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吴宝俊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肖重發博文:肖传国事件:反面教材的成长史
jiangjinsong 2010-9-29 15:40
肖传国事件:反面教材的成长史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3661 次阅读|2 个评论
肖传国真牛 最近发展了两个铁杆超级粉丝
chrujun 2010-9-29 07:44
肖传国是敢打敢拼的人,尽管因组织雇佣军伤人被抓了,但还是引来科学网无数上英雄好汉纷纷折腰! 肖传国这辈子,值了!他们之中最杰出、最衷心的代表是科学网牛人博主蒋劲松和吴宝俊。 想成为肖传国粉丝的朋友,不可不看这两大铁杆粉丝发表的雄文系列。 吴宝俊代表性雄文: 【科学网】肖传国的故事 2010-9-28 23:24:05 449 30 没错,肖传国招了 2010-9-28 20:38:43 1264 57 肖英、杨智案与肖传国案 2010-9-28 19:42:07 450 9 肖传国的案子可能水很深 2010-9-28 18:40:23 593 16 肖传国反假打人民英雄纪念碑 2010-9-28 0:12:47 1075 1 【科学网】方舟子与肖传国,我到底应该相信谁? 2010-9-27 5:39:11 2527 85 郑重警告 2010-9-26 17:39:33 858 8 不要抨击我(42) 2010-9-26 14:48:31 622 3 谁知道肖传国的妹夫到底姓什么? 2010-9-26 14:45:04 963 12 对肖传国案的几点质疑余元洲 2010-9-26 14:07:40 988 22 不要检测我(41) 2010-9-26 11:49:16 572 5 请注意你的素质(5) 2010-9-26 1:40:02 632 9 关于华中科大是否应该开除肖传国的问题 2010-9-26 0:46:29 998 18 反对删除肖传国的博客 2010-9-25 16:01:01 2003 28 在肖传国的案子中,全国媒体都在耍流氓 蒋劲松代表性雄文: 美国有线电视网-CNN对肖氏反射弧手术的专题报道 2010-9-28 0:35:33 305 1 Health报道肖传国教授肖氏反射弧 2010-9-28 0:14:32 308 0 美国FOX电视台对肖氏反射弧的报道 2010-9-27 23:57:36 288 0 肖传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医生之一 2010-9-27 23:52:52 388 1 各方避谈肖传国被捕 妻子称其无辜 2010-9-27 19:36:43 451 9 方舟子是打人還是打假?
个人分类: 我的教学|7622 次阅读|33 个评论
吴宝俊同学不要害怕 关键是要认知老师
chrujun 2010-7-31 11:52
吴宝俊同学以其切身经历和所见所闻论证了与老师唱反调的可怕后果:被老师穿小鞋,吃不了兜着走。 我觉得,不要把老师想得天下乌鸦一般黑。有很多老师是以正面和积极态度对待学生有不同观点的(唱反调)。就我的个人经历来说,我觉得和老师唱反调并不可怕。在大学上政治课的时候,我直接在课堂上站出来反对老师的观点,也赢得过同学的掌声,老师也没有给我穿小鞋。在之后的学习生涯中,我经常提出和老师相反的学术观点,也就是常常和老师唱反调,经常争论得不可开交,老师也没有给我穿小鞋。当我当老师的时候,经常有学生在我面前提出不同观点,双方也经常争论。如果我觉得学生的观点是对的,学生说服了我,我当然高兴。当我说服不了学生的时候,我更愿意放弃我的思路,我愿意让学生去尝试他们的想法。 在我和老师、学生和我的争论中,有时是我错了,有时是老师错了,有时是学生错了。大家通过争论,解决了科研上的一些问题,避免一头钻进死胡同。 我觉得这是好事,值得坚持。 当然,也有完全不容纳学生观点的老师,这我也碰到过。如果学生能够以完整的证据驳倒老师,老师也是认可的。更多的时候是有多种道路可选,这里只有最优和次优的问题,没有完全对错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容人的老师容易认定学生不尊重老师,容易给学生穿小鞋。 中国历史上讲究知人善任,认为这是成功的必要法则。师生之间也是如此。老师需要了解学生以确定学生的潜力。其实,学生也非常有必要了解老师。 特别是了解老师是否有学术上的包容心。如果老师具有包容心,即使公开争论也无妨。如果老师没有包容心,除非有100%的把握驳倒老师的观点,让老师心服口服,学生最好不要和老师唱反调。 确定老师是否具有包容心,这里面有很多技巧和手段。但万变不离其宗,多和老师接触和沟通,通过接触和沟通发现老师是否具有包容心。从吴宝俊同学提供的证据来看,他和老师的沟通太少了。在这种情况下,吴同学当然是很怕,怕老师没有包容心,怕被穿小鞋。 建议吴宝俊掌握一些知人识人的方法和技巧。掌握了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语言、姿态、手势、相貌、声音、衣着、行为等信息快速认知老师;可以发现老师是否喜欢给学生穿小鞋。 这样就不会担心被老师穿上小鞋了。
个人分类: 教学心得|4677 次阅读|4 个评论
吴宝俊、施一公、吴冠中、陈丹青
laozu 2010-6-30 11:36
施一公说核心竞争力。没有核心哪来的竞争力?换句话说用得着你你才是核心,用不着你你就不是核心,钱学森就是一例。所以说在强大的政治体制下知识分子别拿自己太当回事儿。用得着你的时候再说。 大宝就此而论的人才培养。他举例陈丹青出走,这件事已经过去多年了,陈所说的情况依然如故。还是体制。之所以写这篇博文就是看了大宝的博文后有感而发。 就说说陈丹青。他出国之前所做的《西藏组画》,毫无疑问,会在中国的美术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有人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不为过。但也仅限于中国,还谈不上对人类文明产生影响,在国际大舞台上也就谈不上“竞争力”。他回国后又怎样?这大家都看到了…… 就是有了国际“竞争力”又怎样?吴冠中——一代宗师!其艺术成就早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人类共有的财富。最近老先生悄悄地走了,走了就走了,此情此景,却让后人黯然神伤!!! 这就是中国。你还想咋的!还想跳出圈儿外不成!土的也好;海的也好。不在于你做了什么,而在于国家需要你做什么。在这个前提下再去谈“竞争力”。 有人说了,老祖你跟着起什么哄!艺术和科学是两回事儿。是吗?我咋感觉差不多呢。
个人分类: 漫话|5501 次阅读|46 个评论
大宝宝在颁奖晚会说相声以后......
