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兰科植物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小草坝的天麻 — 略谈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热度 7 saraca 2014-5-18 15:36
图1:我国人工种植的5种天麻形态图,摘自《天麻形态学》(周铉等,1985,科学出版社) 小草坝,位于昭通市的彝良县,是乌天麻的原产地。青山绿水的乡镇,随处可见街边房屋墙壁上贴满了“天麻种子、蜜环菌、接种”等天麻种植专业用语的广告。难怪有朋友说,小草坝有两宝:天麻和土蜂蜜。 天麻是在我国历代本草中列为上品。据1977年《中国药典》记载,“本品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的干燥块茎....用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高血压,耳源性眩晕。” 忆 儿时,母亲劳作辛苦,常觉头晕,姨妈们便会从昆明带一些天麻回来 。天麻略扁,长椭圆状, 表面 有不同形状的横纹,摸上去 硬邦邦的。正是这样类似于岩石般的天麻,需要浸泡软化,舂研成碎粒儿,与鸡蛋或肉末同蒸,睡前服用,还需避风免受凉才有效 。 天麻为一种具有菌根的多年生兰科植物, 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籽 约需三四年的光景 。它没有根与绿叶;种子萌发后,主要靠分解入侵其体内的蜜环菌丝而生活。这样的寄生模式注定了天麻大半辈子都处于黑暗的泥土中,唯有抽葶开花时,才会有一支花序如冲天的箭杆从地面钻出,形成一支直立的总状花序。《神农 本草 》曰:“春生苗,初出若芍药,独抽一茎,直上三四尺,如箭杆状,青赤色,故名赤箭。” 全世界的天麻属植物约20多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和澳洲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及寒温带地区,我国有5种。在利用和栽培方面,我国是天麻主产地,从云贵川至吉林省诸省区均有栽培。研究分析表明,天麻苷是天麻药效的主要成分,具有镇静和催眠的作用,对神经衰弱和头痛有显著疗效。小草坝是乌天麻的原产地,也是天麻种植产业的主要基地。作为一种兰花,天麻也可算作兰科经济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典范了。在人工种植技术尚未突破前,人们多以采集野生自然资源为主。然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科学家们潜心研究天麻的生长习性和形态发育,破解了天麻人工种植技术的关键密码 — 蜜环菌的分离与培养技术。这样,人们对天麻的利用就开始转向了人工规模化种植,既为当地百姓提供了一条发家致富的捷径,也为保护野生天麻的自然资源留下了可能。 回想30多年前,导师也曾跟随天麻种植专家周铉教授一起到小草坝蹲点,研究天麻的人工种植技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离不开基础科学研究,那就是通过野外观察和实验揭示天麻的生长周期,即 一粒种子从萌发到成苗以及到发育成熟开花结籽的生命 过程。它包括了种子萌发特性,幼苗生长条件,球茎形成过程,花序的发生与开花结果,胚胎发育、天麻与蜜环菌的共生关系等等。其中,蜜环菌的分离和培育是人工种植天麻的突破点。研究发现,从种子萌发到幼苗成长至开花结籽,天麻的一生(3-4年)都必须依赖于入侵其根茎内的共生真菌——蜜环菌。因此,蜜环菌的分离和培育就成了人工种植天麻的关键技术。 导师曾 提到过上世纪80年代初 艰难的工作条件,交通不便,大雪封山,天寒地冻,屋檐下的冰柱子有一尺多长,简陋的工作房窗子总是关不严。为了不错过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采集样品需要定点,有时候就上闹钟,夜里起来收集样品的。正是认真严谨的科研态度,才有了《天麻形态学》这样一本专业书籍。它清晰准确、图文并茂地地揭示了天麻一生的形态特征及其发育特点,还专门介绍了人工繁育天麻的技术要点。 听导师讲述的时候,我似乎看到了风雪交加,白雪皑皑的群山上,几个志同道合的青年科学家正致力于天麻生长过程的研究观察。