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责任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热度 2 xxssq 2011-7-9 22:40
这句话,读来荡气回肠,感觉自己堂堂然立于天地之间,呼吸都是浩然之气,感觉肩上沉甸甸的,胸中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 细细想来,不太理解。 首先,第一句,为天地立心,实在无法理解。 为生民立命。我想我只能是努力在做为我的学生立命。我只能说我的学生们从我这里学到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收到了良好的科研训练。这就是我认为的安身立命的根本,这个根本是他们拿去立命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当然是我想传授的。至于生民,How?我现在还不得要领。 为往圣继绝学。这个我正在努力着,象个探险者,象个淘金的人,走在荒芜的旷野中,前行。 至于,为万世开太平,呜呼,我能吗? 请来往的大侠指点。叩谢!
8206 次阅读|2 个评论
求职必备锦囊之一“责任感”
热度 1 spring87 2011-7-9 08:18
我是“三非人士”,一非企业高管,二非职场达人,三非职业规划师。仅一在校学生,斗胆献此锦囊——“责任感”,仅为与我同在求职之路上奔走的有志之士,聊聊自悟“求职经”,不当之处,还请诸位见谅。 众所周知,大凡杰出人物,能够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并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皆由责任感使然,即便所从事的工作并非兴趣所在。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艾尔森挑选来自世界各个领域的佼佼者共 100 名做调查,结果发现其中 61 名竟然是在自己并非喜欢的领域里取得了辉煌的业绩。成功秘诀在于他们坚信:“任何的抱怨、消极、懈怠,都是不足取的。唯有把那份工作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是正确与明智的选择。”举此例,并非想告诉大家要如何成功,而欲说明责任感是做好工作、扮演好职场角色的必备素质。这也是我们在求职之前,必须扪心自问的:我是否具备了能够胜任所求之职的责任感? 专业技能学之易,而责任感具之难。为何?我想,只有真正理解了“何谓责任感”,才能知其深意,亦能明白为什么责任感是求职必备锦囊。 责任感,是常见、常谈、常用之词,却“横看成岭侧成峰”,视角不同,理解不一。以下这段精辟解释,或许能给我们提供解读责任感之思路: 见到洪水猛兽拔腿就跑是求生的天性,但能让人站住脚跟,迎危难而上解救同伴的,是责任感中的勇气。千里长途跋涉想倒下休息是身体的天性,但能让人咬紧牙关,俯首向前踏及目标的,是责任感中的坚忍。好逸恶劳贪图享受是懒惰的天性,但能让人勤俭劳作,努力奋斗出一片天空的,是责任感中的克己。以自我为中心为己筹谋是自私的天性,但能让人处处为他人着想,牺牲自身的,是责任感中的奉公。抢尖霸上爱出风头是虚荣的天性,但能让人自动自觉脚踏实地,心甘情愿洗尽铅华的,是责任感中的诚挚。 这段话道出了责任感的五大要素,即“勇气”、“坚忍”、“克己”、“奉公”与“诚挚”。其中“坚忍”与“克己”,意思相近,故一起解读。 勇气 ,即勇于面对应做之事与应交之人,大致可分三个层次:第一,敢于面对。对求职之人,首先面对的就是角色转变,即由学生向职业人士的角色转变。其中,为自己的错买单,应是必备常识。在学校,若是做错事,导师还可以多教导一番:有过则改,善莫大焉。但在工作单位,情况则不相同。公司可能为职员的某一次小错而买单,权当培训员工预先交的学费,但绝不可能允许第二次或第三次犯错。尤其是影响到公司利益的大错。另外,职场中,面对两难困境是常事,需要摒弃用两全齐美的思维模式来寻找解决之道,因为“站队”往往是必须的,没有中间路线可言。第二,不怕失去。通常理解为害怕失去所拥有的,但或许还有另一种解读,即“无所谓”的态度。这种无所谓,确确实实是“不怕失去”。然而,往往内心深处隐藏着一种惧怕,永远都挥之不去。有些人入职之前,就会想着有机会就跳槽,颇有“不怕失去”的勇气,敢于承担为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所有后果。而事实上,这并非是“不怕失去”的勇气,而是“害怕付出”的懦弱。试问,有哪个企业愿意接受员工的这种“不怕失去”带来的不负责任的后果呢?第三,勇于拒绝。拒绝,确实并非易事,但总得做出选择。尤其是面对不想不想得罪的人,或难以抵挡的诱惑,难以启齿“不”字,就做出短期逐利行为。这对自身或公司而言,都有可能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因为不拒绝的后果,往往是比拒绝更为严重。使劲追求某一方面,可能忽略了更多的诉求,而得罪了更多人,让更多人失望。 