boxcar 2010-6-19 07:50
昨晚在网上观看了CN域名杯青年科学博客大赛的闭幕式和颁奖晚会( http://www.cas.cn/jzd/jzt/bkds/ ),在见证了各位获奖博主(或其代表)登台领奖之间欣赏了晚会节目,其中科学网名博、江湖人称反面教材的大宝宝同学(真名吴宝俊,网名大宝司机)的相声《千里走单骑》堪称经典,俺都亲自被逗乐了。然而,晚会刚刚结束,据说即有上纲上线的,为此大宝宝同学专门写了一篇博文,申明现在这年头,编台词儿说相声也不容易【1】,文章中列举了十条可能被抓把柄、会被喝歇的包袱。下面我择其数条,分析一下可能的后果: 1)关:在宿舍楼下当保安的典韦还一个月一千呢! 曹:你堂堂一个研究生怎么跟人家保安比啊? 关(点头):也对,确实没得比。 曹:哎,就是嘛。 关: 保安不用发论文哪! 这是对保安的歧视 。 后果:以后到中科院当保安,也得发论文! 2) 曹:嗨,别瞎说,这么多女博士下面坐着呢。 小心等下说完相声直接掐死你 。(面向观众)我声明,刚才那句台词是他写的,我是坚决不同意的! 曹:你别发动群众啊!那么多领导台下坐着呢, 小心说不完相声就把你直接掐死了。 后果:相声中多次出现掐死,可能将导致科学网上新一轮的掐架高潮(也包括掐出来的高潮)的到来。 3 ) 关:是啊,以前没这么贵。就是从去年冬天开始的。年前市场上的原油,肉类和菜类都涨价了,许褚说:我们的菜价要和市场接轨!于是菜价,嗖,就涨上来了!可是年后呢? 曹:年后怎么了? 关:年后市场上的原油,肉类和菜类都降价了,可是许褚又说:我们的菜价不能和市场接轨,要有自己的特色!于是菜价,啪,就停在那里了。 这是对食堂的恶意攻击 。 后果:当心食堂的饭菜里出现原油(既然您把原油当成食堂的原料)。 4) 关:我的赤兔马每天在科学院园子里啃草,可是现在长得比我都壮了。我牵都牵不动,再过几天指不定谁骑谁呢。 这是对赤兔马赤裸裸的污蔑和造谣 。 为防止草皮植被被马啃,以后科学院的园子将禁止各种马进入,包括宝马、千里马、悍马等汽车,车主老师和同学们可能会对您在此次表演中的不小心失言而愤怒不已不已,当然由于赤兔马牌汽车也在被禁之列,所以大宝司机恐怕这段儿也不能当司机了,只能是大宝宝。 5 ) 曹:嗨,别瞎说,这么多女博士下面坐着呢。小心等下说完相声直接掐死你。(面向观众) 我声明,刚才那句台词是他写的,我是坚决不同意的! 曹:你别发动群众啊!那么多领导台下坐着呢,小心说不完相声就把你直接掐死了。我 再次郑重声明,刚才那句台词也是他写的,跟我没关系啊 。 后果:以前我们看过不少类似的免责声明,以后会看到更多 ?! 或许还有其他后果,欢迎大家补充! 另外,俺也得写个免责声明 这次可不是存心给大宝宝上纲上线,因为咱是既没有水平,也没有必要去上纲上线。 写此博文,纯属娱乐; 如有不爽,敬请谅解! 参考: 【1】吴宝俊:【科学网】娱乐时代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6758
个人分类: 文学影视评论|5927 次阅读|9 个评论
大宝演相声很精彩,青年科学博客大赛颁奖晚会观感
chrujun 2010-6-18 23:08
第二届全国青年科学博客大赛颁奖晚会6月18日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礼堂举行。晚会上虽然只有五个节目,但非常精彩,尤其是吴宝俊和他的同学吴兴华表演的相声《千里走单骑》,赢得了观众的多次掌声。 晚会首先上演的是武术表演《武魂》。演员们首先表演了旋风脚、黑虎掏心、大鹏展翅等武林绝招,然后表演高难度兵器三节棍和飞锤,将三节棍和飞锤舞得密不透风,最后使出致命一击,完美体现了三节棍和飞锤由防转攻的致命速度。 充满阳刚之美和变幻莫测的武术节目上演后,迎来了弦乐四重奏《匈牙利舞曲》和《莫扎特小夜曲》。优美的旋律时而温柔恬静,如轻舟荡漾,时而激情飞扬,如百鸟欢鸣。 晚会的高潮是大宝和他同学表演的相声《千里走单骑》。大宝演研究生关羽、胡兴华演导师曹操。 关羽因研究生待遇差,找不到女朋友、食堂饭菜贵、买不起车、买不起房要出国投奔洋导师刘备,国内导师曹操苦口婆心相劝,但被关羽一一反驳。万般无奈之下,曹操以联合培养方式放走关羽。 相声说出了研究生们的心声,大宝的幽默和讽刺击中了研究生培养的要害,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共鸣,大家频繁鼓掌,节目取得了极大成功。 之后是女声独唱《Think of me》。We've never said our love was evergreen,or as unchanging as the sea. 这不仅仅是说,大多数爱的结局都是如此。只要一生不忘,留下美好的记忆,生活也幸福。 最后是压轴节目民族舞《天路》。科研的路也如此,像修天路一样充满艰辛和挫折。但路的尽头是收获、幸福和快乐! 晚会虽然短暂,但美好的回忆永远留在心里。愿科学网的明天更美好,更辉煌!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613 次阅读|14 个评论
科学网的“博友”(一)
aimeiya 2010-6-1 20:55
这几天下决心提升一下博客更新的速度不然当和别人提起自己有博客时都不敢给出链接,那该是多么尴尬的事儿啊! 关注科学网比在这里开博要早些,基本属于一见钟情型的。觉得这里的氛围不错,我自认为自己不是见异思迁的人,但在这里安家已经是三迁之后的结果了,从最初的新浪、到后来的小木虫、再到和邮箱绑定的网易(以为会坚持住,因为每天都要看邮件的),几乎都是无疾而终,其实在这些之前还有一个更古老的摇篮网,那是一个以女儿成长为主题的博客(http://space.yaolan.com/227554),也写了不少,女儿上学后就很少写了(其实改成用原始方法了日记本记录了好几本呢)。刚刚写到这里去看了一下(不好意思,用百度搜的),还真的在啊,看来摇篮网的信誉不错! 书归正传,还是说科学网。记得当时看到刘玉平的博客特别兴奋,因为现实中认识刘玉平,他的博客却反映出他不易被常人观察到的一个侧面,和我以前对于他的认识完全不同。我觉得这就是实名博客的魅力。 之后持续关注科学网,并 开始见异思迁,进而填了申请表。但迟迟没有答复,然后我竟然厚着脸皮去询问,一经询问很快就有了结果。但拥有名分之后却很不敬业,每天就是潜水,追着名博看,或是看热闹的掐架看博客真的很费时间,害得我都没时间写博客了,嘻嘻! 