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师生关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作为导师,你能不感动吗?
wangdh 2009-3-26 13:48
作为导师,你能不感动吗?(王德华) 有些导师问道:为什么要招研究生?招研究生为了什么?招研究生有什么好处? 实际上,师徒关系,不需要问很多为什么。即使在新时代,尽管谁也不再去理会那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调了,但是师生之间的情分是不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淡薄的。至少我现在还是坚信这一点的,这也是为师的乐趣之一。 师傅培训徒弟这种研究生培养方式,全世界都在使用,应该有它的合理性。这是学问和思想的一种传承方式。作为导师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享受与学生在一起的时光。研究生身上有许多闪光的地方,作为导师,要发现,要赞美。这样你会很享受这种生活。 我们研究组有年报制度。导师和学生年底都要完成年终总结,大家一起交流经验、分享快乐。每年读学生们的总结,我都会被一些细节所感动。时常在深夜一个人沉浸在这种幸福之中。尽管对一些学生的某些方面也有一些怨言,对有些学生的工作也有一些不满,但是细读学生们的总结,静下心来,这些不满和怨言会渐渐远去,留下的对学生们的欣赏。下面节选几段我们组两位同学的总结,与大家分享。 一位是博士生,三年级,处在毕业的关键时刻。焦急的心情可想而知,不用施加什么压力,所谓不用扬鞭自奋蹄。她在年终总结中写到: 这一年,很多事情摆在面前,需要自己去梳理,去解决。日子就这样慢慢溜走,在回望时又无限惆怅,或许这就是成长的过程。经过了这一年的 training ,我想我已经有足够的信心与勇气去面对未来的道路中可能会出现的种种困难与挫折。 今 年的春节是我人生当中第一次在外面过年,现在想来虽然当时的思念难以言表,但是心中还是有很多坚持的。因为这次实验属于补充实验,很想早日完成,当时又觉得时间很紧张,所以就在春节时加班完成了。在过节的时候做实验,需要很大的毅力勇气以及坚持。这是我最大的感受。记得除夕夜在四环桥上看烟火,只见烟花满天,五彩缤纷,往日车水马龙的四环也没有了繁华,只有闪烁的霓虹,再也没有了多如星星的车灯闪亮,心中慢慢就有了深深的思念与落寞。这样的时刻,很感谢家人对我的宽慰与鼓励,还有对我一如既往地支持。写这些,其实是想告诉大家,一定要统筹规划自己的实验,该坚持的时候就要坚持。说到底,我们做什么事情不是在坚持呢,上学需要坚持,运动需要坚持,大家都渴望锲而不舍。这一点,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做得不错,如果半途而废,谁又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呢?我想大家在这点上做的都很好,也请大家在以后的道路上不要畏难,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一位是硕士生。京区科学院各个单位的硕士生第一年是在玉泉路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基础课。这位同学以《 作别玉泉 》为题,总结了自己一年来在研究生院的学习和思想的转变。他写到: 当我同那些和我相处一年的同学在临走前拍毕业合影时,我第一次踏进了校园前面的那一片柔软的草坪。草坪上面弥散的植物的芬芳带走了我们离别时的忧伤,带来了我们的毕业照中每个人脸上的甜美微笑和蓬勃朝气。当相机定格照片的一刹那,一年前的情景又在脑中重新浮现。当我在新生报到的那天拖着行囊和大学时的同学一起进入校园大门的时候,正是这一片宽阔平整的草坪迎接了我;如今,又是她见证了我们的挥手作别。多年之后,当我再次回忆起这个曾经相伴一年的校园时,恐怕第一个映入脑海的便是这片绿色了。 玉泉自然比不上那些自称中国航母的大学校园,甚至也没有那些普通校园的大小,如果非要加个称号的话恐怕只能称之为迷你校园了。这里面没有宽阔大气的足球场,没有三五成群的宿舍楼和食堂,也没有那种汗牛充栋的图书馆。当熟悉完整个校园环境的时候,我发现我所能活动的所有场所却不过只有一栋教学楼,一个食堂,而我所住的宿舍显然也只有一个。正是这种比大学更加精确的三点式的生活方式陪我走过了在玉泉的一年。 幸福其实蕴藏在生活的平淡无奇之中,而偶尔的精彩更加充实了这种感觉。看一看文艺演出,参加一些班级活动,便是点缀在这学习之中的精彩。新年晚会、歌手大赛以及汇报演出,学生组成的演员们的表现自是差强人意,但毕竟还是让我们感受到了那活跃着的点点激情。曾经有那么一天突然发现来到玉泉已经一年了,竟然连学校对面的雕塑公园还没去过,可能仅仅是因为区区十块钱的门票吧。适逢当天在公园里有一个庆祝奥运雕塑落成的文艺演出,于是和几位舍友一致决定晚饭后去那里逛一逛。等到要进去的时候却发现由于晚会的缘故公园闭园一天!于是我们只能在宿舍里欣赏那晚会上发出的灯光笔直地伸向深邃的太空,以及聆听晚会上那些祝福的诗词来感受奥运的临近。最终,我们也没有在离开玉泉前走进那仅隔一条马路的那个公园,留下了一点小小遗憾。 当我再次背起行囊启程时,却是要离开那已经人去楼空的公寓,离开那依旧翠绿的草坪,离开那熟悉的校门,离开留下了我一年生活足迹的玉泉校园。 别了,玉泉。 读着这些优美的充满感情的文字,作为导师,你怎么会不感动呢。相信在求学的道路上,他们会在寂寞无助的时候,偷偷流过眼泪;他们也会在喜悦来临时,欣喜若狂过。作为老师,有时候也会眼睛湿润,也会暗暗为他们祝福。他们需要的就是鼓励、宽慰和支持。 (王德华 2009.3.25 )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9886 次阅读|11 个评论
希望同学们现在生活愉快
chile 2009-3-19 13:18
带2002级学生的时候,因为是我们申请新专业的第一届学生。我投入大量的心血为了这个专业的学生,为了他们曾经几次去化工系,去联系最好的老师来带四大化学基础课。。。。。省略。。。。希望以后等我的学生去回忆吧! 因为面对专业课程学生,这就是我的上帝,也当成了我的弟弟妹妹,所以我一直都真诚的面对他们,总是将那些积极向上的学长们的事迹讲给他们,也一直鼓励他们要珍惜这个四年。 我曾经多次在课堂上和学生说,看着你们浪费时间和不好好学习,我是有打你们的冲动,可是一直没有去实施。 我想我那天要是真的去打学生了,他们应该会记得我的,但是不会记恨我的。 我没有因为学生对我的意见而去给他们穿过一次小鞋,记得课上总是不爱听课的王强,总是睡觉,一次下课他和同学说,老师这个考试一定逮住我了,正好让我听到了,我平时一直督促他,让他好好复习,最后也是考试过关。包括让我很恼火的王广同学,在毕业实习的时候,还是一直鼓励毕业后要认真工作。 我的四年工作时间,我不知道对这些学生有什么影响。 我一直都有些愧疚,我那有限的本科水平去讲授那些本科知识。 我想我是用心,真诚的和他们交流,本分的对待我的第一份工作。尤其是对那些有些特异的同学和沉溺于游戏的同学,我心里确实很是惦记他们的现在的好坏。像张康华和gongpuyun,王广,王强,还有那个到我家里住了一宿要成绩的学生,我都一直希望他们好些。我一直认为要是老师多多去和学生交流,有些学生的前途会更好些。尤其是几个沉溺网游的同学,当时我要是再很早就去他们谈心和交流,也许必要的时候再打他们一顿,也许他们会少玩些网游吧。 我曾经对那个在实习环节迟到的同学说,你应该重新实习,也给她建议了要如何抓紧时间去赶上同学进度,不管她自己是不是接受我的意见,我的建议是对她好,她应该会知道的,尽管后来的效果她还是依然如果。后来的毕业设计,我又看到了她,我还是鞭策了她,希望将最后的工作做好。我在工作时候,特别注重学生工作过程,因为那时候还是比较了解他们的,在纪律和考试方面也多次说下重话。 再次说一下在毕业宴上的话,希望我的那些学生现在生活愉快。 仅此回忆和同学一起的日子: 安徽理工大学高分子02级,03级,04级
个人分类: 点滴人生|3803 次阅读|1 个评论
面对学生,情再急也不要将脚飞出去
wangdh 2009-3-18 04:26
面对学生,情再急也不要将脚飞出去 (王德华) 艾云灿 老师有过一个艰难的时期。他在博文里讲述了在自己的心理历程。我完全可以理 解艾 老师是在怎样的心情和经受怎样的心理压力下,写下这些文字。看到他关闭了评论,就知道他一旦被蛇咬的心有余悸。往事不堪回首,现在能够静下心来,记录自己的心的历程,我觉得是件好事情。让自己抒发一下,同大家交流一下,让事情明朗一些。事情都过去了,生活还要继续,工作还要继续。 祝福艾 老师! 由 于艾 老师的文章《 情到急时用 脚踢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0512 》 一文 被推荐上了首页,有博友写文章质疑。 信理不信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许小可就撰文:《 情 到 急时就可以踢人吗?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0738 》,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他(她)的观点很直接:无论学生犯了什么错误,老师打人就不行。 担心有些年轻学生可能会产生一些误解,好像科学网上的老师们支持体罚学生似的。我作为一名导师,根据自己的理解,谈点自己的看法。 我想说的是: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不能对研究生使用体罚措施,要控制住自己的手,控制住自己的脚,如果可能,再控制住自己的嘴。巴掌抡出去了,脚踢出去了,话说出去了,无论轻重,无论是否故意,无论是否不由自主,那一定是收不回来了。作为导师,尤其面对成年的研究生,这样的举动一定是会受到质疑和指责的。发生了,既成事实,就没有任何理由来辩解了。动作是看得见的,可你心里的那种情,又有谁去理她呢?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那是什么年代的事啊。 在日常生活中,师生矛盾是很自然的事情。师生由于角色的不同,就注定了是一对矛盾。这对矛盾是可以调和的,这对矛盾不是永远对立的,不是水火不容的。这对矛盾有一个根本的统一点就是:导 师 教授学问,学生学会技能。只有在导师认真导,研究生认真研的前提下,这对矛盾的对立才能自然统一。分力变成了合力,效果自然也是最优的。 当然事情往往不是这样。恨铁不 成钢的 老师很多,老子就这样了,咋的吧 的学生也不少。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性格,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思想意识。每个人幼年的成长环境不一样,成长的历程不一样,经受的生活压力也不一样,许许多多的不一样,就注定了每个人成年以后,在行为处世等各个方面会有很多的不一样。作为导师需要知道这些,更应该理解这些。作为学生,也应该知道这些。这样才会容易理解对方,宽容对方,即使对方真的有过错。 人都是有自尊的。尊重个人的人格是必须的。每个人也拥有一些合法权益,尊重这些权益,也是必须的。作为导师,我们有教育学生的责任,有指导学生的义务,但我们唯独没有打骂学生的权利。无论什么情况下,再怎么情急,都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言行。你的嗓门可以高一些,脸色可以难看一些,话语可以冷淡一些,可以嘲讽点,可以幽默点,但是一定不要带有侮辱的味道。 和谐的师生关系会让人留恋。温馨的师生关系,会让人难以忘怀。师生关系是一种情分,只有大家都意识到这是一种缘分,一种情分,才会珍惜她,维护她,才会延续她。这份情缘,会伴随学生一生,这份情缘,也会陪伴老师到晚年。人生经历的事情很多,作为导师,接触交往时间最长最多的应该是自己的学生,花费精力最大的,也是自己的学生。老师传授知识是没有任何私念的,也没有任何功利的,学生学习知识也不应该有功利性。这种纯,想必就是人们赞扬的蜡烛精神,园丁品德了吧。 一定会有朋友问,你都能做到吗?人心都是肉长的,谁能没有情绪起伏的时候啊。我也对学生吼过,对学生拉过脸。我面对过多了错事懊悔无比的学生,我面对过痛哭流涕的学生,面对过让我为难的学生,也碰到过让我无奈的学生。那怎么办呢?情绪不好的时候,搁置一下,先不要着急处理。急中会出乱,忙中会出乱,乱中会出错。当然,我还是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至于动手,我曾在儿子淘气的时候踢过他,面对青春期蛮不讲理的儿子,抡过巴掌,那确实是情急之下,可过后内心是无限的懊悔,往往是在他睡着了的时候,悄悄看他熟睡的样子,悄悄给他擦去脸上还留着的泪痕。不管怎样,儿子还得喊我老爸,相信他不会记恨我一辈子。可你对学生试试看。为什么教育家们提倡母乳喂养?不只是由于营养的因素,也包含母子感情交流的因素。狼孩的故事,大家听说过吧?说远了,打住。 希望老师们、同学们,共同努力来培养营造这种和谐。如果有缘,就珍惜这份情缘,延续这种情缘。如果缘分尽了,就随缘吧。 ***************************************** 另: 李小文 老师的回答很妙: 艾 老师文中好像解释了:情急之下,不由自主,右脚无端飞出。看起来像踢,也给网络暴力炒作成踢,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踢。 :) ( 博主:估计不是 故意 的踢。小学的时候,因擅自下河游泳 曾被 老师踢过,一脚飞来,立马四爪朝天。) 吴渝 老师也说:但愿 高校的 老师和学生都不要 文武 双全。 ( 博主:科学院的师生也不要求 文武 双全。 ) (王德华 2009.3.17 )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2318 次阅读|11 个评论
导师就是导师,学生就是学生
wangdh 2009-2-27 01:05
