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悲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悲剧是如何产生的
热度 9 dabaoski 2011-6-2 16:07
悲剧是如何产生的
网上看到一个图片,非常符合我的现状,转载过来和大家分享:
个人分类: 嘻哈搞怪|4968 次阅读|10 个评论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学生坠亡谁之过?
热度 3 limin18129 2011-5-21 06:26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学生坠亡谁之过?
昨天,在科学网发布了一则 坏消息 ,令人颇感心情沉重。在感叹生命脆弱的同时,头脑应当保持冷静。因为死者血的代价,唇亡齿寒,换来的必然是活人的思考。 警钟敲响,如果“教育战线上的“硕果”是“炮灰”滋养下产 生的 ” 话,这的确是令人感到悲哀的事情。社会拿什么来给快要“不活了”的人提供一条活路?是 扮演“救火队员”的心理专家? 还是 新体制 ? 现行教育体制下,往往是“听话者”进了好大学,“调皮者”进了蹩脚大学,“捣蛋者”进了社会大学,这套约束体制合理性就真的无懈可击吗?一味的听话就真的好吗?除了在考试方面的绝对优势外,好大学培养出学生的总体心理素质是否也保持领先优势呢?据印度的情况来推断的话,这一答案应当是否定的。如果谁做一下,关于品牌大学与非品牌大学学生之自杀率的比较便能回答这一问题。应该说“物竞天择”是动物界通行的游戏规则,但人类比较特殊,尤其现代社会,不允许“人吃人”、“羊吃人”或者“三聚氰胺”吃人 …… ,旧制度的疏漏导致吃人事件都会因新的制度的出现而终止,因为人命关天!所以政府一贯施行了防止恶性竞争救人的政策。比如校园里面就有心理疏导中心,贫困大学生帮扶计划等等。诚然,这些都是备受百姓们称赞的好事。而就我所知许多品牌大学都设立有心理疏导中心,她们的主要任务是排遣学生心理障碍,也能看到宣传海报和标语在醒目位置贴出。而实际情况是,这些中心业务不算兴隆,远不如学校食堂排队打饭,可以说是门罗可雀。是因为大部分同学们的心理都很健康吗?应当说,学校心理咨询老师他们对自己服务对象不愿接受指导的心理还没有搞清楚。我想,是因为很多学生认为自己还没有到“不活了”的地步”,许多情况是,真到了那一步,他们会想到接受心理辅导吗?看来,教育部的“强心针”疗效并不理想。是何导致校园自杀事件频发?仅仅是因为校方对学生心灵关怀“欠给力”?而我的观点,还是那句话,“旧制度的疏漏会导致吃人事件的发生”。 下文将尝试分析悲剧的内外诱因,并给出对减少类似悲剧再次发生的设想,期望能引起关注者的进一步讨论。 一、 “心魔”在作祟? 许培阳老师谈道: “人到最迷茫和困惑时,如果有人开导,就可以避过那一刻。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非常重要”,而我却不敢苟同。 “心魔”带给自然人的烦恼(马臻老师)固然存在,但它并不会致命。顶多,咱儒林界又多了个“范进”或者是“乔治 . 纳什”那样的特殊人物( 若是后者,校方乃至全中国还求之不得呀 )。遗憾的是,死者果断拒绝了外界的“救心丸”,选择了离开人间,奔赴了另一个世界。 人做出放弃自己对生命的决定,需要何等的勇气?就这样因为某些不如意而撒手人寰吗?为何不找些活的理由?比如,毕竟现在日子相比文革时好多啦!非人之人,亦仁人也!《肖申克的救赎》中 Read 没有赴 Brooks 后尘去死的故事启示:“不要轻易接受阎王爷的邀请函,给自己一条活路吧”,等等。笔者看来,恐怕这些理由是驱赶“大脑中死亡指令”,捍卫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了吧。个人感觉,普通人都和 Brooks 一样,这最后一道屏障是脆弱的。一旦到了这个地步,生命就危险了。当然,更真实揭露其“自杀心理活动”仍需专业人士来做,小可(外行人士)在此只能点到为止了。 ××××空白若干行,请自杀心理学专家补充××× 二、“体制化”是幕后杀手? 悲剧又发生了! 这使人不得不联想到印度喜剧《 三傻大闹宝莱坞 》中关于学生自杀前后的人物对白 ——————————————————————————————————————— 乔伊自杀前 乔伊(学生): 主任,就快成功了。 主任 :你的设计好了吗?你的设计好了吗? 乔伊(学生): 主任,一个小小的延期。 主任 :为什么,为什么我要给你延期? 乔伊(学生): 我爸中风后 2 个月无法集中精力。 主任 :你绝食了吗? 乔伊(学生): 没有。 主任 :不洗澡了? 乔伊(学生): 没有。 主任 :那为什么停止学习? 乔伊(学生): 主任就快成功了,就回去看一眼,求你了 主任 :星期天我儿子摔下火车死了,星期一早上我仍然授课,所以,别跟我瞎掰。我能同情你,但不能延期。 … (主任拂袖而去) ——————————————————————————————————————— 乔伊上吊自禁后 兰彻 ( 大傻 ) : 这不是自杀,是谋杀 病毒(主任) :你竟敢因乔伊的自杀谴责我?如果一个学生不能应对压力难道是我们的错吗?生活总是充满了压力,你会总是因此谴责他人吗? 兰彻 ( 大傻 ) : 我没有归咎于你,我只是谴责制度,看看这些数据,印度每 90 分钟就有一个学生尝试自杀( 难怪印度不搞计划生育,笔者旁白 ),有些东西完全错了,主任。 病毒(主任) : 不能代表其他人说话,但这是全国最好的大学,我管理了这里 32 年,从 28 名到现在的第一名。 兰彻 ( 大傻 ) : 这有什么意义呢?先生。这里他们不讨论新的思想或发明,他们讨论成绩、工作、定居美国。 病毒(主任) :( 勃然大怒 )… 剧中许多同学都活得很累,有些人选择了极端的方式来逃避,为什么?归咎于校方缺乏心理健康指导吗?我想影片更多的是控诉教育制度缺乏人性化。我宁愿相信地大(北京)的逝者看过这部电影或许会改变轻生的决定,因为剧中一句“ All is well ”救了好几条生命。可惜现在来谈这些都已毫无意义。相信将来中国版的《三傻大闹宝莱坞》若搬上银幕,会是另一番情节,留给导演去想吧! 如果说,十多年前大学生吃香、研究生金贵的年代,不堪重负的是高三学生,现在应该是轮到研究生、博士后了。“不抱怨,活在当下”,人人都这样想行吗?然而,我的直觉是,问题既然存在,如果没有阻断其根源,它是不会自动消失的。“目前此案已经排除刑嫌。”这“句号”来得草率了些。“学役”压垮了 70 后的高三学生、 80 后的大学生,谁知道以后的 90 后会怎样?时代在变,各种劳役、杂役、军役、学役,都与当时制度脱不了干系。关于我国在 21 世纪初的高教大跃进,当初的照“单”全收的做法确实体现出官家的魄力,但也非完全可取,眼下这“单”也依然能够继续维持。