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胃溃疡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藻黄金”岩藻多糖的百余年研究述略
rankfirst 2020-5-8 15:24
“藻黄金”岩藻多糖的百余年研究述略 早在数千年前,海藻就已进入人类文明。我国古代有很多关于海藻的记录,史记记载,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便开始憧憬长生不老,于是便派徐福东渡寻找长生草。现代日本海藻学家一致认为,当年徐福为秦始皇寻找的仙药就是海带。海藻也是中医药古籍中的名贵药材,《神农本草经》、《千金方》、《本草纲目》中都有海藻的记载。 国外同样也有浓厚的海藻文化,日本人喜食海藻,并把海带称为长寿菜;韩国在女人产后坐月子时也会喝海带汤来促进产后恢复。 但是几千年来,人们对于海藻的认知仅停留在是一种可食用的有益于健康的植物。直到1913年,瑞典的科学家发现了海藻中真正珍贵的存在——“藻黄金”岩藻多糖。瑞典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 H. Kylin教授以海带为原料,用乙酸进行萃取纯化,首次得到岩藻多糖(Kylin, H.Z. Biochemistry of sea algae. HZ Physiol. Chem. 1913, 83, 171–197. )。在接下来的二十几年间,科学家们通过科学实验逐步揭开岩藻多糖的面纱。 1931 年,Bird和Haas教授用乙醇沉淀的方法从掌状海带中提取出岩藻多糖,从中得到了30.3%的硫酸盐,首次将岩藻多糖定义为含有硫酸基的多糖化合物。(Biochem. J., 1931, 25, 403)。1937年,G. Lande教授采用乙醇沉淀法从掌状海带中提取出岩藻多糖,通过盐酸蒸馏的方法推测出其中含有岩藻糖。(Biological Chemistry, 1937, 247:189-196 )。最终得出结论,岩藻多糖是一种海洋多糖,主要成分是岩藻糖和硫酸基。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学术界对于岩藻多糖的研究一度沉寂。直到20世纪末,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不断提升,科学家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岩藻多糖可以与肠胃中的“超级细菌”——幽门螺杆菌结合,抑制幽门螺杆菌粘附于胃壁上。 1995 年,Torkel Wadstrom等人在《Immunology and Medical Microbiology》期刊上首次发表了岩藻多糖能够与幽门螺杆菌结合,作用基团为硫酸基,且硫酸基含量达10%以上具有最强的结合作用。 1999 年,Teruo Yokokura等人在《Journal of Nutritional Science and Vitaminology》期刊上揭示岩藻多糖抑制幽门螺杆菌粘附作用机理是同时具有硫酸基和岩藻糖。 2014 年韩国忠北国立大学Jong Bae Kim教授在国际期刊《Lab Anim Res》发表研究报道,岩藻多糖具有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及阻止其粘附和入侵胃黏膜的作用。 2015 年,西澳大利亚大学Chin-Yen Tay教授,在国际医学期刊《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发表研究报道,来自于墨角藻和裙带菜的岩藻多糖能有效阻止幽门螺杆菌与胃黏膜细胞的粘附,有效作用浓度为100μg/mL。 同年,韩国忠北国立大学Yun-Bae Kim教授在国际期刊《Lab Anim Res》发表临床研究报告:岩藻多糖具有清除幽门螺杆菌作用。临床试验结论:每天服用1g岩藻多糖,持续8周,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下降为只有30%。 历经百余年的不懈研究,学术界对于岩藻多糖的研究不断清晰,高纯度岩藻多糖具有安全清除幽门螺杆菌的功效。同时国内的企业家们也不断投入科技力量,致力于高纯度高品质岩藻多糖的提取。2019年国内岩藻多糖食品生产线获批,深耕海洋五十余载的明月海藻集团突破国内技术壁垒,建成年产10吨的高纯度食品级岩藻多糖生产线,将大批量研发生产岩藻多糖功能食品,满足市场需求成为可能。
个人分类: 岩藻多糖|2036 次阅读|0 个评论
岩藻多糖抗胃溃疡的生物活性评价研究
rankfirst 2020-4-28 09:49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3 ( 2015 ) 407 – 411 岩藻多糖抗胃溃疡的生物活性评价研究 岩藻多糖日报 原标题:岩藻多糖作为小鼠抗胃溃疡的生物活性评价研究 ① 本研究岩藻多糖提取物的组成为:含水量3.11%,尿酸556ppm,硫酸盐0.12ppm,总碳水化合物1648ppm。 ② 根据体内试验结果显示,使用浓度为100ppm的岩藻多糖具有防止胃溃疡的作用。岩藻糖能使胃粘膜分层,所以不会损伤胃组织的内层。 ③ 胃粘液是一种糖蛋白,有两种作用:一是润滑食物团,以促进其在胃内运动。二是在胃腔内上皮细胞上形成保护层。这一保护层是一种防御机制,胃可以抵抗自身的赖氨酸蛋白酶的消化,并通过碳酸氢盐从下面的粘膜分泌到表层。 ④ 本研究结果表明,根据100 ppm岩藻多糖对小鼠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给予阿司匹林400 mg/kg后,岩藻多糖可有效抑制胃溃疡刺激。