导师就是导师,学生就是学生 (王德华) 一家之言 :导师就是老板,但我不是雇员。雇员至少有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是我们没有,工作时间、报酬都是老板定,我们根本没有发言权,更无论其他,智力成果自然不能磨灭导师的功劳。于是抱着有活干总比放羊好的态度,我坚持着。 这是今天读到一篇博文: 关于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大家是怎么看的? 里的几句话。读着心酸,无语,些许愤怒。不知道持这种观点(态度)的研究生有多大比例(不是针对作者的),要是超过50%的话,再这么下去,我国的科技和教育还会有什么希望? 什么样的导师可以同时指导上百名研究生?学生干活,老师给钱这是一种什么关系?实在是悲哀! 导师就是导师,学生就是学生。导师像个导师,学生像个学生。让导师回归到导师,让学生回归到学生 。这是我想说的话。 导师有什么职责,国家教育部、高校、学院,科研院所,甚至各个研究中心,都有比较具体的规定。至于是否认真执行和贯彻,教育管理部门和导师们自己都清楚。同样,研究生有什么职责,有什么要求,有什么标准,也有比较细致的规定和条文。研究生们是否都做到了? 教与学似乎是天生的一对矛盾,可是这对矛盾又是那么地容易统一起来。老师希望学生掌握知识,学到本事;学生希望自己能学到知识,学到本事。二者完美结合,对立变统一。如何做得完美?导师何以为师?学生何以为生?回答了这个问题,不就很清楚了吗?导师肚子里有一碗水,学生想喝一桶水,咋办?导师肚子里有一桶水,学生一口都不想喝,又咋办?进一步地问题,导师的水舍得给学生吗?给多少?学生希望得到导师的水吗?迫切吗?想想看,教与学是什么关系?师生是什么关系? 还有一个词:教学相长。知识是不断发展更新的,导师做个领路人,带着希望跟着你走的一帮学生,在自己专业领域的小道上,崎岖的山路上,相互搀扶着,鼓励着,发挥着大家共同的智慧,愉快地前行着,攀登着。逐渐的,导师的责任完成了,该歇歇了,每个学生又变成了领路人,又会开辟一些新的小路。雏鹰总是会长大的,长大就要飞向蓝天。知识就是这么传承着,火炬就是这么传递着。这是一道什么风景?这是一种什么人生? 师生是种缘份,师生有一种亲情。知识和能力不是祈求的,知识和能力也不是强迫的。导师希望教,学生渴望学。 师生角色不同,人格平等;责任不同,权力平等 。 尊师爱教是传统,蜡烛胸怀是美德。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 读博随感。 (王德华 2009.2.26 )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12047 次阅读|66 个评论
渐行渐远的大学师生关系
deminglei11 2009-1-4 19:06
2008 年,多起 教师门 事件再次呈现了大学内部的种种景观。当前的高校师生关系,曰 渐行渐远 丝毫不为过。在这样的事件中,教师无奈,大学无策,而学生备感无聊。师生关系遭遇寒流, 这不禁让人怀念从前的简单师道,怀念其时的师者。中国大学的师生关系, 2000 年可以成为一个分水岭。上世纪 80 至 90 年代 , 大学师生关系的核心词汇是 班主任 。身兼数职而无求无欲的班主任成为那个阶段的大学生心中最可靠最体贴的温情回忆。 2000 年以后,与大学师者有关的关键词猛然发生改变, 导师 、 老板 、 量化考核 、 评估 等词汇跳跃在校园里,印刷在新闻纸上,当然,它们也深深刺伤了大学原有的体肤。大学在表情上越发丰富,却在心理距离上远离了学生。与此相对应,学生们也用行为方式独创了一套语系 逃课 、 买卖论文 甚至 叫板老师 ,来回应、抗衡。 在这种以 加法 为主的转变中,师道却在用 减法 为自己减负 从 传道、授业、解惑 三位一体的传统师道,变为单一的 授业 ,师道由此转型,而师生关系也失去了最重要的支撑。实际上, 传道 、 解惑 正是师生沟通增进感情的最理想渠道,多重压力之下,很多教师不愿再主动肩负这个义举。这一 减法 把渐行渐远的高校师生关系推向深渊,成为大学病态的症结所在。而直接促成师道 减法 的根源又是什么呢? 在当前的大学里,当年轻的大学教师在以一种理想化的传统师道规划自己的师者职业生涯的时候,大学管理者却悄悄把衙门化的行政权力转化为对教师的绝对主导 大学行政淡于服务师生,代之以通过硬性指标进行管制;一些大学实施量化考核,严重向科研倾斜,而教学呢,虽然从教育部到高校对教学都很重视,还不断进行教学评估,可实际上,教学完全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很多教授根本不给本科生上课,上课的教师大都无意倾力课堂,而这正是师生关系恶化的原发地。几年前,上海交通大学一名教师专心于教学,深受学生爱戴,很多学生毕业多年,还念念不忘老师的教导,可这位老师临死都还是一个讲师,当一名受学生欢迎,特别是本科生欢迎的老师,还是根据学校的要求,拼命地做好研究,早日当上教授,估计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后一种活法。 大学选择了主导教师,换来了行政权力的彰显快感,它付出了代价 师生关系紧张,管理成本提升,大学精神的沦丧。教师以维护师尊之名义舍弃传统师道,它选择了功利化的现实切入点,而付出了社会对师者降低尊重的代价。其中最无辜的受害者必是学生本人,这也正是社会的代价所在。 师生关系困局的破解之法,是让大学的 年轻态 回复,使师道传统归位。很难想象,生动精彩的课堂 授业 留不住学生的脚步;主动走近学生 传道解惑 的师者不受拥趸;人性灵活的大学治理方式不会培育自由向上的风气,从而生产学问之巨擘,社会之栋梁。 师道归位,师者自由,乃医治大学病态之良方 在中国青年报文章基础上修改而成。
个人分类: 师生关系|4120 次阅读|3 个评论
对什么样的研究生要适当推一把
jyx123321 2008-11-23 11:08
看了王鸿飞博士的帖子《学做一个坏老板》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7690,关于PUSH研究生的问题,个人根据感性经验以为,对于自制力稍差的同学,偶尔PUSH还是有必要的,我想最终他会感激你的,也许当时稍为不爽或很不爽,理智的人会明白究竟谁对他真的好!对于那些自制力特差的人,也许还是敬而远之的好(最好不要纳入课题组内,眼不见心不烦),毕竟科学研究是建立在严谨、细致、有序且持之以恒的根基之上,自我控制都做不到,怎么可能做好周密系统的理论研究与程序开发呢(也许实验研究情况与此不同)?对于那些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优秀生,也许根本不用PUSH,而应该在科研的关键时刻,DRAW一下他,让他更慎重地审视自己的工作,力求认识更全面更深刻,也许更好! 一点感想,欢迎批评指正!真理愈辩愈明!
个人分类: 未分类|3927 次阅读|2 个评论
关于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关系的体会
热度 1 jyx123321 2008-11-19 21:51
在具体的学术交流中,师生平等,有助于同学们畅所欲言、相互启发、深入讨论(但要注意适当引导)。是谓相互尊重! 在科研环境与条件方面,导师应该尽力创造优越的条件,让同学们有舒心的工作环境;研究生们可以放心地购置他认为必要的各种材料、资料等,而不必有财务报销时导师签字与否的顾虑。是谓相互信任! 在研究生生活方面,导师能按月且及时发放生活补助,让同学们有一个较好的生活保障,能全力以赴地做课题,不必为生活所迫而去兼职(为求全面发展且学有余力而去兼职,则另当别论)。是谓关心与支持! 每当同学们取得科研成果时,为他喝彩,并及时发放科研成果奖励。是谓欣赏与激励! 教学相长,其乐融融!每天都有新发现,每天都有新进步,每天都有好心情! 附记:这是本人在小木虫论坛上发过的一个帖子,有网友评论:“确实是不错的一个理想境界,大家共同努力吧”,我回复如下:“将心比心,自然就能做到利益共享了!导师与同学们一起认真工作,脚踏实地,全力以赴,自然就能取得优秀的科研成果,也自然就能获得科研经费资助,从而有经济条件给予同学们生活补助、改善工作条件!即良性循环吧”。另一网友评论:“这种导师不知道存在否”,我回复为:“利益共享,才能利益最大化啊!曾仕强博士用“自作自受”评论胡雪岩。其实,我们谁又不是如此呢?从这个视角处理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岂不当是如此”。 很想听一听各路大侠的意见!兼听则明,才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设计管理方式,更好地协调各种关系,取得更好的学术成果,实现多赢!在这里,我先谢过了!
个人分类: 未分类|5179 次阅读|3 个评论
科学家们眼中的师生关系(献给教师节)
热度 1 jianxu 2008-9-9 15:34
又是一度教师节!衷心感谢学生们的鲜花,同享教师节快乐。(上图鲜花为本组学生 2007 年教师节时的一片真情)。 导师这个词最早是荷马( Homer )开始使用的,他在其作品中让出远门的奥德修斯( Odysseus )将儿子忒勒玛科斯( Telemachus )托付给忠实而博学的导师。但只是在近世导师这门职业才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 莱文森发现,早期成人阶段的一个关键任务是找到一名导师。做一名导师是人到中年的一大满足。(摘自《师从天才一个科学王朝的崛起》,罗伯特 - 卡尼格尔著,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 为人之师,虽有成就感,但感受更多的则是压力与挑战。唯恐才疏学浅、半瓶子醋,误人子弟;唯恐没有好的 idea ,让学生们白白 hard work 。唯恐产出的学生过剩,日后没有称心如意的工作。 为人之师,自然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学边悟。历经十载,好像已找到些感觉,也确有弟子争气、学有所成(有二人获得德国洪堡奖学金资助为证),便也添了几分自信。按照上文追溯,为导师者应忠实而博学也。自觉得忠实还是问心无愧的,博学则差之甚远,实在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深知:博学尚未成功,为师必须努力! 下文是平日读书偶拾的一些大牌科学家们关于师生关系的语录,觉得很是耐人寻味,感同身受。值此教师节之日,与大家分享。 1) 导师如果有一个出众的学生,就会感觉自己有了一个儿子。当然,我也希望不远的将来能涌现出一对对母女般的师生。当我们建立起师生关系之后,彼此之间密切相连的感觉便甚于其他任何东西。即使导师已逝,这种紧密联系的纽带也将延伸,不会中断。(卡尔 - 杰拉西,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教授。摘自《激情澎湃科学家的内心世界》,刘易斯 - 沃尔珀达、艾莉森 - 里查兹著,柯欣瑞译,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 2) 我一直认为,杰出物理学家的示范作用和个人魅力是唤起年轻人献身科学的有效催化剂。 研究者永远都是学生,不断有新的东西需要去学习,包括学习使用新的工具。(科恩 - 塔诺季,法国高等师范学校) 3) 在我四十年的教学、研究生涯中,我遇到过许多杰出的学生。我由衷地喜欢和感谢他们。没有学生的参与,我的许多研究都无法进行和完成。我想,学生们同样爱我这个老师。学术纽带将我们牢牢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相互尊重,同甘共苦的大家庭。有此人生,我非常知足了!(约瑟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4) 跟其他社会领域一样,科学需要的是那种知识渊博、训练有素而又勇于接受高风险挑战的初生牛犊;无论对成就个人功名还是对造福社会大众而言,情形都是如此!(曼德尔布洛特,美国耶鲁大学) 5) 我对于年轻物理学家,同时也是对所有领域年轻科学家的建议是,我们大多数人无法如爱因斯坦那样可以独立地工作于远离压力和喧嚣的环境之中,但应当谨慎地选择加入一所或一个能使你取得一流科学成就的大学或研究组。(莫辛斯基,墨西哥国立墨西哥自治大学) 6) 我从学生那里也收获颇多,他们提出的问题往往会成为新探索的起始点。例如,为了回答构成一块金属需要多少个原子,我花了数年时间做实验才给出了答案。与年轻人在一起工作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它常常令我忘记年龄,思如泉涌。(拉奥,印度贾瓦哈拉尔 - 尼赫鲁高级科学研究中心) (上文第 2 ) 6 )条摘自《成为科学家的 100 个理由》,阿卜杜斯 - 萨拉姆国际理论物理中心编,赵乐静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个人分类: 为师之道|14377 次阅读|17 个评论
中国研究生的对策和路线图,谋篇:知己VS知彼
大毛忽洞 2008-5-3 09:45
中国研究生的对策和路线图,谋篇: 知己VS知彼 1.《计篇:知己VS知彼》,已经贴出: 中国研究生的对策和路线图,计篇:知己VS知彼 (点击可以看) 2.《 谋篇:知己VS知彼》,本篇就是谋篇 3.《策 篇:知己VS知彼》(拉东吴下水;借蛋孵鸡;$和鞋垫,等等) 4.《技 篇:知己VS知彼》(钳工哲学;造草船,去借箭;等等) 中国研究生的对策和路线图,谋篇:知己VS知彼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 。 — 《孙子兵法·计篇》 对于研究生来说,出路就是大事, 生计 乃人生之道, 不可不察。 马克思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人们必须首先穿衣吃饭,然后才能从事文化和政治的或者其他的事业。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这个观点评价很高,称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恩格斯《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 研究生(博士)发表 文章 ,对获得学位来说,是一个充分必要条件。但是,对就业来说,却不一定是个充分条件,有时连个必要条件也算不上。 但是,研究生把学位拿到手,可以得到政府的政策性补贴,国外和国内都是如此。如果政府不采取补贴性措施,就会影响读博士的人数,从而影响到老板(导师)的科学研究进程。正是考虑到这一点,美国政府才要实行实习工作签证和绿卡制度,以便源源不断地把优秀人才吸引来。如果没有全世界最优秀的研究生队伍到美国来,美国多数教授的学术水平的载体(文章)就会大打折扣。 美国政府为(留学)研究生制定的政策性补贴 中国政府为研究生制定的政策性补贴 (实际上,这是一种以帽补帽) 请看参考文献: 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中国半数以上博士选择当公务员 在国外读博士,风险也是非常大的。国外一个博士毕业,再做一个周期的博士后,谋取一个大学的助理教授,要与至少 100 多人竞争,非常激烈而且残酷。 好在国外的博士还有回炉(重读一个其他专业的硕士或者专科什么的)的机会,毕业(回炉)之后还能找一个很不错的工作。这时回过头来再思考当年的读博士写文章的岁月,是真正的颇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真是:早知今日要回头,何如当初做计谋。 国外博士(博士后)的 凤凰涅盘图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他有两边的梯子,能够下来 研究生不能把精力全部用在发表那些(没有用的)文章上,还要留出点精力来策划生计(未来的生活)。当你进入到你的导师(老板)的营盘之后,就要开始思考战略退却(就业或出国)的问题。 