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研助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暨南大学医学院老年免疫学研究所高薪招聘PI、博士后、科研助手等
guobingchen 2018-12-28 11:18
暨南大学,简称暨大(英语:Jinan University,缩写为 JNU),是一所校本部位于中国广州市的大学,暨南大学是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直属的综合性大学,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原“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其在华侨、华文教育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也是第一所招收外国留学生的中国高校;素有“华侨最高学府”的美誉。 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老年免疫研究所是新近成立的,以抗衰老为主要研究目标,以机体的免疫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免疫应答、细胞衰竭、DNA损伤、能量代谢、线粒体功能、蛋白质相互作用和肠道微生态等不同角度深入阐述衰老的分子机制,对衰老和老年相关的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常见疾病开展了发病机制和临床转化研究,旨在从免疫学方向为老年科学进步和老年健康保健做出贡献。目前已经聚集了一批高水平PI,成立了免疫衰老研究团队、线粒体研究团队、细胞代谢研究团队、肿瘤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团队、生物大数据研究团队和DNA修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团队等多个研究团队。研究所已与美国NIH老年医学研究所、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科罗拉多大学、埃梅里大学、澳大利亚联邦科工委和挪威奥斯陆大学等国际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 为了研究所的进一步发展,现招聘以下英才。 一、PI 全职引进的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拥有正式教学科研职位的杰出人才或优秀博士、博士后,或全职引进的国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副高级以上职务的杰出人才。研究方向为老年科学、免疫学和生物信息学等。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以当年12月31日为计算截止日),且近五年科研成果符合下列条件的一项: 1. 在《Science》、《Nature》、《Cell》或SCI 影响因子20以上的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或者在影响因子大于10的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本人排名第一或为通讯作者; 2.自然科学类,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中国科学院JCR 1区或者在本学科权威期刊上(各学科通过学校认证的期刊列表)发表6篇及以上学术论文; 3.所发表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学术论文经SCI、EI、SSCI、AI&HCI检索,单篇近五年被其他人引用50次以上; 4.广东省青年珠江获得者、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或同级别省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 5.其他学术地位、水平与此相当的人选。 待遇 教授待遇面谈,具体情况一人一事一议。 副高者年薪税前26万元。科研启动经费50万元。住房待遇:提供税前50万元的购房补贴与安家费。租房补贴:学校提供每月2000元的租房补贴,时间为3年。享受高等学校福利待遇及每年一次体检。子女可按规定入读暨南大学附属幼儿园及小学。 特别欢迎四青人才( 青年千人、国家优青、青年长江、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 )落地。本研究所将积极协助申报,争取最大化科研启动和个人待遇。有意者请直接将简历发至 guobingchen@jnu.edu.cn 二、陈国兵教授团队招聘 陈国兵教授为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老年免疫研究所创办人,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博士后指导老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学分会衰老基础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美国免疫学会会员、美国老年医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免疫衰老、免疫识别、免疫记忆的表基因调控机制等。