在科学网相熟的第二个人是苗元华我们的交集是吉大。记得是小苗先和我搭讪的,然后印证了共同认识的人,除了身边的同事,还有周其凤这样的名流(小苗在新加坡见过周校长,而周又曾做过我的好几层之上的上司,虽然我都不认识他)。吉大让我们很快熟悉,还加了qq好友算是没见过面的朋友了。 通过小苗知道了陈安,除了他们是老乡外,还知道陈安老师帮着他联系工作。然后关注陈安老师的博客,愿意看他写的游记,还记得他写的西禅寺(我每天上班就从西禅寺围墙外路过)。最佩服他讲故事的手腕能把一件很普通的事儿写的天花乱坠的。很遗憾陈安老师去年秋天来福州时太过匆忙,没有见面(不过互相留了电话)若是见面,那将是我第一次和不认识的网友见面,当然了,若现在见也是第一次~~~ 说来不好意思,我比陈安年纪还长,却是80后大宝吴宝俊的粉丝,很忠实的粉丝呢也许大宝根本都不知道我是谁属于暗恋型的。关注大宝的博客除了因为他会写之外,还能了解很多年轻人中的一些热点,如他的水木十大系列,我还第一次知道了杯具、内牛满面等与时俱进的词语。当然最关注的还是他的书,不过现在我还没买,因为不是很习惯网购,当时给他留言说是福州书店有卖时一定买一本。让我比较惊讶的是他还真的能说到做到,在5月26日狂发了7篇博文后真的就没再更新,至于他来没来科学网浏览我就不知道了不过真的能体会到paper给每个科学家伙带来的压力,毕竟毕业还是压倒一切的大事。 科学网的博友还有不少,先写到这儿吧,以后慢慢写!写 的时候 我在想, 这篇博文的点击率估计能高些,因为刘玉平、苗元华、陈安、吴宝俊都是科学网的知名人物了,我准备把他们作为关键词我这算不算傍大款呢?哈哈!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73 次阅读|5 个评论
Neil同学的《“玩”进中科院》
cutefay 2010-5-21 22:56
Neil同学的《玩进中科院》出版了,这是是第一个认识的学生时代就自己出著作的人,还是很厉害的。 《玩进中科院》讲述的是Neil同学的奋斗史,体现了一个年轻人为了理想去执着奋斗的精神,我觉得这本书很适合处于迷茫阶段的年轻人去读的。而其实每个年轻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在人生成长的阶段都会有迷茫的时期,在迷茫的时候,会感觉很无助,很心烦,很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指点,或者是通过别人的经历来找到一条自己的路。 Neil同学和我个人的成长生涯不一样的是,我从小到大还算比较顺利,从小学到大学都一直学习成绩很好,所以在升学方面一直很顺利,大四的时候保送到中科院,没有经历考研,也没有经历很多波折。而Neil同学的个人成长是充满波折但又充满光明和希望的,从他的书中的描述可以看出来,他当过坏孩子,调皮捣蛋过,也曾经害怕失败,但他会为了理想去不断拼搏奋斗,他在遇到困难的事情的时候,不是退缩不做,而是凭着坚强的信念以及刻苦努力,去完成这些困难的事情。这是Neil同学最难能可贵之处。 《玩进中科院》给大家展示了一个真实的Neil,一个80年后人的真实的内心想法。Neil同学现实生活中的言行举止跟他博客以及书的风格是很一致的。Neil同学说话做事很坦率,毫不虚伪,书中字里行间也透露着他这种率真的气息。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不加掩饰地向别人展示自己的缺点,这一点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 Neil同学的文笔比较好,文字读起来让人觉得很轻松很有趣味性,整本书可读性很强,不像有些励志的书那样满篇谈大道理,读起来枯燥无味。我觉得其实现在的年轻人对大的道理什么都懂,但就是有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做,这个时候年轻人们需要的不是别人向自己灌输什么大道理,而是希望找到一个同龄人的榜样,从而去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所以,我认为这本书对于年轻人来说,尤其是对于不知道自己未来怎么规划的年轻人来说,更适合阅读。 Neil同学看问题很深刻,我想这可能与他丰富的经历以及平时爱思考有关,这也是很难得的。或许有些人会不认同他的某些想法,但我觉得,很多观点都是没有对错之分的,人的很多观点都是与个人经历相关的,某个观点对于某些人来说适用,但是对其他的人不一样适用;并且,同一个人不同的人生阶段也会有不同的观点,年轻时的很多观点和年迈时的很多观点会不一样,但这不代表年轻时的观点就是错误的,而是年轻时的观点更适合年轻时代的自己。
个人分类: 书评影评|6014 次阅读|25 个评论
从赵本山的春晚小品到吴宝俊的科学网博客
chemicalbond 2010-5-18 09:11
吴宝俊的博客曾经读过一些,后来就慢慢地读不下去了,这和看赵本山小品的经历几乎是一个结果。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313 次阅读|0 个评论
《玩进科学院》观后感
热度 1 freefloating 2010-5-17 15:34
最近很多事情压在身上必须马上完成,一方面要博士毕业,一方面要上周 8 的本科物理,一方面要联系下半年的访学,一方面还希望走之前能基本搞定明年要结题的项目,经常让我很纠结很茫然的不知道如何下手,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 所以我给自己的规定是不完成某某某些任务,绝对不干某某某某事情,包括不看 Neil 的书,也不写超过半小时的书评 …… 不过今天,我终于给了自己一个很好的理由可以读读书,码码字:鉴于我打算把书送给学生作为励志教材,我先要把把关,审查一下,做个导读,不要贻害学生,呵呵,就当备课了。 我的担心不是无中生有,因为对于地方性院校的学生们,绝大部分并没有 Neil 无数次的胜利体验。不管这种体验是来自街机还是 CS ,是来自初中数理化还是来自英语 ABC ,是值得还是不值得骄傲或者谦虚,总之只要你曾经感觉到你可以是 5% ,而不是 95% ,那么剩下的就是选择,选择你要的生活而不是没得选择。虽然有时这种选择非常痛苦,虽然可能哪一种生活都是痛苦的。