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合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防洪与防雷
dfedhw 2020-7-20 17:02
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类似于雷电,或许需要借助技术的手段,才能将防洪抗洪能力提升至更高水平。作为外行,仅提出一些粗浅想法,以作他山之石。 洪水并不是年年有,而生产生活却随时都要继续,越靠近水边越是宜居之地,鉴于洪水形成的周期性,不可能只为了极端情形下的洪水,而留出大块的空地来专门容纳洪水,加之河道、水库、湖泊、沟渠等逐年泥沙淤积,深度变浅,总体容量变小,造成人与水“争地”的矛盾愈发突出。 整个流域同时进入雨季,洪水总量毕竟摆在那里,总得要有暂时容纳的空间以及过渡的时间,如果在洪水季节,还是依照惯常的思路,无论湖泊也好,支流也罢,都拼命地往主河道里排,而下泄又需要时间,那么,“挤”出问题只是迟早的事。于是,干脆换个思路,反其道而行之,尽可能提前主动分流,充分利用整个流域蓄滞洪,包括所有暂时未受到威胁的沿岸区域(一米以上排洪深度会造成危害,半米以下基本可承受),给洪水留出更广阔的回旋空间。 过去洪水水位持平于两岸高度,随着河床升高,堤防也在不断被加高, 大量“悬河段”的出现,形势早已悄然发生变化,使得防守方开始有条件考虑实施无动力分流(分摊洪水) ,否则,加高堤防这场“军备竞赛”照此继续下去,总有跟不上的那一天。 大型防洪设施难以实现精准调控,且“大”有大的难处(延迟或过度调控),以纵向分布于河道的水库为例,主要是通过对上游来水的调蓄,暂时延缓洪峰的形成,这样的手段对于一次性的洪水无疑有效,但倘若长期持续叠加来水并考虑到未来的不确定性,高位运行状态下,调节库容越来越有限,只能被迫加大下泄流量,看似解决了老问题,却又带来一系列新问题,故实际难以应对长时间大范围的洪水季。 这就好比供电系统中“串联”使用的“避雷器”,仅仅只是改善了时间-电流关系曲线,抑制电压“幅值”,然而最终还是要通过与被保护设备“并联”的避雷器将雷电流直接“泄放”至大地(多余的水量横向排出堤外)。水利系统防洪与电力系统防雷存在高度的类比性,包括大量术语参数,均可找到一一对应关系:堤防高度-线路主绝缘、分洪装置-防雷器、分洪流量-通流容量、保证水位-残压、散浸-泄漏...... 除了大型的工程手段,防洪还必须依靠密集且短平快的分流装置(类似于电力系统中不同容量、型式各异的避雷器),借助中小型化的装置,才可能 扩大分流作业面 (如高水位的湖泊、支流等),便于“阵形”的展开, 协同迟滞洪水的集中汇聚, 而不是完全聚焦于主河道,开启关停也更为灵活,既可以打“提前量”,又可作为临时应急措施,由此发挥出“集腋成裘”的功效。洪水的危害性仅局限于“峰值”来袭的那么两三天,只要确保关键地段不决口,便可平安度汛。 关于分流装置,要 确保其开合自如 ,长效可靠,操作简便,因地制宜,根据其周边容量来灵活分布实施,而非开闸之后便一泻千里,悬河段采用虹吸管则完全利用自然力,从而解放人力。泥沙原本是因自然力“搬运”而大量沉积,那么同样还需 再度 借助自然力将其“搬离”河道,所以,汛期反而是大量“抽取”泥沙最好的时机(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以此形成良性循环,顺便还可以补充地下水。 在现有堤防条件下,哪怕普遍再加高半米,都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而一旦任一处出现薄弱环节,都可能被意外“突破”,从而使全线功亏一篑。因此, 只能立足于现有保证水位线,将超出这一“红线”的水量悉数排出堤外 ,即便各方因主动“接纳”洪水遭受损失也明显好过意料之外的“溃口”,当全流域大面积的主动分流形成合力,反过来又可普遍减轻个体局部 所面临承受的压力,自此不必再增高或缓增堤防(参考电力系统概念:绝缘配合)。 无论百年一遇还是千年一遇,提前拥有切实可行的装置设施,做好充分多样的技术储备,预想到各种等级的峰值风险,具备可靠完备的引导控制能力,才可能远远甩开这把“达摩克里斯之剑”。 长江为什么洪涝这么多,我们是怎样治理长江的? 余鹏鲲:如何科学治水,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1998后,我们该如何正确的“洪水管理” SME 科技故事:泄洪防汛,大坝到底有没有用? 吴国盛 | 古代阿拉伯的天文学和物理学
2069 次阅读|2 个评论
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从隔阂走向合力
baocunkuan 2017-3-21 12:29
具有共同的起源和价值观,的城市规划和环境规划本 应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并成为协同推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合力。但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的功能错位、城市规划的环境功能缺位、环境规划也往往忽视城市规划的环境功能,其背后固然有其更深层次 制度性因素,实践上却导致在责任主体、理念导向、实际操作层面的分离甚至对立, 引发以建设“生态城市”之名无序扩张城区面积、浪费资源、破坏生态与环境等问题。本文试图从城市规划 编制、出台到落实的全过程入手,探讨城建与环保相协调的理想状态在各个环节的表现,对照不 同部门的实际行为分析这些环节的当前困境,并着重就做好规划环评、重塑环境规划和城市规划 关系、城市规划自身的生态化三方面寻求解决途径。 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从隔阂走向合力 1 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的深度联系 1.1 共同的起源和价值观 城市规划和环境 / 生态规划在历史上具有高度共通的渊源。从中国古代建筑活动中倡导的依山傍水、向阳而居和风水学说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到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者对理想社会形态的构思,早期的、朴素的城市规划理念已经包含了对生态环境的关怀 。现代城市规划和生态规划的萌芽和迅速发展始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埃比尼泽·霍华德( Ebenezer Howard )的“田园城市”设计了以“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的城市空间形态,提出要追求“健康的生活和产业”;帕特里克·格迪斯( Patrick Gedes )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城市的环境、市政、卫生等领域 ,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实践;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 )的“光明城”、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Frank Lloyd Wright )的“广亩城”、伊利尔·沙里宁( Eliel Saarinen )的有机疏散理论等等 对工业化造成的各种“城市病”给予了充分关注,提出了合理调整城市空间布局以改善人居环境的方案;在城市规划界具有纲领意义的《雅典宪章》更是多次提及城区过分拥挤、郊野地带被破坏、废气和噪声污染等问题,要求保护“自然风景幽美之区”、以花草树木取代破败建筑、以绿地分隔居住区和行车干路等等。这些都足以证明将城市视为自然、经济、社会共同体的观点很早就占据了规划思想界的主流。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晚于西方,许多环境问题正处于逐渐暴露和加剧的阶段,“绿色城市”、“低碳城市”、“生态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目标和任务正在获得日益广泛的社会共识。就目的而言,城市规划和环境规划都着眼于为城市居民营造良好的生存和活动场所,追求多种主体在同一空间范围内的包容与和谐;这从根本上为规划的合力提供了价值观的土壤。 1.2 紧密联系的技术方法 城市规划和环境 / 生态规划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存在大量的联系甚至重合之处。两类规划按工作性质都可以划分为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对现状的分析评价、对未来一定时间内趋势的预测,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设计和建设等;相应地,规划所依托的技术也都可以归结为这些类别。主要包括:作为基础的,以“ 3S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为经典范例,结合当下互联网、大数据潮流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用于评价现状、估测未来趋势的建设用地生态适宜度分析、景观分析、空间可达性分析、环境容量分析、环境承载力评价、生态足迹分析、生态安全风险评估等技术 ;具有实际操作特点的功能分区、景观建设、绿色建筑、生态修复等技术。可以发现,其中的很多内容如功能分区、可达性分析、 3S 技术等都涵盖了城市空间形态、产业分布、景观格局等诸多方面,绝不可能被简单地定性为仅用于城市建设或仅用于环境保护;即使是明显具有环境学、生态学背景的环境承载力评价、生态修复等技术,也必须服务于某一特定空间或区域才能发挥作用,而作为环境问题集中发生地的城市恰恰对这些技术的使用提出了急迫的需求。可以说城市规划和环境 / 生态规划在技术方法层面也是高度相通的。 1.3 高度契合的任务和流程 任何形式的规划都具有一个由理念生成、制度设计、文本出台直到行为落实的连续过程。城市规划的流程自身就具有融入环境生态内容、体现环境生态理念、同环境生态规划取得共鸣的很大空间。主要包括: (1) 城市规划的准备阶段。总结规划编制和落实情况,涉及城市的生态环境现状、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是否相协调等;开展战略研究,提出规划涉及的城市职能、城市定位、发展目标等 ,有助于规划者确立环保理念指导地位、统一优先划定生态底限; (2) 城市规划的编制前期:主要任务是形成纲要。总体规划的纲要中,空间布局方案、空间管制原则、交通发展策略等内容 都与环境密切相关;在规划的空间属性越来越具备统领地位的现实条件下,生态廊道和保护区的分布无疑应当成为功能区划框架下不可缺少的成分。 (3) 城市规划的编制后期:各项规划具体成文。规划中与环境生态直接相关的内容,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蓝线绿线、专项规划中的环境保护和绿地系统等项目,都要有图文成果的具体生成;环境生态理念在规划其他部分的渗透也要在这一阶段走向直观;这一阶段是开展专题研究和技术论证、以规划环评发挥规制和调整作用的主要机会。 (4) 公示、征询、审议审批阶段:进行公众意见征询、人大审议、上级部门审批等,是城市规划落地前吸收外部意见建议、进行自我修正的主要机会。 (5) 出台落实阶段。制度的效力必须在实际执行中体现。由于资源的正外部性和污染的负外部性,生态环境的保护绝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没有制度规范。层级监督、同级监督、社会监督、环境纳入政绩考评、风险应急和事后追责等体系将在城建活动中成为保障环境生态利益的防线。 综观这一过程,能够在规划中将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主要是三项机制:规划环评,环境专项规划,以及城市规划在环境生态理念下整体的自我改造。