目前承担国自然应急项目、地区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等多项研究项目,科研经费充足(超过800万)。因科研需要,诚聘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技能、热爱科研、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心的英才加盟。 (一)、科研助手:1名 基本要求: 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老年医学、基础医学等学科毕业博士生,年龄在35周岁以下,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和实验室管理能力,有peer review研究论文发表经验,英文写作能力佳,热爱科研,责任心强,具团队合作精神。 岗位职责: 独立完成和参与相关课题研究,发表高水平论文;协助管理实验室,协助或独立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视导师资格而定);协助课题组申请、独立申请各种研究课题、基金和专利 薪资待遇: 符合暨南大学人才引进条件的按照学校提供的条件提供年薪制待遇(20-50万年薪不等,25-50万科研启动经费,25-50万购房补贴)、高校事业单位福利待遇、住房补贴、公费医疗等优厚待遇。 附暨南大学人才引进要求简略信息 人才引进副教授要求 1.在影响因子大于10的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本人排名第一或为通讯作者; 2.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中国科学院JCR 1区或者在本学科权威期刊上(各学科通过学校认证的期刊列表)发表6篇及以上学术论文; 3.所发表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学术论文经 SCI、EI、SSCI、AI&HCI 检索,单篇近五年被其他人引用50次以上; 4.广东省青年珠江获得者、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或同级别省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 5.其他学术地位、水平与此相当的人选。 人才引进副教授待遇 年薪税前26万,科研启动经费50万,购房补贴50万,租房补贴2000/月,共3年。 人才引进讲师/助理研究员要求 1.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中国科学院JCR 1区或者在本学科权威期刊上(各学科通过学校认证的期刊列表)发表3篇及以上学术论文; 2.所发表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学术论文经 SCI、EI、SSCI、AI&HCI 检索,单篇近五年被其他人引用30次以上; 3. 获国家三大奖二等奖以上(排名前3)、省部级科研成果奖二等奖以上(排名第1); 4.其他学术地位、水平与此相当的人选。 人才引进讲师/助理研究员待遇 年薪税前21万,科研启动经费20万,购房补贴20万,租房补贴1500/月,共3年。 不符合人才引进条件的,按照普通高校高校教师(讲师或助教)招聘入职。符合条件者,将积极推进职称申报。获得高水平科研成果者,有优厚科研激励奖励。可根据需要交流至国际合作兄弟院校进行培训和科研合作。子女可按规定入读暨南大学附属幼儿园及小学。 (二)、博士后:常年有效 基本要求: 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老年医学、基础医学、生物信息学等学科毕业博士生,博士毕业2年以内,年龄在35周岁以下,具有独立工作能力,能够保证在站期间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在中科院SCI分区表2区及以上期刊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通讯作者/共同通讯作者发表过peer review研究论文,英文写作能力佳,热爱科研,对科研工作有浓厚的兴趣,责任心强,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抗压能力,具团队合作精神,身心健康。外籍博士后需在世界排名前200名的高校(不含境内,排名以当年《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为准)获得博士学位。 岗位职责: 独立完成和参与相关课题研究,发表高水平论文;协助指导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独立或协助课题组申请各种研究课题、基金和专利。 薪酬待遇 1)、工资待遇。暨南大学目前实行博士后绩效工资制度,基本工资分为I级(20万每年),II级(25万每年)和III级(35万每年)。博后在站期间发表JCR-1区论文或主持国家级项目,即可享受并补发相应绩效工资。