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核磁共振技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CP----交叉极化固体核磁共振技术简介
热度 2 SSNMR 2011-11-17 20:41
CP----交叉极化固体核磁共振技术简介
交叉极化 (Cross Polarization) 是固体 NMR 中应用最广的双共振方法,其基本原理是 当观测的核是类似 13 C 和 15 N 这类磁旋比和天然丰度比较低的核时 ( 定义为 S 核 ) ,如果能够将 1 H 这类丰核 ( 定义为 I 核 ) 的磁化强度通过极化转移传递到 S 核, S 核的信号强度将会获得极大的增强。 下图为交叉极化机制的示意图,首先一个 90 o 的脉冲施加在丰核 ( I 核 ) 上将由静磁场 B 0 产生的 I 核的纵向磁化扳转到横向。然后将该磁化通过一个射频场 B 1I 自旋锁 ( Spin-locking ) 在横向,同时在稀核( S 核)上也施加另一个射频场 B 1S 。当两个射频场的功率满足 Hartmann-Hahn 匹配条件时: γ I B 1 I = γ S B 1 由异核偶极相互作用为媒介的能量守恒的磁化转移将会在两类核之间发生,从而导致稀核横向磁化的增强。如果丰核具有更短的的弛豫恢复时间,在一定的采样时间情况下,交叉极化将会获得更多的累加次数,因此稀核信号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因为魔角旋转 ( MAS ) 能够缩窄固体 NMR 谱的线宽而获得信号分辨率和灵敏度的提高,在 1975 年, Schaefer 和 Stejskal 结合 MAS 和 CP 设计了 CP/MAS 实验,他们发现在魔角旋转条件下 Hartmann-Hahn 匹配条件将会变为: γ I B 1 I =( γ S B 1 S ± n ω γ )…… n =1,2 这称作边带匹配条件, ω γ 表示转速。 CP/MAS 也被用于谱编辑来获得两类自旋核邻近的信息。 在 CP 实验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contact time ,即接触时间,接触时间的长短决定了磁化矢量转移的效率,所以要进行优化实验寻找到在一定实验条件下较优的 contact time 。通过改变接粗时间,测量各个峰的相对强度然后进行拟合,还可以获得物质的 CP 动力学信息。
17906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