但这种痛苦在更多人看来:不过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而我现在需要做的可能是,让学生感到他其实可以有很多选择。 If you can see it, you can be it. Let Neil show you the way. 找找励志的地方吧: 关于小广告和保安,说明体面的活着必须很努力。 学英语的方式方法可以借鉴。各种变态的学习方法其实才是常态。 都有什么也看不进去的时候,试着抄抄书吧。 失败没有什么好怕的,只要你成功过。 你没有学懂量子力学,没有学懂物理,没有学懂 XXXX ,都不是你的错,都是老师的错。 幽默可以卖钱,但还需要一些卖点,比方说物理所的博士的草根幽默。 什么事努力做了都会有点收获,如果你要求不高,就可以以此为业。 。。。。。。 找来找去,我发现从这本书里能拿来给学生们励志的东西并不多, 我能提炼出来的能给学生的生活理念,远不如来点宗教信仰有效。 算了,也许 Neil 的书本来就不能算作励志的书,顶多是给同病者聊以自慰的消遣,或者说就是一个反面教材,因为让人怀疑,一个本来可能成为物理学家的人很可能成不了物理学家,或者是一个本来可以成为大大的物理学家的人可能成不了一个大大的物理学家。毕竟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当你还能从游戏和博客中找到激情的时候,只能说明另外的激情你还缺失着,而大好青春已经过了大半,即使你青春期比较长。我希望 Neil 把这句话当个套来钻。 转念一想,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若是不仁不智者能看到什么呢?既然看到什么取决于观测者,那么一本书放在这里,它是正面还是反面,它是励志还是迷茫,又和这本书有什么关系呢? 好在这本教材是真实和有趣的,在这个社会里,真实和有趣难道不已经是够好的评价了吗? 对于学生我不会说这些,一岁年纪一岁心,我担心他们理解的和我想说的不一样。 作文时间到,信笔写来,词不达意,还请包涵。 最后说说我对 Neil 两点偏见,非常偏见: 1. 这种学生曾经是我教师梦中最想搞定的学生,聪明不走正道,牛得不得了,除了爱因斯坦和费曼,没见过他服气的。你走正道,他瞧不起你,你和他一起混,他也瞧不起你,他可能并没有真正瞧得起谁,或者没有全面瞧得起谁。 小时候我曾经以为,能给这些人当头棒喝,让其幡然悔悟,痛改前非,感激涕零,是最最有成就感的事情。虽然我现在偶尔还会这样想,但基本上能抑制住了。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首先是保证自己是什么,而不是教育别人是什么。逼迫别人成功是件挺羞耻的事情,即使你是教师,即使你是家长。所以狠话我就不说了。 2. 对女人非常偏见,他喜欢大大的美女是肯定的了,但他还不承认,或者他认为那些都不是美女,(范冰冰,章子怡不喜欢,汤唯,舒淇,勉强过关 …... )这非常不男人。男人对女人最基本的尊重是,满街都是美女,老少都很萝莉。对所有女人的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欣赏才是男人本色。 转帖一堆一堆的,全是些负面的东西。我一直认为唧唧歪歪的认为自己没房没车就搞不到女人的人纯粹是自我安慰,没房没车有人贴才叫本事。 当然,这是狠话,因为我是女性主义者。其实 Neil 在这个社会上,还是比很多人都值得有房有车有美女的。关键这玩意你只能怨社会不能怨女人。女人容易吗?
个人分类: 滋味生命|7019 次阅读|22 个评论
Neil同学,回归尚早,玩死科学院
iwesun 2010-5-15 19:08
Neil同学,回归尚早,玩死科学院 反面教材吴宝俊 的《玩进科学院》,定位为青春立志范畴,其实这个我不同意。 回归?什么叫回归? 黄蓉从《射雕》到《神雕》,这就是回归,从机灵鬼回归到家庭主妇,黄蓉回归的很成功。 《神雕》的黄蓉基本上就是个无意义的角色了。 金庸大侠自己内功深厚,毁掉一个黄蓉,也不在乎,又有韦小宝接着玩。 Neil 同学的《玩进科学院》应该才是个开始才对,真正意义的玩,还没开始呢,和可以预见的未来相比,以前的玩,都不叫玩,叫过家家。 玩就是要玩真的,才有意义,才能真正玩出风采来,玩出人生的华美篇章。 玩不是目标,进也不是,死才是。 Neil 同学的下一本著作,应该叫《 玩死科学院 》。 把科学院玩死了,玩到科学院散伙了,散架了,没的玩了, 不是把科学院玩死,我就死给你看, Neil同学自己才算成熟。 否则,就不叫玩么,打打CS也能叫玩?那还要国家主席干啥? (悄悄话:告诉你个秘密,玩权力才是真的玩,也才是最刺激的,比CS刺激多了。) Neil 同学很有天赋,人生这点经历,就目前而言,骗骗刚入学的弟弟妹妹,也还尚可。 但这不是终点,是起点。 回归尚早,等到了像金庸大侠那样,娶上七个如花似玉的老婆,再回归也不迟。
个人分类: 杂感集和|1257 次阅读|10 个评论
[反面教材] “吴宝俊先生,请严谨”
RAOH 2010-4-28 02:52
“吴宝俊先生,请严谨”--(反面教材) 哎呀,这次真不是来干架的。这“吴宝俊先生,请严谨”的奇文(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0143),真不是阿拉写的!是别人干的。阿拉最近文思枯竭,正在闭关学习,把那些收在收藏夹里的文章拿来读。 这“吴宝俊先生,请严谨”,阿拉是把它当反面教材来读的,刚开始, 就有点读不下去了,挺长, 挺深奥的,哪位看过的来帮忙总结一下,评论一下,好瓦啦?求求侬了。 这是一,还有二。请问“吴宝俊先生”,有回文不啦?给阿拉找来,一起对照看看,求求侬了。(见下跟帖,大宝有提供,还是小吴强啊)当然大宝兄弟如没有回文的话,阿拉完全理解的。虽然只看了几行,已觉得那文太严肃,太扯了。 大宝兄弟目前红的很啊,阿拉也来沾沾光,赚个眼球(红的,白的,黑的,青的,现在都不挑)。别介意啊,不服该去找那写文的主啊。“请严谨”点了。 这也帮大宝兄弟吵作吵作,打打广告;又替这“吴宝俊先生,请严谨”的奇文拉来点击。三全齐美啊! 有意见的,别找阿拉,“请严谨”点,好瓦啦?有意见,请去找依拉两位,好瓦啦?谢谢侬了。哉猬(再会)。
个人分类: 友情娱乐版|6503 次阅读|5 个评论
有个词叫作:大器晚成
kepushe 2010-4-27 23:29