学校同时提供租房租金补贴2000元/月。博士后享受学校公费医疗待遇,子女可按规定入读暨南大学附属幼儿园及小学; 2)、科研成果奖励。在站期间协助申报国自然青年项目。优秀者可以申报“珠江人才计划”海外博士后资助项目引进,详见: https://gs.jnu.edu.cn/5e/03/c900a155139/page.htm 。博士后在站期间获得高水平科研成果,符合奖励条件的,每项奖励5万元; 3)、国际交流资助。博士后根基科研实际需要,可申请带薪进行3-6个月的合作院校的出国(境)访学,资助经费:出国3万元/次,出境1万元/次。国际学术会议1-3万元/次。 4)、职称评定、留校工作。博后在站期间可以申报正高、副高职称。学校将博士后研究人员作为学校遴选、培养高水平青年教师的重要途径。达到III级要求的博士后,有优先留校工作机会。详细待遇参见: https://gs.jnu.edu.cn/902/list.htm , 研究方向: 1)、免疫识别模式及机制研究,1名。将在国自然地区基金重点项目资助下开展抗原特异性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组学的高通量鉴定及功能研究。有免疫学、高通量测序文库制备、单细胞高通量制备、细胞稳定转染及细胞株制备等一项或多项经验者优先考虑。 2)、人体衰弱细胞与分子标记物的筛选与鉴定,1名。将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资助下开展衰弱患者生命科学多组学高通量筛选的研究。有免疫受体组学、ATAC-seq、外泌体高通量检测、肠道菌群组学检测等一项或多项经验者优先考虑。 3)、自噬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1名。将在暨南大学-奥斯陆大学国际合作基金的资助下开展相关研究。奥斯陆大学方飞教授为合作指导导师。将有一年挪威奥斯陆大学的科研合作机会。有AD相关经验、基因修饰小鼠饲养和实验研究、小鼠神经行为学实验等一项或多项经验者优先考虑。 4)、生物医学大数据管理和人工智能分析研究,1名。将在上述基金资助下开展生命科学多组学高通量数据的分析、数据挖掘和数据库建立及管理研究工作。本方向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工委罗钧洪研究员联合培养,有一半的机会可以在澳大利亚培训和工作。有生物信息学经验、编程能力强者优先考虑。 5)、其他研究方向,常年开放。本课题组长期开放老年科学、免疫学方向的博士后位置。申请者可自带课题,课题组提供经费和技术指导支持,实现您的科研梦想。也可申请开展本课题组其他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免疫应答及免疫记忆形成过程中的表基因调控机制、衰老过程中表基因调控的变化、免疫记忆形成的分子机制等。 (三)、实验员 岗位职责 协助课题组完成科研实验;负责管理和饲养课题组小鼠及基因型鉴定等相关工作。 招聘条件 1、生物学或医学相关专业全日制硕士毕业; 2、年龄在30周岁以下,身心健康、具有全职独立工作能力; 3、热爱科研,对科研工作有浓厚的兴趣,责任心强; 4、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其中一人必须有小鼠动物实验经验,有小鼠饲养经历和基因型鉴定经验者优先; 6、其中一人必须有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经验; 7、有神经行为学动物实验经验者优先。 工资待遇 按照学校及学院聘用制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应聘方式 1、应聘者将个人简历、学历学位证书及其他相关个人材料电子版发送至联系人电子邮箱,邮件主题请命名为“姓名+应聘材料”。个人简历请作为一个单独文件,其它相关证书材料等请合并为一个单独PDF文件; 2、初选入围者将通知面试时间和内容,未通过初选者不再另行通知,应聘材料恕不退还; 申请方式 有意者请将申请信、个人简历和研究计划(仅限自主定题博士后申请者)发送到 guobingchen@jnu.edu.cn ,邮件标题注明:本人姓名+应聘岗位+毕业院校
个人分类: 教书育人|1306 次阅读|0 个评论
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高薪招聘博士后、科研助手等
guobingchen 2018-11-5 08:57
暨南大学,简称暨大(英语:jinan university,缩写为 jnu),是一所校本部位于中国广州市的大学,暨南大学是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直属的综合性大学,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原“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其在华侨、华文教育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也是第一所招收外国留学生的中国高校;素有“华侨最高学府”的美誉。 