正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 再冷再苦,研究组也花了10多年的时间,收集到研究天麻生长和种植的第一手实验数据和资料, 把天麻长达四年的生命周期及其生长特点研究清楚,为昭通天麻种植产业的规模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理论基础。时至今日,昭通天麻种植产业已蔚然成风,远近闻名,当地的天麻种植大户依旧对“周天麻”(周铉教授)崇拜有加。由于种植技术的成功运用,当地的天麻产量急剧上升,天麻由珍贵的上等药材,逐渐发展为家家户户桌上的小菜一碟,譬如素炒天麻片就是一道生脆可口的新菜肴。据说,把天麻煮熟了,也可以像吃洋芋那样用手抓着吃,令人大快朵颐,好不乐哉! 如 今 到了前辈工作过的地方,自然会有一种由衷的喜欢。 雨后的山林,空气清新,溪流潺潺,满目翠绿,有种说不出的重返自然的快乐。 不过,前辈们的努力帮助了一个地区建立了天麻的种植产业化,为山区百姓的勤劳致富提供了重要而实际的科学指导作用。相比较而言,我们目前所从事的基础科学研究,除了为“人类知识宝库添砖加瓦”外(注:这是研究生刚入学时,导师郑重其事地说基础研究的社会意义),也期待着某一天能有所应用于社会发展。 行走于小草坝的盘山公路上,一对身穿当地服装的老太太正好从草坝镇赶集回来。她俩对我们停留路边拍花看草的情景有说不出的疑惑;我对他们当地天麻种植情况也有一肚子好奇。然而,一阵寒暄过后,老人告诉我,现在种植天麻也不容易,因为天麻种植不仅需要荒坡,还需要砍麻栎树做栽培基质。目前政府不倡导开荒种植,更不允许破坏森林,麻栎树桩变得很难找到。面对老太太的惆怅,我想是不是可以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新的科学进展,更新天麻种植技术,将其搬入人工温室实现规模化生产更好呢? 图2:小草坝采集工作中,途遇两位当地的老太太:你有一脸的困惑,我也有一肚子的好奇。 图3:导师送给我的书。
个人分类: 认识植物|7550 次阅读|12 个评论
[转载]浙江兰科植物名录
grantlujiang 2013-11-11 22:41
浙江兰科植物名录 在此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2e2ff4010110hc.html 基础上编辑。 1、无柱兰属 无柱兰 Amitostigma gracile (Bl.) Schltr. 卵叶无柱兰 Amitostigma hemipilioides (Finet) T. Tang et F. T. Wang 大花无柱兰 Amitostigma pinguiculum (Reichenb.f. et S.Moore) Schltr. 2、开唇兰属 花叶开唇兰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Wall.) Lindl. 浙江开唇兰 Anoectochilus zhejiangensis Z.Wei et Y.B.Chang 3、竹叶兰属 竹叶兰 Arundina graminifolia (D.Don) Hochr. 4、白芨属 白芨 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enb.f. 5、石豆兰属 广东石豆兰 Bulbophyllum kwangtungense Schltr. 齿瓣石豆兰 Bulbophyllum levinei Schltr. 斑唇卷瓣兰 Bulbophyllum pectenveneris (Gagenp.) Seidenf. 浙杭卷瓣兰 Bulbophyllum quadrangulatum Tsi 毛药卷瓣兰 Bulbophyllum omerandrum Hayata 瘤唇卷瓣兰 Bulbophyllum japonicum Makino 6、虾脊兰属 泽泻虾脊兰 Calanthe alismaefolia Lindl. 虾脊兰 Calanthe discolor Lindl. 钩距虾脊兰 Calanthe graciliflora Hayata 反瓣虾脊兰 Calanthe reflexa (Kuntze) Maxim. 无距虾脊兰 Calanthe tsoongiana Tang et Wang 7、头蕊兰属 银兰 Cephalanthera erecta (Thunb.) Bl. 金兰 Cephalanthera falcata (Thunb.) Lindl. 