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难得糊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郑板桥| “难得糊涂 ”的魅 力 来源
Fangjinqin 2016-11-6 18:45
难得糊涂.pdf
个人分类: 人物素描|1717 次阅读|0 个评论
由“智者寿”想开去
热度 9 武际可 2016-1-7 14:04
由“智者寿”想开去 经常看到在老年人过生日时,友好送的贺词中有“智者寿,仁者寿”。体验告诉我们,那些仁者,就是心慈面善的人,不生气,对人和和气气、助人为乐,是会长寿的。可是对于“智者寿”就和我们的经验不大相合。 通常所说的智者,大抵是指“知识分子”而言的。可是,相当多的知识分子并不长寿,据统计,我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为 58 岁,比全国平均寿命要低 10 岁左右。有一批很优秀的中年知识分子,英年早逝,如蒋筑英、张广厚、施光南、高华等等。 可见,“智者寿”的智者,并不一定就指的是知识分子。所以需要查一查这个说法的来源。原来“智者寿,仁者寿”一语出自《孔子家语》。原话是: 哀公問於孔子曰:「智者壽乎?仁者壽乎?」孔子對曰:「然,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行己自取也.夫寢處不時,飲食不節,逸勞過度者,疾共殺之;居下位而上干其君,嗜慾無厭而求不止者,刑共殺之;以少犯眾,以弱侮強,忿怒不類,動不量力者,兵共殺之.此三者死非命也,人自取之.若夫智士仁人,將身有節,動靜以義,喜怒以時,無害其性,雖得壽焉,不亦可乎?」 这段话的意思是,除了天灾的原因之外,有三种方法是人自己去找死。或者说“不智“,这就是:饮食起居反常,用时下的话说就是自己糟蹋身子;以下犯上,就是不能安分守己,有野心;以弱犯强,就是用鸡蛋碰碌碡。这三种,除了第一种是缺乏养生的知识,是和知识多少有点关系以外。另外两种几乎和知识没有关系,而是和人们的处世态度有关。 进一步想想,几千年来,一直主张学而优则仕。所以,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知识分子和“官”几乎是同义语。学了,有知识了,就被称为儒生。儒生天生是要去当官的,就是“仕”。有了知识了,“仕”了,是不是就算是有智的“智者“了?非也! 几千年在极权统治之下当官和有知识,同样是很危险的差事。动辄得咎,一不小心还要掉脑袋。在极权之下,皇帝是上,皇帝也是强者,孔子说的不智,就是对皇帝和上级没有伺候好,就会掉脑袋。就是拍马屁拍不到点子上,也会丢了性命。明朝的官儿们,为朱元璋祝寿,贺表中不小心写了“生”、“以身作则”、“光”,就不止一个为之丧命(朱元璋当过和尚,安徽人“则”读如“贼、生与僧同音)。可见当官的为了活命是需要智慧的。所以“智者寿”的“智”,是指在极权统治之下活命的智慧。 在孔子著的《论语》中有一句话: “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 , 其愚不可及也。” 这里说的 宁武子,他姓宁名俞,是卫国大夫,武是他的谥号,孔子的意思是说:宁武子是很有为官智慧的大夫,当国家开明,也就是君主能够相容时,他就表现得很聪明,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当君主昏暗专横,他就装糊涂。 . 孔子还表扬他说,他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学得来,但他那种装糊涂就不是一般的人能学得会了。这就是历代人们以“难得糊涂”为警语的来历。啊!原来“难得糊涂”也是一种当官的和知识分子的保命智慧。 清朝乾隆时期有两位知识分子值得一提。一位是《四库全书》的总编纪晓岚,据说他在编写四库全书时,有意在比较明显的地方放个错字,乾隆皇帝抽查时发现错字后把他训斥一顿,并且罚扣几个月的俸禄(错字也不能放多了,放多了,皇帝会认为水平太差,会撤职查办的)。这有意地衬托出皇帝的高明,虽然挨训斥和扣薪,仍然心安理得,所以一生平安,能够寿终正寝,享年 81 岁,真可谓是“智者寿”了。即使是这样,乾隆皇帝还曾经训斥他:“ 朕以汝文字尚优,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汝何敢妄议国事? ”纪晓岚也只能唯唯诺诺。一生战战兢兢地苟活而已。 还有一位是诗人沈德潜,他在乾隆时期担任过礼部伺郎。因为歌颂乾隆盛世有方,乾隆皇帝对他很好,给了他许多奖励,给他太子太傅和太子太师的称号。