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长期投资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140724 股市中的主义
shixiaoxin10 2014-7-24 21:27
现实主义还是理想主义;理性主义还是浪漫主义。 这是股市投资中的大问题,实际上就是决定你是长期投资,还是短线投机。某种角度上说,投机还是有较大赢面的,而股市,专门收拾那些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叫他们忍无可忍。 如果真是投资,那要选好股票,就是聪明的脑袋加美好的前景,如果看到准,那就坚持好了,必有厚报; 关键是买入后就不看了,跟随企业的成长获取收益,这个长度是5-10-15-20年呀。如深发展、深万科、苏宁电器、机器人。这些在当时都是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符合股市的三个代表。 今天看,对于股票的选择,还是可以的,重点是坚持不够。是为记。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092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人是腐败之源
热度 1 xuxiujiang 2014-1-22 11:07
旧中国的文人,亦儒亦官亦商。一个人兼有多重身份。才会飞黄腾达。孔子说,学而优则士,这是所有中国人的现实梦想。差不多所有人都认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然而,如果一辈子只会读书没有机会当官,就没有发财的机会。在读书这种高投入的长期消耗下,就会越过越穷。当官是读书人捞回本钱的必须环节。古代当官,皇帝给的俸禄有限,很难弥补读书阶段长期投资所产生的巨额亏空。所以,当了官就要头脑活络,多想来钱的道,插足商业便是必然选择。另一方面,旧中国盗匪横行,有治无安,市场环境极其恶劣。商人不与官僚合作,受到官僚的保护,生意就很难做下去。 当官不是一种职业,而是经营人生的必要环节。读书是投资阶段,当官是翻本的桥梁,经商是发财的手段,这是很多中国人的人生逻辑。当官就是为了发财这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就是一种腐败文化。 贪官的钱,因权而聚,也因权而散。当官的人一般不具备守护财富的能力。一旦失去权力,其财富很快便会流失殆尽。 中国人进入职场前出奇高额的教育投入,滋生了工作后快速翻本的心理。是腐败难以根除的社会经济原因。
1678 次阅读|1 个评论
鼓励百姓长期投资的公共政策
songjianmin 2013-8-10 17:05
日本近年来由于长期处于通货紧缩、物价下跌而证券市场不景气的状态,因此,尽管利率很低,但家庭金融资产中储蓄所占比重居高不下,约为55%。且目前日本拥有金融资产的家庭中高龄者居多,其消费非常有限,因而整个社会的“闲钱”很多。如何将民间资金激活,鼓励百姓将金融资产有效地运用,成为日本政府当前一个重要课题。从2014年起导入“ISA(Individual Savings Account)” 制度便是新政府采取的一项举措。 这是一个仿照英国ISA制度设计的一项政策,主要是允许每个居民设立一个用于股票、债券等证券投资的账户,在这一账户中的投资收益享受免税。其中金额和期限都有所限制:每人每年100万日元(按现在汇率,大约6多万),共享受5年优惠,即一共可以有500万日元的免税投资额度。 日本是一个储蓄率过高的国家,经过“泡沫经济”的老百姓,不少人认为股票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应该嗤之以鼻的“一夜暴富”行为。其实,过多地“钱”躺在钱柜里,于人于己都不是一件合理的事情。问题是,对百姓来说,保住辛辛苦苦获得的现在资产更为现实,因而,实施促进百姓长期投资的公共政策,一方面需要对百姓的“金钱教育”;另一方面,也需要对投资者进行保护。
个人分类: 海龟眼|31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辛亥百年,从股市长期投资的角度看!
热度 8 jiangjinsong 2011-10-3 09:49
辛亥百年,从股市长期投资的角度看! 长期 投资 成功真的很不容易啊。 以下完全是比喻,纯从投入回报的角度思考,谢绝从政治和道德的角度解读。 比如说,在1921年,共党刚成立时,你是一位有志青年,你是选择 历史 悠久、人才众多、实力雄厚的国民党这支大蓝筹, 还是选择刚刚成立、势单力薄的共党 创业板 ? 到了1949年的时候,结论很清楚,但是1921年很难看得清楚。 到了1949年,如果你有 机会 选择,你是留在北京买入ccp这支大牛股, 还是抄底快要破产的国民党这支ST股,跟着去台湾? 到了1978年的时候,结论很清楚,但是1949年的时候,很少有人看对的。 …… 蔣科學按:剛剛看到的一個帖子,很有趣,也很能發人深省,轉過來共賞之。 正如此帖所言,實際上,長期來說,我們對未來的預測很不靠譜。 那麼我們當下的決策會比上面所說的更準確可靠嗎? 我們今天哭著喊著追求民主自由人權法制,是不是一定會有好結果? 倒數第二句話估計會招來板磚和口水的……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2237 次阅读|1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