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湖湘文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重大课题申报参考:湖湘文化研究
carldy 2013-7-28 22:17
【备注】这里引录的是湖南师范大学“211工程”办公室刊发的重点工程介绍材料(2006年): 湖湘文化研究 一、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 1、项目 名 称:湖湘文化研究 2、项目负责人:凌 宇 教授 3、隶属 领 域:人文社会科学中的语言文学、历史学学科领域 二、项目建设意义及必要性 湖湘文化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蕴涵的区域文化,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极其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近现代以来,湖湘文化的巨大影响甚至推动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这种影响今天仍然在湖南乃至我国的经济、文化以及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对湖湘文化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在理论基础上,这一项目的研究可以丰富民族文化传统的内涵,增进民族的学术积累,诠释中国历史进程的动力资源,推进民族文化传统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在实践意义上,本项目的研究可以通过对湖湘文化资源的探索与开发,大力推动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全面推动湖南的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三、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 本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高标准、高水平、严要求,在“九五”建设成就基础上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突出本项目科学研究的独特性与创新性,一方面进一步提高本项目研究的学术蕴涵与品位,一方面强化本项目研究与湖南省经济主战场的联系,为开发、利用湖湘文化资源,推动湖南经济与文化产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本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利用文史现有师资力量和学术研究的优势条件,将学科建设提高到更新、更高的水平,使我校湖湘文化研究学科群成为国内先进水平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基地,为湖南乃至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标志性成果。所涵盖的国家级重点学科要接近世界领先水平,所涵盖的省级重点学科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四、项目已有的基础 通过“九五”期间“211工程”的建设,本项目的研究已具有比较雄厚的基础。1、具有一支相关性强、互补性高的学术队伍,其中包括40多名中青年教授,30多位博士;2、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出版一系列的湖湘文化研究成果;3、本项目的研究有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省级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语语言文学等作为依托;4、中文、历史两个学科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资料收藏,在“九五”建设期间初步完成了湖湘文化重点学科资料室的建设,能够承负起这一项目建设的资料与信息需求;5、文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已经分别被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定为湖湘文化研究、中外文化传播研究基地;6、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拥有《古汉语研究》、《中国文学研究》两个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能够为本项目研究同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提供极为重要的桥梁。这些条件可以保证本项目建设的顺利完成。 五、主要建设任务及具体指标 (一)主要学科方向的凝炼及学科集成、融合、交叉的设想 本建设项目主要涉及文学、语言文字学、史学等学科专业。首先,这些学科多年来一直注重本学科湖南地域特色方面的研究,并且各自做出了重要的成绩,因而这些学科在湖南地域特色这一点上相关性强,互补性高。其次,所包涵的8个二级学科中既有侧重于基础研究的,也有侧重于应用性研究的,如英语言文学专业的湖湘文化对外传播,体现了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再次,承担本建设项目的学科有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省级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英语语言文学等。以这些学科为主干,再融合其他一些相关学科,既突出重点又带动全面,充分调动与整合了学校的优势资源。这些学科的交叉、融合、集成,无疑将围绕湖湘文化研究这一中心,在我校形成一个充满活力与生机的大学科群。 (二)科学研究及标志性成果 根据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现有的优势条件,本项目设立的主要学科方向如下: 1.湖南近现代政治家群体研究 本方向的特色以及跨越式发展表现在:一、通过湖湘文化对近现代湖湘文化政治家群体产生影响的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的研究,从新的视野更清楚地认识这些政治家的成长道路、思想和行为,更准确地把握他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同时也为培养当代湖湘人才提供借鉴;二、湖湘文化与湖南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互动作用,包括湖湘文化精神对早期马克思主义在湖南传播的促进作用,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传播过程中对湖湘文化精神的改造与吸纳,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来促进中共党史研究的深化;三、通过近现代湖湘政治学家对湖湘文化取舍的探讨,更深刻地认识湖湘文化精神内涵、作用机制,准确地了解湖湘文化对近现代中国历史进程以及民族文化现代化方面所作的贡献,促进湖湘文化在当代的发扬光大。 