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美国大日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拥抱日食:关注潮汐组合激发地震火山活动
杨学祥 2017-8-22 05:39
拥抱日全食 已有 104 次阅读 2017-8-22 00:39 | 个人分类: 科普 | 系统分类: 科普集锦 | 关键词:日全食 8月21日 美国 宜昌 长江流域日全食 北京时间8月22日0:05——美国西部时间21日上午9:05,从美国西北部俄勒冈州开始,掀开了今年最盛大的天文盛宴“日全食”的序幕,宽度达110公里的全食带沿着从西北到东南的方向横扫美国,穿过14个州,一直到南卡罗来纳州,随即(全食带)进入大西洋。这次日全食就观测地域与时间而言的确很棒,堪与2009年那次掠过我国长江流域的日全食媲美,只是在全食时长逊色,最长仅为2分钟40秒(2009年那次最长6分钟40秒)。因此,全球的天文爱好者像打了鸡血,国内就有不少天文爱好者不远万里前往美国全食带亲自观测。其实,天文学家也没闲着,《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今年第8期就刊载了几篇有关此次日全食的文章,特别提到了日全食的观测对天文学研究的意义。美国不少天文大佬也做好了准备,记得去年在伯克利听著名天体物理学家Alex Filippenko演讲时,他专门提到今年的日全食,当时他还发了广告宣传单,希望天文爱好者加入他的团队一起体验这次盛宴。 日全食真是可遇不可求的“天赐良机”、非常难得,如何难得呢?下面引用一段专业的说法: 典型的日全食带长约9700千米,宽约160千米,全食带的面积大小约是155万平方千米,而地球的面积约为51000万平方千米。如果你一直住在地球的某个地方不做任何移动的话(比如迁徙、旅游等),那么在你住的地方看到日全食的概率大概是1/300(155/51000),加之日全食平均1.5年发生一次,则1/300的概率就意味着你将要等待450年才能在你住的地方看到一次日全食。因而,不远万里去追逐日全食也就不足为怪了! (此段摘自《天文爱好者(“日食大观 ” 增刊)》2008年) 对国内公众而言,绝大多数人无缘美国此次日全食了,就在网上看看视频过过瘾吧。下次我国能较大范围(从西北到华北)观测日全食的时间是2035年9月2日,不急!还有18年,慢慢等吧!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史晓雷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1927-1072145.html 今日美国 天现异像 未知凶吉 已有 157 次阅读 2017-8-21 19:22 | 系统分类: 海外观察 推荐到群组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周大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16187-1072100.html 美国大日食要来了:关注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 已有 399 次阅读 2017-8-19 07:42 |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 关键词:美国大日食 潮汐组合 地震火山活动 推荐到群组 美国大日食要来了: 关注 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 杨学祥 “美国大日食”要来了!那些与日食有关的有趣传言 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全球多次大地震竟是月亮惹的祸 已有 1034 次阅读 2016-9-13 17:42 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全球多次大地震竟是 “ 月亮惹的祸 ” 杨学祥,杨冬红 全球多次大地震竟是 “ 月亮惹的祸 ” ? 来源:第一财经世界 作者:孙卓 2016-09-13 16:03:22 “ 月形如白盘,完完上天冬。 忽然有物来啖之,不知是何虫。如何至神物,遭此狼狈凶。 ” 韩愈的《月蚀诗效玉川子作》这样描述了古代的一次月全食场景 。如果说古人们因为不懂月食发生的科学道理而对此所产生 “ 不知是何虫 ” 和 “ 如何至神物 ” 的恐惧多少让人忍俊不禁的话,今天现代社会的科学研究却发现,月圆之夜确实有它的可怕之处。因为,满月的时候最有可能引发 “ 超级大地震 ” 。   由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团队和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所做的共同研究发现,全球在近几十年发生的大地震大多发生在高潮汐的时候,也就是说每个月的满月和新月之时。   根据本周一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所公布的这份研究报告,高潮汐通常每月发生两次,也就是海水在受到月球引力而移动到最高的高度时。而每月的新月和满月时,太阳、地球和月亮成为一条直线,月球的引力达到最大,因此海水的潮汐高度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此时,满月和新月的高潮汐所增加的压力会对地球的地质断层造成压力,由此引发大地震。   主导这项研究的东京大学地震学专家井出 (SatoshiIde) 表示,近几十年发生的多次最具破坏性的地震,如 2004 年造成 29 万人遇难的印度洋海啸大地震, 2010 年的智利大地震以及 2011 年造成 1.5 万人遇难的日本大地震都发生在满月和涨潮期间。   研究小组确认,全球地震史上最大的 12 次地震中有 9 次发生在新月和满月的时候,而规模较小的地震则和高潮汐无关。   地震学家们还得出结论,在 1 万次大约初始预测震级为 5.5 级的地震中,如果发生在满月和涨潮期间,震级可能会被推高到 8 级或者以上。   也有地震专家指出,虽然这份最新公布的研究成果为一项在地震学界讨论多年的推论提供了 “ 创新性的理论解释 ” ,但是,造成大地震发生还有很多其它因素。比如,在地球地质层遭到压力后,在内部所积压的压力如何转变成引起地质断层移动的力量等都是将来地震学界仍需找到答案的问题。   地震专家们表示,当一次地震发生的时候,很有可能这是数年、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来地表下所积压压力的一次性爆发。虽然不能把一次地震的发生完全归咎于是 “ 月亮惹的祸 ” ,但是,满月所带来的潮汐的力量在造成地质断层移动的过程中确实起到了 “ 推波助澜 ” 的作用,而了解满月和潮汐与地震发生的关联也可能有助于人类预测下一次的大地震会在哪里以及何时发生。   潘寅茹 http://news.cnfol.com/guojicaijing/20160913/23468094.shtml 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 已有 1863 次阅读 2012-5-5 14:23 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 杨学祥,杨冬红 根据中国 1940-1981 年 7 级以上地震目录及天文条件, 对 1940-1981 年中国 7 级以上地震的统计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 . 1940-1981 年中国 7 级以上地震总数 60 次。由于地震对潮汐的滞后效应和潮汐本身的滞后效应,以最大潮汐发生后对地震的影响来计数天数。这是一个很严格的规定,可能把受到潮汐影响的个别地震舍掉了。例如, 1947 年 7 月 29 日 发生在西藏朗县东南的 7.7 级地震, 8 月 2 日 月大潮, 7 月 30 日 为月亮视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26.3 度,受潮汐作用很明显(正号表示北纬度数,负号表示南纬度数)。统计数据表明,潮差是激发地震的主要因素。 2 . 当月的月亮视赤纬角最大值到最小值的天数为 6.8 天。距月亮视赤纬角最大值不超过 3 天的地震次数: 22 。出现频率为 11/30 ,大于 1/3 。距月亮视赤纬角最小值不超过 3 天的地震次数: 9 。出现频率为 3/20 ,小于 1/6 。两者合计 31/60 ,大于 1/2 ,排在第一位。 3 . 月亮近地潮周期为 27.5 天,距月亮近地潮不超过 5 天的地震次数: 10 。出现频率为 1/6 。距月亮远地潮不超过 5 天的地震次数: 18 。出现频率为 3/10 。两者合计 7/15 ,排在第二位。 4 . 日月大潮周期为 15 天,距日月大潮不超过 3 天的地震次数: 18 。出现频率为 3/10 ,小于 1/3 。与前人的统计结果大致相同,排在第三位。(与日月小潮合计 35 次,占 7/12 ,仍为第一位)。 5 . 60 次地震中有 17 次距上弦和下弦(日月小潮)时差不超过 3 天,占 17/60 ,排在第四位。 6 . 不符合以上条件的地震次数为 3 。出现频率为 1/20 。受条件影响的地震占 19/20 ,即 95% 。月亮赤纬角极大值的作用大于日月大潮的作用,这是一个新发现。这验证了月亮赤纬角 18.6 年周期在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日月大潮和日月小潮对地震的激发作用几乎相同。 过去,人们仅仅把日月大潮时发生的地震火山活动看成是潮汐激发的结果,因而,强潮汐与地震火山活动的对应关系并不明显。如果考虑朔、望、上弦、下弦、月亮近地潮、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和最小值七个天文要素,强潮汐与地震火山活动的对应关系就非常明显了。 