岩藻多糖与胃粘膜粘液层的增加有关。 ⑤ 关键词:岩藻多糖,诱发胃溃疡,阿司匹林,生物活性; 延伸阅读: Evaluation of fucoidan bioactivity as antigastric ulcers in mice ABSTRACT: Fucoidan is a polysaccharide compounds containing sulfate group. Fucoidan is found in brown seaweed. In this study,we assess fucoidan activity extracted from brown seaweed Sargassum crassifolium origin from Binuangeun, Banten. Fucoidan extract was tested in mice in vivo. Observations were carried out during 16 days the control (without fucoidan) and fucoidan treatment. Fucoidan were given in various concentration of 100, 200, 300, 400 ppm. On the 14th day, aspirin was given to mice with pre-treated fucoidan 400 ppm as gastric ulcer induction. The fucoidan extracts compositions showed: water content 3.11%, uronic acid 556 ppm, 0.12 ppm sulfate and 1648 ppm total carbohydrate. Results from histopathology assay in mice tissue stomach showed that 100 ppm of fucoidan can inhibit gastric ulcers caused by 400 ppm aspirin irritation. Fucoidan wa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mucus layer in the gastric mucosa. KEYWORDS: fucoidan, induced-gastric ulcer, irritation, aspirin, bioactivity All Authors: Ellya Sinurat , Dan Rosmawaty
个人分类: 岩藻多糖|1888 次阅读|0 个评论
此糖非彼糖,神奇的岩藻多糖
rankfirst 2020-4-27 13:54
此糖非彼糖,神奇的岩藻多糖 第一次听说岩藻多糖,我以为这大概就是从某种藻类中提取的普通多糖,跟万千默默无闻的多糖一样。然而18年我有幸参加了“海洋与人类健康”第二届国际海藻活性物质科学与技术研讨会,才刷新了我对岩藻多糖的认知。原来不是它默默无闻,而是我孤陋寡闻了。 默默搜了一下百度百科,是这样对它定义的:岩藻多糖,被称为墨角藻多糖、岩藻聚糖硫酸酯、褐藻糖胶、褐藻多糖硫酸酯等,主要来源于褐藻,是一类含有岩藻糖和硫酸基团的多糖。它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抗凝血、抗肿瘤、抗血栓、抗病毒、抗氧化和增强机体免疫机能等,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医药领域和现代食品工业。 虽然之前并不了解岩藻多糖,但是我知道海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徐福东渡寻找长生草,研究者考证认为长生草就是海带。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褐藻能“治水病,瘿瘤,功同海藻”。《医林篡要》提到褐藻能够“补心行水,消痰,软坚,消瘿结核,攻寒热瘕疝,治脚气水肿,通噎膈”。日本喜食藻类,韩国产后喝海带汤。长久以来,虽然我们不知道岩藻多糖是什么,但它其实是以海藻的形式,在呵护人类健康。 直到1913年,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科学家Kylin教授发现了海带中的黏滑成分,起初起名“Fucoidin”,后来被称为“Fucoidan”。这就是岩藻多糖。发现了这种物质,那么它有什么功效呢?从此科学家们便开启了对岩藻多糖功效的研究,目前相关论文已超过10000篇,其中抗肿瘤功效已超过6000篇。 没错,岩藻多糖有抗肿瘤的功效! 早在1996年,第55次日本癌症学会就发表了岩藻多糖是一种拥有诱导癌细胞凋亡(Apotosis)功能的抗癌物质,世界各个国家的科学家们卯足了劲相继证实了岩藻多糖拥有三大抗癌作用。简单来说就是别让癌细胞分裂,别让它转移,再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不!岩藻多糖除了抗肿瘤,还能抗幽门螺杆菌。 1995 年Torkel Wadstrom发现了岩藻多糖的清幽功效。2015年韩国忠北国立大学Yun-Bae Kim教授更是通过体内实验证实了这个功效。这就厉害了。幽门螺杆菌是何方神圣?能融掉螺丝帽的胃酸都融不掉它。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能够在人胃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更是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I类致癌物,也是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元凶。