规划环评超越了建设项目环评的局限性,有助于预先选择对环境负面影响较小的方案 ,符合污染预防和源头治理精神 ;环境生态专项规划是城市规划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与环境生态规划的良好融合是城市规划走向深化的必要保证;在环境生态理念下的整体自我改造,则意味着环境生态思想和原理渗透到规划的各个方面,体现了环境学、生态学在与多种学科相互交叉中扩展边界的长期趋势 ,是城市规划从理念到方法的深远变革。这三项机制承载了城市规划生态化的主要动力。此外,包括各种监督、督察、考评、奖惩在内的内部约束和外部的公众参与,虽并非专门为环境问题设计,但也为城市规划生态化的三大机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保障。当三大机制发生缺位错位时,这些保障措施将成为阻止城市以浪费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进行无序扩张的关键力量。 综上,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领域密切联系,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应该形成合力、可以形成合力。 2 现实:隔阂和对立及其成因 2.1 隔阂、对立、失效——问题的表现 理想状态下,以当前条件下城市规划从战略构想到付诸实施的全过程为依托,凭借三大机制的正常运转和其他制度支撑,城市规划应当与环境生态理念实现良好的融合。然而我国的实践却表明,有许多因素常常引起城建和环保工作之间的隔阂和对立,阻碍城市规划生态化进程,使三大机制濒于失效。 首先,前文所述的城市规划中由环境生态理念生成到行为落实的传导链条,在多个环节常常脆弱易断。问题表现为: (1) 本应占据战略引领地位的生态环保思维,从一开始就可能沦为部分官员装点门面的口号;所谓生态城市建设仅仅是掩盖城市加速扩张的幌子,生态是假、建设是真,结果仍然是破坏生态 ; (2) 即使口号不虚:做好了环境保护 / 生态建设专项规划,但其他规划仍然各行其道,没有以生态化为目标自我改造的动力; (3) 统筹协调缺失,环境生态规划与其他专项间存在互相矛盾的内容; (4) 一些部门始终掌握比环境保护部门更有力的话语权,于是上述的矛盾出现时被迫做出妥协和让步的往往正是环境生态规划; (5) 环境评价机构缺乏主动权,介入往往滞后,形式以反映型评价为主 ,在规划已经形成庞大图文成果的条件下即使想作出调整也已没有多少转圜余地; (6) 更值得警惕的是另一种情形,即环评单位受规划部门委托,受资金报酬激励,与规划部门串谋,放任寻租行为,回避问题、造成隐患 ; (7) 配套机制跟进不及时 :信息公开、社会监督渠道不畅,上级主动督察缺乏动力等; (8) 相关的理论和技术不够完善:规划环评内容和技术方法的复杂性,往往造成规划编制时间过长 ;指标体系往往流于片面且缺乏对具体城市特点的考虑 ;环境规划时而偏向总体规划的方法,时而偏向具体项目的方法,在战略性和实体性之间摇摆不定 ;缺乏统一的决策支持系统、信息沟通不畅等。 除去城市规划流程自身的这些脆弱环节,还有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环保部门,及其发布的环境保护规划、生态建设规划和各项行动计划,在城市规划之外另起炉灶、自成系统 。这样的现状似乎凸显了环保部门不受住建干涉的独立性,是对政府土地财政和环评中权力寻租倾向的有效抵抗,其规划成果也似乎比住建部门出台的城市总体规划更切合守住环境生态底线的良好愿景。然而现实却是:只有寻求积极介入城市规划进程,环保部门才能充分发挥对城建工作的影响力;与城市规划的分道扬镳、放弃参与博弈和寻求妥协,反而导致这种影响力的锐减;只要环保部门居于相对弱势地位、缺乏话语权的现实困境得不到根本性改变,这样的另起炉灶只会更容易使环境保护规划变为缺乏实效的自说自话,不仅无助于消弭隔阂,反而使隔阂进一步加深。 要使城市规划生态化得以成功推进,三大机制的有效运转必不可少。然而,规划环评的调整和防范作用有赖于环评的深度参与和独立公正;环境生态专项规划的指导和引领地位需要环保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各项规划的协同顺应作为保证;生态环保思维的全面渗透更是对超越部门单一职权的规划综合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面对城建和环保日渐复杂的隔阂和矛盾,在上述多种问题的交叉作用下,规划生态化的三大机制或流于形式主义,或在个别部门统制下陷于有名无实的附属地位 ,或沦为权力寻租的温床。规划的失效导致执行的失效,可见的结果是:城市无序扩张,对土地过度开发;建筑优先,大拆大建,以流水线式的高速度制造商品房,置城市景观特点于不顾,带来“千城一面”的窘境;耕地、林地和其他景观绿地锐减,生态功能遭到削弱;人口大量集聚,各类资源大量集中消耗,各类废弃物集中产生且得不到妥善处理;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下产业转型困难重重,落后产能难以淘汰,以雾霾为代表的污染事件时有发生。 2.2 价值取向和制度层面的深层原因 2.2.1 思想根源:公共利益界定不明引发的价值混乱 规划行为的隔阂,其背后的思想根源是不同规划主体价值取向的隔阂。这种隔阂随部门职权的分化天然产生,因多种因素主导下的部门利益化而日趋强化。住建部门以相对积极的“建造”为思维框架,向地方政府拉动本地经济增长的导向靠拢,常常倾向于视环境生态为可开发可利用的资源;环保部门则以相对消极的“保留”为思维框架,力图维护自然环境原真性,在缺乏与住建部门协调的状态下为防止环境生态遭受掠夺式开发而一再划定底线、禁区,其价值取向表现出明显的环境优先特点。 城市规划从诞生之初就具有强烈的公共利益导向。合理分配资源,优化公共空间,改善社会福利——理念上的终极追求没有受到过太多质疑,但一旦涉及具体界定,不论优先关注城市建设还是以环境保护为重,都似乎可以在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旗号下获得天然的合法性。正因公共利益得不到统一、清晰的界定 ,城建与环保才会出现目标的分离,进而导致行动的分离。而我国的特殊国情恰恰注定了公共利益界定不明引发的价值观混乱将表现得尤为严重。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处于统一调配一切资源的至高地位,发生矛盾时个体利益对集体利益的无限服从成为天经地义的意识形态;而市场经济强调的却是全社会的大量不同利益主体在开放的环境下进行平等的诉求表达、通过复杂的多方博弈获取各方均可接受的最优解,由此生成全社会尺度下的公共利益概念——与之相应地,政府的职能应当是搭建平台、打通渠道、建立规则、保障基本权利,而非无所不包的统领一切。在我国,改革开放伴随的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剧烈转型;当个体寻求财富的合法性迅速得到事实上的确认、逐利的大门被迅速敞开,有关公共利益的社会观念过渡却远远滞后于经济转型进程;时至今日,个人权利神圣性和曾经居于统治地位的“集体主义”之间仍未能形成普遍共识。其结果必然是:凭借计划经济时代掌握的大量有形和无形资源,某些政府部门在逐利的浪潮中立刻成为实力最强悍的利益主体;理应与之处于竞争地位的市民社会却发育迟缓,无法使用多元化的群体力量对部门利益构成有效制衡。在这样的现状下,环境资源天生具有的公共物品属性、城市规划历来表现出的公共利益导向、规划的多项内容中至今鲜明的家长制色彩,都使部门利益化获得了得天独厚的滋生土壤。 2.2.2 制度背景:不合理的财税分配体制和扭曲的地方政府职能 住建部门与环保部门的分裂、规划中环境生态内容地位偏低的困局,除历史和思想的根源外还有制度层面的现实原因。 首先,分税制改革的负面后果和不完善的转移支付机制为地方政府带来了显著的财政压力。 1994 年税改后,各级政府一方面确立了税收独立受益人的地位,一方面又承担了将财政收入层层上交的义务;结果是财权向中央高度集中,地方政府越接近基层财政状况越紧张,作为税收独立受益人的地位又为其自利动机提供了激励 。与之并存的问题是中央财政在转移支付机制中的长期乏力,进一步导致地方政府在面对财政吃紧的局面时不能寄希望于上级输血,只能自行解决问题。一边是财政压力的加大,一边是对政府自利动机的纵容,结果必然是握有实权的部门争相逐利以维持自身生存;放到城市规划这一特殊领域,面对房地产、大项目、大园区的巨额经济收益,必然形成政策向土建倾斜、环境部门难以预先介入更难以掌握主导权的局面。 政府职能定位失当是另一个重要的现实原因。宏观上,维持地方财政收入的压力、突出 GDP 地位的政绩考评传统、官员任免权力往往由上级掌控的深层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是地方政府要对本地的经济增长负责,而非像许多发达国家一样将经济责任收归中央、地方政府着力提供公共服务;微观上,“政社不分”、“政企不分”的现状仍不可忽略,以国资委和各种半政府性质中介机构为代表形成的模糊地带尚未消弭,部门同时掌握资源、制定规则、参与市场竞争的现象仍时有出现。这些都是城市规划领域多部门逐利、土地财政影响泛滥的驱动力。 2.2.3 操作阶段:部门利益化对规划全过程的侵蚀 混乱的公共利益界定是引起部门利益化的思想背景;扭曲的政府职能定位下维持财政收入的压力和应对政绩考评的压力则为某些强势部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提供了催化剂。城市规划遵循着从编制、审批到实施的路线,每一个环节都具有实现生态化改造的空间,却也都伴随着遭到部门利益侵蚀的可能。 由于规划编制的高成本和高度专业性,编制单位受雇对象集中于政府部门和大型私有企业,缺乏广泛的开放的提案市场,导致规划编制单位在利益驱动下成为部门利益代言人;代表公众的第三方主体在不成熟的提案市场上濒于失语,客观上为部门逐利大开方便之门;规划管理方面,垄断于政府的行政审批权力弱化了专家和公众意见对决策的影响,与之形成对照的则是部门意志、首长意志、与权力合谋的利益集团意志在决策过程中的畅通无阻 。结果是城市规划本应着力提供的公共产品一再沦为部门私产;环境资源作为其中正外部性尤其强烈的范例,自然成为“公地悲剧”尤其容易出现的领域。 3 理想状态与实现途径 3.1 可实现的理想状态 作为促进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相融合的三条最主要路径,规划环评、环境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全面生态化应当着眼以下方向谋求改善。 1 2 3 3.1 3.1.1 规划与环评的全过程交互 在城市规划的准备阶段,环评规划环评应在规划的准备阶段直接介入战略研究、城市职能和定位等环节,在最初确保规划符合可持续发展方针,与规划实现目标的融合 ;建立规划的集中管理平台,对编制单位和环评机构统一调度,打通信息壁垒,并对规划编制的各项任务进行清晰明确的细分,让环评机构在每一阶段结束后迅速核查该阶段规划成果并予以反馈,及时修改不恰当内容,通过这样的短期频繁交互减轻作负担、缩短周期,实现全过程的融合。为避免规划体系内部出现矛盾冲突的情形,环评在检验规划成果时应突出环境与其他规划相容原则 。 3.1.2 各类规划角色地位的重新定义 环境规划和城市规划隔阂对立的一大表现是二者地位的模糊:一方面,城市总体规划之下有处于附属地位的环境专项规划;另一方面,环保部门又可能另起炉灶自行制定环保规划和行动计划;其间既可能存在低效率的重复劳动,又可能因信息不对称和协同机制缺乏而引起冲突。消除城建和环保的隔阂和对立,必须处理好环境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地位问题。