2.湖湘文化与湖南方言关系研究 本方向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一、从湖南方言看湖湘文化的底蕴,看湖南的农牧业、丝织业、饮食业、婚姻形式、伦理观念、审美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从造词情况看湖湘文化心理,从新、老湘语的变化看湖湘文化的接纳与拒斥,从体态语看湖湘文化,从双方言情况看湖湘文化的发展,以及探讨湖南方言在湖湘文化传播、交流过程中的作用和局限;二、探讨湖湘文化对湖南方言发展变化的影响,既作共时的研究,又作历时的研究;三、从湖湘文化的历史背景,研究湖南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方言的互动关系。文化研究、方言研究都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成果,把语言与文化结合起来研究也有不少成果,但深入研究区域文化与区域方言的关系情况并不多见。因此,本方向的研究在九五期间曾出版标志性成果《湖南方言研究》丛书,重点在于从语音、语态等方面研究湖南方言的特点,在“十五”期间的研究转向湖南方言与湖湘文化的关系研究,这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是一种跨越式的发展,对弘扬湖湘文化精髓,推动语言文化研究,尤其在区域文化与区域方言关系研究方面,都将起到示范作用。 3.湖湘文化与湖湘文学研究 湖湘文化与湖湘文学的关系是湖湘文化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方向在“九五”期间侧重于湘籍作家与入湘作家及其作品的具体与个案的研究,在“十五”建设期间,这一研究方向的跨越式发展将从三个方面进行。一,进一步深入开展对具有代表性的湖湘文学家的具体研究,出版一套湘籍文学家研究丛书,精心选题,深入研究,以国际学术标准来严格要求,使这套丛书成为国内湖湘文学研究、区域文学与文化研究方面的经典之作。二,以个案研究、具体研究为基础,提升到综合、宏观与比较的研究。研究湖湘宗教与湖湘文学、湖湘学派与湖湘文学、湖湘民俗与湖湘文学、湖湘文化与湖湘文论、湖湘文学与其他区域文学之比较研究等专题,出版一套湖湘文化与湖湘文学关系研究的丛书。不仅研究文学家与湖湘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探索积淀于作家创作中的丰厚的湖湘文化内蕴和作家创作对湖湘文化的成长和发展之贡献。这无疑有助于深化湖湘文学的研究,而且能以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推动整体的湖湘文化研究,并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对优秀文化遗产的研究,以此推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为新时期的文化事业作贡献。三,通过对湖湘文化与当代湖南文化产业关系的研究,强化本项目建设对湖南经济主战场的服务功能。这一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湖湘影视文化产业研究与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通过对湖湘影视文化的市场前景及其与管理体制关系的研究、湖湘影视文化“精品”战略的研究(特别是要研究具有湖湘文化底蕴的影视精品)等促进湖南影视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对里耶秦简、马王堆帛书、走马楼吴简与秦汉、魏晋湖湘文化关系的研究,以我省三大考古发现为基础,以新出土的丰富史料为依托,结合现存历史文献,揭示出秦汉、魏晋时期湖湘文化的发展面貌以及这一历史时期湖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风土人情等社会状况,基本勾勒出湖湘文化的历史积淀与发展演变脉络,从而为世界了解湖南、湖南走向世界及其湖南的现代化建设打开一扇历史的窗口,同时为湖南的旅游经济开发提供一种极有潜力的文化资源。 4.湖湘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互影响及湖湘文化的对外传播 本方向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湖湘文化对外传播史、近现代湖湘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互影响以及将湖湘文化与湖湘文化研究的成果传播到国外。在理论上探明中、外文化解读与传播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特点与规律,寻找两者间的异同和差距,集中考察中西方文化学、语言学、翻译学、跨文化研究、交际学、解释、传播学等基础理论,进而把这些基础理论与中外译介现状相结合,揭示过去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不平等现象及其造成的沟通障碍;探究新时代平等交际理论、原则和模式,并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对外译介和传播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在实践上,进行湖湘文化经典的外译、中外文电子版和网上传播的有力实践(往后将拓展到其他中国经典的外译和上网)。以此使湖南走向世界,使世界了解湖南,并且为中华文化国际地位的提高做出必要的贡献,使本项目所在的学科成为国内中外文化传播理论的重要研究基地。 第3、第4方向的设置体现了湖湘文化研究项目与湖南省经济主战场的密切联系,体现了这一研究项目由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的转化趋势。这一研究方向将通过湖湘文化独特的文化底蕴和风格研究,来把握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在立足于本土化的基础上使湖南文化产业更好地面向中国和世界。同时,培养湖南的文化市场,开发湖南的文化资源,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本项目的标志性成果是: 出版《湖湘近现代政治家群体研究丛书》、《湖湘文学与湖湘文化之关系研究丛书》、《湘籍作家研究丛书》、《近现代湖湘文化与西方文化研究丛书》等系列丛书;推出湖湘文化研究系列学术专著多部;创办湖湘文化英文网站等。 (三)人才培养 通过“十五”期间的建设,本学科群将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博士生80人以上,培养硕士生达450人以上。(1)中文、历史等学科要大力培养湖湘文化研究方向的硕士、博士,为湖湘文化研究的学术发展提供高层次的专门人才。(2)外国语言文学专业要大力培养懂得湖湘文化、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性人才,为湖南旅游开发和湖南走向世界作出贡献。