殷晓弦 和 Neil 认识的时候,我刚从某个地狱逃到物理所,基本上处于劫后余生的状态,仿佛 愛 退化成爱对任何事都不上心,病恹恹的冷眼旁观一切,似笑非笑的与人保持若有若无的距离, Neil 却浑然不觉,放肆的开我玩笑,无论我如何冷漠的回应,他也只自顾自的嘴巴一张一合,在我耳边或张牙舞爪或痛心疾首的一顿狂说。时间长了,也就万般无奈的和他熟悉起来。虽然他有着中科院物理所闷骚学术男最典型的装束:四季如一日的拖鞋 + 弄不清原色的 T 恤 + 磨烂了裤脚的裤子,但 Neil 却是一个非常非典型的物理 Ph.D :喜欢说话喜欢上网喜欢码字喜欢一切新鲜的事物,当然也喜欢美女。 我是顶不喜欢别人逢人便絮叨一遍自己的过去的,可是 Neil 同学恰巧便是这一种。其重复频率之高以致于一个月后每每他和别人长吁短叹时,我便可以时不时补充一下他偶尔疏忽了的细节。不过好在他不像某些我更不能忍的那些喜欢作苦大仇深状追忆过去展望未来的小资悲情男;和这本书一样,他通常都是戏谑的把那些过往当笑话讲的。 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也许就是他的经历吧,对于那些一路四平八稳的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好研究所一路学上来的人,往往只是因为大家都这么做,所以我也这么来,然后努力做好罢了。反倒是那些曾经迷路过堕落过最终挣扎回正道上的人更难能可贵一些说烂了的道理,由奢入俭难嘛。 Neil 便是如此,他曾经和一切被定义为没救了的失足少年一样,沉迷于各种电子游戏,到了大学通宵猛砸键盘打 CS 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不可思议的是,他居然又奇迹般的回来了。我看他这本集子,真正被他这只并未先飞的笨鸟儿在迷途上却知道返所感动。很多时候,最可怕的便是绝望,很多人在受挫以后不是不想努力,而是绝望了,最终自暴自弃但这点在 Neil 身上似乎从未发生过。眼见着连毕业都成困难的他,忙着大大小小的补考乃至后来考研的同时居然还能静下心来学英文,心下不禁佩服起这个看似顽劣不堪的孩子。我是见识过他的英文水平的他误打误撞去接耶 鲁 教授的那一回便是因为我非常不识趣的病倒了,他临时上阵,听着他对着手机呱唧呱唧一溜洋文出口,本来踌躇满志漂洋过海的我突然有些发怵。而这样纯熟的口语却是一个曾经 CS 广州战队的核心成员读着复印的费曼物理讲义练出来的,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花费了三年时间考研最终坐在物理所里看 paper 又有着什么样复杂的心境?我想含着眼泪心酸微笑的他会在这本书中给你答案。 后来,我离开北京,回家准备出国;两个月后,和他夏天 13 小时冬天 14 小时的时差。但却和他愈发熟稔起来,许是因为在 MSN 上更容易把那些平日里说不出口的话噼里啪啦打到对话框里吧。记得有一次,一个朋友在 MSN 上对我说, Neil ,一个声称做物理的人,放着书不好好念,却肆无忌惮的整天在你 SPACE 上留言,甚至还忙着弄什么博客大赛其鄙视之情溢于言表。我一时语塞,便直通通的把那段聊天记录发给他,他却也不恼,反而认认真真的回应起来。我想正是他这种永远乐观的精神支撑着他这样一路走过来吧。 再后来, Neil 告诉我他居然要出书了,惊讶之余只剩艳羡。时间的强大就在于,很多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之间逐渐被我们遗忘,而或多或少的鸵鸟精神更是让我们倾向于忘记那些不愉快不光鲜的过往。所以有这样一本真实的书,一笔一划记录下一个山寨版物理 Ph.D 的真实经历,若不仅仅能让作者自勉,也能让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们从中悟到些什么,真的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而这样看来我这不知所云的序大抵是这本书最大的败笔吧:) 天气回暖,窗外的阳光慵懒得让人不禁像猫一样眯住眼睛,眼前慢慢幻化出大洋彼岸那张悟空一般的笑脸,自己的嘴角不禁也上扬起来。 我记得有个词叫,大、器、晚、成 : P 2009 年 3 月 17 日 于 美国圣路易斯
个人分类: 图书评论|754 次阅读|1 个评论
“Neil,谦虚也是需要资本的”
kepushe 2010-4-27 09:56
曹则贤 Neil反面教材同学的作品要结集出版了,这事显然不可以让全国人民在同一时间知道,所以Neil同学先私下告诉了我。大约是知道我一直偷偷地读他的作品,所以他就勒令我写点感想。写读后感是上中学时的遭遇,不想二十年多年后又有这样的差事。不过这次不是老师布置的作业,而是自己伸手接过来的荣幸;作者也不再是素昧平生的某某,而是颇为相契的小朋友。如果纵起胆子托大的话,他还是我学生辈的呢,当然说这话占了他那大牛导师太多的光。所以当时,我那整天盯着屏幕的眼,借着风势,竟涕流满面起来。学生辈的都有作品现世了,这日子,有奔头。 我供认过,我是一直偷偷地读Neil同学的作品, 是和着相对论、多体理论、将进酒、李代数、雨丝、博客、文件、通知、短信等等一锅烩的。然而夹在在这一团浆糊似的信息浪潮里,Neil同学的作品总给我一丝别样的感觉,所以自然就存留了一些在记忆里。我为他的嬉笑怒骂、玩世不恭、痛快嚣张所感染但又小心翼翼地理解以免误解了他。总觉得他的嚣张是知道自己不足的嚣张,对己不对人。该不是这老弟也明白谦虚是需要资本的这个道理吧! Neil同学文如其人,不虚伪,这是精神阉割了的空间里最珍贵的。但他在指斥时不怀恶意,夸张时更多地是自嘲而非自矜,始终保持着警醒的态度;少年人能如此,殊为难得。我曾在心里对自己说过,不崇拜任何人,面对任何人精神上都要保持挺直的姿态。但Neil同学坦承他崇拜爱因斯坦和费曼,则与我心有戚戚焉。 对一个学物理的人来说,这是两座渴望翻越的高山,秀美而又深邃。对物理学,对物理学大家,怀着一份知性的敬意,这个人的人品就不会太出格,他的作品也就平添一些可读性。所以,虽然Neil同学他张狂,他嘲讽,他笑骂,他搞怪,但他行为的最可几(most probable)路线,依然清晰浓重地划出一个热爱科学的小青年该遵循的经典轨迹,给我一份尊敬他的理由。 Neil同学的一贯风格是风趣;阅读他的作品,时常会勾起人会心的微笑。这极度的风趣其实正是Neil同学和他所仰慕的费曼老师这些学物理的人的能耐。风趣是天生的,一个人不会因为学物理,物理没学着倒把风趣学没了。物理是有趣的,这是大物理学家们告诉过我们的常识,Neil同学用他诙谐的文字在中文语境下演示着这个常识的一个推广,即学物理的人也一样是有趣的。读到这样的文字,于读者如我,该是一份福气。 Neil同学是诡异型的选手,许多深沉的东西夹在跳跃搞怪的文字中间,我担心有被忽略的危险。倘使还时时夹点洋文和火星文,要读者完全理解可能真的就是mission impossible了。 如何解决这难题,大概是Neil同学这样走诡异路线但又置身于精深领域的作家要顾及的事情。这问题相信在Neil同学未来的作品里会自然地冰融雪消,因为好在他年轻,有的是时间去提高他自己;妙的是,他还有热情。 真诚邀请朋友们抽空读一读这本反面教材,去获得一种不一样的感受。当然,别忘了有时要反着理解他的文字,包括我这里学着他的风格撰写的夸奖他的话。 好的作品就是这样感染人。你不服?不服,找他。
