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星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无题
hayamu 2013-12-17 18:29
无题 亿万星云漫卷 恒河沙数大千 一芥尽纳须弥 梵天更有梵天
512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3中华之光】候选人:星云法师
热度 5 lily201268 2013-11-14 22:05
请关注、转发: 央视中华之光,网络票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请投星云大师,大师一生致力推动中华文化,净化人心,不辞辛劳 ,只为让中华文化发光发亮!请广为转发,谢谢! http://news.cntv.cn/special/2013zhzg/ 如果星云大师被选,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首位宗教人士以正面访谈介绍的形式出现在中央电视台,非常有助于佛教这股“正能量” 的传播。无论我们出于弘法还是护法,请各位力挺大师,帮助转发投票!!!点击网址就可以打开网络链接,找到大师的头像就可以 投票了。
3955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NASA公布爱斯基摩人星云壮美死亡照片
redtree 2013-7-18 19:21
NASA公布爱斯基摩人星云壮美死亡照片 作者:孝文 来源:新浪科技 发布时间:2013-7-16 11:09:12 美国宇航局公布的一幅合成图像,展示正在剥离外层的恒星NGC 2392。NGC 2392也被称之为“爱斯基摩人星云” 照片在可见光波长条件下拍摄 照片在X射线条件下拍摄 NGC 2392也被称之为“爱斯基摩人星云”,从地球观察时好似一张被皮大衣围住的脸 美国宇航局公布的另一幅NGC 2392图像。这颗恒星距离地球大约4200光年,已进入生命的最后阶段 北京时间7月1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大约50亿年后,我们的太阳将耗尽氢燃料,温度开始降低,成为一颗红巨星并剥离外层。在距离地球大约4200光年的太空区域,一颗被称之为“NGC 2392”的恒星已经进入这一阶段。NGC 2392也被称之为“爱斯基摩人星云”,从地球观察时好似一张被皮大衣围住的脸。 11日,美国宇航局公布了一幅合成图像,展示NGC 2392的壮美景象。NGC 2392的“皮大衣”实际上是恒星的外部物质,正被每小时5万公里的风吹离死亡的星核。随着外层物质的剥离,密集炙热的星核被超热气体包围。宇航局称:“这个炙热星核的表面温度大约在5万摄氏度左右,正在速度更快的恒星风作用下喷射外层,速度达到每小时600万公里。这颗炙热恒星产生的辐射以及快速和较慢恒星风之间的交互作用形成了一个行星状星云的复杂的丝状外壳。最终,这颗恒星的残余将发生塌陷,变成一颗白矮星。” 通过将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在X射线条件下拍摄的照片以及哈勃太空望远镜在可见光波长条件下拍摄的照片结合在一起,科学家绘制出颜色丰富并且景象令人敬畏的NGC 2392图像。宇航局指出:“NGC 2392合成图像的紫色区域采用了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的X射线观测数据,展示了这个行星状星云中央区域温度达到数百万度的气体。图像中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区域采用了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展示了这颗恒星正在剥离的外层的复杂结构。” 类似“爱斯基摩人星云”这样的恒星被称为行星状星云,我们的太阳也会在未来变成这种状态。“行星状星云”是一种容易被人误解的描述,这种星云实际上与行星没有任何关系。宇航局指出:“这个术语是一个历史遗产,因为早期天文学家在使用小型光学望远镜观察时,这种天体的外形好似行星盘。” ​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1241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文献』(十四)期待年中的银心吸积
qianlivan 2013-4-7 09:43
最近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就是今年将有一团气体云(G2)运动到银心黑洞附近,气体吸积将由可能引发爆发现象。届时可能会观测到来自银心黑洞的X射线、红外、毫米波和亚毫米波爆发。这对于探测银心黑洞的性质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已经有一些文献对G2的产生做出了猜测,新星爆发、行星状星云、行星盘蒸发。不过对于预测可能的银心黑洞吸积来说,重要的是观测性质,具体就是,时间何时发生?会有什么样的观测特征?应该怎么观测? 根据轨道计算,最初给出的预测是气体云在2013年7月到达近星点,也就是说气体吸积发生在此前后。不过根据最新观测结果,气体云将在2013年9月10日到达近星点(图1)。届时应该会有X射线爆发和红外波段的爆发。不过,这个预测是很粗略的,因为气体云在接近黑洞的过程中收到潮汐力影响应该逐渐散开,所以难以定义何时算是到达近星点。进行流体的数值模拟是比较合理的做法。三维流体模拟显示2013年5月就能形成吸积盘,也就是说爆发可能在较早时候就开始了(图2)。 无论如何,可以肯定的是,今年会有很多望远镜指向银心,等待捕捉这次激动人心的银心吸积事件。 参考文献 arXiv: 1201.1414v1 arXiv: 1209.1638v1 arXiv: 1209.2272 图1 图2
个人分类: 知识|293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星云大师:影响你一生的十句话
lily201268 2013-3-24 00:57
