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划痕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谁不服,请来大连,咱们当场找专家鉴定!
热度 9 wangxh 2012-5-17 17:39
好心当成驴肝肺!本打算分享一个摆脱“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困境的经验,没想到事与愿违,有人竟给俺设置层层障碍——非得证明俺倔人是“坏蛋”不行,真是气死倔人啦!【 开玩笑啊,别当真哟 】 写了一篇《 解 决争执或纠纷,不妨使用 科学手段 》,引来几位网友“找麻烦”——您说是不是给俺添堵? 最不可饶恕的是 黄秀清老师 ,还专门撰文分析此案:《 王修 慧老师:你们不是切西瓜,是锯茶几! 》其他人呢,也跟着起哄!那几天比较忙也比较累,没顾上“应对”,今天俺来个狠招儿: 谁不服,请来大连,咱们当场找专家鉴定! 老太太抹胭粉——看来,不给点颜色瞧瞧是不行的!不拿出点科学斗争精神是不行的! 如果俺败了,所有费用俺付。呵呵,如果您败了,对不起,俺就好好消遣消遣您喽! 欢迎前来围观与跟进,费用由“败方”负责喽!
个人分类: 博客新闻|3026 次阅读|29 个评论
解决争执或纠纷,不妨使用科学手段
热度 23 wangxh 2012-5-14 21:04
解决争执或纠纷,不妨使用科学手段
请清华的教授作报告,当然不能怠慢——当然不仅仅是因为清华的老师,更是因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天气比较热,中午去酒店探视带个西瓜理所当然。切西瓜刀是从酒店前台服务员借的,当然操刀者肯定是学生喽!西瓜真甜啊,杨教授虽然血糖有些高,也“忍着”俺的“无体谅”吃了两块(后来想起来真的后悔莫及啊!) 我们出去吃午饭,让服务员抽时间整理一下房间。等我们回来时,服务员说:“你们把茶几划了一道,新茬!”俺心里开始埋怨学生:“怎么这么不会干活,连切西瓜都不会,切西瓜刀是不必接触底板的,最后用刀一掰就分开了......”一边嘟嘟一边进了房间检查“划痕”。 多亏俺社会经验、生活经验、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基础不错,看着所谓的“划痕”马上意识到这不是学生“犯下的罪过”——切西瓜的“刀痕”绝对不是那个样子[ 俺认为应该是茶具底部粗糙处划过的痕迹,不过好像也得用力才行 ]。俺立马拿出手机拍下照片,然后“放大”了进一步请杨教授和学生们一同“鉴定”,大家一致认为俺的结论是正确的。 叫进服务员,开始证明这条“划痕”不是俺们所为。首先说,“如果是刀痕肯定没有这么粗,我们是切西瓜,也不是锯茶几......” 当值服务员不服气,回道:“这是新茬,原来是没有的!肯定是你们刚才切西瓜划的!”( 斩钉截铁状! ) 倔人俺肯定不会轻易“服输的”,继续说服道:“即使我们划了,刀痕也不会这么粗,你想一想看。如果你不相信,现在就使劲用刀在茶几上划上几刀,如果划痕相同,我们认罚!”此刻服务员不再说什么,我认为已经认输了(后来才知道当时只是无言以对而已,根本不认输!) 杨教授在一旁也给出另一条科学依据——“刀刃的划痕的边际一般不是锯齿状,这条划痕有明显的锯齿状”,一边拿着放大了手机照片指给她看...... 无论如何,她终于“不再为难”我们的。为了证明我们的确是正确的,并没有欺负小服务员,请大家看看那划痕的照片。 【补充】 这件事挺有意思的,俺再来张划痕“ 特写 ”: 这件事给俺的启示就是, 有时候解决争端或纠纷,不一定非得用法律手段,科学手段也是很有效的 。(后来我们知道,趁我们不在的时候,服务员引领酒店领导“视察”了我们的房间,结果怎么不知道,反正没有向我们索赔)。 【补充说明】 有人不同意俺的分析与做法,更有认为俺有“沾沾自喜”、“难为弱势服务员”的嫌疑。为证明俺倔人的品行,不得不继续较劲儿,哈哈~~~~下面就是一把水果刀——“作案凶器”,与酒店前台借的差不多,他们的刀头比这把宽一半,刀把相同。请注意,俺专门在切菜板上拍照,用意当然是让大家(尤其是没有或少有切菜经历朋友们)看仔细,“划痕”与“切痕”、“拉痕”根本不一样。另外这种水果刀根本不可能“制造出茶几上的划痕”。 欢迎继续讨论!
个人分类: 心之悟|5920 次阅读|4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