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单反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吊丝之逆袭:手机可以伪装成单反吗?
热度 6 physicsxuxiao 2013-6-25 17:13
个人分类: 乱七八糟|3605 次阅读|31 个评论
不需要单反,有时效果也挺好
热度 1 lixfsdau 2013-6-24 20:47
如题
个人分类: 未分类|2113 次阅读|2 个评论
单反童鞋看过来:手机全景0.6组
热度 12 physicsxuxiao 2013-6-1 19:47
个人分类: 游记|2882 次阅读|48 个评论
我的单反作品
热度 20 yuyin 2013-5-26 22:46
在科学网开博客的都是各个领域的顶尖专家,俺小和尚啥也不会,只会没事时念念经。看着大家热火朝天的参与各种讨论,小和尚也心痒难耐;其他的不敢搀和,晒几张无关学术的照片,应该不会被大家拍砖吧(心虚中~~~~~~~) 1 2 3 4 5 6 7 8
1210 次阅读|66 个评论
应徐晓博士:单反也能拍出好内容——悬臂施工的连续刚构桥
热度 8 soar1120 2013-5-13 22:09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是西部山区跨越山谷常用的一种桥型,其跨越能力强,常用跨度最大能达到200m左右。 图1为正在施工中的连续刚构桥,地点为贵州。图的左边是引桥,跨度不大;左边正在施工的为连续刚构桥。 图1 正在施工的连续刚构桥 引桥跨度不大,多采用简支梁形式,施工方法可以在梁场预制,利用架桥机架桥,这样施工速度很快,图2为正在架设的引桥。 图2 架桥机架设引桥 由于在西部山区中,需要跨越深切峡谷,故桥下是没法搭架施工的,否则搭架施工成本会远高于桥梁本身造价,故悬臂施工成为了最好的施工方式。 悬臂施工的施工方法是这样的: 1、先修桥墩,利用自动翻模技术,可以一节一节往高处逐渐将桥墩浇筑完成。图3为正在浇筑的桥墩。最顶上的钢结构就是模板,浇筑完这节混凝土后,模板沿着滑道自动往上走,浇筑下一节桥墩的混凝土,100多米高的桥墩就是这样拔地而起的。 目前雅安到西昌的高速公路上有个腊八斤大桥,墩高182米,为亚洲第一高墩,这也是我博士论文的工程背景。 图3 施工中的桥墩 2、桥墩浇筑完成后,就该浇筑梁体了。利用已有的桥墩作为施工平台,可以浇筑桥墩顶部的梁体。该梁体 在桥梁工程中称为0号块。 图4为0号块浇筑前的钢筋绑扎,并设置模板。 图4 0号块立模及钢筋 3、在0号块基础上,利用挂篮将梁体一步一步的对称往外浇筑,故称为悬臂施工。 图5为悬臂施工中的梁体。直观的看,两个桥墩都像伸出巨大的两个手臂,随着施工进行,手臂逐渐伸长,最后合龙。 而手臂的逐渐伸长中每一步混凝土浇筑又分为若干小步 (1),浇筑本段混凝土 (2),混凝土有85%强度后张拉预应力钢绞线 (3),将挂篮(模板)往前移动 (4),重复(1),开始下一段施工 图5、悬臂施工中的梁体 在桥梁施工完成前,要想上桥面上,只能爬墩子,爬到墩顶的时候,利用一个梯子上梁顶面。图6就是上桥的必经之路了。 顺便说一下,这个桥墩高大概100米,也就是大约为33层楼,这个桥的条件算好的,有梯子。有的桥只有脚手架,那就很危险了。不过工人爬的很快,吃饭的时候,15分钟就下来了。 图6 上桥面的必经之路 图7 味精
9940 次阅读|15 个评论
单反照片——日出
热度 2 flly 2013-1-24 16:17
单反照片——日出
某天日出 话说这日出真是不想拍了,前两年的日出多好看,现在的日出,开始就像一锅粥里面煮一个咸鸭蛋。
个人分类: 风景|3208 次阅读|4 个评论
玩单反,从娃娃抓起!(超萌系) 献给六一儿童节
热度 4 taol 2012-6-1 12:35
玩单反,从娃娃抓起!(超萌系)  献给六一儿童节
啥时候开始玩单反?从娃娃抓起吧 看看咱们小摄影师们的架势 看看窗外的风景 俺是严肃摄影,必须三脚架 回放照片,看看拍得咋样 这架势不错吧 俺要自拍! 来,笑一个! 照片来自网络,特此致谢! 其中几张照片的出处 http://bbs.ahys.gov.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63614 http://www.xiangshu.com/read.php?tid=2448427 http://jipin.kaixin001.com/p/1395659832276561?_sfrom=right_belong
个人分类: 摄影|5105 次阅读|8 个评论
“单反穷三代”——器材党的终极梦想
热度 14 taol 2012-5-19 20:34
“单反穷三代”——器材党的终极梦想
您中毒了么? 照片作者是一名大学摄影教师。一天带摄影班学生外出采风间隙,找来住家的大匾,集中师生的相机,留下这张“白日梦”般的留影。 中毒潜伏期 中毒发展期 毒性发作期 无药可救期 图片来自网络,特此致谢!