可以想象如果我们能早发现早治疗,早清幽早健康,那不少胃癌就可以预防于未然了。说不定只要我们足够重视,“胃癌大国”的帽子就可以摘掉了。 当然除此之外,岩藻多糖改善肠道健康的作用也很明显,可以双向调理肠道,改善便秘和肠炎。还能抑制脂肪积累,抑制炎症。 不过,自觉为下面的内容划重点。岩藻多糖有这么多神奇的功效与它硫酸基的含量密不可分,也就是岩藻多糖的纯度,也就是说岩藻多糖中硫酸基含量要达到10%以上,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岩藻多糖没有被更多人熟知的原因。因为虽然国际上对于岩藻多糖的研究已有百年历史,但是直到2019年,我国首条岩藻多糖食品级生产线才突破技术壁垒,获得国家批准,明月海藻集团建成了年产10万吨的食品级岩藻多糖生产线。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以岩藻多糖为主要原料的功能食品将为人类健康带来更大的福祉。 知识链接 ·2015 年,澳大利亚University of Tasmania大学Joanne L.Dickinson教授研究团队发表研究结果,岩藻多糖能抑制癌细胞分裂,诱导癌细胞凋亡。 ·2014年,韩国东亚大学Jong-Young Kwak 教授研究团队发表研究结果,岩藻多糖能抑制肿瘤血管新生,抑制癌细胞转移。 ·2014年,日本长崎大学Qing Yu 教授研究团队研究结果表明:岩藻多糖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激活免疫系统。
0 个评论
分餐太难,抗生素太刚…面对胃癌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9年年底在全国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让全民戴上了口罩,也再次将“
rankfirst 2020-4-20 09:49
分餐太难,抗生素太刚…面对胃癌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9 年年底在全国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让全民戴上了口罩,也再次将“公筷”与“分餐”提上了议程。其实早在2003年非典期间,政府就向民众倡导使用公筷,实行分餐。但对于喜欢热热闹闹吃团圆饭的中国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所以长久以来一直收效甚微。 现状:全球胃癌一半在中国?幽门螺旋杆菌是罪魁祸首 2017 年,国家癌症中心公布《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报告,2012年全球胃癌新发95.1万例,死亡72.3万例。其中,中国的发病和死亡例数均占了全球将近一半。中国已成为真正的“胃癌大国”,这不仅因为中国人口基数大,也是因为中国人合餐制的饮食习惯,使一半以上的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据医学界统计,导致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等疾病的幽门螺旋杆菌,在全世界范围内亚洲人的带菌率是最高的,中国达到了50%以上。 科普: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 记住三个关键词,唯一:它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致癌:世界卫生组织将幽门螺旋杆菌列为一类致癌物;一级:清除幽门螺旋杆菌是目前已知的预防胃癌一级防御措施。幽门螺旋杆菌能穿过粘液层,与胃上皮细胞粘附,中和胃酸,破坏胃黏膜,产生毒素氯胺,引起炎症反应。同时幽门螺旋杆菌还具有很强的传播性,一人得病,全家感染。 困境:清幽方法单一,安全性值得商榷。 目前医学界公认的清幽方法便是抗生素疗法,但众所周知抗生素太刚,虽然见效快,但其副作用及过敏反应给人体带来的不可逆损害也不容忽视。而且还有部分人群使用受限,不管是安全性还是普适性都值得商榷。所幸随着政策支持、消费升级、技术支持等利好因素影响,大健康产业崛起,功能食品进入高速发展期,不少效果显著的清幽原料被发现,被关注。如岩藻多糖、罗伊氏乳杆菌、IgY免疫球蛋白、蜂胶、姜黄素等。但益生菌滥用,免疫球蛋白短时有效,真假蜂胶难辨等问题也让消费者吃尽了苦头。综合来看,性价比最高,效果最好的当属近年来学术界的红人“岩藻多糖”了。 突破:岩藻多糖清幽乐,褐藻提取更安心 从1995年Torkel Wadatrom首次发现岩藻多糖清幽功效至今,通过学术界的努力,岩藻多糖的清幽效果进一步被证实。另一方面,通过企业的科研投入,岩藻多糖的提取纯化技术日趋成熟,以岩藻多糖为原料的功能食品以更安心、有效的清幽优点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药物疗法的不足。目前,日韩美等国家开发应用的岩藻多糖产品较多,如特浓岩藻多糖、岩藻多糖提取物原末胶囊,润滑海藻超级岩藻多糖等。国内开发比较成熟,获得过岩藻多糖食品生产官方认证的应该是明月海藻集团的清幽乐岩藻多糖复合液,它以优质食品级褐藻为原料,在天然提取技术基础上进一步纯化分离,不仅改善了产品的风味和口感,同时提高了岩藻多糖含量,其每瓶22.5%的岩藻多糖液含量是市面上一般产品所不具备的。
个人分类: 岩藻多糖|2006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际护胃日:一种海洋神器能帮胃捉妖,除幽更养胃
