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辛格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心是孤独的猎手》][世界名著([美]卡森·麦卡勒斯)][TXT/65K]
lcj2212916 2014-12-17 22:11
镇上有两个哑巴,他们总是在一起。每天清早,他们从住所出来,手挽手地走在去上班的路上。两个伙伴很不一样。带路的是那个非常肥胖、迷迷糊糊的希腊人。夏天,他出门时总是穿着黄色或绿色T恤——前摆被他胡乱地塞进裤子里,后摆松散地垂着。天冷一些的时候,他就在衬衫外面套上松松垮垮的灰毛衣。他的脸圆圆、油油的,眼皮半开半闭,弯曲的嘴唇划出温柔而呆滞的笑容。另一个哑巴是高个,眼睛里透出敏捷和智慧。他穿得很朴素,总是一尘不染。 每天早晨,两个伙伴静静地走在一起。到小镇的主街时,他们会在一家果品店外的人行道上停下来。这个希腊人斯皮诺思·安东尼帕罗斯的表兄是果品店的老板,斯皮诺思为他打工:做糖果和蜜饯,把水果从箱子里卸下来,清扫商店。每次分手前,那个瘦高的哑巴约翰·辛格,总是将手放在伙伴的胳膊上,定定地看一两秒伙伴的脸,转身离开。然后辛格一个人过了马路,走向他工作的珠宝店——他是银器雕刻工。 快到傍晚,两个伙伴又在一起了。辛格去果品店等着安东尼帕罗斯下班,两人一起回家。希腊人懒洋洋地打开一箱桃子或者甜瓜,要不然就是待在商店后面的厨房,看报纸上的漫画。下班之前,安东尼帕罗斯总是会打开白天藏在厨房货架上的纸袋,里面有他攒的各种各样的食物:水果、糖果的样品和一小截红肠。和往常一样,离开前他慢吞吞地晃到小店前面的玻璃柜,里面装着肉和奶酪。他把玻璃柜的后门用手轻轻地滑开,胖手爱抚着那些令他垂涎欲滴的美味。有时候,他的表兄没看见他的动作。如果被他看到了,他就瞪着他的表弟,紧绷而苍白的脸上发出警告的信号。安东尼帕罗斯悲伤地将美味从柜子的一角移到另一角。每逢这当口,辛格双手插在口袋里,直直地站着,目光落在别的地方。他不喜欢发生在这两个希腊人之间的鬼名堂。因为,除了喝酒和某种孤独而秘密的享受外,安东尼帕罗斯在这世上最热衷的事就是吃。 黄昏时分,两个哑巴慢慢地走回家。在家里,辛格总是对安东尼帕罗斯说话。他打着飞快的手语,表情急切,灰绿色的眼睛明亮地闪烁着。他用瘦长有力的手指告诉安东尼帕罗斯一天发生的事。 安东尼帕罗斯懒洋洋地半躺着,一边看着辛格。他的手指几乎动都不动一下——偶尔动一下,也只是想说他要吃东西、要睡觉或者要喝酒。他总是用同样含混笨拙的手势来表达这三个不同的需求。晚上,要是喝得不太醉,他会跪在床前,祷告一会儿。他用胖手打出这样的话:“神圣的基督”,或者“上帝”,或者“亲爱的马利亚”。这些就是安东尼帕罗斯说的全部的话了。辛格从来不知道他的伙伴到底能明白多少他的话。可是这一点儿都不重要。 他们合租了小镇商业区附近一所小房子楼上的两个房间.....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80561651
19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常被誤解的辛格教授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2-4-25 09:15
读了辛格教授《动物解放》一书的中国读者,在了解到此书及其作者在欧洲和美国的反应的历史以后,可能会感到惊讶。这个过程对于理解我们这个时代以及为寻求哲学和道德论证在当代事务中发挥一种作用,都具有教益。 辛格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哲学家。这主要不是对他的贡献的评价,而是就他对读者所产生的影响而言的。我和其他许多采用他的著作为教材的人一样,见证了他的著作对改变学生的行为,乃至在重大问题上的做法,所产生的直接作用。例如,许多学生读了这本书后停止了吃肉;他的令人叹为观止的评论 ——“ 饥荒、富裕与道义 ” ,引起我主持的专题讨论会上几位学生每周节食一、两顿晚餐,将省下来的钱捐给国际慈善组织。要是哲学著作常常产生这种效果,那真会使人感到心满意足,但事实上这种情况十分罕见。更令人惊奇的是,辛格达到这些成就,不是通过动人感情的呼吁,或是凭借煽动人心的话语,而是全靠他的论证和证据发挥作用。 辛格力主人道对待动物和最富裕的国家自动降低生活水平,使饱受痛苦者可以解除困苦。这些温和而富同情心的建议,理应使他置身于博爱的甚至被奉为神圣的道德领袖之列。然而与此相反,他却长期被当作诽谤运动的目标,而且他的反对者还企图阻止他公开发表演讲。