幸福到底是什么?闭起双眼,用心感觉,你会惊奇的发现,原来幸福就在身边:幸福是一杯凉茶,它能给你传递温暖;幸福是一句关心的话语,它能把所有疲劳消除。幸福是爱笼罩心的时候产生的一种感觉。幸福就是一盏灯,照亮了人前进的道路。幸福是无法买到的,幸福是需要珍惜的。郑博士今天特别辑录星云大师的语录给朋友们,希望大家受益一生: 星云大师:有很多人的话影响了我的一生,今天就将对我一生受用很大的“十句话”转送给大家,但愿大家也一样受用。 一、不做焦芽败种:出家人如果不发心普度众生、广利人天,就如同焦败的种子。不做佛教的焦芽败种,激励我一定要做个有用的人,对佛门要发扬光大,对社会要有所贡献。才能非上天所赐,未来成就与前途,要靠自己去成就,发挥自己的光与热。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人生之所以能有成就,来自于父母、师长、亲朋的助缘很多,靠我们自己成就的很有限。 二、你可以没有学问,但不能不会做人:人不仅要知道读书,更要学以致用,尤其是做人。人难做、做人难,有些学者专家很有学问、很会发明,但是在人情世故上则一窍不通,青年人之所以不会成功,乃在于话不会讲,或不知要讲好话。在现今的社会,人要有表情、音声、笑容,才会有人情味。除了读书学习外,努力做很重要。 三、懂得感恩者,才会富贵:一点头、一微笑、主动助人,都是无限恩典。父母、师长、国家、亲朋的滴水之恩,要涌泉以报,接受的人生是贫穷的,感恩的人生才富贵。 四、不要向别人要求什么,要问自己能给别人什么:要想做个有用的人,要如太阳一样,每天散发光与热给大家。与人相处要能包容忍耐,我们的存在都是外在因缘的聚集,因此人要懂得回馈感恩。 五、皆大欢喜:与人相处做事,要皆大欢喜,宁可自己吃亏受委屈,不要凡事只想到自己。 六、心甘情愿:凡事尤其是弘法利生,都要本着心甘情愿去做事,不计较名利好处。因此做事要有原则,即使别人多么荣华富贵,也要忠于职守,心甘情愿淡泊过一生,不为外界所动。 七、凡事不要生气,但要争气:对自己的理想要坚持,不要受外界言语的影响而丧志,只要有心,终有一天会完成所愿。 八、你可以不信佛祖,但不能不信因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因果是很现实的,人都活在现实中,怎么可以没有因果观念? 九、你什么都可以失去,但不能失去慈悲:一个人在挫折、磨难、灰心、困惑之时,如果保有一颗慈悲的心,将来一定会有办法。 十、我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能没有信仰:信仰是人生的目标、轨道,有了信仰人们可以找到自己,明自自己,发觉自己。 星云大师(释星云1927-),俗名李国深,农历七月二十二出生,原籍江苏江都,为临济正宗第四十八代传人。国际著名佛学大师,佛光山开山宗长,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1967年创建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佛光山寺第一、二、三任住持。先后在世界各地创建200余所道场;创办九所美术馆、二十六所图书馆、出版社、十二所书局、五十余所中华学校、十六所佛教丛林学院;著作等身,对佛教制度化、现代化、人间化、国际化的发展,厥功至伟。
12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星云大师:四点建议 圆满你的人生
gangli1978 2013-2-7 12:34
星云大师:四点建议 圆满你的人生  每逢过年期间,最常见到一般人家门口贴着一副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春满乾坤”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要用什么来圆满自己呢?圆满人生的方法有四点: 一、满口的好话: 人与人来往相处,必须靠语言来沟通,假如我们每天见到人都能满口的好话,经常把“你好”、“你早”、“谢谢你”、“对不起”挂在嘴边,必能获得许多的友谊。就像我们到美国观光,看到美国人彼此见面,不管认识不认识,一见面就说“哈罗!”“你好吗?”对方听了自然也很欢喜。所以,人与人之间如果能够“相逢说好话”,必能和谐无纷争。 二、满手的好事: 每个人天生有一双手,手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手是给我们做好事用的。比方说:我是个读书人,我把书读好,把字写好;我是个音乐家,我把琴弹好;我是个画家,我把画画好;我是个家庭主妇,我把菜煮好;我是个公务员,我把事办好。能够做好本分的事而有益于大众,这就是好事,千万不要像强盗小偷,把手用来为非作歹,最后才来感叹自己“满手的血腥”,徒然后悔莫及。所以我们要满手的好事,才能圆满人生。 三、满面的微笑: 世界上最美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微笑。一个微笑,比什么色彩都要好看,如果人和人见面,都能脸带微笑,这个世界必然多采多姿,必能令人时时沐浴在春风里。 四、满心的欢喜: 世间上最宝贵的,不是金钱,不是名位,而是满心的欢喜。不仅自己内心有无限的欢喜,还能把欢喜散播给别人,能够让欢喜布满人间,这才是最圆满的人生。 所以,如何圆满人生呢? 一、满口的好话;二、满手的好事;三、满面的微笑;四、满心的欢喜。 
14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太空中的几何形状
热度 1 jiangxun 2012-4-26 09:43
作者:蒋迅 Source: Wikipedia Source: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宇宙中的天体千七百怪,我们怎么发挥想像力都不为过。不过,一般不外乎椭圆形、带旋转螺线的圆盘形和不规则形状。但是如果一个天体太有规则了,反而让人不能理解。而这样的过於规则的天体确实存在。今天给网友们看的就是一些这样的天体。 土星北极的六边形云团 Source: NASA 第一个是:2010年3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的图片显示,一个奇异的六边 形云团环绕著土星北极,其容积相当於四个地球那么大。这个图案吸引了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卡西尼(Cassini)太空计划科学家们的兴趣。自从 26年前被旅行者号飞船发现后,这个六边形相对於土星的自转率和轴线似乎保持不变。 红矩形星云 Source: MSNBC 第二个是:2005年由哈伯太空望远镜发现的 红矩形星云 ( Red Rectangle Nebula )。 对称性的可能解释是中心的恒星-实际上是靠近的一对恒星-被很厚的尘埃环环绕著,流出的气流使球形延展变成锥形。因为我们是从侧面看见这个环,因此锥状的 边界呈现出X的形状,不同的阶梯被认为对应著不同气流的发生和过程。在麒麟座距离约2,300光年远的红矩形星云在未来的数千年,核心低温的恒星变成高温 的白矮星时,应该会转变成为行星状星云。 长方形星系 Source: Daily Galaxy