个人分类: 图书评论|899 次阅读|3 个评论
“反面教材”也有正形的时候
kepushe 2010-4-26 21:48
作者:吴宝俊 定价:26.00元 科学普及出版社2010年4月第一版 我一直以为吴宝俊博友是一个没有正形的家伙,你瞧 他博客 照片上 的那副德性:穿黑衣,着黑帽,戴黑眼镜,一手拿文明棍,一手叼着个烟斗,一脸玩世不恭的表情,整个儿反面教材形象。 没想到,反面教材也有正形的时候。这不,一不小心,就在我社出版了一本《玩进科学院》的图书,而且还被列为鼓励青年人走正路的励志图书。 图书是好是坏,我可不敢随便评论,还是请各位博主来评判吧! 欲购买者请与我社发行部联系:(010)84125725,zhangjingyi1205@163.com。
个人分类: 新书速递|1425 次阅读|28 个评论
为吴宝俊和王邦进挑战权威精神叫好
chrujun 2010-3-13 16:14
最近,著名海归教授 饶毅 先生建议每年派20位中小学校长、200位中小学老师出国培训,得到了教育部的背书,引起了重大反响。 饶先生为中国的教育和科研一直出谋划策,其忧国忧民之心值得学习和肯定。 然而,饶先生的建议遭到了吴宝俊和王邦进的反对。吴宝俊认为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英语水平差,出国培训效果不佳。王邦进认为中国还有很多地方教育条件非常落后,钱应该用在刀刃上。在这里我不谈他们的反对意见是否正确。我认为他们敢于向权威挑战,发表和权威建议不同的观点,是非常值得赞扬的。 中国历史上有迷信权威的传统。最近的例子是权威的话一句顶万句! 。与权威唱反调往往认为是大逆不道的事,要是在文革时代,肯定被打成反革命。在现实中,领导讲话一言堂,老师上课全堂灌。老师还在教学生迷信权威,还在天天毒害中国的教育事业。 吴宝俊和王帮进的举动阐释了科学精神的要义。不迷信权威,无论是什么级别的人发表的观点,都要对其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只要自身不认可,无论对错,都要大胆批评。这就是真正的科学精神,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真正原动力。 牛顿虽然算历史上最有名的科学家。但他的万有引力理论和光的粒子理论当时都受到严厉批评。批评者的主要问题是:为什么会用万有引力? 如何解释光的折射现象? 这些批评真正推动了科学的进步。大家都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但进化论观点一直有人批评。但在我们的课本里看不见,我们的教材告诉我们,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完全正确的理论。但最新的科研成果表明,生物进化与灭绝不仅仅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1亿多年,已经能够很好地适应地球的环境。恐龙的灭绝根本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是由于一颗直径达15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结果。如果某天碰到同样的事件,人类和大多数哺乳动物也会灭绝。灾变论在生物进化中同样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可以这样说,没有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就不会有人类出现。 中国的科学需要取得实质性进步,就需要培养无数个具有挑战权威精神的科学工作者。所以我非常赞成吴宝俊和王邦进批评饶先生的行为,只要大家以理服人,这类批评是值得鼓励的。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4935 次阅读|5 个评论
吴宝俊论王鸿飞
majorite 2009-11-25 21:31
吴宝俊论王鸿飞 吴宝俊在近作别听他忽悠中,(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3688 )总结了王鸿飞最近一阵子写文章的格式时说( 刮号里文字是我注释)。 (1)引用一下往年文章 (增加点击率,王鸿飞把点击率看得很重,不是我一个人这么看。) (2)阐明一下个人观点 (往往缺少逻辑性,不像是一个经过基本科学训练的人写的,被人一驳就击中要害。) ( 3)忽悠一下人民群众 (自以为聪明,人民群众眼睛雪亮,不好忽悠的。) (4)安抚科学网编辑部 (科学网的法人是科学时报,他太太在那里当首席记者,科学网编辑部帮他置顶博文,他关键时候也要以普通博主身份为编辑部说话,这叫屁股决定大脑。) (5)捎带损一下嵇少丞 (他的眼中钉。 没有假想敌,王鸿飞怎活啊?) 还应该补两条: (6) 自卖自夸一番 (不自卖自夸就没有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7)从Google查几句英文 (多是些老少皆知的格言、警句、名人语录等等,掉书袋,以为只要这么一卖弄,土鳖就以为他很有才华)。 《别听他忽悠》中的他就是王鸿飞。转载这一小段权作给吴宝俊做免费广告。 另外王铮教授有一篇博文也值得一读: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3706 。 