考虑到彼此隔离、缺乏联动的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生态规划事实上无助于避免开发中环境受到的损害,仅有附属于总体规划的专项又将使环境规划彻底陷入被动地位,理想的改革方案应该是:首先,由环保部门主导,设立城市的环境生态规划,并使其同样具有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行动计划的多层体系;然后,将城市总体规划、环境生态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同时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之下,彼此平等,由上级单一领导机构统一协调 ;保留城市总体规划中具有明显空间属性的环境生态内容,可以适当淡化其他内容;这些附属于总体规划之下的环境专项规划必须同时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生态总体规划确立的战略和原则。 与各项规划地位的重新界定相适应,环境生态规划自身应该减轻以往的实体化倾向,增强战略性、综合性 ,以调整协调相关规划为重点任务,给出相关规划的生态原则和底线,促进规划体系整体的生态化。指标体系方面也应进一步注重与城市规划中其他领域的衔接 。 3.1.3 生态思维的内涵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渗透 促进城市规划整体的生态化,意味着要在规划的各个领域以生态思维促进现有工作内容的调整和工作思路的改进。这样的生态思维具体表现为: ——以开放巨系统的视角看待城市。要充分认识到城市作为自然、经济、社会共同体的复杂结构;重视系统内时刻发生的、数量庞杂的、具有自发性的非线性进程;理解城市作为开放巨系统达到的平衡是这些进程通过密切交织的相互作用达成的动态平衡 。要关注城市与周边区域的物质、财富和信息交换,防止自我封闭;要吸取历史上以系统动力学观点构建大规模城市模型进行集中控制的失败教训,逐步转变蓝图式的、家长制的工作作风,为基层民众日常生活中包括环境权在内纷繁的诉求表达构建通道,为基层兴起的多样的市民自组织创造生长空间,构建可供不同利益主体沟通信息、通过平等博弈达成妥协的透明环境; ——以永续发展为价值追求。城市规划不仅应倡导代内公平,也应倡导代际公平 ;不仅应强调自然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在任何领域内都应放眼远景,为未来持续发展保留空间和推动力;不仅出于有关自然资源储量和环境承载力的考虑,面对人口规模、土地利用、产业结构等问题都应避免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的短视行径;对潜伏隐患加强预警意识,尽早确立底限、做好风险管控和应急预案,防止城市这一复杂巨系统在可能遭受的巨大冲击下失去自我修复能力、发生不可逆转的崩溃。 美国生态学家 Richard Register (1990) 在分析总结生态城市建设理论与试点实践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结构革命”的倡议,包括生态城市建设的 10 项具体任务:① 普及与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② 致力于疏浚城市内部、外部物质与能量循环途径的技术和措施研究,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保护和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③设众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部门,完善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体制;④ 对城市进行生态重建,力求为居民创造多样的自由生存空间;⑤ 建立和恢复野生生物的生境;⑥调整和完善城市生态经济结构;⑦加强旧城、城市废弃土地的生态恢复;⑧ 建立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⑨取消汽车补贴; 10 制定政策 , 鼓励个人、企业参与生态城市建设 。成功实现“生态结构革命”的任务,需要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以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撑,更需要运行公共权力的城市管理者扫清某些盘根错节的障碍,以实现制度自身的深远变革。 3.2 以技术进步提供动力 规划的生态化要求推进多项规划的协调整合,要求建立对规划环境影响的动态评估机制,要求全面透彻的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技术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持续迅速的创新,无疑是短时间内切实可行的打破困境的最有效途径。这样的创新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对内,加强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包括基础数据库、模型库管理系统、决策分析系统等 ,将这一系统构建成为跨学科的信息交流与协作平台 ,实现包括环境数据在内的多种信息与规划设计语言的顺畅过渡,实现规划设计者与环保部门工作者的资源共享、高效合作;对外,建立面向公众的开放渠道,借助门户网站和移动互联网推进信息公开,设置和大量普通市民相连的终端接口以供市民随时查看进程、提出需求、反映问题、获取反馈,激活贯穿全过程的公众参与,使规划内部的集中统一和外部的开放监督真正结合起来。 此外,就长期而言,规划涉及的标准和评价指标仍应得到进一步完善。 3.3 推动制度层面的深远变革 城市规划的生态化,在直观上反映为三大机制的高效运转,在深层则体现为制度支撑的全面完善,以从根源上为化解引起隔阂和对立的症结。这场制度层面的深远变革主要包括: 3.3.1 超越部门分工的局限,确立统一的主管机构 规划任务的综合性和主管部门职能单一性的矛盾是制约城建环保二者融合进程的主要因素之一。为化解这一矛盾,推进大部制改革 、建立具备综合协调功能的主管机构势在必行。其具体要求有两方面:自身角度,引进各专业人才,增设相关分项管理小组,加强自身综合业务能力;对外角度,建立和完善边际人制度,加强部门间联系,提高信息传递效率,提高政府整体协调联动水平 。以此建立的主管机构职能包括:确定环境生态底限约束,并负责监管;参与包括环境生态规划在内各项规划的编制进程,寻求合作与平衡;对各项规划下具体工程项目的表决和监督;参与综合决策,推动法律法规完善。 3.3.2 完善规划的监管和问责体系 加强法制建设,以法规强制力确认城市规划生态化要求;提高规划中政府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的违法成本;明确责任链上各环节角色,出现问题时首先对位于责任链上游的规划编制机关、审批机关主管部门进行追责。 3.3.3 深化财税改革,完善中央到地方的转移支付机制 条块分割、部门利益化,是城市规划生态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深层问题。解决这一深层问题,需要全面深化财税结构改革,允许地方政府合理扩大税权,征收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税种;需要在保证中央财力的基础上规范政府间的转移支付机制,完善专项拨款补助和特殊补助的发放渠道。只有有效地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才能从根源上消除条块分割和部门利益化的产生动力。 3.3.4 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改革政绩考核模式 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地方行政管理、城市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地区经济发展及本地文教事业等方面的事务,所涉及的费用由地方财政支付;中央承担的重点职能则是制定经济法规、拟订经济发展战略、稳定市场环境、进行区域间的协调以保证统筹兼顾,仅涉及国防、外交、公安、全国重点设施、实施国家调控及国家机关正常运转所需的经费由中央政府支出。将实现本地经济增长、维持自身收入的沉重负担从地方政府身上剥离出来,改变上级主导、 GDP 主导的政绩考评模式,引入公众评价机制,引入包括环境资源、城市景观、民众幸福感等等的多元化指标,从而消除条块分割和部门利益化的现实激励因素。 3.3.5 在城市规划领域充分推进市场化,发挥竞争优势 市场经济下的公共利益是数量庞大的利益主体经过多方博弈达成相互制衡的结果。只有进一步开放市场化,培育出多元的、强大的社会力量,才能对一些部门的先天优势地位形成牵制,遏止部门的自利性驱动。城市规划进一步放开市场化,具体的任务有空间信息市场化、信用监管市场化、土地资源配置中引入竞争机制等。简政放权,已经成为政府部门改革的主流,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主流。 1 2 3 4 结语 城市规划与环境生态规划,不论思想渊源、价值导向、技术方法、操作程序,都本应具有高度的融合空间。城市规划生态化在我国的实践中遭遇的困境,是历史和现实、观念和制度的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结果;走出困境,既需要牢牢把握规划编制、审批、管理的全过程和与环境生态直接相关的三大机制,又需要直面深层矛盾,扫除引起困局的思想和制度根源。通过城市规划实现自然、经济、社会共同体的永续发展,值得规划决策者、政府部门、企业和公众等各方为之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略) 此文刊于《环境保护科学》,2017,43(1):36-42,91,第一作者是选修我主讲课程《环境规划原理》的本科生。
194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韩协调共识形成合力共促日本反省历史,防止二战悲剧重演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3-1-17 20:59
中韩协调共识形成合力共促日本反省历史,防止二战悲剧重演 安倍上台后的头“三把火”,使周边国家普遍对日本新政府怀有深深疑虑,对日本政策右转及军国主义复苏的危险保持高度警惕。 他竭力渲染日韩关系“十分重要”,及早派出特使道额贺福志郎修妄图拉拢“美日韩”,修复韩日关系。 却仍然侵略贼心不改,不断在竹岛主权和慰安妇等问题上,对韩国伤口,屡揭历史疮疤,甚至撒盐,挑战韩国心理底线。 致使他的特使 道额贺福志郎,抵达首尔之日,就受到冷遇。韩方 不仅取消了对其贵宾通道的礼遇,还把代表团一行赤裸裸地暴露在抗议群众之中,甚至出现一名韩国男子切腹抗议的事件。 日方认为:它那堂堂首相特使受到如此待遇,简直就是一种“侮辱”。  涉嫌在靖国神社纵火的中国男子刘强被韩方释放回国,中国外交部表示欢迎。 刘强焚烧靖国神社,是反映了韩国社会对日本对待历史问题的义愤,韩国人中想焚烧靖国神社的人恐怕也不占少数,韩国政府拒绝向日本引渡刘强也是回应民间呼声。 而一直强烈要求引渡 刘强的日本,再次被“激怒”,甚至安倍亲自上阵,对韩方决定“深表遗憾”,声言要提“抗议”。 日本新闻网报道: 韩国候任总统朴槿惠发言人今日宣布将派一名特使出访中国,就中韩关系和东亚安保等问题,与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国领导人举行会谈。这是朴槿惠政权首次公布派特使外访的消息。由于这一派遣排在了美国和日本的前面,引起日本政界的震惊。 据报道,朴槿惠的发言人介绍,本月 22 日,前国会议员金武星将作为朴槿惠候任总统的特使出访北京。 日本共同社报道说: 朴槿惠在当选总统的第二天会见各国大使时,也是先会见中国驻韩国大使,日本排在其后。这是韩国历代当选总统会见外国大使时,第一次出现了中国排在日本前面的现象。 日本一名政府关系人士在接受日本新闻网的采访时认为,朴槿惠的这一外交动向,显示其政权将把中韩关系放在第一位。同时也显示,安倍首相在慰安妇问题上的强硬立场,阻碍了日韩关系的改善和发展。 