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新加坡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新加坡

相关日志

新加坡:FINE !
liuli66 2011-12-10 19:45
新加坡:FINE !
个人分类: 杂感|87 次阅读|1 个评论
新加坡科学中心
热度 1 liuli66 2011-12-9 11:57
新加坡科学中心
1 大门 2 科学中心的使命 3 参观科学中心不是免费的,是要买门票的 4 恐龙展宣传 5 恐龙展 6 展示古老的水车 7 阿基米德取水机 8 咱们科技有力量 9 小Chair,大Chair
1457 次阅读|3 个评论
11月夏威夷、新加坡半月行
woodenson 2011-12-5 13:13
11月接连出差半月,先是美国夏威夷参加野生动物学会年会,接着马不停蹄到新加坡参加两岸三地尖端研讨会。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一直想写却没抽出时间来写点什么。 美国夏威夷的野生动物年会,有几个感受。一是人员众多,内容广泛。专题研讨会和就有几十个,而平常的talk和poster就更多,所有的session加起来共有73个,每个session至少10个talk,而poster至少四五十个,总数肯定上千了。我关心的有蹄类和鹤类研究也有很多,后来发现实在没有时间去听talk,基本上就停下来细细看poster了。poster是个很好很好的形式,时间相对充足,讨论也可以很深入。这和我们原先认为的poster只是研究生展示工作的平台截然不同,我也亲见几个老先生,站在poster前,给大家介绍他们的工作。二是夏威夷的野生动物。基本上都是外来物种了,据当地研究人员说,在夏威夷海拔3000米以下见到的动物,基本都是外来的,而本土的生物如知名度最高,也是本届年会会标的Iiwi鸟,据说数量也下降的厉害,分布区也萎缩到了高海拔地区。而当地最常见的居然是家八哥以及斑鸠。我第一天刚下飞机,就发现了大量家八哥以及珠颈斑鸠。我所入住的大岛的hilton度假村,晚上家八哥居然到11点还在群啸,吵得人几乎难以入眠。整个在夏威夷的七八天,看到的鸟基本都是外来的,比如夜鹭,雉鸡,斑点斑鸠等,而且多数好像还是引自亚洲。在大岛旅游的那天,倒是见到了夏威夷鸮;在珍珠港看亚利桑那号时,见到了美洲鸻,这应该我见到的唯一的两种本土鸟类了。第三个感觉,夏威夷从根本上说是火山喷发造就的土地,风景固然美丽,但本底其实并不适合农耕,所以其实并不适合人类居住。当然,现代的科技,生活都不是问题,无非是价格贵点而已。这里度假很好,搞研究也很不错。 新加坡的感觉就和夏威夷截然相反,地少人多,而且因为都是黄种人,甚至多是华人,这里给人的就是亲切。两岸三地的尖端研讨会是大陆的南大、台湾的台大、中央大学以及新加坡的国大联合轮流举办的,去年在南京,今年在新加坡,明年到台湾。虽然成为尖端,但现在看来越来越不尖端,只是变成了一个学术交流,台湾的这次居然安排了不少研究生过来。无意否认研究生就不能尖端,只是说或许是办了十几届了,大家不再像原先那样非常郑重其事。 会议上分了四五个专题,但即便如此,大家方向迥异,基本谈不到深入的交流。和我方向相关的是行为生态学,国大有几个老师做多样性保护以及蜘蛛的行为学,大家聊一聊,也不错。倒是会后和本校物理方向的一个老师聊得比较投机,鸟类学和声学相结合,或许能有些新的发现。 新加坡的环境很好,这一方面归功于良好的管理措施,比如,道路施工,推土机进场出场都会把轮子刷的干干静静;另一方面,也是与会的老师一起交流的结果,或许也是因为这里四季常青,雨水丰富,这就无需我们洒水车一年四季的运动,很多灰尘杂质直接就被冲洗掉了。
个人分类: 动物研究|4085 次阅读|0 个评论
香烟闯关新加坡
热度 7 liuli66 2011-12-3 20:21
进了T3 国际机场候机厅,照例买免税的香烟和VODKA(伏特加,瑞典产)。 Sunrise免税店小伙子说:新加坡是禁烟国家,不能带一条香烟,最多只能带一包,否则要罚的。 AN拿到手上要付款的香烟,只好退了。 走了没多远,思考:这没有香烟的日子,怎么过? 返回,买一条5mg的中南海。大不了,过关时查出来,我就取出一包,我不要了。 在候机厅,想找吸烟室,说是取消了。也就断了吸烟的念头。 坐了一个凌晨的飞机,一大早到了新加坡CHANGI机场。 他们要我的行李过检查。 通过了。他们肯定看出了里面的一条香烟,什么话也没有说。 到机场卫生间,把冬天的衣服脱了,换上夏天的衣服,穿上拖鞋 坐地铁到达酒店的那站,想抽一只烟,翻遍了,没有找到打火机。 走到小店,买了一个:1$ 交谈:听说新加坡吸烟管理很严。 是的。他们发现了你抽国产烟,发现了,就按烟盒里的剩下的香烟,一根一跟地罚。 AN是免税店买的。 那也许他们看看护照,就没有事了。 这里抽烟,AN绝对不敢像在欧洲那样,随地可以扔烟头。 写到这里,AN买的internet使用的时间,只剩下15分钟了。 2hours, 5$,一次性的。值:用SKEPY跟家人打了电话,报了平安。 BYEBYE
个人分类: 杂感|139 次阅读|15 个评论
聊城大学版新闻联播冲出中国走向亚洲,受到新加坡联合早报关注
tarimriver 2011-12-2 15:30
聊城大学版新闻联播冲出中国走向亚洲,受到新加坡联合早报关注 继反映留守儿童问题的《一米阳光》后,聊城大学学生自己编排摄制完成的晚间新闻版《宿舍新闻联播》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FwTiIP-baUc/ 风靡网络,受到广大网民的追捧。不仅在中国拥有无数的观众,而且在海外华人社区也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影响,新加坡的联合早报网对此进行了相关报道 http://www.zaobao.com/zg/zg111202_010.shtml 。