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老年免疫研究所是新近成立的,以抗衰老为主要研究目标,以机体的免疫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免疫应答、细胞衰竭、dna损伤、能量代谢、线粒体功能、蛋白质相互作用和肠道微生态等不同角度深入阐述衰老的分子机制,对衰老和老年相关的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常见疾病开展了发病机制和临床转化研究,旨在从免疫学方向为老年科学进步和老年健康保健做出贡献。目前已经聚集了一批高水平pi,成立了免疫衰老研究团队、线粒体研究团队、细胞代谢研究团队、肿瘤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团队、生物大数据研究团队和dna修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团队等多个研究团队。研究所已与美国nih老年医学研究所、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科罗拉多大学、埃梅里大学、澳大利亚联邦科工委和挪威奥斯陆大学等国际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为了研究所的进一步发展,现招聘以下英才。 一、PI 全职引进的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拥有正式教学科研职位的杰出人才或优秀博士、博士后,或全职引进的国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副高级以上职务的杰出人才。研究方向为老年科学、免疫学和生物信息学等。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以当年12月31日为计算截止日),且近五年科研成果符合下列条件的一项: 1. 在《science》、《nature》、《cell》或sci(影响因子20以上)的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或者在影响因子大于10的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本人排名第一或为通讯作者; 2.自然科学类,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中国科学院jcr1区或者在本学科权威期刊上(各学科通过学校认证的期刊列表)发表6篇及以上学术论文; 3.所发表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学术论文经sci、ei、ssci、a&hci检索,单篇近五年被其他人引用50次以上; 4.广东省青年珠江获得者、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或同级别省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 5.其他学术地位、水平与此相当的人选。 待遇 教授待遇面谈,具体情况一人一事一议。 副高者年薪税前26万元。科研启动经费50万元。住房待遇:提供税前50万元的购房补贴与安家费。租房补贴:学校提供每月2000元的租房补贴,时间为3年。享受高等学校福利待遇及每年一次体检。子女可按规定入读暨南大学附属幼儿园及小学。 特别欢迎四青人才( 青年千人、国家优青、青年长江、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 )落地。本研究所将积极协助申报,争取最大化科研启动和个人待遇。有意者请直接将简历发至 guobingchen@jnu.edu.cn 二、陈国兵教授团队招聘 陈国兵教授为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老年免疫研究所创办人,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博士后指导老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学分会衰老基础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美国免疫学会会员、美国老年医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免疫衰老、免疫识别、免疫记忆的表基因调控机制等。目前承担国自然应急项目、地区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等多项研究项目,科研经费充足(超过800万)。因科研需要,诚聘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技能、热爱科研、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心的英才加盟。 (一)、科研助手:1名 基本要求: 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老年医学、基础医学等学科毕业博士生,年龄在35周岁以下,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和实验室管理能力,有peer review研究论文发表经验,英文写作能力佳,热爱科研,责任心强,具团队合作精神。 