个人分类: 摄影|15165 次阅读|36 个评论
用单反的童鞋看过来!
热度 6 dmi2007 2012-3-30 10:25
科学网的色友是一个比较大的群体,其中用单反相机的估计也不在少数。早上还看到陆俊茜老师正在为买什么单反纠结的帖子。 我突然想到几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兴趣作答: (1)您买单反(包括镜头)前,是否花时间亲自做过调研?还是听朋友一推荐,或是听商家一忽悠就买了? (2) 您买回单反,是否仔细地看过说明书,并基本理解? (3)单反的菜单设置您是否都清楚,知道哪些参数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4)您是否花一定的时间学习摄影知识? (5)拍照前,您是否预想这个场合应该怎么拍? (6) 你知道拍什么主题使用什么镜头吗? ——李学宽老师加的。 题外话:用单反跟搞科研有一定的相似度——兴趣决定选择,细节决定成败。 欢迎各路神仙参与讨论!
个人分类: 摄影|2893 次阅读|11 个评论
老曹,过年了,来北京喝酒
热度 23 cwufp 2012-1-20 17:38
好几天了,没有看见老曹,怪想的。 老曹和我一样是个性情中人,活得自在,属于宁可在自由中饿死,不可在乞讨中苟活的丈八和尚。虽然俺们两个是高低杠,一个特高,一个特矮,可就是那么一点臭味相投,让俺觉得没有老曹的科学网实在是很无聊。 俺喜欢看老曹吵架,没脏字,劲道却也还凑合。 老曹歌唱得很好,比绝大多数网友要好,那个整天宣称自己歌唱得不错的安博士,水平只能说与老曹不相上下。却少了老曹的一样手艺,那摄影的技术可比老曹差远了。老曹的单反虽然用得很不怎么的,可器材水平确一定是科学网第一,本人深感望尘莫及。话说回来,老曹用卡片机的技术的确不错,比安兄那是好多了,至少是基本清晰的。 今天给自己放了假,等半天等不来老曹的新博文,很觉得没意思,于是找出来几张俺自己认为稍微动了一点脑子或者运气不错时拍的照片,编成一个小段子,喊老曹回来过年。 老曹,过年了,俺请你喝酒。
5331 次阅读|80 个评论
单反一周年——我的影像2011
热度 8 supermac 2012-1-1 15:48
单反一周年 2010 年 11 月,当我正在纠结是入老当益壮的 D90 还是继续苦等传说中的 D95 时, D7000 横空出世,采用了和佳能错位定价的策略,新机上市高达万元。这于我倒也是个好消息,因为我不用再纠结了,于是顺理成章入手“一代名机” D90 。一年过去了,老而弥坚的 D90 凭借其极高的性价比仍然价格坚挺,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让我等 D90 用户颇为自豪。 玩单反一年多了,快门数停留在 9600+ ,说明我实在不是个勤奋的摄影爱好者。看看出片的时间,集中在刚入手的两个月和今年暑假骑行古都线的一个月里,其它时间忙于工作,实在是没有太多闲暇拍片、做后期。 2012 已然来到,整理过去一年中值得记忆的一些片子,与好友分享,既总结过去,也展望未来。 1. 第一组(摄于 2010 年 11 月 27 日,上海市青浦区) 拍摄手记:这组照片是和上海理工大学自行车协会的车友们去碧海金沙露营时拍摄的,整个行程一天半,老天爷很照顾,晴转阴的天气让片子呈现多种格调,既有绚丽的夕阳,也有雾腾腾的海滩,让人沉静。组照地址: http://itbbs.pconline.com.cn/dc/12188727.html 。 2. 