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泰国国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绿色革命”的摇篮
热度 1 ffjjaa 2014-1-22 21:34
“绿色革命”的摇篮 范建   去年10月30日,我们从马来西亚槟城,直飞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前来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采访。   创建于1960年的国际水稻研究所位于菲律宾北部内湖省洛斯巴洛斯,这里也叫温泉镇,它坐落在绿树掩映的睡美人山上,景色十分优美。国际水稻研究所是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下属的15个国际农业研究中心之一,与菲律宾大学洛斯巴罗斯分校(相当于农业大学)比邻而居。这使我们自然想起中国农业大学校园里的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所和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尽管格局类似,但环境实有天壤之别。这种差别着实令我们深思。   第二天上午,我们来到国际水稻研究所,映入眼帘的却是“世界水稻陈列馆”。可见国际水稻所把水稻的宣传放在首位。门首两侧有总统阿罗约对该所的题记。也有泰国国王的赠品。最令人注目的是先人用的犁、耙、鼓风机等物品和各个国家的不同样式的草帽。这些,似乎把我们带到原始的农耕时代。两个人用水桶在庄稼地里淘水的雕塑,好象在向我们述说亚洲国家至今沿袭下来的落后生产方式。接待我们的该所新闻官邓肯#8226;麦金托什说:“要提高水稻的生产效率,必须要用科技。”   稻米是全球近25亿人口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目前,全世界有122个国家和地区种植水稻,其中,发展中国家所产的稻谷占全世界稻谷总产量的95%。从地域分布看,90%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集中在亚洲。随着世界人口不断增长,耕地不断减少,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高质量、高营养水稻的要求越来越多。邓肯说:“国际水稻所开发的所有水稻品种、材料和技术,都用来无偿提供世界上的贫穷国家。”   “绿色革命”与“新株型”   中国学者彭少兵博士开着汽车拉我们沿着350公顷的水稻田参观时,我们听到这样的故事。   1966年,亚洲受灾,大片庄稼被毁,国际米价攀升至十年新高。为了让人们铭记稻米供应的重要性,联合国农粮组织(FAO)首次将1966年定为“国际水稻年”。正是这一年,IRRI推出了“IR8”水稻品种。不仅比当时所有的热带水稻品种都高产,而且其适应范围广,被誉为“世界稻”,“IR8”从种到收只需120天,每年收获3季。有作家有感而发写道,“强健的‘IR8’就象福特T型车,几乎可以去任何地方”。后来“IR8 ”种子传遍整个亚洲甚至全世界,与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培育出的半矮秆小麦品种一起,成为“绿色革命”的发源地。   国际水稻所有世界各地的雇员1000多人,在这里的任何一个科学家,只要一提到中国的“超级稻”,都十分佩服。副所长王韧博士是中国的著名学者和拔尖人才,他跟我们谈了“超级稻”一词的由来。   1981年,日本开始实施“超高产水稻开发及栽培技术”项目,技术路线采用中国籼稻与日本粳稻杂交。到1990年,育成了“明之星”、“奥羽326”等超高产品种,小面积稻谷产量已接近每亩900公斤。但是由于存在适应性窄、米质差、不适合日本国情等问题,未能大面积推广应用。   1989年,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启动了以大幅度提高产量潜力为目标的“新株型育种”项目。由此提出了“新株型”的概念。印籍美国科学家Khush博士等从大量种质资源中筛选出具有目标性状的供体亲本,采取“热带粳稻与温带粳稻杂交”的方法,1994年育成的“新株型稻”,其产量在热带旱季小区试验中可望达到每公顷12.5吨,传媒以《新“超级稻”将有助于多养活近5亿人口》为题进行报道,从此,“超级稻”这 一名称,传遍全球。然而,IRRI的新株型品种由于结实率低、充实度不够等问题,并未大面积种植。但“新株型”品种却在全世界许多国家被用作育种亲本。