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压电材料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二维磁性压电材料
huijiany 2019-1-10 03:01
进几年一直在研究二维磁性材料。主要是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MXene、VS2、Fe3GeTe2的磁性以及应用价值。前期大量的实验表明VS2、VSe2具有磁性。最近,我们又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表明他们还是一类压电材料。其实,里面的磁电耦合特性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链接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html/2019/cp/c8cp06535g 谷歌学术里面有我们以前的文章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bsRnUfgAAAAJhl=en 在此推广一下我们的工作,希望可以与有兴趣的同行多多交流、合作。
38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天津工业大学Nano Energy:高压电强度的电纺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
ucalery 2018-12-29 15:24
压电聚合物具有压电性合理、机械柔性高、对电压变化敏感、阻抗低等优点,在气体、液体和生物传感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聚偏二氟乙烯(PVDF)是一种典型的压电聚合物,具有较强的压电拉伸和极化性能。通过电纺丝将PVDF聚合物加工成纤维膜,可以大幅度提高压电性能。与PVDF相比,PAN具有介电损耗小、热稳定性好、价格低廉等优点,但是,它的压电性比PVDF低得多。   近期, 天津工业大学研究者报道利用静电纺丝制备的PAN纳米纤维膜,其压电性优于PVDF纳米纤维膜 。对其施以压力,一小块电纺PAN非织造纤维膜可以产生2.0 V和1.1μA的电力输出。当纤维膜内纤维取向增加时,会产生更大的电输出(6.0 V和5.1μA)。与相同尺寸和相同压力条件下的电纺PVDF纳米纤维膜相比,PAN纳米纤维膜具有更大的电输出。研究者还发现,PAN纳米纤维中的静电荷有助于压电能量的转换。PAN纳米纤维薄膜所产生的电能可为商用LED供电。因此,该研究为开发新型压电材料和器件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以“ Unexpectedly high piezoelectricity of electrospun polyacrylonitrile nanofiber membranes ”为题目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 Nano Energy 上。 链接地址: http://www.espun.cn/news/detail-611.html 文章来源: 易丝帮
1258 次阅读|0 个评论
非极性聚合物的压电效应比绝缘材料更强
zhpd55 2011-9-25 23:06
据《 ScienceDaily》网站2011年9月25日 报道,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ORNL)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非极性聚合物的压电性是晶体和陶瓷材料的10倍。美国ORNL的Volker Urban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Aachen in Germany)的同事们已经观察到这种不同寻常的压电效应。起初,他们依据经典的压电材料,对于他们自己的观察结果持怀疑态度,但后来他们对这种异乎寻常的现象变得更加好奇。 直到现在,科学家不相信非极性聚合物都能表现出任何压电效应,唯有绝缘材料才有可能。然而,科学家的这个研究却显示出比已知的压电陶瓷材料即最典型的晶体和陶器的压电效应强10倍。 当两种不同的聚合物分子如聚苯乙烯及橡胶作为偶合的两块基石时发现显示出很强的压电效应。温度和外加电场对压电效应有影响。这种强大的压电效应可能是对压电效应应用的一场革命,例如传感器、制动器、储能装置,电源和生物医学设备等。研究人员虽然并不清楚他们的这个发现将把人们会带向何方,但最起码的是为高分子科学提供了一种基础性新方向。 详细请浏览原文 Christian W. Pester, Markus Ruppel, Heiko G. Schoberth, Kristin Schmidt, Clemens Liedel, Patrick van Rijn, Kerstin A. Schindler, Stephanie Hiltl, Thomas Czubak, Jimmy Mays, Volker S. Urban, Alexander Bker. Piezoelectric Properties of Non-Polar Block Copolymers . Advanced Materials , 2011; 23 (35): 4047 DOI: 10.1002/adma.201102192
个人分类: 新科技|526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8: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