潮汐的东西震荡和南北震荡,使东西太平洋海平面和南北太平洋海面发生反向升降,幅度为 1500px ,破坏了地壳均衡,使洋壳反向降升 500px ,由此引起的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可激发地震和火山活动。月亮近地潮、日月大潮和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可以起到增效作用。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4 次。在 1889-1924 年 PDO “冷位相”发生 6 ( 1900 年以来国外数据: 2 )次,在 1925-1945 年 PDO “暖位相”发生 1 ( 1 )次,在 1946-1977 年 PDO “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 11(7) 次,在 1978-2003 年 PDO “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2004-2012 年 PDO “冷位相”已发生 6 次。 规律表明, PDO 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 PDO 冷位相时期, 2000-2030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 PDO 冷位相与低温冻害对应的物理原因。 强震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地球物理解释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这就是大自然的自调节作用。 表 1 潮汐叠加振幅对比 潮汐叠加状况 比值 潮汐振幅( cm ) 月亮远地潮 太阳远地潮 太阳近地潮 月亮近地潮 日月小潮 日月大潮 月亮近地潮与日月大潮叠加 日月大潮与太阳近地潮叠加 日月大潮、月亮近地潮与太阳近地潮叠加 1 46% 50.7% 135% 54% 146% 181% 150.7% 185.7% 46 21.16 23.32 62.10 24.84 67.16 83.26 69.32 85.42 去年日本地震发生后,有关地震部门请紫金山天文台专家将近一个世纪以来所有的月亮在近地点的时候与地球的距离,跟地震资料进行过相关性分析。事实证明,月亮距离地球的远近与地震的发生没有相关性。 http://www.cnr.cn/allnews/201205/t20120503_509549176.html 这样的统计方法并不科学,因为月亮距离地球的远近与地球受到潮汐引力的大小也没有相关性:月亮近地潮与日月小潮叠加的潮汐强度并不比月亮远地潮与日月大潮叠加的强度大,除非我们设定去除太阳潮的影响来单纯考察月亮潮的变化。 人们往往忽视微力叠加的作用。从表 1 中可以看到,日月大潮、月亮近地潮与太阳近地潮叠加可形成最强潮汐,并对特大地震产生重要影响。 我们在 2008 年指出, 20 世纪所有 4 场 9 级以上的特大地震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 1952 年在堪察加, 1957 年在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 1960 年在智利, 1964 年在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 4 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 1947 年至 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的前 17 年,大约每 4 年一次。 从 1955 年以后,用近代仪器观测到地球自转加速度约每四年就有一次突然的变化。根据美国华盛顿和里士满两地测得的地球转速季度平均值的变化,其转折点各在 1957 年 7 月、 1961 年 9 月和 1965 年 6 月。而这三个年份都在当年的 1 月 17 日 (地球近日点附近)有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叠加,形成最大和较大潮汐形变,影响地球自转速度。潮汐准 4 年变化周期,与四次特大地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表 2 月亮近地潮和太阳近地潮准四年周期叠加(杨冬红, 2009 ) 近地点 日 月 潮汐强度 厄尔尼诺年( E ) 年 月 日 时 农历 日食 月食 大 潮 弱 w 强 s 拉尼那年( L ) ( 1946-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51 1 06 20.8 29 8 23 s E 1952 1 26 20.1 30 12 27 ss E ,特大地震 1953 1 17 7.0 3 30 15 30 s E 1954 1 10 17.8 6 5 19 5 19 ww L 1955 1 06 16.8 13 8 24 s L 1956 1 26 20.8 14 13 27 ss L 1957 1 17 6.3 17 1 16 ss E ,特大地震 1958 1 09 7.7 20 6 20 0 E 1959 1 06 4.6 27 9 25 0 大旱灾 1960 1 26 17.8 28 14 28 s 大旱灾,特大地震 1961 1 17 7.0 1 2 17 sss 大旱灾 1962 1 08 21.9 3 6 21 s 大旱灾 1963 1 04 16.2 9 25 10 25 www E 1964 1 26 9.3 12 14 15 29 0 E-L ,特大地震 1965 1 17 8.5 15 3 17 sss L-E 1966 1 08 18.3 17 7 21 ss E 注:当日同时发生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为最强潮汐 sss ,相差一天为较强潮汐 ss ,相差两天为强潮汐 s ,相差三天为一般潮汐 0 ,相差四天为弱潮汐 w ,相差五天为较弱潮汐 ww ,相差六天以上为最弱潮汐 www 。特大地震为当年发生 9 级以上地震。 依据拉马德雷冷位相的规律,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特大强震也可能发生在 2000 年至 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的前 17 年左右,最强和较强潮汐重复时期,如 2006 年、 2010 年、 2014 年和 2018 年,每一年及其前一年都是特大地震可能发生年。 2004 年 12 月 26 日 爆发的印尼地震海啸并非偶然,它和 1952 年 11 月 4 日 堪察加发生 9 级地震一样,拉开了特大强震集中爆发的序幕。 见: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8-9. http://www.jllib.cn/library/magazine/20080707k.htm 由于 2010 年、 2014 年、 2018 年这 3 年中的 1 月 2 日 为月亮近地点,与地球近日点 1 月 3 日 或 4 日相差不过 2 天,叠加后的最强潮汐和较强潮汐强度相对较大,激发出的特大强震也会相当强烈。而在 2010 年 2 月 27 日 ,智利 8.8 级地震验证了特大强震的准 4 年周期。由于智利地震没有达到 9 级,所以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 9 级地震补充发生,这两次强震符合 2010 年 9 级地震发生的预测。 表 3 最强潮汐准 4 年周期 近地点 日 月 潮汐强度 厄尔尼诺年( E ) 年 月 日 时 农历 日食 月食 大 潮 弱 w 强 s 拉尼那年( L ) 2003 1 24 6.6 22 3 18 www 2004 1 20 3.4 29 22 7 s 2005 1 10 18.1 1 10 25 sss 特大地震 2006 1 02 6.8 3 31( 上年 12 月 ) s E 2007 1 22 20.6 4 19 3 0 L 特大地震 2008 1 19 16.5 12 8 22 0 2009 1 10 18.8 15 26 26 11 ss 2010 1 02 4.6 18 15 1 15 1 ss 特大地震 注:当日同时发生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为最强潮汐 sss ,相差一天为较强潮汐 ss ,相差两天为强潮汐 s ,相差三天为一般潮汐 0 ,相差四天为弱潮汐 w ,相差五天为较弱潮汐 ww ,相差六天以上为最弱潮汐 www 。特大地震为发生最强潮汐附近的 8.8 级以上地震 . 1952 、 1957 、 1960 、 1964 年 4 次 9 级大震具有 4 年准周期 ,发生在 1947 年进入 PDO 冷位相时期后的第 5 年, 2004 年的 9 级大震发生在 2000 年进入 PDO 冷位相时期后的第 4 年, 3-4 年后分别发生了 1955 和 2008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的高峰值。两组数据再现了 PDO 冷位相、 9 级大震和低温事件相互关系的可重复性。 根据前一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地震发生特征, 2010 年(可能的拉尼娜年)及其前一年、 2014 年(可能的拉尼娜年)及其前一年(可能的拉尼娜年)、 2018 年(可能的厄尔尼诺年)及其前一年(可能的拉尼娜年)爆发特大强震的可能性大。由于 2010 年、 2014 年、 2018 年 1 月 2 日 为月亮近地点,与地球近日点 1 月 3 日 或 4 日相差不过 2 天,叠加后的最强潮汐和较强潮汐强度相对较大,激发出的特大强震也会相当强烈。