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情趣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蝈蝈司机
yuguo2012 2018-1-13 23:02
不直接接触老北京人,你无法领会他们的雅致。 周六早上,我赶着赴约,站在路旁用滴滴叫出租车,几秒钟后一个周师傅做出了响应。我站在原地盯着手机地图等他。几分钟后他的车从我身边飞驰而过,停在前面距离我三四十米的地方,然后响了一声喇叭。 我边挥手边往前走,司机意识到自己开过了头,赶忙掉头回来接我。在快接近我的时候,他又忙着第二次掉头。这时他和我正好面对面,相距只有三四米远。 周师傅戴着一顶黑色礼帽,对,就是《上海滩》中周润发戴的那种。他个子不高,舒舒服服地窝在座位里,脸部棱角分明,但笼着一团和气。 我上车后,他扭过半张脸,表达了歉意,我也随机说了句玩笑话,车启动了。 这时,我注意到驾驶位附近一直有虫子在叫。 那声音听起来好耳熟,但一时又想不起来是啥虫子,毕竟在城里生活太久了。我知道,北京出租车司机喜欢听评书、相声、脱口秀。但喜欢听虫子叫的司机,我还是第一次遇见。 “什么在叫?” “蝈蝈!” “是播放器里传出的吗?” “不是,蝈蝈在我怀里。” 我小时候喜欢听蝈蝈叫,夏天在田野上也经常能遇见蝈蝈,它们喜欢藏在矮木丛里。 公蝈蝈叫声高亢,而且一旦叫起来,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我和小伙伴习惯称它为“三叫驴”。 周师傅见我有兴趣,来了兴致,给我科普蝈蝈知识。 “蝈蝈装在葫芦里吗?”我见过别人用葫芦养蟋蟀,所以试着问。 “是的。” “你养了几只?” “两只。” “一公一母吗?” “两只都是公的。” 前方路口亮起来了红灯,车都陆续停下来,趁这时机,师傅迅速从怀里取出葫芦给我看,那神情就像一个可爱的孩童在给好朋友展示自己心爱的玩具。 蝈蝈葫芦真好看,上粗下尖,葫芦盖子是木头做的,上面有几个圆形的小窗户。 红灯变黄灯了,他赶紧把葫芦放回怀里,继续开车。 “你的葫芦长得真标准。” “嗨,有模具,葫芦生长时,套啥模具长啥样。” “这样的葫芦很贵吗?”我像一个好奇的小孩子。 “这种二三百块钱。” “蝈蝈呢?” “一百元一只。都是人工养殖的。” “比养猪合算。”我开玩笑说。 “量少啊,在北京只有一些老北京人在玩。” 路程已走了一多半,我们谈话语速开始加快,一个有兴致的说者遇见一个有兴趣的听者,多难得,双方都在有意珍惜时间,我们谈笑声越来越大,不经意间,早已盖过了蝈蝈的叫声,简直成了另一对大蝈蝈。 “蝈蝈吃什么?” “胡萝卜。” “是把胡萝卜搅成泥喂它们吗?” “不,喂它们萝卜条,它们啃着吃。” “胡萝卜里有水分,是不是就不用喂水了?” “回家喂水。把毛巾弄湿,将蝈蝈放在上面,它们咬毛巾吸水,同时我会把葫芦清洗一下。” “……” “……” “放在毛巾上,蝈蝈会飞走吗?”我突然莫名地担心。 “不会的。” 看来我的野外经验在这里失效了。 “蝈蝈的寿命有多长?” “和蟋蟀一样,都是百日虫。不过我照料得好,这一对能活到五月份……每年我都是深秋时买……” 这种人工养的蝈蝈,我估计,它们一辈子都不会知道大自然是啥滋味,但是它们在主人的精心照料下,能活出野生蝈蝈近两倍的寿命。你说,它们到底是赔了呢,还是赚了呢? 目的地到了,我下了车,蝈蝈叫声一转眼淹没在嘈杂的人流车流中。 我有幸在寒冷的三九天,听了一回蝈蝈叫,心旷神怡,这是多么稀缺的声音啊。 我突然想到《镜花缘》,书中说,武则天依仗皇权命令百花在冬天盛放,真是大动干戈。老北京人不那么干,为了在冬天能听到蝈蝈叫,他们配合默契,有人负责养殖销售,有人负责买单享受,各司其职,悄悄地就把这事情办成了。 老北京人,真有你的。 (题图源于网络)
个人分类: 生活|3753 次阅读|0 个评论
四女新疆深度游(三)
fqng1008 2015-7-31 19:55
她们在微信继续播报:20天的新疆游结束了,我们兵分两路,一路继续甘肃、宁夏游(有照片为证),一路返回北京。下面是这几天发的照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22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四女新疆深度游(二)
fqng1008 2015-7-23 20:5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1971 次阅读|0 个评论
点滴绿色
热度 1 陈龙珠 2015-1-25 10:21
拍摄时间:上图 2014/12/28, 下图 2015/1/25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880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研人的情趣
热度 2 smallgrass 2014-3-22 14:21
