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去库存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一个完整的房地产周期大约是15~16年
jiangming800403 2013-7-29 16:07
房价涨是因为还在涨,一个完整的房地产周期大约是15~16年,从1998年房改算起,中国尚未经历一个完整的房地产周期。 在不久的将来,房地产周期将会与婴儿潮退潮叠加在一起,带来严峻的去库存化压力。 1995年后中国年人口出生规模只有1500万人,本世纪初期的低谷不过1000万出头,直到2008年才出现新的婚育高峰和新婴儿潮。但结婚高峰不延续到2020年以后,每年初婚人数将由1000万对以上下降到700-800万对,某些年份甚至会下探600万对。目前,每年12万亿的住房销售面积,至少能提供1000万套以上婚房,显然,“丈母娘”需求是靠不住的。 更何况目前不动产在建面积已经达到了50亿平方米,如果资金链不断的话,这些都会在2015年之前形成灾难性的有效供给。按照目前的态势,2020年之前至少有100亿平方米的住房面积进入市场,以人均30平方米的居住面积计算,其结果将会是非常荒谬的。 实际在2014年前后,经过了两三次上涨以后,房地产不景气的一段时间。很多人抓住了07-08年和14年前后两个相对低价期,在北上广深买了房。 相信牛刀、时寒冰的人,已经没有可能再在深圳买房了。 牛刀、时寒冰为什么会预测错深圳房价,因为他们不相信深圳不会一直做血汗工厂,作为一个金融和高技术产业城市,深圳房价迟早会要向香港、东京、纽约看起。十几年前人民一直觉得房价很高,但是用今天的收入标准衡量,真的很高吗?等我们退休的时候,社会平均工资至少要每月1万(或者2500~3000美元了)。那时候我们回头再看1万左右的地级市中心房价,还会觉得很高吗? 每平米不到2000美元,这与大多数欧盟同等规模的城市相比,真的一点都不高。买房就能赚到,早买早赚,这大体是不会错的。
个人分类: 人口与城市化|4279 次阅读|0 个评论
“通缩”的步伐无法阻挡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2-7-6 16:10
央行连续降息说明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已经由防通胀转变为防通缩,但是如果不动产和大宗资源性产品无法去库存化,谁也无法阻挡“通缩”的步伐。全面通货紧缩的时代即将到来。堆积如山的大宗资源性产品,估计可以够大伙 “ 吃 ” 三年的了,不过当流动性没有全部固结在不动产和大宗资源性中之前,资本泡沫是不会破灭的。央行只是想让泡沫破灭得更加温柔些。 市场经济本身就有生产无限扩大的可能,金融资本与信贷消费的参与,又会使得表观消费进一步偏离真实需求。但数学是不会骗人的,经济规律总会起作用,哪怕是歪曲的形式,多年以来,不动产一样和大宗资源性产品,特别是固体矿物由于其易库存、磨损小已经成为了剩余资本和金融投机所青睐的对象,虽然带来了本世纪以来我国狂飙突进式的“基础设施和重工业革命”,但后果也可想而知,造成无法预料的金融泡沫,数以亿吨计的大宗资源性产品超额库存中凝结的金融资本估计将以千亿甚至万亿计算,一旦大宗资源性产品市场崩盘,这些资本能有多少全身而退? 但是房地产繁荣背后却是资产泡沫化和产品库存化。房地产销售回暖并未改变,我国不动产库存化加剧的态势。目前我国不动产在建面积已经突破 50 亿平方米,与之对应的是房地产销售周期长达 3-5 年。太多的流动性凝结在不动产和大宗资源性产品投机里面了,大型房地产企业的负债率已经达到 70%-80% ,中小型企业可能更高。不论从从空置率还是租售比等角度,都反映不动产库存化程度已经很严重,从财务上早已经失去了投资价值。 每年 7 亿吨的钢铁产量实也在太多了,港口上铁矿石和钢材也堆积如山,铁矿石压港已经接近亿吨,全社会库存更多,全社会钢材库存至少也有一亿吨,用不了多久即使全中国所有的高炉熄火,积压的钢铁也够我们用一年半载的,现在 7 亿吨的钢材消费绝对不能一直持续下去了, 3-4 亿就足够了,发电和炼铁生产是我国两大煤炭使用大户,像炼铁, 7 亿吨钢铁产量,差不多需要 7 亿吨煤炭,那么炼钢用煤至少会减少 3-4 亿吨,目前我国煤炭的繁荣也是虚假的,而且,,可以说目前煤炭和钢铁工业也是靠银行贷款来维持,不断的银行流动性变成存货,煤炭和钢铁工业的存货危机迟早表现出来。整体上,我国煤炭可能生产过剩 8-10 亿吨(差不多相当于美国的全国产量),这样的危机目前在流动性过剩下面掩藏着。一旦国家主动或被动采取紧缩政策,危机就会爆发。庞大的过剩煤炭产量会把国际煤焦炭市场冲个一塌糊涂(因为目前市场总量也没有 10 亿吨),从而把整个能源价格压倒一个很低的价位。