王铮教授说:《鸿飞先生说了 我并不认为科学网编辑部没有删除博文或者关闭某些博主博客的权利。科学网编辑部也不应该放弃这种权利,除非中央同意放弃对台使用武力的权利。比如,嵇少丞和所有博主一样,都有删除网友评论的权利,科学网编辑部当然有封杀任何博主或者博文的权利。我认为这里有几点不合适。第一,把封杀博主发言与放弃对台使用武力相提并论,前者是言论问题,后者是为了民族大义,也关系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实际利益。第二,博主有删除网友评论的权利(我一般不删除),因为博主是用自己的收入支撑自己写博客,科学网是公共网,是用公众的税收支配工作人员的工资,删除粗口可以,封杀博主就是滥用权力了。第三,封杀与删除是不同的概念。第四,科学网是有效使用自己权力的,比方频繁推荐某个博主文章,从来不推荐吴忠祥先生和我的文章。某人写了贬低土鳖的文章,推在头条,我连写三篇反驳,没有推荐。这个我认为,因为科学网可以有自己办刊方向,这个方向之一似乎是维护海龟。》 - 嵇王战情报告 (嵇:12篇; 王18篇) 嵇少丞批评王鸿飞的文章 王鸿飞 批评嵇少丞的文章 1 《科学时报》记者王丹红吃别人嚼过的馍 嵇少丞教授一篇成问题的博文 2 博文预告 嵇少丞教授一篇成问题的博文(补充) 3 粗暴的王鸿飞 嵇少丞教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4 王鸿飞吃人家嚼过的馍 解密《解密: 5.12 大地震》 5 《科学时报》记者王丹红的一篇文章值得商榷 爱因斯坦对阅兵的评价 6 再次责疑王鸿飞 可笑的嵇少丞教授 7 可笑可悲的王鸿飞! 爱因斯坦在 1931 ,嵇少丞在 2008 8 做人难 嵇少丞教授为什么要自取其辱? 9 月亮式的借光 科学网成了欢乐谷 10 李小文 vs 王鸿飞 苏青和贺涛为什么要自取其辱? 11 评王鸿飞的博文和留言 Why We Fight? 12 吴宝俊论王鸿飞 Why 嵇少丞教授 fight ? 13 假装道歉,不是以图卷土重来? 14 普通人和教授研究员的出路 15 评嵇少丞的两篇博文 16 博主们还是省省心吧! 17 研究生千万不要从头来过 18 捎带损一下嵇少丞 - 为了科学网的良好环境,过去我礼让王鸿飞6篇。今后,如果他不主动攻击本人,本人绝不反击他,井水不犯河水,请众位正直的博主和博友监督。
个人分类: 遭遇文匪|5147 次阅读|10 个评论
博客大赛:我是不是还要走下去?
carrielu 2008-11-16 14:46
下个周末就要远行,估摸了一下时间--等我回来得时候博客大赛正好结束。这段时间我在旅途上跋涉,在丘陵小道间穿梭,如果我这敏感的皮肤不发难我应该会很享受这九天的生活。只是可怜勒我这博客大赛无法更新勒。虽然自己之前更新的也很少,偶尔想起一些合适博客大赛主旨的文字才在上面留下几笔,又有那么偶尔的两次还溜进勒排行榜,让我欣慰勒很久。尤其是不久之前我得博客开始有文字很牛得师兄师姐总之是老前辈光顾我得博客让我深感荣幸之至。这也是我在很久不更新我得博客以后得某天又决定重新拾起笔写博的强大动力之一。在这里我感谢你们前辈们! 我似乎找到勒一点王豪前辈所说得享受大赛得感觉。 但是我写博遇到得阻力也是空前强大的。不过在这一些得原因中必须承认得是我自己得原因是最主要得。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样评价我得,但我自己觉得我就是一个本质上得小女生。没事喜欢发点小牢骚,来点小抱怨,平时有点小八卦,还口直心快的蔵不住话,或者又可以叫做口无遮拦。哪怕现在有点小繁忙,但很多想法若藏不住都还是及时地发泄了出来。以至于每晚 当我有时间坐在电脑前时经常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合适说的已经倾诉过了没有写下来的动力,不合适说的还是觉得不说的好。整个写博得过程让我弄得很痛苦,后来就干脆不像看下 去了。 后来好不容易发现了博克大赛中有一个同类钱金凤师姐。顿时让我觉得眼前一亮,这也是一个标榜以个人情感写博的选手。可是细看之后之后,让我深感自卑---钱师姐的文章里闪耀的是睿智的光芒,而我自己不过向想写的不过都是些絮絮叨叨的抱怨与胡想。此后更是不敢把那些胡思乱想留在这里了。 当然,这和我的人性也是有关系的我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缺乏吴宝俊师兄所具有的特质这就是个性。不过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对科学网博客大赛的敬畏之情,就像有同学曾经向我咨询:这个博克大赛的文章是不是都要与科学有关呢?我当时的回答是:不是,但是最好能靠近科学网这个主题哟! 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也许有不小的偏差,但是这个念头在我的心里形成了一种思维的定式,它总是在我看博克时左右我的思想哪些文章该放在上面,哪些则不应该。尤其是我看了罗会仟等师兄的博克以后更是自惭不已: 他们写的似乎才是真正的博客! 这些原因导致的结果就是:与自己之前折腾的那个新浪博客相比,这个博客总是给我一种哽咽的感觉,有些话憋着憋着也就忘却了。 还有一些其他的外部因素也多多少少也让自己受到影响。一方面是队友之间的相互影响当初很匆忙的组织了这个团队(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大的相关部门很晚才将报名通知贴出),说实在的出于自己也是组织者的身份参加还是有些许无奈的至今感觉自己的小女生作风不太适合这种大赛的氛围。我的其他两位队友( 张淑萍 \ 刘杰 )博客中的文章均以散文和诗词为主,这在这次大赛中是比较少见的,之所以少见也是有原因的叙述或者是应用性的文体似乎更能吸引人的眼球。他们很难的坚持了自己的风格,但当这种坚持没有得到回报和相应的关注时一种不好的想法就很容易滋生退出或者是放弃。当然他们没有但是那种失落与无奈还是能觉察出来的。虽然这只是我的猜想但是这种失落却影响了我因为以我的实力要想拿到个人的成就是没有什么希望的,这个团队是我唯一的希望。而现在这种情绪在我的脑海里蔓延,让我窒息。 最近渐渐开始小小的忙碌了,文献任务和英语的ppt开始在我的桌上堆积,还有马上就要出发的远行,自己开始认真地想自己是不是还要这样的坚持下去?