某日,一同事跟我说:“你太没有情趣了,整天两点一线,就知道工作。”本人自我解嘲说:“说得很对,是这样的。”我一个人在无锡工作,除了在单位和住所外,很少去市内其它地方,什么郊游、运动等也离我很远。 我想,许多搞科研的人会很宅,他们主要时间用于做项目,做实验,写报告,写论文,申请专利等,春暖花开,面朝大海的日子虽然很向往,但一想到时间宝贵,都用在工作上了,享受阳光生活的时间很少,长此以往,就被社会一些人冠以“学究”、“愚腐”、“没情趣”。甚至有一次,某人开玩笑说我:“不会抽烟、不喜喝酒、不搓麻将,活得有个鸟意思。”我不禁哑然失笑,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道不同不相为谋。 大多数从事科研工作的人, 50 后、 60 后和 70 后,他们由于受所在时代的影响,往往把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不惜加班加点,如我在中国地质大学上研究生时,就看到过一个老教授,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时间,其余都在办公室加班搞科研,工作是他的全部,甚至大年三十的白天也在办公室里;如曾有报道某某科研骨干或老师等为了工作,疲劳成疾,最后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相对而言, 80 后在业余生活上则比他们的前辈更丰富多彩,更懂得享受生活,如他们业余经常在一起 AA 制聚餐, K 歌,郊游,运动等,这是一个不同的思想观念,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诚然,科研人的情趣不光体现在业余生活上,他们的科学精神,他们取得的科学成就,他们在学术上的表现,也是一种情趣。 让大家一起快乐工作,健康生活吧!
个人分类: 生活情感|3557 次阅读|4 个评论
池水微澜胜瑶池(外一首)——应李学宽
yangyongtian 2012-8-19 11:28
池水微澜胜瑶池(外一首)——应李学宽
池水微澜卧天山, 清澈见底树影悬。 艳阳高照层林碧, 万籁俱寂不见天。 天池优雅游人赏, 疑似瑶池落凡间。 陶冶情趣神情爽, 美不胜收难思还。 外一首 大手大脚李学宽, 洗脚盆大在天山。 天池只放一支脚, 学宽昂首顶青天。 摄影 李学宽
个人分类: 诗配画|3101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得让你心醉
热度 8 lzxun123 2012-7-19 08:41
这一组赏心悦目的园艺美景,饶有情趣。器物形态各异,人和动物栩栩如生。那些借助人力而由植物生成的那些妙趣横生的景观让我畅快不已。尽管有些在以前旅游时候打个照面,但再度重逢,还是喜不自禁。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所以特地将这组来自网络的精美图片转帖在这里,博博友开心一笑,快乐一下。
个人分类: 博览|3152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做科研要有点儿情趣 精选
dongzg101 2012-6-22 22:50
做科研要有点儿情趣 精选 已有 1414 次阅读 2012-6-22 11:45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 关键词:科研 情趣 介绍两篇很有意思的论文: 1. HHblits: lightning-fast iterative protein sequence searching by HMM-HMM alignment http://www.nature.com/nmeth/journal/v9/n2/abs/nmeth.1818.html 2. OpenFreezer: a reag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oftware system http://www.nature.com/nmeth/journal/v8/n8/full/nmeth.1658.html 两篇论文都发在Nature Methods上。第一篇讲的是一种新的序列比对算法,要比BLAST更准,而且速度快的多。没有新意吧?相信我,这篇文章要是作者名字改成我的,PlosONE都不一定接收。并且如果是我发了这篇文章,估计我都不好意思跟国内的同行讲,因为这就是篇典型的技术小改进。您搜搜Google,哗,各种highlight,吹捧的我都起鸡皮疙瘩。另一篇就更神奇了。注意"reagent"这个词的意思是“试剂”,简而言之这就是个试剂管理工具。这也能发Nature Methods,是不是很震撼? 两篇论文从科学的角度来说,都是一钱不值,可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前者会是序列比对中非常有用的利器,后者若能推广,则几乎每个做分子和生化的实验室都能用的上。这就是科学和技术的不同,这也说明老外做学术比较有情趣。 我们以前做过一个工作DOG 1.0: illustrator of protein domain structures, http://www.nature.com/cr/journal/v19/n2/full/cr20096a.html 这是个简单的toy,主要用于绘制蛋白质序列、功能结构域和功能位点等信息。