第二组(摄于 2010 年 12 月 5 日,上海市南京路) 拍摄手记:内地城市中,怕是没有几个能和“魔都”上海比拼夜景的绚丽,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单反拍夜景,低感光度手持拍摄,后期调整对比度和锐度。完整组照地址: http://itbbs.pconline.com.cn/dc/12272600.html 。 3. 第三组(摄于 2010 年 12 月 9 日,上海市霍山路舟山路) 拍摄手记:上海市虹口区的霍山路舟山路一带在二战期间是著名的犹太区,不仅留下了大量犹太风格的建筑,更发生了太多感人的故事(游记请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d5f8f50100glr2.html )。再次来拍摄,感触颇深,特尝试多风格后期。组照地址: http://itbbs.pconline.com.cn/dc/12329514.html 。 4. 第四组(摄于 2010 年 12 月 11 日,上海市中山东路) 拍摄手记:上海外滩的外国建筑博览群是永远不过时的拍摄对象,不过也容易千篇一律,拍摄时特选取一个独特的视角,从黄浦江一侧看银行大楼,以墙上的小花为前景,同时虚化掉背景,后期拉曲线使得天空更蓝。 5. 第五组(摄于 2010 年 12 月 19 日,上海市田子坊) 拍摄手记:位于卢湾区的田子坊是上海著名的创意园,集精致工艺品、咖啡馆、画室等等,是中外游客汇聚之所。另外附近的八号桥、思南公馆等地方也都是很有异国情调,也很小资的场所(谁让卢湾区是曾经的外国租界区呢)。组照地址: http://itbbs.pconline.com.cn/dc/13542272.html 。 6. 第六组(摄于 2010 年 1 月 14 日,上海市金茂大厦) 拍摄手记:一个人跑到金茂大厦上拍夜景,上去了才发现没有偏振镜根本没法拍!因为玻璃的反光毁掉了大部分片子,没经验啊。最后只有这么一张天井照可以示人,在摄影微群中得到了不少转发。 7. 第七组(摄于 2011 年 7 月 17 日,南京市,校园美景) 拍摄手记: 7 月 15 日,我的古都行终于开始了,第一站是南京市。活动过后,我一个人游览了南京市区,这两张照片摄于南师大随园校区和南大校园,前者被誉为全国十大最美校园之一,风景确实漂亮,能在这里读书真的非常享受。 8. 第八组(摄于 2011 年 7 月 25 日,河南省,郑开大道) 拍摄手记:在郑州 - 开封的宽敞大路上诞生了这次古都行中最满意的几张照片,上面这两张后来被齐天下官方多次用于海报等宣传品,我的全副武装的三太子也因此频繁出镜,很是自豪啊。 9. 第九组(摄于 2011 年 7 月 29 日,河南省,洛阳市) 拍摄手记:洛阳老城区的东大街和西大街是非常有特色的老街,东大街保留了古朴的民居建筑,充分保留了老街的历史风貌,西大街展示了洛阳特色饮食和民间艺术,很值得一逛。这组照片曾被洛阳一家官方微博转载。 10. 第十组(摄于 2011 年 8 月 4 日,陕西省,西安市) 拍摄手记:喜欢拍夜景,在西安回民街突发奇想,用手动模式拍了这么一张莫名其妙的的照片,喜欢这种神秘宁静的魅惑的感觉。也喜欢拍花,不过水平一直没什么大长进,这张终于抓住了蜜蜂采蜜的时机,不过由于微距能力不足,没有拍到细节,所以严格来说不算得一张好片。 11. 第十一组(摄于 2011 年 8 月 20 日,山西省,太谷县) 拍摄手记:最后总得来一组家乡的照片,那就非此莫属了,无需多言,大爱夕阳。 最后祝科学网的各位博友,特别是复杂网络领域的各位老师同学的2012 更加精彩!