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进行一场杂交稻全国攻关大协作。1996年,我国农业部启动、组织实施“中国超级稻育种”项目,在吸取日本“超高产”和IRRI“新株型”的基础上,我国超级稻育种项目采取了“新株型塑造与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育成一批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超级品种(组合),并开始在生产上较大面积地推广应用。中国超级稻被誉为“绿色神话”。大大丰富了超级稻的理论内涵,拓宽了超级稻技术的培育新途径。然而,IRRI的“新株型”水稻也在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袁隆平有一比,“新株型稻是虎,杂种优势是翼,两者结合必定如虎添翼”。   把中国“超级稻”推广到世界   在国际水稻所,我们专门采访了所长罗伯特.S.瑞格勒(Robert.S.Zeigler)。罗伯特说,国际水稻所主要工作是对水稻的研究、推广和人才的培养。我们的宗旨是致力于改进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生活。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提升水稻生产。   从1989年以前,IRRI在26年间选育出从“IR1”――“IR74”水稻新品种,无偿为世界上提供。后来调整了策略,不再搞品种,只是研究生产、栽培、管理技术及水稻生产的社会环境。研究农民们怎么使用新技术来增效增收。为世界提供先进的技术和优良育种材料。这样,才能增加水稻的效益和农民的收入,减少生产成本,通过增收和高产,来保证水稻的低价格,使城里人买粮食不需花很多钱而得到更多的实惠。罗伯特说,“我们的合作对象很多,不光是政府,而且跟非政府组织、国家农业科技系统、企业、媒体等合作。”   王韧副所长曾在中国农科院当过副院长,对合作十分清楚。他补充道:过去十多年来,中国有50多个大学和研究机构与CGIAR进行了合作。先后有40多个合作项目的研究成果获省、部和国家级的成果奖。中国在1984年到1998年的14年间,育出水稻新品种25个,都有国际水稻研究所赠送的材料。而这些优良品种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和增产,具有世界意义。   “我们与中国的合作内容广泛。”罗伯特所长说,合作涉及种质资源评价和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作物品种改良与选育、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与生物防治、生物技术、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扶贫、农产品加工利用、农业经济发展政策等。   自1984年以来,中国对世界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的捐款总额为550万美元,而从CGIAR获得的直接项目经费总额达到1194.20万美元。对我国的农业攻关项目起了重要的支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作为先进稻米研发的大国和生产消费大国的中国,能给CGIAR提供较大的资助。除了合作研究,CGIAR也可把中国的超级稻推广到发展中国家,以产生更广泛的世界影响。”罗伯特博士的一席话表达了他内心的渴望。   
2142 次阅读|1 个评论
清迈行(八):人民的好皇帝
热度 1 fqng1008 2012-6-24 15:23
清迈行(八):人民的好皇帝
到了清迈,满街都是国王的画像,而且是不同时期的,让人感觉一下子回到文革时期的中国。一个信仰佛教的泰国,佛教崇拜局限在寺庙里(甚至在寺庙里,领袖也高于众神,见图),而领袖崇拜却反映在大街上,难道信仰和迷信是一对孪生兄弟? 国王的威望大过神仙? 清迈人对于国王的崇拜是深入骨髓的,当然,不是所有的国王。普密蓬是泰国曼谷王朝的九世王,也是执政时间最长久的国王,而且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王室,我怀着好奇的心理和两位华裔探讨过国王为什么得到如此高的声誉。她们对当今国王的崇拜,可以用《泰語社區網站》上的一段文字概述:“溯自1946年,王上秉政以来,爱国爱民之圣怀,为国为民之圣务包罗万象,几乎日无稍懈,宣慰四方,视察民瘼,垂询当地官府军警详情,赐问各地民教卫生情况及生活实况。节基王朝第九世王普密蓬·阿伦耶勒陛下于1946年6月9日登基以来,至今已五十年,他是泰国有史以来在位世界最长的一位盛世明君。