他在美国最著名的大学之一 —— 普林斯顿大学的任职,竟成为一次总统竞选运动中的议题,当时一位保守的候选人恰巧是普林斯顿的校董会理事和捐款人,试图将他逐出该校。对辛格及其著作的这种反应不只限于美国,实际上反对他的事件首次发生在德国,导致在那里的一次会议不得不终止,以避免他的批评者制造混乱。批评者将他称为纳粹,其实,他的家庭成员有些被真正的纳粹所杀害。在他的新著《往日重现》( PushingTimeAway )中,他讲述了他的祖父的动人故事。他的祖父是在一战中立功的德国士兵,后来成为弗洛伊德的同事,最终却死于纳粹集中营。 为什么像辛格这样的慷慨和人道精神的鼓吹者,竟然遭到那么多敌视呢?答案并不简单。经常有人提醒,辛格过于坦白直率;如果他的观点可能产生激怒某些读者的结果,他也不会设法隐瞒或否认他的观点,而是要亲自讲清楚,并且努力证明为什么应当接受这些观点。由于辛格是个严肃的效用主义者,因此有许多这样的情况,寻常的道德在每个国家都与效用主义的某些要求不相一致。有关对辛格的非议大都来源于他坚持主张,患重大残疾的婴幼儿的父母应当有权决定放弃对这些孩子进行旨在维持生命的医疗。按照效用主义的标准来说,这是相当宽大的,但他的反对者却声称,这种做法与纳粹的消灭智能低下儿童的 “T4” 计划同出一辙。 这些因素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辛格的著作和他本人在某些人中引起愤怒,而不是敬佩。但是,产生这种反应的责任根本不在辛格一方或他的观点,而是由于他的对手不能认真阅读、思考,以及按照作者及其所需要的方法对道德论证做出回应。同时,极少有人要求大众去阅读辛格的著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回应。 最近,《纽约时报》在其周日杂志上,刊登一位争取残疾人权利人士写的一个长篇故事,作者是律师,本人患有相当严重的身体残疾。辛格邀请她去普林斯顿参加他的一次课堂教学,开始她想拒绝,因为她认为辛格像是个道德上的魔鬼,但是,她还是决定接受邀请,认为可能更好,并有机会去影响他的学生。她的朋友和同道者大为吃惊,敦促她要再三考虑。按照他们的看法,结果要比他们想象的糟糕得多。首先,她发现辛格原是个令人尊敬而又可亲的人,她显然喜欢他。更为重要的是,她终于认识到,辛格关于残疾儿童的权利的观点,只是道德原则的逻辑推论(如同辛格的观点),而她知道这些道德原则也是她的许多最亲密的朋友和同事所共同拥有的。把辛格与这些人(其中许多人与辛格誓不两立)分开对立起来的原因,是辛格懂得他们的原则所包含的意义,而他们则不懂。这个事实并不能作为证明辛格正确的手段,因为他的反对者要是同意了这些原则包含辛格所说的内容,或许就会取消对原则的支持。但一旦文章作者认识到这一点,她就得忍住恼怒和义愤。假设错误在辛格,那必定是因为他的论证失误,要么就是辛格和她的朋友共同支持的这些原则站不住脚,但无论怎么说,辛格与他的许多反对者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的思想严密。 如果《动物解放》的主要作用只是要读者成为素食者,此书似乎没有什么挑衅性,但是它也招来了愤怒。有些读者 ( 或声称受此书影响的人 ) 在用动物进行实验的大学实验室里进行非暴力反抗;他们打开笼子放走了动物,而且有些还公然进行捣乱和破坏。在我亲眼见过的许多事例中,一些为自己的精心科学推理感到骄傲的教授们,指责辛格是恶毒的宣传家,并且建议对他重点采取行动,进行谴责和惩罚,可是他们一点也不打算对辛格的论证进行反驳。确实,尽管他们都对辛格的观点有强烈抵触,但很少有人读过他的书。 我认为,教授们竟对理性的论证作出如此缺乏理性的反应,非常令人不安。这证明,辛格的应用道德论证来照亮我们的道德之路的计划,要求其读者在理智和道德的严肃性上达到一个水平,而现在许多人还没有做好显示水平的准备。无论是否有人同意辛格的学说或其结论,这个计划肯定值得我们所能集合起来的全力支持。《动物解放》中文本的出版,对于达到那个计划目标以及呼吁人类同胞在对待其他动物时负责任地运用他们的理智和道德力量是一个贡献。 * 此文是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伦理学与人口健康教授丹尼尔 · 威克勒应译者祖述宪教授之约而写的。 蔣科學按: 我在網上找到此文,題目是我加的。 文中所提及的“效用主義”更常見的翻譯是“功利主義”,英文原文是:utilitarianism,學界現在一般認為翻譯成“效用主義”更准確。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4403 次阅读|10 个评论
彼得·辛格:少一点虎妈,多一点象妈!