个人分类: 见闻杂谈|3970 次阅读|19 个评论
蜜蜂
热度 1 jxsd95 2011-10-23 17:33
蜜蜂
没有长焦,没有单反,依旧是那台落伍的佳能卡片机A1000,在一教旁边的荒地上,记录了如下图片。
2352 次阅读|1 个评论
也算是个单反
热度 5 chemicalbond 2011-9-3 21:47
也算是个单反
在运动器材商店遛弯,发现不少好东西,就立马把我那自行车给武装上了,比如背后加了一个红色反光片,前面左边把手上还加了一个反光镜,这样一来,心里就踏实多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842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单反之路漫漫 境界无限
热度 2 ssglwu 2011-4-14 00:23
吴国林 注:照片为我自己拍摄。 漫漫败家不归路 算算玩单反要花多少钱 http://tech.163.com/digi/11/0413/01/71G1AE3E001624J2.html 有人说单反是败家的根源,有人说一入单反穷三代,有人说想害一个人就送他一台单反。总之,单反就是一条不归路。但即使所有人都说单反败家,依然有人在前赴后继地往这个泥潭里面跳。那么在您跳之前到底知不知道会花多少钱呢?今天 IT168 就为您分析烧单反的成本、心理以及与老婆斗智斗勇的技巧。 不少购买单反的人并不是被单反 相机 的画质所吸引的,反而是单反的造型让大家觉得很亮骚。但是一旦对单反熟悉起来,就会有不少人彻底迷上摄影,或者说彻底迷上器材发烧。这么看来这确实是一个败家的事业。现在我们要反问一句:发烧单反真的罪无可恕吗?至少摄影还是一个健康的爱好,而且还能陶冶情操,比起 “ 五毒 ” 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所以今天 IT168 要带着您高举 “ 发烧有理,败家无罪 ” 的大旗,绕开单反发烧之路的最大敌人 —— 老婆,成功到达发烧的彼岸!   初入单反门小烧的成长历程   初始器材   一般都是各个相机品牌的入门级相机套装。   特点   对于摄影与器材一无所知。   目标   购买能够拍出好照片的器材。   会发生什么   初入摄门的影友们所能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一定要把焦段配齐。 18-55mm 的套头太短,远距离偷拍实在不给力,打荷打鸟也是妄想。所以 55-200mm 这样的镜头也许没几天就会出现在你的摄影包里。 但是不久之后就会发现自己的照片和论坛里的高手差距太大,看着论坛里各色高手们吹嘘的色彩、反差、焦外,您一定会坚定抛弃套机镜头的信念。于是谨慎的摄友可能会选择 16-85mmF3.5-5.6 这样在影友里被说得很实用的镜头或者尼康银广角这样被神化了的镜头。有钱一些的摄友可能会选择代表小资的 F4 组合( EF17-40F4L 、 EF24-105F4L 、 EF70-200F4L )。不管是哪种方式,你终于摆脱了套头让你不专业的尴尬,走上了发烧之路。 作为一个男人,没有私房钱怎么行?作为一个男人,不会和老婆耍赖怎么行?作为一个男人,器材城里不认识三五个奸商怎么行?三板斧下来估计资金也就差不多就能让你买下镜头了,当然还包括被奸商小小地宰了一刀。 要花多少钱 入手套机会花费大概¥ 4500-6000 。 配齐焦段摆脱套头可能要花¥ 3500-16000 ,卖掉套头能补回来大概¥ 500 。 总计花费在¥ 7500-22000 。 拥有了这些不得不说你已经完全进入了单反的大门,不过你觉得你现在已经是专业人士了?其实你才刚上路呀。 充满激情发烧友的败家旅程   初始器材   入门级或者中级机身, 28-300mm 焦段镜头配齐,可能还会有 50mmF1.8 或者 85mmF1.8 这样口碑和性价比都不错的镜头。   特点   懂得一些摄影技术,明白大光圈镜头好的不止是光圈大了。   目标   配齐大三元和全画幅机身。 会发生什么 配齐了焦段就烧到头了?当然不会的。