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泡桐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泡桐
huailu49 2020-5-13 09:29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1674 次阅读|0 个评论
桐花
热度 3 huailu49 2018-4-13 09:37
\0想起了焦裕禄,也勾起了对少年时制作航模的回忆......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2229 次阅读|6 个评论
清明伤雨拆桐花
热度 7 mimu 2018-4-5 18:07
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年的清明节也是如此,计划好的春山草木寻访之旅也只好暂时搁置下来。上午只能站在阳台上看看对面雨中朦胧的小洪山,算是聊以自慰。惆怅之余,倒也发现小区周边有几株高大的泡桐花,现在已然开的很好,淡淡的紫白色,一团团一簇簇,在微雨薄雾中若隐若现,透出一股股华贵的紫气,让人不禁想起柳永的“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诗句来;虽然太远闻不到香味,但是记忆中的那份清幽,却已经悄悄钻进我的心头。 我曾经很熟悉泡桐。少年时代,家里的院墙边便种植有一株泡桐,可以说,我的中学时代是伴随着泡桐的生长而度过的。记忆颇深的是,这种生长速度惊人的树种,在生长旺盛的时候都可以听到它发出的“驳、驳”的声音,于是欣赏泡桐便成了我最喜爱的日常功课之一。但是很遗憾,一次暴风雨过后,这棵看似高大的泡桐居然就折断了,中空的树干像蛇皮一样委顿在地上,一下子损毁了我对泡桐绝大部分的好形象。当然,记忆中的泡桐花依然是美丽的,只是多了一些伤感的味道。 泡桐树的花在每年清明节前后开放。这一点,在《周书》已有记载,称:“清明之日桐始华”。我曾经疑惑这里的“桐”指的究竟是哪一种植物,毕竟,带有“桐”字的植物,可是有泡桐、梧桐、油桐树等好几种。后来好好查阅了一下文献,方才确定是泡桐无疑。因为梧桐、油桐的花期一般要更晚一些,梧桐的花期多在6月左右,油桐的花期多在春夏之交的4-7月左右。所以,二十四花信风中,清明节“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 候 柳花” ,其中桐花指的便是泡桐花。这从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寒食江畔》也可以得到部分印证:“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只有泡桐树的花开紫色花。 对于“桐”字植物的考证,梁朝的《本草经集注》中提到有梧桐、青桐、白桐和岗桐,宋代陈翥曾经著有一本《桐谱》,书中列举了白花桐、紫花桐、油桐、刺桐、梧桐、贞(赪)桐等六类不同的植物,这算是中国古代一本旁征博引的博物学经典著作了。从现代植物分类的角度来看,白花桐、紫花桐属于玄参科泡桐属,梧桐属于梧桐科,刺桐属于豆科,油桐属于大戟科,赪桐则属于马鞭草科。泡桐属植物共有7种,我国均产,常见的有白花泡桐、兰考泡桐、毛泡桐等等。兰考泡桐因县委书记焦裕禄在河南兰考大力推广种植而闻名,现在也是当地的支柱产业,有“焦桐”之美誉。而泡桐属的属名 Paulownia 同样来历不凡,得名于荷兰王后 Anna Paulowna ,所以毛泡桐的英文名为 princess tree ,是公主树的意思。 在《诗经·鄘风·定之方中》一文中,有“椅桐梓漆,爰伐琴瑟”这样的句子,显然“椅桐梓漆”是不同的植物,但是“椅桐”具体何指还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其中“桐”指的是青桐即梧桐,而“椅”指的是椅树,也叫椅桐、荣桐、白桐等等,具体考证可见《本草纲目》卷三十五桐:“桐华成筒,故谓之桐。