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玉米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玉米

相关日志

转基因玉米 有望在中国大放光芒
热度 3 ScienceNews 2012-7-18 11:15
转基因玉米 有望在中国大放光芒
刘铮 15 世纪末到 16 世纪初玉米从西方传入中国。到了明朝末年( 17 世纪初),玉米已经在中国的十余省种植。 玉米能够比较好地适应干旱环境,它的引入对解决中国北方人民的吃饭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人类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也是最早采用转基因技术、转基因种植面积最多的作物之一。和市场上全部是转耐除草剂基因的大豆不同,转基因玉米包括耐除草剂性状、抗虫性状和多种性状叠加的产品,比如孟山都公司出品的 SmartStax 转基因玉米就是抗地上害虫、地下害虫和耐除草剂八种性状叠加的产品。耐旱性状的玉米也在积极的研发中,有望在未来一两年内投放市场。 转基因技术给玉米生产带来巨大潜能,这使它成为种植面积增长最快的转基因作物,也将是未来几年转基因技术的最大亮点。 重要的粮食 玉米是人类种植的最重要的粮食之一。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仇焕广说,在现代,由于玉米产量高,淀粉含量多,成为最重要的畜牧业需求饲料。 仇焕广表示,玉米就其生物学属性来说,特别适合进行转基因操作。 1996 年,转基因耐除草剂和抗虫玉米开始在美国商业化种植,是最早开始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之一。根据 “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 ” ( ISAAA ) 2011 年年报显示,玉米是美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 根据 ISAAA 提供的资料, 2011 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排名中转基因玉米位列第二,种植面积达到 5100 万公顷,占玉米总种植面积的 32% 。可见转基因玉米在转基因作物中的地位也非常重要。 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的增长非常迅速。在 2011 年,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比上一年增加了 9% ,增加量有 500 万公顷。这在所有的转基因作物里是面积增长最大的。现有 16 个国家种植转基因玉米,有 5 个国家种植面积超过 100 万公顷。 成效斐然 转基因玉米为种植国家和农民均带来显著收益。 1996 年到 2010 年的 15 年间,全球农民种植转基因玉米带来的收益是 217 亿美元,而 2010 年一年带来的收益就达到 50 亿美元。 美国玉米单产为每亩 1250 斤。转基因玉米在美国作物产量中的比重已经达到 88% 。随着全球对于食物、乙醇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美国玉米出口外销量大,转基因玉米在美国的关注度将会持续攀升。 转基因玉米帮助了墨西哥减少玉米进口。墨西哥每年进口 1000 万吨的玉米,花费约 25 亿美元。 2009 年,墨西哥首次开展转基因玉米实验,并在 2010~2011 年持续开展试验,其北部各州本土生产的高产转基因杂交玉米有望部分抵消进口。 在阿根廷,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使得每公顷的种植成本减少 20 美元。从 1998 年到 2009 年,阿根廷转基因玉米的种植面积从 11.37 万公顷增加到 317.63 万公顷,农民的净收益从 530 万美元增加至 14.22 亿美元。 和只有转耐除草剂的大豆不同,现在已经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玉米具有耐除草剂、抗虫或者多种复合性状的产品,让农民有更多的选择,同时也使转基因玉米的发展更加迅速。 截至 2010 年,在转基因作物中,玉米是获得商业种植批准最多的转基因作物,有 60 个品种。 根据美国农业部 2009 年的《美国玉米数据》( 2009USCornStats ), 2008 年,在美国生产的 121 亿蒲式耳(谷物、水果等容量单位,美国标准 =35.238 升)玉米中,转基因玉米占种植总量的 80% ,而且转基因成分不要求追踪,不要求标注,所以除了少量 “ 有机 ” 食品外,所有玉米中都混有数量不等的转基因成分。 未来将要投产的转基因玉米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具有抗旱性状的转基因品种。孟山都公司的抗旱玉米 “MON87460” 已经在美国和智利试验种植。