因为就算拿着四五千块钱一支的镜头出去外拍,依然会觉得矮那些拿着大三元的摄友一头,而且一旦片子拍得不如别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器材的问题。不是光圈小了就是画幅小了。 好吧,这时候摄友开始思考着如何将大三元收入囊中了。一般来说摄友会先把 70-200mmF2.8 拿下,因为各家这个焦段的镜头都是看起来非常威猛的,所谓专业性从第一眼就显现出来了。之后会收入 24-70mmF2.8 这支标准变焦镜头,因为这是专业必备的。最后再把恒定 2.8 光圈的超广角拿下,就该盘算着换一个全幅 相机 了,当然一个闪光灯也是很重要的。 怎么做到 要记住永远要和自己的老婆说她比隔壁老王的媳妇漂亮,你的摄影技术也是比老王的技术高,你老婆照片没老王媳妇照片好看的原因就是因为老王用了 70-200mmF2.8 ,你却用的 70-200mmF4 。人家老王的是顶级镜头啊,你却只有一个恒定光圈 F4 的。赶紧让老婆给钱买镜头吧。 接着要多带老婆出去玩,让她拍。看完高手拍出的照片,她自然会觉得自己拍的不好。没关系,和她说其实他们拍得好只不过有一个 24-70mmF2.8 和全画幅机身而已,而你的 16-85mm F3 ( 报价 参数 评测 图库 ).5-5.6 绝对没法比,只要她用上好镜头一样可以拍出来的。这算是狠招了,就是要拖老婆下水。 要花多少钱 入手大三元和全幅机身 ¥ 55000-60000 ,卖掉之前的器材能换回投入¥ 5000-12000 。 共计总花费在¥ 50000 以上。 有了大三元人就会安心摄影了吗?相信你在变焦镜头里无欲无求的时候就会关注定焦镜头的,走着瞧吧。 病入膏肓器材狂的彻底沦陷   初始器材   全画幅 相机 与大三元组合,也许还有盏不错的闪灯。   特点   已经开始初窥门径,认识到变焦头的一些缺点。   目标   收集各个顶级定焦镜头。 会发生什么 终于有一天你看着你的大三元开始厌烦了,因为很多人会告诉你只有定焦镜头才有最出色的画质。于是摆在你面前的似乎只有两条路了,要么卖掉大三元去买顶级定焦镜头,要么直接去买顶级定焦镜头。不管是哪种,钱都是很缺的。 24mmF1.4 、 35mmF1.4 、 50mmF1.4 ( F1.2 )、 85mmF1.4 ( F1.2 )、 200mmF2 ,这些加起来可比大三元贵多了,但是没个两支三支的你好意思说自己是摄影师吗? 85mm 的定焦是优先考虑的,因为没有 85mm 你都不敢去公园拍美女。 35mm 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不拍点人文纪实风格的怎么能做大师? 50mm 是标头,所谓标准镜头怎可能错过? 200mmF2 被称为空气切割机,拿到手里不但如虎添翼外型还绝对霸气 …… 买吧买吧,这些镜头早晚一个一个进入你的摄影包。 怎么做到   想必烧到现在你自己已经有了不少积攒小金库的办法了。相信我,人的潜力是无限的。现在你买镜头的时候就不要按照原价开发票了, 10000 块钱的镜头就开 5000 块钱的发票,这样节省的发烧之路相信你老婆不会太反对你了。差价嘛,自然是你的小金库贡献了。 如果你攒不出小金库也没关系。不少人都在刚刚对于摄影器材有大投入的时候用 “ 以影养影 ” 安慰自己,但是很少有摄影发烧友最终走上职业摄影师道路的,不过这个只有你知道。就和老婆说你接了一个活儿,拍摄大片的,但是要有某某镜头才行。价格嘛自然说的高一些,¥ 14000 的镜头可以说成¥ 20000 ,买了镜头剩下的钱就和老婆说你挣的。看看刚刚买了器材就赚了 6000 块钱,你老婆肯定会喜滋滋地支持你。   要花多少钱   如果在定焦镜头里只挑选三支的话,大概要花费¥ 30000 到 42000 。 如果不幸这三支里有 200mmF2 这样的神器的话,花费就要涨到¥ 60000 以上了。 基本上在单反的发烧程度上你已经病入膏肓。继续发展也无非就是能够做到把本门镜头摸个遍或者灭门换家,没有本质的飞跃了。在经过网友的顶礼膜拜之后一部分人会选择徕卡这类的旁轴 相机 ,一部分人会选择中画幅相机,还有一部分人最终会认为一切都是浮云,卖掉所有器材买一个卡片。踏踏实实摄影的?别想了,哥烧的不是器材,是寂寞。   后记 有人说烧器材是不好的,理由可以有很多。什么牛头狗头不如自己的人头,什么烧器材的永远不懂摄影。但是在笔者看来,没有烧过器材的人永远不懂看着心仪的器材天天 YY 的心情,永远不懂和老婆斗智斗勇的乐趣,永远不懂拿到镜头时激动的情绪,永远不懂灯下反复擦拭器材时满足的心情。烧器材要的不是一个结果,而是在享受一个过程。