这是杨冬红在 2009 年博士论文中的预测, 2010 年 2 月 27 日 智利 8.8 级地震验证了特大强震的准 4 年周期。 见:对话杨学祥—— 4 月地壳活动密集发生近期会有强震吗 http://roll.sohu.com/20120504/n342302219.shtml http://epaper.lnd.com.cn/html/lnrb/20120504/lnrb969231.html 参考文献 杨学祥,韩延本,陈震,乔琪源。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地球物理学报。 2004 , 47 ( 4 ): 616-621 。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Vol. 23 (6): 1813 ~ 181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67407.html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2723.html 阿森松岛以北海域发生 6.6 级地震:关注 8 月潮汐组合 杨学祥 阿森松岛以北海域发生 6.6 级地震 2017 年 08 月 18 日 11:44 央视新闻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 08 月 18 日 10 时 59 分 在阿森松岛以北海域(南纬 1.22 度,西经 13.75 度)发生 6.6 级地震,震源深度 10 千米 . http://news.sina.com.cn/o/2017-08-18/doc-ifykcqav9787699.shtml?cre=sinapcmod=gloc=2r=0doct=0rfunc=16tj=none http://news.sina.com.cn/w/2017-08-18/doc-ifykcirz2938963.shtml 震级 (M) 发震时刻 (UTC+8) 纬度 ( ° ) 经度 ( ° ) 深度 ( 千米 ) 参考位置 6.6 2017-08-18 10:59:23 -1.22 -13.75 10 阿森松岛以北海域 5.7 2017-08-1620:51:25 28.69 127.94 180 东海海域 5.7 2017-08-1400:51:24 -10.75 -74.35 10 秘鲁 6.6 2017-08-1311:08:12 -3.55 101.69 40 印尼苏门答腊南部 5.6 2017-08-1205:45:09 -16.47 -73.45 30 秘鲁沿岸近海 6.3 2017-08-1113:28:25 14.00 120.71 180 菲律宾 6.6 2017-08-0907:27:52 44.27 82.89 11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7.0 2017-08-0821:19:46 33.20 103.82 20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5.6 2017-08-0608:15:03 -10.25 161.41 60 所罗门群岛 http://news.ceic.ac.cn/index.html?time=1503059383 2017 年 8 月潮汐组合: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已有 519 次阅读 2017-6-30 16:2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63845.html 2017 年 8 月潮汐组合: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2017 年 1 月、 3-7 月 11-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7 年 2 月、 8-10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7 年 8 月是弱潮汐时期第一个月,潮汐组合类型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实际上,每年 4 月 9 日 -7 月 28 日 及 11 月 18 日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 1 月 25 日 -4 月 7 日 及 7 月 30 日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 。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每年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不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地球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2017 年 8 月 21 日 日食发生在中纬,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生。 潮汐组合 A : 8 月 8 日 为日月大潮, 8 月 5 日 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 19.2333 度, 8 月 3 日 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 B : 8 月 12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1 度, 8 月 15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 C : 8 月 18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19.2251 度, 8 月 22 日 为日月大潮( 21 日日食), 8 月 18 日 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 D : 8 月 25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3 度, 8 月 29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63845.html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杨学祥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71734.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2238 次阅读|0 个评论
斐济附近海域发生6.8级地震:关注8月潮汐组合和日食
杨学祥 2017-8-19 14:22
斐济附近海域发生6.4级地震 未发布海啸预警 2017-08-19 13:25:00 新华社 张永兴 分享 参与 斐济附近海域发生6.4级地震 新华社苏瓦8月19日电(记者张永兴)南太平洋岛国斐济附近海域当地时间19日下午发生6.4级地震。目前尚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告。 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信息网消息显示,这次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19日14时(北京时间10时),震中位于斐济莱武卡镇以东194.4公里处海域,震源深度为538.6公里。 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未针对这次地震发布海啸预警。 斐济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因地壳版块相互碰撞而地震频发。 http://world.huanqiu.com/hot/2017-08/11149880.html 震级(M) 发震时刻(UTC+8) 纬度(°) 经度(°) 深度(千米) 参考位置 6.8 2017-08-19 10:00:49 -17.95 -178.81 540 斐济群岛地区 3.0 2017-08-19 00:03:15 31.92 102.87 9 四川阿坝州黑水县 3.4 2017-08-18 17:19:24 44.28 82.73 8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3.7 2017-08-18 16:09:56 38.65 73.24 7 塔吉克斯坦 6.6 2017-08-18 10:59:23 -1.22 -13.75 10 阿森松岛以北海域 3.0 2017-08-18 07:34:05 32.53 105.14 17 四川广元市青川县 5.7 2017-08-16 20:51:25 28.69 127.94 180 东海海域 3.0 2017-08-16 20:33:27 44.27 82.79 7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2.9 2017-08-16 18:44:04 27.08 103.15 5 云南昭通市巧家县 3.0 2017-08-16 12:06:08 35.99 77.71 7 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 4.3 2017-08-16 