个人分类: 航天|561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朋友交往之三要素: 心 诚 实
dongzg101 2012-1-4 08:34
一日禅:朋友交往之三要素:心 诚 实 2011年12月27日 09:49 来源:《包容的智慧Ⅱ》 作者: 星云法师 11 人参与 3 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朋友交往之三要素:心诚实。(图片来源:资料图) 在一生中,我们认识很多人。当你身处异地身无分文时,谁第一个给你关怀?你人生失意时第一个向谁倾诉?突发灾害时,谁冒着风险第一个来救你?当你离开官位时,谁又愿意陪你在一起喝一杯“凉”茶呢?以金相交,金耗则忘;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逝人伤;唯心相交,友不失矣。 推荐阅读: · 经书结缘 · 车祸现场再现“超度僧” 大爱引众生同祈祷 · 素食文化:告诉你 老子可是吃素的 · [圣迹]厦门南普陀寺 创办中国最早的佛学院 · 金钱本身无善恶 赚钱与修行不对立 相关链接: · 一日禅:雪中送炭 助人为乐 · 一日禅:如何面对讥毁 · 一日禅:一切从我开始 多一分承担 · 一日禅:感谢烦恼 使我们成长 · 慧海慈航:幸福的要素是用慈悲心和智慧感受生活 杨成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标签: 禅 佛教 寺 朋友 心 诚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0人 分享到: 凤凰网个人中心 请先登录再进行操作 帐号: 密码: 记住登录状态 找回密码 注册凤凰通行证
1026 次阅读|0 个评论
6年前,我还在问别人文献杂查,一个耐心的哥哥告诉我google scho
热度 2 luxurytt 2011-5-21 09:02
下午等着回家,翻开bbs以前的信件。。 内牛满面啊。。 还找到一篇当年问renjie的信,没想到一晃几年过去了,他又坐我旁边了。。 ================ 发信人:** (大火),信区:OurUSTC 标题:Re:(在线等)想查一个老师发的文章,怎么办,在哪里? 发信站:瀚海星云(2005年02月25日21:57:44星期五),站内信件 http://scholar.google.com/ 【在** (跳跳fay)的大作中提到:】 :我想知道他研究的是什么方向 : : : :物理方面的 : : : :谢谢了
3827 次阅读|5 个评论
研炭翁说碳(七)——碳在地球上的轮回转世
热度 11 wangmaozhang 2011-3-2 13:31
研炭翁说碳(七)——碳在地球上的轮回转世
地球起源于 46 亿年前原始星云,碳是形成地球宇宙微粒的主要构成元素之一。随着地球的演化,碳在地球的不同圈层内也在不断地变动和演化。地球中重元素较多,从地表到往下 16 公里 的地层,包括大气层和水圈在内,碳的质量分数仅为 0.08% ,其丰富程度仅列第 14 位,远低于氧、硅、铝、铁等元素。但是,碳却是存在形式最复杂的元素。基于碳的极高成键能力和独特的性能,唯有碳,才能够成为太阳能的主要 化学能源 载体;也只有碳,才能成为构成地球上各种生物体的骨架元素。 地球上的碳,除了大部分演化为 碳酸盐和 化石 燃料外 , 也有极少量在各种特殊条件下转化为单质碳,如石墨和金刚石,甚至还有天然富勒烯和纳米碳管。 在各种特殊条件下,碳在宇宙和地球上演化为众多的有机分子 ( 如碳水化合 物、 氨基 酸、 蛋白 质、 核酸等 ) ,进而发展成能自我重构的大分子,即有遗传信息的原始基因片段。这些原始基因片段利用自身及周围材料,在光能等作用下通过生物化学反应重构自己的躯体 , 在不同的条件下经过长时间的进化发展,在地球上终于形成了当今包括人类在内、各种动植物繁衍的大千世界。 地球上所有的“能 ” 均来自太阳。物质可以循环,但能量消耗转化后却不能再生。自养型植物可通过其体内的叶绿素吸收太阳能使低能量的 二氧化碳( CO 2 ) 和水转化为高化学能的糖类贮存于体内,而异养型动物则要通过食物链由植物或其它动物取得能量来保持自身的机能。生物通过有控制的呼吸作用缓慢地燃烧糖类释放出 CO 2 ,同时产生能量供生物体维持其生命。这一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而正是碳在这一演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也只有碳才能完成这一重大使命。 佛教认为人可以转世,既有我这辈子必然有上辈子,并且认为转世的不是肉体,而是灵魂。然而,从科学角度看,人体中可转世轮回的只有身体中的碳,它既有今生,还有前世。任何人身体中的碳无不来自亿万年前恒星的热核反应。人和其他动物一样,每天通过食物输入新的含碳有机物,以提供维持生存的能量,同时又通过呼出 CO 2 及排泄出残余含碳废物,进行体内碳原子的不断代谢更新。人在百年之后,整个躯体中含有的碳物质将飞灰烟灭,在细菌及氧的作用下完全分解成 CO 2 ,如果这些 CO 2 与日常呼出的 CO 2 被植物吸收就又有可能再次轮回到下一代的人体中。说不定你身体中的某一碳原子几千年前曾在秦始皇身上呆过,也可能上辈子曾在牛马体内停留,各种几率都有,但是因为碳原子的数量实在太多,每一种情况的单一可能性又极低极低。 地球上贮存碳的最大两个碳库是岩石圈和化石燃料,其总含碳量约占地球上碳总量的 99.9 %。地球上还有另外三个碳库:即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这三个库中的碳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中不停地交换。