个人分类: 旅游与摄影作品|2520 次阅读|2 个评论
不懈努力-追求背景虚化
saraca 2011-1-30 08:51
今早,打开科博首页,吸引眼球的是一朵古铜色色背景下怒放的金菊,非常票亮!尚未登录,直接点击,打开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0247do=blogid=408770 ,花儿朵朵开,在所有图片背景皆虚化。心里感叹,要是有一台单反该多好啊! 单反,几乎是所有喜欢拍照人的共同奋斗目标,背景虚化几乎是大部分拍摄植物微距时向往的最佳状态。同事们都在说,要是能再配个镜头就好了。要是背景再虚化一些,会更漂亮! 我没有单反,我只有一台小巧的Cannon G11,方便出行,方便走到哪儿都带着相机,走到哪儿看到美丽的事物都会去拍摄。我总是担心那么沉的机身,那么多贵重的镜头,怎么可以负重前行认识植物呢?呵呵,一旦想偷懒,那当然是没有好照片啦! 当然了,配好相机的首要条件就是得有银子吗!我老师说,你在植物园拍照,得配个好相机才行。呵呵,我在心里想,哪有那么多银子呀? 前不久,看到好朋友的qq头像,是一朵高清晰的睡莲,直接说,买单反啦?对方快乐地说,当然!她给我秀好几幅作品呢! 让人纠结的单反,让人纠结的虚化。今年是不是可以实现拥有单反的梦想呢?
个人分类: 生活浪花|269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前两个月博士生活
vanxiong 2010-10-21 15:52
到电子科大上课,已经一个多月,心已经沉静下来了。 刚开始的一个月,各种手续搞得我焦头烂额。由于我是光电所与电子科大联合培养,两边都摸不清头脑,我的学生证和图书证是十一之后拿到手的,第二导师还没有见过面,很让我诧异。 开始的两三个星期,忙着到处听课,找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结果可悲地发现,很多课程都有用,其中有一部分有用,但是按照老师上课讲的进程,势必不会花太多课时给我讲我想听的东西。所以,很遗憾,第一周我大概上了30多节课,到现在,仅仅只上我选的课程,而且有些还不愿意去听。 比如英语,我不太明白为什么要求上英语阅读课。而且这个老师不是课表上安排的老师,据她自己说,是出国N年,这两年才回来。我觉得换老师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虽然我不知道以前的老师怎么样,但是这样给人感觉外语学院似乎不太重视其他专业学生的英语,说明白了,你们物理的博士,我们一个新老师就能摆平。 事实上,以上的牢骚是我上了几周课才有的。 事件一:这位老师不会用学校的网络教室,课件资料要大家拿U盘到上课的多媒体上拷贝,不乱套才怪。在同学的建议下,她申请一个公共邮箱,在上面发布信息,课十一之前她发三篇文章,关于文化的一些文章,其中有卢梭的文明冲突论,三份资料一共大几十页,要求回答一些问题之后,写一个3000到5000字的读后感。我看了文章题目,给她发了个邮件,说我对这些文章主题不感兴趣,不打算要这次的作业成绩了。没想到有人更冲动,把公共邮箱的作业给删除了!很严重,但是似乎没有严重到老师认为的那样吧,她坚持要找到这个人,并且非常肯定这个人事刻意的,会建议学校开除这位同学。其他的我们没什么说的,但是,这位老师花了两节课的时间讲一个美国留学生杀害导师的故事,我就纳闷呢,难道她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啦?果然是国外回来的,境界不一样啊。 事件二:这位老师口语吧,跟我比当然还是要好得多了。但语速之慢,用此之简单,一口的中国式英语让我回想起我的初中时代。几乎两句话来个ok?yeah?