8、黄兰属 黄兰 Cephalantheropsis gracilis (Lindl.) S.Y.Hu 8、独花兰属 独花兰 Changnienia amoena Chien 9、隔距兰属 大序隔距兰 Cleisostoma paniculatum (Ker-Gawl.) Garay 蜈蚣兰 Cleisostoma scolopendrifolium (Makino) Garay 10、杜鹃兰属 杜鹃兰 Cremastra appendiculata (D.Don) Makino 11、兰属 落叶兰 Cymbidium defoliatum Y.S.Wu et S.C.Chen 建兰 Cymbidium ensifolium (Linn.) Sw. 蕙兰 Cymbidium faberi Rolfe 多花兰 Cymbidium floribundum Lindl. 春兰 Cymbidium goeringii (Reichenb.f.) Reichenb.f. 线叶春兰 Cymbidium goeringii var. serratum (Schltr.) 寒兰 Cymbidium kanran Makino 兔耳兰 Cymbidium lancifolium Hook.f. 墨兰 Cymbidium sinense (Jackson ex Andr.) Willd. 12、杓兰属 扇脉杓兰 Cypripedium japonicum Thunb. 13、肉果兰属 血红肉果兰 Cyrtosia septentrionalis (Reichenb.f.) Garay (红果山珊瑚) 14、石斛属 细茎石斛 Dendrobium moniliforme (Linn.) Sw.(泰顺乌岩岭) 铁皮石斛 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 黄花石斛 Dendrobium tosaense Makino 梵净山石斛 Dendrobium fanjingshanense ----新记录(遂昌九龙山) 黄石斛 Dendrobium catenatum Lindley,(天台,仙居,鄞县) 15、厚唇兰属 单叶厚唇兰 Epigeneium fargesii (Finet) Gagnep.(永嘉龙湾潭) 16、火烧兰属 尖叶火烧兰 Epipactis thunbergii A.Gray 17、毛兰属 高山毛兰 Eria reptans (Franch. et Savat.) Makino 小毛兰 Eria sinica 18、美冠兰属 美冠兰 Eulophia graminea Lindl. 19、盆距兰属 中华盆距兰 Gastrochilus sinensis Z.H.Tsi 20、天麻属 天麻 Gastrodia elata Bl.(文成石垟林场、临安天目山) 21、斑叶兰属 大花斑叶兰 Goodyera biflora (Lindl.) Hook.f. 光萼斑叶兰 Goodyera henryi Rolfe 高斑叶兰 Goodyera procera (Ker-Gawl.) Hook. 斑叶兰 Goodyera schlechtendaliana Reichenb.f. 绒叶斑叶兰 Goodyera velutina Maxim. 绿花斑叶兰 Goodyera viridiflora Bl. 22、玉凤花属 毛葶玉凤花 Habenaria ciliolaris Kraenzl. 鹅毛玉凤花 Habenaria dentata (Sw.) Schltr. 湿地玉凤兰 Habenaria humidicola Rolfe 线叶十字兰 Habenaria linearifolia Maxim. 南方玉凤花 Habenaria malintana (Blanco) Merr. 裂瓣玉凤花 Habenaria petelotii Gagnep. 丝裂玉凤花 Habenaria polytricha Rolfe 十字兰 Habenaria schindleri Schltr. 23、角盘兰属 叉唇角盘兰 Herminium lanceum (Thunb. ex Sw.) Vuijik 24、槽舌兰属 短距槽舌兰 Holcoglossum flavescens (Schltr.) Z.H.Tsi 25、羊耳蒜属 镰翅羊耳蒜 Liparis bootanensis Griff. 长苞羊耳蒜 Liparis inaperta Finet 见血清 Liparis nervosa (Thunb. ex Murray) Lindl. 香花羊耳蒜 Liparis odorata (Willd.) Lindl. 长唇羊耳蒜 Liparis pauliana Hand.