岩石圈中碳主要以碳酸盐形式存在总量为 6 × 10的 16 次方 吨,大气圈以 CO 2 和 一氧化碳 形成存在,总量为 7 . 2 × 10的11次方 吨,水圈中以多种形式存在,生物库则主要以有机物存在,海洋中含碳量是大气中含碳量的 50 倍,为 3.84 × 10的13次方 吨。 释放 CO 2 的库,称为“源”( Source );吸收为 CO 2 的库,称为汇 (Sink) 。岩石圈中的碳借助于岩石的风化和溶解,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火山爆发等可重返大气圈和水圈。贮存在动植物体内的碳也可因燃烧死亡后细菌分解等途径转化,将 CO 2 释放于大气中。陆地生态系统也与大气迅速交换 CO 2 ,但其循环周期要数十年。地球早期陆地未被现代大气 CO 2 饱和,故当大气 CO 2 增加时,陆地植物是人为碳的潜在碳汇。大气中 CO 2 不断在海洋表面与之交换 CO 2 ,但海洋表面吸收 CO 2 的能力却随大气中 CO 2 的浓度增加而降低 。 地球上碳的循环 温室效应是大气吸收太阳热的一种效应,起主要作用的是大气中被称为温室气体的微量气体,包括 CO 2 、甲烷、水蒸气、氯氟烃等,它们比其它气体传递红外辐射的效率更差,使能量在对流层中积累,这些气体浓度的增加将使气候变 暖 。 人类的生存通过人体的新陈代谢燃烧各种含碳有机食物所积累的太阳能而得以维持,同样人们的生活也是依靠含碳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释放所积蓄的太阳能来提供衣食住行各方面所需的能量。随人类繁衍增多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所消耗的能量也与日俱增,碳的消耗量也大大增加。 1850 年到 1950 年的 100 年间,从化石燃料计算全球所消耗的碳仅 600 亿吨,而目前每一年的量就达到 80-90 亿吨碳。按 1 吨碳燃烧后将放出 4 吨 CO 2 计算,一年就有约 350 亿吨 CO 2 排放到 大气中。事实上,全球大气中 CO 2 含量已由 1800 年的 280ppmv 增至目前的 380ppmv 。而 1860 年以来 , 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也增加了 0.6 ± 0.2 ℃。 工业革命后的近 200 年来,人类活动已大大地改变了地球上碳的循环。 全球变暖将进一步加剧海洋、土壤中储存的碳以 CO 2 形式释放,冰山和积雪的减少将严重影响世界 1/6 人水的供求。由于海平面将升高,估计到 2100 年海平面可能上升 15-90cm ,若在 50cm 左右 就 将有 900 万人直接受到影响。气温的提高也将带来气候异常、物种消失、空气湿度的进一步上升。 正是由于碳作为能量载体的循环所带来温室效应等问题,需要人们 对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进行深刻的反思。 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推动世界向低碳经济发展,朝节能减排方向转变, 也更要求“ 低碳 ”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养成自然而然地节约身边各种各样的资源。倡导低碳生活,呵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值得提醒的是,这里所谓 “ 低碳 ” 的“碳”是 CO 2 的简称。实际上,人类将碳元素作为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正欣欣向荣,日新月异,各种碳质材料正在提高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更多利用“材料碳”,就会更少使用“能源碳”,排出的 CO 2 也将更少。详情请看研炭翁说碳(八)碳作为材料的开发。
13803 次阅读|25 个评论
[转载]星云大师说:
weiweiGO 2011-1-20 10:43
在微博上看到的,挺喜欢的几句话与大家分享。 星云大师说:成就大器要有四个条件:1、要经得起烦嚣,二、要受得了气愤,三、要忍得下挫折,四、要耐得住时间。做人处世,一切都要能承受得起。心胸豁达开朗的人,凡事看得高远,不会被眼前的得失所蒙蔽;心中狭隘的人,则处处与人比较、计较,徒增烦恼,往往不能成事,成不了大器。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2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太阳系的起源
热度 3 llllaa 2010-9-1 22:08
我们身边的太阳系包含了很多的物理秘密,至今主流学说中还存在大量的错误认识,这里只说说太阳系的起源学说。 关于太阳系的起源,历史上曾经产生多个说法,这里不一一介绍,现在主流学说是星云学说,星云学说能够很好地解释太阳系内行星都在一个平面上,而且朝一个方向旋转的现象,但是早期星云学说无法解释太阳系角动量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后来发展的星云说加入了太阳形成初期抛出大量物质,带走了大部分的角动量,并假设了行星产生初期的一些碰撞假设,从而基本粗略地解释了太阳系的大部分现象。 但是我要说现在的主流说法其实是不正确的,有两个疑问无法解决: 1、太阳系星云的初始角动量来自何方?因为现在太阳系的角动量不为零,那么可以知道初始星云的角动量也不为零,如果你说大爆炸初期抛出的这块星云就具有角动量,而所有星云总的角动量为零,那么这是个无法验证的证据,而且我们从银河系乃至更大的范围可以推断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2、各种元素的比例并不同于大爆炸产生元素的比例,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太阳系在宇宙中的特殊性,那么也就没有可靠理由解释太阳系内元素比例的不同的根源。 我的理论表明太阳系的起源并不是由星云演化而来,所有的元素都是由恒星内部产生,太阳系的所有行星都是恒星经过超新星爆炸后的残片,被太阳俘获后形成行星,这有点象俘获说,但是与俘获说完全不同,因为我们知道所有行星在一个平面上围绕太阳朝一个方向旋转,是由于万有引力的本质所引起,即我们现在所认识的万有引力公式是不精确的,真正的万有引力规律决定了当太阳俘获了一个行星后,行星的轨道会由一个随机的椭圆轨道向在一个平面内沿一个方向旋转的圆形轨道演化,而且轨道半径会逐渐缩减直至落入太阳,而且这也是所有天体自转的起因。