乾隆皇帝爱写诗,由于他是写诗的高人,据说他曾经帮乾隆修改过诗,也有人说他替皇帝写过诗。这当然是绝对机密的事,事实上他生前并没有给任何人说起,他知道,如果要以此炫耀自己,那一定是掉脑袋的事。不过,仍然是不甘寂寞的,在他自己的笔记中提到此事,他万没有想到的事,他死后乾隆皇帝要调阅他的日记,发现日记中有帮皇帝修改诗的内容,再加沈德潜在编辑诗集中有皇帝不喜欢的内容,于是引起皇帝大怒,把以前给予他的奖赏和荣誉全部剥夺。为了泄愤,还派人将沈德潜的坟墓铲平。庆幸的是,沈德潜是死后发事的,要是在生前,必定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看到这些,我们可以体味得出,所谓“智者寿”、“难得糊涂”、“明哲保身”、“安身立命”等等的警语,无非是几千年来人们得出的“苟活性命”的经验总结。也正由于此,在中国几千年的极权统治下,才培养出,世界上绝对优秀的对皇帝忠诚、阿谀、顺从、卑微的官员和知识分子群体。
个人分类: 其他|7345 次阅读|15 个评论
泼墨:难得糊涂
youngplant 2014-12-16 14:33
个人分类: 书法|1366 次阅读|0 个评论
改变德性,才能新生
热度 28 何裕民 2014-3-20 09:44
胃癌患者常个性特征比较鲜明,这些特征在发病与康复过程中都有可能起着作用。因此,必须让患者知晓他之所以会患胃癌,一定程度与他自身的德性密切相关。只有这样,他才会意识到问题所在,自我积极努力地做出调整。也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他更好地自我康复。 患者要笑口常开,笑在与人的轻松交往之中。及时宣泄与表达情感十分重要,压抑自我只会导致胃的伤损加重。 凡事糊涂点,别太认真,是让胃癌患者康复的金玉良言。因为胃癌很大程度都是较真惹的祸!因此,不妨在家中挂一副郑板桥“难得糊涂”的字幅,以便经常自我提醒,做到“该马虎时需马虎”,“难得糊涂”!久之,许多人的性格的确会有所改变。 一旦身体条件许可,患者便要多多与人交往,实在不行,找些朋友侃侃大山亦可;或者主动回归社会,可积极参与癌症俱乐部、民生健康家园之类组织的活动,融入到大家庭之中,互相激励,交流抗癌经验,促使压抑的心情及时释放。同时,这样做又能够优化患者自身德性,令患者知足常乐,乐在生活情趣中。这些办法都能促进胃癌患者心身全面康复。 临床上,我们观察到亲密的家庭关系可大大地提高胃癌的治疗效果。由于胃癌患者在个性上常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和谐的家庭、无隙亲情的关爱是治疗胃癌的最好方药,能增加患者无穷的抗癌信心,增加生存的无限希望。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2087 次阅读|28 个评论
向这幅画‘主人公’学习
lin602 2014-1-28 22:18
快过年了,只听说南京有个‘老东门’(2013年才开放),还真没有去过。今天下午四点去了一下,还真是有点味道。 看中一幅画,‘难得糊涂’是一个非常好的‘座右铭’。在夫人的坚持下,将画买了回来。 我们经常会不舒服甚至痛苦不堪,其实是我们自己太清醒了。曾经在九十年代时,与一朋友交流,他说:‘要么就同流合污,要么就....'. 刚刚回来将这画挂在房间中,向‘他’学习,他是一个榜样。哈哈。我肯定喝不过他。
2335 次阅读|0 个评论
黄昏偶感
龚胜生 2013-8-28 20:13
《黄昏偶感》 2013.8.28 人生总在痛苦中, 前波未平后波涌。 六根清净谁能为, 五十糊涂任从容。
个人分类: 我吟我行|2721 次阅读|0 个评论
由“关系型”社会想到的
热度 3 feike0220 2013-7-19 07:06
身在农村,从小一直在农村长大,上中学之前没有什么波折,成绩一直很烂,没有想过上大学甚至更远,当时总是感觉自己太笨,将来咋办,难道就要种一辈子地,当一辈子农民。这个痛苦的念头在我上高中之前折磨着我,但是成绩告诉我这就是现实。当我真正迈进高中那一刻,我思想解放了,憧憬着大学的美好。 来到大学,发现大学依然是一个学校,不同的是不再有老师的管教,也是一个小社会,这里面存在利益关系,信息的接收也很快捷,尽管不在社会上混,但是大局势、大动态还是会了解得到。 这是一个拼钱拼关系的时代,不管是社会上,亦或是学校,混得开的人都是关系好的人,关系好的人大都是舍得花钱的人,这是一个普通的定律,很明显这就决定了不是所有人都能混的如鱼得水,毕竟家境不同。 仔细想想,从接触的人里面,不难看出,家境好的,除非是人品有问题,有点儿头脑的人都会把精力放在人际交往上。