跟着导师做纳米,自己也要研究点小米和大米 孙子曰: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 — 《孙子兵法·地形篇》 带兵的将领在安营扎寨的时候,首先(第一位的)想到的就是这地方是否有利于撤退。外国人把这种思想应用到了日常生活,他们进入一个建筑物的时候,一般都要注意一下逃生用的紧急出口,孩子从小就被这么教育着。 从兵法上讲,导师(老板)和研究生的关系,正是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既然是流水的兵,那就得知道有几个出口可以流出去。 很多新闻报道说,研究生是弱势群体。实际上,很多案例都与导师(老板)有关。因为导师(老板)有控制研究生的条文和一些潜规则。而研究生似乎没有办法制约他们的导师(老板)。 样板戏《沙家浜》里,有 阿庆嫂和刁得一斗智一场,非常精彩,现在还很时髦。 阿庆嫂和刁得一比智慧,这里头不但有兵法计谋,还有力学原理。 阿庆嫂之所以敢和刁得一斗智,是因为阿庆嫂有一个支点(杠杆原理意义上的支点),这个支点就是刁得一的上司--胡司令。有了这个支点,阿庆嫂可以随时调节她那边的杠杆长度(端点到支点的距离),与刁得一进行抗衡。请看 刁得一∶ (白)阿庆嫂, (唱)适才听得司令讲,阿庆嫂真是不寻常。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竞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抢。若无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焉能够舍己救人不慌张。 阿庆嫂∶ (唱)参谋长休要谬夸奖,舍己救人不敢当。开茶馆,盼兴望,江湖意气是第一桩。司令常来又常往,我有心,背靠大树好乘凉。这也是司令的洪福广,方能遇难又逞祥。 刁得一∶ (唱)新四军久在沙家浜,这棵大树有荫凉。你与他们常来往,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 阿庆嫂∶ (唱)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得都是客, 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也许有人会说,那是在演戏,实际上完全无法操作。 好,现在我们看一个真实的例子。 西安事变 是张学良(和杨虎城)最漂亮的计谋,从政治计谋上讲,是杨虎城多一点,但是从兵法计谋上讲,应该是张学良多一点。兵谏的难点不在于把上司(蒋介石)如何抓起来,而在于如何把上司(蒋介石)放掉,更难的是以后如何再和他(蒋介石)打交道。 在周恩来的帮助下,张学良解决了放的问题,而以后张学良的命运,却完全是靠张学良自己谋略的。 为什么呢? 杨虎城和周恩来去机场追张学良,是希望把他留下来的。但是,如果张学良不去送蒋介石回南京,以后将会有很多非常艰难的选择。 例如,抗战胜利之后,张学良该如何选择? 历史证明,正是蒋介石,成全了张学良的“义”。张学良可能是唯一的长期受到全世界绝大多数华人表扬的人。 蒋介石可以控制张学良,这是众所周知的事。但是,没有多少人知道张学良也有制约蒋介石的办法。 《张学良口述历史》( 唐德刚 著, 中国档案出版社 )里讲: 在蒋介石遇到 宋美龄 之前,张学良和宋美龄就是灵魂深处的好朋友。张学良自己说,如果他没有结婚的话,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向宋美龄求婚。因此,蒋介石遇到宋美龄,是在张学良遇到宋美龄之后好几年的事情了。 后来张学良在东北主动易帜,再后来张学良进关打败了其他闹独立的军阀,拥护蒋介石为统帅。经过这些铺垫之后,在宋美龄的提议下,蒋介石和张学良结为拜把子弟兄。 张学良说,是 宋美龄 帮他把移居到香港的赵四小姐接到台湾,是宋美龄给张学良的结发妻 子于凤至 做思想工作,劝导其跟张学良离婚,然后和赵四小姐结婚。坚持长期地逢年过节给张学良送礼物的,也只有宋美龄一个人。蒋介石几次都想把张学良杀害,就像杀害杨虎城那样。但是,蒋介石自己做不了这个主,他每次都要和宋美龄商量,结果都被宋美龄给否定了。 如果没有宋美龄,张学良和杨虎城的下场是一样的。 由此可见,蒋介石可以控制张学良,但是,张学良也有制约蒋介石的法宝。 张学良能制约蒋介石,研究生怎么就不能制约你的老板(导师)呢? 归根到底,这是一个计谋问题,要学点兵法。 需要强调的是,俺提倡的是学兵法(能公开摆在台面上的社交技巧),而不是学武术和权术。 另外,好的乒乓球运动员都是和他们的教练(导师)对打出来的。如果研究生也能和他们的导师(老板)“对打”,就会得到很多智慧层次上的收获,这难道不好吗?如果导师在这种“对打”中表现的差一点,那就反过来向研究生学习,由此可见,研究生和导师在智慧(兵法)层次上的“对打”是一举两得,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在上篇就说了,俺写的是《研究生兵法》,因此,俺要站在研究生的立场上来行文,《兵法》的篇章结构和案例也是根据这一立场来组织安排的。根据研究生的后勤(家属)情况,谋略又分为三大类: 1.建立根据地:图存之道 如果你有老婆和孩子( 女的反之亦然 ),建立一个根据地是首选之计谋。《兵法》里对老婆(女的反之亦然)的定义是:男女住在一个屋里( Bedroom )就是老婆关系,与有无结婚证没有关系。 乡下的人说,老婆孩子热炕头,这热炕头就是根据地。热炕头不但可以给你提供温暖,还可以给你提供补给,这对人生是最重要的。 西安事变 之后,正好是一个平安夜,张学良、周恩来和蒋介石等长谈了一个晚上,周恩来跟蒋介石说:把陕北给我们留下,我们抗日的时候,将士们的家属(老婆孩子)好有个落脚的地方。 《张学良口述历史》( 唐德刚 著, 中国档案出版社 ) 张学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带兵的人(少帅),而现在我们又在讨论研究生兵法,因此,说这么多的张学良也算不上什么跑题。 世界上最厉害的武器航空母舰,也需要一个补给和修整的港湾,这港湾就是航空母舰的根据地。 2.刘备借宿荆州 如果你还没有家口,年龄又不小了,暂时也没有建立根据地的想法。怎么办呢?向刘备学习,要礼贤下士,不露锋芒地寄人篱下。不露锋芒和表现窝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究竟如何把握,这要现场发挥,一句话说不清楚。总而言之,第一要记住自己的计(目标),第二要记住自己的谋(路线),然后思考应付的对策。 3.李白游天下 如果你年龄很小,也不拖家带口。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货比三家,多走走,多转转。美在四海云游,不带分文在手,为了你的吃和住,你就掏出新诗一首。你自己吃饱,全家不饿,还怕什么? 当然了,如果你不想冒险,就收敛一点浪漫。参考上面的情况,思考自己的未来。 为实现计( 生计之道 )的全程谋略举例: 案例 1 :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明修栈道(读博士),暗渡陈仓(修硕士)。 俺在美国时,俺屋里有个兄弟,排行第二。他就是此兵法的受惠者。 (一起住,排行第二 : 王X株,读博士,来自核科学院,毕业于中国科大)。 请参看: 美国是中国人的臭豆腐 (点击可以看) 他读博士(核材料,难就业,但是容易得到签证)时,同时选修了一个计算机硕士专业,博士答辩后,就到计算机公司工作。 此乃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之法。 战略点评1: 在国外选课,手续非常简单,网上交费,即可注册。根本就不用经过老板的手,也不用去请什么人签字。别忘了,当年我们一个屋里住6个人,其中有3个人是读计算机硕士专业的,因此, 王X株兄弟真正做到了 知己VS知彼。 最高的学历(学位)把自己置于一个 高处不胜寒 的狭窄的平台上: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俺认为,为了一个学位(文凭),达到基本要求即可,没有必要去和别人比赛,写那么多的没有用的文章,空耗自己宝贵的青春岁月。 当然了,如果你的生活不成问题,你可以坚持下去,最好做到:历尽艰难,痴心不改。绝不见异思迁,真正做到: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老板(导师)能控制研究生,研究生也应该能制约老板(导师),这既是自然现象(牛顿的作用与反作用原理),也是人类社会的和谐之道。 老板能控制研究生,是知道研究生的“穴位”在哪里,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几乎都有利于帮老板(导师)找到研究生的“穴位”。因此,相比之下,研究生则处于弱势地位。如果研究生能知道老板(导师)的“穴位”在哪里,那么,研究生就会把老板(导师)制约住。这才应该是学术界的和谐之道。 案例2:以价值回应价值(现代时髦谋略) 俺在加拿大认识S君,他曾经在某大学做博士后,需要老板写推荐信,去找更好的工作。老板不希望他离开,因此,推荐信遥遥无期。正好S君所承担的项目要结题,他把结题报告写得非常好,开小组会只告诉老板一些皮毛(不重要的)结果,说重要结果正在整理之中。快到合同期了,老板跟他要报告,他跟老板要推荐信。推荐信拖一日,交报告也拖一日。雇用别人重做项目显然是来不及了,经济上也不合算,因此,老板是没有退路的。最后他们一手交报告,一手交推荐信(多份亲笔签名)。 S君既知道自己的“穴位”,也知道老板(导师)的点穴技巧。但是,S君也想方设法知道了老板(导师)的“穴位”,并且巧妙地点住了老板(导师)的“穴位”。 他们的做法,实际上都很文明,也很斯文。因为他们后来还有交往,而且关系还不错。这就是所谓的以价值回应价值,是目前世界上最时髦人际交往技巧。 战术点评2: 想出国的研究生(或做博士后),也面临导师(老板)写推荐信的问题。 10多年前,推荐信都是由研究生自己写,一是导师英语弱,就让研究生写好后,自己签名了事;二是研究生干脆自己写,然后再替导师签名,导师根本就不知道。 北京物理所就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情,一个搞光学的研究员正在美国访问,她的研究生也不知道她在美国的具体情况。研究生替她签名的推荐信正好到了她所在实验室的美国教授手里,那教授向她了解这个研究生的情况时,结果闹出了笑话。 现在情况不同了,一是网络发达,很难回避导师而得到导师的推荐信;二是年轻导师们的英语水平都很高,如果愿意可以亲自写推荐信。 因此,中国的研究生想出国,同样面临一道紧箍咒:推荐信。 研究生如何得到导师的推荐信,可以参考 案例2(以价值回应价值)。 但是,你需要学点毛泽东思想: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具体说来,就是如何才能把国外的中国研究生点穴老板(导师)的技巧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仍然是个兵法上的难点。 战略案例3:(庄稼种在钻石上) 马克思说,资本家榨取了工人的剩余价值。由于后来发生了无产阶级的革命,全世界的资本家在这方面才都有所收敛,这是马克思对无产阶级老百姓的贡献。 但是,现在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行业,也存在老板(导师)榨取研究生剩余价值的现象。 如果研究生真发现了重要的现象,就应该向旅行者JMS学习(北美民间故事)。 在北美某个小地方,JMS游荡时发现某农场主的地里有钻石(矿藏),他就在这个村庄租个房子住下来,想办法向这个农场主租块地,说是想种庄稼。租到地后,JMS很勤快,把地翻耕了两边,证明地表层确实有钻石。 在别人看来,JMS是在种地,但实际上他是在开矿。几年下来,就收入了很多钱,他用这些钱把农场主所有的土地都租了下来。JMS用种庄稼的方法把所有的土地表层的钻石采集完之后,才公开声明他发现了钻石。 研究生应该向JMS学习,学会 在钻石上悄悄种庄稼 ,这是耕耘者的最高境界。为什么北美的教授就能得到诺贝尔奖,因为他们在研究生时期就有在钻石上悄悄种庄稼的意识。 战术点评3: 国外教授的文章水平高,50%是因为他的研究生水平高。名师出高徒在这里是不适用的,这句话只适合于描述修鞋的师傅和修鞋的徒弟。应该这么说,是那些世界一流的研究生为他们的老板(导师)创造了一流的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这些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就像是世界一流的鲜花,他们的老板(导师)以这些鲜花为原料,又酿造了出了世界一流的蜂蜜(文章),究竟是谁出谁? 是一流的老板(导师)出一流的研究生,还是一流的研究生出一流的老板(导师)? 别忘了,那些研究生入学(进入老板的营盘)之前就是世界的一流的! 《 谋篇:知己VS知彼 》。 导言 (研究生兵法总导言,暂时放在这里) 为什么要写《研究生兵法》呢?因为有不少研究生有忧愁,忧愁的原因是为了出路(工作和发展),而不是为了真理。因为真理不是三年五年能找到的,他们的导师(老板)用那么多年的时间,也很难找到几个真理。例如,俺自己就折腾了 20 多年,也没有找到一个真理。 只有先找到了生活(工作),然后才有条件有可能安心地慢慢找真理。 俺自己就是一个老研究生( 15 岁小学毕业), 30岁开始读硕士,45岁才从清华大学弄(申请)了个博士。现在俺也准备做博士后(准博士后),初步定在60岁,即退休之后才去国外做博士后(国内有个政策门槛),75岁开始到处讲学(俺计划每15年一个台阶)。信不信由你,俺当年策划要从清华大学要一个博士,周围的人也不太相信,直到俺真的把学位证书拿到手,他们亲眼所见之后,仍然半信半疑?是不是根据电线杆子上的广告花钱买的。俺去公证处公证的时候,他们跟俺要什么博士(学历)文凭,俺说没有文凭,只有学位证书,当他们从 清华大学的网站 上看到俺的名字,才基本上信以为真了。 所以,现在没有人会相信俺60岁时真能当个博士后(借人家的蛋孵自己的鸡)。 还是先讨论现在的兵法吧! 《谋篇》,都是以别人为案例,没有涉及到俺自己。因为俺的兵法的题目太大了,“中国研究生的对策和路线图”,包括中国本土的和海外的,以后有时间,俺还要补充点香港、澳门和台湾的情况,这样就完美了。 从《策篇》开始,要讲点俺自己的策略,因为讲兵法不能刚纸上谈兵,还要有自己亲身经历的案例。俺有篇谈体会的文章《从事基础研究的三点感想》,其中就涉及到一点。但是,由于篇幅有限,再说那是在刊物上谈体会,不比在这里海阔天空地讲。 从事基础研究的三点感想 (点击就可以看) 俺也不是闲的没有事情做,才写什么兵法。俺现在有4门课要上,本科生3门,研究生1门。俺还有自己的研究方向,搞什么“原子相图”,就是原子和原子怎么接触,如何从两个原子的接触推测出整个块体的一些性能,好像既是斜门,又是冷门。管它呢,反正世界上没有人搞,就俺自己折腾,猴年马月能不能出结果,俺也无所谓。独此一家,别无分店,没有人和俺抢生意,所以,俺也用不着搞什么促销活动。如果真有人看上了俺的方向,俺也不怕。因为俺的初步思路已经发表,俺已经拿到了优先权,白纸黑字(还有网络版)。