而缓解“学役”所致负面效应的声音在日益增强,把这“单”做得另广大受众们满意,无疑成为管理者面临的当务之急。 三、真正的解药在哪? 在校读书期间那些计划内的课( 60 分万岁, 100 分浪费)让人“野蛮”,“为国家能够抵抗外辱”,也为实现“黄金屋”、“颜如玉”愿望(前一个理由更冠冕,后一个理由更由衷,呵呵),人人怀着功利心去学习,为争取获奖机会去买彩票,心底都埋藏着“赌徒”的种子,虽然内心罪恶感一刻也没有消停过,但“赌瘾”却越发占据了整个人的心智。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到哪里去了?局面如何被挽回以重新滋养它的后世子孙?当世如何才能构建唐宋那样的文化盛世? 在教育界,现行制度片面助长了对“野蛮”品质的塑造,忽略了对“文明”品质的培养,归根到底还是精神文明未能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这种缺少“文明”、一味强调“野蛮”教育体制下的产品,要么成为消音器( 4 傻:查图尔)那样的“猥琐男”(玩具),要么成为法尔汗( 2 傻)那样的“麻木哥”(呆具),要么成为栾邱( 3 傻)那样的“憋屈哥”(哑具),还有乔伊那样的“脆脆哥”(杯具)等等。这些哥们儿是“一群野蛮的赌徒”,都是我们现实人物常见的身影(如果他们愿意对号入座的话)。而大傻(兰彻)那样的“极品哥”是影片导演对中的理想化身,像“快男”那样的选秀活动恐怕都难以寻得( 当然若让科学网专家们来组织一次网内海选,那就另当别论了 )。 为什么我们身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看来仅注重花十年的时间来“树木”是不够的,“百年数人”更可贵。我想,解药更应当来自对制度的开刀, “教育制度唯有在理性回归之后,才能让学生补上 ’ 文明 ’ 这一课,只有 ’ 内外兼修 ’ ,方能成其正果”, 这才是衡量“教育政绩”标准。这方面,前文的印度电影给我们上了很好的启发,我因此赞同大傻(兰彻)的观点。人也有选择生死的权利,与其生不如死的活着,不如走为上,那些归咎于其个体本身的说法既不人道,也很片面。 关于解药,小可在此斗胆的给出以下具体“偏方”,不周全之处还需专家斧正。一方面,师生、委托管理者(校方领导)、上级政府部门的真心的交流互动,寻找问题症结。同学们怎样自发的快乐学习?怎样构建良性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全中国社会都应当要思考,怎样才能避免经济高速发展引发对和谐的社会冲击?避免走西方过去的老路(如“嬉皮运动”)。我相信,如果这些问题都解决了,百年树人的日子还远吗? 谨以此文,告慰那些 轻率漠视重力 的在天之灵。但愿我这贴狗皮膏药,能些许抚慰他(她)们在九泉下受伤的心。相信伽利略并不希望后来人以这样的方式去见他,愿身边自由落体的悲剧不再上演, Amen !
个人分类: 风声|3694 次阅读|2 个评论
怎样面对不负责任的父母?
geoallan 2011-1-8 18:02
今天看新浪新闻,25岁的宫晓明由于和父亲言语不和把父亲打死。究其背后的原因则是宫晓明一直怨恨父亲抛妻弃子,自己从未体会到父爱。公诉人则指出,此案教育意义深刻。“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被告人自幼未被父亲抚养,但血浓于水的亲情改变不了”。真的如此吗?我看未必。 中国传统社会的很多伦理道德都是建立在小农社会的基础之上,“父为子纲”是维系这种社会的一种伦理基础,强调的没有不是的父母,父母在怎么有错,子女都不能反对,只不过现在用“亲情”来包装了。宫晓明和他父亲只不过是生物学上有血缘关系而已,至于说亲情,那就是在胡扯了!从小都不生活在一起,从来没关心过自己的儿子一下,有什么亲情可言!很多人没有过这种经历,就对宫晓明大加鞭挞,这也是不正确的态度。我自已也有类似的经历,我能理解他对父亲那种恨。我小的时候被嘲笑的时候,我只能站在墙角自己哭泣的时候,没人能够体会。 尽管我不会像宫晓明那么极端,但这种情绪不会消失,甚至会伴随我的一生。一个男人如果自己不想负责,那就不要生孩子。父母生了孩子就要负责,这是强制的责任和义务,没有哪个孩子是自己愿意来到这个世界的。如果没有尽到这个义务,那么法律就要赋予子女断绝亲情关系的权利,否则就是在鼓励一些人可以不负责任,而到了老年又可以坐享其成,这样的例子已经有很多。 父母对子女是天生强制的义务 子女对父母是对应的义务,这个义务可以根据父母履行责任义务的情况随时予以变更,这才是现代文明社会的趋势。 亲情和血缘是两码事,不要扯在一起。 我个人猜测,这是某些政府部门推卸责任的做法。因为养老这种事情政府自古以来都是不管的,现在依然在延续而已。
个人分类: 勉为学术|9410 次阅读|1 个评论
悲剧的教育部网站
sicqls 2010-10-28 11:21
今天登录教育部网站 www.moe.edu.cn ,发现版本改版,环顾之下,未见亮点,网站内容稍显陈旧,新闻一栏仍属半月之前,印象自然不佳。拉到主页最下,在本站右下角有网上调查:您认为本网站还需在哪些方面改进,自然踊跃投票,希望反映作为访问者的心声。第一次点击提交,页面显示对不起,浏览器所请求的资源在教育部门户网站上没有找到。见此结果,怀疑调查已结束,既然如此,那就不妨看看调查结果,也知其他访问者的感受,第二次点击查看结果,出现新网页,显示 网站调查 如果您对所选项目还需进一步说明,请在此留言。您的意见和建议,将有利于我们改进并完善教育部门户网站,谢谢!我要留言(我要留言为按钮)。 未看到任何结果,心中不免有所失落,见言辞谦逊,又有留言项,那就再试试留言了,第三次点击我要留言,再次彻底悲剧,新网页显示 Internal Server Error 。 教育部网站的表现令人遗憾,在此希望能够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尽心尽职,维护好教育部在互联网时代对外宣传和提供教育相关知识、资料的这扇窗口。联想到教育界经常大谈阔论民族振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养高素质人才等口号,国人是否考虑过,口号其实再大,若不付诸于行动,又有何用?再例如,最近沸沸扬扬的反日或抗日游行的口号抵制日货,在激情过后,又有多少街头志士从日常生活中执行了自己的口号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认真、仔细、尽力做好自己的手头工作也许才是每个人首要的任务。
个人分类: 未分类|253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这样的悲剧还要发生多少次?