JKelp 2020-4-9 14:20
国际护胃日”又称“国际养胃日”,2006年的4月9日被国际自然医学和养生工程研究会、世界健康管理联盟定为第一个“国际养胃日”,今年4月9日是第15个“国际护胃日”。 脾胃乃后天之本。中国是“胃病大国”,十人九胃,我国胃癌的发病率目前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占第二位,死亡率高居第三位。更为严峻的是,目前我国每年胃癌新发病例超过42万例,占到全球新发病例总数的42%,居全球首位。大量研究发现,胃病高发的 罪魁祸首,便是 幽门螺旋杆菌(下称:HP)感染 。 解决胃病,不能忽视幽门螺杆菌 大多数胃病都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果已经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迹象:消化不良、饭后打嗝、反酸、胃痛、口臭,那么就要尽快清除干净,不仅是因为不清除,胃病就无法好,还因为它能将人类患上胃癌的几率提高4-6倍。幽门螺杆菌会通过 口口传播(唾液)、粪口传播 ,在人群中的感染率很高,中国人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保守估计在60%。 解决幽门螺杆菌,食疗很重要 胃病三分治七分养,所以如果出现幽门螺杆菌超标、胃部不适的话,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重视胃部的养护。不管是早饭、午饭,还是晚饭,都要做到只吃七八分饱。糯米类的食物比如粽子、青团、糯米饭等黏糊糊的食物尽量少吃,酒精、辛辣刺激食物要尽量避免。作息方面,一定要减少或 避免熬夜 ,因为熬夜会干扰胃黏膜的修复。此外,可适当多食用猴菇、秋葵、山药等 黏滑食物 ,建议 每日补充岩藻多糖 (海带表面黏液)。 岩藻多糖:靶向 吸附 清除HP、修护胃黏膜 岩藻多糖又名褐藻糖胶、褐藻多糖硫酸酯,提取自 葛洪《肘后备急方》 收录的昆布等褐藻表面黏液,富含L-岩藻糖和有机硫酸根,是海洋中独有的天然功能型多糖(可分为食品级、药用级)。以昆布、裙带菜等褐藻为食物的海参、鲍鱼,通过食物链其体内会富集少量的岩藻多糖,这些岩藻多糖及其衍生物成为 海参、鲍鱼 等养生保健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杨玉红. 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 中国海洋大学, 2012 )。大量研究发现,岩藻多糖对清除幽门螺杆菌效果独特,且能修护胃黏膜,是 安全清幽的新选择 (目前,针对幽门螺杆菌的四联方等抗生素疗法耐药性越发严重、副作用大)。 2011年 ,《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报道岩藻多糖可以保护阿司匹林引发的胃黏膜损伤。 2012年 ,《Food Chemistry》报道岩藻多糖可以保护酒精性胃损伤 2014年 , 2014年,韩国Chungbuk National University大学Yun-Bae Kim研究团队在《Lab Anim Res》发表研究显示,岩藻多糖浓度为100μg/mL时能够完全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增殖。 2015年 ,发表在《癌症治疗》(Journal of Cancer Therapy)期刊上的一项日本临床研究强调了岩藻多糖应该被作为胃癌患者的膳食补充剂,以减少患者化疗副作用,延长生命期。 2019年 ,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合作进行的临床研究表明,岩藻多糖配合四联疗法能够增强临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1)Shibata H , KimuraTakagi I , Nagaoka M , Hashimoto S , et al. Inhibitory effect of Cladosiphon fucoidan on the adhes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to human gastric cells . Journal of Nutritional Science and Vitaminology,1999:45,325-336 (2)Tae-Su Kim, Ehn-Kyoung Choi, Jihyun Kim, Kyungha Shin, Sung-Pyo Lee, Youngjin Choi,et al. Anti- Helicobacter pylori activities of FEMY-R7 composed of fucoidan and evening primrose extract in mice and humans. Lab Anim Res,2014:30(3),131-135 (3)Jingmei Cai,Tae-Su Kim,Ja Young Jang,Jihyun Kim,Kyungha Shin, Sung-Pyo Lee,et al. In vitro and in vivo anti- Helicobacter pyl ori activities of FEMY-R7 composed of fucoidan and evening primrose extract . Lab Anim Res, 2014: 30(1), 28-34 (4) 阮研硕 , 赵江燕 , 李艳梅 , et al. 