个人分类: 物理|8374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观星不完全手册总目录
hxx800 2010-8-5 14:12
第一部分(A集)观星ABC 01-《星之色彩》:主要介绍 恒星 光谱 02-《星之光彩》:主要介绍跟恒星亮度有关的名词,如目视星等、绝对星等、光度级等 03-《 星座 种种》:主要介绍星座常识 04-《十二星座》:主要介绍传统意义上的黄道星座 05-《恒星运动》:主要介绍恒星的各种运动形式 06-《月有圆缺》:主要介绍月相知识 07-《彼月而食》:主要介绍月食天象 08-《日有食之》:主要介绍 日食 天象 09-《日之轨迹》:主要介绍 太阳 一年中的视运动规律及对 地球 气候的影响 10-《黄道有光》:主要介绍天球黄道坐标系和黄道光 11-《经天纬宇》:主要介绍天球 赤道 坐标系 12-《皎皎河汉》:主要介绍天球银道坐标系 13-《特隆普勒Trumpler与疏散星团分类》:主要介绍疏散星团的分类 14-《沙普利Shapley与球状星团分类》:主要介绍球状星团的分类 15-《 星云 的分类》:主要介绍星云的分类 16-《哈勃Hubble与河外 星系 分类》:主要介绍河外星系的分类 17-《 宇宙 的结构浅探》:分太阳的近邻、猎户旋臂、 银河 系、本星系群、本超星系群、各超星系群等层面介绍宇宙结构 18-《极光瑰丽》:主要介绍美丽的极光 19-《近些年重要天象》:主要介绍2008-2013年值得注意的天象 第二部分(B集)星表荟要 01-《最亮恒星》:旧版介绍最明亮的99颗恒星,修订版更新至555颗,涵盖全部目视星等小于+4.0等的恒星 02-《梅西耶Messier天体》:介绍全部110个梅西耶天体和梅西耶天体马拉松观测 03-《科德韦尔Caldwell天体》:介绍全部109个科德韦尔天体 04-《班奈特Bennett天体》:介绍全部152个班奈特天体 05-《最佳NGC天体》:精选110个NGC天体,按季节顺序编排 06-《最显著疏散星团》:涵盖全天最显著的疏散星团 07-《最明亮球状星团》:涵盖全天最明亮球状星团 08-《最明亮行星状星云》:涵盖全天最明亮的行星状星云 09-《明亮弥散星云》:介绍全天最明亮的弥散星云 10-《最明亮星系》:涵盖全天最明亮的星系 11-《超级氢弹》:介绍肉眼可见的绝对星等极大的一百来颗恒星 12-《星云大观》:精选一百来个星云,图文并茂 第三部分(C集)三垣四象 01-《二十八宿简图》:自制的四象的简图 ...... 16-《天汉起末》:以天汉起末歌为蓝本介绍银河的走势 第四部分(D集)诸神星空 01- 88星座全真图集 第五部分(E集)杂七杂八 01-《蓝色星球》:图说美丽的地球 02-《图解科技史》:以英国皇家化学会网上资料为蓝本介绍科技发展史 03-《宇宙的化学逻辑》:以宇宙合称元素的顺序介绍目前发现的元素 04-《霍尔斯特Holst与行星组曲》:介绍霍尔斯特的行星组曲 05-《观星软件CyberSky使用详解手册》:介绍观星软件CyberSky的使用方法 06-《元素名称的来源》:介绍111种化学元素名称的来源 07-《元素使用不完全手册》:一些与元素用途有关的图片
个人分类: 未分类|2534 次阅读|0 个评论
宇宙中的两个龙状星云
jiangxun 2010-7-3 23:20
Abell 370星系团中的龙状星云 第一个是上面位於Abell 370星系团中的龙状星云,距离太阳系大约有50亿光年。龙状星云其实有一点欺骗人类的眼睛。Abell 370星系团(菊黄色椭圆的那些) 产生了引力透镜效应,由於恒星的巨大引力而使光线弯曲,於是放大了背景中的星系。龙头 (红色的,其中有蓝色的恒星) 就是其中的一个星系。在龙头的上面有三或四个星系,它们实际上是龙头星系的镜像。 我想介绍的第二个龙状星云是一个由红色和绿色的宇宙烟尘装饰而成的,它的编号是NGC 5189。那些彩色的“烟雾”是一颗恒星正在死亡的标志。对这个星云科学家们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因为它和一般的即将结束寿命的恒星有所不同。垂死恒星所产生的恒星羽状物几乎是圆形的,就像巨大的肥皂泡或者巨大的行星一样。但这个行星状星云看起来像一个奇怪的“S”形状。中心位置有一横杠,极有可能是由这个恒星的气体放电形成的内环投射而成的。从一个简单的球形恒星转变为一个如此复杂的对称物。 广阔无垠的宇宙真的是很奇妙。还有多少是我们不知道的呢?
个人分类: 航天|4420 次阅读|3 个评论
太阳黑子是什么
liuyuejin 2010-1-23 12:53
苏梅克—列维彗星我们还能记得吧!一颗彗星快要接近木星时,强大的引力把彗星撕成了大小二十一块一连串地撞向木星,如果撞向的不是木星,而是太阳出现的后果又是什么呢?那就是黑子又出现在太阳表面,只不过彗星太小,可能都很难看到,从以往的黑子大小看来,每一次的星体都远远大于我们的地球,这种现象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一个极度危险,而对于太阳来说是极其正常的事,这正是一个凝聚与分解的一个环节,你想一个星系进入收缩阶段,有多少恒星的星核,有多少颗恒星的半成品褐矮星,有多少行星和彗星都要进入再分解,这种方式是再分解的第一种方式。 这个问题不难理解,就我们太阳系这八大行星所俘获的卫星就有多少,这是被行星俘获了,要是被太阳俘获的几率是不是比这还大。消失的每一颗恒星都有数目不等的行星和恒星的半成品,以及恒星的星核。它们都不能,也不可能永远保留,在星系形成时所凝聚的一切都要进行分解和再分解,这是最基本的原则,每颗恒星都有再分解的责任和义务,且这种传承方式会一直伴随着星系的收缩。 褐矮星是怎么形成的 褐矮星一般认为鉴于小恒星与大行星之间的流产恒星,的确如此,这种天体确实是恒星的半成品,是在成长过程中断了“奶”造成的。 一个星系是由不同时期产生的恒星所形成的,一个星仔在成长过程中要不断地吸附物质云,也就是氚,在不断加大的星体表面进行氚的核聚变反应,在凝聚与分解过程中,分解了氚中的一个中子,而不断加大的星体是凝聚下来的氘,这个过程与其他恒星别无二样,但是物质云是不均匀的,恒星的星仔形成后,借助于辐射力在一定范围之内是浮动的,就在这行走的过程中走出了物质云,中断了核聚变的物质来源,把自己饿死了,特别是星系扩展的后期,会有一大批牺牲品成为褐矮星。 氚的核聚变反应是在星体表面进行的,如果中断了,也就无法再次启动,星体永远也达不到氘的核聚变启动的压力,从此无声无息地成为了宇宙间的流浪汉,由于表面的核聚变终止,也就没有了辐射力,星体的温度逐步下降,随着温度的下降,自转也就慢慢地停下来,最后星体就只有引力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833 次阅读|0 个评论