lxj6309 2010-10-7 21:51
电子游戏网游开发技术上了863项目,可是这样的悲剧还要让它发生多少次呢?这些还仅仅是偶然的和少数的吗? 男孩在家中上吊身亡 当晚曾因玩游戏受父亲责骂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07日04:23 南方都市报   南都讯 见习记者刘颖 10月5日晚上9时许,在龙岗区爱联社区,一名13岁的男孩在家中洗手间上吊身亡,据悉,男孩当晚曾因玩电脑游戏受到父亲责骂。   据死者的母亲介绍,前晚9时许,其13岁的儿子邓国辉走进一平方米见方的洗手间里,约10多分钟后,其母亲听到里面没了声响,便把洗手间的大门撞开,随后看到了她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一幕,他就吊在上面,嘴里吐着白沫,而两条毛巾在窗户的铁栅栏上打着结,男孩是站在凳子上上吊自杀的。   据了解,男孩今年上初一,此前曾长期痴迷于网络,为此父母给他买了一台电脑,前天玩了一整天的电脑游戏,随后受到了父母的责骂,在男孩的日记中,多处记载着长时间玩电脑游戏的事。事发后,警方带走了电脑,希望能从中发现相关线索。龙岗警方证实,自杀男孩今年13岁,老家在广东梅州,男孩性格本来就比较内向,平时喜欢上网玩游戏,由于父母责怪了他,一时想不开,选择了自杀,并当场身亡。
个人分类: 生活观察|208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了抢几百元钱的灭门惨案
wangyong77 2010-10-2 20:24
为了抢几百元钱的灭门惨案 就在国庆前夕,或者说国庆凌晨,在附近发生了一场灭门惨案。很快我就在网上看到了消息,很愤愤不平。以下是网上描述: 2010 年 9 月 30 日晚 12 点多,在六和路(确切点应该说是汇通路)羊角山路口,有一家开小超市的夫妇双双被人杀害在店中,夫妻的女儿(看样子也就 3 、 4 岁),在警察到来之后被抱了出来,据说是因为在超市内的小房间睡觉才逃脱一劫,本人到达路过之时已是凌晨 2 点 40 分左右,已经占满了围观的群众,警察带了设备和警犬在现场勘查,气氛有些紧张。国庆期间,希望各位朋友注意人身安全,如发现什么可疑线索请及时拨打 110. 被灭门的是一家超市的店主夫妇,因为网络上的评论都说店主很友善,这更让人于逝者悲痛和于凶手愤慨。网上也出现了破案的消息,稍微让人欣慰。只是凶手手段还很笨拙,案子马上就破了,警犬直接找到了凶手,据说是学生。据来自于警方的消息说只抢到了几百元钱。许多人谴责凶手的残忍,为了几百元去下手,而且路段正在天眼监控系统的控制之下,案发后直接回家,带着血迹鞋子在路上都留下脚印。 别人都觉得这个凶手太不可思议了,基本上是明显会被逮住的案子还要去做。但是或许他不觉得警察可以找到他,或许他只是想着要钱,根本没有考虑那么多呢? 别人都觉得为了那么一点钱怎么能够下得了手,或许凶手根本就没有同情心,根本就不会为别人考虑一点点,就是那种夺泥燕口的人。一个家庭只剩下几个小孩,他们该怎么办,以后对他们心理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无独有偶,昨天在联达看到几个小孩追打一个男孩,跑很远,也没有人劝解,前面那里刚好有警察,加之忙乱就没有打 110 。社会真的很乱。 现在的学生、小孩都成了什么人了。当然家庭教育,社会影响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许多家长放纵自己的小孩,社会和网络对孩子也有太多不好的影响, 对我们的警示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多一些防范和警觉,准备必要的工具,要善于同凶手涡旋。 当今的教育,偏颇于知识传授,最近也在强调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对于思想道德的教育,似乎太缺乏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现在的凶手之凶,总是超出我们的想象力。现在的凶手目光之短浅,也是超出我的想象力,不说店主夫妇被杀,他们的小孩无依无靠,亲属悲痛欲绝,因为一个如此残忍的凶手或许他心里根本不考虑别人,即使对于他自己而言,似乎就是必然要判死刑的事情,难道他只是目光短浅到只想到抢钱的那一刹那??
个人分类: 教育观点|354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厨房是药房,菜市场是医院”是场科普闹剧
夫子 2010-5-25 18:55
  厨房就是你家药房,隔壁菜市场就是最好的医院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这样的食疗养生理念大行其道。而其推崇者,正是被称作京城最贵中医的张悟本。找张悟本求方,一号难求,1800元的号挂到明年!300元的号排到2012年!就连挂张悟本徒弟的号,也要188元!(《北京晨报》5月24日)   张悟本的食疗方子,主要用料是绿豆、苦瓜和长条茄子。这几种普通的农产品被张悟本神奇混搭后,不可以说是能起死回生,最起码也能包治百病。通常患者前脚从张悟本那里走出,后脚就奔向了菜市场。所以有人戏言张悟本的绿豆养生推高了绿豆价格。   虽然找张悟本求方一号难求,但是这不正说明人家张专家之神奇吗?国人就是有这样的心理,哪里人多,哪里拥挤,哪里就更容易引来人气。饭店是这样,商场是这样,同样张专家的挂号现场也是这样。你来干嘛了?这里的饭好吃吗?这里的东西便宜吗?张悟本真的这么神奇吗?不知道!反正这么多人,排这么长的队,总应该不错吧?正是这样的羊群效应加上个别媒体的推波助澜,才催生了一个个神医,一位位大师。   如果仅凭喝点绿豆汤,生吃几根苦瓜和长条茄子,再买上几盒所谓的盖世骨葆就能包治百病,延年益寿的话,那真是对现代医学的嘲讽,令祖国古老中医学汗颜。这样的神奇超出了平常人的想象,这样的神医更是如凤姐般往前300年,往后推300年,无人能超越。   但是正如刘谦的魔术,虽然总能让人见证奇迹,虽然表演得天衣无缝,但是总会有不服者出来揭秘,让观众失望长叹:原来神奇也不过如此!同样张悟本头上的诸多光坏,什么中医世家、北医大学生、营养专家,通过记者的寻根查底后发现,都是严重的成色不足,充满疑问。迄今为止,张悟本唯一被证明了的身份就是曾经是原北京针织三厂的职工。   这样的揭秘肯定会令众多的张悟本粉丝不能接受,但是没办法,真相总是很残酷。虽说绿豆汤喝不坏人,生吃几根茄子也烧不坏胃,但是中医不应该被拿来戏说,患者更不能拿自己的身体去验证神医的神奇。是谁造就了张悟本的神奇?是张悟本自己的王婆卖瓜,自我推销;是媒体的添油加醋,推波助澜;是患者的人云亦云,心理满足。 (于静 原标题:揭秘张悟本,见证奇迹的时刻没有看见神奇)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750 次阅读|0 个评论
知识分子要远离“杯具”
famingkuang 2010-5-13 14:30
当今中国真可谓五花八门,万花齐放。什么奇奇怪怪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一些高明的文字家们为了显示自己的功夫了得,创造发明了许多的新词,比如杯具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个新词。 但在我看来,杯具并无任何高明之处,无非是用同音字代替而已,也许它的用意是讽刺言论自由,但却深深的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将祖宗留下来的美丽文字,糟蹋得成一堆狗屎。这些人自以为深沉,其实是十分的肤浅,其行为无异于糟蹋自己的母亲给别人取乐! 如果这只是一些无知小儿闹着玩,倒也情有可原,可恨的是一些科学家、教授、学者们也无不津津乐道的使用这些不规范的文字。可悲可叹呀! 谁来维护母亲的尊严、谁来维护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尊严、谁来维护中国文字的尊严?中国知识分子们,如果连你们都认为糟蹋中国五千年文明是乐事,那我们这个民族还有救吗?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保护中国五千年文明的代表汉字,在所有的场合都只使用规范的汉字,将杯具还给悲剧。