在 2013 年之前,美国就将在从北达科他到得克萨斯州的干旱地区种植抗旱的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将占该地区的 8%~10% 。到 2015 年,美国干旱地区的玉米收成将会从现在的每公顷 5.5 吨(相当于每市亩 366 公斤)增长到每公顷 7.5 吨(相当于每市亩 500 公斤)。 势在必行 正因为转基因玉米的种种优良属性,使它成为转基因作物中的明星,在不少主要的转基因农业国闪现光芒。 根据 ISAAA 提供的数据, 2003 年,菲律宾在亚洲首先引入了转基因抗虫玉米,成为亚洲第一个种植转基因主粮的国家,到 2011 年黄玉米的转基因种植面积已经占总种植面积的 64% ; 2008 年,埃及引入转基因黄玉米,成为第一个种植转基因作物的阿拉伯国家; 2011 年, 6 个欧洲国家种植了 11.4 万公顷 Bt 玉米,这是欧洲种植的唯一供饲用和食用的转基因作物;巴西的转基因玉米增长也非常迅速, 2010~2011 年度的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比 2009~2010 年上升了 50% 。 对于中国来说,玉米同样非常重要。据 ISAAA 的《 2011 年全球生物技术 / 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报告,中国种植了 3000 万公顷的玉米,有 1 亿个玉米种植户,可能涉及 4 亿人口。 但是,这些玉米却满足不了中国的需要。仇焕广表示,近几年,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蛋、奶的需求也大量增加,这造成了饲料的大量缺口。 2010 年,中国进口玉米 150 万吨; 2011 年,进口玉米 175 万吨;今年预期将进口玉米 300 万吨,其中绝大多数是转基因的。如果照此趋势发展,到 2020 年缺口会达到 1800 到 2000 万吨,如果全部进口,可以预期将几乎全部为转基因玉米。 现在中国玉米单产为每亩 830 斤,靠传统育种技术提高玉米产量已经非常困难,要填实缺口,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势在必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研究员范云六领导的课题组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植酸酶基因,通过生物技术和传统育种方法相结合,成功培育出能够产生出高活性植酸酶并稳定遗传的转基因玉米,能够大大提高磷的利用率。 2009 年,国家已经批准了转植酸酶玉米的安全证书,但尚未进入商业化种植。 仇焕广表示,如果转基因作物种植在中国能够放开,玉米可能会首当其冲。 作为转基因近期最大的明星,转基因玉米很可能将在中国大放光芒。 ■
1852 次阅读|3 个评论
看图诊病:玉米
热度 1 ahyxwangdong 2012-6-7 16:15
看图诊病:玉米
问题:请问您看出玉米植株的病症了吗?
个人分类: 认识大自然|3328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国科学家玉米育种过程中基因组遗传变化规律发表在Nature Genet
热度 1 wudezhi2011 2012-6-5 08:31
【农大校园网】6月4日,中国农业大学赖锦盛教授课题组研究论文“Genome-wide genetic changes during modern breeding of maize”在 Nature Genetics (《自然﹒遗传》,影响因子为36.377)正式发表。 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过去几十年的玉米育种为玉米产量带来了巨大的增长,但是品种改良过程中带来的基因组水平上的遗传变化之前一直还没有系统的研究。 赖锦盛教授课题组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对来自不同地域以及不同育种年代的278份玉米自交系基因组进行了系统地比较分析,阐述了现代玉米育种过程中的发生的基因组遗传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玉米育种过程中涉及了上千个受选择的靶位点,其中包括编码蛋白的基因以及非编码调控区。同时发现在玉米育种过程中遗传多样性有所丢失,但群体中低频等位基因的不断累积,比例在不断增加。通过分析四个具有系谱关系的中国自交系发现,育种过程中玉米基因组的同源区间能够产生广泛的遗传变异,而且这种变异非常迅速。研究还对这些变异类型(包括单碱基突变,插入缺失及基因拷贝数变异)的速率进行了准确的估算。
4875 次阅读|2 个评论
玉米须,很Q的发型
热度 9 turongl 2012-5-26 09:30
玉米须,很Q的发型 这是两种互不搭界的词,但看了照片后,好像玉米须真的也时尚起来了。 1.少不更事 2.有点杂乱 3.凝望 4.披肩 5.长发飘飘 6.不是头发分叉 7. 横空出世(雄花)
个人分类: 瓜菜粮食|5739 次阅读|19 个评论
大波棒子来袭:餐桌上的玉米家族
