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Horticulture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园艺研究(Horticulture Research)期刊位于SCI园艺领域第一名
zls111 2017-9-26 19:35
美国时间9月25日公布的修订版JCR中,《园艺研究》的影响因子也有修改:现位于SCI园艺领域第一名,影响因子4.554,一区。
64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号外,号外-国内第8个nature集团出版杂志即将上线
热度 1 zls111 2013-11-16 10:12
“ Horticulture Research (《园艺研究》)是由南京农业大学和自然出版集团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 NPG) 合作创办的开源获取、网络版英文期刊,将于 2014 年 1 月在 nature.com 正式上线发行,现已开始接收投稿。” 具体信息请见 www.nature.com/hortres 第一个出版的应该是Cell Research吧,其影响因子是亚洲第一,其发展在李党生主编带领下蒸蒸日上。 Horticulture Research is the eighth journal to be published by NPG in collaboration with partners in China, and its 16 th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NPG has published Cell Research since 2006 on behalf of Shanghai Institutes for Biologic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first journal from China to move to work with NPG, Cell Research, is now the leading journal in China by impact factor. 把 Horticulture Research与 Cell Research好像不太好,但是有他们之间的相似性。 我到觉得不是因为 自然出版集团出版,是背靠国内蓬勃发展的科研势力,这个是关键,有天时 地利。 我对国内植物学领域发展稍微了解些,另外植物学杂志经常去看看的,比如plant cell, plant J,new phy,plant phy等等。全世界植物学发展最好和最快的地方就是国内,数数这些杂志每期多少是国内工作就了解。 还有这些杂志背后的炮灰,国内植物学工作数量应该是巨大的。 Horticulture Research这个时候上线是及时的,发展的好的话将是对国内园艺学以及植物学发展极大的推动作用。 PS一些陈飞同学带来的关于这个杂志具体进展情况信息: 不妨由我(陈飞, 他是主编 程宗明 的学生 )来多说几句关于该杂志的事。 Horticulture research 两三个月前就已经开始接受文章了。现在已经接到了七八十篇的稿子。绝大多数是国外的稿子。昨天程老师还说收到了一些领域内牛人的稿子两篇,预计这些文章的引用率大多会在3次以上。 程老师拥有丰富的杂志编辑经验。例如,他曾经担任主编的一期特刊中文章的平均引用率是11次,而该杂志(PCTOC植物组培,植物分子相关的杂志)的影响因子是2分! 该杂志目标是2015年6月发布的JCR上有影响因子,期望值是3-5分,希望以后能够保持在5-6分或者更高 的样子。 当然,该杂志是收费杂志,一如Nature系列的贵族气质 ,收的还比较贵。 当然,杂志会让大家觉得物有所值的。另外,主办方之一的南京农业大学会给予一定的版面费优惠。 优惠不低哦。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4439 次阅读|3 个评论
Horticulture在国内应称作畲民社会
fpe 2012-6-4 09:06