几十年来,王上以他超人的智慧,圣躬不屈不饶的毅力,为泰国的民主自由和繁荣进步建立了不朽的功绩。王上以坚定的决心,高度的热诚和德泽广被的亲和力,把全国经济地位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种族背景不同的各民族人民团结成一体,朝向经济和社会建设的总目标。”也许,这与他在位时期(66年)经历了20多次军事政变,送走了32任总理的丰富阅历和智慧有关,因而被誉为泰国国家的心脏、民族的灵魂。 在那位云南华侨口口声声“泰国皇帝”之后,我向她一再询问,泰国究竟称“国王”还是“皇帝”(我早就知道君主立宪制的泰国“国王”并不是亲自摄政)?她非常肯定地回答“皇帝”,而且说不会再有十世皇帝,因为目前的储君很不争气,非常好色且吃喝玩乐,不理政事,九世王普密蓬已经打算废除君主立宪。也许“皇帝”就相当于“国王”,那么难道泰国的九世王普密蓬是人民的好皇帝?!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总在期望神仙和皇帝拯救大众,但美好的愿望累累受挫,似乎已经证实:监督比自律可靠,制度比道德管用。 附叶际屏:多才多艺的泰王国国王 (原载《世界博览》1988.5期) 普密蓬国王于1927年12月5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市。父亲玛希敦亲王是泰国曼谷王朝五世王朱拉隆功的儿子,被封为宋卡亲王。由于玛希敦亲王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泰国医学事业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因此,泰国人民尊称他为“泰国现代医学之父”。普密蓬的哥哥阿南达是泰国曼谷王朝的八世王,1934年3月2日登基,1946年6月9日突然亡故。普密蓬两岁丧父,从小由母亲一手带大。母亲诗娜卡琳出生于普通家庭,16岁时由于成绩优异,获萨旺王后所授予的奖学金赴美国留学,并在美国与玛希敦亲王相识,1920年9月结婚进人王室。母亲是个慈祥而又坚强的妇女,她既了解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又深知皇室所担负的重任。为了让孩子们将来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她坚持以身作则,为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母亲的言传身教对普密蓬的一生有着很大的影响。一次,母亲带着幼小的普密蓬到朋友家观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戏剧,变幻的灯光和面目狰狞的大盗面具使他感到非常害怕,他拉着母亲的手要离开现场。母亲轻声地教育他说,一个人必须学会自我控制,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做任何事都要有始有终,这样才能无往而不胜,使事业获得成功。一席话使普密蓬硬着头皮坚持把戏看完。母亲给孩子们制订了一条家规:除了新年和自己的生日以外,其他时候不得接受任何人的礼物。然而有一天,既非新年也非生日,母亲却看见普密蓬怀里抱着一辆崭新的玩具小汽车从家庭教师那儿又蹦又跳地跑了出来。严格的母亲当然不能视而不见。她马上去问家庭教师,这辆小汽车从何而来。家庭教师忙解释道,这不是什么礼物,而是为普密蓬修好缝纫机所付的报酬。普密蓬因此没有受到母亲的批评。 普密蓬幼年时在曼谷美特代学校读小学,1932年泰国发生不流血政变后,母亲带着孩子们暂时移居瑞士。他在瑞士洛桑上中学,毕业后考入洛桑大学学习工程学。1946年6月从泰国传来了他哥哥八世王阿南达不幸去世的噩耗,从此,国王的重任便落在了他的肩上。他回国继承了王位后,又继续到瑞士求学。他意识到将来重任在身,便改学了政治和法律。在这段时间里,他结识了泰国驻英国大使的女儿、未来的皇后诗丽吉。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他们于1949年7月19日正式订婚。1950年,他们双双返回泰国,于4月28日结婚。同年5月5日,普密蓬正式加冕,成为泰国曼谷王朝九世王。 泰国从1932年不流血政变后,开始实行君主立宪制,但宪法依然规定:国王是泰王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他有着至高无上和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作为国家元首,国王通过议会、内阁和法院分别行使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许多重大仪式和典礼也都由国王亲临主持,总理和内阁部长的任命也必须由国王批准。