个人分类: 经济时评|3190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农业即将痛苦的去库存化
热度 4 jiangming800403 2012-3-14 18:15
谷贱伤农,如果5.7亿吨(1.14万亿斤)的粮食产量是真实的,中国农业也应该面临艰难的去库存化。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大陆只有13.4亿人口,人均粮食消费量按400公斤计算(实际上达不到400kg,产销平衡点应该在390kg左右),每年只需要粮食5.32亿吨,也就是粮食超产近4000万吨,或800亿斤,足够1亿人吃一年,而我国目前年人口增长不过500-700万人,也就是粮食生产已经超前了近20年。约在2030年之前中国人口会达到均衡届时中国人口只会有14亿多,不会超过15亿,而后将进入一个长达半世纪的下滑通道。 由此看来中国农业的去库存化将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中国粮食生产已经接近其峰值,如果按人均400kg粮食需求计算,14亿人需要5.6亿吨,15亿人需要6亿吨,最终中国的粮食消费的峰值应该维持在5.7-5.8亿吨之间,虽然这是世界历史上空前绝后的记录,但是如果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这样的生产很快规模可以达到,显然是太快了。 我们不能为了增加农民收入,而付出国民健康的代价。实际上,经济规律迟早会起作用的,哪怕是曲折的形式,那就是谷贱伤农。 不仅是谷贱,禽蛋市场已经开始去库存化了,因为家禽的补栏周期短,不超过半年,对市场变化最敏感。鸡蛋一斤才3.28元,这已经回到了10年前的价位,按照目前的饲料价格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利润,当养鸡的改行养猪,那么猪肉市场也该崩盘了,当养殖业趴窝以后,谷物的价格也不会坚挺,这个传导过程可能需要1-2年,如果今年新粮上市之前粮价调整的不充分,明年农业恐怕会遭到市场更严厉的报复。 我,赵建民——赵幽厉伯说:中国农业恐怕将进入一个痛苦的去库存化过程,时间至少持续三年,标志是粮食产量与农产品价格同步下降,粮食产量回调到5.5亿吨一下,甚至接近5亿吨(可能创造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粮食产量下滑,超过二战时苏联的农业损失)。
个人分类: 农业、食品与农村发展|3768 次阅读|11 个评论
武钢为什么不能养猪种菜?
热度 7 jiangming800403 2012-3-8 15:21
首先,养猪并不是一个国家管制行业,没有任何法律和政策禁令制止武钢进入养殖业。 其次,钢铁行业确实非常不景气,随着钢铁行业进入去库存化的历史过程,武钢迫切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吸纳剩余的人力和资本。养猪种菜进入门槛低,武钢向一产进军也无可厚非,这也是一些资源枯竭矿山(比如阜新)的必由之路。当然武钢的非钢产业很多,养猪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将养猪和炼钢对应起来,实在属于吸引眼球。2011年以来,随着银根紧缩,房地产调控和高铁新政, 我国大规模基本建设已经开始降温,基建降温首先传导给原材料工业,特别是作为材料之王的钢铁行业,从去年第 4 季度开始,钢铁业的效益急速大幅下滑。去年 10 月份利润总额为 13.75 亿元, 11 月份为 12.22 亿元, 12 月份为 30.22 亿元,均同比下降 70%~80% 以上甚至更高。 2011 年 4 季度,若扣除投资收益,基本上是全行业亏损,到目前为止,下行态势并未止步。今年第一季度的亏损状况比去年更严重。面对寒流,钢铁企业抱团取暖,限产保价,中国钢铁产量已经连续 4 个月下滑,处于近年来的低值;看来去年全国超过 6.8 亿吨的钢铁产量将会成为人类工业史上的千古绝唱,按目前产量估算,今年我国钢铁产量将下降到 6.2 亿吨,较去年减少 6000-7000 万吨,或下降 10% ,但是钢铁工业的去库存化还没有完成,目前国内积压的钢材至少还够全国的工厂和基建工地用半年的。