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不管这个人是个什么人,只要他跟你掏心窝,你就会对他有亲切感,如果再吃吃饭喝个小酒就感觉还不错啊。人是很感性的动物,你对他好他自然会对你好。 对于很多事情,真的很纠结,不知道是自己太顽固了,还是从骨子里有种不服气的精气神儿,对于很多事情都真心看不惯,比如溜须拍马、老谋深算、欺上瞒下,这些事情真的很正常在这个社会,人如果太介意这些,每天会很痛苦的,我深有体会。 接触社会多了,发现礼多人不怪,好话说多了也没人感觉腻,你让我三分我让你一厘,这个社会真的很现实,有时候碰壁就是因为硬碰硬,鸡蛋碰石头,肯定结果不用想就能预料到。 人真的很傻,用大好时光去拼了命的挣钱,再后来就是用挣到的钱来修补自己坏掉的身体,这在身边的家庭里太普遍了,现实的压力所致。 人都是被压力被现实压得喘不过气,归结到底大多是因钱所致。有时候真羡慕远古代的自给自足,真羡慕那种融于大自然生态圈、食物链的人们,优胜劣汰,适者生存,那才是公平的社会。但是,现在社会发展了,人们不再简单地满足于温饱,更多的是精神生活的需求、物质生活的需求。 人的世界观跟家庭是很有关系的,简单地说农村出来的孩子,大多数的想法是有个稳定的工作,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切;商人家庭出来的孩子,大多数想法是出去闯闯,多见见世面,干一番事业;政府机关出来的孩子,大多数想法是好好混,以后去某个政府机关上班;书香门第出来的孩子,大多数想法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感觉自己不管是教养还是其他方面不比别人差,甚至有种孤高自傲。观察一下身边的邻里,大多还是符合这个规律的。 尽管,现在还年轻,但是感觉人做到难得糊涂、舍得真的难能可贵。又不得不承认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3740 次阅读|4 个评论
秉性难改,康复难求
热度 28 何裕民 2013-7-11 13:45
有一位胡女士,原先得了肠癌,手术化疗后不久又转移到肝脏,她来找我看病时,肝脏转移正在治疗中。我与她接触的第一时间就猜出她是工程师,因为她给我看的病史,和她自己总结的检查指标变化,都用柱状图、曲线图清晰地标明了,哪怕一个指标这次比上次高了1%~2%,她都会如临大敌,认死理地弄个明明白白,像做科研一样严谨规矩。 当时,我就批评了她这种爱较真的态度,她却不以为然,认为自己搞了一辈子桥梁设计,事事认真负责,也因此能出成绩,并认为这是很好的处事方式。 一直到现在她还是搞不明白,她的癌症发现时还是早期,科学治疗,化疗了6次,病情明明已经好转,状况一切都好,可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又复发转移了。而且,几年来,指标一直不稳定,她觉得这是科学解释不了的问题。 对于这么一个时时刻刻都爱较真,生活几乎刻板的女强人,我只能明确地告诉她:生物学、医学本身就是不确定性的科学,与工程学截然不同。物理学、工程学是讲定律的,一就是一,常压下,水到100℃就会沸腾。生物学则是讲概率的,白细胞到达10000,50%~60%可能是细菌感染;10%~20%可能是应激反应;5%~10%可能是个体差异;还有10%可能是例外情况;也许,还有5%~10%什么都不是,或者只是一次检查误差。 更何况,人体不是机器,不是坏了一个零件,换上个新的就一了百了。与身体总体相关的各个组成部分,它们相互间的变化是很微妙的,很多环节错综地纠葛在一起,不可能产生“一刀切”的效果,也更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生硬治疗,手术完了,不等于病情控制了。而且,这种“生硬”的期待对她的康复十分不利。 我建议她在生活中万事放松,把事情简单化,学会二八区分,不要逢事就一定要问个明明白白!否则的话,心理上一定很累,没有松弛,不利于内环境稳定,而且,肯定干扰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等的功能状态,无助于疾病的控制与康复。她的复发转移,一定程度上与她这种个性有关,不要完全怪罪于医生的失误。 她的丈夫也在一旁,非常认同我的分析,而且一再证实自己的妻子几十年来过日子已经处于“程序化”的状态,事事过分认真,从来不尝试放松的机会。为此,他们的日子没有简单生活的怡悦。 我又建议她,学学郑板桥“难得糊涂”。告诉她,生活上,学会“难得糊涂”是种境界,是种合理、健康且科学的生活方式。并举“和谐”概念加以引申:和谐,某种意义上就是学会必要时“妥协”,而且,首先学会自我“妥协”。