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spots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没有腿青蛙会变聋
热度 1 孙学军 2011-12-1 13:32
One day after sleeping badly, an anatomist went to his frog laboratory and removed from a cage one frog with white spots on its back. 一个生物学家做青蛙的试验,他对青蛙大声说 “ 跳青蛙,跳! ” ,青蛙 向前跳了两英尺。 生物学家在记录本上记录 “ 四条腿的青蛙跳两英尺。 ” 然后生物学家将青蛙的一条腿切除,并重复原来的试验,结果发现这次青蛙 跳了 1.5 英尺。他记录为“ 三条腿的青蛙跳跃 1.5 英尺。 ” 接下来他又将青蛙的一条腿切除,并重复原来的试验,结果发现这次青蛙 跳了 1.0 英尺。他记录为“ 2 条腿的青蛙跳跃 1.0 英尺。 ” 最后他把 青蛙 所有的 腿切除,并重复原来的试验,结果发现这次青蛙一动不动,生物学家认真思考这个奇怪的试验结果,最后记录了“没有腿的青蛙变成聋子。” 通过回放捕食者的声音和展示捕食者影像图板,中科院动物所野生动物与行为生态研究组研究人员近日发现,麋鹿对它们历史上曾经的捕食者依然存有“记忆”。 在捕食者—猎物生存竞赛中,猎物在听觉、视觉和运动等各个方面进化出逃避捕食者的行为对策。以往研究表明,捕食者的消失可导致猎物反捕食行为的快速丢失,相反的观点认为捕食者消失后猎物的反捕食行为不会立即消失。“多捕食者假说”解释为,现存的捕食者使猎物对历史上其他捕食者的痕迹(声音、图像等)仍会发生行为反应。而“隔离时间”理论推测,与捕食者隔离的时间越长,猎物的反捕食行为就消失得越彻底。 麋鹿已有一千多年的圈养历史,是研究猎物长时间与捕食者隔离后的行为反应的理想模式动物。动物所研究人员发现,麋鹿对历史捕食者的声音和图像表现出恐惧与警戒反应。而且,麋鹿对老虎吼叫声和影像图板的警戒反应最强。研究者推测,虎可能是早期麋鹿的重要捕食者。此项研究结果证实猎物的反捕食行为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传递给后代,并为“多捕食者假说”和“隔离时间”理论在解释反捕食行为丢失问题上的分歧提供了证据。该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来源:科学时报汤宋华) 更多阅读 《PLoS 综合》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也许用狗做实验是否可以获得更理想的结果?要知道狗被人养的历史更悠久;用人做试验是否可以获得同样的结果?用老鼠做试验是否可以获得类似的结果?用蟑螂也可以做这个试验,当老虎吼叫的时候蟑螂四处乱飞,研究结果说明蟑螂在历史上曾经被老虎捕食,老虎历史上曾以蟑螂为食物。至少应该用一些没有这种记忆的动物来对照对照。也应该让麋鹿听听鲸鱼的声音,也许会害怕。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39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4: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