只要别人用Google搜索一下,就能查到俺的文章,引用了咱的文章,这不就达到目的了吗?反正有和没有其他人来搞,对俺都是有利的! Atomic phase diagram (点击就可以看) 还有一事顺便提一下,就是俺对魔方的折腾。以前的读书人复习应付科举考试,一般都使用敲门砖的战术,敲开门之后,就把砖头给扔掉了。俺把魔方当作一个敲门锤,就像铁路检修工的锤子,随身携带。俺用魔方于1993年敲开过一次基金委的门,2001年敲开过一次门,2003年连带地又敲开一次,俺还准备于2012年左右再敲一次。 魔方中的科学 (点击就可以看) 刊载俺这篇短文的 《中国科学基金》 ,还把俺的魔方公式登在封面上,这也是策划和计谋的结果。 说实在的,俺是阅读《毛泽东选集》长大的,有些思想就来源于《毛选》。俺学《毛选》是没有办法,你想一想,在俺那 大毛忽洞 ,哪有什么其他书啊。《毛选》是各家各户摊派的,不买不行。好在那时的村官们也不敢搭车收费,原价多少就收多少。如果真想读《毛选》,这是件好事啊!俺后来从北京邮购马克思《数学手稿》,邮寄费还是俺自己掏的。 马克思《数学手稿》 (点击可看封面等资料) 那时俺学的《毛选》(包括诗词)还真有用啊,帮了俺不少忙。有一次,在挖井的工地上,俺和一个小伙子 飙力气 ,结果把生产队一根崭新的扁担给压断了,有人嚷嚷着要俺赔偿。俺就反驳道:春风杨柳万千条,压断一条换一条。有的人就开始大笑了,俺接着说,你们抬的少,当然不会压断了,我们抬的多,难道吃苦耐劳错了吗?你们的《毛选》白学了吗?经过一场使用《毛选》和语录的口头战斗,俺取得了的胜利,最后大家一致同意:春风杨柳万千条,压断一条换一条。 实际上,俺背会的语录比林彪的多,虽然他每天语录不离手,可能还真背不了几条。林彪让大家活学活用,实际上他自己也没有学到手,他的下场就是证明。 为什么要谈《毛选》呢?因为《毛选》里有很多兵法技巧,和孙子孙膑的兵法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应用。 从小到大,研究生读了很多书,但是,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应用。 有一次,俺让两个做毕业设计的学生去当时的供销科买一个带回流器的玻璃瓶子(一种烧杯),俺告诉他们务必要买回来,我们星期六要给油田干一个项目(做晶间腐蚀实验),星期一必须交报告。最后我还补充一句: “你们能办了这件事情吗?” 学生回答说:“只要有,我们肯定能买回来”。 因为我派他们去的时候接近下班的时间,如果管库房的人在下面干别的事情,这两个学生对付不了,库房里有也买不回来。所以,俺才加了一句:“你们能办了这件事情吗?” 果然两位学生空手而归,说是库房里没有。我又带他们一起去,结果把想要的东西买回来了。 你看,买个烧杯,非常简单的事情,如果不谋划,也不会成功。 买烧杯和《触龙说赵太后》 (点击可以看) 总而言之,有意识地进行谋略,可以增长你的智慧,其增长的速率比较慢,犹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请看下篇: 中国研究生的对策和路线图,策篇:知己VS知彼
个人分类: 导师和研究生|6319 次阅读|3 个评论
这样的教授,世界上有几个?
大毛忽洞 2008-4-28 23:01
这样的教授,世界上有几个? Professor emeritus Erich Vogt is considered one of Canada’s leading physicists of his generation Since 1965, he has taught at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where he played a key role in developing the Tri-University Meson Facility (TRIUMF), a sub-atomic physics lab on campus. Vogt, a theoretical physicist, chaired and directed TRIUMF until he retired in 1994. Erich Vogt 教授 退休之后,又在 UBC 教了 10 多年的一年级大学物理学,就像国内的返聘一样,但是 Erich Vogt 教授不要一分钱的讲课费(课时酬金),又是一个白求恩。 5 月 4 日, UBC 在 100 校庆之际,为 Erich Vogt 教授庆祝 40 年教学和科研生涯,庆祝活动(包括宴会)不但邀请学术界的名流,还邀请上过他的物理课(大学一年级物理)的本科学生。 如果网友有疑问,请根据下面的电话去询问。
个人分类: 导师和研究生|8290 次阅读|8 个评论
中国研究生的对策和路线图,计篇:知己VS知彼
大毛忽洞 2008-4-28 13:06
中国研究生的对策和路线图,计篇: 知己VS知彼 从战略的眼光看,中国的研究生可以分为三类: 远征先头部队 ,后方预备役部队, 本土执勤部队 。 在此基础上,可称研究生为战士。因此,兵法是研究生谋划未来的强大思想武器。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 兵法· 谋攻 》 兵法是最高的思维模式,用兵法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关键要做到知己知彼。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先解决战略问题,然后思考战术问题。 如何制定你的目标,什么目标,答案到 《孙子兵法·计篇》 里找; 如何实现你的目标,什么时候实现,答案到《孙子兵法·谋攻篇》里找。 制定目标和如何实现目标,这是战略问题,其他的事情则是战术问题。 例如: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走?去哪里? 答案:出国! 君不见,很多部门的领导、权威学者、长江教授,其他有番号的学者,等等,他们都是先制定了走(出国)的计策,然后回国弄到了重要岗位,目前正在为国家做着重要的贡献! 因此,在古代,走为上计;现在,走仍然为上计。 如果暂时走不了怎么办? 这就需要缓兵之计,仍然是个战略谋划问题。 如果近期走不了怎么办? 这就需要持久战,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就给出了答案。 如果一辈子也走不了怎么办? 毛泽东的《愚公移山》也给出了答案。 如果有人干脆就不想出国,根本就不想走,那怎么办? 根据毛泽东关于“革命根据地”的理论,建立你自己的事业根据地。 总而言之,先要有计(目标),然后要有谋(如何实现目标),最后还要有具体的战略战术。 本文是俺的《研究生兵法》初稿,主要是给研究生看的。当然了,导师们也可以看。 需要指出的是,俺的《兵法》,谁都可以用。就像《 孙子兵法 》上的策略一样,谁都可以使用。世界上不会有人因为对方(敌方)使用了《孙子兵法》把自己打败了,而来中国找孙武的麻烦。 同样,如果有的导师被你的研究生给“打败”了,请你也别来找俺的麻烦。最好的办法是,你自己也写一本《导师兵法》,来破我的《研究生兵法》。 打仗的时候,已经知道敌人是谁,但是军事家还要做到知己知彼。 读研究生和做学问,一般不知道竞争对手是谁,因此,我们更要努力做到知己知彼。 现代社会的人们,是被系在一根线上的一群蚂蚱。A蚂蚱挣扎,必然会影响到B蚂蚱;B蚂蚱挣扎也会影响到C蚂蚱。就像固体里的点阵振动一样,互相牵制,互相影响。点阵振动传播开来就是格波,蚂蚱的晃动传播开来就是社会的学术和就业行情。 例如,当纽约的 蚂蚱 (蝴蝶)拍打翅膀的时候,可能就会导致北京上空阴云密布,电闪雷鸣,这就是现代蚂蚱的混沌学原理。 同样,一个工作岗位,A得到了,B就得不到。基金项目也是一样,X拿到了,Y就拿不到,因为基金总量是一定的。 这里的“ 知己VS知彼 ”包括三层含意: 1) 研究生和导师之间; 2) 研究生和研究生之间; 3) 导师和导师之间(含单位的情况)。 现在大家讨论研究生在读期间的待遇问题,和研究生的出路相比,前者是芝麻,后者是西瓜。 为什么呢? 研究生的待遇无非就是几年的事情,够吃够用就可以了。而研究生的出路却是一辈子的事情,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怎么样才能做到知己VS知彼,解决好出路问题? 要从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生和导师各自纵横两个方面来考察,根据上海交通大学的《2007年世界大学排行榜》,举国内外三个例子: 世界排行榜300名以外的外国大学(300名以内的条件更好); 世界排行榜200名以内的中国大学(中国最好的大学,含科学院的所); 世界排行榜500名以外的中国大学(95%以上的中国大学在此范围); 这三种大学分别对应中国研究生的三种类型,研究生应该采取不同的对策,说明如下: 1.国外的大学(网络资料和实地考察) 中国研究生远征先头部队的一个营盘 ,例如: 加拿大SFU大学(世界排315名,上海交大2007排行榜) 实验室,世界一流,有番号(4D Lab) 代表性教授:绝对型天然(自然而然是)博导和后导(可以带博士后) 英文一流,收入颇丰$,无学术番号 研究生来源:世界范围 入学前研究生素质:托福线以上,GRE线以上,其他素质也是世界上游水平 SFU研究生出路:世界范围流动(机会也是世界范围的) SFU研究生路线图: 线路1: 远征先头部队研究生 路线图 2.中国一流大学(实地考察) 中国研究生后方预备役部队的一个营盘,例如: 清华大学(科学院的所),国内一流( 世界排 190名,上海交大2007排行榜) 实验室,一流的,很好的,有番号(XX重点实验室),有军饷(维持费) 代表性教授(研究员):相对(引进)型天然博导,后导(不详) 英语1.5流,收入颇丰¥,学术番号:“百人”,“杰基”,等 研究生来源:中国范围(最好的是本土的,也有外来的) 入学前研究生素质:英语为全国水平,其他素质也是中国上游水平 研究生出路:出国,国内学术单位和非学术单位 清华大学(科学院的所)研究生路线图: 线路2:后方预备役部队研究生路线图 3. 中国普通大学 (实地考察) 中国研究生本土执勤部队的一个营盘,例如: 俺所在的大学(世界排500以后,上海交大2007世界大学排行榜) 全国90%的大学属于此类大学 以俺自己为例:比对(评比)型“人造”博导,不后导 英语2.1流,收入一般¥,无学术番号 俺的实验室:条件不入流,有番号,但是没有军饷 研究生来源:山东范围 入学前研究生素质:英语为山东水平,其他素质也是山东水平 研究生出路:山东省学术单位,全国企业单位,其他 俺的研究生路线图: 线路3:本土执勤部队研究生路线图 请看下篇: 中国研究生的对策和路线图,谋篇:知己VS知彼
个人分类: 导师和研究生|7051 次阅读|17 个评论
皮VS毛:研究生写学位论文和发表文章
大毛忽洞 2008-3-4 04:21
皮 VS 毛:研究生写学位论文和发表文章 是先写学位论文,还是先发表文章?对研究生来说,这是个问题,而且还是个重要的问题。 学位论文是一个系统的东西,章节之间相互关联,就像是一块皮,有了这皮,很容易生出几根毛。研究生为满足答辩条件而发表的一篇篇文章,就相当于是几根互不相干的毛。 是皮重要,还是毛重要? 是先生长皮,还是先生长毛? 显然,应该先生长皮。因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比其在攻读学位时发表的文章 重要的多 ,因为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或工作需要)梳理出一个更适合于未来的知识结构体系。非常令人遗憾的是,现在的“空壳模式”(先发表门槛文章后凑合学位论文)使研究生整天忙于应付发表门槛文章,而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推敲自己的学位论文。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是研究生自己独立完成的作品,也是研究生迈向更高一级学术平台的一块跳板。(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的部分内容应该超越其导师的知识(结构)范围,否则就会一代不如一代。 我在 《 导师和研究生师生关系图 》 一文就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导师的圆圈不应该把研究生完全罩住)。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590 在讨论学位论文之前,先分析一下“研究生道路”的两种模式。 路线 1 的模式是:完成学位论文 → 答辩 → 发表文章(或发表文章的过程与答辩同时进行)。 在路线 1 的模式下,署名发表文章的作者不会很多,除研究生自己外,顶多再挂一个导师的名字。这种模式显示了学位论文的重要性和严肃性,而且学位论文是门槛文章的唯一源泉,是一种正本清源的做法。 这种模式既不利于导师(大导师二导师三导师)混水摸鱼,也不利于师兄师弟师姐师妹之间互相混水摸鱼。因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第 1 页的“独创性声明”宣布这论文是这个研究生自己独立完成的。如果这“ 独创性声明 ”算数的话,在发表学位论文的部分内容时就不应该再挂其他人的名字,否则,这“独创性声明”就是假的,那学位论文的内容是不是假的也就很难说了。 路线 2 的模式是:发表文章 → 写学位论文 → 答辩 。 在路线 2 的模式下,文章 1 、文章 2 和文章 3 的作者可能有一大堆,课题组越大,署名挂名的人就越多,而且还美其名曰为团队精神、大科学大合作。 在路线 2 的模式下,研究生的精力几乎都投入到了发表文章的过程中,其学位论文往往是文章 1 、文章 2 和文章 3 的“有机合成”,究竟是怎么合成的,只有他们团队内部知道。 研究生用文章“合成”学位论文之后,仍然要在第 1 页写一个“独创性声明”,这个“独创性声明”和论文后边的“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似乎是互相矛盾的。因为那些文章明显是署名了好多人,而当事人往往又不愿意挑明任务的分工。 总而言之,这是一种非常有利于混水摸鱼的模式,这也是此模式在学术界占统治地位的一个原因。 Harvard 何毓琦 先生认为 评价博士论文有三条标准: a) 博士论文的一部分必须被一流学术期刊接受或发表。 b) 导师应当从这篇学位论文中学到一些新知识。 c) 导师不应当在公开场合羞于承认自己指导了这篇学位论文,因为论文本身也是导师自己标准与能力的反映。 请参看何先生科学网的博文: 《 建立世界一流研究生培养和科研体系的一些建议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3114 现在的问题是,研究生不是从他们的学位论文中拿出一部分来公开发表,而是先凑出要发表的文章(凑,这个字解释起来一言难尽),然后再用发表的文章来拼凑他们的学位论文(由于第一个凑字,导致了第二个凑字),完全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 何先生说的是“ 博士论文的一部分必须被一流学术期刊接受或发表 ”。 