同向往的美好境界。这是一个以人类共同利益为最高标准的世界,它不存在强弱、贫富、大小、种族、发达或不发达的区别。考虑恰如其分的贡献与酬劳的关系、和阻止各种不合理收入的自约束、自执行等措施,从根本上杜绝贪污、腐化、浪费和犯罪。 产生这样的技术革命,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要加强对人类社会和自身的研究,它的研究范围将涉及世界性的文化、教育、宗教、艺术和科学技术;必须面对多种类型并选择符合共同利益的遵守准则。 要维持如此庞大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找出它的结构和管理措施,它的鼓励、激活或约束、制止都将视判别准则而执行,其中保证信息的快速、正确传递和被公正、全面地获取或评估将与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有关,所以称现代及不久的将来为“信息时代 ” ,也就是这个理由,它也是人类已萌发这种欲望的标志。 技术革命会带来几代人的生活质量改变。如果说过去人类注意的是如何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贫穷的生活中得到解放,那么现在以及到可以设想的未来,我们更注重于医疗保健,养老保险和社会福利以及生活环境或大自然。 无人操作的工厂、居家网络购物和工作、基因治疗、空间旅游等事项揭示今后人类的活动与生存空间将扩大,生活需求和工作样式会有明显的变化。这一切都取决于科学技术达到的水平或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革新、创新和革命是科学实践的三重标志。积极鼓励人们在革新、创新及革命中把握时机、瞄准方向、努力做出成就是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而搞好教育、培养大量合格的优秀人材则是开展这三点的基础,所以我们应更清楚、更紧迫地了解教育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别无良策。同时,我们也可以说人类社会二十一世纪发展主要应立足于:“科学的思想、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勇敢的科学探索精神,敏锐的科学捕捉能力,天赋的科学创新智慧。”
316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7: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