当初发了之后,跟同行讲这个事情,大家都觉得我们脑袋进水了,这东西也好意思往CR上灌。可还没过两个月,一个老外写信来把我们夸了一番,还提了一堆改进意见,完了之后还专门在论文中致谢了我们。另一个老外特喜欢这东西,没事儿就给我们提意见。每次都是“我又来提意见啦”,成了我们这个工具的专业Bug reporter。 所以搞学术得有点儿情趣,是的,我们在做Science,可不能为了做Science而做Science,适当的情趣是必须的。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04304-584688.html
个人分类: 资料收集|19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姜洪洲博文《父与子》欣赏
pww1380 2010-12-12 11:56
有生活、有情趣、有思想、有智慧。 这里的生活、情趣、思想和智慧完全都融入到其乐融融的父子深情之中。 参考文献: 1 .姜洪洲.父与子.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89248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Jades from Other Mountain)|23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育儿漫谈:“高指标人”和“多情趣人”
热度 2 fouyang 2010-3-19 07:33
一年一度的大学发榜日又来到了。怎样教育子女,把他们送进名校是这个季节的热门话题。在这个科学化,精确化的时代,大学挑选学生也依赖于一串数字:GPA,SAT,AP课数,等等等等。据说其他方面的考量也是数字化了,比如自我介绍写得好得几分,当学生会主席得几分, 乐队第一琴手得几分。。。都有一定之规。招生官员们大概就象我们在网上买照相机,按着密密麻麻的性能表逐项比较,筛选最理想的产品。我们爸爸妈妈的任务,就是设计,制造出高指标的孩子,帮他们跨进名校的大门。更困难的是,大学的定量评估公式是锁在黑箱里的,我们很难对症下药。父母和孩子能做的,一方面是通过各种传闻,故事去揣摩大学的偏好,一方面是尽全力把每件事情做好,哪里都不能失分。所以,可以说在美国进名校一点不比中国的高考独木桥轻松。 我也制造过一个高指标人。我的大女儿高中全A,SAT和AP考试全部满分,学术竞赛,社区服务,领导才能,个人才艺等都拿得出手。最后她如愿以偿被所有申请的大学所接受。但是她进了大学后,却经历了一个相当辛苦的转型过程,开始寻找自己在课堂以外的热忱和追求。她介绍给我一个网站:Study Hacks 【注一】。 博主Cal Newport是MIT的博士。他以博客和出书的方式宣传一种非传统的学习方法,在学生和家长中引起了相当的注意。这篇博文就是受他的启发而写的。 其实我们都知道,要上名校,除了上面说的面面俱到的高指标外,还有一条路,就是在各方面达到一定标准的前提下,有一,两件事做得特别好。特别是要有自己独创的活动,如发表科学论文,创立慈善组织,发起社会运动等。我们不妨把这种策略称为一枝独秀。这个途径听起来不那么辛苦,但实际上耗费的心力更大。因为按部就班的面面俱到,虽然需要很多努力,但毕竟是被动的,完成老师,家长,辅导员等布置的任务就行了。而要把一两件事做得特别好,就需要自己策划,创新,自己给自己设定目标和策略。要做到这些,光有吃苦肯干的精神是不够的,而需要对这些事有着全身心投入的热情和兴趣。所以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条路径,真正走的人却不是很多,特别是在华人家庭中间。 面面俱到和一枝独秀不光是策略的不同,结果也不一样。面面俱到的做法虽然也有课外活动,才艺训练等。但目的是证明自己的能力,在自己的性能表上填补一个空白。而一枝独秀的努力目的不是证明自己,而是让自己成长,在这些活动和努力中丰富自己的经历,寻找自己的梦想。面面俱到培养出的是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各方面都有很好的基础,聪明肯干,能适应大学的挑战,在大学成功地生存下来,进而读上研究生,医学院,法学院等等。这就是名副其实的高指标人。而一枝独秀培养出的,则是具有强烈热情,对自己有很好了解的人。他会利用大学的资源为自己的目标服务,关注的不是教授和书本的要求而是自己的梦想。他会对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发生兴趣,而且为满足自己的兴趣和好奇愿意花力气去学习,探索。我们不妨称这样的人为多情趣人。当然,高指标和多情趣是对立的统一:只有指标达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去发展各种情趣。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兴趣和热情,才可能做出取得高指标需要的努力。