坚忍与克己 ,《浮沉》中有一句经典:“要想出位,要么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要么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虽然“出位”跟责任感并非完全直接相关,也并不是做每件事情都想着要“出位”,但要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或作别人不愿做的事情,既需要勇气,更需要坚忍与克己。这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显性的坚忍与克己,常见的一种表现,即愿意牺牲午休时间或者晚上加班来学习或工作,为成长注入更多养分,也为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付出努力,并长期坚持。隐性的坚忍与克己,则是能用一颗开放的心去接受批评,用一种淡然的态度去回应赞扬。 奉公 ,将值得做的事情和有必要做但可以不做的事情,视为自己应该做的事。奉公,不是停留在尽善尽美地完成本职工作,而是尽心尽力地做好那些要完成本职工作必须去考虑与顾忌的事,发自内心地关注需要关注的人。对奉公的理解,不是完全排除自私,而是将自私用到恰当的人和事上,就像蒋勋在《生活十讲》中所提到的“私心扩大化”。因为没有扩大化的私心,其实很难有真正的成就。缺少责任感中的奉公精神,就很难会用同理心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思考他们需要怎样为其单位服务与贡献的职员,终有一天也会自食其果,成为单位发展“私心”下的工具与牺牲品,而非单位发展“公心”中的重点保护与培养对象。 诚挚 ,信任之基。先得正视内心,真诚待己,积累自信,这是诚挚大厦能够起建的基础。而现实生活中,似乎有不少人的这个基础漏洞百出,导致诚挚大厦摇摇欲坠。原因在于他们对自己并不诚挚,虽非所愿却不懂得拒绝。如有些人因有“关系”能找到“铁饭碗”工作,即便是自己极不情愿去做,也会基于“不用白不用”的角度考虑选择成为“关系户”。事实上,若能正式内心,放弃“关系”而选择自己真正“关心”的事业,那其能带来的投入度与成就感,自然大不一样。然后是诚挚待人。有人说“责任产生于拥有的感觉,是我们自己——而不是别人——对身边将要发生的事情负有责任。”“拥有的感觉”重在是否想去拥有,我们想要得到身边人的信任与关注,非诚挚而不能为。是否“耍小聪明”,也是基于是否想拥有被耍对象的信任。若不能以诚相待,彼此之间建立起信任关系,也会在选择用耍小聪明的方式“逃过”或“闯过”一关又一关的同时,瓦解破碎。
6263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对朱清时先生在南方科大各种工作举措的态度——力挺!
热度 5 lwrobinson 2011-6-27 19:55
其实这是我看到这篇《 平心静气观“檄文”——评香港科大三位教授的文章 》之后的回帖文,比较全面反映了我对朱清时先生在南方科大所做工作的态度。 博主评价港科大三个教授的对环境不了解,我很是赞同。在南方科大刚开始扬帆的关键时刻退出,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三位教授并非全心全意想要做好南方科大的高教改革,缺乏对于中国高教改革的责任感,所以,退出也好。 另一方面,我很不赞同博主提出的这段话:”......然而,朱校长确实是仓促上马了。问题主要不在于上述种种,而在于没有必要的行政组织、相对稳定和高 质量的教师队伍,以及必需的实验设施的情况下(譬如没有做实验室地基的绝缘,甚至被指出后依然不顾)。在南科大仓促上马之际,去行政化走到了反面,正常的 行政退避三舍,而校长个人的意愿则被放大。“博主如果关注下相关新闻,就知道南方科大由于处于筹办阶段,现有工作人员中有一批是由深圳市提供的——毕竟朱 清时先生要在深圳做事,不可能一开始就完全用从其他地方招聘来的人员,在学生们的公开信中已经表明了这批人对朱清时先生主持的南方科大高教改革的工作阻 碍,譬如一些行政化的不良习气,譬如因为管理而打断正常教学。朱先生怀着对中国高教改革的强烈责任感,抓时间干工作,招人员、照学生,这些不可能一步就 位,即时是按博主所说的”必要的行政组织、相对稳定和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对朱先生所处的现状来说,也是很困难的,否则的话,就不可能出现09年9月接受 聘任后表示以港科大为榜样,现在却毅然决然地进行自主招生等等港科大教授认为不合理的举动,我认为很可能就是因为朱先生在接受聘任之后这一年多时间里,想 做事却因为种种外部不合理规矩束缚而无法行动。朱先生受聘后曾经接受采访时说过,很多时间花在事务性的工作上而难以推进,由此可见一斑(譬如朱先生遇到过 的启动校区楼顶漏水、买电脑等事情,详情可搜新闻)。 在下理工专业毕业,现在高校任教,自认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我教授的基础课,虽然看起来不难,然而真要讲好,很困难。因为要花费巨量的 心思,需要极其渊深的知识基础和知识面,才能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步入知识的海洋且不迷失方向。