随着全国高炉的熄火,钢铁工业必需想尽办法度过去库存化的严冬,武钢种菜养猪,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独立王国”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毕竟能利润内部化,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三,冶金矿山废弃地规模巨大,对矿山废弃地进行土地整理、农业开发,也是钢铁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在种养殖的路上武钢当大有可为 第四,武钢现在养猪或许不是一个好选择,因为钢铁去库存化,生猪也需要去库存化。 PS,当年东芝也生产盒饭
个人分类: 经济时评|3723 次阅读|11 个评论
去库存化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jiangming800403 2012-3-5 10:02
去库存化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如果5.7亿吨的粮食产量是真实的,中国农业也应该面临艰难的去库存化。谷贱伤农,但是现在囤积的不仅仅是粮食。 市场经济本身就有生产无限扩大的可能,金融资本与信贷消费的参与,又会使得表观消费进一步偏离真实需求,特别是储存的边际成本和有形无形磨损都很小的不动产与大宗资源性产品,特别是固体矿上面。但是数学是不会骗人的,经济规律终将起作用,虽然有时候会以歪曲的形式。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以房地产为支柱的基建繁荣和重工业的狂飙途径。但是房地产繁荣背后却是资产泡沫化和产品库存化,目前我国不动产在建面积已经突破50亿平方米,与之对应的是房地产销售周期长达3-5年。 太多的流动性凝结在不动产和大宗资源性产品投机里面了,大型房地产企业的负债率已经达到 70%-80% ,中小型企业可能更高。不论从从空置率还是 租售比等角度,都反映不动产库存化程度已经很严重,从财务上早已早已经失去了投资价值。从长期看租金是不动产唯一稳定的收益,而且租金的变化更难反映市场对住宅的真实需求。虽然近年来租金也在上涨,但租金是算术速度,而房价却是几何速度,因此不论都市还是小镇租售比已经攀升至400-500甚至更高(应该是售租比),或者说从租金收益的角度,收回一套房产的投资至少需要30-40年,这就意味着不动产的长期利润率只有2-2.5%,比银行一年期定期储蓄的利率还低,更不用说贷款利率了。这么说投资不动产再出租的人实际上是拿自己的钱在补贴租房者,因为这些钱在其他地方哪怕是放在银行里都会有更高的收益。这是不合理的,如果租金不能上涨一倍,不动产价格只有下降50%,才能达到均衡收益。而市场经济就是要使利润趋于均 随着银根紧缩,房地产调控和高铁新政, 2011 年我国大规模基本建设已经开始降温,基建降温首先传导给原材料工业,特别是作为材料之王的钢铁行业,从去年第 4 季度开始,钢铁业的效益急速大幅下滑。去年 10 月份利润总额为 13.75 亿元, 11 月份为 12.22 亿元, 12 月份为 30.22 亿元,均同比下降 70%~80% 以上甚至更高。 2011 年 4 季度,若扣除投资收益,基本上是全行业亏损,到目前为止,下行态势并未止步。今年第一季度的亏损状况比去年更严重。面对寒流,钢铁企业抱团取暖,限产保价,中国钢铁产量已经连续 4 个月下滑,处于近年来的低值;看来去年全国超过 6.8 亿吨的钢铁产量将会成为人类工业史上的千古绝唱,按目前产量估算,今年我国钢铁产量将下降到 6.2 亿吨,较去年减少 6000-7000 万吨,或下降 10% ,但是钢铁工业的去库存化还没有完成,目前国内积压的钢材至少还够全国的工厂和基建工地用半年的。随着全国高炉的熄火,钢铁工业的不景气将传导到上游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特别是超量进口的铁矿石。目前进口铁矿石压港以超过亿吨,全社会库存更多,去年进口矿和国产矿折合 63%-66% 的铁精粉约 13 亿吨,而让 1:1.65 的转化系数, 6.8 亿吨钢材需要铁矿石 11.2 亿吨,全社会铁矿石超产近 2 亿吨,而今年钢铁产量减产似乎已成定局,若减产 6000 万吨,那么铁矿石需求会减少近亿吨,或者说如果矿石不缩减产量,超产规模会更大,将达到 3 亿吨或更多,也许用不了多久全社会积压的铁矿石就会够全国的钢厂用半年甚至用一年了。同时钢铁厂减产也会造成炼焦煤需求减少。 