其材轻虚,色白而又绮文,故俗谓之白桐、泡桐,古谓之椅桐也。”泡桐树生长迅速,木质轻浮,所以有“泡”的说法,若是用作栋梁,并算不上是上乘之材,但是却也因内部纤维结构松散,有利于发声和震动共鸣,反而是制作乐器的好材料,泡桐树自古便是制作古筝等乐器面板的传统木材之一,早在蒙昧时期,华夏大地便有神农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的传说,据《广雅》记载:“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 《本草纲目》还道出了桐字得名的由来:“桐华成筒,故谓之桐”。从泡桐树筒装花的特点来看,这个考证也是靠谱的,符合玄参科 二唇形 筒装花的基本属性。泡桐的花花型美观,颜色淡雅,有着一种恬淡的芬芳,而且也是一种很好的食材,可以炒鸡蛋,也可以做饼子,还有人用来做包子。泡桐的花蜜有一种淡淡的甜味,可以直接舔食,也可以煮水喝,具有清咽利喉的功效。泡桐的花入药并非无稽之谈,中医理论认为它入肺经,有现代药理学实验研究表明,泡桐花中的芹菜素对肠道病毒 71 型 (enterovirus 71, EV71) 及流感病毒等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泡桐属植物中的紫葳新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乳链球菌也均有抑制作用。 看来,泡桐树并不是很好的行道树,也不算是栋梁之材,可是如果能在制作乐器及抗病毒等应用领域发挥作用,在这个讲究实用的时代,倒也可谓是得其所矣,只是古时泡桐颇有高洁之意,李太白有言,“宁知鸾凤意,远托椅桐前”,泡桐之美好,又岂止于此呢。
6997 次阅读|20 个评论
泡桐花又开
热度 6 liyou1983 2017-8-5 10:55
一 早晨去单位,忽然飘来一股淡淡的、拙朴的花香。猛抬头,路旁那几棵高大的泡桐树枝上,不经意间已经开满了一簇簇紫色的花朵。 未恨家贫无历日,紫桐花发即清明。先秦《逸周书 · 时训》云:“清明之日,桐始华。”桐有泡桐、梧桐、油桐等种类,清明时节含苞怒放的只是泡桐。不过,泡桐,以及杨、柳、槐、杉、榆、椿、楝、枣、桑、楮等,都是北方极其普通的树种,春季罕被人们视为观赏花木。 泡桐原产于中国,北宋陈翥《桐谱》就相当全面记载了泡桐栽培技术和桐木的用途。泡桐喜光,春季先叶开花,花唇形或钟形,仿佛百合、玉簪,紫色或白色,略有香味,花开满树,夏季枝繁叶大,树姿优美,遮天蔽日,具有很强的 净化空气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是优良的绿化和行道树种。 对于泡桐,最常想起的还是它的快速生长。泡桐适宜在土壤肥沃、土质疏松的温带地区栽种,十年泡桐,树径即可一尺,现在已经分布到中国和世界各地。不过,苏北家乡早前似乎很少栽种,大规模引进泡桐应当是文革后期的事情,而这与一个人的事迹直接相关。 1962 年,河南洛阳中国第一拖拉机厂一位姓名焦 裕禄的干部先是派到尉氏县,年底又调 到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当时的中国正承受着左倾冒进大跃进的惨重后果,兰考县地处黄泛区,风沙、涝渍、盐碱“ 三害” 肆虐,社会经济状况尤其恶劣,火车站上挤满了缺衣少食、外出逃荒的农民。 一到 任,焦裕禄身先士卒,率领县委一班人走遍了全县每一个乡村,钻进草屋、牛棚,同吃、同住、同劳动,探求救灾生产之路。经过调查研究,解决兰考问题首先要改良生态环境,封沙、治水、改地,可在全县推广栽种泡桐树,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兰考泡桐。