这里说的,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怎样才能成为多情趣人呢?一个必要条件,就是给自己一定的自由时间。在今天的学校环境,除非你是天才,否则要做一个好学生很不容易。那么多的功课,项目,课外活动,很容易就占用了学生所有的时间。通常老师和专家的训导也是:学会安排时间,利用每分每秒做有益的事,把一切纳入计划管理之中。这固然是提高效率的好办法。有了合理详尽的计划,可以保证预期的任务都能得到很好的完成。但是另一方面,计划和预期本身也是限制。它使得生活没有了惊喜和意外。我们的兴趣很可能就因为不在计划之中而被扼杀。所以一定的自由时间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时间很可能被浪费掉,但也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巨大收获。所以,必须承认这一开始就有冒险的成分。这特别是对于华人家长,更是一个考验。研究表明,家长的态度对于孩子的兴趣和动力有重要的影响。家长的关心有正面的作用,而家长的控制则有反面作用【注二】。也就是说,家长表现出对孩子活动的兴趣,但不参与孩子的决定,是最有利于培养兴趣和动力的。然而,要看着孩子虚度光阴甚至犯战略战术的错误而不出手救援,还真需要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呢! 兴趣,动力和分析力,记忆力一样有天生的成分。所以我们也要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策略。有些孩子可以给更多的自由,而另一些孩子却需要比较多的督促。但是另一方面,兴趣和动力也是可以培养的。例如,有一个教育青少年善用空余时间,远离毒品和犯罪行为的项目叫TimeWise,只通过六堂课,教会孩子们如下知识:善于利用空闲时间的重要性和益处;要我做和我要做之间的平衡;发展兴趣和控制无聊的感觉;计划和决策的技巧;时间管理技巧;总结和应用。调查结果发现,通过这短短的训练,孩子们的兴趣和内在动力都有增强,主动性和计划,应变能力也有提高。当然,这个项目的目的不是培养明星学生而是预防青少年犯罪。但是其中的原理应该对我们有所启发。【注三】 美国国会赞助一个奖励项目Congressional Award【注四】,是帮助青少年发展自己的兴趣和追求的一个有用工具。这个项目不是关于参与者之间的相互竞争,而是参与者对自己的挑战。参加的人在学术,才艺,个人发展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目标,然后花几年时间去达到。最高成就的金质奖章(每年几百人)可以到国会去领奖,有本选区的议员接见和发信祝贺。这种正面鼓励对于激发孩子的动力和坚持是很有帮助的。 成为多情趣人不是上大学的捷径,而是为一生积累宝贵的财富。多种自愿参与的活动能提高一个人的内在动力和好奇心。这样的人会更开放地接受新事物,对于自己不熟悉或不了解的东西会更多地感到兴趣和吸引而不是不安和疑虑。他们会更强烈地追求和欣赏新颖,复杂和多样的事物。研究表明,具有高度好奇心的人具有较高的智力程度和学习,认知能力。他们也更可能健康和长寿。而且他们给自己和别人都带来更满足的社交生活,自己也感受到更多的幸福和满足【注五】。所以,培养有情趣的孩子,也是我们做父母的责任呢。 在这方面,股神巴菲特是个很好的例子。他小时候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但并没有埋头读书。他从小就对金钱特别感兴趣,想出各种花样赚钱,以后一生都追随自己的热情和信念从事投资。而他的子女们也各有自己的道路。除了从事家庭的慈善事业以外,他的一个儿子做过企业主管,也自己出过好几本书。另一个儿子是音乐家,得过艾米奖。他的女儿大学肄业,当过秘书和编辑,后来主管慈善基金。巴菲特的名言是:我会给他们足够的钱去干一些事,但不会给他们太多,使他们不用干事。我们华裔家长一般都愿意支付孩子的大学学费,但那毕竟是我们希望他们走的路。在那以后,当孩子们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即使是我们不熟悉或不认可的,我们还能热忱而明智地支持,帮助,激励他们吗?也许这才是对父母爱心的真正考验吧。 做多情趣人不光是孩子们的事,也是一生的功课。人生一世,都是在要我做和我要做的事之间求统一,求平衡。人到中年,对于指标的压力不象年轻时那么大了,更是追求情趣的好时光。发展,追求自己的兴趣,是身心健康和生活充实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成就事业的利器。比如前不久我谈到的书《The Unthinkable》,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很好的工作。它讲述了一个很重要,但又未被人们系统了解的问题:如何基于人的本性来防灾救灾。书的本身逻辑条理清晰,却用许多古今美外有趣的故事贯穿起来。