没有博士论文,哪来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应该先写学位论文,然后抽出一部分来发表。 研究生(博士生)只有把功夫用在学位论文上,才能达到何先生所说的第二条:“ 导师应当从这篇学位论文中学到一些新知识 ”。 何先生接着说: “ 不可否认,上述三条标准中的两条都是主观的,而且可能被滥用。只有建立了基于同行评审与严格自律的健康系统,才能防止滥用。现在获得清华大学的博士学位需要发表 4 篇期刊、会议论文。如果都按 a )的标准,这一要求就过严了 。但我理解其中的原因,待所有博士生导师的水平相差不大时,这一要求就不再需要了。在此之前,定量的要求有助于保证博士毕业生的最低质量。 ” 由此可见,何先生是以清华大学为例,谈论的是中国的情况。 需要提醒的是,本文的观点可能和读者所在单位的 行政要求 不一样,你不先发表文章可能就不能按时毕业,甚至毕不了业。但是,你的学位论文确实比你发表的文章重要,你的学位论文是一个系统的东西,反映了你的意志,而发表的文章却要受到刊物和编辑的限制。我自己是先按照我的观点实践了之后,才写了这篇文章的。等到将来行政要求改变之后,本文的这个观点就没有什么新鲜感了。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把一件事情谋到一定的程度,它不成也难。 我本人没有读过博士研究生(没有博士学历),但是我写过博士学位论文,我用我的博士论文在清华大学申请了一个博士学位(同等学力)。我开始策划这件事情的时候,我在清华大学没有一个熟人。我最先和清华大学学位办的人接触,他们告诉我,你要先完成博士论文,然后才可以开始办理申请学位的手续。 我自己拜请清华大学陈南平教授担任我的导师,我和陈先生没有共同署名发表过任何文章。我们是真正的“君子之交淡如水”,但是,陈先生确实是我在清华大学的博士导师。 沉痛悼念陈南平教授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清华大学2001年第一次授予博士硕士学位情况通报 (可以点击查看) 采取哪种路线模式发展,研究生可能没有权力进行选择,但是研究生在写学位论文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我自己走的是先学位论文,后发表文章的模式,感觉这种模式很好,主要的好处体现在学位论文上,因此,重点要讨论学位论文(主要讨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技巧,像策划选题、构思实验和梳理知识结构等问题,这里只简单提一下,等以后有机会再专门讨论)。 先开门见山地谈谈写和改的技巧,然后简单谈谈如何梳理知识结构。 图示写(博士)学位论文的主要目的 举例说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和知识结构的梳理 Ⅰ.我的博士学位论文题目: 《 Zn - Al 共晶合金超塑性的研究》 (论文的格式满足 2000 年清华大学学位论文的格式) 研究生毕业后无论将来干什么,写作本领是绝对有用的。 最好先写在草稿纸上,然后再输入到计算机里。因为手写容易跟上思路,也容易把思路表达出来。手写可以不受场地的约束,写一段是一段。要一字一字地写,一段一段地改。最好保留所有的草稿纸,以便以后修改时核对。 要始终记住自己的论点(也是创新点),围绕论点组织文献资料和实验数据。一般要先叙述性地铺垫,然后议论性地概括,之后得出支持自己论点的论据。 《 Zn - Al 共晶合金超塑性的研究》 的主要事实和论据: 一个实验结果:拉伸 Zn-5Al 合金, 得到了 5000 %的延伸率 ; 实验对象是 Zn - Al 共晶合金系列; 论文主题定位:分析和讨论 5000 %延伸率的机理; 知识结构梳理方向:两个原子的界面(相界面的最小单元)。 《 Zn - Al 共晶合金超塑性的研究》的篇法和 逻辑 发展关系 第一章 引 言(篇幅为 18 页,占正文 16.6 %) 本章为文献综述:第一主题词为 超塑性 ;第二主题词为 Zn - Al 合金; 强调的概念是延伸率,因为自己有个延伸率为 5000 %的实验结果。 突出未解决的问题:超塑性的物理机理? 第二章 Zn-Al 共晶合金的超塑变形特性(篇幅为 12 页 ,占正文 11.1 % ) 本章主要从力学的角度,概括自己的超塑性拉伸的实验结果,用 三 种合金(共晶、亚共晶、过共晶)展示 Zn-Al 超塑性的特点。 在本章打下伏笔: 5000 %的延伸率对应着α / β界面特性。 第三章 Zn-5Al 合金超塑变形的能量分析(篇幅为 12 页,占正文 11.1 %) 本章从宏观热力学的角度分析超塑性的变形特点,描述体系的一个控制参数,使样品的延伸率达到 5000 %,而不会轻易断裂。( 扩散-溶解层的耗散结构 ) 第四章 Zn-Al 合金超塑变形前后的组织变化(篇幅为 12 页,占正文 11.1 %) 宏观 5000 %的延伸率,对应的微观组织的本质特点是什么呢?本章详细解剖 Zn-Al 合金微观结构。 从微观结构(纳米 / 微米)层次为“扩散-溶解层” 在下章出场做好铺垫。 第五章 Zn-Al 共晶合金超塑变形的晶界滑移(篇幅为 12 页,占正文 11.1 %) 本章是整本学位论文的重点内容,也是创新点的核心内容。 从几个方面来定义 “扩散-溶解层” , 并且竖起一个论点: Zn-Al 合金的超塑性机制是由一个“扩散-溶解层”来控制的,即 Zn-Al 合金在超塑性拉伸过程中,通过“扩散-溶解层”的控制,实现了 5000 %的延伸率。 第六章 Zn-Al 共晶合金超塑变形的结构演化(篇幅为 16 页,占正文 14.8 %) 这一章是为 了将来的研究方向而梳理出的内容 ,实际是价键电子理论和电子密度理论的有关内容。相界面是异类原子组成的界面,相界两边的原子如何作用?这种作用对超塑性有什么影响?通过 TEM 照片(实验)实现了这个目标。 与上章主题的呼应: 与拉伸方向成~ 90 度角的α / β界面(扩散-溶解层)虽然不容易滑移,但是,在外力和α / β界面张力的作用下,α条将断开成若干段有利于滑移的短的α条。 第七章 Zn-Al 共晶合金负的 电塑性效应 (篇幅为 12 页,占正文 11.1 %) 电场(微弱的电流)使α / β界面的 扩散 - 溶解层 增厚,不利于α / β的滑移,表现为应变速率降低。 本章的写作技巧是 画龙点睛 : 用 10 页的篇幅来讨论“ 电塑性效应 ”,从字面上看, 10 页的内容与论文的创新点没有关系,但是最后 1 页进行了点题,即把效应的机理归纳到扩散 - 溶解层上来。 第八章 稀土对 Zn-5Al 合金超塑性 的影响(篇幅为 10 页,占正文 9.2 %) 稀土抑制 Zn 往 Al 中的扩散和溶解,阻碍 扩散 - 溶解层 达到饱和,有利于α / β的滑移,从而增强了 Zn-5Al 合金的超塑性效应。 本章的写作技巧也是 画龙点睛 : 用 9 页的篇幅来讨论“ 稀土超塑性 ”,从字面上看, 9 页的内容与论文的创新点没有关系,但是最后半页进行了点题,即把稀土的作用机理归纳到扩散 - 溶解层。 第九章 结 论(篇幅为 4 页,占正文 3.7 %) 9.1 Zn-Al 共晶合金的超塑变形特性 9.2 Zn-Al 共晶合金超塑变形的宏观热力学分析 9.3 Zn-Al 共晶合金超塑变形前后的组织变化 9.4 Zn-Al 共晶合金超塑变形的晶界滑移 9.5 Zn-Al 共晶合金超塑变形的结构演化 9.6 Zn-Al 共晶合金反常的电塑性效应 9.7 稀土对 Zn-5Al 合金超塑性的影响 结论可以从内容的角度来归纳概括,可以不受章节的限制。 (学位论文正文共 108 页) 如果按时髦的做法,这篇学位论文的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章的内容,都可以独立发表,有的还可以进一步拆分。但是我不想这么干,我也不会允许别人这么干,因为这篇学位论文从头到尾 100 %都属于我自己。还真有人阴差阳错地把我学位论文的某些章节给发表了,其中把第五章发表到了 2002 年第 6 期的《科学通报》,题目为《 超塑变形中相界滑移的扩散-溶解层控制模型》,这篇文章和我学位论文的 第五章的内容几乎一字不差,对不起来的段落来自我学位论文的其他章节。 他们不但抄了论文,还把我的名字也抄上去了。对于做学问的人来说,博士论文象征着主权,因为“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是学问之皮”。 这件事在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解决后,我又给《科学通报》主编周光召先生写了信,在周光召先生的帮助下, 2004 年 7 月《科学通报》第 49 卷第 14 期第 1355 页发表了一个声明(英文版的声明发表在第 49 卷第 14 期第 1535 页),声明说署名的他们不是本文的著作权人,但是, 《科学通报》的电子版(中英文)却把这个声明给删除了,因此,只有纸版的《科学通报》才能看到这个声明。能在纸版的《科学通报》刊登一个收版面费的声明,已经很不错了,这还用了18个月的时间。 本来我不想再提起这件事了,可是我的观点偏偏又是“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是学问之皮”,而且还要求学生这么做,或者尽量试着去做。此外,还有学术打假人士,当他们看到我的博士论文和别人的文章一样的时候,或者看到那篇文章有那么多作者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一些疑问:这博士论文是你的吗?如果不是,你还 奢谈 什么“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是学问之皮”。 本文所写的都是真实的事情,只有真实才有参考的价值。 Ⅱ.摘要(完成全部论文后再写摘要,最后写英文摘要) 《 Zn - Al 共晶合金超塑性的研究》 的摘要共有 6 个自然段: 第 1 段 :概括选题目的, 点出创新点 。(忌用“首次”、“领先”之类的词) “超塑性是材料能呈现出巨大延伸率的一种能力,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研究主题。……。但是,超塑性的物理机制在材料科学中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文选择……,其延伸率可达5000%,试样的绝对伸长量为500mm。…… 提出了Zn-Al共晶合金超塑变形相界滑移的 扩散-溶解层 控制机制。” ( 红色字体是 点出的创新点) 第 2 段 :概括了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的部分结论, 定义性地阐述创新点 (尽管创新点是在第五章才提出的)。 “ …… 在 350 ℃ , α / β界面间容易形成扩散 - 溶解层α′非均匀固溶体 , 若β端的含 Zn 量小于 65at% ,有利于α / β界面的滑移。 ” ( 蓝色字体是 定义性地阐述创新点 ) 第 3 段 :概括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的部分结论, 详细地描述创新点 。 “ …… 扩散 - 溶解 层厚度增加, 扩散 - 溶解层 α端的含 Zn 量为 1at% ,β端的含 Zn 量为 65at% 。 …… 饱和的 扩散 - 溶解层 不易滑移。 …… ,对应于 扩散 - 溶解层 两端达到饱和 , ……。 ” ( 红色字体是 详细地描述创新点 ) 第 4 段 :概括第六章的结论, 拓展创新点的内涵和外延 。 “ 在 α / β 界面上,由于 Al 原子和 Zn 原子价键电子密度的差别, …… 。 …… 结果在弯曲部位附近直的地方α条越来越薄, …… 。” ( 蓝色字体是 拓展创新点的内涵和外延 ) 第 5 段 :概括第七章的结论, 创新点的扩展(应用) 。 “ 电场(包括微弱漏电流)有促进原子扩散的作用,使α / β界面的 扩散 - 溶解层 增厚,不利于α / β的滑移,表现为 …… ,是一种负的电塑性效应。 ” 第 6 段 :概括第八章的结论, 创新点的扩展(应用) 。 “ 在 Zn-5Al 合金中添加 0.05 ~ 0.2wt% 的稀土,可提高合金超塑变形的延伸率, …… 。 …… ,稀土抑制 Zn 往 Al 中的扩散和溶解,使α / β界面间的 扩散 - 溶解层 不饱和,有利于α / β的滑移,从而增强了 Zn-5Al 合金的超塑性效应。 ” 摘要是学位论文最重要的部分,被置于论文的前面,相当于整本论文的门面。因此,写摘要是名符其实的“门面工程”,要多花费时间,巧用笔墨。 以下是《 Zn - Al 共晶合金超塑性的研究》的摘要的全部内容( 2000 年原版): 摘 要 超塑性是材料能呈现出巨大延伸率的一种能力,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研究主题。超塑性已在工业上得到应用,但是,超塑性的物理机制在材料科学中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文选择 Zn-5wt%Al 共晶合金为主要研究对象,其延伸率可达 5000% ,试样的绝对伸长量为 500mm 。对超塑变形前后的试样进行了 DSC 、 SEM 、 TEM 、 X 射线衍射等分析研究,提出了 Zn-Al 共晶合金超塑变形相界滑移的扩散 - 溶解层控制机制。 超塑拉伸前的储能释放,对应着超塑变形抗力的增加和延伸率的下降。成分偏离共晶点时,合金中α / β界面减少,超塑拉伸的延伸率下降,变形抗力增加。在 350 ℃ , α / β界面间容易形成扩散 - 溶解层α′非均匀固溶体 , 若β端的含 Zn 量小于 65at% ,有利于α / β界面的滑移。 增加超塑变形前的保温时间,α / β界面间的扩散 - 溶解层厚度增加,扩散 - 溶解层α端的含 Zn 量为 1at% ,β端的含 Zn 量为 65at% 。这种饱和的扩散 - 溶解层不易滑移。保温时间对延伸率和变形抗力的影响存在一个临界点,超过临界点后,继续保温对超塑性没有明显的影响,对应于扩散 - 溶解层两端达到饱和 , 继续保温只使得扩散层厚度增加,两端的界面结合方式不变。 在α / β界面上,由于 Al 原子和 Zn 原子价键电子密度的差别,α相承受压力,β相承受拉力。当α / β界面平直时,α相所受的合力为零。在外力作用下,α / β界面将发生弯曲,由于曲率半径变小,α相在弯曲部位承受的压力增大。为减少所承受的压力,α相将增大曲率半径,途径是 Al 原子扩散迁移至曲率半径小的地方,结果在弯曲部位附近直的地方α条越来越薄,并最终断开,使取向不利滑移的长α条断开成若干段有利于滑移的短α条。 电场(包括微弱漏电流)有促进原子扩散的作用,使α / β界面的扩散 - 溶解层增厚,不利于α / β的滑移,表现为延伸率下降、变形抗力增大、应变速率降低和表面空洞增多,是一种负的电塑性效应。 在 Zn-5Al 合金中添加 0.05 ~ 0.2wt% 的稀土,可提高合金超塑变形的延伸率,当变形温度在 350 ℃以上时,稀土增强 Zn-5Al 合金超塑性效应非常明显。