泪流满面啊…… 比如高等光学,我能听懂的大概只有3成,先生年纪比较大,但是坚持用英文教材,英文PPT,而且这位先生英语口语比上面那位老师好些,不是一点,是一些。先生很热情,每次上课完都问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也问问我们各自研究的专业。20多人选课,还没有一次超过10人上课的,先生只确定过一次人数,但我每次上课都能看到他眼中隐藏的那份无奈。这门课,我每周要花大半天的时间复习,不然真是听天书,我很惭愧。 比如数值分析,老师的水平超过我的期待。回忆一下,似乎大三之后就没好好学过数学了,发现自己数学亟待提高。老师讲课进度很快,但又讲非常很细致,恨矛盾的感觉,但事实就是这样。老师给三个班上课,我没听懂,就去蹭其他班的课,这种感觉还真不错。 上课就是这样了,半天要是没课就去图书馆,自习室是没地方了,阅读室很空,人很少,看看闲书挺好的,就是没有热水喝,所以我只去半天。算是找个借口偷懒吧,可是整个校园没有无线网,实在然我很吃惊,电子科技大学哎,没无线网哎,我觉得就跟北外没有老外一样,怎么可能! 吃饭,最近喜欢在学校外面一家牛肉面馆吃面,大碗加肉,七块,收钱的妹子总是我有没两块,没几天就跟店里煮面师傅收钱妹子混熟了,感觉加肉也更多了,哈哈。 这短时间没什么户外活动,唱歌找不到女生,打球找不到哥们。我又想玩轮滑了,可是年纪大了,没那么冲动了;想买了单反,攒钱吧,到过年咬咬牙,明年出去玩就有理由了,怎么着我也是光学博士,单反这种东西,所里应该人手发一个才对。
个人分类: 杂谈|35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单反与SCI
aimeiya 2010-7-7 21:07
这个题目是昨天在给曹老师的博文留言时临时想的,就不改了。短学期忙的晕头转向,以为回北方前不会再写博文了,但既然说了要写还是践诺吧! 我原本在曹老师的热门博文《 出水芙蓉(原汁原味与PS)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1194)里闲留一爪,估计曹老师有些误会,就我的留言单写了一篇博文《 SCI与单反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1357)。就此,关于单反和SCI 的关系竟成了一个命题,这是一个很难并且也没必要求证其真伪的命题,所以叫其为话题可能更合适。 我认为单反真的不是人人都能玩的。 据我了解, 我们业主qq群里的单反发烧友,除了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他们中的很多人是老板(我定义其为有文化的生意人),有相对自由的身份,自己的工作任务和压力都来自于自己,而不是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服务于体制当中。科学网上的绝大多数人是没有自由之身的, 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如此。学生要毕业就得有论文,连那么桀骜不驯的吴宝俊都得屈服,可见压力有多大,因为大宝知道No Paper No Life, No Paper No Wife,所以不管多手痒,他也不得不把博客关一阵子。按说老师的压力要小些吧,其实不然,我们都知道大学的考评不仅仅是上多少课,最关键的是要有多少paper,还得是高水平的paper,当然SCI最可心了。但SCI不是那么随便就能发的,要熬你的能力、精力,当然了熬到最后也不是人人都能有SCI。看开了自然好,就洒脱了,但很多人是看不开的,大学里还有教学可以忽悠一阵子,研究所的各位就靠SCI吃饭呢,所以很难有人能真正洒脱起来。我看科学网上洒脱的几位老师都有洒脱的理由李老师和吴老师应该走的是应用路线,经济效益可以撑着课题,手下都有得意门生,而曹老师则在大学,还在仕途上有涉足,所以这样的人具备的玩单反的硬件条件了,当然了,软件更重要,那就对摄影的热爱和捕捉美好事物的眼光和素养,这些条件更不是人人都具备的啦! 