热度 1 qmjx 2012-4-20 17:33
( (本篇与另一篇《 从贵族到平民:你不知道的温室故事 》 都已经发表在果壳网的自然控主题站,经过该站编辑帮助修改,特此感谢。) ) 在各地方言里,玉米被亲切地唤作苞谷、包米,更有棒子、玉蜀黍之类的爱称。与名号同样丰富的是,餐桌上的玉米形形色色:甜玉米、糯玉米、彩色玉米、爆米花玉米……花样繁多的玉米品种,你尝试过多少? 作为全球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现在,玉米扮演的早已不仅是口粮的角色,它变身出诸多不同寻常的品种,以多种身份频频亮相于各领域。你能想象到吗?不仅仅是日常食用的玉米或者爆米花,我们喝的牛奶、吃的猪肉、嚼的口香糖,甚至我们穿的衣服、吃的药都可能含有玉米的成分。 \ 根据籽粒形态、胚乳硬度等特征,在农学上,人们将玉米分为食用品质较好的硬粒型玉米、籽粒两边有凹陷的马齿型饲料玉米、用来生产淀粉产品的粉质型玉米等9种类型。 左下角是有稃型玉米。图/wiki commons 如果说,普通玉米的使命是让我们能够“吃饱”的话,那么很多特别培育的玉米,目的就在于调节餐桌上的食物种类,让我们“吃好”。与普通玉米相比,特用玉米在某些品质上进行了改良,强化了普通玉米缺乏的一些营养成分,形成了高油玉米、甜玉米、糯玉米、爆裂玉米和彩色玉米等形形色色的品种。如果你是一枚吃货兼自然控,可一定不要错过这一大块等待你去开发的阵地哟。 高油玉米,更多营养 玉米产量分布图,在原产地美洲以外,中国是玉米种植最为普及的地区。 图/wiki commons 19世纪末期,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霍普金斯教授开始着手研究如何提高玉米籽粒油份含量问题。经过一百多年几百代的不断选择,玉米籽粒中的油份含量已经从最初的4.56%提高到了如今的20%以上,并且培育出了一大批可以商业化应用的高油玉米品种。 玉米籽粒油份的提高,对玉米营养品质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一方面,天然植物油中富含人体不能合成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同时高油玉米还含有更多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E,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体营养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玉米籽粒的油份主要集中在胚,所以高油玉米的胚往往较大,这意味着同样集中在胚中的蛋白质含量也有很大提高。值得一提的是,高油玉米具有青贮作物的特殊性状,可以在籽粒成熟时依然保持茎秆的绿色,使得农民可以在收获玉米籽粒后将玉米茎秆直接用于饲喂牲畜,可以说一举两得。 甜玉米,更多水溶糖 据文献记载,甜玉米的起源可能是来自于一个被称为Chuspillo的秘鲁玉米突变种。尽管甜玉米的历史很长,但是因为它比较难保存,这种口感很好的玉米在历史上并不特别流行。1779年诞生了第一份记载甜玉米的文献,到1924年美国才育成世界上第一种杂交甜玉米,使甜玉米的产量得以提高、种植更加简便、口味更好、储存更久,市场也变得更加开阔。 喜欢甜甜的玉米烙?其实,玉米本身的甜度,是由其含有的水溶性糖含量决定。 图/tigtag.com 甜玉米之所以尝起来比普通玉米更甜,是因为它含有更多的水溶性糖(water soluble polysaccharide)。普通玉米在成熟期会将大量有机物运往籽粒中去并将其转化为淀粉形式存储在胚乳中,淀粉本身则是没有甜味的,因此普通玉米尝起来并不甜。而甜玉米则具有一些隐性突变的基因,这些基因限制了玉米胚乳中的这种转化过程,使得玉米籽粒中得以积累大量的水溶性糖。普通玉米的糖分含量只有4%,普通甜玉米的含量则可以达到6%,超甜玉米则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倍。普通甜玉米的糖分含量相对不高,甜度也就不如超甜玉米高,但是由于超甜玉米的籽粒中内含物过少,其食用品质反而不如普通甜玉米。普通甜玉米在成熟后由于水溶性糖含量会迅速下降,所以对采收期要求特别严格。现在,又有一种综合了普通甜玉米和超甜玉米优点的加强甜玉米,即保持了甜玉米的口味,又降低了对采收期的限制,让甜玉米能够更广泛地应用。 糯玉米,更软更粘 糯玉米的起源是很特殊的。按照原苏联植物学家和遗传学家瓦维洛夫的“中心起源”学说,一般一种作物的原产地是该种作物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种质资源的充裕使得人们可以更容易从那里获得材料育成新品种。玉米的原产地是中美洲,糯玉米的起源地则是——中国!20世纪初,一个叫法纳姆的美国牧师从中国将糯玉米带到了美国,美国人柯林斯最先对这种新奇的玉米品种做了研究和描述,自20世纪30年代起,美国衣阿华大学开展了糯玉米杂交的研究工作,并在1942年最先育成了杂交糯玉米。 作为鲜食玉米,甜玉米和糯玉米都适合作烧烤用。 图/tigtag.com 糯玉米的糯,是就玉米籽粒中所含的淀粉类型而言的。