尤其是要想培养出出色的人才,基础课能够带给他们 的,远远超过专业课的作用,所以我很认同朱清时先生让学术大家来讲授基础课,事实上,这也是美欧等名校的一贯做法,譬如著名的物理学家Feynman在加 州理工就教授过大一大二的普通物理学。 此外我还觉得,我们没有处在南方科大校长的位置上,很多压力和困难是没法感觉到的,所以我们不要做”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本人不厚道地说,港科大三位教授就有点这样),而应该尽可能多地对朱先生的高教改革举动给予体谅和包容——如果朱先生所做的都是常规的,符合现有规则、规律的,大家都能理解的,那么,这场高教改革还能算是”改革“么? 至于文中陈安博士所质疑的朱先生”急功近利“,我觉得很是可笑,作为中国人都很清楚,在中国,扎实做事的人,总会有人因为各种原因而横加指责——当然出发 点有好有坏。朱先生作为中科大校长十年来的体会,难道会不知道中国搞高教改革是困难重重?如果好名好利,他干么冒着风险受聘南方科大?面对65岁的朱先 生,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指责他这做得不对,那做得不对?需知,邓小平同志当年还说过,”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现在朱先生面临的情况,和这句名 言说出来的情形,是何其相似阿!
3675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国内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评价及预测2007年08月22日
evonchang 2011-6-27 09:40
国内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评价及预测 2007年08月22日 星期三 上午 07:30 一、核心期刊部分 1、《图书情报工作》 评价:源自著名的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享有高度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文章质量好,被引用率最高,学术地位高;题材独特,立意新颖,独具慧眼;网站建设完善,有独立的域名和网址,设计朴实、凝重,学术氛围浓厚,投稿系统规范、稳定、易用;电子版或网络版文献获取的便捷程度高。 预测:之所以把《图书情报工作》放在首位,不仅因为她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还因为她高度的进取心和无限的责任感。从她对论文修改的态度和学术的认真程度就可见一斑。毫无疑问,她是中国最有前途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杂志。老大非她莫属,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2、《中国图书馆学报》 评价:自封“中国图书馆学第一刊”,可以说名不副实或者说徒有虚名;重理论研究,轻实证研究;取材狭窄,立意陈旧,缺乏创新;网站建设极不完善,栏目稀少,不接受电子投稿,也没有网络投稿系统,极不方便,而且审稿周期要将近两个月(邮寄都花了一个星期才收到),让人等得头晕;版权保护意识过于强烈,在期刊网中需要通过邮件推送才能获取全文,这是狭隘的惧怕别人超越的心理在作怪。 预测:可以说,这是一个老古懂的杂志。如果你的文章被录用,恭喜你,你从此正式步入老古懂的行列。学术研究的死气沉沉和缺乏创新是其致命伤,而自恃清高和不思进取则注定了其必将走向穷途末路。 3、《大学图书馆学报》 评价:依托著名的北京大学,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学术地位较高,影响因子名列前矛;论文选择的标准怪异,令人难以捉摸;网站建设花里花俏,严重影响了其学术的严肃性,唯一值得表扬的是开设有网络论坛和其它论坛及博客的链接;投稿方式从打印稿到电子稿到网络投稿,变成现在的网络投稿系统瘫痪,拒绝接收电子稿而只收打印稿,创开历史的倒车的先河。 预测:出生名门北大,要衰落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是没有个性,选材怪异,要想成为业界老大也是异想天开。《大学图书馆学报》,不要想那么多,还是安于现状吧。 4、《情报学报》 评价:在情报学领域享有崇高的威望;文章具有较高的深度,但是太讲求形式主义,一味钻数学和计算机的迷堆和牛角尖,几乎成了情报数学或者说情报计算机学了。其它的不多说。 预测:《情报学报》关注国内外情报学学科前沿,重视新兴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情报学中的应用,重视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定量分析与研究,将在未来继续领引国内情报学研究的风骚。 