个人分类: 反思|2739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再看校园悲剧:中美差距天壤之别
harmonism 2010-5-13 12:41
再看校园悲剧:中美差距天壤之别  (2010-05-09)   法国巴黎的宋鲁郑在其大作《应对校园悲剧:中美何以如此不同?》洋洋洒洒几千字,大谈美国校园悲剧是根深蒂固,积重难返之症,并且断言每个国家国情不同,发生悲剧的原因也不同,也自有其历史不可避免性。但悲剧发生之后,如何应对、如何解决,却可以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度的标准之一 。   接着他举例中国自校园悲剧后采取的果断措施,而认为美国枪击悲剧屡屡发生,百姓深受其害,政府却是束手无策,毫不做为。 分析过去分析过来,就是为了证明一点:   中国的君主制度不是独裁。集权不等于独裁。中国没有阶级,没有贵族,政权是代表整个国家。这就是中国传承几千年的政治传统和政治文化。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这个政治传统和政治文化的影响仍然无所不在。更不用说执政党的基础就是来自工农。江泽民时代提出的三个代表、胡锦涛时代提出的以人为本,不妨看作这个政治传统在新时代的延续和表现。也正是这个原因,当校园悲剧突然发生的时候,这个政府可以排除任何干扰(实际上和美国不同,也没有什么干扰),立即进行雷厉风行的防范和遏制。我们也相信,效果也将是立竿见影。   诚然,如我们看到的校园悲剧结果上说,美国的确无能为力,而中国就一定有能力吗?难道发生了一次校园悲剧就让教育部部长高呼:学生生命不保,谈何教育?就让教育部发了紧急通知?就让公安部如临大敌?胡温就发了批示?   恐怕不是这样吧!   3月29日,就在福建南平凶杀案发生第6天,教育部部长在第十五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说:生命不保,何谈教育,这是我们应当必须共同遵循的教育准则。一个没有安全保障的学校,绝对是一所不合格的学校,一个不具备安全意识的老师,绝对是一个不称职的老师。   话音刚落,4月12日,就在福建南平校园惨案发生后仅仅20天,在广西合浦某小学门前又发生了一起凶杀事件,2人死亡、5人受伤,其中包括多名小学生。4月28日,广东雷州凶杀案,一男子持刀砍伤16名师生。4月28日,广东雷州凶杀案,一男子持刀砍伤16名师生。4月30日,山东潍坊校园血案,一男子小学内用铁锤锤伤5人后自焚。   4月29日,教育部发出紧急通知;5月1日,公安部召开紧急会议,下发紧急通知。   死了那么多无辜学生,教育部和公安部才苏醒过来,要加强学校安全!早干什么去了?这也是鲁先生所说的果断措施?   我们反观美国10年出现的校园暴力事件(每年举一例):   2007年4月16日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校园枪击事件,至少32人死亡。   2006年9月29日 威斯康星州一所中学的1名15岁学生携枪回校,连开多枪打死校长。 2006年9月27日 科罗拉多州一所高中发生劫持人质事件,6名女生遭劫持,最后1人被打死,枪手也饮弹自尽   2005年3月21日 明尼苏达州一个印第安人保留地内发生两起枪击事件,一名学生打死自己的祖父母后闯进当地一所高中校园,打死6人、打伤15人,然后开枪自杀。   2004年11月22日 费城一所中学校园外发生枪击事件,一名16岁的少年被打死,两名16岁女孩受伤。   2003年4月24日 宾夕法尼亚州一名年仅14岁的少年在学校自助餐厅内开枪打死校长后自杀。   2000年8月28日 阿肯色大学一位研究生在开枪打死一名教授之后开枪自杀。   1999年11月19日 新墨西哥州德明市一所学校里,一12岁男孩开枪击中一名13岁女孩的头部,女孩次日死在医院。   1998年5月21日 在俄亥俄州斯普林菲尔德的一所高中,一名17岁男孩用半自动步枪打死打伤24人。   1997年12月1日 在肯塔基州西帕迪尤卡的希思高中,一名14岁的学生因精神错乱开枪行凶,3名学生被枪杀,另有5名学生受伤。   美国校园暴力的施暴者以学生为主,换言之,是学生自身问题为主要问题导致的心灵纠结,最后走上了不归路;而美国泛滥无限制枪支管理和社会崇尚暴力的侵害只能作为加速学生爆发暴力的催化剂,而不能作为其主要原因。如果将所谓美国管理枪支制度以及信奉自由人权理想的西方文化作为产生校园暴力的主因,为何美国建国200年,人民没用枪推翻美国政府?2.4亿只枪支弹药早就可以让美国政府完蛋几百次了,可是走在美国州县政府,却鲜有见到什么卫兵防护!   到我们大陆各级衙门一看,呜呼,卫兵防护是点水不漏,如果大陆也有几亿枪支,恐怕那些个卫兵防护早就成了枪下鬼了!   我们40天爆发的五起校园暴力事件,施暴者都是30-40多岁的壮年之人,一个壮年之人,上有老下有小,何以让他精神错乱,举刀杀人?从什么治理校园暴力结果,就能推到出中美制度优劣,为何不先出爆发校园暴力的原因着手层层分析呢?   很显然,中国大陆爆发的校园暴力事件,是对社会的仇视和不满,想通过以暴制暴的方式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而校园长期疏于管理,校园建设这些年走市场化建设,校长等学校管理者以捞钱为乐,以大校园为标准,建设硬件,而学校氛围学校教书育人水平却不见涨,学校安全有待提高。所以才给了施暴者以机会,这一点充分显示出我们这几年教育投资俨然已经成为了摆设,连学生命都顾及不了的学校和教育,何谈能够强我中华?   而美国虽然枪支泛滥,但是保障学校安全却历来受到美国重视。   譬如,把学校安全作为学区的一项任务。美国政府认为学校暴力与教育任务是不相容的,保证学校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美国制定的防范措施来看,保证学校安全不仅仅是学校自己的事情,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公安司法部门、社区组织、社会媒体、学生家长等多方面的努力和支持。这一提议得到了学校董事会和法院的支持,他们认为,如果学区的任务不包括学校安全,那么学校的工作也就难以保证学区的安全。   譬如,不同的学校要制定不同的安全计划。学校安全计划要依据学校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学校所在地点等主客观条件来制定。学校管理工作可以概括地分为计划、实行、检查、总结四个阶段。学校应将制定安全计划作为学校总体工作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此基础上采取各种措施实施安全计划,包括规章制度的制定,对教职工工作状况的检查、监督,对学校工作督导评估以及此后的总结反馈等,确保学校安全工作列入日程。   譬如,在学校中公布危险性的境况和人员 。学校公务人员要注意学校和学校附近的危险性人员,同时要注意具有危险性的学生的转入或在学区内的就学。总之,保证学校安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校没有安全的教育教学环境,便无法论及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   这些措施哪一条是中国教育部和学校曾经做过的?一部《学校安全法》几年通不过,为何?仇视社会,走路无路,这说明是社会让人变成疯子,而让疯子危害了社会,学生无错,凶手有错,但是错不在根本!根本不除,那么这样的事件只会继续发生!地方政府视人的生命如草莽,那么所谓政权是代表整个国家这样的制度下,就会出叼官,有了叼官才会有刁民,有了刁民才有暴力,有了暴力谴责暴力,却继续说这样的制度下我们才能保护好人民,那么更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我记得美国发生严重校园暴力事件后,施暴者作为一个被害者共同纪念,而我们对待施暴者,却是杀杀杀,一命偿命,他何尝不是受害人,只不过这个幕后施暴者躲在了人民的背影下,潜伏起来了,但是他恶贯满盈,能逃得过光明正义的追讨嘛?   韩青 转自:联合早报网 http://www.zaobao.com/forum/pages2/forum_us100509a.shtml