281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东游西逛之狮城记忆(美食篇)
热度 4 zhangt10 2011-11-27 11:04
东游西逛之狮城记忆(美食篇)
新加坡这个小小的城市国家,不过1。5个朝阳区大小,总人口5百多万,其中倒有30%不是新加坡的居民。因为税率低工资高,资金流动方便,很多澳洲,加拿大或者欧洲人士来这里工作生活,等孩子长大后再回国退休。 这里的美国人倒是不多,大多是公司外派的驻亚洲部的管理层,双重征税的问题自然有公司会计部门解决。 小孩子也大多在国际学校就读,太太们在美国会品酒社交。在哥大校友会的新生欢迎会上,看见招来的小朋友很多就是新加坡那几所名校的毕业生。 有孩子的美国家庭驻留新加坡之后,离开会非常不习惯,这里的住家佣人价钱相对收入而言不是很贵,700多新币一个月(包括保险)可以雇到印尼或者马来籍的女佣,菲佣要稍微贵点。 一个同事生四个孩子,雇了三个帮佣在家里。 我第一次看到公寓里留着的佣人房可吓了一跳,比加州有的衣橱都小! 带我看房的代理说,也就美国来的大惊小怪,这可比他们乡下的条件好多了! 那一百多万的外国人里面,大公司的管理层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是从国外引进的劳工。公寓后面一片70年代的私人住宅被推了盖新屋,在那里做活的很多是黑皮肤从印度南部或孟加拉来的。 开通勤车的司机,是有北方口音的大陆人士。 新加坡的出租车司机,则是清一色的公民,算是政府给下岗人士的福利。因为挑的公寓位置不方便,每天打车去公司就碰到很多有意思的司机,有的会抱怨新一代忘本不说中文,有的会讨论新闻要事,几乎每个人开口都会问“你到底从那里来的?”晕,我的国语还是很标准的么。 而我发现最容易讨论的话题就是吃-美食和购物几乎就是新加坡的国家体育活动。曾经有个司机宁愿少收的资,也要载我去附近那个有“新加坡最好的炸鸡翅”的美食中心。 新加坡美食世界驰名的,不仅有中国的各种饮食,还有印尼马来印度泰国等等附近亚洲国家的美食。米其林星级的高档西餐馆在各大赌场也有分店(唯一缺乏的是正宗墨西哥口味)。公寓的附近有很大一片的公屋区,据网上的美食论坛推荐,除了鸡翅外还有几个摊位以广东煮炒,海南鸡,炒果条,萝卜糕,甜点,等等出名的。 买了个印尼出的搪瓷套碗(Tingkat),平常打了饭回家吃。。 每次去VivoCity大食代的必选:一块钱四个的嘟嘟糕,花生或者椰丝馅,配着绿色的Pandan叶子。想起江南的蒸糕 90年历史的咖啡店。抹土司的KAYA酱里也有Pandan叶的 这个辣芒果味道很象嘉应子呢 晚上的广东煮炒店 吃饭的家伙儿。。。 这碗默默喳喳是Mandarin Oriental的大厨设计的,背后有个感人的故事呢。http://ieatishootipost.sg/2009/10/bee-garden-making-of-buzzing-cashier.html 多复古的外卖盒子啊。。
个人分类: 东游西逛|1663 次阅读|6 个评论
东游西逛之狮城记忆(传统篇)
热度 2 zhangt10 2011-11-23 12:04
东游西逛之狮城记忆(传统篇)
接受新加坡邀请的时候被警告过那里的天气潮湿闷热,我大不以为意-火炉出来的怕啥?没想到的是这个潮湿闷热是每一天的,带的皮鞋会发霉,自行车热得根本没法骑,走上几步就汗流满面,真不愧是赤道边的国度。 到了新加坡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侨埠对传统的执著。工作前的必修课是新加坡各族的文化忌讳,不能这个,注意那个,即使是华人还有广东,潮州,福建,海南等不同传统的族群,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明清移民的Peranakans(娘惹),保存了很多在大陆早已流失的传统。 马来族群和印度族群也保存了很多在原在地早已消失的传统,比如在一月底泰米尔族群的 Thaipusam节,修行人会在满身满脸扎了长针甚至长矛。我那时刚到正去办宽带启动,转身看到这游行颇震撼了下呢。 (照片来自网络) 下面是四处溜达时拍的照片。主要是用手机拍的。。 学好英文公益广告。可见国人对教育的重视 买榴莲要坐出租的。。 新加坡人对吃的执著也可以转化到音乐上的 苏丹清真寺前的马来女子 小印度周日休息白看歌舞剧的打工人群。新加坡的社会结构真是很有意思的。 我们一帮女人跑去一个印度dance club,简直太不搭调了(某正统的印度裔男同事拒绝进来)。 中秋月饼节~包括香港和新加坡的最新款式 新年的捞起 正月初七的玉帝生日在社区里搭的祭坛 24小时麦当劳看世界杯的球迷 万圣节的黑白无常 中国城的清真寺
个人分类: 东游西逛|1672 次阅读|2 个评论
黄妮超,一路走好
热度 4 daladala 2011-11-14 09:45
两个月前,我在新加坡的圣约翰-马格瑞德教堂见到了一位来自云南的姑娘。 她头部和上身严重烧伤,带着一副墨镜,手臂纤细。脸部还遗留着肌肉因灼烧而流淌的痕迹,嘴唇变形,只能半张着。 第一眼有些吓人。然后就很心疼。如果不是出了这样的事,她应该是一个苗条美丽的女孩儿。 我自己知道如果我是一个二十的姑娘,变成这样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自杀。 所以,我佩服她,一个人跑到新加坡来好多年。 她在新加坡被一户好心人收留,靠捐款攒些钱做植皮手术和整形。 她的另一个愿望是还能有机会上学,以报答新加坡善良的人们。 而她在中国的父母已经没有钱给她治病了。 看到黄妮超的情形, 我突然想起了这些。 黄妮超,希望你走好。 看到你,我也希望真的有上帝。 告诉他,来生你真的不要再得病,不要再出生在这里了。 