韩联社报道: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金星焕 1 月 4 日发表讲话称,应加强与中国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巩固中韩战略伙伴关系。他还表示,如何处理对日关系是今年外交领域的重大课题。 金星焕指出,应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前提下,敦促日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从长远的角度重视和发展双边关系。 金星焕称,今年是韩美同盟建立 60 周年,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环境,在保持目前良好韩美同盟关系的同时,加强与中国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巩固中韩战略伙伴关系,将是外交部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实际上,中韩两国基于相同的历史遭遇,在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要求日本就战争罪行进行认真反思并道歉是一致的。日前,日韩两国传媒进行过一次联合调查,有 74.3% 的韩国民众和 68.7% 的日本民众认为日韩国关系“正在恶化”,双方都不约而同地把“竹岛”(日本称独岛)争议及包括慰安妇在内的历史问题列为前两位。同时,日韩民众间的敌意占比也随着两国关系的恶化屡创新高。  日本军国主义抬头,是对中韩两国的共同威胁,遏制这股逆流,也是两国的共同责任。面对日本军国主义复苏日益表面化、步伐加快,中韩两国有必要协调立场,强化共识,形成合力,共促日本反省历史,防止二战悲剧重演。
个人分类: 其它|1416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理想,才有合力
xuxiujiang 2013-1-4 12:21
有理想,才有合力 只要是集体,就需要有合力。只有形成合力,集体才会稳固。家庭、企业、国家都是这个道理。家国一理,所以,古人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破裂、离婚,是夫妻之间没有形成合力;企业破产、倒闭是老板与员工之间没有形成合力;国家破败、灭亡是领导与群众之间没有形成合力。 集体中的合力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集体中所有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合力需要有人专门来培育。合力需要有人专门来管理。管理的首要问题是,集体的合力问题。拥有合力的集体无坚不摧、所向披靡;没有合力的集体,则如一盘散沙,遇到一点挫折,就有可能灰飞烟灭。 企业运行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从根源上说,绝大多数都是企业自身的合力不足的问题。
205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两狮竟合力淹死了河马!
热度 24 QFL 2012-5-18 10:46
两狮竟合力淹死了河马!
估计大家都会赞同:河马的游泳技术肯定要胜过狮子,否则那也就不叫河马了。今天在 Dailymail 网上看到看到一组内容颇为震撼的照片: 两只狮子合力把一只河马按在浅水里淹死了 ( 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2145212/Stunning-pictures-battle-death-hippo-lions-South-Africa.html )。 --------------------------------------------------------------------- 1 、 Fight to the death: A lion gets onto the hippo's back and the other attacks from the front at the Sabi Sands Game reserve in South Africa 生死搏斗:在南非 Sabi Sands 禁猎区,一只雄狮跃到一只河马背上,另一只狮子从正面拦住河马。 2 、 Law of the jungle: The two lions start off by stalking the hippo in its pond bolthole 丛林法则:河马逃到水塘中,两只狮子在池塘边狮视眈眈着。河马太皮糙肉厚,锋利的狮爪与利牙也只不过在其身上留下很多道挠迹而已。 3 、 Waiting game: The two lions lie in wait behind a rock as the stand-off continues into daylight 耐性比赛:天光发亮,两狮仍爬伏在塘边岩石上,看似悠闲小憩,实则在 “ 熬马 ” 。两小时过去了,河马似乎要丧失耐性,慢慢走向岸边,企图侥幸夺路而逃;而此时两狮子全装作看不见,静若处子。 4 、 Forced out of his bolthole and onto dry land, the hippo is set upon by a vicious lion 当河马离开水池 50 米后,两狮便又开始了疯狂的进攻。 5 、 A lion leaps onto the hippo's back as the other one circles with intent. Blood can been seen on the target's back 二狮仍采用最初战术:一狮跃在马背上狠咬,另一只狮子则迂回进攻。 6 、 Both of the beasts are now in on the action with one on the hippo's back and the other biting it 二狮死缠不放,河马再次跑向池塘 7 、 The hippo, still under attack, makes a dash back into the water in an attempt to escape 河马终于来到水边,奋力一跃,企图再次摆脱进攻的两狮;第三只狮子出现了,要加入战团。 8 、 It's three versus one now as the lions claws at the injured hippo in the pond. There is now no escape 三对一:三狮扑上河马于水池边;呜呼,河马要在劫难逃了。 9 、 With blood streaming out of it, the hippo lies stricken underwater as two of the lions sink their teeth into it 河马被两狮掀翻,仰面朝天地被紧压在水下。 10 、 Game over: Lions 1, hippo 0 as the poor creature is devoured in the water. It did put up quite a fight though 战斗结束:河马被淹死,狮子们将饱餐一顿。
个人分类: 自然之美|4813 次阅读|25 个评论
既需实力 又需合力----评美国参院10月6日通过议案为排华法案道歉
热度 1 黄安年 2011-10-9 20:47
既需实力 又需合力----评美国参院10月6日通过议案为排华法案道歉
既需实力 又需合力 ---- 评美国参院 10 月 6 日通过议案为排华法案道歉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10 月 9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对于美国经济大国的形成和崛起具有重大影响的横贯两大洋的太平洋铁路建成已经 142 年了 中国“沉默 ” 劳苦华工对于这条有着世界意义的铁路建成并提前通车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性作用。美国的利益集团以华工过于廉价侵犯了美国工人利益而煽动排华浪潮, 1882 年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了排华法案,这是美国历史上唯一针对一个国家人民的排斥法律,从而成了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史、移民史、政治史和人权记录史上最可悲的记录之一。 1943 年 10 月 11 日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关键时刻,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要求美国国会正式通过立法 , 废除一系列排华法令。他说:“我们要有足够的勇气承认过去的错误 , 并加以改正。” “采取这种早就应采取的措施 , 纠正过去对我们朋友不公正的行为”。 1943 年 12 月 17 日美国国会迅速通过并由总统签署,宣布废除《排华法案》。多年来 , 美籍华人华侨和美国政界有识之士为美国国会通过为美国历史上排华行为正式道歉并采取相应措施的决议和法案。 2011 年 10 月 6 日 , 美国参议院 6 日晚以全票通过一项法案,为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排华法案等歧视华人法律表达歉意。报道称 “ 这一法案由参议员黛安·法因斯坦和斯科特·布朗等人联署提出。法案说,许多华人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来到美国,为美国经济发展、西部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却遭受到种族歧视与暴力侵害,美国政府还通过排华法案等歧视性法律,对华人造成了不小的伤害。对这些排斥华人的法律与其造成的不公正,参议院表示深深的歉意,并表示将致力于保护华人等少数族裔享有与其他美国国民相同的民权与宪法权利。”尽管这一法案姗姗来迟,也未能平息美国华裔的心灵创伤,还是具有象征意义, 表达美国民意的法律代表们意愿改变错误的人权记录和对华人的不友好政策,笔者以为这不仅仅是中国实力增强的结果, 这主要是各种合力的作用 , 既有中国逐步强大和美国需要中国的作用 , 更有美国华人坚持不懈的争取和美国政界有识之士协同努力的结果,仅仅依靠实力未必能导致参议院通过这类决议。 还要看到,这样的决议象征性大于实际意义, 笔者期望美国政府和国会有进一步的实际行动来挽回影响 , 例如通过具有约束力的决议为当年华工竖立纪念碑;为死难华工列出补偿费法案;组织调查委员会调查迫害华人华工真相等。此外,美国政府和国会需要从美国当年排华的错误导向中汲取教训,避免重犯当年制裁和排华的错误 , 如果一面通过决议为当年错误行为道歉,另一面继续重犯当年的错误 , 那么这种决议的积极意义会大打折扣的。 附相关报道和笔者《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前言( 2006 年 10 月)及《道钉 , 不再沉默 --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序言 。照片 7 张转自上述报道 , 更多照片请见笔者关于沉默道钉的两本书 (2006 , 2010) ******************* 美国参院通过议案为排华法案道歉 2011 年 10 月 09 日 09:02:43 来源: 钱江晚报 新华微博   美国参议院 6 日晚以全票通过一项法案,为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排华法案等歧视华人法律表达歉意。推动法案通过的华人领袖 7 日表示,这一法案通过为美国华埠了结了百年耻辱,带来了迟到的公正。   这一法案由参议员黛安·法因斯坦和斯科特·布朗等人联署提出。