多次类似的谈话后,她的个性真的改变了不少,开始学着放松,心态平和淡定了许多。此后,她配合中医药治疗也很认真。在这之前,她肯定是半个月一查指标,准时准点,一点不含糊,像监控实验数据一样,严格守时地监控着自己的癌症变化征兆、身体情况,光是这一点,就压得她和家人喘不过气来,每次等待指标的过程,全家都像判了死刑缓期执行一样难耐。 和她反复交流一段时间后,她开始放松了下来,也不再半月一查指标了,改为3~4个月一查,对于指标高低也不过分在意和计较,至少不再像过去那样以表格的形式记录变化了。大约半年后,她的指标倒真的开始稳定了,一直到今天,可以说完全康复了。 由此看来,做女人,你还真不能太较真!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健康|2822 次阅读|28 个评论
难得忽悠
热度 7 周可真 2011-3-4 02:10
这年头 既然是 清官难升迁, 诚信难致富, 实学难建树, 实话难成人, 则到底该 怎样做人, 怎样说话? 清醒人说糊涂话曰: 做官做不清也不贪的“混官”, 从商从不假也不真的“混商”, 为学为不实也不虚的“混学”, 说话说不实也不虚的“混话”。 要而言之, 做人要做 糊里糊涂的 糊涂蛋 , 说话要说 含糊其辞的 模棱语 。 一言以蔽之曰: 难得忽悠 。(案:郑板桥有“难得糊涂”之说。)
个人分类: 人生.世相|2985 次阅读|12 个评论
胃癌:“难得糊涂”是关键
热度 29 何裕民 2010-4-2 10:04
从巴甫洛夫开始起,胃与情绪的关系就广受重视。人们明确认定:胃癌与个体的个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等密切相关。 易患胃癌的个性倾向 胃癌的发生与精神情绪因素有一定的关系,我们曾综合国内外的大量研究结果,总结出有如下情况者易患胃癌: ( 1 )失去亲人后过度悲痛、忧虑 调查研究表明:居丧期(丧失了亲人后) 2 ~ 3 年内,有一个胃癌高发段。推测认为,居丧反应或丧亲所导致的抑郁、悲伤、忧虑,诱使了本有胃疾的癌变过程加速,以致出现癌症的临床症状。 ( 2 )对他人的愤怒无法发泄 过于自我压抑,有愤怒怨恨却不愿或不会渲泄,只是自我向内压抑,但又不是不在意,是胃癌高发的典型性格特征。 ( 3 )强烈的自卑感、妄自菲薄、逆来顺受 情况与上述有所类似。自卑、逆来顺受,但不是真正的顺受,只是压抑着火的被动接受,常使得胃的黏膜血供与胃内酶的分泌失常。这又导致了破坏因素增加,保护因素减弱,初起常有胃痛,久而久之(一般 40 多岁后),常会发生胃的癌变。 ( 4 )与父母一方或双方关系紧张 小孩的个性,很大程度受制于与父母的关系。与父母一方关系紧张者,很容易产生退缩保守反应,表现出较明显的抑郁、焦虑倾向。而后者已比较明确,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典型性格:谦和、恭让追求完美 胃癌患者大多处世较谨慎、小心、喜欢沉思、偏于内向。且表面上十分谦和、恭让,内心却常有较大抱负;一般很少流露真实情感;信奉完美主义,做事每每追求至善至美,以至于常常表面平静,内心冲突剧烈。这是胃癌患者典型的性格特点。 生病后常见的心理偏差 一旦知道自己生了胃癌,患者常形成许多错误认识: ( 1 )怨天怨人 认为此病都因他人之故,嘴中虽不说,但心理却老是有疙瘩。 ( 2 )恐死心理 他们通常嘴里不说,但自认为自己比谁都清楚、都明白。一般的劝说往往他们不一定听得进去。因此,一般的说教或开导对其通常无效,应创造特殊的氛围,如同类患者聚会,或圆桌诊疗形式等,借此加以调整纠正,让他们在鲜活的事例前面,改变自己错误成见。 ( 3 )固执而有成见 总认为自己对许多问题,包括怎么治疗,比别人来得清醒和更清楚,不一定能听从正确的治疗意见或康复指导。对此,应针对性地指出,并以深入分析的方式,帮助他逐步摆脱自己的固有成见,接受科学系统而合理的治疗。 焦虑抑郁与胃癌 焦虑抑郁与胃癌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有焦虑、抑郁倾向者常更容易生胃癌;而且,两者间存在着对等的量效关系。同样,患了胃癌,又可以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焦虑或抑郁倾向;而焦虑抑郁对癌症的发展、预后均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有研究发现,消化道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受患者社会支持、心理压力、精神质个性特征和血浆皮质醇的影响,抑郁症常可使胃癌患者的存活时间减少 10% ~ 20% 。 