岗位职责: 独立完成和参与相关课题研究,发表高水平论文;协助管理实验室,协助或独立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视导师资格而定);协助课题组申请、独立申请各种研究课题、基金和专利 薪资待遇: 符合暨南大学人才引进条件的按照学校提供的条件提供年薪制待遇(20-50万年薪不等,25-50万科研启动经费,25-50万购房补贴)、高校事业单位福利待遇、住房补贴、公费医疗等优厚待遇。 附暨南大学人才引进要求简略信息 人才引进副教授要求 1.在影响因子大于10的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本人排名第一或为通讯作者; 2.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中国科学院jcr1区或者在本学科权威期刊上(各学科通过学校认证的期刊列表)发表6篇及以上学术论文; 3.所发表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学术论文经sci、ei、ssci、a&hci检索,单篇近五年被其他人引用50次以上; 4.广东省青年珠江获得者、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或同级别省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 5.其他学术地位、水平与此相当的人选。 人才引进副教授待遇 年薪税前26万,科研启动经费50万,购房补贴50万,租房补贴2000/月,共3年。 人才引进讲师/助理研究员要求 1.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中国科学院jcr1区或者在本学科权威期刊上(各学科通过学校认证的期刊列表)发表3篇及以上学术论文; 3.所发表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学术论文经sci、ei、ssci、a&hci检索,单篇近五年被其他人引用30次以上; 4. 获国家三大奖二等奖以上(排名前3)、省部级科研成果奖二等奖以上(排名第1); 5.其他学术地位、水平与此相当的人选。 人才引进讲师/助理研究员待遇 年薪税前21万,科研启动经费20万,购房补贴20万,租房补贴1500/月,共3年。 不符合人才引进条件的,按照普通高校高校教师(讲师或助教)招聘入职。符合条件者,将积极推进职称申报。获得高水平科研成果者,有优厚科研激励奖励。可根据需要交流至国际合作兄弟院校进行培训和科研合作。子女可按规定入读暨南大学附属幼儿园及小学。 (二)、博士后:常年有效 基本要求: 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老年医学、基础医学、生物信息学等学科毕业博士生,博士毕业2年以内,年龄在35周岁以下,具有独立工作能力,能够保证在站期间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在中科院sci分区表2区及以上期刊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通讯作者/共同通讯作者发表过peer review研究论文,英文写作能力佳,热爱科研,对科研工作有浓厚的兴趣,责任心强,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抗压能力,具团队合作精神,身心健康。外籍博士后需在世界排名前200名的高校(不含境内,排名以当年《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为准)获得博士学位。 岗位职责: 独立完成和参与相关课题研究,发表高水平论文;协助指导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独立或协助课题组申请各种研究课题、基金和专利。 薪酬待遇: 1)、工资待遇。暨南大学目前实行博士后绩效工资制度,基本工资分为i级(20万每年),ii级(25万每年)和iii级(35万每年)。博后在站期间发表jcr-i区论文或主持国家级项目,即可享受并补发相应绩效工资。学校同时提供租房租金补贴2000元/月。博士后享受学校公费医疗待遇,子女可按规定入读暨南大学附属幼儿园及小学; 2)、科研成果奖励。在站期间协助申报国自然青年项目。秀者可以申报“珠江人才计划”海外博士后资助项目引进,详见: https://gs.jnu.edu.cn/5e/03/c900a155139/page.htm 。博士后在站期间获得高水平科研成果,符合奖励条件的,每项奖励5万元; 3)、国际交流资助。博士后根基科研实际需要,可申请带薪进行3-6个月的合作院校的出国(境)访学,资助出国经费3万元/次,出境经费1万元/次。国际学术会议经费1-3万元/次。 4)、职称评定、留校工作。博后在站期间可以申报正高、副高职称。学校将博士后研究人员作为学校遴选、培养高水平青年教师的重要途径。达到iii级要求的博士后,有优先留校工作机会。详细待遇参见: https://gs.jnu.edu.cn/902/list.htm , 研究方向: 1)、免疫识别模式及机制研究,1名。将在国自然地区基金重点项目资助下开展抗原特异性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组学的高通量鉴定及功能研究。有免疫学、高通量测序文库制备、单细胞高通量制备、细胞稳定转染及细胞株制备等一项或多项经验者优先考虑。 2)、人体衰弱细胞与分子标记物的筛选与鉴定,1名。将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资助下开展衰弱患者生命科学多组学高通量筛选的研究。