-Mazz. 26、钗子股属 纤叶钗子股 Luisia hancockii Rolfe 27、沼兰属 浅裂沼兰 Malaxis acuminated D.Don 阔叶沼兰 Malaxis latifolia J.E.Smith 小沼兰 Malaxis microtatantha (Schltr.) Tang et Wang 28、葱叶兰属 葱叶兰 Microtis unifolia (Forst.) Reichenb.f. 29、风兰属 风兰 Neofinetia falcate (Thunb. ex A.Murray) H.H.Hu 30、兜被兰属 二叶兜被兰 Neottianthe cucullata (Linn.) Schltr. 31、象鼻兰属 象鼻兰 Nothodoritis zhejiangensis Tsi 32、鸢尾兰属 鸢尾兰 Oberonia japonica (Maxim.) Makino 33、山兰属 长叶山兰 Oreorchis fargesii Finet 34、阔蕊兰属 长须阔蕊兰 Peristylus calcaratus (Rolfe) S.Y.Hu 狭穗阔蕊兰 Peristylus densus (Lindl.) Santop. et Kapad. 阔蕊兰 Peristylus goodyeroides (D.Don) Lindl. 35、鹤顶兰属 斑叶鹤顶兰 Phaius flavus (Bl.) Lindl. 鹤顶兰 Phaius tankervilliae (Air.) Bl. 36、石仙桃属 细叶石仙桃 Pholidota cantonensis Rolfe 石仙桃 Pholidota chinensis Lindl. 37、舌唇兰属 大明山舌唇兰 Platanthera damingshanica K.Y.Lang et H.S.Guo 密花舌唇兰 Platanthera hologlotis Maxim 舌唇兰 Platanthera japonica (Thunb.) Lindl. 尾瓣舌唇兰 Platanthera mandarinorum Reichenb.f. 小舌唇兰 Platanthera minor (Miq.) Reichenb.f. 筒距舌唇兰 Platanthera tipuloides (Linn.f.) Lindl. 38、独蒜兰属 台湾独蒜兰 Pleione formosana Hayata 39、朱兰属 朱兰 Pogonia japonica Reichenb.f. 40、萼脊兰属 萼脊兰 Sedirea japonica (Linden et Reichenb.f.) Garay et Sweet 短茎萼脊兰 Sedirea subparisshii (Z.H.Tsi) Christenso 41、苞舌兰属 苞舌兰 Spathoglottis pubescens Lindl. 42、绶草属 绶草 Spiranthes sinensis (Pers.) Ames 43、带唇兰属 带唇兰 Tainia dunnii Rolfe 45、蜻蜓兰属 小花蜻蜓兰 Tulotis ussuriensis (Regel et Maack) Hara 46、旗唇兰属 旗唇兰 Vexillabium yakushinense (Yamamoto) F.Maekawa 47、宽距兰属 宽距兰 Yoania japonica Maxim.
3931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0中国药典收载的兰科药用植物
热度 1 dingchch 2013-9-25 22:48
2010中国药典收载的兰科药用植物涉及到白及、石斛、天麻、杜鹃兰、独蒜兰属等五个属。具体请看附件。希望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有益之参考。 白及 .pdf 山慈菇. pdf 石斛 .pdf 石斛夜光丸 .pdf 天麻 .pdf 半夏天麻丸 .pdf 全天麻胶囊. pdf 铁皮石斛 .pdf 天麻钩藤颗粒 .pdf 天麻祛风补片 .pdf 天麻首乌片. pdf 天麻头痛片. pdf 天麻丸. pdf
2590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著名兰科植物专家程式君教授逝世
热度 1 liaojp 2012-11-14 14:47
