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楼盘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每一起难緾的纠纷背后都有一段特别的故事
热度 3 Taylorwang 2013-9-6 08:42
我现在居住的小区,曾经是广州最好的楼盘,楼盘采用港式的设计理念,由香港一家建筑事务所提供概念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完成详细施工设计。整个小区按一期与二期工程分步建设,在一期工程中, 16 幢大楼环绕着中间的中心花园,花园的进口处建有一个会所,花园内有一大型室外游泳池。按设计理念要超前 20 年设计的要求,整个楼盘的地下,全部设计成停车场,且为了保证足够的车位,地下设计了二层停车场。在 1998 年,该楼盘差不多是广州价格最贵的楼盘,一平方米当时的售价高达 1 万 2 千元。就在大家都在赞叹这个房地产商老板有眼光,这个房地产开发项目要发大财了的时候,新建一条城市快速路,彻底打乱了这个老板的如意算盘。 为了缓解广州市的南北交通,广州引进外资,新建一条穿越广州南北的高架快速交通线—华南快速干线。这个高架路,要从什么地方穿过,是一个多方势力博弈的过程。在项目规划阶段,提出了几个方案,都被否决。如原来想将这条路,向西移一移,但路就必须穿越暨南大学与华南师范大学,二个大学坚决不同意,且有校友在政府的决策层,就不可能建了。若将其向东移一移,这条路就要穿越一些军区的地盘,也是不行的。若将这条路,再往东去,就要穿越华南植物园,有可能对植物园中一些珍稀植物产生不良影响,环评也不可能通过。讨论来,讨论去,就确定了现在的位置,即沿着原来的一条废弃的铁路,在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省军区等的边界穿过。但这条路就占用了小区 II 期的发展空间,同时,因高速路离小区太近,损害了高档小区的环境与形象。船破又碰到下雨天,这时又碰上 1998 年金融风暴,国内的楼市第一次进入了寒冬,楼价持续下降。这个不负责任的老板,本来就是学香港的“卖楼花”,“空手套白狼”的手法来搞房地产开发的,原来开发的自有资金就不足。看到前期的银行贷款,及建设的工程款,因房市低迷,且房价持续下跌,只靠一期的房子,难以完全收回,二期的地又被建路征用,不能进一步发展,他采用极不负责的卷款走人方法,留下一个烂滩子跑了! 这个楼盘就在我太太工作的医院旁边,故在 2003 年差不多在房价最低的时候,我用大约是原来第一手房业主一半的价钱,买下了原业主从来没有使用的现在房子。由于开发商跑路,原来的房子,有些已办好了房产证,有些因开发商没有去交税及办相关手续,没有办房产证。我们买的房子有房产证。没有房产证的业主,断断续续打了多年官司,后来通过业主自己再补交一些税款的形式,都办好了房产证。由于开发商拖欠了建筑商的大笔工程款,就为这里难缠的官司留下了种子,十多年来,官司不断,官司时大时小,时缓时急。 因道路的规划使开发商赢利的预期落空,他采取跑路的方式,导致他走后一大堆难处理的问题。除政府方面的一些税费,最大的财务纠纷是拖欠建筑商的前期建设工程款。开发商虽然跑路了,但仍能查到,有差不多地下一整层的地下车库,另外,还有建在中央花园边的一幢小区会所的大别墅都办了房产证。建筑商提起诉讼,要求用开发商留下的不动产来偿还拖欠的工程款,这样法院就采用公开拍卖的方式,拍卖一整层地下车库,与会所别墅。拍卖过程也招到部分业主的反对与抗议,因为车库与会所,也可以认为是所有业主大家共同的财产,正因为有漂亮的会所,数量巨大的停车位,不少业主才愿意花当时广州最高的价格购买了房子。但在这起纠纷中,因这些车库与会所大楼,有房产证,且房产证上标有原开发商就是业主,故拍卖开发商的资产还债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在拍卖的过程中,建筑商以拍卖的底价,拿到了会所大楼与地下一层楼车库的产权。其实建筑商并不需要掏钱,只是拿到了产权,抵消了部分拖欠的建设费用。会所别墅一直没有找到较好的方式加以利用,而地下一层车库,他们想出了带有一点“色情服务”的水疗桑拿馆,又花了数百万元进行水疗桑拿馆的装修。带有打擦边球“色情服务”的水疗桑拿馆,就在自己住的大楼的楼下,当然召到部分业主,特别是大嫂大妈的强烈反对,又闹过一阵子。但人算不如天算,自从这个水疗馆开张,一直人气不旺处于亏本经营状态。开张不到半年,经济的杠杆产生的巨大作用,使这个老板亏了近千万的装修费与日常维护运行费,不得不关门大吉,这事也就这样慢慢过去了。 我们搞工程就知道,有些工程赚钱,有些工程,因各种原因,特别是原来的甲方倒闭关门的情况下,拿到前面的预付款,及部分赔偿款,就只好自认倒霉了。但这帮建筑商,还人心不足,又打起了小区游泳池的主意。建筑商通过在他们自己家乡的法庭,找一个熟人法官,居然将这个占地比较大的没有房产证,属于小区居民公共财产的游泳池,判给了这个建筑商。这个建筑商,拿到了地方法庭的判决书,就以为拿到了“圣旨”,找了几个凶神恶煞的人,带着工具,首先放干了正在使用的游泳池中的水,然后在游泳池的周边,建设 2 米高的铁丝网围墙。 这帮家伙的这种做法,彻底激怒了小区中的大部分业主,大家讨论认为,这个建筑商,要求将游泳池要走,游泳池与会所一起,占地就很大了,他们就可以再建设一幢高楼,这样,小区中间的游泳池与花园就没有了,整个小区的形象大幅下降,也会导致楼价下跌,每户的损失至少十万元。小区的业主迅速自发地组织起来,星期六的晚上,组织了一次大型集会,一些骨干分子,在集会上一个接着一个地发言,引起其它业主的掌声,也激起大家更强的愤怒。