岩藻多糖对急性酒精性 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 中国食品学报 , 2015, 15(1):19-24 (5) Raghavendran H R B , Srinivasan P , Rekha S .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y of fucoidan against aspirin-induced gastric mucosal damage in rats . Internationa l Immunopharmacology, 2011 , 11(2):157-163 ; 岩藻多糖对阿司匹林致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作用
4297 次阅读|1 个评论
过度压抑本能:类同于自我渐灭生机
热度 24 何裕民 2015-6-10 16:33
中医学把本能视为源自人的自然质性之冲动,抑之不得;“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正是依赖这种“动”,人才得以生存和充满活力,种系赖其以延续。 有个经典认识:一部分癌症患者偏向于自我压抑,平素较郁闷,不爱说,好把想法深藏于内心。这在胃癌患者身上体现尤其充分。东亚民族,特别是日本人,性格比较含蓄、内省,好自我压抑。日本人的胃溃疡和胃癌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奇高,其中一个因素,就归因于习惯自我压抑。第一代移民夏威夷的日本人群中,胃癌发病率还是很高;直到第三、第四代移民逐渐融入当地生活,学会释怀后,发病率才与当地接近,更说明这一点。 中国的情况类似。临床观察到一个重要现象:“闷格子”(不爱多说者)更易患胃癌。无论男女的中年胃癌患者,都有一个特征——拘谨,善自我压抑,人缘好,很少公开场合发火。不是说他们没有“火”(指俗语说的火气,怒火),而是愤怒时习惯于向内转移,只是郁闷压抑、自我强加控制。情感不轻易显现,喜怒不随意外露。这是典型的自我压抑型的个性特征。 研究揭示:这种个性者郁闷时易导致胃的保护性因素被削弱(处于强烈自我压抑状态时,胃黏膜下的血管收缩,黏膜缺血,保护性黏液分泌减少);与此同时,破坏性因素增强(胃酸分泌多,可伴有胃痉挛),短期内可导致胃的不适(俗话说:“气出”胃病或胃痛来)。反复创伤与不断地修复,久而久之,可诱发并导致胃的癌变。 因此,传统文化津津乐道的“万事忍为先”,从社会学角度或从人际关系而言,也许是一种优良品行。但从健康、防治癌症角度而言,却有害而无益。日本人的胃溃疡和胃癌发病率居全球第一,也许就和大和民族凡事“哈依”“哈依”(日本语ハウル,亦即“是”),点头弯腰先于认可的态度密切相关。 这其实是压抑了自我表达、自我申张、自我宣泄的本能性需求。 心身医学呵护健康有一个重要原则:须学会及时表达自我意向、宣泄情绪、释放压力,可以说是针对这类漠视自我本能的纠治良策。 早在200多年前的18世纪中叶,就有研究提示:修女的乳腺癌发生率高于其他妇女;独身女性乳腺癌发生率也高于已婚女性。现代社会,独身女性的乳腺癌发生率同样高于已婚女性。这是反复被证明了的事实。 进一步研究揭示:年龄超过40岁的修女,其乳腺癌发生率甚至超过独身对照人群。修女乳腺癌不仅仅高发,而且发生的年龄较对照组为早。在45~49岁期间有一突变增加的高发年龄段,而国际乳腺癌的平均高发年龄段则在56~59岁之间。修女的乳腺癌高发年龄段也较消化道癌的突变提前了5 年。 深入分析提示:修女乳腺癌发病率之所以超过独身对照女性,则是因为今天的很多独身女性仍是有其性伙伴的,只不过不固定,性生活不那么频繁而已。 这提示:因为修女长期孤独,情绪及性的需求被压抑,长期得不到满足,所以乳腺等有内在张力后难以释放,容易癌变。 结论是:性是人的本能之一,长期压抑,得不到释放,会戕害身体! 另有研究表明:长期抑郁者,其平均寿命难以活到当地的期望寿命;长期抑郁者,几乎没有长寿的。也就是说长期抑郁影响寿命。 深入对照研究提示:陷入抑郁者,折寿时间相当于抑郁持续时间的1/4强。即抑郁一年,折寿约3个月。如果20多岁开始抑郁,若持续,在50多岁时,她已经相当于70多岁年龄了。加上长期低质量的生存状态,很多机能已明显退化了。要想活到高寿,颇为其难。 回到中医学的传统认识,本能是生命动力(相火)。 压抑本能,等于自我慢慢地熄灭生命之火!说其是慢性自灭生机,并不为过。 而春冬交替,乃自然之道。一如人之状态,高低潮起伏。只不过有些人明显些,有些人不太明显而已(研究揭示,人都有低潮偏于抑郁时刻)。 多想想春天之美吧!春风徐徐,万物萌动,春意盎然,绿油油的,一片生机,冬眠之虫也开始惊蛰而出,性的冲动也有所增强,一派活力,多好! 尽情去拥抱春天吧!趁早激发自我生命本能,找回机体内在活力吧!这样,我们不仅仅可以活得更快乐,而且可以更少生病,更加长寿,更有效率! 所需要的只是尽快积极行动,克服自我认知障碍;并坚信借助各种方法,这些障碍并不难克服。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3650 次阅读|27 个评论
应激诱导的胃溃疡和慢性应激导致的抑郁之间的双向交叉对话
热度 1 zcgweb 2012-10-30 20:19