个人分类: 未分类|2053 次阅读|1 个评论
手机更新之二 刚才悲剧了
lxwang 2010-5-6 20:14
刚才淮备写—篇去新疆的感受的文章,因为手机是手写输入的,写了很长时间才写了五六百字,却不小心手写笔—点全选了,再—写刚才全选的文字就全部被清除只剩新输入的—个字符,手机上没有自动保存,也没有撤消,我研究半天也找不回刚才输入的那么多文字,真是悲剧了。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社会杂谈|2479 次阅读|0 个评论
波蘭與中國的異同
LEOLAND 2010-4-23 12:49
曲津華 波蘭和中國,相距遙遠,卻曾經同屬社會主義陣營,也曾經是很好的兄弟。除了這些,兩國相像之處還有一些。看眼下,這兩個國家都處在全國性的悲痛之中;看歷史,兩個國家在近代都是屢屢被欺負(當然也都有點遠征的事情,因年代久遠,性質難辨),而波蘭更甚,幾至亡國。有學者說,波蘭是歐洲的中國,中國是亞洲的波蘭,指的就是挨欺負這一方面。在經濟方面的相似點,兩個國家也有一拼,就是都為發展最快的國家:波蘭在歐洲經濟發展最快,即使在金融海嘯中的增長也在百分之四以上;中國就更牛了,工業製造世界第一,出口貿易世界第一,鋼鐵水泥煤炭消耗世界第一,建築業規模世界第一,房地產價格和電影票價格也是世界第一(此為相對值)。 中、波兩國完全不同的,是其國與民的關係 波蘭是國窮民富,中國是國富民窮。波蘭方面,這次總統墜機悲劇即為其國窮例證,并廣受讚譽;中國方面,國富是定論,民窮也在玉樹大地震中有所體現(民居之簡陋致幾乎全倒,經濟能力不足當是重要原因)。 其實,波蘭之國窮並非是真的窮,而是國家的發展戰略為藏富於民,政府則儘量少支出;中國之國富卻是真的富,金融海嘯中不是有些超級大國也要仰中國鼻息行事嗎?至於中國的民窮,應該也無人敢否認。 在為兩個多難國家祈福并化悲痛為力量的同時,不妨有點思考。 2010-04-23
个人分类: 时报时评|246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旱灾历史悲剧
杨学祥 2010-3-30 14:55
旱灾历史悲剧 http://www.ccvic.com 时间:2010-03-30 10:26:02 华媒网 据资料显示,已列入世界100灾难排行榜的1199年初的埃及大饥荒、1898年的印度大饥荒和1873年的中国大饥荒都是因为干旱缺水造成的,千百万人死于非命。 全世界本世纪内发生的十大灾害中,洪灾榜上无名,地震有3次,台风和风暴潮各一次,而旱灾却高居首位,有5次,它们是: 1920年,中国北方大旱。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河北等省遭受了40多年未遇的大旱灾,灾民2000万,死亡50万人。 19281929年,中国陕西大旱。陕西全境共940万人受灾,死者达250万人,逃者40余万人,被卖妇女竟达30多万人。 1943年,中国广东大旱。许多地方年初至谷雨没有下雨,造成严重粮荒,仅台山县饥民就死亡15万人。有些灾情严重的村子,人口损失过半。 1943年,印度、孟加拉等地大旱。无水浇灌庄稼,粮食歉收,造成严重饥荒,死亡350万人。 19681973年,非洲大旱。涉及36个国家,受灾人口2500万人,逃荒者逾1000万人,累计死亡人数达200万以上。仅撒哈拉地区死亡人数就超过150万。 在以上5次世界性特大旱灾中,我国占有3次,均发生在解放前。新中国成立后,也曾发生过两次规模较大的旱灾,并被纳入近50年来我国十大灾害之列。 第一次是19591961年,历史上称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国连续3年的大范围旱情,使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市场供应十分紧张,人民生活相当困难,人口非正常死亡急剧增加,仅1960年统计,全国总人口就减少1000万人。 第二次是19781983年,全国连续6年大旱。累计受旱面积近20亿亩,成灾面积9.32亿亩。持续时间长,损失惨重,北方是主要受灾区。 回顾生物进化和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干旱不仅导致恐龙灭绝,使生物界几度濒临毁灭,而且也曾使人类文明的发展遭受过许多挫折: 古希腊伟大文化的中心位于雅典西南100公里,历经几世纪繁荣文明的迈锡尼(Mycenae)古,于耶稣诞生前1200年前后,因为旱灾及由旱灾引起的饥民暴动而变为废墟,迈锡尼文化也随之彻底毁灭。 唐天宝末年到乾元初,公元8世纪中期,连年大旱,以致瘟疫横行,出现过人食人,死人七八成的悲惨景象,全国人口由原来的5000多万降为1700万左右。 明崇祯年间,华北、西北从1627年到1640年发生了连续14年的大范围干旱,以致呈现出赤地千里无禾稼,饿殍遍野人相食的凄惨景象。这次特大旱灾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 与此类似的另两次大旱灾发生于17201723年和1875-1878年间,灾民因饥饿而出现人相食的县数分别为48和38个,其中有4个县井泉枯竭或河沟断流。 光绪初年的华北大旱灾。 这次大旱的特点是时间长、范围大、后果特别严重。从1876年到1879年,大旱持续了整整四年;受灾地区有山西、河南、陕西、直隶(今河北)、山东等北方五省,并波及苏北、皖北、陇东和川北等地区;大早旱不仅使农产绝收,田园荒芜,而且。饿殍载途,白骨盈野,饿死的人竟达一千万以上!由于这次大旱以1877年、1878年为主,而这两年的阴历干支纪年属丁丑、戊寅、所以人们称之为丁戊奇荒;又因河南、山西旱情最重,又称晋豫奇荒、晋豫大饥。 来源:百度百科 华媒网编辑: 关宇玲 http://ccvic.com/jlb/jizheluntan/20100330/129074.s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1779 次阅读|0 个评论
314 是个分水岭
weizhangsuda 2010-3-14 21:28
今天的高口笔试悲剧了。 李笑来老师说过: 欠债还钱,偷懒偿命 。今天被我印证了。阅读和听译一直是高口的难点,也是我的弱项。但是说实话我好像所做的就只是些自欺欺人的挣扎而已。一方面我的英文水平还没满足那种水平的要求;另一方面我根本没怎么用过心,整天就做那些白日梦。一直以来,我总把自己的不幸归咎于自己的命运,抱怨父母的教育,抱怨这个社会。事实上,当残酷的现实打碎了白日梦后,才发现自己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一直苦闷为什么遇人不淑,为什么别人能上南大,能出国留学,而我,却只能在苏大这个破地方,跟个垃圾老师,再加上一群平庸的同学。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自己,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冥冥之中好像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把不同档次的人拉在一起,如果你觉得你身边的人不行,你首先得先看看你自己。 高口悲剧结束,下面是BEC中级和CET口语,还有两个月时间,全力以赴,务必拿下。有了这两个证,年底的JOB-HUNT,路要好走的多,简历倒是拿出来,也更有底气。 2010/3/14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19 次阅读|1 个评论
阿拉巴马的悲剧说明了什么?