法案说,许多华人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来到美国,为美国经济发展、西部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却遭受到种族歧视与暴力侵害,美国政府还通过排华法案等歧视性法律,对华人造成了不小的伤害。对这些排斥华人的法律与其造成的不公正,参议院表示深深的歉意,并表示将致力于保护华人等少数族裔享有与其他美国国民相同的民权与宪法权利。法案通过后,布朗表示,尽管道歉并不能补偿过去这些歧视性法律为华人带来的伤害,但承认过去犯下的错误仍然非常重要。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10/09/c_122130804.htm 美参议院通过议案为排华法案道歉 排华法案有何内容 2011 年 10 月 09 日 07:49:49 来源: 光明日报 新华微博 *************************** 图为在美国的华人劳工。(资料照片) 美国参议院 6 日晚以全票通过一项法案,为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排华法案等歧视华人法律表达歉意。推动法案通过的华人领袖 7 日表示,这一法案通过为美国华埠了结了百年耻辱,带来了迟到的公正。 这一法案由参议员黛安·法因斯坦和斯科特·布朗等人联署提出。法案说,许多华人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来到美国,为美国经济发展、西部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却遭受到种族歧视与暴力侵害,美国政府还通过排华法案等歧视性法律,对华人造成了不小的伤害。法案认为,这些法律与美国独立宣言中人人平等的理念不符,与美国宪法精神相违。对这些排斥华人的法律与其造成的不公正,参议院表示深深的歉意,并表示将致力于保护华人等少数族裔享有与其他美国国民相同的民权与宪法权利。 法案通过后,布朗表示,尽管道歉并不能补偿过去这些歧视性法律为华人带来的伤害,但承认过去犯下的错误仍然非常重要。法因斯坦此前说,她希望道歉法案能让人们了解过去那段历史,为受到排华法案伤害的华人家庭带来慰藉。(光明日报华盛顿 10 月 7 日电 / 记者 余晓葵)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10/09/c_122130148.htm *************************** 美国华人反响 议案最早推动者之一、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主席薛海培7日对记者说,听到法案在参院通过的消息后他激动不已。他说,这一法案的通过为美国华埠了结了百年耻辱,带来了迟到的公正。他说,法案在参议院通过之后,下一步就是推动众议院版本的道歉议案通过。众议院版本的道歉议案由华裔女众议员赵美心联合众议员朱迪·比格特与麦克·科夫曼提交。薛海培希望能在明年5月前促成其通过。 薛海培认为,推动国会通过道歉议案只是这件事的第一步,下一步他还希望推动白宫方面对此作出表示,并在华裔社区开展长期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华人了解自己祖先在美国的历史,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王丰丰杜静)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10/09/c_122130148_2.htm ****************** 华人研究学者:让别人道歉,归根结底还是靠实力 2011 年 10 月 09 日 08:49:00 来源: 广州日报 新华微博 华人研究学者:美国排华潮涌动时清政府也曾交涉 但弱国无外交交涉也没用   翻拍于旧金山的美国华人历史学会展馆。华人使用摇槽淘金的老照片。 广州日报记者庄小龙摄 匆匆去修建铁路的华工。资料图片 在百余年之后,在美华人族群终于等来了这迟来的道歉。有美国华人领袖称,“这是美国华裔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一天”。   这迟来的道歉为何意义重大?号称将“平等”作为立国之本的美国,为何在百余年前出台一个针对华裔的排斥法案?昨日( 10 月 8 日),记者专访了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潮龙起,请他为我们一一道来。   史料记载,华人在 19 世纪中期开始进入美国。 1849 年,美国加州发现金矿,美国甚至世界各地因淘金热纷纷来到加州。华人也以极快的速度涌入美国。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潮龙起告诉记者,到了 19 世纪后期,华人交纳的淘金税占美国淘金税总数的一半。   排华根源 失业 + 工人运动   为拉白种工人选票,各州推出排华法案。    19 世纪 70 年代,美国发生经济危机,失业潮出现。排华思潮开始在美国白种劳工中抬头。美国工人认为,是华人劳工抢走了自己的就业机会。经济危机发生后,针对华人商店的抢劫、纵火和针对华人的暴力事件不断增加。   “美国工人的运动也影响到政界。政客们为拉白种工人的选票,在各州乃至联邦推出限制、排斥华人的法案。”潮龙起介绍,除了被当做经济危机的“替罪羊”,华人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也是他们被抵制的重要原因。   废除法案因世界局势   太平洋战争,美国需要中国作为盟国。 1943 年 2 月,《排华法案》被废除。   《排华法案》为什么会废除?潮龙起介绍,这与当时的世界局势分不开。    1943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需要中国作为盟国。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长期影响中美关系的《排华法案》问题引起美国国家领导人的重视。 1943 年 2 月,延续了 60 年的《排华法案》被废除。   尽管当时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曾将《排华法案》称为“历史性的错误”,但此后的近 70 年时间里,美国国会或总统都没有对这部违反美国宪法,违背美国立国的自由、民主和人权精神的《排华法案》表示道歉。   道歉不是“良心发现”   现在华人力量壮大了,再也不容小觑。   “但应该看到,这可不是美国政治家的‘良心发现’。在这近 70 年当中,一系列因素推动了今天的道歉。”潮龙起介绍, 20 世纪 60 年代之后,美国民权运动兴起,少数族裔开始伸张自己的权利。“排华潮”从法律上和社会氛围上都被打破。   一方面,美国本土的华人群体在发展和提升。他们从“劳力阶层”逐步转变为“知识阶层”,从低等行业上升到实业与金融业,从不敢“发声”到参政、争取政治权益。 ……………………………………………………………………………… 反映资本家剥削华工的漫画。   翻拍于旧金山的美国华人历史学会展馆,参与修筑北太平洋铁路的华工老照片。 广州日报记者庄小龙摄   另一方面,进入美国的新华人移民也不再是“猪仔”。潮龙起介绍:“到现在,美国共有 400 万华人,是亚裔移民中的最大族群。这些华人移民有的来自中国内地,有的来自港澳台地区,有的来自东南亚国家。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和掌握的技能、拥有的财产都有明显的提升。”   “让别人道歉,归根结底还是靠实力。 19 世纪后期,美国排华潮涌动时,清政府也曾与美国交涉。但‘弱国无外交’,交涉也没用。现在华人力量壮大了,再也不容小觑。”   被针对 只因树大招风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为何如此针对华人?这里面也有‘树大招风’的因素。”潮龙起介绍,在 19 世纪后半期,华裔是在美亚裔族群中的第一大族群。到 1882 年《排华法案》出台之时,在美华人的总数已经超过 10 万人。“当时就有美国媒体担心‘黄祸’,民间的工人运动甚至直呼‘中国人必须滚出去’。”   习相异 分歧导致排斥   “从生活习惯方面来说,华人还留着长辫子、喜欢聚居,这和美国本土居民截然不同。很多美国本土居民不了解华人,从而产生偏见,进而歧视、排斥华人。”潮龙起说,另外,美国的主流文化是建立在基督教基础上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美国人也害怕华人奉行的东方文化对此发起挑战。   “《排华法案》及其补充法案剥夺了中国人的移民权,也剥夺了在美华人的基本生存权。”潮龙起说。比如,不允许华人的妻女来美团聚,导致在美华人几乎全是男性。中国人最珍视的家庭被残忍分隔。    1885 年,也就是《排华法案》出台后的第三年,美国怀俄明州发生了“罗克斯普林斯大屠杀”。由于华工工资低廉,当地矿山大量雇用华工,导致大量白人劳工失业。   罗克斯普林斯在 1885 年 9 月 2 日发生排华暴力事件, 28 名华人劳工死亡, 15 人受伤。 75 所华人房屋遭到烧毁。   在《排华法案》实施的 61 年间,华人进入美国的通道几乎被封死,已经在美居住的华人也受到各种刁难或被遣返。   “到了 1910 年 ~1920 年期间,在美国的华人人数下降到 6 万多人。”资料显示,到 1943 年《排华法案》废除之时,在美华人的人数约为 7 万余人。(文 / 记者黄茜 通讯员卢健民,除署名外) 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钊   ■专家观点   通过道歉议案有利美国和谐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钊表示,美国参议院通过议案为排华法案道歉,是一项恢复历史公平和正义的积极举措,同时也对促进美国多族群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正面作用。   首先,排华法案问题是中美关系一个特殊的历史问题。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美国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问题。当时中国晚清官员懦弱,多次交涉无果,几十万华工在开发美国大西部过程中饱受奴役,之后却受到美国排华法案的长期打压和歧视。如今,美国参议院通过道歉议案,恢复历史公正,对促进中美关系起到积极作用。   对于美国自身,通过道歉议案也有其重大意义。美国是一个多族群移民国家。有美国社会学家表示,族群关系永远是美国社会最大的一个问题。“但美国至今仍存在种族问题,这是奥巴马自己也承认的。因此,通过道歉议案对今天美国多族群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大有裨益。”   这次参议院通过道歉议案,与中国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渐增也不无关系。“近年来,中美关系越来越对称。美国在很多方面都需要中国。这一点对于议案获得通过也会起到心理上的推动作用。”   美国华人组织还将推动众议院版本的道歉议案通过(由华裔女众议员赵美心联合众议员朱迪·比格特与麦克·科夫曼提交),争取在明年 5 月前获得通过。(记者 王希怡)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10/09/c_122130489_3.htm ***************************** 美修铁路华工多是江门人 每根枕木下都葬着华工尸骨 2011 年 10 月 09 日 08:54:03 来源: 广州日报 新华微博 1.5 万名华工十分之一以上死在铁路线上 几乎每一根枕木下面都埋葬着一个华工 华博馆内的塑像,再现了当时华侨在候审所被“问口供”的场景。 口供纸。    39000 多件华侨文物见证五邑先侨血泪史   在素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称的广东江门,那里有一座华侨博物馆,里面收藏了 39000 多件华侨文物,见证了五邑先侨们在异国他乡生存闯荡的血泪史。