06:49:43 38.33 74.03 7 塔吉克斯坦 3.4 2017-08-16 02:01:33 25.82 98.84 8 云南怒江州泸水县 3.0 2017-08-15 16:06:27 33.11 103.88 17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4.0 2017-08-15 13:16:04 23.19 106.16 6 广西百色市靖西市 4.5 2017-08-15 11:58:15 45.42 124.75 7 吉林松原市宁江区 4.5 2017-08-14 19:26:01 41.29 83.74 7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 5.7 2017-08-14 00:51:24 -10.75 -74.35 10 秘鲁 3.4 2017-08-13 22:38:31 33.08 103.90 18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2 2017-08-13 20:54:24 45.32 124.76 8 吉林松原市宁江区 3.0 2017-08-13 15:41:49 44.30 82.85 8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3.0 2017-08-13 11:52:29 38.32 75.74 156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克陶县 3.0 2017-08-13 11:10:58 23.91 114.48 11 广东河源市东源县 6.6 2017-08-13 11:08:12 -3.55 101.69 40 印尼苏门答腊南部 3.8 2017-08-13 08:08:34 22.13 121.10 60 台湾屏东县海域 4.3 2017-08-13 01:09:59 30.31 94.92 7 西藏林芝市波密县 3.2 2017-08-12 12:14:21 39.48 74.82 6 新疆克孜勒苏州乌恰县 3.7 2017-08-12 07:56:39 33.12 103.87 12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3 2017-08-12 06:19:06 44.28 82.71 16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5.6 2017-08-12 05:45:09 -16.47 -73.45 30 秘鲁沿岸近海 3.1 2017-08-12 02:20:13 44.29 82.77 7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3.4 2017-08-11 19:26:21 33.10 103.87 26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6.3 2017-08-11 13:28:25 14.00 120.71 180 菲律宾 4.3 2017-08-11 09:58:54 23.19 121.41 21 台湾台东县 3.0 2017-08-11 08:05:09 33.17 103.87 25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1 2017-08-11 07:31:12 47.56 89.58 6 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 4.1 2017-08-10 17:48:34 33.22 103.85 26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0 2017-08-10 17:38:31 33.26 103.76 19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2.8 2017-08-10 15:30:09 33.14 103.86 26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2 2017-08-10 09:54:02 33.16 103.85 17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3 2017-08-10 08:10:22 44.26 82.71 8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4.3 2017-08-10 05:05:54 33.16 103.85 26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0 2017-08-10 03:06:09 33.14 103.86 24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7 2017-08-10 03:02:13 33.22 103.79 19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1 2017-08-10 02:30:50 33.15 103.86 26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3 2017-08-10 01:14:12 44.28 82.73 7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3.3 2017-08-09 23:47:52 44.33 82.79 7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3.1 2017-08-09 20:03:03 33.16 103.87 24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2.9 2017-08-09 18:20:03 31.81 108.75 7 重庆城口县(有感) 3.2 2017-08-09 18:02:09 44.31 82.85 7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2.9 2017-08-09 14:41:00 32.23 102.63 18 四川阿坝州黑水县 3.0 2017-08-09 13:30:01 44.10 82.07 7 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县 4.6 2017-08-09 13:22:40 44.29 82.78 8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4.8 2017-08-09 10:17:02 33.16 103.86 26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7 2017-08-09 09:32:47 33.28 103.75 19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8 2017-08-09 09:22:14 33.16 103.85 19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1 2017-08-09 08:54:32 44.28 82.69 12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3.1 2017-08-09 08:52:34 44.29 82.70 5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3.0 2017-08-09 08:51:02 44.29 82.74 12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3.7 2017-08-09 08:40:23 44.29 82.59 14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3.9 2017-08-09 08:29:04 33.28 103.80 13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1 2017-08-09 08:27:26 44.28 82.70 5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4.0 2017-08-09 08:22:37 44.30 82.71 6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3.7 2017-08-09 08:10:09 33.12 103.87 23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4.7 2017-08-09 07:44:31 44.31 82.76 8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4.5 2017-08-09 07:39:18 44.29 82.75 7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3.3 2017-08-09 07:36:27 44.29 82.75 13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3.2 2017-08-09 07:35:02 44.33 82.90 8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4.0 