在 350 ℃以上,稀土抑制 Zn 往 Al 中的扩散和溶解,使α / β界面间的扩散 - 溶解层不饱和,有利于α / β的滑移,从而增强了 Zn-5Al 合金的超塑性效应。 关键词:超塑性,共晶合金,扩散 - 溶解层,电子理论,稀土元素 ABSTRACT Superplasticity, the ability of certain materials to undergo very large tensile strains, becomes the subject of active research. The superplasticity has clear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but also retains fascinating scientific challenges in understanding its physical mechanisms. (一般现在时态:表述的客观事实) This dissertation has researched on the superplasticity in Zn-5wt%Al eutectic alloy,whose elongation can reach 5000% and the specimen's displacement 500 mm. A new model, phase boundary sliding controlled through diffusion-dissolution zone has been proposed about the superplastic deformation for Zn-5Al eutectic alloy. The deformed and undeformed specimen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DSC, SEM, TEM and X-ray diffraction. (第一和第二句:现在完成时态;最后一句:一般过去时态) To release stored energy in the alloys makes the stress increase and the elongation decrease in the superplastic deformation process. Whe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alloys drifts off the eutectic point, the amount of interface α / β in the alloy will decrease, and as a result the elongation decreases and the stress increases in the superplastic deformation(SPD). At 350 ℃ , a diffusion-dissolution zone(DDZ) will form in the interface α / β , and it is nonhomogeneous solid solution, the solute Zn of its end near α being 1at% and that of its end near β being x at%. When x 65at%, the DDZ is advantageous to the interface sliding; otherwise, disadvantageous to the sliding. The effect of annealing time on the elongation and the stress in the SPD has a critical point, and the annealing time exceeding the critical point no longer affects the superplasticity remarkably. This is corresponding to the state that DDZ reaches saturation, and the continuous annealing only makes DDZ's thickness increase and its bonding to α and β has no changes. (表述一个事实:一般现在时态) Within interface α / β , the α bears a compressed stress and the β bears a tensile stress due to the difference of the electron densities between Al atoms and Zn atoms at the interface. When the interfaces are straight, the resultant force subjecting α phase is zero.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load, the interface α / β would become bent and the force subjecting α increases. In order to decrease the stress, α will increase its radius of curvature by means of migration of Al atoms to the places with smaller curvature radius. This process makes the α bar break at the straight position near its bent parts, and the long α phases are changed into short ones benefiting the superplasticity. (表述一个事实:一般现在时态) The electric field helps the atoms with their diffusion and makes the thickness of DDZ increase, which obstructs the α / β from sliding. All these lead to a negative electroplasticity that the elongation and the strain rate decrease, and otherwise, the stress and the voids on the specimen's surface increase in the SPD of Zn-5Al in the electric field. (表述一个事实:一般现在时态) Rare Earth can restrain the diffusion of Zn in Al and the increase of thickness of DDZ. This action is very remarkable at 370 ℃ , and the superplasticity in Zn-5Al is obviously improved by adding 0.05-0.2wt%RE into the alloys. (表述一个事实:一般现在时态) Key words: Superplasticity, Eutectic alloy, Diffusion-dissolution zone, Electron theory, Rare earth Ⅲ.章法和各级标题及其过渡 以 《 Zn - Al 共晶合金超塑性的研究》 的第五章为例,谈谈章的开头和节的开头。一般要尽量避免把章的标题、节的标题和小节的标题连着排在一起。在这些标题之间最好写一个自然段,作为承上启下,或作为铺垫和过渡。 (注意双引号,引号里的内容来自 《 Zn - Al 共晶合金超塑性的研究》 ) “第五章 Zn-Al 共晶合金超塑变形的晶界滑移 Zn-5Al 合金在 350 ℃超塑性变形时,可得到 5000% 的延伸率,这与合金中的α / β界面及其滑移行为有关。本章先介绍超塑性的晶界滑移模型,然后叙述观察晶界滑移的实验方法和结果,最后讨论 Zn-5Al 合金晶界 ( 相界 ) 滑移的 扩散 - 溶解层 控制机制。 5.1 超塑性的晶界滑移模型 自发现超塑性以来,人们已经研究出上百种超塑性材料 ( 包括多晶体陶瓷材料 ) ,针对不同的材料,提出了各种超塑性变形机制。例如,溶解-沉淀理论 ,亚稳态理论 ,扩散流动机理 ,位错蠕变理论 ,晶粒换位模型 ,晶粒转出模型 等,并且把等轴细晶粒作为实现组织超塑性的基本条件。目前,超塑变形理论集中于晶界滑移 (GBS) 模型。超塑性的晶界滑移模型中有两个值得一提,这就是位错调节的 Ball-Hutchson 模型和扩散调节的 Ashby-Verall 模型。 5.1.1 位错调节的晶界滑移模型” (章的过渡和节的过渡) 《 Zn - Al 共晶合金超塑性的研究》 里大量的文献综述放在第一章里,但是,以上却出现了 6 篇文献,是讨论超塑性变形机制模型的。需要注意的是,在第一章的文献综述里,作者并没有叙述这 6 篇文献,所以才放在这里。此外,这 6 篇文献放在这里,既为铺垫“ 扩散 - 溶解层 ” , 也为比较和区别“ 扩散 - 溶解层 ”。 点出 6 篇文献,实际上只重点叙述了两篇,篇幅不到 2 页。 作者用 9 页的篇幅来叙述自己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然后根据实验结果提出自己的模型—“ 扩散 - 溶解层 ”。 Ⅳ.文献综述和本研究工作的意义 以 《 Zn - Al 共晶合金超塑性的研究》 为例,谈谈文献的分类和归纳。根据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把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分类,再对属于同类的文献进行归纳,这就是文献综述。例如: 第一章 引 言(文献综述) 1.1 超塑性研究概况 1.1.1 超塑性的概念 1.1.2 超塑性拉伸的延伸率 1.1.3 材料超塑性变形的应变速率谱 1.1.3.1 岩石材料 1.1.3.2 陶瓷材料 1.1.3.3 铸锭材料 1.1.3.4 粉末冶金材料 1.1.3.5 机械合金化合金 1.1.4 材料超塑性变形的温度 1.1.5 超塑性的状态方程 1.1.5.1 Zn-22Al 合金 1.1.5.2 3Y-TZP 陶瓷 1.1.5.3 机械合金化合金 1.1.6 超塑性变形的微观特征 1.1.6.1 晶界滑移 1.1.6.2 位错运动 1.1.7 超塑性的物理特征 1.1.7.1 超塑性与内耗 1.1.7.2 超塑性的电效应 1.1.7.3 电子对超塑性的作用 1.2 超塑性 Zn-Al 合金研究简介 1.2.1 超塑性 Zn-Al 合金的种类 1.2.2 用 Zn-22Al 合金研究的主要超塑性问题 1.2.2.1 晶粒长大 1.2.2.2 空洞 1.2.2.3 激活能 1.3 本研究工作的意义 1.3.1 Zn-Al 合金的应用背景 1.3.2 Al-Zn-Mg 合金的应用背景 1.3.3 稀土在超塑性材料中的应用 1.3.4 共晶合金超塑变形的机理问题 1.3.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文献综述 18 页,占全论文的 16 %,其中两页的篇幅论述“ 本研究工作的意义”。 作者是根据“超塑性”的特点和变形条件对文献进行分类的。例如,延伸率,变形速率,变形温度,等等。 (梳理知识结构需要读很多的文章,在文献综述里只写出与主题密切相关的) “ 1.3 本研究工作的意义 1.3.1 Zn-Al 合金的应用背景 Zn-Al 系合金具有高的阻尼特性,……。但是界面的作用还不太清楚。超塑性和形状记忆合金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功能性高阻尼合金。 1.3.2 Al-Zn-Mg 合金的应用背景 ……。 Al-Zn-Mg-RE 超塑性合金的室温强度与低碳钢的相当,可用于成型加工仪器仪表罩件、塑料制品的成型模具和复杂形状的构件等。 1.3.3 稀土在超塑性材料中的应用 ……。本论文尝试用稀土来改善材料的超塑性,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我国有着丰富的稀土资源,……,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1.3.4 共晶合金超塑变形的机理问题 ……。 Zn-5Al 共晶合金的巨大延伸率与合金中的α / β界面的形态、数量和结构有关。深入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1.3.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根据 Zn-Al 合金的研究历史和应用背景以及 Zn-Al 共晶合金的特殊结构(共晶后共析),选择双相型的 Zn-5wt%Al 、 Zn-2.5wt%Al 和 Zn-10wt%Al 合金与单相型的 Al-4Zn-1Mg 合金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第二章)对 Zn-Al 共晶合金进行了超塑性拉伸实验,得到了 5000% 的延伸率;第三章接着从宏观热力学的角度分析了轧态合金的储能及其在超塑变形过程中的作用;第四章研究了 Zn-Al 共晶合金超塑变形前后的组织结构;第五章研究了 Zn-Al 共晶合金超塑变形的晶界滑移特性,提出晶界滑移的扩散 - 溶解层控制机制;第六章研究了 Zn-Al 共晶合金超塑变形前后α相和β相晶格常数的变化,估算了α相原子承受压应力和β相原子承受拉应力,分析了α相承受压力在超塑变形过程中的作用;第七章研究了 Zn-Al 共晶合金在电场中的超塑变形特性,进一步论证了扩散 - 溶解层控制机制;第八章在扩散 - 溶解层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稀土对 Zn-Al 共晶合金超塑性的影响。” 从应用和机理两个方面交待了研究工作的意义,应用方面实际上只谈了应用背景,将来的潜在应用。 Ⅴ.本章小结和结论(还有重点章节的目录) 学位论文的正文内,每章的末尾一般都要有“本章小结”。除重点内容的那一章外,本章小结一般都是一两个自然段。要注意本章小结和结论的区别,结论绝对不是简单地把几个“本章小结”合并在一起。一般“本章小结”只是就事论事,最好把所涉及的结论只局限在本章,其他内涵和外延留到结论一章里。 