國際著名蘭科植物專家、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人員、澳門濠江中學精英校友、前澳門市政廳組織培養實驗室的創建者和主管程式君 ( CHENG SEK KUAN 或 CHENG SHI JUN ) ,已於2012年11月 11 日1 9 時30分 在澳門山頂醫院 因病逝世,享年77歲。 根據逝者 生前 “一切從簡 、回歸自然 ” 的 遺願,定於 2011年11月 17 日 15 時 30分 在澳門鏡湖殯儀館 壽仁 堂舉行簡單告別儀式,火化 後骨灰將灑於 廣州龍洞附近的火爐山巔、 俯視曾經與丈夫一起貢獻了大半個生命的 中國科學院 華南植物園。 特此敬告諸親友及海內外同行。 丈夫 唐振緇 攜:女 唐靜瑟 子 唐南曾 婿 許季遠 媳 謝瑜 外 孫 許晗 孫 唐駿元
3274 次阅读|1 个评论
“红玫瑰与白玫瑰”之绶草
热度 2 saraca 2012-8-8 22:22
图1:开紫红色花的绶草。 在香格里拉地区,仅在一寸见方的高山草甸上,就可看到一株株开红花和白花的绶草Spiranthes sinensis。它们相距不远,仅从这块草地跨过一溪涧到了另一块草地,各据一方。当然,作为中间过渡的粉花也可在白花和红花绶草中发现。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自然现象。众所周知,雄孔雀开屏是为了获得异性的青睐;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为了迎合传粉昆虫的嗜好。那么,有了红花绶草,为什么还会出现白花绶草呢?更何况,还有两者兼而有之的过渡色:粉花绶草。 红白两种颜色的绶草出现在同一生境,令人想起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娶了红玫瑰,白玫瑰是衣服上的饭粒儿;娶了白玫瑰,红玫瑰是心头上的朱砂痣。在传份者的心目中,它是更喜红花绶草呢,还是偏爱白花绶草?在此选择中,竟然还出现了暧昧的粉色。 图2:开粉色花的绶草。 图3:开白花的绶草。 话说回来,绶草是一种很常见的兰草。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除了西北荒漠地区外,在海拔200-3400米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都可发现其芳踪。 说它是草,一点也不为过。林缘路边,高山草甸,溪流河畔的草丛中,只要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一株或两株与众不同的绶草。瞧,几枚绿叶全集中在根部,中央挺出一支开满小花的茎干,娇小玲珑,亭亭玉立,与身边的杂草一般高。叶子条形类似禾草,总状花序顶生,密布数朵小花,如同穗子,怪不得可混迹于草。 当然,别忘了,它可不是一般的草,再怎么说也是一株兰草。仔细观察,绶草的花儿虽小,然而,兰花特征很明显:下位子房、被萼片、侧萼片、唇瓣皆具,热衷于兰花的爱好者看到它,肯定会惊喜地说:哇,绶草开花了! 绶草,中文名非常妥帖恰当。顾名思义,如绶带一般的草。这是指绶草的花儿在穗状花序上的分布很有规律,呈一条螺旋状扭转排列。完全开放的绶草,其花如一条自上而下顺时针自然下垂的绶带,很别致,也很神奇。这种独特的排列方式在植物学拉丁名中也有相应的体现,属名spiranthes的词根spiral就具有螺旋的意思。当然,其种加词sinensis,仅表明绶草的模式标本采自中国,具体地说,来自广东。 全世界范围内,绶草分布广泛,从俄罗斯、蒙古等温带地区到热带的东南亚地区,再延至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其生境相应丰富多样。因此,在植物的形态和颜色上,如叶子形态、花色、毛被等方面就会因对具体环境的适应产生不同的变异。在物种长期分化过程中,有了不同的演化方向。 中文版的《中国植物志》针对这些地区个体变异现象,将其处理为一个种。然而,英文版的《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则将这些变异个体区别开来,处理为3个种。开红花的是绶草,白花类则包括了香港绶草和宋氏绶草,后两种还是中国特有种。从植物分类学家的处理可看出,绶草作为一种分布广泛的物种来说,也存在“橘生淮北则为橘,生于淮南则为枳”的物种分化过程。但至于先有红花还是白花或粉花,每种花色的绶草的变异过程及其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则是令植物学家感兴趣的研究话题。
个人分类: 出差在外|7547 次阅读|4 个评论
兰科植物种子形态
ForrestLai 2012-5-7 12:36
兰科植物种子形态