国王拥有大量的资产,曼谷附近各府中50%以上的土地归他所有,在泰国许多大银行、大公司中都有他的股份。此外,政府每年还向国王拨款1亿株,由他自己支配使用。 普密蓬国王登基后,并未安于享受,而是充分利用他的权威、实力和才干行善于民,并开创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先例,被西方人士誉为“复兴国王”。泰国是农业国家,全国有80%的人口从事农业,因此农业在泰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重要地位。普密蓬国王最重视发展农业,每年都要抽出8个月左右的时间,行程约4.8万公里,视察各种发展计划。1955年,他成为泰国历史上第一个亲赴东北贫困农业区进行视察的国王。为了更好地造福于民,他还在皇宫里建立了许多实验项目,包括耕种水稻、养牛、养鱼、种植水果等。目前,大皇宫里建有养鱼池、奶牛场、奶粉厂、碾米厂、林圃、有机肥料生产实验中心等。就是在这儿,他带着在视察中所遇到的难题通过各种实验为泰国人民找到了行之有效的答案。除重视农业发展外,他还特别注意保护泰国传统文化艺术及风俗习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不少泰国青少年受到了很大影响,追求西方生活方式,对本国文化却一无所知。为了加强泰国人民对本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继承,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修复古塔,进行泰国传统舞蹈的培训,并于1962年恢复了古老的农耕节播种仪式等。他还按照泰国人民的传统习俗,于1956年10至11月剃度为僧。 普密蓬国王从小就对各种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三四岁时,对水利灌概和森林产生了兴趣。他经常在地上挖一条小水沟,用石块搭成堤坝,并在这条象征渠道的小水沟旁边栽上一排排小树枝算是森林。长大后,他就不仅仅只是做游戏了。他用石头在小河沟里筑上一道水坝,再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测量出水的流量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旅居瑞士的普密蓬又迷上了军舰。他到处收集和购买各种军舰的照片和图片,有的舰种的图片和照片如收集不到,他就自己动手制作模型。不过,他并不象其他小孩子那样,只是拿着军舰模型当玩具,而是潜心学习和研究所有军舰舰种的战略战术,努力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普密蓬与其兄阿南达有着非常相同的志趣。兄弟俩成立了一个小型俱乐部,哥哥担任主席,弟弟则任副主席。然后又任命了司库、助理司库、两名采购员、一名外号叫“小姑娘”的秘书、一名外号叫“大胖子”的助理秘书以及其他四名成员。这些名称听起来真有点儿令人咋舌,使人以为这个小型俱乐部真够“机构庞大、五脏俱全”的。其实,他俩是身兼数职,全体成员只有他俩。俱乐部的经费来自他们省下的零用钱,这些经费用来购买书籍、玩具和工具等物。 俱乐部还要时常召开“会议”,“会议”的讲坛是一个空着的大衣橱。讨论的议题往往是:“我们现在手中有15个法郎,是买一个新火车头呢还是买一条新铁轨?”然后通过投票进行表决,并公布结果。姐姐生病时,俱乐部的成员们便会送去一包糖果及糕点,表示慰问。普密蓬还特别喜欢搞无线电。10岁的时候,在一次学校的抽奖中,他获得了一个无线电线圈,在请教过有关专家后,他自己动手制作了一台简单的小收音机,并让哥哥和姐姐共享他的成果。1952年,已经成为国王的普密蓬在皇宫里建立了自己的无线电电台,广播他自己制作和演奏的各种音乐节目。他还利用无线电与各地进行直接联系,以便及时得到有关各种自然灾害的消息。 随着年龄的增长,普密蓬在音乐、绘画和摄影方面渐渐显露出他特殊的才华。他爱好爵士音乐,会作曲,并能演奏八种乐器,其中包括单簧管、萨克斯管和钢琴等。他在作曲方面可说是无师自通。他18岁开始作曲,迄今为止,共谱写过44首歌曲、乐曲,包括爱国进行曲、爱情歌曲及其他内容的歌曲。其中著名的有:《玛诺拉》、《雨丝》、《爱在夕阳》、《皇家卫队进行曲》、《皇家舰队进行曲》和芭蕾舞《基纳利》组曲。其中《雨丝》一曲被公认为是泰国音乐史上划时代的作品,曾于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化中心选人教科文组织“亚洲太平洋之歌”系列。