第五章 Zn-Al 共晶合金超塑变形的晶界滑移 ┄┄┄┄┄┄┄┄┄┄┄┄┄ 55 5.1 超塑性的晶界滑移模型┄┄┄┄┄┄┄┄┄┄┄┄┄┄┄┄┄┄┄ 55 5.1.1 位错调节的晶界滑移模型┄┄┄┄┄┄┄┄┄┄┄┄┄┄┄┄┄ 55 5.1.2 扩散调节的晶界滑移模型┄┄┄┄┄┄┄┄┄┄┄┄┄┄┄┄┄ 56 5.2 观察晶界滑移的实验方法┄┄┄┄┄┄┄┄┄┄┄┄┄┄┄┄┄┄ 56 5.2.1 表面抛光试样的观察┄┄┄┄┄┄┄┄┄┄┄┄┄┄┄┄┄┄┄ 56 5.2.2 表面电镀试样的观察┄┄┄┄┄┄┄┄┄┄┄┄┄┄┄┄┄┄┄ 59 5.3 相界滑移的扩散 - 溶解层控制机制 ┄┄┄┄┄┄┄┄┄┄┄┄┄┄ 60 5.3.1 Al/Zn 界面上的扩散与溶解 ┄┄┄┄┄┄┄┄┄┄┄┄┄┄┄┄ 60 5.3.2 Al/Zn 界面间的扩散 - 溶解层┄┄┄┄┄┄┄┄┄┄┄┄┄┄┄┄ 62 5.3.3 相界滑移的扩散 - 溶解层控制机制 ┄┄┄┄┄┄┄┄┄┄┄┄┄ 63 5.3.3.1 易滑移的扩散 - 溶解层 ┄┄┄┄┄┄┄┄┄┄┄┄┄┄┄┄┄ 63 5.3.3.2 不易滑移的扩散 - 溶解层 ┄┄┄┄┄┄┄┄┄┄┄┄┄┄┄┄ 64 5.4 本章小结┄┄┄┄┄┄┄┄┄┄┄┄┄┄┄┄┄┄┄┄┄┄┄┄┄ 66 第六章 Zn-Al 共晶合金超塑变形的结构演化┄┄┄┄┄┄┄┄┄┄┄┄┄┄ 67 6.1 合金电子理论┄┄┄┄┄┄┄┄┄┄┄┄┄┄┄┄┄┄┄┄┄┄┄ 67 6.1.1 余氏经验电子理论┄┄┄┄┄┄┄┄┄┄┄┄┄┄┄┄┄┄┄┄ 67 6.1.2 改进的 TFD 模型 ┄┄┄┄┄┄┄┄┄┄┄┄┄┄┄┄┄┄┄┄┄ 68 6.1.3 晶格常数和电子结构┄┄┄┄┄┄┄┄┄┄┄┄┄┄┄┄┄┄┄ 69 6.2 X 射线衍射实验与结果 ┄┄┄┄┄┄┄┄┄┄┄┄┄┄┄┄┄┄┄ 69 6.2.1 实验方法┄┄┄┄┄┄┄┄┄┄┄┄┄┄┄┄┄┄┄┄┄┄┄┄ 69 6.2.2 实验结果┄┄┄┄┄┄┄┄┄┄┄┄┄┄┄┄┄┄┄┄┄┄┄┄ 73 6.3 晶格常数变化的解释┄┄┄┄┄┄┄┄┄┄┄┄┄┄┄┄┄┄┄┄ 75 6.3.1 轧态合金晶格常数变大的解释┄┄┄┄┄┄┄┄┄┄┄┄┄┄┄ 76 6.3.2 再结晶和超塑变形态晶格常数的变化┄┄┄┄┄┄┄┄┄┄┄┄ 77 6.3.3 TFDC 模型的解释┄┄┄┄┄┄┄┄┄┄┄┄┄┄┄┄┄┄┄┄┄ 78 6.4 电子效应在超塑性中的显现和作用┄┄┄┄┄┄┄┄┄┄┄┄┄┄ 79 6.4.1 电子和点阵相互作用举例┄┄┄┄┄┄┄┄┄┄┄┄┄┄┄┄┄ 80 6.4.1.1 层错能问题┄┄┄┄┄┄┄┄┄┄┄┄┄┄┄┄┄┄┄┄┄┄ 80 6.4.1.2 Vegard 定律┄┄┄┄┄┄┄┄┄┄┄┄┄┄┄┄┄┄┄┄┄┄ 80 6.4.2 α / β界面作用的观察 ┄┄┄┄┄┄┄┄┄┄┄┄┄┄┄┄┄┄ 80 6.4.3 α的界面张力在超塑变形中的作用┄┄┄┄┄┄┄┄┄┄┄┄┄ 82 6.5 本章小结┄┄┄┄┄┄┄┄┄┄┄┄┄┄┄┄┄┄┄┄┄┄┄┄┄ 82 Ⅵ . 论文的修改 我们一般人写出的论文草稿,还不是论文,就像是一块璞玉,看起来像一块丑陋的石头。璞玉通过仔细的雕琢才能成为宝贝(如佛像),雕琢的过程就是修改的过程。写文章也一样,第一稿的论文,只是一堆汉字、数据和图表堆积在一起,需要一遍一遍地修改,直到雕琢出某种形象。 艺术家雕琢佛像的时候,是因为佛的形象已经在艺术家的心中(大脑),这就是胸有成竹。我写论文的时候,要表达的思想在我的头脑里,要把论文修改成什么样子,只有我自己知道,因为论文的样品(佛)在我的大脑里。你们(研究生)写论文也一样,你们想要表达的思想,只有你们自己知道。特别是在提倡创新的今天,强调自己修改自己的论文具有重要意义。你想表达你自己的新思想,新思想在你的大脑里,别人还不知道,他们如何来微观地帮你修改文章,表达你的思想呢? 几个具体的修改方法(有的高级写作软件不需某些步骤): 1 )目录和章节名称的对应(专门检查核对一回); 2 )图题表题及其编号和正文的对应 (专门检查核对一回); 3 )公式的名称和正文的对应(专门检查核对一回); 4 )参考文献及其编号和正文的对应(专门检查核对一回); 5 )字体和格式(专门检查核对一回); 6 )排版和版面设计(专门检查核对一回); 7 )从头到尾,至少通读三遍(鲁迅的方法)。 Ⅶ . 梳理知识结构体系 研究生(博士生)要发表文章,还要写学位论文,有的还要找工作,等等,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但是,千头万绪,研究生如何梳理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从长毛的外表看,鸡和鸭子差不多,但是,鸡被雨水淋湿就成落汤鸡了,而鸭子却不怕雨水。为什么呢?因为鸭子善于梳理自己的羽毛。 研究生把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梳理好之后,就相当于长了一身“鸭子的羽毛”,不怕风雨,而且梳理好的知识结构体系随研究生而去,对培养研究生绝对是一件好事。 在写学位论文的同时,就要开始梳理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 1985 年,我在吉林大学读硕士的时候,在完成一年的课程之后,其他两年的唯一任务就是写我的学位论文,当然了,我自己同时也进行梳理我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我的导师赵友昌老师不爱说话,我不去找他,他从来也不来找我。我们协商把题目确定之后,他干的他工作,我干我的学位论文,可以说,又是一次“君子之交”,师生关系清淡如水,清澈透明。 在写我的硕士学位论文期间,我梳理了些什么内容呢? 1 )晶体学和群论(准备描述魔方) 这和学位论文似乎没有关系,但是和我(研究生)有关系,后来的《魔方及其应用》和《魔方的科学和计算机表现》,其数学理论和模型都是在这个时候梳理出来的。 2 ) ODF(orientation distribution function)理论 梳理这部分内容,是为了解释我的实验结果。 3 )研究(调研)超塑拉伸的设备和工具 梳理这部分内容,是为了毕业后另起炉灶。 在写我博士论文的过程中,我梳理了些什么呢? 1 )电子理论 这个主题太大,需要梳理好多年,开始的时候,只梳理了国内的分支流派情况。只要深入下去,必然就扩展到国外了,开始在国家图书馆复印了很多纸版文献,后来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才完全电子化(电子版)了。电子化的过程仍然是一个梳理的过程,同时也是归纳和综合的过程。 2 )群论及其应用 群论是研究电子结构时不可回避的领域,也是把“点”推广到“面”和“体”的数学工具。我的“两个原子”先要推广到晶胞,然后再由晶胞推广到块体的材料,还有原子坐标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群论。因此,我必须结合我将来的问题,先梳理群论及其应用的问题。 我对我的学位论文是这样计划的: 先用中文出版( 2006 年实现),然后英文出版(也许今年,也许明年),最后才梳理出一篇文章来发表,投稿时,把已经出版的书作为一个背景资料附上,说明工作的实际背景。 等计划实现之后,再写篇博文贴出来。 Ⅷ.结束语 北宋画家文同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胸有成竹。 佛家石匠说:我能把石头雕刻成佛像,是因为我心中有佛。 我是学物理的,既不懂机械制图,也不懂画法几何。但是,我能够造出一台拉伸机,因为我的心里先有了这台已经运转起来的设备。请参看《 土设备里的科学思想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815 希望有研究生说:我能把学位论文写出来,是因为我心中有一个蓝本。 研究生的心里如何才能有一个学问的蓝本?如何把这个学问的蓝本表达成你的学位论文?在表达的过程中,如何梳理你的知识结构体系? 只有你自己才能回答以上的问题,因为你想象的未来的蓝图在你的心里,你的学位论文的蓝本也在你的心里,如何在写学位论文时,结合你的未来梳理你的知识结构体系,最好的答案也在你自己的心里。 (我用一个实际的案例,试图说明我的一个观点)
个人分类: 导师和研究生|9810 次阅读|14 个评论
博士要接轨,博导要国情
大毛忽洞 2007-10-4 01:12
博士要接轨,博导要国情 接轨,就是国际接轨;国情,就是中国国情。 国情是现实,而且和文化相关联,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 接轨是目标,同样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 还是从鸿飞博士的文章说起吧! 鸿飞博士的文章,“99%论”影响很大,不但影响了读者,也影响了作者。因为作者随后把 “99%的博士和博导不合格”改为“十有八九的博士和博导不合格”,由此可见, 鸿飞博士自己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而且这个难题是不可解的。因为: 第一,“合格的标准”没有给出来,也不可能给出来,因为这涉及到学术的标准问题,比真理的标准更难制定; 第二,“具体的数据”没有给出来,实际上谁也给不出来(因为有些数据是保密的,例如,官员读博和官员兼职博导的数据)。 对鸿飞博士的“不可解问题”,大毛忽洞写了篇《 海拔和身高,¥博士≠$博士 》,提出了一个“海拔效应”,$博士有“海拔效应”,主要相关于原来导师的学术关系;¥博士也存在“海拔效应”,主要相关于原来导师社会关系。 另外一个问题是,所谓“调查”也不是真的国家要调查,而是为一个科研项目收集资料( 请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将上述调查材料于2007年11月30日以前寄(送)达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这是大毛忽洞猜想的,应该是这样的。 “ 调查工作为期2个月,将于2007年11月30日以前完成。 ” 由此可见,“调查”也不是真的。众所周知,博士培养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而且还要搞什么和国际进行比较,还要得出结论,别说2个月,就是2年也搞不明白。 博士的培养和博导相关联,以后的发展走向是: 博士要接轨,即和国际学术界接轨,这是大趋势。因此,年轻的博士们要向这个方向靠拢。 博导要国情,即根据中国国情来选拔和管理博导,相当长一段时间会是这样的。 博士要接轨,意味着要靠拢国外的“合格标准”; 博导要国情,意味着仍然要保持中国的“合格标准”。
个人分类: 导师和研究生|4605 次阅读|0 个评论
海拔和身高,¥博士≠$博士
大毛忽洞 2007-10-2 02:21
海拔和身高,¥博士≠$博士 鸿飞博士的“99%论”( 以美国三流大学的水平的学术标准来衡量,中国大陆99%的研究员教授和毕业的博士是不合格的…… 王鸿飞 ),实际是一个“老鼠和老虎比身高和海拔”的问题。 当老鼠和老虎都在地面上的时候,无论是身高还是达到的海拔高度,老鼠都不如老虎高。(谁是老鼠,谁是老虎,请勿对号入座) 当老鼠站在一艘大的$船上,而老虎站在一艘小的¥船上的时候,老鼠的身高仍然不会比老虎的高,但是老鼠达到的海拔却比老虎的海拔高得多。 这就是“老鼠和老虎比身高和海拔”的问题,可以为鸿飞博士的“99%论”做一个注释。 中国的大学和美国的大学根本无法比较,除敏感而复杂的行政体系不一样外,教师体系也完全不同。实际情况如下: 美国的教师体系: Assistant Professor ,Associate Professor,Professor。 这三种教授都可以带博士和博士后,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中国的教师体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能带博士的教授、能带博士后的教授。能带博士的教授叫博导,能带博士后的教授叫后导。等级森严,一般不可逾越。 如果要比较的话,美国的教师都是博导和后导量级的,比中国的教授高出一头或者两头,这是一种制度上的“海拔效应”。 因此,从制度上看,中国的教师都处于低海拔位置,这不是教师的问题。 $是美元的符号,¥是人民币的符号,人们都知道这两种符号如何换算。 ¥博士就是拿中国学位的博士,$博士就是拿美国(外国)学位的博士,显然,¥博士和$博士的换算规律,绝对不是$和¥的换算规律。 博士的含量在于学术,学术的含量在于原始创新。学术具有植物的属性(参见博文: 学术界的夏草冬虫现象 ),因此,还是用树来打个比喻吧。 美国的教授(教师)相当于是一棵高大的树,美国教授带出来的博士就相当于自己树上的一个枝杈。 如果从海拔高度看,¥博士不如$博士。如果从各自的“身高”看,很难得出一般的结论:$博士比¥博士强。 什么意思呢? 我们不是要提倡原始创新吗?这应该是衡量学术的最基本的标准(特别是那些以发表论文为生的学术者)。 如果$博士回中国做的学问仍然和原来的导师(大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是典型的延伸效应,无非就是论文多一些,发表文章的刊物名气大一些。这实际上是一种“未断学术之奶”的博士后,因为学术方向仍然借助于原来导师的余荫。 如果$博士回国后能开辟自己的研究领域,即有自己的学术之根和干,在自己的根和干上延伸自己的枝和叶,这就是学术的根本,也是学术的难点,也是体现水平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博士和$博士。 如果不考虑以上的因素,就说$博士比¥博士强,实际上是强调了“海拔效应”。
个人分类: 导师和研究生|8838 次阅读|2 个评论
研究生:先生活,后学问
大毛忽洞 2007-8-31 06:24