有免疫受体组学、atac-seq、外泌体高通量检测、肠道菌群组学检测等一项或多项经验者优先考虑。 3)、自噬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1名。将在暨南大学-奥斯陆大学国际合作基金的资助下开展相关研究。奥斯陆大学方飞教授为合作指导导师。将有一年挪威奥斯陆大学的科研合作机会。有ad相关经验、基因修饰小鼠饲养和实验研究、小鼠神经行为学实验等一项或多项经验者优先考虑。 4)、生物医学大数据管理和人工智能分析研究,1名。将在上述基金资助下开展生命科学多组学高通量数据的分析、数据挖掘和数据库建立及管理研究工作。本方向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工委罗钧洪研究员联合培养,有一半的机会可以在澳大利亚培训和工作。有生物信息学经验、编程能力强者优先考虑。 5)、其他研究方向,常年开放。本课题组长期开放老年科学、免疫学方向的博士后位置。申请者可自带课题,课题组提供经费和技术指导支持,实现您的科研梦想。也可申请开展本课题组其他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免疫应答及免疫记忆形成过程中的表基因调控机制、衰老过程中表基因调控的变化、免疫记忆形成的分子机制等。 申请方式 有意者请将申请信、个人简历和研究计划(仅限自主定题博士后申请者)发送到 guobingchen@jnu.edu.cn ,邮件标题注明:本人姓名+应聘岗位+毕业院校 三、齐琦教授团队招聘 齐琦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肿瘤发生与干预相关方向的研究,在肿瘤信号通路及抗肿瘤药物方面的研究受到了国际性同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认同。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包括国际知名杂志pnas,oncogene,science signaling,jmc,jbc等。是包括cancer research,cell death disease,biochemical pharmacology在内20余家sci收录杂志的特邀审稿人,更多导师信息见网站: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qi_qi3 (一)、岗位职责: 1、在团队负责人指导下能够独立开展开题: 2、协助团队其他相关课题工作。 3、以团队的研究方向申请各级科研项目。 4、协助研究生培养工作。 5、完成部门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应聘要求: 1、肿瘤,分子生物学,药物研究相关专业,近两年在国内或国外已获得博士学位(或是应届博士毕业生),能够保证在站期间全职从事博后研究。 2、具有较好的英语水平、较强的研究能力和敬业精神,身体健康。 3、具有蛋白质组学,化学生物学,药物化学或实验动物学等研究背景者优先。 (三)、提供待遇: 广东省2017年底出台新政策,五年投资63个亿招揽博士博士后人才,详见: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12/396921.shtm ,暨南大学目前实行博士后绩效工资制度,基本工资分为i级(20万每年),ii级(25万每年)和iii级(35万每年)。博后在站期间发表jcr区论文或主持国家级项目,即可享受并补发相应层级绩效工资。学校同时提供租金补贴,并协助解决子女入学。达到iii级要求的博士后出站后可优先留校工作。详细参见: https://gs.jnu.edu.cn/902/list.htm ,优秀者可申报“珠江人才计划”博后资助项目,详见: http://gs.jnu.edu.cn/5e/03/c900a155139/page.htm ,另广东省出台人才新政策:优秀者可以申报各种资助计划。详见: http://ycp.ycwb.com/ycpfront/con ... mp;isappinstalled=0。 (四)、申请材料: 1、个人简历; 2、学位、任职(包括重要学术任职)证明; 3、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近5年代表性成果。 (五)、联系方式: 有意向者,请将个人申请材料电子版发至 qiqikc@jnu.edu.cn (邮件主题为“博士后+姓名+毕业院校”)。
个人分类: 教书育人|1670 次阅读|0 个评论
也谈研究生求学期间的定位问题
热度 4 jiangjiping 2018-1-13 23:26