而这些引人入胜的故事和出人意外的统计数字的背后,又有着作者扎实的功课,包括亲身体验脑扫描和心理测试。这本书的作者Amanda Ripley是Times的记者。她参与九一一事件的报道后,对人们面对灾难的反应发生了兴趣。于是她关注了包括喀翠娜台风的许多灾难事件并广为采访,收集,历时七年才写出这本书,成就了一个事业。当然她是幸运的,因为她的职业允许她追随自己的兴趣和热情。但是我们每个人,是否充分利用了自己的条件呢? 其实博客世界,也是我们培养,发展和追寻自己兴趣的好天地。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博主,毫无疑问都做到了高指标人。然而,在博客世界相互学习,相互激励,让自己变得更有情趣,是不是一个没有止境而且回报无穷的旅程呢? 【一】 http://calnewport.com/blog/ 【二】 Sharp, E. H. et al.,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vol. 35, No. 3, pp. 359-372 (2006) 【三】 Caldwell, L. L. et al.,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vol. 36, No. 3, pp. 310-335 (2004) 【四】 http://www.congressionalaward.org/ 【五】 Silvia , P. J. and Kashdan, T. B.,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vol. 3, No. 5, pp. 785-797
个人分类: 生活百感|4507 次阅读|2 个评论
欧洲游记23:情趣柏林
kd652 2010-2-8 18:45
许多关于柏林的话题太沉重了,这里专捡轻松的...... 广场: 重新建的国会大厦: 可以免费参观国会大厦,但是要排长队: 调节一下气氛: 国会大厦墙上的雕塑: 登国会大厦: 看柏林: 东西柏林分而又合: 谁来说说上面这有铁锈的装饰物的寓意? 柏林中央 火车站 被誉为 世界上最漂亮的火车站. 柏林印象可参考: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96123do=blogid=259658 柏林一日旅游攻略: http://travel.xitek.com/xsgongnue/201103/08-60975.html
个人分类: 海外游记|3551 次阅读|1 个评论
蜻蜓
pingguo 2009-5-21 16:54
原野静如油画 阳光下蜻蜓飞入 东一只 西一只 互不相扰 听不见它 嗅不见它 惟有转动眼珠追随着它 那闪闪发亮的 是一对急速振颤透明的薄翼 原野静如油画 阳光下蜻蜓飞入 轻巧如烟 灵敏若光 自在似风 蜻蜓爱好平静! 不然 它柔纱的翅膀 怎受得风飘雨斜? 惟蜻蜓点水最为神逸 其轻其灵其细 毫妙难言 频频点点 不知是戏水或是饮水? 若是戏水 蜻蜓天性晓得清水之明! 若是饮水 滋润生命而倩在其间!
个人分类: 诗歌|2459 次阅读|0 个评论
“钱可以没有,能力不可没有”
simonjo828 2008-10-31 16:05
  择日会了一才子哥们   我一直这样尊称他   源于他会写漂亮文章   懂琴棋书画   做人实在,处事稳健   他就是我的大学兄弟   外界宣称之八弟   他在中央级大报谋业   历练沙场   世面广阔   成绩骄人   他说过   年轻正当时   钱可以没有   能力不可没有   很佩服他的如此之语   其实对于自己而言   这句话正中我意   这些年来   钱挣的倒不怎么多   但身经百练了   学到的东西多了   考虑的方面也多了   能力加强了   思想成熟了   我一直奉承一句话   不管自己做什么   带着平常心   坚持走到最后   深入的认识   提高自己   这才是吾所需   也许人生就应该这样   值得继续
个人分类: 随笔散记|2679 次阅读|0 个评论
告别这样的生活
simonjo828 2008-10-31 15:23
前几天 是在某庄最后的逗留 感到兴奋不已 又觉得精神不振 兴奋不已的是终于要换新地盘过新生活了 这是我长时间就打算的事 精神不振的是要离开在这里见过的人做过的事 这于我这个日久会生情的男子来说是不仁的 一年了 在这待了一年有余了 看惯了这样一群算起来还漂亮的女人 见过了一些好的坏的仁义的奸诈的各色男人 加上表面看起来和颜悦色内心却大大坏透的房东 某庄的生活 说单调也不单调说充实也不充实 一直这样相当凑合 其实我最不喜欢过的就是这样的生活 我喜欢安静下去这里则嘈杂纷乱 我向往简单生活这里却明争暗斗 我想要私人空间这里一样给不了 这里什么都给不了我 在这有何意义呢 的确要告别了 告别曾经的某庄 告别某庄的一切 我慢慢的离开了 再也不回头了 永远 因为没有理由
个人分类: 随笔散记|235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1: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