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符号替代特定对象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符号为什么能指代特定对象,与符号相关的6个对象及关系
热度 4 hongkunhui 2011-10-26 16:32
符号为什么能指代特定对象,与符号相关的6个对象及关系
一、符号的界定 所谓符号就是指人工制造,人为约定的可以在信息层次通达或替代特定对象的信息与载体结合的对象”。 二、符号的四个组成部分 对符号组成的理解可以分成二种角度四个方面:其一,从“物”的角度的理解。符号的载体及构成形式是“物”它是客观存在的对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不是虚在而是实在对象。其二,从信息存在的角度的理解。符号的载体虽然是“物”但它不是以物的功能为主的,它以发挥信息对象的功能为主,而载体的 “物”其实是被借用的,载体负载和转载的功能性存在即信息才是符号的主要功能。所以,很多人往往把符号归类信息对象,而不归类为“物”的对象。符号的本质就是一个在信息层次替代特定对象的载体与信息统一存在的对象。从物和信息二个角度来分析符号的组成,可以把符号分成四个方面: (1)符号的载体部分。指“物”“质料”或“要素”的部分,即载体由什么物质,能量对象或要素作为载体,符号的载体可以由物理、化学等层次的实体对象作为载体,符号“物”的部分都是客观的物质或能量存在,或是在物质能量基础上形成的其他层次的对象。 (2)符号载体内部要素之间的组成形式、结构。结构可以是多层次的,最主要的是时间和空间结构。物的对象和物的结构都是符号的载体部分。 (3)符号包含或负载的信息内容(语义)。信息是一种可以被物质载体负载或转载的功能性对象,是非实体性存在。本体论层次的信息对象及信息语义是信源对象存在状态内容的映射、显示。在只考虑一个层次的功能的情况下信息语义内容的就是信源对象结构的映射或结构的转载。认识论层次的信息对象的语义内容是信源、信道和信宿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主客体关系内容的双向的映射的产物。符号信息可以在本体论信息对象中使用,也可以在认识论信息对象中使用。 (4)符号包含或负载的信息的语用(功用)。指信息对信宿发挥的作用,信息语用在没有作用于信宿之前是潜在的。 三、符号为什么能指代特定对象,与符号相关的 6 个对象及关系 人类认识过程中多个主体认识同一客体涉及的六个环节(对象)与符号图示: 说明: 1 、客体存在,指任何存在者。这里的客体( 1 )可以是物质、能量的实体存在者,( 2 )也可以是与特定载体结合的信息存在者,还可以是代表特定对象的符号存在者,可以是静止的对象,也可以是动态的对象。也可以是客体对象的整体存在或是对象局部某一方面的属性,可以是无生命的对象,还可以是有能动性的智能主体; 2 、实践中介存在,指人类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存在。在实践中介中客体通过物质、能量或信息作用于主体,主体通过自身的行为作用于客体,彼此的相互作用是双向的。分成个体的实践中介和群体的实践中介。 3 、主体存在,指个体或群体主体的身体存在(包含主体心理存在)。 4 、主体的心理存在,存在于主体内部,指通过感官和大脑的神经系统的生理或心理的信息处理的活动产生的精神现象对象,心理存在从内容上是对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存在的能动的反映,其实质是负载于神经系统载体中的信息存在。 5 、公共经验存在,指对不同主体面对同一客体对象的作用产生的心理内容的共性内容的抽象与命名,公共经验存在于个体的心理活动中,一旦与特定的载体结合后(如与特定符号结合)可以存在于符号包含的内容中即独立存在于主体之外的符号中。公共经验形成的前提是,同一物种的信息加工机制相同或大致相同。在相同的客体信息输入大脑后,主体的信息处理中产生相同或大致相同的心理活动内容(显意识内容或心理体验)。同一物种的信息处理,指人类之间的大脑的信息处理机制大体相同,情况类似于同一型号的计算机和使用相同软件的情况下,在相同的键盘输入情况下产生相同的信息处理结果一样。不同物种之间的信息处理一般不存在公共经验问题。 6 、符号存在,指对象的信息替代物,具有所指和能指特定对象的功能。符号对象可以存在于主体之外,即外化与特定的音、形、或其它载体结合而存在。符号还可以内化与主体的心理活动内容结合,二者在信息层次上捆绑在一起,在主体的心理活动中彼此牵连,即一个对象的呈现牵连另一对象也同时或继时呈现,于是产生彼此之间的替代关系。最终,可以用符号的操作代替它指代的对象的操作,用符号之间的关系代替具体对象之间的关系来处理信息。 图中的 1 与 2 是客体与实践的关系, 2 与 3 是实践与主体关系, 1 与 4 构成心物关系,心是物的信息内容的映射或反映。 3 与 4 是身心关系,没有身就没有心,身支撑着心,心指导身及行为。 4 、 5 、 6 组成心符关系, 4 与 5 是个体经验与公共经验的关系,公共经验存在于个体经验之中, 5 与 6 是公共经验与符号的关系,符号的所指是约定俗成中的公共经验信息。符号可以内化,是心理活动中的符号存在,图中的关系 1 → 2 → 3 → 4 → 5 → 6 ,是符号的内化,心理中的符号以人脑的动态神经元集群活动为载体。符号也可以是客观的人体之外的客体符号。由客观的物质能量为载体所负载,成为客体符号,图中的关系 6 → 1 是符号的外化,是符物关系。主体符号与客体符号之间的关系是二者信息内容一致,载体不同而已。 4AI,4BI,4NI 是我心与它心关系。 需要指出,没有掌握符号体系的主体(如没有掌握语言的原始人类)不可以通过符号来交流心理信息,彼此的经验也不能交流与共享,隔代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更不可能。 一般情况下与符号相联系的主体的心理活动就是思维活动。符号是人类思维的信息载体,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中介,是人类知识的载体,符号形成的体系构成人类的知识体系。使用符号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本质区别。符号存可以作为信息客体再次和反复进入个体主体内部。符号的使用使人们的思维成果可以外化,可以在人之间交流,共享信息,可以在信息层次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动物之间不可能大量交换彼此的心理活动内容,只能以外显的行为来交流心理信息)。符号的使用可以使人类在一个更大的社会层次中形成社会思维,个人的思维成果对社会思维产生贡献,社会思维的结果反作用于个人。符号信息在网络上的使用,使全球以网络为信息传递基础形成一个全球思维的系统。
个人分类: 创造性思维研究|10152 次阅读|2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2: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