也谈研究生求学期间的定位问题 蒋继平 2018年一月13日 今天在科学网的博客精选版面读到彭真明教授的一篇精选博文:“研究生是导师的科研帮手还是合作者”。看了文章的内容, 我觉得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误解, 尤其对于那些在读的研究生, 更是会觉得无所适从。因为今天是周末, 我利用一点个人的业余时间也来谈谈研究生在求学期间的定位问题。 我给彭教授文章的评论是:“ 我觉得把研究生当成科研帮手或者合作者是对研究生的误解,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研究生是社会委托导师培养的研究型人才。” 彭教授的回复是: 博主回复(2018-1-13 20:59) : 合作,是指在委托培养过程的正式打开方式而已 看到这个回复, 我觉得有必要谈谈我对研究生的定位问题的个人看法。 我是在美国加州大学读的硕士和博士。 在我就读的系, 有来自世界多个国家的研究生。这些研究生有的读硕士, 有的读博士。他们中的一些人, 比如说我自己,靠自己承担全部读研的费用, 包括学费和生活费。我读硕士是工作单位公费支助, 读博士是洛克菲勒奖学金。 所以, 我不用导师一分钱。 同系的有一位来自巴拿马的硕士研究生, 拿的也是国家支助的钱, 不用导师的经费支助。 有的学生需要获得助教或者助研的工作来给自己提供学费或者生活费。这个助教或者助研的钱是导师从自己的科研经费中划出来的。实际上, 助研和助教属于在读研究生为导师额外打工的合同, 是为了生活而已, 不是读研的主要任务。 因而,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 只能是学生和导师的关系, 而不是科研帮手或者合作者的关系。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研究生中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属于在经济上完全独立于导师的; 第二种,由导师出资读学位的。 这个在上面已经说了。 对于第一种类型的研究生,他们不用为导师打工, 完全独立, 但是, 必须与导师紧密配合, 共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在这个关系上, 导师属于引路人,学生是培养的对象。不过, 这种关系既不是科研帮手, 也不是合作者之间的关系。 对于第二种类型, 学生与导师之间有聘用合同,所以, 在合同的框架下, 研究生必须为导师做一些合同上规定的事。 在这种情况下, 这样的研究生就可称为导师的科研帮手和合作者。 但是, 千万不能将助教和助研的职能误解为研究生的主要任务。 助教和助研是研究生为了生活而付出的劳动, 不是研究生为了学位而必须做的事。 研究生的主要时间和精力不是用在助教和助研上, 而是花在读书, 查文献,做自己选择的科研课题的实验上。 明确地讲,所有研究生为自己的学位选择的课题应该是研究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的领域, 而不是导师布置的科研任务。所以, 研究生不能被看成是导师的科研助手或者合作者。 要是那样的话, 有导师奴役学生的嫌疑。 反过来, 研究生如果拿着导师给的经费, 而不按导师的指导去做应该履行的科研任务, 那么这样的研究生就是制造师生矛盾的学生。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6720 次阅读|8 个评论
本组科研情况概述
热度 4 wfangimm 2017-6-21 16:52
本人在这里简述课题组过往及现在的研究方向,希望有兴趣的课题组交流合作,也欢迎具有相关背景的科研助手加盟,以及为有意愿到本组攻读学位的学生提供更多信息。 请注意2018年本人拟招收直博生1人,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直接联系。硕士毕业生就不要花时间找我了,请联系其他有指标的导师。 本组研究主题为活性天然产物的药物化学和化学生物学。十余年前至今主要在如下两个方面进行科研活动: (1)作用于微管系统的新药发现:以微管及微管相关蛋白为药靶(近来特别注意对微管系统中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调控),对已有药物进行改进和发现新结构类型的活性分子。 其中以微管为靶的紫杉烷抗肿瘤耐药的研究获得成绩,提出对(微管)靶点强结合对抗P-糖蛋白耐药的新抗耐药策略,发现具有新药开发价值的若干分子,有关研究成果获2014年 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第一完成人)。 目前正在研究 beta-III 微管亚型选择性作用的分子,尝试应用于肿瘤、老年痴呆等疾病的治疗。 (2)天然产物和类天然产物库的构建及新药发现:从天然产物中发现针对酶、受体等不同靶点及其相关疾病的活性分子;基于优势结构概念构建类天然产物库,用于药物发现和化学生物学研究。 发现来源于天然产物的两种结构类型的 beta- 分泌酶( BACE )抑制剂,以及两种结构类型的法尼酯 X 受体 ( FXR ) 作用分子,这些结构类型的分子对上述靶点有活性均为首次报道;已构建一小型 优势结构化合 物库,在筛选 (分子靶点和表型筛选的模型) 中显示出高效率发现活性分子的特性, 涉及 抗癌、抗病毒、抗糖尿病等多种作用。 目前正在探索新合成方法以构建新的类天然产物库,并尝试用于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调控。 有关信息亦可参见: http://www.imm.ac.cn/groups/fangws/ (近一年未更新)及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Weishuo_Fang 。 介绍本组 两项 工作的 ppt 放在这里,供有兴趣的人浏览。 1. 半合成紫杉烷抗肿瘤耐药研究: Pursuing better anti-tubulin agent.pdf 2. FXR 作用分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FXR interacting agent.pdf 最后,把今年在所网站上张贴的药化招聘 信息 转贴到这里。鉴于前期申请者中有些人的学科背景和有关岗位要求差距较大,故建议仔细阅读有关要求后再提交申请。虽然在招聘信息中没有明确说,但毫无疑问我们希望招聘到self-motivated 的科研人员。 药化助手 招聘: 2017-药化招聘广告(所网站).pdf 另有一生物学助手位置近期出现空缺,招聘形式待定。岗位有关要求: 2017-生物学招聘启事.pdf