记得写了很多很小资的言情小说和电视剧的琼瑶说过慵懒并不是坏事,你能慵懒至少说明你有可以慵懒的条件大把的金钱和大把的时光(大意)。能有条件玩单反自然是让人羡慕不已的,不过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单反是锦上的花,而SCI(paper)则是雪中的炭,哪个更重要呢?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我追求的状态是不用更多的炭,够用就行,在此前提下,能有花,生活就完美了,要求不高吧,就这,我也觉得不容易达成啊, 呵呵!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62 次阅读|3 个评论
犀利哥走红中日韩。。。。。。。。完全是相机的功劳啊
wzq19810930 2010-3-3 21:34
犀利哥走红中日韩。。。。。。。。完全是相机的功劳啊 人在海外游,没事上上网,不看不要紧,一睹人心惊 本做乃跟风之作,首发于方圆九州 bbs ,同时转发于本人 163 博客及科学网官方博客,各位专家学者或有闲情逸志之时,权且作为休闲娱乐第一题材之用,万不可过分投入以致走火入魔,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许多年前,我们都记住了一位勇敢的女孩,她叫芙蓉姐姐。这么多年来,姐姐从凡人升华到了天仙 . 姐姐当年的走红与那些照片有关。。。。。。。。 用王菲的歌说,就是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 我们没有因为时间而淡忘了姐姐。 同样,我们没有因为北漂的姐姐而淡忘了别人。 这回犀利哥的诞生就是中国全民娱乐精神下最佳产物和集中体现 . 成功需要很多要素,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 不同于姐姐的两校 BBS ,这一回,犀利哥是一次蜂鸟论坛和 mop 天涯的完美结合。。。。。。。。。。。 在无聊透顶的春晚的带动下,全中国娱乐界惊奇的发现了一组潮男大片。。。要多潮有多潮,要多帅有多帅,看了一眼,就让我久久难以忘怀。。。。。 该帅锅堪比日本型男帅哥,技压华仔的丐帮王子,着装品位绝非凡夫俗子能比拟,气质造型也非型男索女可得 ...... 两张大片之内,神态自定,目空一切,潇洒帅然而不显做作矫情 ................ 天涯的点评已经极致了,这里不做过多宣传。。。。。。。。。。。。 喜欢帅哥的靓妹们。不要错过最型的钙仔 ................... 该帅锅诸多日系风格着装打扮前卫而时尚。。。。。。。。。。。。善用高级名牌手袋提升形象。。。。。。。。。。。。。。。已然在日本的最大论坛 2ch 上引来无数唏嘘之声,回帖甚为积极乐观,大出日本人所料 相关 PS 照片诸多如下 如此等等,该片一经蜂鸟上传便引来无数关注。。。。。。。。。。五分靠哥的天分,五分靠相机的水准。 这回狠狠的给 SONY 单反 A700 和 70 -400G 大变焦镜头做足了广告单反比傻瓜的优势显而易见。。。。。。。。。。。。。。时尚大片,需要高水准的成像技术来完成。。。。。。。。。 摄影器材如下: 具体相机相关信息请 google 之。。。。。。。。。本人是尼 fan ,打住于此 总结,要向将乞丐变型男,最重要的还是单反啊。。。。。。。。。。 深深同情一下哥,您的着装我太喜欢了。。。。。。。。。。。。不王子不可能、、、、、、、、您的相貌比华仔帅,这个您知道。。。。。。 在您之前,我也见过类似您的分格大侠,以后,偶也要拿单反发大片~~~~~~~~~ 年过完了,大家没有尽兴,就看贴解馋吧 最后,本帖为提高点击率,特奉献美女一张,中东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22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1: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