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 重病女孩网上发表“临终日志” 称苟活未必幸福 正文 我来说两句 ( 158 人参与) 2011年11月14日05:25 来源: 新京报 作者:陈博 复制链接 打印 昨日,23岁的广东女孩黄妮超正在协和医院治疗。黄妮超患红斑狼疮10年,如今出现肾衰竭。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 如果当初好好看病,或许我现在活得会更舒坦些。可惜,没有当初。不要责怪我不够坚强。曾经我跪着求过多少人救我,曾经我为了买药奔波过多少里程。可惜。   ● 苟活未必比乐死幸福,所以,请不要指责一个久经病魔折腾的人 。   ● “十年了,我觉得对得起我的命了,起码我努力过。我苟活过,贱生过,但最终还是躲不过死神的考量。”   ●“一切都太迟了,拧得过紧的发条终有一天会断的。”   ●“10年了,活得的确足够。我已心满意足,除了没有照顾好父母”。   摘自黄妮超网络日志   本报讯 (记者陈博)"她想吃什么就尽量给她买什么吃点吧’这种临终遗嘱终于落在我身上了。”前日,黄妮超新写下一篇网络日志。南方医科大学应届毕业生黄妮超身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已10年,近日,其病情恶化住进协和医院。与此同时,她开始在日志中思考“临终”。    同时打4份工赚医疗费   昨日,协和医院西院免疫内科病房,23岁的黄妮超非常瘦弱。   黄妮超是广东梅州蕉岭县人。她回忆,2001年读初二时,她全身浮肿疼痛难忍,经检查患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父亲靠维修小家电勉强养家,每年只能等黄妮超疼得受不了了,才去医院治疗,每次花费两三万元。2007年,黄妮超考上了南方医科大学,母亲却因高血压、脑中风瘫痪。   据朋友介绍,从大一开始,黄妮超同时打4份工,做家教、洗碗、发传单……一天只睡三个小时。大二她又自学考了会计资格证,每月收入近两千元,可她每天基本就吃两个馒头。“家里已为我借债近20万,我妈瘫痪要治病,我的医疗费只能自己挣,每月2000多元,没钱就停药。”黄妮超说。    “临终日志”感动网友   今年6月,黄妮超大学毕业,但因为患病,她在初试便被很多单位直接拒绝。   7月份,她来到北京,租住在清华附近。她把每天的经历写在人人网上,引起了郭政等很多大学生的关注。11月5日,病重的黄妮超出现肾衰竭,被送进协和医院。   “十年了,我觉得对得起我的命了……但最终还是躲不过死神的考量”、“拧得过紧的发条终有一天会断的”……住院之后,黄妮超的日志中开始频频提及死亡。为此,网友称之为“临终日志”,并呼吁为黄妮超募捐。   郭政说,他牵头成立了黄妮超救助基金qq群,但目前只有280多人。“现在我们的捐款只能保证她一日三餐和30元的床位费,今后的治疗费还是凑不齐。”郭政说。   昨日,协和医院医生介绍,黄妮超已出现肾衰竭,现行的治疗途径是透析或肾移植,但费用都不少。医院专门请了专家会诊,正在制订专门的治疗方案积极治疗。“如果肾移植顺利的话,好转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对话   “我是学医的知道自己的病”   新京报:频频在日记中写到死,是对生活绝望了吗?   黄妮超:我自己是学医的,知道自己的病到了什么阶段。我的病已经到了末期,除非有奇迹发生。   新京报:这种病是可以长期控制的吧?   黄妮超:是,医生也和我说“是你自己造成的”。这病不能停药不能累,可我这10年一样都保证不了。病到今天也是必然的。   新京报:抱怨过吗?   黄妮超:抱怨谁啊?这个不是父母遗传的,也不是自己造成的,更不能怪身边的人。我见过很多病友自杀。但我还不想。 (责任编辑:UN602)
个人分类: 科研之外|1721 次阅读|6 个评论
南洋雨夜思
热度 2 zhoujy 2011-11-10 19:21
南海之南狮子洲 ① ,狮子洲上作客游。 驱车百里城西住,徒步千尺岭上谋。 院落亭台依山建,湖山草树绕府幽。 四时难辨春秋韵,一岭中分南北楼。 名起南洋追甲子 ② ,誉高世界搞研究。 古今中外少堪比,文理工商争一流。 朝随暖日上山作,暮伴月明归去休。 年复一年光阴逝,日接一日思绪稠。 夜深频听南洋雨,思下漫翻北国秋。 ① 狮子洲 :指狮城,新加坡的雅称。 ② 名起南洋追甲子 :南洋理工大学的建校起缘及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55年,由 新加坡 和本区域各阶层民众捐资建立的南洋大学,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故言之。
个人分类: 诗词歌赋|2587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联合国称本世纪末全球人口可能达到150亿
xuxiaxx 2011-10-31 08:23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UNFPA)称,世界人口到2100年将由目前的70亿增加到至少100亿。如果出生率略高于所预期的,人口还可能达到150多亿。   10月31日将举行地球人口70亿纪念仪式,在这之前该基金会发表了一份报告警告说,人口的增长对减少贫困、保护环境已形成巨大挑战。   新的估计认为,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93亿,比原来估计的数字有增加;到本世纪末,将超过100亿。   报告指出:“出生率只要比我们估计的稍有增加,特别是在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地球人口的总数会上升得更高,到2050年可能达到106亿,在2100年可能会超出150亿。”   这份题为《2011年世界人口状况》的文件强调,随着二次大战后出生的孩子长大,人口总数开始膨胀。   