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激烈运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践行健康学18:要经常要做一些比较激烈的运动
laofan68 2018-6-9 14:33
从健康学的角度,要经常做一些比较激烈的运动。总体效果上是有利的。 适量运动是大家的共识,但现在主要重视的是运动量。比如新版膳食宝塔提出每天走6000步,很多人计算每天需要消耗多少卡的热量等。 若从健康学的角度考虑这还在够,前面的博文中谈了一些要多运动及运动方式,这里再谈一谈运动强度,即对于正常人来说,一定量的较高强度、甚至高强度的运动是非常必要的。 先从网上文章中摘录几段如下: 在“医学家纪小龙的心里话”一文中说: “我们说,平时大家心跳是70下80下,不过成年累月都是这种状态也不是好事。如果你每个礼拜有一次或两次,让心跳达到100甚至120(最好不要超过150),你的血液加速流动,等于给房间来了一次大清扫。一个礼拜左右彻底清理一两次,把每个角落里的废物都通过血液循环带走,有助于你身体的代谢”。 有一篇文章说:“德国莱比锡医院的外科专家做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实验:他们将100位冠状动脉狭窄达到75%的患者分成两组。一组手术,另一组不手术每天锻炼身体。一年后,手术组的康复率70%,而没有做手术组的康复率却达到88%。” 关于毛细血管的论述中说:“全身的毛细血管如果单根排列,它的总长度可达到15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4圈,但是平时大约只有三分之一开放,就以应对身体的需求,可见其潜力极大。” 还有文章说,在一般情况下心脏每分钟排出的血液为5公斤左右,运动时可达20公斤以上。马拉松等剧烈运动中,有的运动员每分钟的心输出量可达40多公斤。 蒋庆平老师在“对付高血压物理疗法优于药物疗法”的科学网博文中说:体育锻炼,尤其是高强度的,能够大量出汗的运动后,……,血压一般都能降到很标准的范围内。 笔者认为,尽管这些论述不一定很准确,但它们表达的理念是对的。概括起来就是:比较激烈的运动,能使心输出量增加许多倍,血管的血流量也必然相应增加,血管会扩张。这一方面会把血管中还没有固定牢固的在管壁的沉积物冲刷掉,同时增加了血管的扩张和收缩能力。运动时还会开启大量的毛细血管,使高血压缓解,同时使各个器官、特别是浅表组织和皮肤得到更多的营养。 笔者通常坚持一定量的比较剧烈的运动,比如打羽毛球、踢毽子、爬楼等。 当然剧烈运动也会有些风险:比如可能摔伤;若从血管壁上冲刷下来的斑块不能及时化掉,造成脑血管梗塞的话,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运动过量也不利于健康,特别是一些不适合做剧烈运动的人一定不能勉强,做比较剧烈的运动一定要随需渐进等 健康学 25 是笔者 2018 年春节以前撰写博文和近年发表的主要文章的目录,有想了解以前文章的情况,可以先看此目录,再去找文章。
个人分类: 践行健康学|2590 次阅读|0 个评论
也谈教授防身术
热度 6 lujiangxiao 2011-10-12 07:34
   大学教授因为停车纠纷致死,大家议论纷纷。各类教授防身术呼之欲出。兄弟我想根据个人体会提一个安全系数较高的对策。    教授遇到劫匪的可能性比较小,但和邻里吵架的机会则很多。从这个案例看其实对方也不是流氓,而是来看丈母娘的姑爷。就算你完全有理,但打败一个升斗小民也没啥值得可骄傲的。反之如果那人有点来头,还惹不过呢。我很理解教授为什么要跟那人吵个不休,最后动手。因为这年头大家火力都壮,遇到纠纷时就算你不断道歉也会遭一顿臭骂,邻里里三圈外三圈都在围观,作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教授实在放不下架子。      可是换一个角度想,吵架是一种极端情绪,肾上腺素大量分泌,血压激烈升高。几分钟都会增加生命危险,比较这个危险不如听他骂去。过一天还是海阔天空。一般来讲,吵架需要双方一来一往,如果一方住口,另一方一般不会坚持太长时间。当然住口听对方骂是一般人受不了的,这时候要转移注意力,比如默念一段大悲咒之类。佛经能救命,就是这个道理。想想来生往世,眼前这点坎真不算什么。      如果真发展到对方打人的地步,我绝不主张动手自卫。比较年长的教授,长期没有激烈运动。在遇到紧急时候会因肾上腺素激增而发心肌梗死。安全的对付的办法是放下斯文,倒在地上用手护脸,肘护肋,弯腰蜷腿护档。切记不要说话,因为说什么都会激怒攻击者而造成更大伤害。     这个“倒在地上用手护脸,肘护肋,弯腰蜷腿护档。不说话”的技术是文革中从一个被打的小学生那里学来的。在那时挨打者可能因多一句嘴就丧命。
4041 次阅读|1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6: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