昨日( 10 月 8 日),记者来到华侨博物馆一探究竟。   “当时华侨出国,主要为了生存。”江门市华侨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解道。 19 世纪中期,中国内忧外患交迫,加上五邑地区人多地少,民众生活非常艰难,当时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先后发现金矿的消息传来,于是一批又一批五邑人前赴后继漂洋过海谋生。   “美国修建铁路雇用了约 1.5 万名华工,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江门人。” 华博馆工作人员讲解道,除了自然条件恶劣,华工们还要忍受白人监工的暴力鞭打,有十分之一以上的华工死在这条铁路线上。“几乎每一根枕木下面,都埋葬着一个华工。”   尽管华工为加州黄金的开采和铁路的修建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美国白人对华侨的歧视、排斥却有增无减。 1882 年,美国国会通过《排华法案》,开始限制外来移民进入,排华运动愈演愈烈。   口供纸——排华时期的独特产物   “《排华法案》通过后,华工出国谋生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自由,必须经过层层审核。后来, 1906 年的旧金山大地震使情况出现转机。”据华博馆工作人员介绍,旧金山大地震使当地政府存放的档案和资料毁于一旦,许多华人利用重新到移民局填写资料的机会,成为美国公民。为了应对美国移民局的审查,华侨们编制了一种“一问一答式”的移民培训资料,“口供纸”这种独特产物应运而生。  据华博馆工作人员介绍,当年华侨出国,要先由国外的亲友在当地移民局提交一份详细资料,官员会根据所提交的资料对申请者进行盘问,只要有一个问题回答不对(又称“爆纸”),申请者就不能进入美国。华侨们集中在旧金山的天使岛候审所等候接受歧视性的身份甄别,他们不仅要赤裸着身体进行体检,还要不停地被问问题。   据了解,目前华博馆收集到最早的口供纸写于 1902 年,而最长的口供纸则有 7 米长,上面记载了 800 多个问题。   华博馆工作人员介绍说,“口供纸是江门五邑地区所独有的一种华侨历史文物,它是美国排华的一个见证,贯穿了《排华法案》存在的整个时期。”   美国侨领致力废除排华法案   排华法案的废除,著名美国侨领司徒美堂可谓功不可没。   祖籍广东开平的司徒美堂年仅 12 岁时便只身远渡重洋去美国闯世界,旅居美国 69 年期间,他领导当地华侨团结互助、除暴安良,深受拥戴。司徒美堂曾多次以致公党的身份代表美洲洪门广大华侨兄弟,多次给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信,请求他提请国会讨论废除不得人心的《排华法案》。   罗斯福任司徒美堂所创立的华侨社团安良堂的法律顾问十多年,同司徒美堂结下深厚情谊。司徒美堂的来信言词恳切,使他深受感动。    1943 年 10 月 11 日,罗斯福向国会提交一份议案,要求尽快废除《排华法案》。同年 12 月 17 日,国会讨论通过了这份提案,罗斯福立即签署总统令,正式宣布废除实施了 61 年的《排华法案》。(文 / 图:记者华莹、黄国金、黄文生)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10/09/c_122130596.htm ********************** 《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前言 ( 2006 年 10 月) 19 世纪 60 年代和 80 年代横贯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在美国和加拿大先后建成,这在美国和加拿大历史上竖起了一座走向现代化、巩固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和谐的不朽丰碑。而这条铁路的建设与一个半世纪前远涉重洋来到北美的华工先驱们的伟大功绩密不可分。正是这支不畏艰险、勤劳朴素、沉默奉献的生力军,为太平洋铁路的建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862 年正值美国内战的关键时刻,林肯总统做出了建设太平洋铁路的重大决策 ,137 年前的 1869 年 5 月 10 日,是美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刻,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和联合太平洋铁路提前完工。经过连续七年协同努力艰苦奋战 , 两支筑路大军,即从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向东修筑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大军,和从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向西延伸的联合太平洋铁路大军,在犹他准州奥格登地区的普罗蒙特里丘陵处接轨,其中西段承担最艰巨任务的主力正是特别能吃苦和具有聪明才智的华工。这一壮举宣告了美国大陆在经济运行上开始连成一片,标志着美国经济进入狂飙发展时期,并推动美国成为联结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经济大国,同时也表明中国的最初移民潮,对美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加利福尼亚等西部地区的崛起,做出了杰出贡献。    1871 年,成立不久的加拿大联邦政府决定修建一条像美国那样贯穿东西海岸的太平洋铁路,几经周折, 1880 年 4 月破土动工,但是进展缓慢。 1881-1885 年数以万计的中国工人发扬建设美国铁路的艰苦奋斗精神,仅凭铁锤、钢钎等简陋工具,穿过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难以逾越的山脉,终于在 1885 年 11 月 7 日在克莱拉奇地区打下最后一口道钉。贯通加拿大全境的太平洋铁路,为加拿大的国家统一,推动加拿大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样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      中国劳工在建设横贯北美太平洋铁路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些无名的筑路英雄,就像无数沉默的道钉那样,铺就了横贯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大量华工从事高强度、高风险工种,其中许多人因疾病、高寒、超强度劳累,以及塌方、雪崩、坠岩等工程事故而殒身异乡。在美国,他们不仅酬金极其微薄,而且还遭受种族歧视和排华浪潮等不公正待遇。尽管如此,铁路先驱们忍辱负重、不屈不挠,用自己的血汗书写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1877 年美国国会两院调查中国人入境问题联合特别委员会提出的报告书 , 就是当年美国排华和中国华工贡献于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见证,表明没有中国华工的参与,中央太平洋铁路要按期修建成功是不可能的;中国华工承担了横贯太平洋铁路工程中最为艰巨的任务,付出了极大的牺牲;中国华工在众多劳工中,最为勤劳苦干,最为出色,是廉价劳动力的最好来源;美国政府和铁路部门给予华工的待遇和白人劳工相比是不公正的。按照美国自由民主的立国精神、美利坚民族的传统精神、勤俭奋斗的精神、自由移民国家政策、自由市场经济运行的公平竞争规则以及《独立宣言》所倡导的人权价值观,华工应当得到公正的待遇和客观的评价;作为迈向现代化、建设北美家园、与各族移民和谐相处的楷模,中国华工是当之无愧的。    华工对于美国和加拿大西部开发的贡献,并不限于建设北美大陆铁路。他们积极投身于北美社会的各行各业,顽强不息、奋发图强,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开创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在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内华达、亚利桑那、科罗拉多、爱达荷、犹他和新墨西哥等地和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等西部地区,华工开发金矿和其他有色金属;参加加州等其他路段铁路的修建,疏通河道、排涝改造加利福尼亚的低洼地、修筑堤坝、变沼泽地为农垦地;种植谷类等农作物和豆类等菜蔬,种植瓜果和栽培葡萄、苹果、核桃、樱桃、橙子等果树,使加利福尼亚成为果木园;此外,他们在发展捕鱼业、毛纺、制鞋、制帽、烟草、服装、冼衣、餐饮等行业中也起了独特的作用。早期赴加拿大的华工也不例外。华工在第一次北美移民潮中,无论是开矿、修路,还是务农,是名副其实的促进西部发展的生力军和推动东西文化交往的纽带。    然而不幸的事情随之发生 , 美国加州等地掀起了排华浪潮,华工的廉价劳力居然成了排华的主要依据。 1882 年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了排华法案,这是美国历史上唯一针对一个国家人民的排斥法律,从而成了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史、移民史、政治史和人权记录史上最可悲的记录之一。在加拿大,随着太平洋铁路的顺利通车,也在 1885 年规定对华人入境加征“人头税”的歧视性法案, 1923 年更通过了禁止华人入境的排华法案,排华浪潮席卷加拿大。在风云变幻,黑云压城的极其恶劣环境下,美国和加拿大华人华侨在其后半个多世纪的北美社会中,忍辱负重艰难生活,努力和美国、加拿大主流社会相适应,度过难关,继续奉献美国、加拿大的多元文化社会。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汲取历史教训,才能共同面向未来。中国华工建设北美太平洋铁路历史的经验表明:美国和加拿大经济大国的崛起和发展,包含着中国华人华侨开发和建设北美的一份贡献,仅仅认为美加的发展是美加白人及其后裔努力的结果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移民政策是关系美加经济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中国华工开发美国西部和加拿大所做出的里程碑贡献是功不可没的,然而某些私利集团在国会通过了历史上对一个国家居民的排斥法令,违背了对于自由、民主、人权的承诺。美加人民要求公正地对待中国移民,有远见的政治家开始重新审视对华移民政策。 1905 年底 , 西奥多 ? 罗斯福总统第五个年度咨文中承认 , “排除华人移民歧视政策”造成了“严重后果”,“我们国家过去对中国非常不公平 , 而且已经做了错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中结盟对法西斯侵略国家作战,在美国陆军服役的华人超过 1 . 3 万多人,占美国华人总数的 17 %,是美国各族裔参军人数百分比最高的族裔之一。加拿大的华人在二战期间应征入伍,被派往欧亚各个战场出色服务。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加深了华人华侨和美加人民的情谊,也促成了美加政府先后废除了排华法令,给华人华侨以公正的待遇。 1943 年 10 月 11 日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关键时刻,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要求美国国会正式通过立法 , 废除一系列排华法令。