相信经历过高中化学“磨难”的同学都还记得一个化学实验,碘液可以使淀粉显出蓝色,其实这里说的淀粉指的是分子结构没有分支的直链淀粉,如果用碘液来对糯玉米做实验,则会显示出紫红色——这是因为糯玉米的隐性基因突变,导致它所含的淀粉几乎全部为有分支结构的支链淀粉。这种淀粉使得糯玉米吃起来黏黏的软软的,比起一般的硬粒型玉米,糯玉米口感更软和,适合牙口不太好的人食用。 爆米花专用,爆裂玉米! 爆米花大家都见过也吃过,实际上,在来自公元前5000年的墨西哥人遗址中已经发现过了爆裂玉米的残存物,它还被认为是现代玉米栽培种的祖先。(作者提示:据最新报道,最新考古研究表明,古代秘鲁人食用玉米食物的历史可追溯至6700年前,比之前科学家预想的还要早2000年。最新考古研究还发现了古代爆米花食物的证据。 http://www.inewscrunch.com/archives/164137.html ) 如今,我们可以用专用的爆米花机器来制作爆米花,也可以用微波炉来制作爆米花。 图/nipic.com 不管是用微波炉还是专用的爆米花机器,爆米花的形成都是玉米粒在高温作用下,籽粒内外形成压力差导致爆裂膨化的结果。理论上,所有的玉米都可以爆裂,但是专用的爆裂玉米具有更好的爆裂特性,这是因为它的果皮中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胚乳中淀粉的排列更加紧密有序,在高温作用下籽粒内部的蒸汽压力也更大,因此其膨化率更高,相比普通玉米,用爆裂玉米制作的爆米花口感也更好。 缤纷色彩,彩色玉米! 近年来在餐桌上悄然兴起的彩色玉米,玉米棒子爱好者的你可曾吃过? 图/wiki commons 我们一般见到的玉米都是黄色的籽粒,这是由于玉米籽粒的胚乳中含有一类叫做类胡萝卜素的色素,包括玉米黄质、β-胡萝卜素等。除此以外,其实还有很多颜色各异的彩色玉米,这些黑玉米、红玉米、紫玉米之所以能够异彩纷呈,是因为它们的籽粒中含有不同类型不同组成的花色苷类色素。看看图片,当我们大啃一根这样五颜六色的玉米棒时,想必心情也会格外愉悦吧! 参考资料: 宋同明,苏胜宝,陈绍江,赵永亮,高油玉米前途光明 ,玉米科学,1997.9 http://aces.nmsu.edu/pubs/_h/H-223.pdf . 郝小琴,甜、糯玉米育种研究概况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6.9 王振萍等,玉米及其近缘物种的起源 ,农业与技术,2011.6 黄儒强,芮汉明,曾庆孝, 爆裂玉米与普通玉米微波真空膨化特性比较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3.1 崔丽娜,董树亭,高荣岐,刘吉强, 玉米籽粒色素研究进展 ,山东农业科学,2010,2:55~58 http://www.foodbk.com/wiki/%E8%8A%B1%E8%89%B2%E7%B4%A0%E7%B1%BB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 guokr.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使用请 联系果壳网 。
4217 次阅读|1 个评论
密西西比河还是会再次变成黄色的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2-4-19 15:26
大平原上的农场主曾经把玉米和黄豆倾倒入密西西比河中, 历史总会重复两次。
个人分类: 农业、食品与农村发展|342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中国粮食进口量达到创纪录高位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2-4-12 15:57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3月中国粮食进口量达到164万吨,是一年前的6倍,较上月增加50%。 交易员表示,大规模的玉米购买可能是3月谷物进口大幅上涨的部分原因。中国约占全球玉米消费的20%,仅占全球玉米贸易的4%,但玉米购买量的突然增加令全球市场严重吃紧。中国今年1月和2月的玉米进口总量为126吨,较去年同期增长400倍。中国国内玉米价格位居全球最高之列,1月至2月期间, 商业公司利用中美玉米价格套利,进口玉米获利 。然而,这个套利窗口现在已关闭。 粮食和大豆进口与短缺无关,只与套利有关。只要存在剩余资本与剩余产品,只要存在套利空间,北美的大豆和谷物就会源源不断的进来;只要中国愿意,北美可以一年生产10亿吨粮食,而不管市场是否真的需要,最后只能变成中国土壤中的有机质。 以前是进口美国二铵,现在是进口美国豆饼。
个人分类: 农业、食品与农村发展|2464 次阅读|7 个评论
就转基因问题与袁隆平院士商榷
热度 26 jiangjiping 2012-4-5 07:23