兰考泡桐生长迅速,七八年即可成材。为了缓解群众饥荒,他还冒着政治风险,派人到广东、广西购买粉条、红薯干等代食品,对农民种树、开荒试行承包。 由于积劳成疾,最后被县委强行送进医院, 1964 年病逝于兰考,年仅 42 岁。 焦裕禄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临终前,他的唯一要求是,“ 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逝世后,人们在焦裕禄的墓地栽下了几十棵泡桐树。 现在的中学课本上,不知道还有没有《县委书记的榜样 — 焦裕禄》这篇课文?改革开放后,广东海丰县委书记王仲因 1979—1981 年侵吞、受贿 6.9 万元而被枪毙,当时县直机关工作人员月平均工资也就五六十 元。近年来,区区几万元的案值何足挂齿,贪污受贿百万、千万、亿万的县委书记 好像也不乏其人。 二 说到泡桐,不少人常常把它与梧桐、法桐等混淆。如唐代元稹《桐花》所咏实为泡桐:“胧 月 上山馆,紫桐垂好阴”,又称“尔生不得所,我愿裁为琴”,而可裁为琴者本是梧桐。 泡桐、梧桐、法桐,三种完全不搭界的树木。 梧桐也原产中国,树干挺拔无节,树皮和树叶平滑青翠,清雅洁净,“ 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 ,又名“ 青桐” 。古人常把梧桐和凤凰联系在一起,《诗经·大雅·卷阿》有“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今人也常说,“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 梧桐果实是粒 状的实心果,秋天成熟,约有黄豆大,清香,生吃炒吃皆宜。木质优良,适宜制作古琴、家具,著名的“ 焦尾琴” 就是东汉蔡邕用焚余的桐木制作的。 法桐的正式名称是悬铃木,因树叶类似梧桐,又为法国人引种上海,人们称为“ 法国梧桐” 或“ 法桐” 。其实法桐 原产北美洲、东南欧和印度一带,印度高僧鸠摩罗什 401 年到中国传播佛教时,就将 携来的树种栽在西安户县古庙前,此树至今尚存。法桐约有 7 种,我国引种的有一球悬铃木(美桐)、二球悬铃木(英桐)和三球悬铃木(法桐),二球是一球和三球的杂交品种,但民间都称为法桐。法桐树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状剥落,树叶掌状 5—7 裂,果实多为球型,比乒乓球略小,一球或多球成一串,干裂后细碎多毛。法桐不择土壤,耐干旱,好移植,生长快,树形高大,枝叶茂密,也是城市优良的行道树,南北方城市一度广泛引种。 泡桐材质轻软,纹理通直,结构均匀,不挠不裂,容易加工,且耐酸耐腐,防湿隔热,不易变形和燃烧,油漆染色良好,是建筑、制作家具和模型、造纸的好材料。因其材质共鸣性强,声学性好,也适宜制作琵琶、古筝、月琴等乐器。泡桐属玄参科植物,叶、花、果和树皮还可入药。 三 小时侯,家乡的庭院、路旁到处栽种着泡桐、洋槐、杨树、水杉等易活速生树种。特别是泡桐,生长迅速,受到了普遍欢迎。儿女初长,乡村人家常常在房前屋后载下几棵泡桐,以备娶儿媳、嫁女儿时打家具,苏南栽种的则是香樟。家乡小镇街道和中小学内还栽种了好些法桐,那是建国初期洋派能干的公社蔡书记向上海、南京等城市学习的结果。前些年回家,竟然很少寻到泡桐、法桐的踪影了,取而代之的是银杏、香樟等外来树种。呵呵,家乡从 50 年代就是苏省农田水利建设的样板,田成方,树成行,沟渠纵横,旱涝保收,曾经上过 80 年代初期的《中国经济年鉴》。 泡桐育苗简单,秋季到初春时树根埋在土里,就可发芽生长了。长大的泡桐树旁,也常有新芽冒出,移栽就行。为了让泡桐长得又高又直,常常将新 苗齐地面截断,用土掩好,翌年萌芽后将生长最好的留下。泡桐还可以播种育苗,但似乎没有见过。 从前,单位院内也生长着许多泡桐,春天挂满了紫花,夏天浓荫匝地。不知是因为生长过快,还是因为树种平凡,泡桐近来又陆陆续续地被砍伐殆尽。代替它的,也是银杏、玉兰、香樟、雪松等名贵树种。这些树木生长缓慢,什么时候能够遮阳蔽雨,似乎 无关上意。 泡桐花开热烈,灿若紫云,但花期不长,再过几天,就要落英缤纷了。