他说:“我们要有足够的勇气承认过去的错误 , 并加以改正。” “采取这种早就应采取的措施 , 纠正过去对我们朋友不公正的行为”。 1943 年 12 月 17 日美国国会迅速通过并由总统签署,宣布废除《排华法案》。加拿大政府也开始了纠正排华的错误, 1947 年 6 月 17 日加拿大国会通过废除排华法案。 2006 年 6 月 22 日加拿大政府就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人头税”政策向全加华人正式道歉。    排华在美中、加中关系友好交往史上是一幕令人很不愉快的插曲。雨过天晴之后,中国华人华侨开始了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新生活,迄今数以百万计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港澳地区、东南亚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华人华侨积极参与美国和加拿大的多元文化社会。美国、加拿大华人、华侨社会生活、结构和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几十年来,美国和加拿大华人华侨数量大增,在美国 2002 年时已达到 250 万,其中 70% 以上为第一代。 2005 年,华人已经成为加拿大第一大少数民族。今天,传统的唐人街已不再是华人华侨的主要聚居地,而是新移民甫抵新大陆的落脚点和中转站。在美国约 300 万华人华侨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已占三分之一强。华人华侨中具有高学历者的比例超过了其他族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北美主流社会的科研教育界工作,在工商企业界创办公司也渐成气候,并涌现出一大批闻名于世的杰出代表。美加华人在认同和努力融入美加主流文化的同时,还保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愤图强、坚韧不拔的精神,追求“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不仅“叶落归根”而且“落地生根”,为在丰富多彩的北美多元文化生活中奉献自己的力量,为东西方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为建设北美发展和谐社会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促进了美中加中文化交流和美中、加中关系的和睦发展,也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祖国统一事业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前进,那些“沉默的道钉”、那些建设北美铁路的无名华工,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客观公正的评价。美国和加拿大领导人曾多次赞扬中国华人建设美国和加拿大的历史贡献。中国领导人也一再给予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以充分评价。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曾说:“中国移民早就来到美国,并为开发西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说:“19世纪中叶,数以万计的中国工人和美国人民一起,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共同铺设了横贯美国东西的铁路大动脉。”、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中国数以万计的华工参加了美国横贯东西部大铁路的修建工作”,“无数人为这个工程献出了生命”。许多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高度赞扬华工建设北美太平洋铁路的功绩。这段历史愈加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美加许多城市和社区都为沉默的道钉立碑,纪念这些“籍籍无名”华工开路先锋的丰功伟绩。 1991 年美国伊利诺伊州政府向中国上海捐赠了一座用 3000 多枚道钉塑造的纪念碑,以表彰建设铁路的华工的功绩。碑文写着:“中国建筑工人所做的贡献是连接美国东西部海岸并促成其国家统一的重要因素。” 也许这碑文能告慰于那些曾献身于太平洋铁路的“沉默的道钉”。    跨入新世纪的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今天,面向欣欣向荣的浩瀚太平洋,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大国美国、人均面积世界第一大国加拿大、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应当共同珍惜和继续发展这来之不易的中美两国、中加两国人民间的友好交往,这是美加中人民和社会各界爱好和平与发展的人们的共同期望。 100 多年前,中国的劳工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越过重洋,构建中美、中加人民友谊的桥梁;在当代世界,太平洋理应成为联系中美、中加人民和政府间友好合作、和谐发展的更加坚实的纽带。    本画册依据许多珍贵的历史图片和较为翔实的文字资料,反映了 19 世纪中晚期数万华工漂泊海外的坎坷遭遇,展现了一百多年前在北美建设的华工从生存挣扎到立足生根,为当地文明的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希望画册的出版将有助于北美华人华侨了解、认识、参与建设北美社会的历史,有助于促进中国与美国、加拿大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和友好交往,有助于北美移民社会和多元文化和谐家园的建设。    本画册的图片包括历史老照片、历史图片、当年报刊杂志漫画,以及必要的历史地图、铁路建设图,历史文献等。画册希冀图文并茂,寓叙事于图片。画册的附录包括主要参考书目和资料、图片来源和注释,后记说明画册编著过程及感受。为适应不同读者对象的需求,本画册中前言、引言、附录,力图兼顾可读性、知识性、资料性。限于篇幅,在编辑出版时我们不得已舍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加华人生活巨变的大量珍贵图片资料。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黄安年   写于 2006 年 5 月 10 日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全线贯通 137 年周年之际   (《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前言原载《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6 年 10 月中文版) (说明 : 《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大型历史图片画册, 2006 年 10 月由五洲传播出版社以中文版、英文版分别公开出版,学术交流网 2006 年 10 月 27 日发布 http://www.annian.net/show.aspx?id=20100cid=21 )本书的 2006 年 4 月 4 日前言修改稿中还写有如下一段话 : “画册还反映了华裔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与美国人民并肩战斗打败侵略者的情景,汇集了近晚以来的美加华裔优秀代表,包括被誉为华人中的马丁·路德·金的王清福, 1932 年美国跻身好莱坞的华人艺术家黄柳霜( Anna May Wong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振道、丁肇中、朱隶文、崔琦、李远哲,著名华裔科学家吴健雄,美国华人著名建筑设计师贝聿明,著名数学家陈省身、丘成桐,美籍华人宇航员王赣骏、张福林、焦立中和卢杰,在经济领域,苹果电脑创始人王安,来自台湾的美国华人 Yahoo 创始人杨致远,华裔女青年——“越战纪念碑”设计者林璎,著名画家丁绍光,青年华人作家《南京大屠杀》的作者张纯如,美国第一位华裔劳工部长赵小兰,华人冰上舞蹈世界冠军关颖珊,发现当年华工工资账本的铁路华工后裔赵耀贵,为推动加拿大平反排华法案及人头税 83 岁华人老翁黄金焕,以及靠自力救助还原当年无名华工墓碑,重建百人墓的侨界领袖,华工后裔的国会领袖,毕生为人头税平反的二战退伍老兵等等,以期全方位、多角度真实地还原历史面貌。”由于篇幅限制 , 最后出版时内容中删去了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的部分。) 《道钉 , 不再沉默 --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序言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9 月 20 日发布 2009 年是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流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年。 140 年前的 1869 年 5 月 10 日,是美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刻,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和联合太平洋铁路提前完工。经过连续七年的协同努力艰苦奋战 , 两支筑路大军,即从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向东修筑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大军,和从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向西延伸的联合太平洋铁路大军,在犹他准州奥格登地区的普罗蒙特里丘陵处接轨,其中西段承担最艰巨任务的主力正是特别能吃苦和具有特别聪明才智的华工。美国太平洋铁路是美国近代工业化的标志性产物,这一壮举宣告了美国大陆在经济运行上开始连成一片,标志着美国经济进入狂飙发展时期,并推动美国迅速崛起为联结太平洋和大西洋两大洋的世界经济大国,同时也表明中国的最初移民潮,对美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加利福尼亚等西部地区的崛起,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的丰功伟绩和奉献精神应为人们所了解,并给美国和中国人民以多方面的启迪和教育,成为美中人民友好交往、协同发展的难得教材。我们应该永远怀念这些沉默无语的“道钉”。 在谈到推动美国崛起的诸因素时,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外来移民对美国崛起所起的积极作用,也不能不提到南北战争后美国经济进入狂飙发展时期时铁路先行的作用,其中横贯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的建成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铁路运输是美国工业化道路中的先行官,对加快太平洋铁路在 1869 年的通车做出无可替代的历史功绩正是远涉重洋沉默奉献的攻无不克的冲锋队和敢死队的外来中国农民工。