个人分类: 未分类|3061 次阅读|5 个评论
三峡在线回复吴宝俊等老师的关注与质疑
sxzx 2008-11-9 11:55
三峡在线回复吴宝俊等老师的关注与质疑 作者:三峡在线 看见了 吴宝俊 老师的博客中的博文:【博客大赛冠军预言帖】第一名非他莫属!三峡在线很感动。 感动的是 吴 老师对三峡在线如此关注与了解,对三峡在线一些相关的定性的描述与定量的描述也都很客观。 的确,我在新浪网是拥有一个点击量 5000 万的博客(刚刚去看了一下,已经过了 5200 万了),目前在新浪博客中总排名第 25 名。 吴 老师已经发贴数日,不是有意回避,三峡在线最近的确很忙,也有些累。今天,又是一个周末,在给我们三峡大学的学生做了一个讲座之后,抽点时间写下这些文字,或回应,或自白吧 说实话,本来三峡在线没有注意到有这样一个比赛。是我们学校的几个老师告诉我并让我参加一下。 三峡在线参赛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奖。仅仅是对科学网博客大赛的一种支持。因为我也是一名普通的大学老师。这样一个初衷应该没错。相信所有参加大赛的人也都是这样,并不是单纯为了获奖而来的,毕竟我们都不是小孩子,我们都有自己的判断。 至于博文,我不可能单独因为参赛而写一些文章。于是,我在新浪发的什么文章,自然而然地也就发到了这里。人气,的确没有新浪的高。同样的文章,在不同的地方的点击存在如此大的差异?或许,这正成长与发展中的中科学网博客需要我们每个人努力支持的原因吧。这也正是我当时为何注册的真正想法。 至于文章本身,有一些教育的思考,有一些时事、生活及其娱乐的评论。纯粹意义上的论文,我想也没有必要以博文的方式贴在这里吧?毕竟,三峡在线所理解的博客就是一种业余的爱好与生活。 吴 老师说:  他个人博客的点击量是此次博客大赛所有评委博客点击量总和的几十倍! 吴 老师还说:  以他的网络背景,如果要来也应该是做评委。因为他的个人博客比中国物理圈第一博客的李淼还要火,比在此次大赛开幕式上发言的姬十三的博客还要火,比我们大赛请来的评委总和还要火。这就好比一个理论物理的教授去参加中学的物理竞赛,别人都别玩了,因为连比赛评委都不及他,他不得第一谁得第一?? 我觉得有些过奖了。还好, 吴 老师并没有认为我在舞弊。那些投票是真实的投票。但看到后面还有部分老师觉得应该取消我的参赛资格。这个说法让三峡在线觉得有些不太适应。其实,取消与否相信主办方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判断。来参赛的 都是 老师,也都是朋友,这样的说法有些丢了我们的老师素质吧?我以为。 我应该感谢一个名叫 cutefay( 迟菲的博客 ) 的老师,她在 吴 老师文章后面的回复让三峡在线很感动。  我觉得能够有这样的人参加我们的比赛,这是我们的荣幸。他得第一的话,我也会很高兴,因为能够和这样的人物一起参加比赛。参加比赛主要是把自己博客写好,多一些朋友过来看看就行了。如果能够意外得奖,那将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 是呀。我虽然也不算什么名博。但在今天,三峡在线的名字在网络的确也还算有一定的影响力。无论今天在这里大家如何评价我。我都会记住这里这些可爱的老师们。 或许,这里只是三峡在线博客生涯中一段美好的记忆。或许我还会继续把三峡在线的科学网博客更新下去。但我更愿意选择后者。因为这里毕竟都是我的同行,也因为这里,都是一些可爱得让我们尊敬的人们! 利用饭后的一点时间,匆忙之中写下这些心理话。算是 吴 老师等人的一个回复与交待吧。或回应,或自白 另外:刚刚看到:有一个叫徐文的博客在文章中说 :不知道整天发这样的文章是否符合科学网博客的内容,这纯粹是娱乐大众型的,建议科学网妥善处理啊 ,文章的最后贴上了我的博客地址。 如果你仔细读了我的文章,能够提出这样的疑问也罢。试问:我贴的几乎所有的文章都是在新浪拥有单篇数十万,甚至单篇百万的文章。如果在一些事件的背后没有思考,不能引起共鸣,新浪博客的编辑也不是傻瓜来重点推荐吧? 当然,我得承认,我的博文与科普、与科学、与部分人认为的高尚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也不至于被说成是 有些人总是无病呻吟 吧? 其实,今天,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太需要一种平和、淡定的心态了。做好自己的事情,写好自己的博客吧! 至于结果,至于评判、至于公正性。相信科学网博客大赛的组委会与评委吧。 再补充两句吧: 三峡在线不是一个团队,也不是一个机构与组织,而是普普通通的一个人。同样,三峡在线网站也是一个纯粹的个人网站。并不是什么媒体单位。做这样的说明,免得大家去想当然了。 另外,既然参加了,我就肯定不会主动像吴老师建议的那样选择退出。除非你能找到理由让组委会取消我的参赛资格。 要是觉得不错,请点后面的投票投我一票吧 : 投票
个人分类: 生活情感|2785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9: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