就转基因问题与袁隆平院士商榷 蒋继平 2012 年 4 月 4 日 前不久您在全国两会期间就转基因问题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您希望通过转基因技术来进一步提高水稻的产量。 在转基因问题上,您老表示是有选择性地支持搞转基因的。您在这次采访中透露出来的信息是, 打算利用现有的转基因技术把玉米的一些基因转到水稻上来。 您的目标是将玉米的碳四高光合作用基因转移到水稻上来,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水稻的产量。 从理论上和表面上看起来,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创意和前途的设想, 从技术上来说,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不是一个难题。 我当时一听到您老的这个主意, 也是很赞同的, 认为是个切实可行的好主意。 后来, 我继续思考这个问题, 越想越觉得有点儿不对劲。 我本人虽然不是一个转基因方面的专家和内行, 但是, 对植物的了解和对转基因的原理还是有一个比较系统的知识的。 您老是水稻育种专家, 对于水稻的性状一定比我知道得多。 水稻和玉米最大的不同点是:水稻是碳三光合作用的作物,而玉米是碳四光合途径。 这两种不同的光合作用途径造成了不同的产量差别。 因为碳四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高于碳三作物, 所以,碳四作物的产量就明显高于碳三作物。 但是,碳四作物的果实的营养成分就比不上碳三作物。 大家一定有同感, 米饭比玉米窝窝头好吃。 从进化论上来看, 碳四和碳三作物的分化和固定也许已经走过了几百万年的历程。 在这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大自然就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师, 她耐心地给每个生物赋予别出心裁的设计, 让其各有特色。 玉米之所以为玉米, 它必定有其特殊的设计, 这个特殊的设计就是它的基因。这个特殊的基因是属于玉米的。 要是我们把这个特殊的基因任意地转移到水稻上来, 那么, 水稻就不是原来的水稻了, 是不是? 我现在要问袁院士, 假如您把碳四高光合作用的基因从玉米上转到水稻上来, 而且真的成功了, 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但是, 您能保证通过这个基因转移的水稻品种还能够 100% 地保持原来的营养质量吗?从理论到实际的操作上, 这种结果的概率有多高? 对我的问题要是没有 100% 的把握, 那么, 贸然地开展这个研究有多少实际意义? 研究的成果又有多少实际价值? 假如光考虑产量的话,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直接多种玉米? 还有, 假如我们可以人为地将一种生物的基因随意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上, 而不影响被转基因生物原来的性状, 那么, 我们何不把牛的吃草的基因转移到人的身上? 要是我们把牛的吃草的基因成功地转移到人的身上, 我们就用不着花这么多心思来搞粮食生产了,也可省去烧饭洗碗等等相关的日常繁重任务, 是不是? 我的设想是不是更加先进和有创意? 我说这些, 是很负责任的想法,不是开玩笑的。我希望您老能够看到我的博文, 思考我的问题。 您老是我非常敬重的科学家之一, 我期盼您老能够在中国科技界的转基因问题上带个头,采取严肃认真,科学谨慎的态度,不要盲目地跟随潮流, 也不要不切实际,异想天开地搞些花架子。 科研资源是很有限的, 要把这些有限的,非常宝贵的资源用于一些切实可行的研究领域。 我不反对转基因, 但是对于异种间的基因转移, 持保留态度。 道理很简单,因为这是一个明显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 其结果必然受到大自然的反击和报复。 顺便说一下, 大约 12 年前, 我给 Novartis 公司的决策机构提出了我对生物工程的前景和其局限性的质疑, 其结果是, 公司决策机构很快地终止了一个总投资 8 亿美元的在建生物工程项目, 同时,也减少了其他一些生物工程项目的经费投入。 我是一个实话实说的人,没有恶意, 如有冒犯, 敬请袁院士原谅。
个人分类: 观点交流|3971 次阅读|47 个评论
[转载]玉米纤维
nanyq 2012-3-23 00:00
玉米纤维Corn Fiber( 聚乳酸 纤维, PLA 纤维)   是以玉米、小麦等淀粉为原料,经发酵转化成乳酸再经聚合,纺丝而制成的 合成纤维 。   此纤维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玉米纤维轻柔滑顺,强度大,吸湿透气,加工的产品有丝绸般的光泽及舒适的肌肤触感和手感,悬垂性佳,良好的耐热性及抗紫外线功能,服用性能好。   PLA纤维是以淀粉制得之乳酸为原料,属于完成自然循环型,具有生物降解性的纤维。该纤维完全不使用石油等化工原料,其废弃物在土壤和海水中的微生物作用下,可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地球环境。由于该纤维的初始原料为淀粉,其再生之循环周期短,大约为一至二年,其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由植物光合作用减少在大气中的含量。