梵高《星月夜》及太空版《星月夜》
热度 1 zdwang 2009-8-5 07:49
个人分类: 科海拾贝|16657 次阅读|1 个评论
[小姬看片会回顾]情人节,和你一起看星星
eloa 2009-2-23 09:45
小姬 发表于 2009-02-19 10:00 本着让没来的人眼红,让来了的人高兴的原则,小姬看片会情人节特别行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小姬收到一支玫瑰情况下,撒花谢幕。 情人节,还有比和你一起看星星更浪漫的事吗? 【玫瑰,玫瑰星云爱情就是一场欺骗】 请问玫瑰星云在哪里,没看到啊! 其实我知道影片里是没有玫瑰星云的玫瑰星云和玫瑰的功能是一样的:爱情本就是一场欺骗嘛!(你们,都被我骗来啦!笑眯眯) 但,科学不是。 黄永明说: 玫瑰星云现在是可以看到的,冬日在麒麟座,但是用肉眼或者比较小的望远镜不太容易看到,从望远镜中也看不到这么美的红色。这其实跟拍摄使用的滤光镜,已经拍摄后期的制作有关东西。(呃好像连科学都会骗人,玫瑰星云本身欺骗了你,它本身没有这么美) 这部BBC的《仰望夜空:秋季星空》非常专业,把英国人的严谨表达的十分可爱。秋季天高云淡,月朗星明,Patrick Moore 先生在自己的花园里主办了一个秋分派对,与John Mason博士讨论每年此时如何来观看星空。 随着太空站带着身后的儒勒 凡尔纳单元舱在傍晚划过头顶,一轮明月缓缓升起。 John Mason博士用神奇之笔在天空中神奇一划,将邻近的明亮星星连在一起,仙后座、飞马座、仙女座就出现了! 通过这些星座,去找寻几个有趣的星云、星系和星团。他们用我们不可捉摸的编号将这些星星划归、分类,成为夜空中的坐标。为了它们,科学家们苦思冥想,哲学家们彻夜不眠,而我们,挥洒着源源不断的想象力。 正如一位观众所说,当我们仰望星空,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一万年前的夜空,在那些光点后面,或许,什么都没有,又或许,正在上演着别的太空歌剧。 Photo by 空错 【魔术师:浑身上下有一种气】 看了啊一个玻璃瓶子,没有缺口,一张塑胶皮,没有缺口,罩在玻璃瓶口,在牛皮上放一个硬币,一按就这么进去了! 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photo by空错 黄永明说:这是因为魔术师经过长期训练,身上带有一种气。 没错,他就是天文学魔术师,《南方周末》记者黄永明。老牌松鼠一枚。 他擅长的魔术就是刘谦在春晚表演的那一种近景魔术。说着,就让一对橡皮筋穿越了 黄永明说,这种气也可以传给别的人。你也可以用这种魔力。 Photo by 空错 【年龄差距、性别差距】 提问,永远是孩子的特权。 photo by 宇镭 *Q**一个七岁半的小女孩,穿着粉红色的毛衣*:我想问,为什么月亮不是光的呢?怎么是坑坑洼洼的呢? *A**黄永明*:其实到17世纪,透过天文望远镜,我们才知道月亮不是光滑的,而是坑坑洼洼的。(此时转向小女生)其实,宇宙中不是空空荡荡的,它有很多小星星,它们撞上去的!(小女生说:嗯~~~~摇头。)月亮知道吧?然后这个月亮呢,太空中还有很多比月亮还小很多的天体,呃天体石头它们会撞到石头上去。(小女生说:可是月亮是硬的呀。)力气足够大也能砸出来坑(黄永明擦汗同学们掌声) *小姬总结*: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确实是有一定困难的。尤其是当我们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的时候。如果你带了很小很小的女朋友呢,你跟她之间就会产生这样的差距这是给我们情人节的警示。 *Q**九岁就会使用佳能单反相机小男生*:冥王星现在到底归不归太阳系? *A**黄永明正色道*:冥王是归太阳系的。他只不过不再是行星了,太阳系现在是八颗行星。冥王星获得了一个别的称号:矮行星。(掌声) *Q5**岁小帅哥*:那为什么算成矮行星呀? *A**黄永明叹气*:这个将起来比较复杂这个(同学们的笑声)天文学家给中小学教师出了一个难题:怎么跟小朋友们解释这个问题?(小男生:我不是小学生,我是中班的。)他们还在捷克布拉格开了一个大会。在一个大屏幕上打出这个问题,让双方持不同意见的天文学家一个一个上去辩论。他们争得面红耳赤。 *A**历史系天文爱好者*:判定一个天体是否成为行星有三个标准:1,球形;2,足够大;3,其轨道与其他行星在同一平面上。而冥王星非常小,比月球还小,而且它的运行平面与其他行星交叉,所以它被降格为矮行星。太阳系中同样的天体还有谷神星等。 *A**黄永明补充*:其实在这些看似基本的问题最初也是争议很大的,不同学科的人有不同的说法。而且现在也还有一批天文学家想推翻这个标准。(掌声) *小姬总结*:它还有翻身的可能! Photo by 赵赵(松鼠的朋友,图为他的女儿) 希望你永远保持孩子般的新鲜好奇心,松鼠会会为你送上最新鲜的知识! 黄永明同事MM的日记: 天蝎之火 【插播一枚炫耀】 我,收到了一支玫瑰。 当他拿出玫瑰的时候,我脸红了。我说:等一下等人多的时候再送。 后来,他从容淡定地从人群中走来。 photo by 摘星薯 他说:我今年5岁,上幼儿园中班。我的梦想是长大了当一名天文学家。 谢谢你,小帅哥,你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天文双子星】 此部分由北京师范大学曾维舟提供。 我,分割线,以下是曾同学发自另一个教室的感言 余博(Gerry)给大家放完BBC的片子,很快开始了问答环节。 这次答问的嘉宾让我有些吃惊竟是两个中学生!而且是一对同卵双胞胎!!