个人分类: 杂花野草|4552 次阅读|9 个评论
【自然志21】泡桐与梧桐
热度 9 fuleiucas 2017-8-4 22:59
在我很小的时候,每家一个院落,房屋比较窄,但是院子却比较大,家家户户都在院子里种树。奶奶家的院子里种了很大一棵树,他们都说那是梧桐树,我到长大后才知道,那其实是泡桐。我时常会爬上屋顶,去摘它那喇叭形的花。可惜的是,那些老院落都拆掉了,泡桐树也就不见了。 图 1 泡桐的花 泡桐属于双子叶植物中的玄参科泡桐属。泡桐的树皮是灰色的,叶卵形,几乎没有开裂的,不会长成手掌的样子。泡桐的花一串串的,形成一个花序,每一朵粉色的花都像小喇叭。它的果实是椭球形的,成熟的外壳会开裂,里面有种子。 图 2 中国梧桐的花萼与果实 梧桐又叫青桐,属于双子叶植物中的锦葵目梧桐科,是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梧桐可以长到十多米,光洁的主干显得挺拔俊秀。它的叶子是掌形的,有三到五个 “手指”,幼小的叶子和叶柄上有一些小小的绒毛。梧桐的花也是一群花着生在一起,却没有花瓣。它的果实是在没有成熟的时候就裂开了,像一艘艘小艇,种子就挂在小艇的旁边。 图 3 法国梧桐叫做悬铃木 泡桐和梧桐都是原产于中国的树种,古代很早就有栽植。然而,城市里的行道树中,法国梧桐却占尽了风光。法国梧桐与中国梧桐距离比较远,属于双子叶植物中的蔷薇目悬铃木科。法桐也是高大的乔木,树冠就像倒挂的钟一样,树干灰色,薄片的树皮零零星星地脱落下来。之所以也被叫梧桐,大概是因为法桐的叶子跟中国梧桐有些相似,也是掌形的,但有五到七个 “手指”。 法桐的果实大小就像杨梅,挂在枝头,就像挂着铃铛,所以得名悬铃木。春天的时候,悬铃木的花也会飘絮,是棕黄色的。仔细观察会发现,与杨絮柳絮是很不一样的。夏秋时节,悬铃木就结果了。有的果实是单个生长的,这叫做一球悬铃木,又叫美国梧桐;也有两个或三个果实着生在一起的,分别叫做二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或者分别叫做英国梧桐和法国梧桐。二球悬铃木是一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杂交而来的,后来由法国人带到中国的租界,人们将其称为法国梧桐。 无论是中国梧桐还是法国梧桐,它们的花都不起眼,还是泡桐的花更艳丽、香气更浓。春夏之交,顺着香气仰望一树的鲜花,再也不会把泡桐叫做梧桐了。 注:本文删减版发表于《中国科学报·科学周末》 2017- 8 - 4 (4);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阅: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8/384226.shtm
个人分类: 自然志|15798 次阅读|10 个评论
上海也有泡桐花
热度 2 huailu49 2014-4-27 09:42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3020 次阅读|4 个评论
又见桐花
热度 1 huailu49 2013-4-8 06:59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2066 次阅读|4 个评论
泡桐的果实
热度 1 huailu49 2012-8-14 08:51
泡桐的果实
4月份曾拍过泡桐花 ,而 如今泡桐的果实比它的花更加朴实......