治胃先护心 胃癌一旦确诊,患者往往会情绪低落、产生恐惧感,这完全是人之常情。医务人员和亲戚朋友首先应该帮助患者尽早摆脱绝症这一阴影,鼓励他正确对待癌症,使其树立我还能够活下去的信念。让他们意识到今天有如此多的手段,可以有效控制胃癌发展;而身边有许多经治疗已康复而重新工作的胃癌患者实例,又可促使其精神振作、逐渐消除恐惧心理,这对后续治疗康复是十分有益的。总之,先要促使胃癌患者振奋起来,保持对人生的乐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争取早日治愈康复。 此外,在适当的条件下(医患关系已比较密切)应结合他个人的疾病史,帮助作出必要的分析,指出他之所以患胃癌与他自身个性的密切相关,以利于他能纠正错误的认知,客观的认识胃癌的特点,树立足够的抗癌信念,并努力优化自身个性,做到知足常乐,乐在其中;笑口常开,笑在与人的轻松交往之中。这些,特别对内向、谨慎比例占多数的胃癌患者来说,尤其重要。 由于胃癌患者在个性上常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和谐的家庭,无限亲情的关爱是一剂治疗胃癌的最好方药,能增加患者无限的抗癌信心,增加生存的无限希望。临床上我们观察到亲密的家庭关系可大大的提高胃癌的治疗效果。一旦身体条件许可,又要鼓励他回归社会,积极参与各地的癌症俱乐部,或癌友协会等类似的癌友组织的活动,融入到大家庭之中,大家互相激励,交流抗癌经验,促使压抑的心理及时释放。这些活动都能促进胃癌患者身心的全面康复。 指导他难得糊涂 由于胃癌患者的个性特征比较明显,因此,一般性的心理支持尚不以解决他们的心理或认知问题。临床上,我们常针对性地采取以下几条纠治措施。 ( 1 )明确地告之以其败 在适当的氛围中,要以肯定且巧妙的口吻,明确点出他的性格及个性特点;要在充分肯定这种性格有好的、有利于工作与社会生存一面(如认真、一丝不苟,很少喜怒无常,常同事关系良好)的同时;还要以同样肯定的口吻指出:正是这种性格导致了胃的不堪重负,以致癌变。且可以笑嘻嘻地说:您是个好同志,责任心强,工作方面领导与同事都放心,就是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您现在必须要改了。这样的方式,胃癌患者乐于接受,且容易做出调整。此话还应在妻儿面前说,以便她们可以不时地提醒改正。 ( 2 )劝说他难得糊涂 在上述基础上,我们常会劝说他,凡事糊涂点,别太认真了。您的病,都是较真惹得祸!并戏说,建议他挂一副郑板桥难得糊涂字幅,须经常提醒。这既是调侃,又是善意劝说。他们听得进去,乐于接受。久之,许多患者的性格的确会改变。 ( 3 )指导他善于及时宣泄情感 我们常进一步提示他:该说就说,该笑就笑,实在不行,找些朋友侃侃大山亦可。总之,必须提醒他:及时渲泄与表达情感十分重要。压抑自我只会导致胃的伤损加重。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中医|4395 次阅读|32 个评论
难得糊涂
xupeiyang 2009-9-15 10:54
http://baike.baidu.com/view/14418.html?fromTaglist 近年来, 郑板桥 所写的难得糊涂四个字竟象传单那样被制成各种礼品或是拓片或是作为像章推销,由此也引起人们对这位玩世不恭的郑板桥先生更增添了一层兴味;对难得糊涂也就出自自己的心理需求作出了解释,由此而顺延到对难得糊涂四个字的思维定势和价值取向,可是鉴于作者当时没有明确自己的意向,因而现在会产生出相异的认识。 来历   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题过几副著名的匾额,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是难得糊涂与吃亏是福这两副。   据说,难得糊涂四个字是在山东莱州的云峰山写的。有一年郑板桥专程至此观郑文公碑,流连忘返,天黑了,不得已借宿于山间茅屋。屋主为一儒雅老翁,自命糊涂老人,出语不俗。他的室中陈列了一块方桌般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郑板桥十分叹赏。老人请郑板桥题字以便刻于砚背。板桥认为老人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用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方印。   因砚台地,尚有许多空白,板桥说老先生应该写一段跋语。老人便写了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宝贵之门也。