然而在一些富国,由于经济繁荣,良好的教育和避孕措施,出现了人口下降的问题,使全球的出生率降至目前的水平。   在过去的60年中,人口出生率已从平均每位妇女生6个孩子降至目前的约2.5个;在最发达国家是1.7个,在最不发达国家4.2个。   尽管如此,每年世界人口增加8000万,25岁以下的占人口总数的43%。   报告指出全球正面临下列挑战:   一、在许多贫穷的国家,大量的年轻人在寻找工作,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报告引用了世界劳工组织的一份报告说,阿拉伯世界青年失业率高达23.4%,成为那里动乱的主要起因。   二、随着对食品、能源和住房需求的大量增加,已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报告称:“气候变化和人口迅速增长已成为目前非洲之角的干旱和饥荒的众多原因之列,已影响了1200多万人……到2030年人类需要的用水量与实际可获得的将差40%。”   三、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是东京,有3670万人;其次是德里,2200万人;圣保罗2000万;孟买2000万。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有必要进行更好的城市规划,需要足够的住房、卫生设备和绿地。   四、在富国,老年者占了很大比例,因而面临日益增长的劳工需求问题。   移民是解决此问题的一个选择,但需要有序进行,使移民的待遇和权利得到改善。   五、数十个国家尚未达到联合国提出的计划生育的目标。   “稳定的人口增长是加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来源: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6050084.html
1059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加坡国立大学 李国栋 博士 教授 学术讲座
hucs 2011-10-26 21:50
Seminar Promise and Challenge to Generating Surrogate Insulin-Secreting -Cells for Diabetes Therapy Li GuoDong, MD Dept of Clinical Research 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 26 October 2011 地点:南昌大学医学院行政办公楼四楼学术会议厅 主持人:梁尚栋 教授 个人简介 李国栋 博士 教授 南昌大学(医学院) 赣江讲座教授 江西医学院 77 级校友 北京协和医学院 硕士 瑞士日内瓦大学 博士 美国 博士后 新加坡国立大学 教授 最新相关信息 胰岛细胞薄膜化有望根治糖尿病 转载:中国日报网 时间: 2011-10-25 11:37:11 来源:日本经济新闻 【《 日本 经济 新闻 》 10 月 24 日报道】 日本 东京 女子医科大学副教授大桥一夫等人领导的研究小组,最近研究出一种将胰岛细胞培育成薄膜状后进行移植的新型糖尿病治疗法。通过在 白鼠 身上进行试验后确认,采用这种方法可以长期保持血糖正常,据说效果比直接移植胰岛细胞要好。研究人员认为,如果将来与诱导多功能干细胞 (iPS 细胞 ) 组合使用,有望根治糖尿病。 研究人员 采集了老鼠的胰岛细胞,在特殊的器皿上培育出了长 2 厘米、厚 15 微米的薄膜体,然后将两张薄膜重叠植入患有糖尿病的白鼠的背部皮肤下,并在 4 个月的时间里对血糖值的变化进行了测量。 结果发现, 11 只白鼠的血糖值在 移植 3 天后均恢复正常,在食用饲料后并未出现血糖值异常上升的情况。   对移植后的薄膜进行分析发现, β 细胞集中到了中心部分,而 α 细胞则围绕在外侧。 β 细胞能够产生降低血糖的胰岛素,而 α 细胞则生成增加血糖的胰高血糖素。二者规律存在就可以 使血糖 值在高的时候降下来,在低的时候恢复到正常,起到调节作用。   将胰岛细胞直接注入白鼠肝脏血管,虽然可以使血糖值略微下降,但要回到正常值却很困难。研究人员表示: “ 制成薄膜后,一定量的细胞会聚在一起,从而改善效果。将来可以在临床上充分利用。 ”   东京女子 医科大学 与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共同研究,成功地培育出了人体胰岛细胞的薄膜。今后将把这种薄膜移植到动物身上,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认证,力争在临床中使用。
个人分类: 学术活动|50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又乱了
woodenson 2011-10-25 09:47
有时明明已经安排好了行程,但是中间抽冷子插进来一档子事,然后所有的计划就都跟着改变,乱了,又乱了! 还得重新梳理梳理,最近的几件事情: 至少三篇英文文章(麋鹿的警戒同步性、青藏铁路对野生动物的影响、麋鹿的反刍行为),当然还有学生的论文要修改,包括中文和英文的至少三篇;其中必须要在11月之前完成的有一篇。 两个会议以及会议报告。金华野生动物资源研讨会原来还考虑如果到时偷闲可以去看一下,见下众多老友也好,现在看来是确实没时间了。11月上旬先到夏威夷参加野生动物年会,中旬到新加坡参加三地尖端研讨会,会议的材料最近一周也要准备好。 两个项目的结题报告。一个石臼湖大桥的潜在生态影响,一个贵州黔东南水电站对野生动物的影响评价。这两个主要靠学生完成,不过还是要仔细看看。 最近两三天可能还要去一趟盱眙,看看龙虾,计划下接下来的行为实验。 不说了,赶紧工作!