个人分类: 行行摄摄|7622 次阅读|2 个评论
少林寺外的泡桐花
热度 1 flly 2012-6-29 09:34
少林寺外的泡桐花
此花是否有些禅意啊 呵呵 和以前的可以对比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52763do=blogid=573677 现在正在网上看直播,期待神舟平安回家 佛祖保佑哈
个人分类: 植物|3422 次阅读|2 个评论
泡桐花
热度 3 flly 2012-5-22 10:43
泡桐花
泡桐是一种常见的树,花也是常见的花 如果仔细看看,泡桐的花还是很好看的。
个人分类: 植物|3562 次阅读|6 个评论
泡桐
热度 1 rczeng 2012-5-5 21:06
泡桐
1 2 3
个人分类: |3171 次阅读|2 个评论
泡桐花
热度 3 huailu49 2012-4-20 20:04
泡桐花
在我们这里,泡桐花的花期稍早于洋槐花,郊游拍槐花时往往顺带也能拍到泡桐花,下面就是其中的一张。 第一次听说泡桐,是与上世纪六十年代一位兰考县委书记的事迹联系在一起的,而且,泡桐木板也是中学时代做航模常用的材料。后来又知道,泡桐花有疏风散热、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功效。
个人分类: 行行摄摄|7976 次阅读|10 个评论
那一树桐花的岁月
热度 13 book 2012-4-20 12:39
那一树桐花的岁月
前日下班回家,路过小区内那所小学时,突然闻到一股甜香味儿,抬头,眼睛里突然涌进满树淡紫色的喇叭花。很欣喜,之后是感动。这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颜色——泡桐花,儿时的伙伴。但又是久违的味道、久违的颜色——在北京的十年里,记得好像还只在科学院北郊园区地理所的东院墙边上见过几棵泡桐树。 两年前的春天里,我在李泳老师一篇博文后留言:“老家院子里种了一圈泡桐树,每到花开时节,甜甜的香味儿满溢。一直很喜欢躺在院子里透过茂密的叶子看点点的阳光和星星。这大概是很喜欢的小时候的记忆了。”他回复说:“那情景想起就好幸福啊!”那确实是一生难忘的幸福情景。 小时候的老家院子,是典型的北方院子,四四方方,土坯院墙,蓝砖北屋。院子里种了一圈泡桐树,长得很是粗壮。我总试着想环抱住它们,但无奈却连一半都抱不住,所以小时候总觉得我长大的速度没有那树快。 春天时节,在毛茸茸的叶子还没长出来之前,树上已经熙熙攘攘开满了淡紫色的喇叭花(专业术语,应该叫唇形花)。好多天,满院子都会满溢着甜甜的香味儿。泡桐花的味道其实有点奇怪,很是香甜,但或许又甜的太浓而发腻。依稀记得或许小时候我并没有那么喜欢泡桐花的味道,但现在再闻到,则满是欣喜。 簇拥的喇叭花绚烂过后,毛茸茸的叶子开始冒出来,从嫩绿到浓绿,其实也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夏天的光景,是另一番乐趣。有空的时候,在浓密的泡桐树荫下,我喜欢坐个小凳或者躺在钢丝床上看书。小时候看的书并不多,并且更多的是从大人们那能够获得的书,有有关毛泽东的,那是父亲的书;有很多小人书,到处搜寻来的;还有从众表哥处借来的武侠小说,金庸、古龙、梁羽生等等。我还是更喜欢看古龙的武侠,金庸和梁羽生的,在我看来有时候太有文化太过描述了,看武侠,我更喜欢古龙的短句和情节。看书累了,瞪着眼睛透过茂密的泡桐叶子看着点点阳光的变幻。 夏天的晚上,则喜欢躺在院子里,看着那一圈泡桐树留下来的一片星空,听母亲给我讲星座。母亲是老师,教过化学、教过数学、也教过《自然》课,所以我从她那儿知道了银河、天琴座、天鹅座、大熊座和北斗七星等等。还记得那时候总喜欢开着 匣子(收音机) ,一家人边聊天,边听听新闻和故事。我们家那匣子,开关地方接触不良,于是我曾很多次的拆开“修理”,还动用过蜡以及父亲的电焊,那时候觉得自己很厉害。