热度 4 jiangjinsong 2012-4-24 19:01
彼得·辛格:虎妈还是象妈? 作者:彼得·辛格 2011年02月14日  来源:Project Syndicate      发自墨尔本——许多年前,当我和太太开车载着三个年幼的女儿出行时,其中一个突然问了一句:“爸爸妈妈你们是希望我们聪明一点呢,还是快乐一点呢?”   这一幕在上月我读到蔡美儿(Amy Chua)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的文章《中国妈妈为何更卓越》时又浮现在了脑海。这篇为她的新书《虎妈战歌》做宣传的文章一经发表就掀起了轩然大波,读者在华尔街日报网站上发表了4000多篇评论,Facebook上的回帖更是高达10万。而该书也立刻跻身于畅销书之列。   按照蔡美儿的理论,中国孩子之所以比美国孩子更成功,是因为他们背后都有一位“虎妈”,而西方母亲相比之下只能算是小猫,甚至什么都不是。蔡美儿从不允许她的两个女儿索菲亚和路易斯看电视,打游戏,在同学家过夜或者参与学校活动,而是让她们每日苦练钢琴或小提琴。而这都是为了能让她们在除体操和戏剧之外的所有科目中名列前茅。   蔡美儿指出,中国妈妈相信孩子一旦度过了学步阶段就该受到父母的严格要求,稍有懈怠就应直截了当地提出批评。(她还认识一些采取同样做法的韩国、印度、牙买加,爱尔兰和加纳妈妈,而有些华裔母亲则不以为然)。对此孩子也应当有足够的自我承受能力去满足这些要求。   但与丈夫同为耶鲁大学法学教授的蔡美儿却生活在美国社会里,那里的人们认为孩子的自尊心极端脆弱,甚至为了不伤害这些幼小的心灵,球队会给每一个队员都颁发“最有价值球员”奖章,也无怪乎许多美国人对她那套方法如此深恶痛绝了。   评估虎妈理论的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无法将这个手段与父母传给儿女的基因分割开来。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优等生,而你们夫妇俩又是顶尖学府教授的话,那么这种方式确实大有裨益。除此之外就算虎妈如何严格管教,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班上头名的(除非把每个学生都选为“全班第一”)。   虎妈式管教的目的在于挖掘出孩子的最大潜能,因此也似乎偏向于“聪明/快乐”选项的“聪明”一侧。而这也是撰写博客回应蔡美儿文章的Betty Ming Liu的观点:“蔡美儿式的家长就是我这样的华裔美国人接受心理治疗的原因”。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心理学教授司徒永振(Stanley Sue)研究了亚裔美国妇女中尤其多发的自杀行为(其他族裔中男性自杀数目高于女性)。他认为家庭压力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对此蔡美儿可以回应说要取得极高的成就自然需要更多的牺牲,而实现这一点的唯一方法就是苦练。这或许有她的道理,但孩子们难道就不能被鼓励去做一些本身就有价值的事情,而只能在被父母批评的恐惧中被迫行事?   我同意蔡美儿的一个观点:不愿告诉孩子该干什么的做法是会犯错误的。我的其中一个女儿如今已是几个孩子的妈妈,也跟我说了几件令人惊讶的育儿见闻:她某个朋友的女儿接连换了3个幼儿园,仅仅是因为孩子不喜欢去。另外一对夫妇则相信“自主学习”,以致他们自己晚上11点上床休息,留下5岁的女儿连续看了9个小时的芭比娃娃电视。   或许虎妈式管教是对上述放任纵容的有效平衡,但这两种极端做法都会产生副作用。蔡美儿的焦点全部固定在家中的独自练习,不鼓励参加任何集体活动或者其他活动,不管是学校还是社区范围内的。她似乎认为学校活动就是浪费时间,不如花时间去学习或者练琴。   但参加学校戏剧表演这类的活动其实是在为集体利益做贡献。如果好苗子都跑掉了,那么活动的质量自会下降,不但对剩下的参与者没有好处,连观众都索然无味。反过来那些被家长禁止参加此类活动的孩子则会失去发展社交技能的机会——而这种技能是极为重要且有价值的,只能去练习那些蔡美儿认为有用的东西。   我们应当将自己的孩子塑造成一个道德高尚的好人,既关注自身也不忘关心他人。这种培养孩子的方式并非与快乐无关:大量的证据显示那些慷慨友善的人对自己的生活更加满意。同时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培养目标。   自然界的老虎独来独往,那些带着幼兽的雌虎尤其如此。但我们人类则是大象一类的社会动物。母象不仅关心自己的后代,还一同保护和照顾的象群中的所有小象,俨然是在操办一个幼儿园。   如果每个人都只盯着自己的利益,那我们就将面临集体性危机——看看当今应对全球气候问题时的乱象就知道了。可见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需要少一点虎妈,多一点象妈。   彼得·辛格是普林斯顿大学生物伦理学教授,墨尔本大学荣誉教授。他的最新著作是《你所能拯救的生命》。翻译:邹痴成 http://www.chinareform.net/2011/0214/24764.html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4469 次阅读|4 个评论
辛格教授4月23日下午清华开讲动物伦理学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2-4-20 10:47