燃烧PLA纤维,几乎没有一氧化氮,其燃烧热是聚乙烯和聚丙烯的三分之一左右。   玉米纤维的用途   聚乳酸纤维是以人体内含有的乳酸作原料合成的乳酸聚合物,对人体而言是绝对安全的。经测试,以玉米纤维制成的圆形针织布不会刺激皮肤,且对人体健康有益,并有舒适感。   聚乳酸纤维性能优越,有极好的悬垂性、滑爽性、吸湿透气性、天然抑菌和令皮肤放心的弱酸性、良好的耐热性及抗紫外线功能并富有光泽和弹性。PLA纤维面料的悬垂性、贴近肌肤的滑爽感及织物的柔软、亲水性、色泽光泽得到了极佳的体现,使玉米纤维在贴身内衣、运动服装等方面的开发优势显著,2004年国内三家知名品牌上海朵彩、青岛暖倍儿、上海可力飞等都已经推出使用玉米纤维的保暖内衣。   将玉米纤维与棉、羊毛等天然纤维混纺制成新的纺织产品,它具有良好的形态保持性、较好的光泽度、丝绸般极佳的手感、良好的吸湿性和快干效应,集挺括、弹性好、光泽美的效果于一身。   除用作服饰以外,还可广泛应用土木、建筑物、农林业、水产业、造纸业、卫生医疗和家庭用品上,PLA纤维也可用来生产可生物降解的包装材料。   PLA纤维采用天然可再生的植物资源为原料,减少了对传统石油资源的依赖,符合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它兼有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的优点,同时又具完全自然循环型和能生物分解的特点,与常规的纤维材料相比,玉米纤维还有许多独特的性能,所以得到国际纺织界的广泛重视。   随着人类对地球保护意识、能源枯竭意识、安全意识和服装卫生意识的增强,以及PLA树酯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玉米纤维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已被众多专家推荐为"21世纪的环境循环材料",是一种极具发展潜质的生态性纤维。 玉米纤维   高科技、环保型、功能性纺织服装是新世纪纺织品消费的热点。玉米纤维研究所经过长期的研究,开发了以玉米为原料,经发酵转化为乳酸,通过聚合、熔融纺丝制成玉米纤维。   一、玉米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力,织物光泽柔和亮丽,抗绉防缩性能好,有芯吸排汗和抗紫外线功能。用其制成的面料柔软,可与丝绸媲美,有丝绸般的光泽和舒适的手感,皮肤接触感觉良好,具有抗菌性和防霉性。用其制成的服装具有很好的水扩散性,经过染色处理后,表面会析出很多侧细孔,和羊毛的鳞片状有异曲同工之效果,能很快吸汗并迅速干燥,快速将汗排出。用其制成的织物具有很好的悬透性、滑爽性,具有很好的光泽及免烫效果。用其制成的织物外观透明度好,具有良好的回弹性,对许多溶剂包括干洗剂,有很好的稳定性,能防污,耐日照,耐气候,是新一代的绿色纤维。   二、玉米纤维可以代替各种纺织原料,最适合用来制造服装,可制作成纱、织物、编织物、非织造布,可以加工成短纤维、复丝和单丝,可以与棉、羊毛或粘胶等可分解性纤维混纺。该纤维在欧美经济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于内衣、外衣、运动服、衬衫、T恤、茄克衫、长裤及礼服。该纤维是近年来研究开发的绿色环保纺织服装新材料,体现了人性、自然和技术的和谐统一。   三、玉米纤维采用分散染料常压染色,染色性好,所需原料全部来自玉米,是一种新型的完全生物降解的合成纤维。其制品废弃后在土壤或海水中经微生物作用,可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燃烧时不会散发毒气,不会造成污染,因而它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纤维,是一种极具发展潜质的生态性纺织原料,预测该纤维及其纺织品必将成为21世纪纺织的主导产品。 表1 PLA纤维的主要性能特征 性 能 玉米纤维 聚酯纤维 尼龙纤维 强力(cN/tex) 38 60 45 比重(g/cm 3 ) 1.27 1.38 1.14 熔点(℃) 160~175 255 215 限氧指数(%) 26+ 20~22 20~24 吸湿率(%) 0.4~0.6 0.2~0.4 4.1 折射率 1.4 1.57~1.68 1.57 燃烧热(KJ/g) 19 25~30 30.9 伸长率(%) 25~35 30~40 30~40 恢复(伸度5%) 93 65 89 模量(Kg/mm 2 ) 400~600 1200 300 染料种类 分散染料 分散染料 分散染料 燃烧性 少烟 (离火2分钟自熄) 多烟 (离火6分钟自熄) 中烟 玉米纤维具有独特的优点 ● 舒适的手感,对皮肤的亲和力,无任何刺激性,是其他任何纤维无法代替的; ● 面料柔软、光泽亮丽,使其织物可与丝绸媲美; ● 抗皱防缩性、悬垂性、滑爽性及免烫效果是其独一无二的特性; ● 芯吸排汗和抗紫外线功能、耐日照,使人与自然始终保持完美的统一; ● 优越的抗菌性、防霉性和护肤的养护性,使您的皮肤四季如春; ● 完全生物降解,其制品废弃后在土壤中或海水中可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使您的环境永远保持自然、绿色。 玉米纤维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玉米纤维在医学领域也有很大的应用,它可制成医用手术缝合线、医用无纺布、绷带、纱布、脱脂棉、其复合材料可作为骨结合部固定材料等。 ● 玉米纤维由于优越的特性在生活中逐步得到人们的青睐,如婴儿尿布、妇女卫生巾、妇女胸罩、食品包装袋、野外旅行用品等。 ● 玉米纤维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可制成纱、织物、纺织物、非织造布,可加工成短纤维、复合和单丝,可以与棉、羊毛或粘胶等可分解性纤维混纺,该纤维在欧美经济发达国家得到广泛的应用,是目前世界上最完美的环保型、绿色纤维。