jlpemail 2010-2-14 12:07
1 学术圈不是净土。是五色土。世界上没有净土。以为学术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是一相情愿。 2 学术圈可以是战场,杀人或者被杀。但,有格言说,那些 不死我的,将使我变得更强大。这里也是意志的竞技场。仅仅,有学术权术艺术还不够,还要有花岗岩的意志。 3 别把女子逼急了。急了,她们也是好枪手。由于具备良好的军事训练,女子也可以是出色的枪手。即使不具备军事素质,那些玩具,也是可以消灭敌人的。尤其是在无法克制怒火的时候。 4 以非学术的手段,伤害学术,很容易。尽管,手段很隐蔽。 暗物质,并非没有能量;也不是没有引力场、磁力场。在暗物质决定的定义域中,那些明物质,也许就是暗物质,或者反物质。和数学上的正负一样。不过是数轴的取向决定了数的符号。 5 其实,没有必要在那一棵树上撞死或者掉死。天生的才,都有用。也许,许多在学海里游泳并且溺水的人,本来适合杀猪或者当其他刽子手。 泥泞中,也许最好的摆脱就是,离开。 6 刽子手的成长,包括女的,也许是有血泪史的。那些占据了终身职位(中外都有终身制,并不说明就合理,就符合学术的利益)的人,他们的眼光可以出现偏差。 这是需要谅解的。换句话说,歧视本身说明了歧视者的水平和局限性。这说明他们还算人。人都不是神仙,不是上帝,不是如来,不是穆罕默德,不是耶稣,不是救世主。他们只能以一种角度看问题,以某种方式做事。其实,有什么大不了的。 A 专业的行家,可以是 B 专业的白痴。这本来是上帝的公正之处。 7 以一些餐位者的评审意见,决定一个人,包括女子的命运。这有其合理性。也有其荒谬性。 那些看似公正的人,往往不公正。事实说明,仅看书面的、公开的资料,是片面的;不可靠的。 8 枪声,暴露了那些该死或者不该死者,以及他们代表的阶层和机构的荒谬性。按照,强权就是真理的说法。枪代表一种权力的话。枪就是正义、正确的化身了。 9 这样的枪声,不会是第一次。只要那种不合理的阴性吃人的机构不铲除。 10 这样的悲剧,也不是第一次。只要,那样的机构,那样的体制,那些人还合理地、合法地,繁荣者,昌盛着,就无法避免下次扳机的扣动。 Professor Charged in 3 Alabama Deaths Shooter Allegedly Opened Fire After Denied Tenure, CBS News Affiliate Reports; 3 Other People Injured Font size Print E-mail Share 98 Comments var HistoryDetection = new HistoryDetection({"testLocation": "#socialMediaCallout"}); new SocialCallout('socialMediaCallout'); A biology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s Huntsville campus was charged with murder late Friday in the shooting deaths of three fellow biology professors at the campus. (CBS) Photo Essay Shooting in Alabama Three are killed in a shoot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CBS/ AP) Updated at 12:36 a.m. ET A biology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s Huntsville campus was charged with murder late Friday in the shooting deaths of three fellow biology professors at the campus. Authorities say Amy Bishop, an instructor and researcher at the university, opened fire during an afternoon faculty meeting, killing the three and injuring three other school employees. Bishop has been charged with one count of capital murder, which means she could face the death penalty if convicted. Bishop was taken Friday night in handcuffs from a police precinct to the county jail and could be heard saying, It didn't happen. There's no way .... they are still alive. Police said they were also interviewing a man as a person of interest. Several sources told CBS News affiliate WHNT-TV in Huntsville that after being denied tenure in the morning, the suspect walked into a biology department faculty meeting Friday afternoon and opened fire. Photos: Shooting on Campus University spokesman Ray Garner said the three killed were Gopi K. Podila, the chairman of the 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s, and two other faculty members, Maria Ragland Davis and Adriel Johnson. Two others are in critical condition, and a third who was wounded was upgraded to fair condition. The injured were identified as department members Luis Cruz-Vera, who was listed in fair condition and Joseph Leahy, in critical condition in intensive care, and staffer Stephanie Monticello, also in critical condition in intensive care. No students were harmed in the shooting. Sammie Lee Davis said his wife, Maria Ragland Davis, was a researcher who had tenure at the university. In a brief phone interview, he said he was told his wife was at a meeting to discuss the tenure status of another faculty member who got angry and started shooting. He said his wife had mentioned the shooter before, describing the woman as not being able to deal with reality and not as good as she thought she was. Bishop, a neurobiologist from Harvard University, joined the UAH biology faculty a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in fall 2003. Bishop and her husband placed third in a statewide university business plan competition in July 2007, presenting a portable cell incubator they had invented. They won $25,000 to help start a company to market the device. Amanda Tucker, a junior nursing major from Alabaster, Ala., had Amy Bishop for anatomy about a year ago. Tucker said a group of students went to a dean complaining about Bishop's performance in the classroom, and Tucker signed a petition complaining about Bishop. When it came down to tests, and people asked her what was the best way to study, she'd just tell you, `Read the book.' When the test came, there were just ridiculous questions. No one even knew what she was asking,' said Tucker. Andrea Bennett, a sophomore majoring in nursing, was in one of Bishop's classes Friday morning. Bennett said nothing seemed unusual, but she described Bishop as being very weird and a really big nerd. She's well-known on campus, but I wouldn't say she's a good teacher. I've heard a lot of complaints, Bennett said. She's a genius, but she really just can't explain things. Bennett, an athlete at UAH, said her coach told her team Bishop had been denied tenure and that may have led to the shooting. She went to Harvard, so she is very smart. I can see that her getting denied tenure at UAH would be pretty upsetting, said Bennett. At one time, Huntsville Hospital was told to expect as many as 10 victims, WHNT-TV reports. Nick Lawton, the son of a biology professor at the school, said his father was not among the victims, but he did not know much more. Lawton, 25, was exercising when a friend phoned him to tell him about the shooting. He called his father, Robert Lawton, and found out that he was not hurt, then he let rest of his family know. All I know is that my father is OK, Nick Lawton told The Associated Press. Sophomore Erin Johnson tells The Huntsville Times a biology faculty meeting was under way when she heard screams coming from the room. The shooting happened Friday afternoon in the university's Shelby Center, a science building. University police secured the building and students were cleared from it. Alabama Sen. Richard Shelby, for whom the center is named, released a statement to WHNT-TV about the shooting. I am deeply saddened to hear of this horrible tragedy. My thoughts and prayers are with the faculty and staff of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Huntsville, the statement reads. The Huntsville campus has about 7,500 students in northern Alabama, not far from the Tennessee line. The university is known for its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programs and often works closely with NASA. The space agency has a research center on the school's campus, where many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from NASA's 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 perform Earth and space scien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e university posted a message on its Web site Friday afternoon telling students the campus was closed Friday night and all students were encouraged to go home. Counselors were available to speak with students. Garner said the campus was closed while police gathered evidence. He said at a news conference that the shooting was not unlike one the area experienced a week ago, when a 14-year-old student was shot to death in a middle school hallway, allegedly by a fellow student. This town is unaccustomed to shootings and multiple deaths, he said. ? MMX, CBS Interactiv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material may not be published, broadcast, rewritten, or redistributed. The Associated Press contributed to this report. -----http://www.cbsnews.com/stories/2010/02/12/national/main6202808.shtml
个人分类: 寰球观察|411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80后的共同感悟
moxj 2009-12-28 21:57
也许是大家找工作碰壁太多了,也许是在单位工作压力太大了,也许是上学论文压力太大了,也许是看过没有被及时禁播的《蜗居》了 各个群里的兄弟姐妹们最近满怀伤感,找不到一点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的优越感和自豪感,聊天到处是各个版本的杯具: 我跟上帝说我渴了,于是上帝给了我一大堆杯具 1.0 版:人生是杯具。 2.0 版:我的人生就像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 3.0 版:人生像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人生又像茶杯,本身就是个杯具;人生更像茶叶,终究要被浸泡在杯具之中。 4.0 版:人生就像牙缸,你可以把它看成杯具,也可以看成洗具。 5.0 版:人生就像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当你努力跳出一个杯具时,却发现自己跳进了一个餐具(惨剧)。 6.0 版:人生就像是一个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当我们认为自己跳出一个杯具时,却已经掉进了另外一个杯具。而若你发现你没有跳进另一个杯具那恭喜你你掉下茶几了。 7.0 版:人生就像一个透明的杯具,我们自知身在其中,偶尔和另一个杯具一见钟情,却出不去。 8.0 版:人生是一只茶几,上面放满了杯具。而本身就是杯具的我们还非加上茶叶自以为与别人没有茶具(差距),结果人人都说咱现在要具就用餐具(惨剧)。我们在沉默中灭亡,成了文具;在沉默中爆发,成了火炬。我们想明哲保身,都成了面具。我们想一鸣惊人,都成了京剧。不能再次相聚,执手相看泪眼,成了默剧。生活是自己的杯具,别人眼里的洗具(喜剧)。 9.0 版:我跟上帝说我渴了,于是上帝给了我一大堆杯具。 10.0 版:女人是水做的,为了迎合她们,男人注定成为一个个杯具。 今天看到家宝同志昨天的访谈里谈到户籍改革和农民工的问题,相比同是提到的遏制房价的问题,我还在忧虑这样局部的户籍改革会不会演变为给高房价为虎作伥,却把和自己处在一个位置的这帮 80 后兄弟们也一样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 忘了哪篇日记里提到当今的中国能幸福生活的几种人:有权的,有钱的,扛枪的,长嘴的却不知道今天的中国最多的是连总理阁下都能看到的,生活非常艰难的那些人:城市下岗的,农民进城务工的,大学毕业蜗居的,积蓄扔进股市的,色情服务一线的 有些人是支撑这个社会的,有些人是服务这个社会的,有些人是调节这个社会的,有些人引领这个社会的 但所有这些人中都有相当的数量蜗居在这个国家。 GCD 统治的这块土地上不知不觉间滋生了多少不和谐阶层和因素?