到了夜里十二点,“夺回游泳池”的口号声一阵高过一阵,有人提议,说干就干,大家涌到游泳池边,墙倒众人推,将刚建好的 2 米高的铁丝网围墙推倒。 这游泳池的归属只是初审,还不是终审,这个纠纷还要继续下去。因为游泳池与会所与地下车位不同,没有房产证,它更应该属于服务于所有业主的小区共同资产。就好像我们买了房,同时,也是对一些周边服务设施的认可。建筑商的如意算盘是先将这个游泳池拿下来,然后,再通过找关系,争取更改原来的规划,再建一幢楼,在现在楼价超过 2 万多的情况下,他们就可以发大财了。但在业主团结,共同反对的情况下,应该是不容易得逞的! 回顾这十多年来小区的各种纷争,关键是开发商的不诚信,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想通过“空手套白狼”的方式发大财。若没有后来建的城市快速路,及 1998 年的金融风暴,也许他现在就是“潘石屹”第二了。但他运气不好,又不讲诚信,现在只能像老鼠一样躲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政府的一些决策,必然有获利方与损失方。应考虑到这些决策对某些单位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在决策前采用比较平衡的手段,做好损失方的预估,并作适当的补偿。若真做到这样,也许就没有这个开发商的跑路了。小区的建筑商,也是一帮贪得无厌的家伙,收到了工程预付款,拿到了拍卖会所,地下车库等获得的不少赔偿款,就该知足了,还想再打游泳池的主意,这不是无事找事吗? 俄国的大文豪托尔斯泰曾说过:幸福的家庭差不多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有各有各的不同。楼盘小区何尝也不是如此呢? 本博文一些内容,没有经过详细考证,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3777 次阅读|7 个评论
这个有可能:楼脆脆可以是优质楼盘
热度 2 xuyingxiao 2012-5-29 19:47
很多明显违反常识的事情,直觉一下子就把它否了,但仔细想想,却发现还是有可能的: 楼脆脆是优质楼盘,这个有可能。本文信息不全,纯粹探讨其中一种可能性,而不是完整论证事件本身。 楼脆脆是近三年前的事了,上海一幢竣工未交付使用的13层楼齐根倒下来了。这在我们本已被各种事件弄得很脆弱的心上再来一次重击,我们的矛头直指开发商,我也从未怀疑过。 不过听到一些人的说法后,思路更开阔了些,觉得在特定的条件下,楼脆脆是优质楼盘也是有可能的。 一种说法是,上海大部分高楼的桩基都没考虑剪力的问题,楼脆脆的倒下纯粹是因为别人在一侧堆土一侧开挖造成地基水平位移。此外有说法称不算桩基的问题的话楼脆脆其实并不脆,它整体倾覆后,并没有像汶川地震时很多楼房那样四分五裂,而是倒下去以后还是完完整整的。如果这是确实的话,那么我们的关注点就应该放在桩基的规范上:其他未考虑剪力的桩基是否是安全的?以后建楼是否要换成其他桩基? 除此之外,还需要关注为什么堆土的施工能够进行。如果现有施工经验没有料到这样的施工会影响桩基的话,那这就是一个血的教训,要形成规范。如果大家早就知道这样的施工会影响桩基,但进行堆土施工的单位没有得到警告不能在此堆土,则在批准施工的流程上需要进行调查和调整。如果进行堆土施工的单位得到警告而置若罔闻,不管这个警告流程是否有瑕疵,事故的主要责任就应该转到堆土施工单位身上了。
个人分类: 思考|2900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北京今年最贵楼盘获批 预售价每平米超10万元
热度 1 xupeiyang 2012-4-5 12:32
[转载]北京今年最贵楼盘获批 预售价每平米超10万元
北京今年最贵楼盘获批预售价每平米超10万元 http://society.people.com.cn/GB/17576339.html 环线 数量(套)成交均价(元/m2)   二环以内8349037   二、三环之间25938340   三、四环之间90926915   四、五环之间110426102   五、六环之间740417073   六环以外242610698
个人分类: 经济问题|1350 次阅读|1 个评论
三不主义
热度 1 siccashq 2011-12-13 08:31
早上送睿睿经过万科城的楼盘,大幅标语写着:‘不等待,不幻想,不犹豫’。 我在想这到底是写给老百姓的,还是写给房地产开发商们自己的。
1974 次阅读|1 个评论
“楼盘促销 方丈助阵”
热度 3 wangxh 2011-12-5 16:48
“楼盘促销  方丈助阵”
天朝大国,真是无奇不有——“楼盘促销 方丈助阵”! ( 此图来自网络 ) ( 此照片某月某日拍摄于某机场 ) 在经济转型——“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过程中,连和尚都给“洗脑”了,恰恰说明天朝大国政策的强大性和无孔不入性。和尚、道士本来是一隐士群体,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先进思想的感召下,他们也逐渐走出寺庙与道观,乘坐现代最快捷的交通工具——飞机,参与到了经济建设的洪流中了,O(∩_∩)O哈哈哈~!
个人分类: 社会|2682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3: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