40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天下第一大玉米(图)
热度 2 wangxh 2012-2-10 11:16
天下第一大玉米(图)
俺非常纳闷,这个照片怎么照的呢?那时候没有PS呀! 图片截取于搜狐网络视频
个人分类: 社会|301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官方:转基因玉米和水稻不可能在市场上出现
jiangyongshuai 2012-2-2 20:49
官方:转基因玉米和水稻不可能在市场上出现 中国新闻网 转载自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2月2日电 今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就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会上表示,关于转基因的玉米和水稻,有关部门并没有批准它可以商业化生产,所以不可能在市场上出现。 陈锡文表示,在土地问题上,中央政府非常重视保持原有法律政策的稳定以及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对于稳定农村的土地政策和保护农民土地权益,提出了三件大事:第一件事是由国土资源部牵头,完成农村土地所有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第二件事是由农业部牵头,开始农村土地承包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第三件事是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来研究,提出对土地管理法中涉及到征收农民土地条款的修改。 “关于转基因的玉米和水稻,据我所知,有关部门并没有批准它可以商业化生产,所以不可能在市场上出现,关于农业用工荒的问题,至少在目前还没有明显的出现。因为一方面虽然进城的农民工数量在不断增加,现在外出农民工大概在1亿6千多万人,所以农村劳动力有所减少。但是另外一方面,农业机械的综合作业水平在不断提高,去年耕种收三个环节的农业机械综合水平达到53.5%,也是历史最高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代劳动力。第三,你刚才讲到的土地问题,确实在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方方面面都需要使用土地,所以确实有些矛盾。”陈锡文说。(据网络文字直播整理) (责任编辑:张雅博)
个人分类: 随笔|195 次阅读|0 个评论
吃玉米的女孩
chenlibo 2012-2-2 10:09
绿袄紫裙,轻扭腰臀,皓腕凝雪,纤纤玉手,轻解罗裳,独行校园。 微启朱唇,冰清玉齿,吐气纳兰,余音绕梁,玉米清香,随风飘荡。 步随汝行,心随汝归,秀发如云,芳尘似酒,恐煞美境,远观不亵。
个人分类: 低吟浅唱|3875 次阅读|0 个评论
院士增选:施饶VS李登海
热度 6 jiangming800403 2011-12-22 20:05
小可乃一晚辈低人,本不应窃议庙堂之事。但既然是党报就玉米育种专家李登海落选院士公开讨论“农民科学家离院士有多远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95119do=blogid=520888 ,索性就此事和前段时间让科学网点击量倍增的施饶之事放在一起,斗胆议论几句: 施公、饶公以及李公登海都是今日中国生命科学界的杰出之士,当然正所谓“文无第一”,其成就也都是各领千秋,难分伯仲。院士投票自然有其各自理由。虽然进入两院名人堂是对个人学术成就的肯定,但是院士并非是最高的裁判者,一个人的学术地位与成就并不是需要院士的首肯,或者洋人(比如说诺贝尔委会会)的认定,而是在于对社会实践、对学科发展的贡献。李登海——堂堂“登海种业”的老总,即使永远选不上院士,也丝毫不会影响登海种业成为和美国先锋公司比肩的世界玉米种业双雄。农学家的成果是写在大地上的。一个人被孤立的时间越久,或许说明他越超前于时代
个人分类: 科研八卦|8431 次阅读|8 个评论
拉尼娜导致玉米丰收
热度 1 杨学祥 2011-12-8 06:58