2017-08-09 07:32:51 44.29 82.74 12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4.0 2017-08-09 07:31:06 44.28 82.82 6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6.6 2017-08-09 07:27:52 44.27 82.89 11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3.3 2017-08-09 06:49:31 33.31 103.77 13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2 2017-08-09 06:49:03 33.11 103.88 18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0 2017-08-09 06:24:49 33.14 103.85 18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3 2017-08-09 05:41:09 33.14 103.83 10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6 2017-08-09 05:37:14 33.12 103.87 17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6 2017-08-09 05:16:02 33.30 103.76 10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0 2017-08-09 03:59:09 33.29 103.79 10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2 2017-08-09 00:35:17 33.13 103.85 20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1 2017-08-08 23:51:12 33.11 103.88 10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0 2017-08-08 23:49:18 33.28 103.78 9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2 2017-08-08 23:04:56 33.24 103.79 5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3 2017-08-08 21:41:34 33.18 103.85 9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2 2017-08-08 21:28:55 33.24 103.78 5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7.0 2017-08-08 21:19:46 33.20 103.82 20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3 2017-08-07 21:12:30 31.80 94.69 8 西藏那曲地区巴青县 3.2 2017-08-06 15:43:18 39.03 75.20 18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克陶县 5.6 2017-08-06 08:15:03 -10.25 161.41 60 所罗门群岛 2.9 2017-08-05 21:09:27 45.30 125.03 8 吉林松原市宁江区 3.3 2017-08-05 12:01:56 26.61 108.83 10 贵州黔东南州剑河县 3.3 2017-08-05 03:24:01 39.56 95.59 8 甘肃酒泉市肃北县 3.0 2017-08-04 20:59:05 38.53 74.11 116 塔吉克斯坦 3.4 2017-08-04 05:43:52 24.19 103.67 6 云南红河州弥勒市 3.9 2017-08-03 08:14:52 39.71 73.84 7 吉尔吉斯斯坦 3.8 2017-08-02 02:07:23 38.75 73.06 7 塔吉克斯坦 3.3 2017-08-01 15:38:17 23.54 97.84 13 缅甸 3.0 2017-08-01 06:31:02 24.01 108.63 2 广西来宾市忻城县 2.8 2017-07-31 21:59:04 22.78 100.37 15 云南普洱市澜沧县 2017 年 8 月潮汐组合: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已有 519 次阅读 2017-6-30 16:2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63845.html 2017 年 8 月潮汐组合: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2017 年 1 月、 3-7 月 11-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7 年 2 月、 8-10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7 年 8 月是弱潮汐时期第一个月,潮汐组合类型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实际上,每年 4 月 9 日 -7 月 28 日 及 11 月 18 日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 1 月 25 日 -4 月 7 日 及 7 月 30 日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 。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每年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不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地球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2017 年 8 月 21 日 日食发生在中纬,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生。 潮汐组合 A : 8 月 8 日 为日月大潮, 8 月 5 日 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 19.2333 度, 8 月 3 日 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 B : 8 月 12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1 度, 8 月 15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 C : 8 月 18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19.2251 度, 8 月 22 日 为日月大潮( 21 日日食), 8 月 18 日 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 D : 8 月 25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3 度, 8 月 29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63845.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639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大日食要来了:关注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
杨学祥 2017-8-19 07:42