Horticulture 在国内应称作畲民社会 有人给我留言,让我去看批评我的文章,我真的很纳闷,我的随手文章,值得那么多人关注么?如果是为了点击率,我完全可以写一点别的,比如寒门之辨,中外教育之差等,我敢打赌,这两个话题绝对可以赢得 2000 以上的点击率。只是我不想让别人认为我对消防以外的东西更关心,所以,我对消防以外的话题,很少碰。我对寒食节的关心,只不过这是禁火节和消防节,是我们祖先的某一特定阶段的节日,有人还没有搞明白为什么,就匆匆展开批评行动,让人感到不齿。 这一次又有人来打假,不幸打错了,我有证据。 Horticulture 是园艺学,不假,可是它在人类发展学上的含义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发展阶段,该阶段位于采集打猎社会之后,农业社会之前,是工具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从事农业的被动选择。那时人们半打猎,半播种,后者的成分大一点,其中有几千年的功夫都是这么过渡的,直到大量金属用于农具制造,完全改变生产方式之前,先民们都是用火来完成清理土地的,刀耕火种,就是那个时代的典型特征。有人称作轮作经济,也是刚刚能够生存的 Subsistence 经济,我国称作畲民经济,一直持续到南宋末年的改土归流。不过即使在今天的南方的深山里,仍然有刀耕火种的实践,不为别的,只因为火灰是一种很好的肥料。 因为我对寒食节的兴趣,让我对那个刀耕火种的年代也感兴趣,特别研读了 Nolan, P., Lenski, G. 的教科书《 Human Societies, an introduction to Macrosociology 》 (Paradigm Publishers, 2004, page 117) ,其中有 2 个章节是谈 Horticulture 的,分成低级和高级社会两个阶段,分析了现存的几十个 Horticulture 社区,难道是我看错了?我的书不在身边,但是我对其中的观点还是印象深刻的,其中的一个观点是 中国的刀耕火种社会持续时间晚(可能是因为资源丰富,燃料多),而文字出现早,因此远古民族的祖先崇拜得到记录和流传。这可能是中国社会祭祖文化流行而上帝崇拜不流行的重要原因。西方社会(主要是中东地区)也曾经经历过敬拜祖先的阶段,但那时没有发展出文字,所以没有保留下来,于是发展成一神崇拜和各种宗教。就此而论,因为资源丰富(可以从事刀耕火种更长时间),中国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和其他文明相比,慢了 2000 年。那么为什么各地文明发展突然又同步起来了呢?我个人认为,西周初年的那次全球变冷,导致生存条件恶化,逼迫中国的原住民快速向农业社会转化,标志是井田制的破产和农业工具的改进。当然,最后一点是我的推理。对于博文,我从来都是随手写作,这是不需要有人提醒我的地方。 至于寒食节的发生地点,我在前面的博文中刚刚进行了全面的考证,从火灾动力学的观点来说,烧死介之推的大火只可能发生在山西翼城绵山,不可能发生在山西介休绵山。有人拿当代流行观点来反驳我,我也可以拿山西人顾炎武的考证来反驳。信不信,看证据,不看炒作。 本来有两种科普,一种是把别人的观点加以改造,使之图像化,娱乐化,大家都看懂了,嗯,这是科普。还有一种,就是把最新的想法,介绍给别人,虽然不成熟,但是这是深度思考的结果,是用纯正的火灾动力学常识思考的结果,虽然看上去不那么合理,但是有可能代表一种全新的观念。这是我看戴蒙德教授的名作《枪、钢铁和细菌》的感受,也在准备材料,写一本关于《气候、火灾和社会》方面的作品。能够把枯燥的火灾,纳入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中,不也是很有趣的事情么?只是无知者的聒噪,实在不是那么好听。为什么人与人斗,会其乐无穷呢?我是感受不到其中的乐趣的。
34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千呼万唤始出来
热度 3 pengjiang 2011-10-14 22:12
终于把博客安家在科学网。最早接触到科学网是去年还在Department of Entomology, University of Georgia读Master的时候要做膜翅目体内激素调控的课题,需要促前胸腺激素(PTTH)方面的知识,于是google之。发现张天翼的博文中有对PTTH的发现历史,功能等有系统的总结,而这些博文来自于科学网。于是很是感叹科学网真是天外有天,藏龙卧虎。 在美国,最有名的论坛算是mitbbs了,几乎所有在美国的华人都会上这个网上社区,去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我经常驻足于学术学科中的生物版,和大家一起讨论已经回国的大牛们。在生物领域,当前最火爆的两位当属清华的施一公和北大的饶毅。大家无不感兴趣与二位大家的奋斗史,国内学术圈的现状。学习两位前辈的科学内核的同时,发现原来两位大家的博客都在科学网。这让我也动了在科学网建立博客的心。加上现在刚刚在Department of Horticulture, University of Georgia读Ph.D.一年级,这正是一个好的开始让自己有一个记录自己心情,科学进展,和大家讨论科学问题的好平台。期待在这里能够结交到让彼此科学事业进步的朋友!
1995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7: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