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我虽然喜欢到处跑着玩,但也有很多时候喜欢自己待着或跟家人一起聊天。 与泡桐树相关的记忆,不仅仅是美好,也有“可怕”。那时候放学后喜欢到处跑着玩,不回家,有时候也带着妹妹。父母亲多次嘱咐不能在外面太过疯跑,但小孩子哪管那么多。在屡教不改之后,父亲终于动用了手段,拿了一根绳子,拿了一根棍子,把我和妹妹两个绑在院子东头的那棵泡桐树上,用棍子打我,而妹妹则吓得哇哇大哭。我小时候肯定觉得父亲对我很凶,但现在再回想,只会感叹小时候的调皮和父亲的无奈之举,并没有丝毫责怪他的意思。 变化的是人和事,不变的是时光流逝。我们已经长大,父母的头发已经花白,当年那个把我和妹妹捆在泡桐树上的父亲也已经变得瘦弱,老院子和泡桐树已是留在脑海中的记忆,希望这些记忆永恒。在这个很多人都迷路了的世界,当我们把生命的全部精力都放到了奋斗中,其实更应该做的,或许是从那个最不受关注的角落里,把生活和美好的回忆捡回来。 ----------------------------------- 见到新华网曾刊载一篇短文(如下),作者说诸花之中,唯泡桐花不喜欢,还强找了几个理由,而这些在我看来,正如那人自己所言,“廉价的脂粉气”。 诸花之中,唯泡桐花我不喜欢,不喜欢也说不出原因,后来为这不喜欢强找理由,也找出了几个。做小孩子的时候倒是喜欢泡桐花的,喜欢得也特别,就是喜欢它掉下来,小孩子见了,就跑上前去,跳跳脚地往上面一跺,只听得一声脆响,就喜欢这一声响。比如一树闲闲,新落下满地的花没人踩过,两个小孩子看见了,就冲上前去,比着赛地乱踩一气,踩得一朵不剩尽兴而去,欢乐自然不少。我小时候就这样喜欢泡桐花。   何时开始了不喜欢,无从追想了,总是在长大以后吧,这时的泡桐花落在地上也只有车辗而无人快乐地践踏了,偶尔碰见离脚不远的泡桐花,也愿意踩上一脚,却不见了记忆中的那声脆响,记错了么,还是踩得不够兴致高昂。踩下去险把童年的美好给损伤,于是不再踩它,送到脚下也只象香蕉皮似的绕开它。   我不喜欢泡桐花的理由已准备得很充分,无需增添上面险些损伤儿时记忆的这一则。   一,泡桐的花香,脂粉气特浓,且是过于廉价的脂粉气,毫不心疼地抹那么厚。   二,泡桐的花形与树形搭配得有问题,泡桐树已经速成得象个胖子,偏偏花又这样肥硕,挤在一起几乎要堆起来。男子的肥胖要比女子的肥胖较可容忍,老妇人的肥胖要比正当花时女子的肥胖较可容忍。是所以泡桐花之不可忍也。   三,泡桐花的颜色与花形树形都不配,这种淡淡的紫穿得好看真是好看之极,穿不好看便如泡桐花般不好看。走在田埂上看见一朵紫色小花,喜得手指都要点上去,一年之中看见的紫色小花鲜明可数。走在街上,看见一个偏偏裹一身紫裙子的胖妇人的背影,在闻见俗粉气之前先就规避了,哪里还敢看她长相。常人很少把自己往丑里打扮得这么深然后走到街上,她必是也以为这样子好看吧。到此,想起清扬路与永乐路交叉处的一个背影,窄窄的腰身约着小巧的紫背心,长发,短裙,裙子纹色记不得了,红绿一变,伊人走向路的那边,目,送到不见,意,犹不肯尽,车流又这样紊乱得不许分心。目送秋鸿,想必有种不能偕行的惆怅生于鸿影没处的天色中吧,天色犹不及紫色惆怅。   泡桐花的滋味如何,谁还会对它的香与色如此不喜而肯尝试呢。 自然并不是样样东西都生得可喜,我的审美也许便是在泡桐花一事上也是合于自然的,比如臭虫,生就不好闻的气味,就是要人生厌它才好,假如人为它的臭而喜欢它,嗜好它,于臭虫便是一厄。泡桐花是花中之臭虫么,我的不喜泡桐花是否正中了泡桐的心呢。 图片亦引自: http://www1.clzg.cn/wenhua/2008-04/16/content_1304025.htm -----------------------------------
5480 次阅读|2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2: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