美国大日食要来了: 关注 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 杨学祥 “美国大日食”要来了!那些与日食有关的有趣传言 2017 年 08 月 18 日 08:24 新浪科技 下周一,“美国大日食”将横扫整个美国 认为日食会引发美国战争的帖子。认为日食会引发美国战争的帖子。 关于日食引发世界末日的帖子。关于日食引发世界末日的帖子。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 8 月 18 日 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下周一,“美国大日食”将横扫整个美国。虽然全日食看上去如同异界奇景,但大量科学研究显示,全日食其实是一种正常现象。尽管如此,还是有人相信种种与日食相关的古怪传言。而这些谣言大多与性或死亡有关。   “出于某些原因,太阳和月亮似乎总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有许多和月亮有关的传说,虽然已被证实纯属谣言,却仍有人信以为真。”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球、行星与太空科学学院教授让·卢克·马尔格特( Jean-Luc Margot )指出,“我想这和某些认知偏见有关,有时我们会迅速做出决策和判断,这在有些情况下能帮大忙,有时则让我们误入歧途。”   世界末日   拜托了,各位。中世纪相信这些还情有可原,毕竟那时的人还以为地球是平的呢。但现在人人都能上网,再相信这个就说不过去了。尽管人类总有这样的受虐狂倾向,但日食并不会将我们赶尽杀绝(靠我们自己就足够了)。毕竟,人类已经经历了许多、许多、许多、许多次日食,不还好端端地活着吗。   “预言世界末日的倾向深深根植于人类心理之中。恕我无法理解。历史上世界末日的预言已经有数百个之多,好在至今仍无一个应验。”马尔格特说道,“所以我不会因为这种预言担惊受怕,虽然总有人深信不疑。但根本没什么好担心的,日食再安全不过了。”   生出超级婴儿   许多人试图在日食期间来段艳遇,有些人则更进一步,试图造出一个“ X 战警”般的宝宝。至少有些网友是这么希望的。   “发生全日食时,双方会同时达到高潮,孕育的婴儿则会达到人类进化史的新高度。”这则帖子已经被删除,好在机智的原网站小编截图保存了下来。   马尔格特指出,虽然有一些研究分析了月亮与人类生育之间的关系,但结果都是“完全无关”。例如,上世纪 70 年代,科学家追踪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 12000 次分娩,发现均与月亮周期毫无关联。但仍有人相信月亮与生孩子之间有某种联系。   总而言之,没什么能阻挡这群疯狂的网民把日食当成寻找艳遇的狂欢节。   找到女朋友   又一个和艳遇有关的传言。 Craigslist 网站上出现了许多“求女伴看日食”的帖子。用不着科学家就知道,这些都是忽悠人的。不过,在这样一次千载难逢的天文学事件中找到真爱,听上去至少比生出超级宝宝靠谱得多。   引发战争   自古以来,日食一直被视作某种征兆。虽然科学再三证明日食没什么可怕的,但总有些人对此忧心忡忡(比如名字恰如其分的报纸《世界末日头条》( End Times Headlines ))。不管媒体怎么报道,太阳可不会挑起战争,人类才会。说起来,倒是有日食使战争中止的历史记录。不过很多事情都是胡说八道,并无事实可考。   日食期间动物行为异常   虽然谣言都是无稽之谈,但是在日全食的过程中,白天会突然成为“黑夜”,长颈鹿、蜘蛛、甚至鲸鱼都会出现异常行为。   依据生物学家和日食长期观测者的观点,人类并非唯一对于日全食现象做出反应的生物。在日全食期间,白天时分天空会突然亮度降低至黄昏状态,气温骤然下降,几百年以来,目击日全食现象的人们注意到,日食出现时各种各样的动物都似乎在改变自己的行为。   白天变成黑夜   过去几百年关于日全食的异常动物行为报告显示,最早动物异常行为故事发生在 1239 年 6 月 3 日 ,当时一位意大利修道士描述了日全食情景,他写道:“当太阳突然消失,天空变得一片漆黑,所有的动物和鸟类都变得非常惊恐,野生动物很容易被捕捉到。” 1560 年 8 月 21 日 ,在葡萄牙观测的一次日全食现象中,天文学家克里斯托夫·克拉维乌斯( ChristophClavius )称,在整个日全食过程中,白天竟突然变黑,天空出现了星星,鸟儿从空中掉落在地面,显然它们对突然到来的黑暗感到恐惧。 当出现日食时,奶牛会变得十分惊恐,钻进畜棚之中。当出现日食时,奶牛会变得十分惊恐,钻进畜棚之中。   虽然很难证实历史上这些丰富多彩的奇闻轶事,但是现代天文学家和日食观测者也观察到类似的现象,他们指出,野生动物和家畜对日全食有明显的反应:奶牛会惊恐地回到畜棚,蟋蟀开始鸣叫,鸟儿要么栖息,要么变得非常活跃,鲸鱼会在海水中搁浅。 1999 年,经验丰富的日食观测者彼特·登哈托格( Peter den Hartog )来到匈牙利观察日全食现象,他回忆称,在日全食期间,各种鸟类和蝙蝠突然出现,这可能是由于光强度造成的,或者是苍蝇和蚊子都出来,导致鸟类和蝙蝠捕食,对此我无法确定,但是在日全食期间我的确观察到许多动物活跃性现象。 1991 年出现的日全食事件中,该项研究报告作者大卫·鲍尔奇( Dave Balch )在夏威夷科那岛观察到在日全食整个过程中,码头上空的鸟类变得非常活跃。   鲍尔奇说:“受惊恐鸟儿的叫声干扰,我们几乎听不到彼此的谈话,然后整个环境突然沉寂下来,日全食现象前后的嘈杂和沉寂差别非常惊人。” 2001 年,日食观测者托拉·格雷夫( Tora Greve )在利比亚探险中观察太阳突然“消失”的时候,青蛙开始猛烈地发出叫声,空中大型鸟类停止盘旋,很可能是由于空气变冷上升暖气流发生变化所致。   格雷夫说:“在整个日全食过程中,长颈鹿一直在奔跑,直到太阳恢复之前的光亮,长颈鹿才停止下来,开始吃树叶。”   观察蜘蛛网   然而,搜集日全食期间动物反应的科学意义数据是非常艰难的,日食覆盖范围分布在全球各地,多数只有在偏远地区才可见,从而很难获得观测数据。 研究人员观察显示,当出现日食时,圆网蛛会撕破自己的蜘蛛网。研究人员观察显示,当出现日食时,圆网蛛会撕破自己的蜘蛛网。   美国加州科学院生态学家丽贝卡·约翰逊( Rebecca Johnson )说:“如果你真地希望全面研究日食期间动物的异常行为,你必须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实地观察,并在适当的位置遵守严格的行为规范,如果你是一名动物行为生态学家,仅是为了研究日食产生的影响,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为了提高科学记录,约翰逊帮助创建了一项“生命响应计划”,该计划运行在一个叫做“我是自然主义者”的手机应用软件上,她带领的生物学家小组和天文学家将使用这个应用软件收集 8 月 21 日 数百万人观察到的日全食数据信息。   约翰逊说:“我们建立了这项计划,它将问询人们身在何处——是否正在经历日全食或者日偏食,以及是否在户外观察到日食过程前后动物们的异常行为。”   “生命响应计划”团队建议人们提前做好准备,选择好能够观测日食以及动物的地方,例如:你如果正好在郊区或者城市公园,你最好报道一些城市无脊椎动物的异常活动,例如:蚂蚁和蜘蛛。   一些奇闻轶事表明,在日食期间,正在编织蜘蛛网的蜘蛛会破坏自己的蜘蛛网。因此约翰逊推荐观察蜘蛛网的变化情况。她说:“这可能是人们最容易观察到的动物活动,因为蜘蛛不像飞行鸟类那样,会飞向远处,所以记录无脊椎动物行为的可能性最大。”   约翰逊指出,我们期待“生命响应计划”软件能够在日食期间成为一个有意义的信息交流平台,记录大量动物的异常活动情况,便于科学家进行信息分析获得重要线索。同时,我们希望人们能够记录到一些鲜为人知的情景。(叶倾城) http://tech.sina.com.cn/d/s/2017-08-18/doc-ifykcppx9088100.shtml 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全球多次大地震竟是月亮惹的祸 已有 1034 次阅读 2016-9-13 17:42 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全球多次大地震竟是 “ 月亮惹的祸 ” 杨学祥,杨冬红 全球多次大地震竟是 “ 月亮惹的祸 ” ? 来源:第一财经世界 作者:孙卓 2016-09-13 16:03:22 “ 月形如白盘,完完上天冬。 忽然有物来啖之,不知是何虫。如何至神物,遭此狼狈凶。 ” 韩愈的《月蚀诗效玉川子作》这样描述了古代的一次月全食场景 。如果说古人们因为不懂月食发生的科学道理而对此所产生 “ 不知是何虫 ” 和 “ 如何至神物 ” 的恐惧多少让人忍俊不禁的话,今天现代社会的科学研究却发现,月圆之夜确实有它的可怕之处。因为,满月的时候最有可能引发 “ 超级大地震 ” 。   由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团队和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所做的共同研究发现,全球在近几十年发生的大地震大多发生在高潮汐的时候,也就是说每个月的满月和新月之时。   根据本周一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所公布的这份研究报告,高潮汐通常每月发生两次,也就是海水在受到月球引力而移动到最高的高度时。而每月的新月和满月时,太阳、地球和月亮成为一条直线,月球的引力达到最大,因此海水的潮汐高度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此时,满月和新月的高潮汐所增加的压力会对地球的地质断层造成压力,由此引发大地震。   主导这项研究的东京大学地震学专家井出 (SatoshiIde) 表示,近几十年发生的多次最具破坏性的地震,如 2004 年造成 29 万人遇难的印度洋海啸大地震, 2010 年的智利大地震以及 2011 年造成 1.5 万人遇难的日本大地震都发生在满月和涨潮期间。   研究小组确认,全球地震史上最大的 12 次地震中有 9 次发生在新月和满月的时候,而规模较小的地震则和高潮汐无关。   地震学家们还得出结论,在 1 万次大约初始预测震级为 5.5 级的地震中,如果发生在满月和涨潮期间,震级可能会被推高到 8 级或者以上。   也有地震专家指出,虽然这份最新公布的研究成果为一项在地震学界讨论多年的推论提供了 “ 创新性的理论解释 ” ,但是,造成大地震发生还有很多其它因素。比如,在地球地质层遭到压力后,在内部所积压的压力如何转变成引起地质断层移动的力量等都是将来地震学界仍需找到答案的问题。   地震专家们表示,当一次地震发生的时候,很有可能这是数年、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来地表下所积压压力的一次性爆发。虽然不能把一次地震的发生完全归咎于是 “ 月亮惹的祸 ” ,但是,满月所带来的潮汐的力量在造成地质断层移动的过程中确实起到了 “ 推波助澜 ” 的作用,而了解满月和潮汐与地震发生的关联也可能有助于人类预测下一次的大地震会在哪里以及何时发生。   