《基纳利》原来曾是一出根据泰国历史故事改编而成的泰国古典舞蹈,后来被移植为现代芭蕾舞。在这部组曲里,普密蓬充分显示了把现代音乐与泰国古典音乐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才华。他不但为改革泰国音乐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在泰国音乐史上写下了新的一页。 1964年,为了表彰他的音乐成就,维也纳音乐艺术学院授予普密蓬国王“荣誉院士”的称号,使他成为这所学院自1817年成立以来的第23位、也是亚洲第一位享有此种荣誉的人。普密蓬年轻时期对音乐的爱好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他七岁在瑞士时开始迷上了单簧管,从那时起,他便与许多乐器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第一个萨克斯管是用他和哥哥的小俱乐部的经费购买的。60年代,全世界几乎所有的一流音乐家都被他请进了皇宫,并在一起共同演奏。他们对国王的评价是:“国王陛下尽管自学成才,却显得那么轻松自然。”著名爵士音乐家本尼·古德曼对国王的演奏技巧印象尤深。他风趣地说:“有朝一日国王失业了,我一定要雇他到我的乐队里来。”普密蓬最喜欢的音乐家是萨克斯管吹奏家西德尼。贝克特、长号手基德.奥里和小号手特迪,巴克纳,而且非常熟悉他们的作品。他还在皇宫里组织了一个小型乐队,有皇室人员,也有平民百姓;既有业余爱好者,又有专业工作者。该乐队成员每周聚会两次,共同演奏及研讨音乐。 在绘画方面,他也没有经过任何正规训练,然而,观其作品却毫不逊色于专业画家。他善于运用抽象手法表现出作品中人物的各种复杂表情,作品色调明亮鲜艳,受现实主义和立体主义画派的影响。在1959年到1967年这八年时间里,他的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艺术水平登峰造极。他在这个阶段中完成了近50件作品,每年都在全国艺术展览会上展出。对摄影的酷爱也占去了他不少时间。他不仅把摄影当作艺术创作的媒介,还用它来反映现实生活。在艺术创作中,他最喜欢以王后为摄影模特儿。他曾经告诉英国摄影家雷金纳德·戴维斯:“我忌妒别人为我妻子照相,我愿意自己亲自拍照,即使不那么如意,我也舍不得扔掉。”在反映现实生活上,他喜欢拍摄以农村和山区为背景的、反映普通百姓生活的照片。每次外出视察,他总是机不离身,捕捉他身边的每一个有价值的镜头。 普密蓬国王不仅多才多艺,还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他在瑞士时曾经酷爱过赛车,直到1848年由于一次事故才被迫放弃了这个爱好,而把兴趣转向了帆船和羽毛球等,他还亲自动手为自己设计过两艘比赛用帆船。普密蓬国王还曾有过一次横渡泰国湾的壮举。那是1966年4月19日的凌晨,他驾驶着一艘帆船从泰国湾西岸的华欣出发,驶向东岸的梭桃邑。在与惊涛骇浪顽强搏斗了18个小时并航行了80海里后,他终于成功地抵达了目的地,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1987年5月8日,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市召开的会议上,一致同意为普密蓬国王颁发奥林匹克最高荣誉勋章,以表彰他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和为促进及发展体育运动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普密蓬国王通晓英、法、德、拉丁等七种语言,曾经先后访问过亚洲、欧洲、大洋洲及北美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有子女四人:大公主乌仪·叻达娜、王储哇集拉隆功、二公主诗琳通、三公主朱拉蓬。诗琳通公主1981年访问了中国,回国后写了《踏访龙的土地》一书,流传甚广,影响极大。哇集拉隆功王储于1987年代表国王对中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王姐甘拉雅妮公主也曾三次访华。普密蓬国王还于1978年向访泰的邓小平副总理赠送了一对貘。普密蓬国王和其他王室成员为中泰友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420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9: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