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近代中国最早一批的建设北美世界的农民工 ---- 华工和美国的崛起有着不解之缘。 但是在犹他准州奥格登地区的普罗蒙特里丘陵汇合处的庆典上,人们分享欢乐时,竟然没有华工的身影。招募华工的倡议者查尔斯·克劳克感到很尴尬,便在萨克拉门托的一次庆祝会上以一句话提醒大家:“我愿意提请各位注意,我们建造的这条铁路能及时完成,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贫穷而受鄙视的,被称为中国的劳动阶级——归功于他们表现卓异的忠诚和勤劳。” 这一讲话被誉为美国移民史中著名的“一句话历史”。   历史是不该被遗忘的,太平洋铁路的建成离不开成千上万铺路的“沉默的道钉”——华工。正是万余名华工不顾生命安危和生活艰苦,在关键时间、关键路段,在平整路基、开通隧道、爆破山腰等关键岗位上连续奋战,才有横贯大陆的铁路开通。历史终于给勤劳纯朴、不畏艰险的中国工人以公正的评价。太平洋铁路贯通 50 年后,在犹他准州奥格登金色道钉 50 周年纪念活动中,一辆彩车上站立着当年被选中参加最后铺轨的八位中国工人中的三位,表明历史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华工对太平洋铁路建成的历史贡献一直为学术界所称道。有论著称,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完成“全为华人之功”,华工是“美国开路先锋”,“如果没有炸药知识并重视炸药的使用,如果没有中国人在令人目眩的高空贴在几乎垂直的悬崖上干活,如果没有中国人用生命闯过了白人难以忍受的艰苦难关,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负责的路段决不会建成。即使建成,时间上也要拖得很久。”“修筑这条铁路所要克服的障碍几乎是难以逾越的”,要“同山中的暴风雪和沙漠的酷热作经常性的斗争”,“这些困难的克服”,要归功于包括华工在内的数千劳工的“勇敢和献身精神”,施工中“最沉重的部分都落在他们强壮的肩膀上”,“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发觉中国劳工比加利福尼亚本地劳工更为得力,更能使公司获得巨大利润。这使后来承包美国西部地区铁路工程的资本家竞相仿效,引入更多的中国劳工。”华工修筑中央太平洋铁路中最艰难的一段被称作“ 19 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建筑”,连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也说,正是有了这条铁路,八十天环游地球的梦想才得以实现,“过去即便在最顺利的情况下,从纽约到旧金山也要走六个月,而现在只需要七天”。    1998 年我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华人在开发美国西部所作的历史贡献与中美关系”上海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提交了《 1998 年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与在美华工的贡献》长篇论文 , 以充分的历史文献资料论述在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设中,华工以中国人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出众的聪明才智,为筑路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取得了决定性的贡献。他们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大量华工在高强度、高风险劳动中死亡。然而令人愤慨的是,中国劳工在当时受到了酬金微薄、种族歧视和排华浪潮等不公正待遇。这种现象,甚至引起一些有良知的美国人的不平。今天,正确评价华工的贡献和揭示他们的悲惨遭遇,还他们一个公道,将有助于中美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 2006 年 , 我编著了大型历史图册《沉默的道钉 ----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五洲传播出版社,中英文版同时出版) , 该画册依据许多珍贵的历史图片和翔实的文字资料,反映了 19 世纪中晚期数万华工漂泊海外的坎坷遭遇,展现了一百多年前在北美建设的华工从生存挣扎到立足生根,为当地文明的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画册的图片包括历史老照片、历史图片、当年报刊杂志漫画,以及必要的历史地图、铁路建设图,历史文献等。画册希冀图文并茂,寓叙事于图片。画册的出版有助于北美华人华侨了解、认识、参与建设北美社会的历史,有助于促进中国与美国、加拿大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和友好交往,有助于北美移民社会和多元文化和谐家园的建设。    随着时代的前进,那些“沉默的道钉”、那些建设北美铁路的无名华工,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客观公正的评价。美国和加拿大领导人曾多次赞扬中国华人建设美国和加拿大的历史贡献。在跨入新世纪的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面向欣欣向荣的浩瀚太平洋,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大国美国、人均面积世界第一大国加拿大、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应当共同珍惜和继续发展这来之不易的中美两国、中加两国人民间的友好交往,这是美加中人民和社会各界爱好和平与发展的人们的共同期望。一个半世纪前,中国的劳工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越过重洋,构建中美、中加人民友谊的桥梁;在当代世界,太平洋理应成为联系中美、中加人民和政府间友好合作、和谐发展的更加坚实的纽带。 2009 年是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改革开放 30 周年,也是中美建交 30 周年,共同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和国际事务严峻挑战,美中两国之间再次携手共进,回顾 140 年前中美两国人民合作共建北美太平洋铁路的历史,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去年以来,山东齐鲁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等电视媒体告诉我,准备拍摄北美铁路华工的系列记录片或进行专题报道 , 我尽己所能提供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及建议 , 希望这些影视记录作品能够早日和观众见面。 笔者曾多次呼吁加强对于华工建设北美太平洋铁路的学术网络开发和系统研究工作 , 在这方面美国已经远远地走在我们的前面,笔者希望看到社科院、教育部等主管科研部门做出积极反响。国家科学院的信息研究部门和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合作研究开发 , 将会事半功倍。 华工建设北美太平洋铁路的研究实际上也应该是投资上亿的“清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涉及清政府时期的涉美和涉及英属加拿大的关系。我们不仅需要列入研究计划 , 还要投入足够的人力和财力。 华工建设北美太平洋铁路的研究涉及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的历史文献档案资料收集和研究 , 这是一项基础性的研究工作 , 迄今我们的华工究竟有多少人在多长时间内参加了北美太平洋铁路的建设 , 还不甚了了,国内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对此也极少涉猎。 我国近代农民工最早出洋并取得最大成效的莫过于华工建设北美铁路 , 他们对于建设北美家园的贡献最大 , 然而又是弱势集团 , 如何维护这些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保障他们的基本人权,是我们在研究农民工问题上需要特别重视的课题。 华工建设北美太平铁路的研究涉及对于华工遗族的追踪调查 , 这是口碑史料的重要内容 , 需要有专门部门负责牵头来从事这项研究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国内的而且需要美国和加拿大的学者协同配合,笔者在美国曾去过麻州北亚当斯探访在高校任历史系主任的华人教授,他告诉我在北亚当斯就有一些安葬华人的坟墓,上面写的是英文名字,中文名字叫什么需要考证,其中有些人可能是太平洋铁路建成后来到这里的。 从事美中关系史研究不仅要考察研究政治和文化现状,而且要研究历史上美中两国人民的交往,像具有标志意义的建设北美太平洋铁路的研究是个重要的立项题目,我们的各类社科项目和美中关系史研究会的研究者需要重视这一课题的研究。 大型图册《沉默的道钉 --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展现给读者的是珍贵历史图片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本书《道钉,不再沉默 --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则主要是对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的文字研究成果和资料辅以必要的图片。该书不仅集中了笔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 而且充分阐述深入研究这一课题的历史、现实意义,呼吁学界和媒体以“道钉”精神来探寻 140 年前中国建设北美家园农民工们的历史贡献和默默无闻的奉献。 本书收录了 31 篇文章。开篇《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与在美华工贡献》详尽论述了建成与华工的关系。第 2-16 篇是对《沉默的道钉 --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画册的详细说明和补充 , 限于篇幅画册中言犹未尽的部分在这里都可以看到,尤其那些资料来源对于进一步研究有着借鉴意义。第 17-27 篇说的是笔者对铁路华工问题的研究成果和建议。第 28-31 篇则附有四位专家对于笔者北美铁路华工研究成果的批评。 蒙白山出版社积极支持出版本书 , 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献给 140 年前建设北美太平洋铁路的华工 ---- 沉默的道钉! 写于 2009 年 6 月,修改于 2009 年 7 月 (原载《道钉,不再沉默 --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第 1-5 页,白山出版社, 2010 年版 , 又载《社会科学论坛》 2010 年第 16 期第 203-208 页)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364761
个人分类: 纪念沉默道钉(07-11)|4115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20: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