个人分类: 动物研究|3227 次阅读|0 个评论
《兰陵王·新加坡月夜思》
热度 2 zhoujy 2011-10-19 23:21
《兰陵王 · 新国月夜思》 前几天看了西木诗友的《兰陵王 · 观北京植物园菊展》词一首,便查阅了这首词的曲谱,甚是独特。谱以仄声字为韵,一曲三阙,甚长。咋一看,不以为然,细看处,谱中每一个字之调已全部固定,左右为难,甚是头疼。(详见下谱)今试着填了一首。 碧空暮, 明月孤星挂梧树。 云天外, 霄九广寒, 寂寞嫦娥起清舞。 霓裳未罢曲。 无绪, 轻偎玉兔。 人间里, 灯火万家, 一种相思几多妒。 南洋岭头驻。 看眼底平川, 南国风物。 欣欣一派繁华渡 ① 。 车马比流水, 大都形势, 风流河畔且漫步, 那鱼尾狮处 ② 。 风怒, 骤飞雨。 叹院落阶前, 残红烂绿。 飘零恰似芳菲苦。 望断九州北, 拙妻如故? 皋兰桂魄 ③ , 莫频照, 梦时入。 ①繁华渡 :指繁华的新加坡。新加坡是世界最著名最繁忙的港口城市之一。 ②鱼尾狮 :新加坡的象征,也是狮城的由来。鱼尾狮公园位于秀丽繁华浪漫的新加坡河边。 ③ 皋兰 :指皋兰山,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区南边。 桂魄 :月亮的别称。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 宋·周邦彦 《南柯子·咏梳儿》词:“桂魄分馀晕,檀槽破紫心。” 明·徐渭 《宴游西郊》诗:“钩弯迟桂魄,流曲拟兰亭 。” 兰陵王 《碧鸡漫志》卷四引《北齐史》及《隋唐嘉话》称:“ 齐文襄 之子 长恭 ,封 兰陵 王。与 周 师战,尝着假面对敌,击 周 师 金墉 城下,勇冠三军。武士共歌谣之,曰《兰陵王入阵曲》。今《越调·兰陵王》,凡三段,二十四拍,或曰遗声也。此曲声犯正宫,管色用大凡字、大一字、勾字,亦名‘大犯’。”《清真集》正入“越调”。 毛幵 《樵隐笔录》:“ 绍兴 初,都下盛行 周清真 咏柳《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以 周 词凡三换头, 至末段,声尤激越 ,惟教坊老笛师能倚之以节歌者。”此曲音节,犹可于 周 词反复吟咏得之。一百三十字,分三段。第一段七仄韵,第二段五仄韵,第三段六仄韵, 宜用入声部韵 。 【定格】 仄平仄(韵),平仄平平仄仄(韵)。 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平平仄仄仄(韵)。 平仄(韵),平平仄仄(韵)。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韵)。 平平仄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韵)。 平平平仄平平仄(韵)。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韵),仄平仄平仄(韵)。 平仄(韵),仄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韵)。 注释:1四仄声领格字皆用去声。 2“中”即可以是平韵,也可以是仄韵.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851 次阅读|3 个评论
生物技术产业化的新加坡模式
热度 11 SNPs 2011-10-18 05:14
今天我们研究院来了一位新加坡来的客人,国立新加坡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Peter Little博士: 他明天给我们做讲座,今天轮流和研究员交流。我跟他介绍了 R10K 项目,给他看了一些最近的实验结果。我也介绍了我们做为研究员创业的事情,给他看了我们iCubate, iRepertoire公司的网页并介绍了产品和技术。他对我们的技术非常感兴趣,邀请我去他们哪里讲座交流。我大概明年初会去。新加坡去过多次了,每次感觉都不错。 中午我请L博士在研究院餐厅吃便饭,聊起生物技术创业的话题。我说:“我的感觉,香港,新加坡生物技术的科研做得好,但是产业化不见得很成功。原因之一就是给科学家的工资太高了。条件太好了,离开高工资去创业,风险相对就太大了。” Little博士同意我的观点,他补充说:“新加坡搞生物技术的模式是沿袭电子产业的模式,靠政府扶持,而不是靠创业者内在的动力。政府花大价钱与世界一流的药厂合作,建立研发中心,希望借此培养人才,把技术留下,把产业做起来。” 新加坡也是“计划经济”,在未来五年政府在生物技术领域的投入增加20%。可能是因为看到前阶段和大药厂合作的结果不是很理想,现在开始“转向”扶持中小企业。从政府拿钱可以,需要能有行业的配套投入。 Little博士还说:“新加坡也建立了一些‘孵化器’,研发的环境做得很好,可是结果也是不尽人意,原因还是没有摸透创业者到底需要什么。创业者需要的不是舒适的创业环境,而是内心里面发出的热情。” 他还举例说,新加坡有一种给外国人的“创业签证”,可是当他太太(也是生物行业的科学家)试图申请的时候,需要递交商业计划书。一个移民单位看创业者的商业计划书?能看出什么名堂? 受东方文化的影响,亚洲国家在看待生物技术创业方面都太注重文凭,没有博士学位创业免谈。然后希望政府能通过资金奖励,“浇灌”出生物技术的创业新星来。其实,政府若真的想推动创业,最需要做的就是让“敢于冒险的饿狼”型创业者有机会去干。 我以前写过一篇 题为“好资本主义” 的读书感想,在“好资本主义,坏资本主义”那本书中讲到,美国这个创业者乐园有几个优越的条件:( 1)成立公司容易。(2)集资容易。(3)有基本社会保障。(4)对创业成功者有高回报率。 那篇文章通过我自己在美国创业的案例谈谈我对这些创业基本条件的亲身体验。 在美国,四个条件每条都比较好;在新加坡,四条也基本都具备;可是在中国,每条都差一些。因为中国也有了科技版上市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高回报已经称为可能。众多的风投,私募基金,各级政府都在寻找合适的项目,闭着眼睛也能找到一些 成功的公司。成立公司也不那么困难(相比而言),社会的基本保证也不差。再创业的机会也很好,我看到许多第一次创业失败了,换个地方还是政府的座上客,还 一样能忽悠出不少政府的钱的。 创业条件的完善不一定全靠政府,有的时候政府的操办反倒是越帮越忙。可是创业的早起,如果有政府的扶持,压力减低很多。不过,拿政府钱多了,“断奶”就难了。毕竟,和官员们搞熟了,拿政府的钱要比在市场上一元一元地赚要轻松多了。可是,那还是创业吗? 不管是在新加坡还是在美国,中国,创业的模式其实都是一样的:创业成功,靠的是创业者的热情和冒险精神。凡是能压灭创业者内心中的火焰的制度,不管是给钱还是不给钱,都很难成功。
个人分类: 生物技术创新创业|8385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日本产业转移为何 避开 中国?