潮汐组合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从2004年开始,2010年被用于粮食产量预报,希望能引起关注。 拉尼娜导致玉米丰收(转载) (2011-12-08 06:10:03) 标签: 拉尼娜 丰玉米收 分类: 科技评论 2010年国内玉米单产的分析——2010年6月 (2011-12-05 16:47:13) 转载 ▼ 标签: 杂谈 ——拉尼娜气候背景下,玉米历史单产一般较高 (下文节选自本人于 2010 年 6 月完成的玉米半年报《晚播难阻长势良好——回调降延续数月》) 根据科学家杨学祥的研究, 2010 年 7 月末至 11 月初拉尼娜将快速发展。根据澳大利亚气象局的监测数据显示,厄尔尼诺已经于今年 5 月消失了, 6 月份显示拉尼娜可能性在增加中。 图表十: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指数走势图 以上数据来源于 Bloomberg 拉尼娜事件往往伴随严重低温冻害、强沙尘暴、强台风、异常旱涝等自然灾害,也正是因为低温冷害和雨水过多的影响,使今年玉米和大豆都造成严重晚播。 另外杨学祥指出, 2010 年气候状况和 1998 年相比很有相似之处: 其一、 2010 年的潮汐类型为 1-12 月全年弱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的潮汐类型为 1-11 月弱潮汐南北震荡。 其二、 2010 年 4-6 月为弱潮汐时期; 1998 年 6-8 月为弱潮汐时期。 其三、 1998 年和 2010 年都是厄尔尼诺的第二年,拉尼娜的开始年。 这样,如果我们比照 1998 年,我们发现无论是国内玉米还是国际玉米,单产都是相对很高的, 98 年国内玉米单产为 5.268 吨 / 公顷,较 97 年提高 20% ,同样美国玉米 98 年单产亦较 97 年提高 6% 。同样在拉尼娜发生的 2008 年,虽然拉尼娜现象不是很明显,但可以发现,国内和美国玉米的单产亦较 2007 年提高。 图表十一:中国和美国玉米单产 以上数据来源于美国农业部 综上, 2010 年我国玉米应该是个丰收年,单产将持平或超过 2008 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d4b64580100yqkx.html 水土育波动 作者:依依妈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231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最重要的水文循环是农田水文循环,最大的植被系统是......
热度 3 jiangming800403 2011-11-11 15:32
中国农大任理教授说:“中国最重要的水文循环是农田水文循环,最大的植被系统是玉米、水稻、小麦。”
个人分类: 农业、食品与农村发展|3749 次阅读|3 个评论
玉米地里的野蘑菇——玉米黑粉菌 Ustilago maydis
Macrofungi 2011-10-20 13:10
玉米地里的野蘑菇——玉米黑粉菌 Ustilago maydis
玉米地里的蘑菇——玉米黑粉菌 Ustilago maydis (DC.) Corda (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使用) 玉米黑粉菌(CornSmut)又名玉蜀黍黑粉菌、玉米黑霉。病原菌为真菌,是由玉米黑粉菌( Ustilago maydis (DC.) Corda)所引起的一种局部侵染性病害。孢子堆的小大、形状不定,多呈瘤状,长或直径3-15cm,初期外面有一层白色膜,往往由寄生组织形成,有时还带黄绿色或紫红色彩,后渐变灰白至灰色,破裂后散出大量黑色粉末,即冬孢子。分布很广,北方比南方发生较普遍而严重。 玉米黑粉菌 Ustilago maydis (DC.) Corda 玉米黑粉菌 Ustilago maydis (DC.) Corda 玉米黑粉菌 Ustilago maydis (DC.) Corda 玉米黑粉菌 Ustilago maydis (DC.) Corda 玉米黑粉菌 Ustilago maydis (DC.) Corda 此菌分布极广泛,是玉米的主要的病害之一。幼嫩时可以食用,也有生食,有甜味,炒食另有风味。经常食用可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和胃肠道溃疡,并能助消化和通便。在培养液中含有 谷氨酸 、 赖氨酸 、 丙氨酸 、 精氨酸 、 蛋氨酸 、 苏氨酸 、组氨酸等16种氨基酸。此菌可加工药用,将新鲜的孢子堆摘下或将老熟后的收集(孢子粉)炼蜜丸,备用。其性寒、味甘,利肝脏益肝胃和解毒作用。又治神精衰弱,小儿疳积。该菌还产生黑粉菌酸,作香料工业中合成麝香类的原料。其菌液对小白鼠肉瘤有抑制作用。另生产一种异生长素, 吲哚乙酸 ,能刺激高等植物生长。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1376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8: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