我们实验室今年被接受发表的第7篇SCI论文由张爽完成。 Bidirectional crosstalk between stress-induced gastric ulcer and depression under chronic stress Shuang Zhang 1,2 , Zhiwei Xu 1 , Yan Gao 1 , Yonghong Wu 1 , Zhihui Li 1 , Haifeng Liu 2, *, Chenggang Zhang 1,3 * 1 Beijing Institute of Radiation Medicin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roteomics, Cognitive and Mental Health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100850, China 2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s, Beijing 100039, China 3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Anhui, 230032, China Running title: Crosstalk between gastric u lcer and depression Abstract Stress contributes to a variety of diseases and disorders such as depression and peptic ulcer.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tress ulcer and depression in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by using chronic stress depression (CSD), chronic psychological stress ulcer (CPSU) and water immersion restrain stress models in rats. Our data showed that the ulcer index of the animals after CSD exposu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s. Depression-like behaviors were observed in rat after CPSU exposure. Fluoxetine hydrochloride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ulcer index of rats exposed to CPSU stress, while ranitidine inhibited depression-like behavior of the animals in CSD group. The ulcer index of rats administered with mifepristone after CPSU stress was markedly reduced compared to CPSU group, although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epression-like behavior between mifepristone-treated CSD group and naive controls. We also found that the rats exposed to CPSU or CSD stress displayed a lower level of corticosterone than naive controls, however, the acute stress (AS) group showed an opposite result. Additionally, in order to study the relevance of H 2 receptors and depression, we treated the CSD group with cimetidine and famotidine respectively. The data showed that cimetidine inhibited depression-like behavior in CSD rats, and famotidine had no impact on depression. Overall our data suggested that the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HPA) axis dysfunction may be the key role in triggering depression and stress ulcer. Acid-suppressing drugs and antidepressants could be used for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and stress ulcer respectively. The occurrence of depression might be inhibited by blocking the central H 2 receptors. Key words: Stress ulcer; Depression; Chronic stress; Acute stress; HPA axis; Histamine H 2 -receptor antagonist 应激诱导的胃溃疡和慢性应激导致的抑郁之间的双向交叉对话 摘要 应激可导致包括抑郁和消化性溃疡在内一系列的疾病和生理紊乱。