潘寅茹 http://news.cnfol.com/guojicaijing/20160913/23468094.shtml 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 已有 1863 次阅读 2012-5-5 14:23 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 杨学祥,杨冬红 根据中国 1940-1981 年 7 级以上地震目录及天文条件, 对 1940-1981 年中国 7 级以上地震的统计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 . 1940-1981 年中国 7 级以上地震总数 60 次。由于地震对潮汐的滞后效应和潮汐本身的滞后效应,以最大潮汐发生后对地震的影响来计数天数。这是一个很严格的规定,可能把受到潮汐影响的个别地震舍掉了。例如, 1947 年 7 月 29 日 发生在西藏朗县东南的 7.7 级地震, 8 月 2 日 月大潮, 7 月 30 日 为月亮视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26.3 度,受潮汐作用很明显(正号表示北纬度数,负号表示南纬度数)。统计数据表明,潮差是激发地震的主要因素。 2 . 当月的月亮视赤纬角最大值到最小值的天数为 6.8 天。距月亮视赤纬角最大值不超过 3 天的地震次数: 22 。出现频率为 11/30 ,大于 1/3 。距月亮视赤纬角最小值不超过 3 天的地震次数: 9 。出现频率为 3/20 ,小于 1/6 。两者合计 31/60 ,大于 1/2 ,排在第一位。 3 . 月亮近地潮周期为 27.5 天,距月亮近地潮不超过 5 天的地震次数: 10 。出现频率为 1/6 。距月亮远地潮不超过 5 天的地震次数: 18 。出现频率为 3/10 。两者合计 7/15 ,排在第二位。 4 . 日月大潮周期为 15 天,距日月大潮不超过 3 天的地震次数: 18 。出现频率为 3/10 ,小于 1/3 。与前人的统计结果大致相同,排在第三位。(与日月小潮合计 35 次,占 7/12 ,仍为第一位)。 5 . 60 次地震中有 17 次距上弦和下弦(日月小潮)时差不超过 3 天,占 17/60 ,排在第四位。 6 . 不符合以上条件的地震次数为 3 。出现频率为 1/20 。受条件影响的地震占 19/20 ,即 95% 。月亮赤纬角极大值的作用大于日月大潮的作用,这是一个新发现。这验证了月亮赤纬角 18.6 年周期在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日月大潮和日月小潮对地震的激发作用几乎相同。 过去,人们仅仅把日月大潮时发生的地震火山活动看成是潮汐激发的结果,因而,强潮汐与地震火山活动的对应关系并不明显。如果考虑朔、望、上弦、下弦、月亮近地潮、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和最小值七个天文要素,强潮汐与地震火山活动的对应关系就非常明显了。 潮汐的东西震荡和南北震荡,使东西太平洋海平面和南北太平洋海面发生反向升降,幅度为 1500px ,破坏了地壳均衡,使洋壳反向降升 500px ,由此引起的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可激发地震和火山活动。月亮近地潮、日月大潮和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可以起到增效作用。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4 次。在 1889-1924 年 PDO “冷位相”发生 6 ( 1900 年以来国外数据: 2 )次,在 1925-1945 年 PDO “暖位相”发生 1 ( 1 )次,在 1946-1977 年 PDO “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 11(7) 次,在 1978-2003 年 PDO “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2004-2012 年 PDO “冷位相”已发生 6 次。 规律表明, PDO 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 PDO 冷位相时期, 2000-2030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 PDO 冷位相与低温冻害对应的物理原因。 强震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地球物理解释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这就是大自然的自调节作用。 表 1 潮汐叠加振幅对比 潮汐叠加状况 比值 潮汐振幅( cm ) 月亮远地潮 太阳远地潮 太阳近地潮 月亮近地潮 日月小潮 日月大潮 月亮近地潮与日月大潮叠加 日月大潮与太阳近地潮叠加 日月大潮、月亮近地潮与太阳近地潮叠加 1 46% 50.7% 135% 54% 146% 181% 150.7% 185.7% 46 21.16 23.32 62.10 24.84 67.16 83.26 69.32 85.42 去年日本地震发生后,有关地震部门请紫金山天文台专家将近一个世纪以来所有的月亮在近地点的时候与地球的距离,跟地震资料进行过相关性分析。事实证明,月亮距离地球的远近与地震的发生没有相关性。 http://www.cnr.cn/allnews/201205/t20120503_509549176.html 这样的统计方法并不科学,因为月亮距离地球的远近与地球受到潮汐引力的大小也没有相关性:月亮近地潮与日月小潮叠加的潮汐强度并不比月亮远地潮与日月大潮叠加的强度大,除非我们设定去除太阳潮的影响来单纯考察月亮潮的变化。 人们往往忽视微力叠加的作用。从表 1 中可以看到,日月大潮、月亮近地潮与太阳近地潮叠加可形成最强潮汐,并对特大地震产生重要影响。 我们在 2008 年指出, 20 世纪所有 4 场 9 级以上的特大地震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 1952 年在堪察加, 1957 年在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 1960 年在智利, 1964 年在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 4 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 1947 年至 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的前 17 年,大约每 4 年一次。 从 1955 年以后,用近代仪器观测到地球自转加速度约每四年就有一次突然的变化。根据美国华盛顿和里士满两地测得的地球转速季度平均值的变化,其转折点各在 1957 年 7 月、 1961 年 9 月和 1965 年 6 月。而这三个年份都在当年的 1 月 17 日 (地球近日点附近)有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叠加,形成最大和较大潮汐形变,影响地球自转速度。潮汐准 4 年变化周期,与四次特大地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表 2 月亮近地潮和太阳近地潮准四年周期叠加(杨冬红, 2009 ) 近地点 日 月 潮汐强度 厄尔尼诺年( E ) 年 月 日 时 农历 日食 月食 大 潮 弱 w 强 s 拉尼那年( L ) ( 1946-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51 1 06 20.8 29 8 23 s E 1952 1 26 20.1 30 12 27 ss E ,特大地震 1953 1 17 7.0 3 30 15 30 s E 1954 1 10 17.8 6 5 19 5 19 ww L 1955 1 06 16.8 13 8 24 s L 1956 1 26 20.8 14 13 27 ss L 1957 1 17 6.3 17 1 16 ss E ,特大地震 1958 1 09 7.7 20 6 20 0 E 1959 1 06 4.6 27 9 25 0 大旱灾 1960 1 26 17.8 28 14 28 s 大旱灾,特大地震 1961 1 17 7.0 1 2 17 sss 大旱灾 1962 1 08 21.9 3 6 21 s 大旱灾 1963 1 04 16.2 9 25 10 25 www E 1964 1 26 9.3 12 14 15 29 0 E-L ,特大地震 1965 1 17 8.5 15 3 17 sss L-E 1966 1 08 18.3 17 7 21 ss E 注:当日同时发生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为最强潮汐 sss ,相差一天为较强潮汐 ss ,相差两天为强潮汐 s ,相差三天为一般潮汐 0 ,相差四天为弱潮汐 w ,相差五天为较弱潮汐 ww ,相差六天以上为最弱潮汐 www 。特大地震为当年发生 9 级以上地震。 依据拉马德雷冷位相的规律,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特大强震也可能发生在 2000 年至 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的前 17 年左右,最强和较强潮汐重复时期,如 2006 年、 2010 年、 2014 年和 2018 年,每一年及其前一年都是特大地震可能发生年。 2004 年 12 月 26 日 爆发的印尼地震海啸并非偶然,它和 1952 年 11 月 4 日 堪察加发生 9 级地震一样,拉开了特大强震集中爆发的序幕。 