他用了一块方印,印上的字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板桥一看大惊,知道老人是一位隐退的官员。有感于糊涂老人的命名,见砚背上还有空隙,便也补写了一段话: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 意思   一:自我解嘲说。公元1751年,郑板桥在潍县衙斋无事,四壁空空,周围寂寂,仿佛方外,心中不觉怅然。他想,一生碌碌,半世萧萧,人生难道就是如此?争名夺利,争胜好强,到头来又如何呢?看来还是糊涂一些好,万事都作糊涂观,无所谓失,无所谓得,心灵也就安宁了。于是,他挥毫写下难得糊涂。因此它被称为真乃绝顶聪明人吐露的无可奈何语,是面对喧嚣人生,炎凉世态内心并发出的愤激之词。(《广陵奇才--郑板桥传》)   二:抗议之声说。公元1754年秋,郑板桥由山东范县调任潍县知县,上任之日正遇百年未见的旱灾。而钦差姚耀宗却不闻不问,反而向他求字画。郑板桥就以鬼画讽刺,钦差姚耀宗怒而撕画,郑板桥见百姓惨像,心力不支,非常忧郁。其妻相劝:既然皇上不问,钦差不理,你就装作糊涂嘛!郑板桥怒言:装糊涂,我装不来。你可知道,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变糊涂更难,难得糊涂。由此而有所启发,就以拯救万民,在所不惜激励自己,并开官仓赈灾。他所说的这句话,后来就成了难得糊涂的自注: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台湾徐兰州说:这句话文义,似乎喻人凡事不要太认真,得过且过,所谓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的另一注解。加以句读,聪明者有俗庸之智慧,有赖于人的先天遗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才能培养成完美的性格,是以人欲聪明并不容易。苏东坡诗云: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所以,聪明人难做。什么是糊涂呢?糊涂就是不精明。糊涂有两种:一种是真糊涂,懵懵处世,似是与生俱来,装不来,求不到;一种是装的假糊涂,明明是非黑白了然于心,偏偏装作良莠不分,既由聪明转入糊涂了。根据郑板桥的这种性格和心理结构,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雅品格,要他违背自己的理念和道德行为,显然是一种痛苦与折磨。聪明人如基于良知道德有所为,而要他装作糊涂而无所为,的确很难。所以徐兰州认为:郑板桥这段感慨难得糊涂的题书,其中有段非常感性的心路历程,也是知识分子从政,在专制制度腐败政权中无法展现宏志的一种抗议之声。它具有为所当为的失败涵义,不可为而为的胆识。因此,这种心理调节乃是试图把自己的心理反差平衡一下,以求得方寸的短暂安宁。(《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抗议之声》)   三:心安理平说。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其堂弟为了祖传房屋的一段墙基,与邻居诉讼,要他函告兴化县相托,以便赢得官司。郑板桥看完信后,立即赋诗回书: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稍后,他又写下难得糊涂,吃亏是福两幅字。并在难得糊涂下加注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在吃亏是福下加注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盈于彼,各得心情之半,而得心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此处引用的诗句其实为同时期的大学士张英所作,而此处将难得糊涂比喻为就是聪明;难得做一次糊涂,心安理得,也可取得心态平衡。因为吃亏是福既是难得糊涂最恰切的诠释。   四:自我解嘲说。郑板桥从不糊涂,他之所以兴叹难得糊涂,自有其苦衷在。朱铁志认为郑板桥是个极为清醒的人。唯其清醒,正派,刚直不阿,而对谗言无能为力时,才会有难得糊涂的感叹,难得糊涂的难在那里呢?难在他毕竟清醒自明,心如明镜,无法对恶势力充耳不闻,视而不见;难在他一枝一叶总关情,对百姓的疾苦不能无动于衷。他只有假装糊涂,然则终不能无视现实,遂于痛苦于内,淡然于外,而生难得糊涂之叹。