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这哥俩名叫程思浩、程思淼,是北京二中分校的学生,他们从小就好学啊,小学时看中学课本,初中时就自学了高等数学,14岁时就拿到了银帆奖,这可是市教委为成绩优异的中小学生设立的最高荣誉奖。这浩淼兄弟不光在北京市拿奖,还在意大利举办的第13届国际天文奥赛上把金银牌拿走了,这样的事在国际赛事上还是很少见的。 貌似废话说太多了,回到会场,首先是个靠前排的GG提一问关于月面环形山的起源问题:是不是多大的小天体就撞出多大的坑? 哥俩马上就给出一个确定的答复:不是!随后用几句很平常却不失科学的话把环形山的形成过程解释出来,稍候这个提问的GG(btw 小小地批评一下这个GG,自己问好多问题,您也给别人多一点机会啊~)还问了一个争论很久的话题:美国人登月是否真实。别看哥俩年纪不大,其学术态度还是很严谨的,经过很短的思考作出回答说美国官方没有承认登月造假,所以这个事情应该是真实的,而且现在国内的天文航天主流也认为美国登月是一个事实。 兄弟俩水平高,松鼠们也不示弱,从古到今、从上到下,把天文航天的问题问了个遍。有只松鼠(不好意思忘了是松鼠GG还是松鼠MM了)问到了射电望远镜的原理,好么!一下从大家熟悉的可见光波段拉到了看不见摸不着的射电波段,不过依然难到不浩淼兄弟,随后他们和余博士一起把射电望远镜的原理、构造和为什么建这么大的原因从头到尾原原本本一五一十地说出来,丰富的知识储备真是令人佩服!我只有羡慕的份了。 1665 photo by 空错 以上是流水账我是分割线以下是哥俩感言 来自程思淼 程思浩 2月14日我参加松鼠会和天文馆主办的天文科普宣传活动,下面是我的一些感想。 首先我对这次活动的形式非常赞赏,即免费活动。 当然,这是松鼠会的一贯作风,但是我仍然要对他们献上一份敬意,我为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热爱科普事业的人而感到自豪。 记者问到我对此有什么感想时,我仅想到了这是各公司宣传自己的一个好机会;而从更深层次看来,无论是松鼠会的成员,还是赞助他们的公司,还是天文馆的工作人员,他们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开展科普工作,无论是有工作的责任,还是有对自己或公司前途的考虑,都一定更是出于对科学的热爱,希望科学的内容及精神的光辉照进每一个人的心里,以及出于与别人分享知识的奉献之心,希望自己知道的能够帮助不知道的人。 从古至今,为人称颂的老师对学生都是希望他们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有幸担任科普宣传的老师,更能体会那种博大的胸怀,那种出于博爱而形成的高尚的品质。 记者还问我对这次活动选在情人节有什么感想,我当时并没有准备,凭感觉说其实天文是很浪漫的,情侣们在浪漫的情人节更容易接受浪漫但又严谨、常人感觉高不可攀的科学,换句话说,情人节是一个宣传天文科学的大好时机。 细细想来,天文展现的是大自然的美丽,而纯真的爱情则反映得人心的美好,这都是最值得人们去歌颂、去赞美的。 情人节的实质,我个人的意见,就是赞美纯洁的爱情,所以,在这个时候更容易唤起人们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美,就是天文和爱情都很浪漫的根源。道德和爱情是人心中最高尚、最纯粹、最不可玷污的,所以我觉得康德所说的心中高尚的道德和头顶灿烂的星空最能震撼人心,若再加上心中纯洁的爱情,三者交相辉映,正是我所追求的精神世界所能拥有的最唯美的全部了。对父母、对周围的人、对国家、对人类社会的爱,都体现在道德上;对伴侣的爱,体现在爱情上;对万物的爱,则体现在对科学的追求上,星空只不过是其中的代表。浪漫源自爱,这个词大概表达了人们对理想精神世界的向往吧。 经过这一次的活动,我加深了对科学的热爱,增加了以后继续走科学之路的信心,但也更深地体会到当今社会对科学的分化对待。 天文作为限制经济过快发展的绊脚石,不幸地被置于尴尬境地。天文需要澄清的天空,这或许能让人们更加清楚地意识到如今的大气污染和电资源的浪费有多严重,但给多时候我看到的却是好不容易经过一群热心科普事业的人的引导对天文产生兴趣的公众,面对亮红色的天空时热情一下降到还不如从前,并且更难再唤起兴趣。 我也感谢北京,毕竟它给过我4.7等极限星等的深蓝的天空,让我能够照到可爱的鹿林彗星,但这也说明,恰当的夜景照明和清新的大气,就足以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在2009国际天文年到来之际,我衷心希望在中国能留住那属于全人类的灿烂的星空! photo by 空错 抢镜的分割线,再次出现 以下画面切回小姬,为您送上热辣报道。 当我说我需要两名专业人员为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没想到朱进馆长给了两个中学生!定睛一看:还是Twins! 后来才知道,人家都是国际金奖得主 我从小喜欢科学却头脑不好用的悲观情绪一阵袭来 更没想到,他们俩从容淡定,搞定了现场所有提问!(当然,我们的Gerry也搞定了一部分还有姚总) 从这篇短文我看出来,两个孩子真是聪明伶俐,并且受中国语文教育毒害很深(那句:经过这一次的活动,我加深了对科学的热爱,增加了以后继续走科学之路的信心,但也更深地体会到当今社会对科学的分化对待。) 但是我喜欢这一句:我也感谢北京,毕竟它给过我4.7等极限星等的深蓝的天空。 两位小朋友,我好羡慕你们,要加油啊!! 【国际天文年:宇宙,由你来探索】 1609年,伽利略首次将望远镜指向太空,引发了人类近400年来对宇宙的科学探索,让我们的世界观在这场科技变革中深受影响。从那时起,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索宇宙的脚步 2009年,国际天文年, 北京天文馆 邀请你一起仰望星空宇宙奥秘,中国目光。 此次活动作为国际天文年中国大陆地区活动的一部分,旨在为你揭开宇宙神秘面纱的小小一角。 其他活动还包括: 天文24小时、伽利略望远镜、黑暗的天空等。详情在 这里 ,和 这里 The Universe Yours to Discover. 【你们有没有人想傍大款?】 现场抽奖十分热烈,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几位得奖者了。 场景一:我愿意。 双人滑雪票得主,一对情侣。罗岚MM竟然如此好手气!一下子就抽到一对情侣!他们笑盈盈地走上来,我真实地感受到一股情人节的强大气场扑面袭来。 