辛格教授4月23日下午清华开讲动物伦理学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前沿论坛2012年第一期 主题:动物伦理学:回顾与展望 主讲人:Peter Singer教授 (普林斯顿大学、墨尔本大学) 主持人:王巍教授(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 时间: 2012年4月23日(周一)下午3:00-5:30 地点:清华大学新水325教室(大礼堂东侧) 彼得·辛格教授简介.pdf 彼得辛格教授简介:彼得辛格教授是世界著名的哲学家、当代功利主义的代表、著名 应用伦理学专家。他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他同时任教于美 国普林斯顿大学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致力应用伦理学研究并是积极参与相关的社 会活动。他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出版《动物解放》以来,一直是世界动物保护运动的 精神领袖,他所推动的“大型灵长类动物”(BIG APES)保护计划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 就。他对安乐死、流产以及人口与环境的关系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并在国际医学和环 境伦理实践当中产生重大的影响。他目前正与美国著名哲学家与经济学家托马斯博 格一同积极推动世界贫困问题的解决,他是博格所发起的意在解决由于WTO对于药品知 识产权的保护所导致的世界上的贫困人口无法受益的问题而设计的“健康促进基 金”(HEALTH IMPACT FUND)计划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如果这一计划得以推广和实施, 中国、印度和非洲的许多国家将会成为这一世界性医疗福利项目的主要受益者。 欢迎校内外师生学者前来聆听讨论!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 联系电话:62773013 2012.4.20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5506 次阅读|4 个评论
讨论素食所引发的重大学术成就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2-2-27 10:10
讨论素食所引发的重大学术成就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227:彼得·辛格的动物保护之路 1970 年秋,彼得·辛格( PeterSinger )在牛津大學讀研究生,專攻道德與社會哲學專業。當時,他對動物倫理不太關注,沒有想到人與動物關係是一個嚴肅的道德議題。他也知道一些動物受到虐待的事情,但是沒有認為這是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 知道有一天,他和同學理查德·凱申一起吃飯,發現凱申不吃肉,感到好奇。凱申告訴他自己是為素食者,並告訴辛格,他正在吃的肉,那個動物在生前是在一種怎樣的條件下生活的。後來,辛格的妻子雷納塔通過理查德·凱申及其妻子瑪麗,又結識了同在牛津研究哲學的素食者羅斯林德與斯坦利·戈德羅維奇。在和這四位素食者長期交流之後,辛格認識到,通過吃肉,他正在參與人類對其他物種的一種系統的壓迫之中。 斯坦利與羅斯林德·戈德羅維奇和約翰·哈裏斯,合作編輯了《動物、人與道德》( Animals,MenandMorals:AnEnquiryintotheMaltreatmentofNon-Humans )一書,辛格給《紐約書評》 1973 年 4 月 5 日寫了一篇書評“動物解放”。這篇書評產生了熱烈反響,由此辛格萌生了寫作一本專著系統論述動物倫理的想法,這導致動物倫理的經典著作《動物解放》的誕生。自 1975 年初版之後,這本書多次重印、再版,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甚至被稱為“動物解放的聖經”。 剛開始的時候,他討論動物倫理學在學術界遭到冷遇,許多學者以高高在上的嘲笑態度來對待他的研究。但是,隨著討論的深入,他的研究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國際倫理學界開始欣賞他的工作。他在學術界的地位也越來越顯赫。他是國際生命倫理學會的創建人和首任主席,擔任《生命倫理學》雜誌的主編,擔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人類價值中心生命倫理學艾拉·德坎普講座教授。他曾在牛津大學、紐約大學和莫納什大學任教。 辛格先生著作宏富,他的《應用倫理學》是世界上大學倫理學課程採用最廣泛的教材。《重新思考生和死》獲澳大利亞國家最佳圖書獎。主要著作還有:《正在擴大的圈子》、《一個世界——全球化倫理學》、《我們應當怎樣生活?》以及《進化論的激進立場》等等。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092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0: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