(《读书参考》)   郑板桥以难得糊涂而出名。他所说的难得糊涂,却有不同的解释,有望文生义的;有作词语解释的;也有就其深邃的内涵进行探讨的,诸说不一。那么它该作何种解释更为恰切呢?看来,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世,亦不可以谬其文也。(《文史通义.文德》)后人难知前人心态和处世的复杂文化环境,要有正确的解释,有时也难以自圆其说了吧。 心理分析   郑板桥写的难得糊涂字幅下,有他题的一行款跋: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这行款跋,当是郑板桥对难得糊涂的解释了,即对自己处世哲学的一种解释。   从字幅上标明的日子看,字幅写于 乾隆 十六年,当时郑板桥正在山东潍县当 知县 。一向正直、率真、清正廉明的郑板桥在当时黑暗的官场上很吃不开,常常受到恶势力的嘲讽、刁难。他一面以嬉笑怒骂来抗争,一面又彷徨悲观,产生了脱世思想。这时他的情绪,是压抑、苦闷、孤独、自嘲、彷徨、悲观、痛苦交织在一起。就是在这种情绪下,他写了难得糊涂的字幅,不久便辞官归隐。   这样,就可以明白款跋的意思了:聪明难要进取,要众人皆醉我独醒当然难。糊涂难得过且过本来并不难,但一个一心想勤政执法,为百姓做事的人心中并不愿意这样做,因此也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抗争不过官场的黑暗势力,又不愿昧着良心去糊涂,这种聪明之后的糊涂更难。款跋最后一句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在前面种种的难面前,只有小心从事,知进知退,不冒失,不惹祸,只求心里安宁,不求后世福报。   郑板桥的这种心理和处世哲学,既有积极的一面,即表现了不同恶势力同流合污的立场和骨气;也有消极的一面,即看破红尘的悲观脱世思想。难得糊涂中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消极的脱世思想。   现在,许多人爱买郑板桥难得糊涂的字幅,主要是他们很欣赏郑板桥的处世哲学。不过,据我看,不少人是取消极态度的。难得糊涂中尽管有积极的一面,但毕竟趋于消极,和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格格不入,终不足取。 成语解释   拼 音 nn d h t   解 释 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   事 例 人生在世,难得糊涂。   反义词 糊涂一世   用 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故 事 清朝乾隆年间,画家郑板桥中了进士,做了山东范县县令。寡妇朱月姣告状说魏善人欺侮她,魏善人说她借了银子想赖帐。郑板桥马上明白其中原委,就装糊涂判魏善人赢,迫使他赔偿她二十两银子,从此郑板桥就有难得糊涂官的美称。 引申   人生都道聪明好,难得糊涂方为真。难得糊涂郑板桥说了多少年了?然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不如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   可不是么?人生在世,在智力上达到聪明的状态很难,因此世上有许多稀里糊涂生活、浑浑噩噩处世的人。没有聪明的头脑又要谋生怎么办?只得出卖自己的体力,还得以身体健康做本钱。十个指头伸出来都不是一般齐,何况是人?因此,这辈子出来老实做人,踏实生活,对于那些高官厚禄之人我还是敬而远之为好,不管他们歌舞笙平,还是荒淫无度,还是糊涂点好啊!免得自己犯红眼病,惹人笑话,我们少吃后,满行动,偶尔想想栏里的猪,微笑一下,很好。   但我并不否定聪明的价值,也不会把聪明和糊涂对立起来。人世间努力使自己变得聪明的人很多,虽然并不聪明但却自以为自己很聪明的人更多,而真正意义上承认自己不聪明,老老实实做人的所谓糊涂者很少。可见,聪明人难做,糊涂人也难做。   然而,人若达到聪明的境界之后,再由聪明而转入糊涂则更难。若一个人对于人生事理了解透彻的话,这个人就会看到人性中的很多缺点和弱点。过于明查的人就会因此而在为人处世上处处挑剔,难以容人。而对于不正直的人来说,他可能会因此利用人性的弱点为自己谋取私利,败坏社会纲纪法度。   因此,从过于明察苛求的聪明转入宽以待人的糊涂则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大概才是板桥先生难得糊涂的真实目的所在。