我问那个春风满面的男生:你可以请假陪她去滑雪吗?你愿意吗?(全场笑) 他大声说:是的,我愿意! 我问女生:那你愿意吗?(大声的) 女生略微沉思片刻(全场屏息紧张):我愿意。她笑着说。 场景二:我有一个很长很心酸的故事。 罗岚MM的手气真是神奇。这一次,抽到一个供职于投资银行的男生。 我说:你一个人来的?我送的是双人票。 他说:我可以送给别人,我有一个很长很心酸的故事。 我把他叫到台上,我说:我们很想分享你这个很长很心酸的故事。 他说:就是我终于要到两个看球幕电影的名额,结果在昨天,我被甩了。 (全场长时间沉默) 我说:你现场找一个吧。 他摇摇手臂:你们有想傍大款的吗? 哥们,我真的很欣赏你的乐观自嘲的精神。 松鼠会不是伤心地,这里有很多可爱的单身的想热爱男友一样热爱科学的MM,请多来参加松鼠会的活动,希望你找到适合自己的。 photo by 空错 【愿天下有情人终有儿子】 看片会这天,他主持了另一个教室的互动环节,很多人说,那个像郭德纲的人是谁呀? 姚总,松鼠,小姬看片会主持,编号为二号但绝对不是我的分身,他是松鼠会最具搞笑细胞的一个人。 他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儿子,三岁就认识十几种恐龙,还会很多成语和古诗词。 在情人节前夕,我说,你一起来主持吧!带上你的儿子! 他说:好吧,那就祝天下有情人终有儿子! 作为一个高级逗哏,以后,你们会常常在小姬看片会看到他的!他将成为小姬看片会金牌主持! photo by 空错 【感谢】 感谢CCTV,他们真的来采访了。 感谢天文馆和朱进,为我们提供了场地和绝版球幕电影。 感谢《新知客》,长期为小姬看片会提供杂志,作为同学们努力思考,认真提问的奖品。 感谢博冠,带来 60/700折射天文望远镜 ,作为大奖奖品。 感谢晓龙,给我们这么多张免费滑雪票。 感谢晓珊,提供100张面膜。 感谢北欧逸品,提供心形银色装饰一枚作为奖品。 感谢你们,带着你们的好奇心来到这里。 【我爱你,我们去看星星吧】 有人说,他和喜欢的女孩,关系又进了一步。在 这里 。 有人说,在球幕厅里,好几次飞了起来,跟梦里一模一样。 有人说,是的,我五年前就愿意娶她了,Yes,I do。 那天下午,伴随着银河列车哐当哐当的节奏,我的心跳一下一下加速。当纯美的天鹅座幻化成北十字,一切星辰退去,加贺古玲的音乐启动了我身体某个零件的开关,顷刻间我随着音乐上升、上升,身体里感受到一股圣洁的力量。 当我仰望夜空,每每感受到自己的渺小,生命的漫漫长河不过一瞬,凡此种种一切事物都顿觉轻飘,不那么重要了。这个宇宙,拥有更宏大的构想和更久远的记忆,只有让自己的思想拥抱夜空,才能感受到这种力量。 我想,如果你带我来看宇宙星辰,我一定爱你。 宇宙中一定冥冥暗含着启动爱情的开关吧。
个人分类: 小姬看片会|28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宇宙探密之恒星演化
liym 2008-11-6 14:25
浩淼的宇宙中充满着无数的恒星,一般认为,恒星是由星际物质凝缩而成的。而初试物质始质量和化学成分决定了恒星的演化历程、演化速度和最终归宿。 据天文观察所得,宇宙中弥漫着大量的 星际气体和尘埃物质 ,其密度不等。在密度大的地方往往形成星际气体云。质量很大的星云在自身引力作用下会很快收缩、密集、升温。当星云质量达到 1 万倍的太阳质量时,由于密度分布不均匀而变得不稳定。密度大得星云收缩更快,导致大型星云分裂瓦解成中等大小得星云。同理,中等星云又可能碎裂成更小得星云。小星云中密度较大者能够吸引更多得气体和尘埃,并随着引力收缩,引力能转化为热能,内部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 2000k 时,星云发生塌缩,形成 原恒星 。这一过程约需要 200 万年。 原恒星诞生以后,在自身引力作用下继续收缩,内部反应加剧,中心温度增加,开始闪烁发光。随着原恒星得继续演化,内部压强逐渐增大,最终能够阻止塌缩。此时总质量不再增加,星体内部气体处于完全对流状态,原恒星成长为少年星 主序前星 。主序前星得内部温度达到 3000 - 5000K ,其引力能的一部分用于维持向外的辐射,一部分用于增加内部的热能,使其内部温度不断升高。 当恒星内部温度升高到 1500 万 K 时,发生热核反应,氢聚变为氦,此时的恒星到达零龄主序,即 零龄主序星 。主序恒星的主要能源是核能,温度和光度将不再有太大的变化。恒星一生 90 %以上的时间停留在主序星阶段。 主序星的热核反应是在星体核心区进行的,当反应结束,氢全部聚变为氦时,反应区向外推移,恒星内部热核反应停止。外层物质在引力作用下向内挤压,核心区收缩,温度进一步增高,外层温度到 10 7 K 时,壳层的氢开始燃烧,推动外面的包层受热膨胀,恒星的体积快速增大到千倍以上,而表面温度则快速下降。此时,恒星演化到 红巨星 阶段。 恒星核心区继续收缩,温度升高,到 1 亿 K 时,氦开始聚变成碳。大质量恒星若得以充分演化,会依次聚变成为氧、硅等,直到合成最稳定的元素铁。 小质量恒星,如太阳,在核能耗尽后,其质量小于 1.44M 就会演变为 白矮星 ,等收缩到原来半径的几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时,中心密度已经很高,电子形成兼并态。 当电子气体的压力足以抵住引力收缩时 , 便达到新的平衡。这时恒星不再收缩 , 只靠它的剩余热量发光,这种星称为白矮星。随着它的余热逐渐消失,表面温度逐渐降低,慢慢成为 红矮星、黑矮星 ,就无法观测到了。 而恒星外层进一步扩张,最后成为行星状星云。 大质量的 红超巨星 塌缩后发生大爆炸,形成 超新星 。超新星爆炸时, 外部的物质爆炸出去,形成星云状物质,内部坍缩,形成为 中子星 。恒星在核能耗尽之后 , 如果它的质量在 1.44 ~ 2M 之间,就会成为中子星。如质量超过 2M, 则平衡态不再存在,星体将无限制地收缩。虽然目前还没有密度大于 10 克 / 厘米的物质的实验数据 , 无法推测星体的具体结构,但根据理论可以推断,星体的半径将愈来愈小,密度将愈来愈大,终于达到临界点,这时它的引力之大足以使一切粒子,包括光子,都不能外逸,因而称为 黑洞 。 (本文缩用图片来自百度图片,不完全对应文中内容) 参赛文章 请点此投票支持 谢谢
11232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4: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