个人分类: 教学科研|8039 次阅读|12 个评论
科研生存指南
qianlivan 2017-4-21 09:38
差旅助手 http://stpaper.cn/knowledgePush/emeb/researchAssist.htm?type=kycl ARP(资源规划项目) https://159.226.88.2/por/login_psw.csp ARP及打印插件安装方法 http://www.itp.cas.cn/kxjs/fwzn/ARPfw/201602/t20160216_4532933.html 常用知识速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7333-1057034.html python速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7333-1056202.html 做报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7333-1062332.html 经典文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7333-1066804.html 天文软件 http://home.strw.leidenuniv.nl/~pvdwerf/astro/computing.html 射电天文发现
个人分类: 存档|62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这些年用过的科研工具
热度 4 heyongzju 2015-7-20 21:52
这些年用过的科研工具 有很多小工具能帮助我们更有效更方便的进行研究和工作,我这里仅仅列了几个我最常用的小工具,感觉最方便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用好 GoogleScholar https://scholar.google.com/ 1. 文献搜索功能 这个功能大家都会用,自从有了 scholar 后,我就不再到学校的图书馆里挨个点击不同的数据库了,这个真心好方便。 2. 个人学术档案, 可设置关注的关键词, 注册账号后登陆, 有相关的新文献出来,就会自动推送,让你时刻了解最新的动态 。 3. Google 其实还有一堆方便研究团队管理交互等的工具,可惜大部分国内用不了。 PS,我写出来后才知道国内连Google Scholar也用不了。 我今天发现了一个方便的访问google的方法,修改 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下的hosts文件,具体可百度 hosts+google,非常方便哈。 4. 自动生成文献引用功能,这个功能很好用,对少量的文献就不要手工编辑文献格式了,当然对大量的文献数据,还是推荐文献管理工具来自动管理。 5. 查找免费的PDF全文,注意Scholar上搜索结果中会显示有几个版本的,可以点开,有时可以找到免费的PDF版,这样可以省却登录数据库的烦恼。比如researchgate上的都可以免费下载。 二、文献管理,推荐使用 Mendeley 简单的使用还是比较方便的,网上注册一个账号,下载一个桌面版,安装好即可使用。网上有很多教程,下基本功能比较容易上手,我以前用过其他的如 endnote 等文献管理软件,最后都没坚持用下去。 1. 联网功能,这个比较赞,特别适合于学校、家里使用好几台电脑切换办公的情况。 2. 喜欢其内置的 PDF 阅读器,便于翻阅文献,整理文献的同时,随时记录一些想法。 3. 英文文献可直接导入 pdf ,软件可通过联网的等功能自动完成其他信息。中文的可通过 google scholar 保存为 BibTeX 或 EndNote 等其他文献格式然后再导入。 三、图文视频语音等综合的笔记工具 , Onenote 通过不同等级不同目录的设置,可非常方便的记录网络,文献等上的各种创意。实在是科研的好帮手,推荐。也可以注册账号,实现不同电脑的同步。或者直接打包将整个笔记导出。 四、创意图绘制工具 , Freemind,另外很多同学和我说 MindManager 功能更为强大 我们天马行空的思考问题时,需要快速将这些思路点记录下来,便于后续进一步整理这些创意的内在逻辑联系。使用这个小工具可以很好的记录创意,将各个内容间的相关性及逻辑关系向别人展示。我很喜欢使用这个工具绘制一些示意图啥的。我感觉这个警察兄弟应该好好用用,绝对对提高破案率有很大帮助。 一个简单明了的教程: 我用freemind 五、统计图等专业的图形工具 ,有prism,origin等, cake2003 朋友推荐prism 统计图软件,我更推荐prism,origin等也用过,但是感觉prism更简单,功能一点也不弱,最大的优势是非常适合做组合图,比如一个拍照的照片(300像素)用ps前期处理后,和统计图可以组合很方便地组成矢量图,里边的内容非常容易修改,强烈推荐下。 Mendeley文献管理入门.pdf
个人分类: 科研乱侃|9593 次阅读|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