dongzg101 2011-10-15 12:02
日本产业转移为何避开中国? 2011-10-14 23:28:27 浏览 16133 次 | 评论 13 条 文|蔡成平 新加坡联合早报 2011年5月19日   “日本震后产业转移:中国内地被战略性地排斥!”——前不久,这一报道引起普遍关注,在中国网络上被疯狂地转载,《朝日新闻》、日文yahoo等日本媒体则在4月21日做了专门的转载。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冯昭奎则忧心忡忡地呼吁:“切勿让日本产业转移避开中国!”   追求精益求精是日本国民性的重要部分,这使得日本在产业领域、尤其是传统产业界拥有不可撼动的技术优势。日本中高端产业的转移,涉及诸多高精技术,自然会成为各国纷纷争夺的“香饽饽”,蠢蠢欲动的无疑首属韩国,4月18日,《朝日新闻》报道称:韩国三星、现代等企业在海外急剧扩张的同时,技术高精化方面遇到发展瓶颈,韩国向日本政府提交日本产业转移至韩国的非正式议案,韩国愿意为日本产业转移提供全面的土地和资金支持。   中国既是日本汽车等产业最大的销售市场,也在为日本产业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日本产业转移的首选似乎应是中国,早前一些分析员甚至已翘首期待日本产业大转移为中国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提供外部动力。   但是,日本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言分析称,中国不会是日本产业转移最大的受益者。日本为什么要战略性地避开中国呢? 规避“中国风险”   早稻田大学经营学教授林志行指出:“对日本产业界而言,既要强化亚洲战略,同时又必须考虑如何规避‘中国风险’。”日本一直将亚洲视为其产业战略非常重要的一环,从二战时提出“大东亚共荣圈”到目前热衷推动“东亚共同体”,都能隐约看出日本人对东亚整合的痴迷与执着。   而“中国风险”(China Risk)这一概念,在日本国内并不算新鲜。林志行教授称:“在日本产业界进军中国市场的最初阶段,最担心的‘中国风险’是政治风险,即担心在社会主义体制下,积累的私有资本是否会被突然‘公有化’。日本产业界对中国大约60年前戏剧性的‘公有化改革’,是耳熟能详的。”   但是,日本产业界“目前最担心的‘中国风险’是行政干预下中国经济运行上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是行政干预本身”,林志行教授尖锐地指出。   庆应大学神保谦教授认为:“从宏观层面上讲,首要的‘中国风险’是中国经济走向不明朗,中国经济是在过度行政干预下运行的,并没有遵循市场规律,这导致产业界和学界按照基本原理和要件来预测中国经济时,经常会出现预测错误,……(因而)会警惕性高很多。”   另外,在微观层面,日本产业界最警惕的无疑是技术流失。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海外调查部中国东北亚课课长真家阳一也分析称:“按照惯例,日本产业界在全球布局时,一般都只把中低端环节放在海外生产,高端精密科技领域往往是放在日本国内的,这主要是为了防止技术泄密,同时避免移转到海外后,可能出现不可控的因素。”   日本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言说:“在日本人的潜意识里,想到中国就想到‘污染’、‘腐败’这样的词。”但污染、腐败等诸多社会弊端,对日本产业是否转移到中国,所起的影响是有限的,更糟的是,在日本产业界的潜意识中,想到中国更多的会想到“仿制”、“狡猾”等字眼。   2010年高达机器人巨型塑像侵权事件,曾在日本被大肆报道,高达机器人在日本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有超高的人气。中国山寨版高达机器人塑像和日本巨型高达RX-78塑像的相似程度极高,中方坚称是“自主原创设计”,但遭到日方仔细到近乎苛刻的比对,中方机器人肩膀部位绘制的EFSF和WB标志,正是日本高达文化中的“地球联邦宇宙部队”和“白色基地”之意,中方机器人甚至直接使用了“高达”这一称呼,这对“中国形象”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   真正让日本产业界无法释怀的是中国高铁也处处仿日。包括外观在内都极像日本新干线的中国高铁,被日本产业界习惯性地称为“准新干线”。日本新日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管理层透露称:“中国决定大举推进高铁建设后,日本和德国为了中标,推进高铁技术出口,竞争异常激烈。中方对日、德采取忽冷忽热战略、交替性亲近一方疏远一方,最终从日本和德国技术人员处获得大量技术信息。日德如同相争的鹬蚌,实质性好处很少,却都有不同程度的技术泄露。” 警惕“中国冲击”   除了极力规避“中国风险”(China Risk)外,日本产业界也高度警惕“中国冲击”(China Shock)。据笔者观察,日本国内对中国经济的看法只有两种比较极端的声音:“中国崩溃论”和“中国崛起论”,很少能听到较为理性的声音。   在“中国崩溃论”方面,最近的一次“中国冲击”是2010年上半年风起云涌的“罢工潮”。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内,廉价劳动力是中国的一大比较优势,且几乎是“绝对性”的比较优势,对劳动者实行“铁血式管理”是中国快速崛起的要因之一,这在中日经济学界、企业界都存在普遍共识。   但中国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转型的趋势日益明显,廉价劳动力会逐渐变为仅是“相对优势”之一而已。在2010年的“罢工潮”中,约七成罢工事件发生在日系工厂,成为日本国内持续关注的焦点。参与解决广州本田罢工事件的知名律师村尾龙雄对笔者表示:“在华日系企业负责人的思维仍有些僵化,罢工发生后,他们给政府打电话,希望像以往那样依靠与政府长期建立的‘关系’,迅速以行政手段解决。但仔细观察便知,在2010年罢工中,中国政府机关基本上持中立的态度,想靠行政镇压手段解决,已越来越不符合现实了。”   在“罢工潮”冲击下,日本国内认为“北京模式”趋向终结、中国比较优势正在丧失的声音渐强,呼吁日本产业界“不要将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中”的舆论也空前高涨,分阶段分步骤地将海外产业重心从“中国布局”转向“东南亚布局”,成为日本产业界的热门话题。   与“中国崩溃论”相对应的是“中国崛起论”,这种论调也从“2010年钓鱼岛撞船事件”带来的“中国冲击”体现了出来。   钓鱼岛撞船事件对日本产业界所造成的冲击效应远比想象得严重。当时中方采取中断稀土出口、强化通关限制等一系列经济反制措施,让日本产业界着实体会到了切肤之痛,日本经济过度依赖中国的这一现状暴露无疑,这也促使日本产业界不得不重新思考在全球的产业布局。“中国风险”、“中国冲击”演变成“经济上受制于中国”的同义语,充满了浓浓的“中国威胁论”的味道。   日本对“经济上受制于他国”所持的高度敏感,来自二战时的惨痛教训。实际上,日本主流意见迄今仍认为,日本战败的原因并非广岛遭遇原子弹、东京遭遇大空袭,而是美国为首的盟军切断了日本海上资源运输线,扼住了日本经济的咽喉,导致日本犹如无血可输的伤员坐以待毙,这样的潜意识在日本社会是根深蒂固的。正因如此,相对于其他的发达国家,日系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拔营扎寨,但日本国内市场却让外国企业针插不进、水泼不进,进军日本市场的外国企业大多铩羽而归。   此外,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此次产业转移属于迫不得已之举,且涉及许多高端产业和高精技术的移转。