见: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8-9. http://www.jllib.cn/library/magazine/20080707k.htm 由于 2010 年、 2014 年、 2018 年这 3 年中的 1 月 2 日 为月亮近地点,与地球近日点 1 月 3 日 或 4 日相差不过 2 天,叠加后的最强潮汐和较强潮汐强度相对较大,激发出的特大强震也会相当强烈。而在 2010 年 2 月 27 日 ,智利 8.8 级地震验证了特大强震的准 4 年周期。由于智利地震没有达到 9 级,所以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 9 级地震补充发生,这两次强震符合 2010 年 9 级地震发生的预测。 表 3 最强潮汐准 4 年周期 近地点 日 月 潮汐强度 厄尔尼诺年( E ) 年 月 日 时 农历 日食 月食 大 潮 弱 w 强 s 拉尼那年( L ) 2003 1 24 6.6 22 3 18 www 2004 1 20 3.4 29 22 7 s 2005 1 10 18.1 1 10 25 sss 特大地震 2006 1 02 6.8 3 31( 上年 12 月 ) s E 2007 1 22 20.6 4 19 3 0 L 特大地震 2008 1 19 16.5 12 8 22 0 2009 1 10 18.8 15 26 26 11 ss 2010 1 02 4.6 18 15 1 15 1 ss 特大地震 注:当日同时发生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为最强潮汐 sss ,相差一天为较强潮汐 ss ,相差两天为强潮汐 s ,相差三天为一般潮汐 0 ,相差四天为弱潮汐 w ,相差五天为较弱潮汐 ww ,相差六天以上为最弱潮汐 www 。特大地震为发生最强潮汐附近的 8.8 级以上地震 . 1952 、 1957 、 1960 、 1964 年 4 次 9 级大震具有 4 年准周期 ,发生在 1947 年进入 PDO 冷位相时期后的第 5 年, 2004 年的 9 级大震发生在 2000 年进入 PDO 冷位相时期后的第 4 年, 3-4 年后分别发生了 1955 和 2008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的高峰值。两组数据再现了 PDO 冷位相、 9 级大震和低温事件相互关系的可重复性。 根据前一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地震发生特征, 2010 年(可能的拉尼娜年)及其前一年、 2014 年(可能的拉尼娜年)及其前一年(可能的拉尼娜年)、 2018 年(可能的厄尔尼诺年)及其前一年(可能的拉尼娜年)爆发特大强震的可能性大。由于 2010 年、 2014 年、 2018 年 1 月 2 日 为月亮近地点,与地球近日点 1 月 3 日 或 4 日相差不过 2 天,叠加后的最强潮汐和较强潮汐强度相对较大,激发出的特大强震也会相当强烈。这是杨冬红在 2009 年博士论文中的预测, 2010 年 2 月 27 日 智利 8.8 级地震验证了特大强震的准 4 年周期。 见:对话杨学祥—— 4 月地壳活动密集发生近期会有强震吗 http://roll.sohu.com/20120504/n342302219.shtml http://epaper.lnd.com.cn/html/lnrb/20120504/lnrb969231.html 参考文献 杨学祥,韩延本,陈震,乔琪源。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地球物理学报。 2004 , 47 ( 4 ): 616-621 。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Vol. 23 (6): 1813 ~ 181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67407.html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2723.html 阿森松岛以北海域发生 6.6 级地震:关注 8 月潮汐组合 杨学祥 阿森松岛以北海域发生 6.6 级地震 2017 年 08 月 18 日 11:44 央视新闻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 08 月 18 日 10 时 59 分 在阿森松岛以北海域(南纬 1.22 度,西经 13.75 度)发生 6.6 级地震,震源深度 10 千米 . http://news.sina.com.cn/o/2017-08-18/doc-ifykcqav9787699.shtml?cre=sinapcmod=gloc=2r=0doct=0rfunc=16tj=none http://news.sina.com.cn/w/2017-08-18/doc-ifykcirz2938963.shtml 震级 (M) 发震时刻 (UTC+8) 纬度 ( ° ) 经度 ( ° ) 深度 ( 千米 ) 参考位置 6.6 2017-08-18 10:59:23 -1.22 -13.75 10 阿森松岛以北海域 5.7 2017-08-1620:51:25 28.69 127.94 180 东海海域 5.7 2017-08-1400:51:24 -10.75 -74.35 10 秘鲁 6.6 2017-08-1311:08:12 -3.55 101.69 40 印尼苏门答腊南部 5.6 2017-08-1205:45:09 -16.47 -73.45 30 秘鲁沿岸近海 6.3 2017-08-1113:28:25 14.00 120.71 180 菲律宾 6.6 2017-08-0907:27:52 44.27 82.89 11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7.0 2017-08-0821:19:46 33.20 103.82 20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5.6 2017-08-0608:15:03 -10.25 161.41 60 所罗门群岛 http://news.ceic.ac.cn/index.html?time=1503059383 2017 年 8 月潮汐组合: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已有 519 次阅读 2017-6-30 16:2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63845.html 2017 年 8 月潮汐组合: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2017 年 1 月、 3-7 月 11-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7 年 2 月、 8-10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7 年 8 月是弱潮汐时期第一个月,潮汐组合类型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实际上,每年 4 月 9 日 -7 月 28 日 及 11 月 18 日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 1 月 25 日 -4 月 7 日 及 7 月 30 日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 。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每年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不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地球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2017 年 8 月 21 日 日食发生在中纬,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生。 潮汐组合 A : 8 月 8 日 为日月大潮, 8 月 5 日 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 19.2333 度, 8 月 3 日 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 B : 8 月 12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1 度, 8 月 15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 C : 8 月 18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19.2251 度, 8 月 22 日 为日月大潮( 21 日日食), 8 月 18 日 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 D : 8 月 25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3 度, 8 月 29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63845.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24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7: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