个人分类: 民生了望|257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幕悲剧再度上演
pinjianlu 2009-6-28 15:30
最近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叫做EVD的东西,这让我想起了十年前的SVCD、CVD。 当初的SVCD、CVD也是为了要和老外的DVD竞争低端市场,国人自己推出的标准。可是当DVD的价格降下来的时候,DVD成为了趋势,SVCD、CVD就消失于市场上了。而如今悲剧又再度上演,为了要和老外的蓝光DVD竞争低端市场,国人又推出了自己的标准EVD(Extended DVD)。 虽然价格便宜,但是可以想一下,十年前,SVCD、CVD出现在市场上,是因为DVD的播放机很贵,但片子还大多数是VCD的时候,支持SVCD、CVD的播放机也是靠着低廉的价格才能生存,可是软件市场匮乏,市面上基本上看不到有SVCD、CVD的碟子卖,除了一些盗版市场。可是实践证明了仅仅靠低廉的价格为卖点的东西是不太可能取胜的。 如今的这一幕和十年前是如此的相似,蓝光DVD太贵,软件基本上看不到的时候,离蓝光流行的时间还有点儿远的机遇下,国人又推出了一套不太可能成为未来趋势的EVD。在夹缝中生存,但是失败还是不可避免的。 市场竞争证明了:一味靠走低端路线的商品取得胜利的可能性不太大,仅靠低廉的价格也不是一种好的策略,质量和信誉才是企业成功的法宝,也是一个国家走向真正强大的制胜之道。
个人分类: 我的世界观|3480 次阅读|1 个评论
悲剧的魅力
eloa 2009-6-1 20:26
圆儿 发表于 2009-06-01 15:52 曾发表在《东方早报》上,有删改。我的投名状第一篇。 失去爱人的奥菲利亚陷入了疯狂 和爱情喜剧比起来,我一直比较喜欢悲剧。无论是泰坦尼克号里那随着Jack永远的沉入大海的海洋之心,还是罗马假日里哀而不伤的淡淡情愫,抑或是廊桥遗梦 里无奈的分离,都是如此荡气回肠,令人久久不能遗忘。 喜欢这种极至,喜欢这种忧伤,喜欢这种悲怆,喜欢这种重击心底的感觉。无论是音乐,还是文字,一直崇尚那悲剧里无尽的魅力,永远的胜过喜剧。 爱情悲剧为何有如此强烈的感染力?为什么悲剧更能打动人心?哲学家说悲剧精神是一种处于无时无刻的不满足状态下的追求;而喜剧精神则很单纯,是处于随时随 地的满足状态下的一种追求。可为什么人往往是更愿意追求不满足的状态?一种精神上的自虐?还是对生活追求一种完整的体会? 失去挚爱往往是很痛苦的,而且那种滋味可以说远远胜于痛苦。神经学方面的研究表明,失恋后,随着人的大脑压力增加,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含量有显著提高。一 般来说,多巴胺系统在恋爱早期的人的脑子里是处于活跃状态的,是代表爱情的甜蜜的。而失恋的人脑里其含量的增加岂不是意味着这些人甚至可能感到 更有激情?这简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讽刺,彼此相爱的人分开后,大脑神经系统却才最有可能体会到强烈的爱情的滋味! 另一个由于失恋而引发出来的是大脑的惊恐系统。神经学家相信,这和哺乳动物幼年的分离焦虑反应有很大的关联。分离焦虑反应是在动物小的时候,如果 遭到母亲的抛弃或者被迫分离,整个大脑系统会变得很不稳定。分泌的激素会导致心脏狂跳,急躁的吸奶动作,以及惊恐的尖叫,以表示不安。失恋的人亦是如此, 而且,这种分离焦虑还会引发愤怒的产生,从而由爱生恨. 人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的反应?难道愤怒能熄灭热烈的爱火?遗憾的是,心理学家对100名恋人进行了的一项研究,他们发现爱情的浪漫和愤怒的感觉是相互独立 的,也就是说,它们并没有互相遮盖,互相减弱的作用,而是可以同时存在。所以,一个人失恋的人,可以非常愤怒,同时深陷爱河,无法释怀,无法自拔,如此的 悲哀。 最后,当一切都无济于事的时候,屈服和绝望出现了。动物学家指出,这是在哺乳动物中很常见的。当幼小的哺乳动物被它们的母亲遗弃后,一开始它们会抗议并恐 慌。然后它们就会陷入心理学家称为绝望反应的状态之中。可是,和被遗弃的愤怒一样,绝望反应似乎也不能起到什么作用,不能减轻失去爱的痛苦。一些科学 家相信,这种绝望和消沉的状态是进化的一种必然。在几百万年前,它是作为一种应付机制进化而来的。关于这个主题的理论很多。专家认为,消沉对其他人来说是 一种可信的信号,相当于是一种求救信号,也是一种示弱的表现,强迫受到很大压力的人在最需要的时候寻求外界的帮助. 所以爱情悲剧,是在体会了美妙的爱情之后,又凝结了压力,惊恐,焦虑,绝望的感觉。喜剧总是相似,而悲剧却各有各的不同。悲剧的魅力,不是在于它对美的侵蚀和毁灭,而是在于它,就是我们生活的全部。 图片来源: 奥菲利亚 Ophelia 1889 by John William Watehouse
个人分类: 心理|1717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史上的遗憾和悲剧
liuxiaod 2009-1-16 11:13
科研成果不为世人理解 英国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爱丁顿,一直希望他的理论像爱因斯坦和狄拉克那样受到人们的尊敬。但同时代的人对他的著作不感兴趣,觉得太深奥晦涩,无法理解。爱丁顿倍感孤独、灰心和失望。他在死前几个月说:我不断地试图发现为 什么这个程序竟使人们感到深奥晦涩。但我要指出的是,尽管爱因斯坦的理论被认为是深奥 晦涩,但是成百上千的人认为把这种理论解释清楚是有必要的。我不相信我的理论比狄拉克的理论更深奥晦涩。但是对于爱因斯坦和狄拉克,人们认揭示这种深奥晦涩是值得的。我相信,当人们不得不用同样的态度对待我的时候,他们将完全理解我--到那时,把爱丁顿的理论解释清楚将变得很时髦。 权威不识天才真面目 被后人称为集合论的创始人乔治康托尔,当他的集合论一提 出,便招来一些权威们的极力反对,尤其甚者竟是他的老师利奥波德克罗内克。这位著名的数学家年长康托尔22岁,却用十分刻薄的语言侮辱康托尔达10年之久。康托尔的学术论文不能发表,连在柏林一所大学任教也未能如愿。最后他的身体受到摧残,精神失常,晚年只能在精神病院中度过,并且在那里死去。    19世纪20年代,挪威青年阿贝尔创立了被后人命名的阿贝尔积分。尽管这一著名积分解决了法国著名数学家勒让德苦苦思索40年未曾解决的命题,却得不到当时的数学权威高勒、柯西甚至勒让德本人的支持。在这些权威们看来,像阿贝尔这样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怎能闯进他们的世袭领地,他们必然将阿贝尔的发现打入冷宫。命运对阿贝尔实在不公平,他在贫困中病殁。    英国青年亚当斯数次求见格林威治天文台台长艾里,结果到拒绝,使他失去了预言太阳系存在新行星--海王星的优先权。 苏联物理学家朗道对下属提出的宇称不守恒见解给予嘲笑,结果使他们失去了重大发现的机遇。 当拉瓦锡发现氧之后,信奉燃素说的权威们竟长期不愿接受氧这个新名词,尽管他们无时不在呼吸赖以生存的氧气。 欧姆发现了电阻定律,德国一些权威们长期不给予承认,原因是欧姆不过是基督学校的一位普通数学教师。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公开发表后,被一些权威抵制34年之久。除了他那数学统计研究方法不被人理解外,主要原因是孟德尔是一个修道院的教士。 