在日本,联合东南亚、南亚诸国共同应对中国的“岛链制华”战略,虽然最近几年很少见诸报端,但这种思维和战略设想在政界及产业界却根深蒂固,将技术转移至同样拥有廉价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东南亚,恐怕要远比转移至中国更具有战略价值。 中日经贸合作仍应加强   当然,中日经贸合作并不会因日本的提高警惕而中断。日本众议院议员河野太郎对笔者表示:“在节能环保、新资源、新能源、新材料、水处理基础设施、半导体、电子器件、精密机械、防灾等技术领域,中日两国有着广泛的合作前景,合则两利。”   的确,灾后日本对中国经济的依赖性会进一步加强,对日本产业界而言,放弃中国市场是死路一条,日本经济要想短期内真正摆脱依赖中国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中国不但要从“世界工厂”转向“世界市场”,在发展模式上,也应该转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这就决定了与日本加强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中国需要拿出足够的合作热情,为日本产业技术转向中国而铺好路、打好桥。 4 上一篇 IMF:中国经济运行最大的风险在于… 下一篇 大灾过后,依然没读懂日本
147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新加坡国立大学一前教授因数据被怀疑造假正在接受调查
daladala 2011-10-9 21:00
此教授为 Dr Alirio Melendez,是一名免疫方面的专家,几年前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工作(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现在英国University of Liverpool 工作。在两大重量级生物期刊Nature和Science发表了败血症方面(generalised blood infections called sepsis)的里程碑式论文(其研究课题英文简介链接: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1/03/110308101325.htm )。 但是,由于后继的研究重复不出结果进而被怀疑数据有问题,其Nature文章已经近期撤稿( Nature文章链接: http://www.nature.com/ni/journal/v12/n4/full/ni.2004.html )。 Science期刊正等待相关单位调查其所发文章数据问题的最终结论: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11/10/03/science.1214735.abstract 【In the 4 June 2010 issue, Science published the Report “SphK1 regulates proinflammatory responses associated with endotoxin and polymicrobial sepsis” by P. Puneet et al. . On 22 March 2011, Science learned that authorities at the authors' principal institutions at the time of public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s more recent affiliation were investigating allegations of figure manipulation in the Science Report. The investigation has not yet reached a conclusion. Pending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s, Science is publishing this Editorial Expression of Concern to alert our readers to the fact that serious questions have been raised about the validity of findings in the Puneet et al. paper.】 Science文章链接: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28/5983/1290 同时,这两篇文章的第一作者均为Padmam Puneet,目前亦跟随Dr Alirio Melendez在英国工作。 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 NUS prof investigated for research fraud By Yahoo! Newsroom | Yahoo! Newsroom –9 hours ago tweet 11 Share Email Print Two of Melendez's papers in research journals Nature (L) and Science are being retracted. (Yahoo!) RELATED CONTENT Article: Traffic Police to use unmarked patrol cars Yahoo! Newsroom - 19 hours ago Article: Foreign maids snubbing Singapore ANN - Sat, Oct 8, 2011 Article: Circle Line stations now open Yahoo! Newsroom - Sat, Oct 8, 2011 Article: S'pore MFA seeks details on nude squats investigation Yahoo! Newsroom - Sat, Oct 8, 2011 TOP STORIES Unemployed seek protection against job bias AP - 3 hours ago Housing market should stabilise in four years: PM Lee Yahoo! Newsroom - 8 hours ago NUS prof investigated for research fraud Yahoo! Newsroom - 9 hours ago An anonymous tip-off has led to a former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 professor being investigated for creating false research data. According to The Sunday Times , Dr Alirio Melendez, an immunology researcher, had published two papers in top journals about breakthroughs leading to better treatments of generalised blood infections called sepsis. But NUS and the other universities involved in the research are retracting these papers. One of them, an immunology article published in Nature , has been retracted following irregularities identified