研究生:先生活,后学问 研究生要先计划生活(包括学习生活和计划以后的生活),等到条件基本具备了之后,再去计划如何做自己的学问。 研究生阶段所搞的学问属于文凭学问,和真正的学问还有差别。什么叫文凭学问呢?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在一定的范围内,以获得文凭为主要目的而暂时从事的研究,一旦文凭到手,这种研究就可以告一段落。(能继续坚持的很少) 生活是皮,学问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道理似乎很简单,但是真正能把这种简单的道理用到生活和学问之中,却是非常艰难的事情啊! 大毛忽洞曾经写了一篇 《研究生为什么要苦恼?》 , 概括了研究生苦恼的10个原因,文体采用了自由的打油诗(可能还含有山西老陈醋的味道)。如果研究生先选择生活,后选择学问,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了。 如果你试图通过学问来改善你的生活,这是一种“倒插门”,就相当于通过毛来炫耀皮的珍贵,是一种冒险的做法。就像炒股票也是一种投资一样,但这是解决了温饱之后的一种用钱来玩的浪漫游戏。 至于那种“先做人,后做学问”的口号,也是比较空洞的,可操作性差。什么叫“人”?什么又叫“做人”?还有更大的口号,叫做什么“做大写的人”?正如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的那样,有不少属于“大写的人”的人物,第二天就变成了“不是人”的人物。 大毛忽洞的观点是,研究生要先(学习)生活,对生活的求和就是做人。如果你的生活中有“正符号”,也有“负符号”,代数求和之后就是你的做人的程度。 研究生还是先生活,后学问吧。因为 生活是皮,学问是毛。没有皮在后面支撑着,毛再好也漂亮不起来。 大毛忽洞(这个是笔名) 小时候住在大毛忽洞(这个是村庄名),不但吃的差,而且还常常吃不饱。因为我家是从山西“走西口”来到内蒙古的一个小村庄(大毛忽洞),属于很穷的移民家庭。 那个时候,农村实行的是七级政权制,即中央政府、自治区(省)、市、县、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大毛忽洞是一个生产小队,名副其实地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农民虽然被那么多不同层次的官员管理着(领导着),但是,似乎没有人领导我的肚皮,因为我老是吃不饱啊!(请参见待贴出的博文: 语录、粮食和老鼠。主题为:在如何对待老鼠的问题上,我先选择生活 ) 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寝室住7个人,都喜欢回寝室吃午饭,我们都围坐在两张并摆的桌子旁。我每天都吃高粱米,他们(特别是三个饭量小的)几乎每天都吃大米饭。当时食堂做的是大锅饭,一锅高粱米,一锅大米饭,菜的花样也不多。由于我解决不了全国粮票问题,家里有粮(内蒙粮票)也没办法吃。吃饭是头等大事,因此,我必须进行思考和想出办法。经过观察,我选择过点去买饭,即等开饭20分钟后再去买饭,不但高粱米给得多(4两饭票至少给6两,有时能给8两),菜也给得多。 (请参看大毛忽洞的博文: 如果你很穷,请跟我来 。我先选择生活,然后谋划学业 ) 我满心欢喜地端着我的饭菜回到寝室,还要和他们吃大米饭(菜也不错)的凑合在一张桌子上,我把高粱米吃得一点也不剩,还要加点水喝个汤,他们多数人顶多吃4两米饭,如果碰上考试,他们最多吃2两,但是,我仍然能够吃6两高粱米。本来是吃高粱米的应该羡慕吃大米饭的,然而事实却相反,是吃大米饭的非常羡慕吃高粱米的。不仅如此,到晚上,吃大米饭的要数到500个数才能入睡,而吃高粱米的用不着数一个数就进入梦乡了。 (请参看大毛忽洞的博文: 如果你很穷,请跟我来 。我先选择生活,然后谋划学业 ) 构成人生最重要的部分是生活,而吃饭又是生活的核心内容。大毛忽洞相信肚皮(胃)的思考结果比大脑要更正确一些。 马克思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人们必须首先穿衣吃饭,然后才能从事文化和政治的或者其他的事业。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这个观点评价很高,称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参见恩格斯《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 总而言之,研究生首先要学习如何生活(包括计划以后的生活),然后再打算如何做学问。 研究生苦恼之后,应该想办法来解除这些苦恼,用什么办法呢? 大毛忽洞的办法是:先生活,后学问。 下面的链接说明,确实有研究生在苦恼: http://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940 研究生为什么 要 苦恼 ? - [ 研究生 院] - [农林科大院系所] - 712100 ... - 712100 社区 研究生为什么 要 苦恼 ? ( 摘自中国生命科学论坛 ) 一苦不知道: 为什么 要读 研究生 ? 有不少 研究生 ,本科毕业“羞于”找工作, 考研吧,考研省 ... - Discuz! Board. bbs.712100.com/viewthread.php?tid=6776679 - 43k - Cached - Similar pages 研究生为什么 要 苦恼 ? - [ 研究生 院] - [农林科大院系所] - 712100 ... - 712100 社区 研究生 真实处境的反映,写的好 1 - Discuz! Board. ... 712100 社区 » [农林科大院系所] » [ 研究生 院] » 研究生为什么 要 苦恼 ? ... bbs.712100.com/viewthread.php?tid=6776679page=1authorid=43239 - 19k - Cached - Similar pages 研究生为什么 要 苦恼 ? - [ 研究生 院] - 712100社区- Powered By SupeSite - 研究生为什么 要 苦恼 ? ( 摘自中国生命科学论坛 ) 一苦不知道: 为什么 要读 研究生 ?有不少 研究生 ,本科毕业“羞于”找工作,考研吧,考研省去了找工作。 blog.712100.com/?viewthread-6776679 - 16k - Cached - Similar pages 研究生为什么 要 苦恼 ? 绿谷生物论坛绿谷生物论坛 - 研究生为什么 要 苦恼 ? 一苦不知道: 为什么 要读 研究生 ? Mhl )h% 有不少 研究生 ,本科毕业“羞于”找工作, f/Ma? 考研吧,考研省去了找工作。 xj# 研究生 毕业还要找工作, iA41w L BG 因此,这个 苦恼 是本科 苦恼 的延续。 H/fdHl'EU) .... 查看完整版本 : ... bbs.ibioo.com/simple/index.php?t6021.html - 10k - Cached - Similar pages --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 - (注: 7 月 26 日,李世春先生的最新博文《 研究生为什么 要 苦恼 ? 》,对 研究生 普遍面临的 苦恼 进行了总结。 参看李世春的最新博文《 研究生为什么 要 苦恼 ? ... www.emay.com.cn/main/modules.php?name=Forumsfile=viewtopicp=81549 - 41k - Cached - Similar pages 我的论坛主题- yelangduxing - 712100社区 - 研究生为什么 要 苦恼 ? ( 摘自中国生命科学论坛 ) 一苦不知道: 为什么 要读 研究生 ?有不少 研究生 ,本科毕业“羞于”找工作,考研吧,考研省去了找工作。 ... blog.712100.com/?154839/spacelist-bbs - 13k - Cached - Similar pages daipaott的BLOG - 蒙哥尔- 新浪BLOG - 一苦不知道: 为什么 要读 研究生 ? 有不少 研究生 ,本科毕业“羞于”找工作, 考研吧,考研省去了找工作。 ... 研究生 毕业还要找工作, 因此,这个 苦恼 是本科 苦恼 的延续。 ... blog.sina.com.cn/daipaott - 78k - Cached - Similar pages
个人分类: 导师和研究生|6971 次阅读|1 个评论
研究生为什么要苦恼?
大毛忽洞 2007-7-26 05:13
一苦不知道:为什么要读研究生? 有不少研究生,本科毕业“羞于”找工作, 考研吧,考研省去了找工作。 可是,三年之后(或者博士之后), 研究生毕业还要找工作, 因此,这个苦恼是本科苦恼的延续。 二苦不知道:研究生将来能干啥? 研究生的旅程是“一和四个半”,(多数这样) 一年的课程,半年的开题; 半年的实验,半年的论文,半年找工作。 经历了“一和四个半”之后, 研究生会问自己: 研究生将来能干什么? 三苦不知道:未来是个啥样子? 研究生都明白, 毕业之后要娶媳妇(反之亦然,是女的), 娶媳妇之前要买房子, 买房子还要有钱子, 钱子从哪来? 四苦不知道:学术为啥不能传承? 研究生都明白: 修鞋的出徒后可以修鞋, 木匠出徒后可以当木匠, 铁匠出徒后可以当铁匠, 师傅干啥,出徒后就干啥; 然而研究生毕业之后, 为什么就不能接着研究呢? (还是是谁坏了这老规矩?) 五苦不知道:导师为什么如此霸道? 研究生起早贪黑,辛辛苦苦, 每天都在摸索工艺(可以赚钱的课题), 师弟接师兄,一年接一年, 好不容易摸索出来啦, 导师以保密为名,(什么机密?) 研究生必须签字画押,(典型的不平等条约?) 毕业后不能搞同样的研究, 也不能帮别人搞同样的研究。 (惟一可以传承的,导师又不让传承) 六苦不知道:社会为啥是这样子? 不少研究生,本科的学校差, 读研是为了改换门庭; 也有的研究生,本科的专业孬(不喜欢), 读研是为了再跳龙门。 可是用人单位势利又欺人, 非要强调本科出生, 真是气死人恨死人。 七苦不知道:学界为什么帮派多而学派少? 导师的(有时是祖师爷的)恩怨, 有时要转嫁到研究生的头上, 本应该享受学派间争论的快乐,(玻尔和爱因斯坦的争论) 可是却要为他人, 穿帮派的小鞋。 八苦不知道:为什么学的英语和工作需要的不一样? 二年苦战4级, 三年过了6级, 读研究生学到8级, 可是到用人单位一试, 8 级还是不够,(对不上?) 悄悄为英语自豪, 真的需要时却卡壳。 九苦不知道:为什么教授没水平? 不少研究生发现他们的导师, 除本专业外几乎什么都精通, 就是对研究生做的不明白, 还美其名曰:放手培育, 跨学科造就人才。 十苦不知道:学界为什么道德倒挂? 导师(有时是幕后黑手)剽,拉着帘子打屁股, 研究生剽,开除走人永出学界, 只许导师玩放火, 不许研究生玩点灯。 (有不少团队剽窃案例,导师没有事情,研究生却被开除) 参考博文:请点击 苦恼的研究生
个人分类: 导师和研究生|8358 次阅读|6 个评论
导师和研究生师生关系图
热度 1 大毛忽洞 2007-7-17 00:29
导师和研究生师生关系图 (这是大毛忽洞写给研究生和自己的要求,张贴在实验室走廊的橱窗里。现在贴到科学网博客里,以便帮助网友和博友理解大毛忽洞的拙文:导师和老板的根本区别。红色段落是为发表博文加的注释,这些红色段落也是大毛忽洞给研究生开会口头讲述的内容) 教师特点:老师是凭着兴趣在研究问题,因此,兴趣本身就是驱动力。 例如,1982年开始研究魔方,1992年出版了《魔方及其应用》;2003年出版了《魔方的科学和计算机表现》。 (20年间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5万元资助,这就足够了。这告诉周围的人们:大毛忽洞研究魔方原来也是在搞科学研究,还值得国家基金委的资助,博主注释。) 又例如,1986年开始探索超塑性,1988年的《稀土对Al-Zn-Mg合金超塑性的影响》;2000年的《Zn-Al共晶合金超塑性的研究》;2005年的《相界扩散溶解层》;现在开始“原子相图”的探索,至少需要10年,教师自己“经营”自己的领域,不依赖于任何人。 研究生自己要明白: 导师不会让研究生干学位论文之外的工作,因此,不存在研究生为导师干活的问题。 因为研究生想要文凭和学位,所以必须做实验写论文,这是学校的要求。如果学校同意你们不写论文也可以得到文凭和学位,那么,你们明天就可以毕业。 研究生做实验是给自己做,论文也是给自己写。如果研究生在做学位论文期间干得好,完全有可能为自己的将来开辟出一块小小的研究领域。 这里的导师没有公司,因此,导师不是研究生的老板。导师给研究生发放一点生活补助,那是因为研究生比较穷。 在学术方面 (不是要创新吗?博主注释) ,导师和研究生都处于一望无际的沙漠地带,而导师唯一比研究生高明的地方,是导师知道哪个方向有水源。如何走到或者是爬到有水源的地方,完全取决于研究生自己。 导师不指望研究生干出什么惊人的结果来,只希望研究生能老老实实地完成自己的学位论文。研究生的宏伟研究目标还是带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去实现吧,为自己将来的工作单位去争光吧。 (按培养流程(复习、考试、开题、答辩)读学位,研究生必须要接受导师的指导,在选题、实验方案、大概思路、写作风格,等方面,研究生必须接受导师的规劝,否则,研究生最好去自己做学问,自己完成论文,自己去选择一个学校,自己去申请一个学位,这样可以自由自在不受任何人的调遣,例如,导师大毛忽洞的博士学位就是这样得到的) 研究生和导师未来关系展望: 导师从事的研究工作属于基础研究,研究经费主要依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从事的主要领域是材料(原子)界面问题,奋斗目标是找到一种新的感觉(建立一个新的理论),其主要轮廓是根据描述两个原子的状态而推测出宏观块体的某些性质。研究工作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学科)主要关键词有: 晶体点群,晶体空间群,量子理论,固体物理,电子密度泛函理论,TFD模型(及其各种改进),化学键理论,X射线衍射理论。 (如果研究生打算将来和导师进行理论方面的探讨和合作,就先学习以上的专业知识,否则,没有共同语言)
个人分类: 导师和研究生|9958 次阅读|11 个评论
导师与老板的根本区别
大毛忽洞 2007-7-12 09:15
导师与老板的根本区别 从面门上讲,把指导研究生的老师叫导师,但是实际上,研究生把自己的导师称为老板,而且非常普遍(国内国外都是如此)。 以前的工人称资本家为老板,为什么呢?因为工人享受不到剩余价值,只有资本家才能享受到剩余价值,所以,资本家是地地道道的老板。 现在有些国企老总自己给自己开的工资(包括各种颜色的补贴)太多,和普通工人相差几百倍乃至上千倍,在这种情况下,工人们也称老总们为老板。这可能是名副其实的,也是合情合理的,也符合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论述。 研究生的导师在什么情况下也变成了老板呢? 换句话说,导师与老板的根本差别在什么地方呢? 关键在于研究生能否享受到项目的剩余价值(知识产权)。 如果研究生享受不到剩余价值,那么,他的导师就是地地道道的老板无疑了。 什么是学术界的剩余价值呢? 例如,研究生的导师有一个横向课题,主要是研究生干的。然而,老师只支付给研究生一点生活补贴(数量可以多到每月几千),研究生没有享受到一点知识产权(剩余价值)的好处。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生的导师就是地地道道的老板。如果根据工作量(包括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劳动协议保证研究生将享受一定比例的知识产权,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导师就不是老板。 又例如,研究生的导师有个基金项目,研究生在这个基金项目的支持下,做了实验,也发表了论文,论文的著作权所有者是研究生,这种情况下,研究生的导师就不是老板。导师和研究生一起干的,共同写了论文,如果论文的著作权所有者是导师,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生的导师就是地地道道的老板。
个人分类: 导师和研究生|877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1: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