兰科植物种子细小如 “ 粉尘状 ” ,大小为 0.15-6mm ,质量常不超过 1μg ,一颗蒴果 ( 香荚兰属为荚果 ) 常含 100,000 粒种子,最低 6000 粒 ( 见于地生兰 ) ,最高可达 4,000,000 ,如 Cycnoches 和 Anguloa ( Ziegler , 1981) 。种子通常无胚乳,成熟时外珠被的单层细胞在胚周围形成松散的鞘或被膜。其形状多样,但球形具翅或丝状种子相对胚所占比例较大的卵形或椭圆形种子 ( 多见于地生兰 ) 更适合长距离传播。尽管兰科种子极易被风传播,并具一定的耐旱性,但其长时间停留在空气中胚是否受到损伤目前尚无定论 (Dressler, 1993; Molvray Chase, 1999) 。 Beer (1863) 首次对兰科植物种子形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种子形态在不同亚科间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 ( 图 1) 。而近年来研究者则在寻找对重建系统发育关系有用的种子形态性状及针对不同类群特定的性状,各亚科种子形态特征见表 1 。 Clifford Smith(1969) 首次提出种皮分析方法并对树兰亚科 49 个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种皮形态在属以上水平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 Barthlott (1976) 利用扫描电镜 (SE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对 58 个属的种子形态分析,证明种子形态在族、亚族水平具有系统学意义,并且在属级水平仍然具有分类学价值。 Arditti et al. (1979) 对种子和胚的大小和体积做定量分析,验证了美国本土杓兰属 ( Cypripedium ) 和兜兰属 ( Paphiopedilum ) 二者的关系。而近年 Swamy (2004) 对兰属 ( Cymbidium ) 种子形态做了扫描电镜分析, Tsutsumi et al. (2007) 对日本本土羊耳蒜属 ( Liparis ) 分子系统学和种子形态学进行了比较分析, Gamarra et al. (2010 , 2012) 通过对红门兰亚族 (subtribe Orchidinae) 种子微形态学研究,表明内种皮平周壁表面纹饰、种子形状和顶细胞垂周壁的几个特征在红门兰亚族种上水平具有分类学价值。同样在其它开花植物 ( 如 Phyllocladus , Phyllocladaceae ; tribeMassonieae , Hyacinthaceae; Veronica , Plantaginaceae ; Moehringia , Caryophyllaceae) 中不同作者得出了相同结论 (Gamarra et al., 2010) 。这些研究表明种子形态特征对属间分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Summary of subfamilial distribution of seed characters Apostasioideae 种子小;具坚硬、较厚的种皮;三蕊兰属在一端或两端具球状凸起; Cypripedioideae 种子大;成熟时具两个明显珠被;椭球形或梭形;细胞大小和种子形状不显著,无表面纹饰;碗兰属具坚硬、较厚种皮,多为鸟类传播种子; Orchidoideae 种子较厚,具最小的种子 ( Disa sp.) ;梭形或卵形,细胞少;内侧细胞极度拉长;表面纹饰仅限于相对简单的脊; Vanilloideae 种子坚硬、晶体状以适应鸟类传播;一些属种子中部具翅;在一些较原始属中种子成熟时具两层细胞,里层细胞减少不甚明显;其它分支种子形态多样,无法分组; Epidendroideae 种子成熟时具一层珠被;常梭形或椭圆形,丝状种子也较常见,也有呈膨胀的球形种子;种子黏着壁被膜质层;纹饰发达多样,种子表面有时被蜡质层。 表1 兰科各亚科种子形态特征 Figure 1 Orchid seeds (Beer, 1863)
9124 次阅读|0 个评论
植物随摄(17) - 兰花一朵
热度 3 circler 2011-12-6 13:59
植物随摄(17) - 兰花一朵
九寨沟见到的一种兰科植物,广布红门兰,据说分类地位变来变去,且不管它,就默认是红门兰属的吧。 植物名字一旦扯到“广布”二字就会真的很广布,哪里都能见到,这个在Tsinling地区也会有很多。
个人分类: 摄影|3135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