in some figures in the paper, according to the journal. In addition, "serious questions have been raised about the validity of findings" in the other paper, published in Science , and it will be retracted soon. Dr Melendez was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in both papers, which means he led the research efforts and acted as guarantor of the work, involving nine universities, departments and organisations from Singapore, Britain, Germany and Switzerland. In Singapore, the eight researchers involved include scientists, academics, research fellows and students from NUS and DSO National Laboratories . Publishing research in such top-tier journals can boost a scientist's career, and the number of high-impact publications is a key way in which individuals and organisations are evaluated. NUS has started an exercise to relook around 70 other papers -- all the work ever done by the scientist and his team. A high-level panel, including professors experienced in dealing with research fraud, is conducting investigation. Professor Barry Halliwell, the deputy president of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at NUS, told the same paper, "Our focus is on being extremely thorough and dealing with the situation in the best possible way, being fair and transparent, and working according 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Melendez, who joined the university a decade ago and left to take up professorships in Britain in 2009, could not be reached for comment. The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where he is currently working at, said he has been suspended without prejudice, pending the outcome of the inquiry. @yahooSG on Twitter, become a fan on Facebook
个人分类: 科研闲话|874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加坡印象之南洋理工大学(NTU)(一)
niwei1020 2011-10-6 02:39
新加坡印象之南洋理工大学(NTU)(一)
初来南洋理工大学( NTU ),有几点印象(个人暂时观点,待更新, 20111006-3:00 ): 插图见附件 1、 热带雨林气候,雨量充沛、植物繁茂。乔木上往往寄生或共生着藤蔓或苔藓等其它小型植物。 2、 发达的地表及地下排水系统。 3 、校园地势高低起伏、建筑错落有致、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整洁的校园环境与良好的卫生习惯、充沛的雨量和良好的排水系统是分不开的。 4、 建筑物顶棚植物覆盖,践行新型绿色节能环保建筑思想。 5 、建筑多是链接在一起的群组式建筑,类似‘脊柱( Spine )’或‘树枝或星形( - 聚合物, Dendritic )’,这或许是一种对多雨的适应结构,类似于寒冷地带对温度的适应。无怪乎建筑物的名称都是 1.1 、 1.2 如此这般(这是一号主楼的子建筑或支建筑)。由于地势高低不平,建筑物的楼层命名也成了难题,传说以校长办公室作为参照标,低于此的为 B (负)层;当你对地面上的楼层被称为负 1 、负 2 甚至负 3 、负 4 时就要淡定了,因为你所在建筑物地势过低或掩映在沟谷里。 6、 多乘校内公交或开私家车,很稀罕看到单车。 7、 浓浓的中国情,校训‘自强不息,力求上进’也颇为耳熟。 8 、勤劳、简朴、低调的新加坡人。这里的物价跟国内差不多,但温带水果比较贵,相比新加坡的高收入,算是很便宜的了。饭菜丰富而精致,吃一份盖饭甚至可以点七八种菜品(师傅用鸡蛋大小勺盛菜),这在国内难得一见。 9 、新加坡对随意横穿马路( Jaywalking )处罚是严厉的,但在校园里只要你踏上甚至靠近斑马线,机动车就会停在那里等你通过。 10 、鸟类和人是和谐共处的。但热带雨林丰富的物种也造就了硕大的蟑螂、壁虎和厌人的蚂蚁。经常见到拇指大的蟑螂在屋子里散步,虫子经常晚上不定时叫人起床,这是奇特的经历之一。
47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当新加坡能够培养出自己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才能成为世界级
热度 5 duke01361 2011-10-3 22:26
当新加坡能够培养出自己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才能成为世界级 我非常理解新加坡处处争取世界级的良好愿望。但是,我觉得至少在科学教育领域,只有当新加坡能够培养出自己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才能成为世界级。新加坡不能只是满足于把自己的资源情愿共享给已经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这些科学家来新加坡装点门面。这个样子不是真正的世界级,如果算是,那也只能算在世界级的“收容站”或者世界级的“追星族”。 近一此言与新加坡朋友们共勉! 我非常理解新加坡处处争取世界级的良好愿望。但是,我觉得至少在科学教育领域,只有当新加坡能够培养出自己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才能成为世界级。新加坡不能只是满足于把自己的资源情愿共享给已经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这些科学家来新加坡装点门面。这个样子不是真正的世界级,如果算是,那也只能算在世界级的“收容站”或者世界级的“追星族”。 谨此与新加坡朋友们共勉!也与中国朋友共勉!
个人分类: My Ideas|10227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9: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