本研究利用慢性应激抑郁( CSD )及慢性心理应激性溃疡( CPSU )大鼠模型来探讨应激性溃疡和抑郁两种疾病在病理机制和治疗上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经慢性应激抑郁处理的大鼠,其溃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慢性心理应激性溃疡处理的大鼠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样行为。氟西汀可以明显降低慢性心理应激性溃疡组大鼠的溃疡指数,而雷尼替丁可以抑制慢性应激抑郁组大鼠的抑郁样行为的发生。分别用米非司酮处理慢性心理应激性溃疡组和慢性应激抑郁组,结果显示慢性心理应激性溃疡组大鼠的溃疡指数明显降低,但两组的抑郁样行为和对照组并无差异。我们同时发现慢性心理应激性溃疡组和慢性应激抑郁组大鼠的血清皮质酮水平低于对照组,而急性应激组大鼠的血清皮质酮水平高于对照组。此外,本实验分别用西咪替丁和法莫替丁处理慢性应激抑郁组大鼠,以探讨抑郁样行为的发生与 H 2 受体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显示西咪替丁可以抑制抑郁样行为的发生,但法莫替丁并无此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提示 HPA 轴功能障碍可能在抑郁和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中起到关键作用。同时提示抑酸药可能发挥抗抑郁作用,而抗抑郁药可以用于治疗应激性溃疡。阻断中枢 H 2 受体可能会抑制抑郁的发生。 关键词: 应激性溃疡; 慢性应激; 急性应激; HPA 轴; 组胺 H2 受体拮抗剂
个人分类: 论文发表|4910 次阅读|1 个评论
根治“胃溃疡和十二指溃疡”的有效方略(本人采用多年未复发)
geneculture 2012-8-30 23:40
“铋剂 + 阿莫西林 + 克拉霉素”可根治“胃溃疡和十二指溃疡” ——提示:并不是医疗保障条件好就可以万事大吉的,关键在及时治疗和日常保养 作者:邹晓辉Geneculture 笔者的经验:关键在于处理好以下 三组关系 。 一、胃粘膜 与 胃酸 的 关系 二、消化性溃疡 与 幽门螺杆菌 的 关系 1.定性分析 : 胃溃疡( 饭后 痛) 和 十二指肠溃疡( 饭前 痛) 统称 消化性溃疡。 2.致病根源 : 致病的根本原因 是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 导致 消化性溃疡。 3.应对措施 : 处方(三联单):“铋剂 (胃保护膜) + 阿莫西林 (青霉素)+ 克拉霉素(红霉素)” 4.科学依据 :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 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其定为I类致癌原,根除HP可缓解部分临床症状,可明显减少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 HP)由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和罗宾·沃伦(J. Robin Warren)二人发现,此二人因此获得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三、体内的益生菌与 有害菌 的 关系 附录 : 防治“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非常重要_邹晓辉Geneculture_新浪博客.ht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197d9301010cgj.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161 次阅读|0 个评论
那么年轻死于胃溃疡,很少见,很可惜
热度 2 xupeiyang 2011-12-21 08:58
昨天晚上,我和一位搞IT的白领先生一起吃饭,他说因为工作压力大,吸烟减压。因为应酬多,经常喝酒,经常晚上9点后去吃夜宵,自己有胃溃疡多年,已经两次胃出血了。我劝他一定要有规律地饮食,必须戒烟酒,胃病靠养。 很多女士,为了减肥,早上不吃东西就去上班,饿到中午,时间太长,对胃影响很大,经常如此,就会得胃病。 看到这个消息,感到震惊,那么年轻,北京那么好的医疗条件,竟然死于胃溃疡。 23岁女白领或因胃病去世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于莺表示,胃溃疡发病原因和饮食不规律、生活压力大等有关。如果溃疡比较深,侵蚀到动脉,就会导致出血,“但急性胃溃疡导致出血性休克死亡的情况,以北京的医疗条件并不多见”。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2805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爱吃木瓜和香蕉
热度 2 xupeiyang 2011-10-15 15:36
我没有牙,别的水果吃不了。 木瓜中的木瓜蛋白酶有很好的美白作用。 木瓜乳状汁液中的木瓜酵素可帮助人体分解肉类蛋白质。 饭后吃少量的木瓜,对预防胃溃疡、肠胃炎、消化不良等都有一定的功效。 香蕉肯定好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1356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0: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