巴斯德提出细菌理论,遭到医学界的强烈反对。原来巴斯德是位化学家,怎能闯入医学家的世袭之地? 李斯特发现消毒法无人问津,原因是在众多头面人物看来,他只不过是不值一提的土包子。    公元2世纪埃及亚历山大的托勒密,从罗得岛的伊巴谷那里偷来一大批科学资料与科学发现,提出了原属于伊巴谷的预报行星方位的系统。这种地球静止不动的思想,曾支配人类 的宇宙观达1500年之久,直到今天,许多教科书还在肯定托勒密的这一所谓贡献,却很少提到罗得岛那位天才的伊巴谷了。 一旦熬成婆 便把媳来整 曾经是小人物,后来成了权威,却反过来压制后来的小人物,成为他们的婆婆,最典型的莫过于赫尔姆霍茨了。当他还是一位不知名的青年生理学家时,他的第一篇关于能量守恒原理的论文被老资格的主编波根道夫退回,理由是缺乏实验依据。正因为有此经历,赫尔姆霍茨曾对法拉第的不幸表示过同情。然而,当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于1878年向慕尼黑大学提交博士论文时,赫尔姆霍茨同其他人一起,对普朗克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新思想加以反对、嘲笑与抵制。普朗克后来 说,赫尔姆霍茨、克劳胥斯等人都对我的论文不感兴趣,与他们通信联系也无结果。对此,普朗克发表了被后人戏称为普朗克原理的痛苦结论:新的科学理论不是靠通过说服反对者而获胜的,它最后的胜利是由于反对者们终于死去而赞同它的年轻一代成长了起来。 (转贴:佚名,物理资源网, www.phy520.cn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571 次阅读|0 个评论
汶川地震半年祭:让我们忘却灾难坚强前行
simonjo828 2008-11-12 14:11
  5月12日,是个难忘的日子,是个黑色的日子。14点28分,噩梦在降临,生命在摇晃。那一刻,在都江堰、北川、汶川、映秀无数家庭变成废墟,无数生命戛然而止。   连日来,我们守着电视,看着镜头,流着眼泪。连日来,死亡的阴影、黑色的数据在灾区的残垣废墟上徘徊游走;连日来,我们把悲伤化成力量,把眼泪化成暖流,把揪心化成爱心。   是啊,悲剧没有彩排,灾难不会预言。地动山摇的那一刻,我们明白灾难是我们共同的敌人,生命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我们永远忘不了:温家宝总理一连5天奔波在灾区,地震可以移动山,可以堵塞河流,但是动摇不了我们人民的意志,他的声音激励着每一个人。在灾区前线,虽然不慎摔倒,手臂受伤出血,但为了抢救遇险群众,他把要给他包扎的医务人员推开;在被掩埋的小学废墟旁,温总理用嘶哑、哽咽的话语,向废墟中的孩子呼喊;在满目废墟面前,救人心切的温总理罕有地发怒:我不管你们怎么样,我只要这10万群众脱险,这是命令!   我们也忘不了:在10万平方公里重灾区,那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11万官兵、20余个兵种紧急出动,3.6万医务工作者从四面八方驰援灾区,全国全面协助,各种物资多路调运。蜀道再难也无法阻止救援的推进,开山开路、空投水运;急行军、徒步推进连日的奋战感天动地,气壮山河。所有人只有一个信念:不放弃、不抛弃,我们在一起。因而,一个个生命的极限被超越:80小时生还、124小时生还、150小时生还、164小时生还生命的奇迹见证了决不放弃。   我们还忘不了:徒步急行军的疲倦、20多个小时未进食的饥饿、余震和山体滑坡可能带来的危险,这一切,都被这些敢打硬仗的中国军人抛到一边。灾区天气恶劣,他们冒雨搜救。缺乏挖掘机械,他们就用手去挖刨。曾记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跪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我们更忘不了:后方来自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人民,纷纷慷慨解囊、慷慨相助,要人出人,要钱出钱,要血献血,为灾区献出一份爱心,为自己担当一份职责。   我们同样忘不了: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此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致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这几天,网络、报纸等媒体都以黑色为主调来悼念这些同胞们,电视也在不停的传播着灾区人民的消息。在哀悼日里,人民高喊:汶川不哭,四川不哭,中国不哭。   灾难面前,爱,迸发出了最动人的力量亲人之间,生死相依;朋友之间,相互激励;陌生人也挽起了手臂。这些爱的故事,让我们落泪,也让我们坚强,激励着我们,只要咬牙挺住,不放弃、不抛弃,希望,就在前方。2.1亿网友空前忙碌,有人在发送赈灾募捐的倡议邮件,有人在上传灾区现场照片,有人在为网友寻找失踪亲人的音讯千百万网友用催人泪下的语言哀悼死者,表达全力支持抗灾的心情。   震灾是人类无力抗拒的,自从震灾突然降临到中国那一刻起,我们就已经被逼上了一条毫无选择、没有后退的路:没有人能置身于灾难之外,我们血肉相连,我们都是灾民,我们只能选择紧抱在一起以举国之力共同抵抗这场灾难,我们必须胜利。在这种众志成城的坚定意志下,我们救出了废墟下的许多兄弟姐妹,克服重重困难打通了生命通道,创造了无数奇迹。对于这些救灾战绩和中国人的悲壮凝聚力,连一向挑剔的西方媒体都伸出了大拇指和发出了惊叹,他们的国家也许做不到。   面对灾难,我们要坚强。   因为孩子给了我们坚强的理由。两只老虎的歌声是那么纯真,孩子们在黑暗的废墟里唱响了生命的童话,举起来的小手在告诉我们:我们的孩子也知道感恩这一切,都是他们顽强的生命在诉说:我还活着,我真的很高兴。   因为老师给了我们坚强的理由。年轻女教师用自己柔弱的臂湾,温暖着幼小的生命,血性的男教师,用自己的身体,承载冰冷的水泥板,血肉之躯下,护着的却是四个孩子。鲜血染红了课桌,却浇灌了四朵美丽的生命之花。   因为最可爱的军人给了我们坚强的理由。急行军的脚步是那么有力,背着伤者的背是那么坚实,让我再多救一个孩子这是对生命的呼喊,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可他却忘了,他已经很多久没有休息了   是啊,灾难中,我们看到个体生命的脆弱,同时也看到祖国的伟大;我们被无数真情感动,为领导人、为前线军人、为志愿者、为一个个可爱的中华儿女每次灾难发生,总理总是奔赴在最前线;雪灾时,十几名唐山兄弟感动了中国;面对藏独破坏火炬时,金晶感动了中国,中国的海外游子们感动了世界,祖国母亲永远是他们坚强的后盾,只有母亲强大了才不受欺凌,这次地震,又来考验我们这个民族的血性了。这个伟大的民族以惊人的毅力和凝聚力成功地坚守到现在,互相搀扶着度过重重难关,以战绩证明了凝聚的力量,证明没有什么能震垮我们伟大的国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苦难终将过去!   是的,让我们忘却灾难坚强前行吧!
个人分类: 时政评论|1571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2: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