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遇事须从公心出发,放一着让人,退一步行动。然,这个充满私欲的时代有几人不是为了自己事后求得别人或者上天的福报,而是为了处世的当下心安理得?又有多少人做事于心无愧?   如今的官场也流行那句难得糊涂。但是难得糊涂却了成了不分是非,不负责任。对人对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与世俗社会同流合污,做事没有原则。有几人能理解板桥先生的糊涂,是一种清醒的蔑视,是对腐败现实的抗议,是清风自拂的坦荡胸怀。   可见难得糊涂真难!   难得糊涂,难得糊涂!中文中糊涂一词看似针贬,却深意颇多,除却囫囵愚钝,不甚精明之外,还可引申为韬晦,收敛,包容,此中情情种种,若被运用的妙趣自在一心,借此收益良多的高人,便被称做大智若愚了。宰相刘罗锅的难得糊涂,不愧为大愚中的大智大悟。   金庸小说的如斯高人有一个,便是金毛犻王谢逊。其中情由节节纠缠,大约可看做他因悲愤而至糊涂,由糊涂而至疯狂。在冰火岛上,他双目被创,也糊涂了事,所性与有夺目之仇的张氏夫妇结义。人家生了娃娃,为防他起意加害,尊他为义父,他也糊涂认了,谢逊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金庸没说。   这里的难得糊涂是人屡经世事沧桑之后的成熟和从容。这种糊涂与不明事理的真糊涂截然相反,它是人生大彻大悟之后的宁静心态的表现,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谈笑间淡泊名利和恩怨,把苦、难、疼、伤深埋在心中,在夜深人静远离人群的海边对天仰笑   其实在我说来难得糊涂是一种经历,只有饱经风霜、人生坎坷的人才能深得真谛;同时,难得糊涂也是一种境界,心中有大目标的人,自然对枝节杂碎不屑一顾,只着眼大方向,为全局负责,能做中流砥柱。它还是一种资格和智慧。名利淡泊、宁静致远的人物,他们内涵丰富、底蕴深厚,以平常之心、平静之心对待人生,泰然安详。在纷繁变幻的世道中,能看透事物,看破人性,能知人间风云变幻、处事轻重缓急、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   难得糊涂需要超凡脱俗、胸襟坦荡、气宇轩昂、洒脱不羁、包容万象的气度。这样的人少之又少,而做猪就不用考虑那些复杂的问题。   有人说糊涂是福,我们不妨偶尔也来点儿小涂糊。不过,若有来生,我还是甘当一只头脑简单的小猪吧。
个人分类: 有待分类|1171 次阅读|0 个评论
难得糊涂
yangjingangel 2008-11-1 12:52
听过一首歌叫《爱情不辛苦》,是电视剧《我爱河东狮》的主题曲,歌词写的非常好,尤其是开头一句 你说爱情盲目,我说难得糊涂。 每个人都知道爱情盲目,却没有人心甘情愿难得糊涂!当你无可救药的爱上他(她),你告诉自己:为了你爱的那个他(她)你愿意付出一切甚至于你的生命。如果你爱的人也是这样爱你的话,什么都不必说,盲目也好,糊涂也罢,一切都算值得。可是如果如果你爱的那个他(她)不爱你甚至于有点烦你的话,你是否还会义无反顾的付出? 你说爱情盲目,我说难得糊涂。我想这句话是一个热恋中的女子说给自己好朋友听的吧(都说恋爱中的女人智商为零)。不过还是很欣赏这句歌词描述得这种心态。 当你用心去爱一个人的时候,你是不是真的做到了毫无所求抑或你真的做得到无所求?记得有人说过:爱一个人是要付出代价的,很多朋友也都说:爱一个人就不要在乎付出多少(恩,这个我很赞同),但是谁又可以真正做到爱无所求?我想:抛开一切细节的东西,你付出的爱最终难道不是想得到对方的爱么? 爱是相互的,真正以爱你所爱,毫无所求为生活目标的人少之又少,我想我不是,因为我再普通不过。 快乐的生活源自 相爱 。 PS: 我爱河东狮主题曲:爱情不辛苦 唱/词:佟湘君.曲:刘鹏 都说爱情盲目                我说难得糊涂              总要换个笑语               不必闹得人呼    我是一只小鸟    .               你是我的大树.                    以为在你枝头  幸福得一踏糊涂                   我说爱情不辛苦                  你要细心领悟                   陈年外风细雨                   雨欲双飞双宿                    我说爱情不辛苦    我们亲手共渡  爱是阳光雨露  就在你的朝朝暮暮
个人分类: 读万卷书|336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