去库存化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实际上多年以来,和不动产一样,大宗资源性产品,特别是固体矿物(由于其易库存、磨损小)已经成为了剩余资本和金融投机所青睐的对象,虽然带来了本世纪以来我国狂飙突进式的“基础设施和重工业革命”,但后果也可想而知,造成无法预料的金融泡沫,数以亿吨计的大宗资源性产品超额库存中凝结的金融资本估计将以千亿甚至万亿计算,一旦大宗资源性产品市场崩盘,这些资本能有多少全身而退? 铁矿石将成为压垮中国和世界经济的一根稻草。一旦不动产和大宗资源性产品市场崩盘,企业无力还贷,银行也无力贷款,社会陷入通货紧缩和货币荒,三角债盛行,“要钱没有,要铁矿砂给两车”,但是我要铁矿石做什么呢?煤还能烧火。 随着中国基础设施和大宗资源性产品的去库存化,风雨飘摇中的世界经济也会再失去一个增长引擎,特别是对巴西和澳大利亚等矿业大国,艰难的日子快要来了。 堆积如山的仓库和货场或许不是富足的表征,而是危机的前兆。 空空如也的仓库或许才是经济繁荣的真实写照,如海尔的“无库存”管理, 看来不仅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而且也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不仅仅是社会主义,“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道德经》第七十章)。
个人分类: 经济时评|28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要钱没有,要铁矿砂给两车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2-3-2 16:40
要钱没有,要铁矿砂给两车 房地产调控和高铁新政使 2011 年我国大规模基本建设开始降温,基建降温首先传导给原材料工业,特别是作为材料之王的钢铁行业,从去年第 4 季度开始,钢铁业的效益急速大幅下滑。去年 10 月份利润总额为 13.75 亿元, 11 月份为 12.22 亿元, 12 月份为 30.22 亿元,均同比下降 70%~80% 以上甚至更高。 2011 年 4 季度,若扣除投资收益,基本上是全行业亏损,到目前为止,下行态势并未止步。今年第一季度的亏损状况比去年更严重。面对寒流,钢铁企业抱团取暖,限产保价,中国钢铁产量已经连续 4 个月下滑,处于近年来的低值;看来去年全国超过 6.8 亿吨的钢铁产量将会成为人类工业史上的千古绝唱,按目前产量估算,今年我国钢铁产量将下降到 6.2 亿吨,较去年减少 6000-7000 万吨,或下降 10% ,但是钢铁工业的去库存化还没有完成,目前国内积压的钢材至少还够全国的工厂和基建工地用半年的。随着全国高炉的熄火,钢铁工业的不景气将传导到上游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特别是超量进口的铁矿石。目前进口铁矿石压港以超过亿吨,全社会库存更多,去年进口矿和国产矿折合 63%-66% 的铁精粉约 13 亿吨,而让 1:1.65 的转化系数, 6.8 亿吨钢材需要铁矿石 11.2 亿吨,全社会铁矿石超产近 2 亿吨,而今年钢铁产量减产似乎已成定局,若减产 6000 万吨,那么铁矿石需求会减少近亿吨,或者说如果矿石不缩减产量,超产规模会更大,将达到 3 亿吨或更多,也许用不了多久全社会积压的铁矿石就会够全国的钢厂用半年甚至用一年了。同时钢铁厂减产也会造成炼焦煤需求减少。 实际上多年以来,和不动产一样,大宗资源性产品,特别是固体矿物(由于其易库存、磨损小)已经成为了剩余资本和金融投机所青睐的对象,虽然带来了本世纪以来我国狂飙突进式的“基础设施和重工业革命”,但后果也可想而知,造成无法预料的金融泡沫,数以亿吨计的大宗资源性产品超额库存中凝结的金融资本估计将以千亿甚至万亿计算,一旦大宗资源性产品市场崩盘,这些资本能有多少全身而退? 铁矿石将成为压垮中国和世界经济的一根稻草。一旦不动产和大宗资源性产品市场崩盘,企业无力还贷,银行也无力贷款,社会陷入通货紧缩和货币荒,三角债盛行,“要钱没有,要铁矿砂给两车”,但是我要铁矿石做什么呢?煤还能烧火。 随着中国基础设施和大宗资源性产品的去库存化,风雨飘摇中的世界经济也会再失去一个增长引擎,特别是对巴西和澳大利亚等矿业大国,艰难的日子快要来了。
个人分类: 经济时评|2912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0: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