(3)中文、历史两个国家文科基地要将湖湘文化传统纳入自己的授课内容,以此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四)学术队伍建设 通过“十五”期间的建设,本学科群将形成一支年龄、学缘结构更为合理,职称、学历更加趋高,富有创新性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具体措施是:(1)引进博士和大力支持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建设期满后,博士学位拥有者在教师中的比例有大幅度提高;(2)在5年内重点培养10名左右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带头人;(3)有计划地选派各层次教师到国内外名牌大学进修、交流与讲学,使本学科群的中青年教师尽快地在学术视野、知识结构等方面与国际水平接轨。 (五)条件建设 在“十五”期间,本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硬件建设的力度。(1)丰富与充实重点学科资料室,拟购中外文图书5万册;(2)扩建3间多媒体教室;(3)建立湖湘文化研究网络中心,包括湖湘文化研究资料数据库;(4)进一步提高《古汉语研究》、《中国文学研究》两个学术期刊的质量,使这两个刊物成为湖湘文化研究的重要窗口;(5)进一步提高科研与办公手段的现代化水平。 六、实施进度 2004年底前:在科学研究方面,完成部分专著及系列论文的写作;在学术队伍建设方面,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大力培养湖湘文化研究方向的硕士与博士,为湖湘文化研究的学术发展提供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和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性人才;在条件建设方面,完成多媒体教室的扩建;拟购中外文图书3万册。 2006年前:在科学研究方面,完成系列丛书的出版;在学术队伍建设方面,力争使博士学位在教师中的比例有大幅度提高;在条件建设方面,完成湖湘文化研究资料库建设,丰富与充实重点学科资料室,拟购中外文图书争取达到5万册;完成多媒体教室的扩建,建立湖湘文化研究网络中心等。 七、学科建设创新性分析 湖湘文化研究是湖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色项目,通过“九五”期间的建设,本项目已经具有较为厚实的基础,所形成的湖湘文化研究学科群,其规模之大,互补性之高,在全国高校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十五”期间本项目的研究规划既体现了与过去研究的连续性,又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性。这种创新性主要表现在:(1)湖湘近现代政治家的研究由侧重于共性转向侧重于个性研究;(2)语言学科由纯粹语音、语态意义上的方言研究转向方言与文化的互动关系研究;(3)文学学科由侧重于单个的、具体的湘籍作家研究转向综合的、比较性的研究;(4)由基础研究转向经济主战场的开发利用研究;(5)将纯粹学术研究与传播湖湘文化到国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八、项目预期效益分析 本项目建设将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从社会效益看:(1)本项目的建设将在我校建设一个以湖湘文化研究为中心的高水平、高档次、充满创新活力的学科群。(2)本项目的研究弘扬了民族文化,促进了学术积累,让湖南走向世界,使世界了解湖南,能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从经济效益看:(1)本项目的研究将大大开发出湖南的文化资源,为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经济生长点;(2)本项目研究出版的高水平成果可以用作高校文科选修课教材;(3)介绍湖湘文化经典到国外,可以获取丰厚的版权报酬;(4)促进与强化湖湘文化博物院的建设。 九、重要设备的共享与招投标设想 图书资料、数据库、网络中心、多媒体教室均可与湖湘文化研究项目中的各学科以及全校文科共享,图书资料、信息库可以向全国高校文史学科开放。在设备购置方面,采用由学校设备、审计、监察部门与学院联合参与,严格实现招投标制。 十、资金预算 本项目建设总投资:850万元。 投资来源:中央专项资金250万元(其中:国家计委125万元,财政部125万元),地方政府投资325万元,学校自筹资金275万元。 本项目建设资金用途预算如下: 1. 仪器设备费 160万元 教室多媒体设备 70万元 同声传译设备 60万元 微机及办公用品 30万元 此项经费占本项目总经费的18.8%。主要代表性设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中央控制系统、电脑及打印复印设备、数码音频处理器等。(主要仪器设备见清单) 2. 图书资料费 310万元 中文图书报刊 170万元 外文图书报刊 140万元 3. 队伍建设费 120万元 4. 人才培养费 40万元 5. 学术交流费 80万元 6. 社会调查费 20万元 7. 信息库建设费 20万元 8. 不可预见费 100万元 ​ 出处: http://211.hunnu.edu.cn/data/200622010025.htm
个人分类: 论文撰写技巧 skills for graduate thesis|17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刘嘉忆同学与中南大学漫谈 中南大学鲜为人知的一面
热度 11 chrujun 2011-10-16 10:42
中南大学最近因为刘嘉忆同学解决了一个国际数学难题火了一把。中南大学在数学上有一个牛人叫侯振挺,主要研究概率论,拥有以他名字命名的侯氏定理,在国际上名气比较大。可惜独木难支,一直评不上院士。 按照侯教授的实力,早该评上院士了。 中南大学坐落在湖南长沙的岳麓山下,深得湖湘文化真传,出了大量有真工夫的人才。最近三年,中南大学校友两次出现在全国首富名单上。今年的首富是来自三一重工的梁稳根,他就是中南大学校友。学校教师何清华教授,拥有上市公司,身价数十亿。 中南大学校友主要靠科技创新创造财富登上富豪榜,体现了中南大学一贯的优良作风。 据学校资料,中南大学从军工项目拿到的经费在非军事院校中排名第一。在中国的火箭、宇宙飞船、导弹和核潜艇上,到处有中南大学研制的尖端材料。 中南大学也因材料研究打破国家发明一等奖的多年空缺,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 中南大学校友玩政治的极少,基本上靠技术吃饭。 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受岳麓山灵气熏陶的中南大学师生及校友,必将展示更美好的未来。 也欢迎愿意传承湖湘文化,想吸取岳麓山灵气的仁人志士到中南大学学习和深造。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8765 次阅读|1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20: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