5、《图书馆杂志》 评价:国内颇有名气的图书馆学专业刊物,在学术界具有良好的口碑;文章质量高,稿件采用率低,大约在5%左右,但是缺点是没有核心作者,不能培育自己的核心作者群;网站建设较好,不接受电子投稿,但同时接受打印稿和网络投稿,坚持不收版面费,实属难能可贵,而且还给稿费,实在让人敬佩,她也是国内迄今为止审稿最快的期刊之一,只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即可回复,只是投稿系统功能欠佳,而且系统极不稳定,需要进一步改善;在版式方面,开本太小,不符合国际潮流,需要增加开本,增加发文的数量,而不是陷入要不要改为半月刊的无休止争论。 预测:《图书馆杂志》在国内享有广泛的赞誉,这是与其一切为作者和读者着想的办刊宗旨和理念分不开的;常务副主编王宗义先生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让人钦佩,《图书馆杂志》必将在未来中国图书馆学学术期刊中继续占据重要的地位,发挥重要的作用。 6、《情报科学》 评价:这个刊物的名字取得相当的好,可以说有不战而屈人之兵之势;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文章的质量也算可以,最值得称道的是其印刷字体,大且美观,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对于近视眼的读者来说,这个杂志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 预测:怎么说呢,反正一句话,这个杂志想保住核心期刊的位置,是不成问题的。想有大的突破,就要下真功夫了。 7、《图书馆建设》 评价:这个中国最北端的图书馆学核心期刊,可以说在业界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这个杂志社的编辑的工作态度值得表扬,无论多么忙,总会给作者发送稿件是否录用的信函;《图书馆建设》接收电子稿,回复速度亦较快,一般在30天左右用电子邮件回复,只是版面费太贵了点。 预测:要想提高刊物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必须大力提高刊物的质量,版面费的提高不仅损害了杂志的声誉,也损害了作者的利益。只要《图书馆建设》能够处处为广大作者着想,相信保住核心期刊的称号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8、《图书馆》 评价:名字简洁明了,就像湖南人的作风一样。它的封面人物是它的金字招牌,不仅为刊物增色不少,也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当然,它的缺点也不少,如只接收打印稿,审稿速度慢,内容没有什么特色,基本上是跟着前几名的核心期刊的尾巴走,这样的路何时是了。 预测:《图书馆》最应该发扬湖南人敢闯敢干的精神,立志刊物内容和质量的变革,真正把刊物办成国内知名的图书馆学专业刊物。 9、《情报杂志》 评价:这个期刊的质量还算可以,毕竟还是核心期刊,只是要大大批判的是,它的字体实在是太小太小了,可以说是国内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中字体最小的一个。要省版面挣版面费也不是这样的吧,实在应该向《情报科学》好好学习。 预测: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这个杂志都没有什么过人之处。要想出类拔萃,先从版式上下功夫吧,不要让这个世界上又多了一双近视眼。 10、《图书馆论坛》 评价:客观地说,这个杂志的被引用率和影响因子还是能排在前几名的,可是这个杂志的作风为广大作者和读者所不耻。这个杂志的稿源大多来自会员单位,也就是我们所知的赞助单位,文章质量可想而知。能保住核心期刊的位置,与金钱和公关不无关系,另一个原因是每年的最后一期邀请国内稍有名气的老家伙写一大堆东西,简直成了老家伙的厚厚的论文集,极尽讨好和拍马之能事,以保住核心期刊的位置。这个杂志的出路在于改革论文稿件采用制度,改善极不人道的工作作风,同时彻底清除编辑部的那一帮FB分子。 预测:以广东的财大气粗,关键时刻大把大把的金子银子像天女散花一样洒向那些老古懂评委,让他们被糖衣炮弹冲昏头脑,相信2008年甚至2012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里面还能见到这个期刊的名字。只是希望它能民主一些,开明一些,透明一些,让爱它的人更爱它,恨它的没那么恨它就阿弥陀佛了。 11、《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评价:原名《计算机与图书馆》,从她的名字便可知道她致力于现代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学和情报学中的研究、应用和交流,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的办刊宗旨和原则,在业界拥有清晰的定位,享有广泛的赞誉;期刊网站的风格、特点和功能与《图书情报工作》基本一致(属于同一家公司提供),仅接受网络系统投稿,审稿认真,回复较快,是一个值得信赖的负责任的期刊。 预测:从去年年底开始,《现代图书情报技术》编辑部增加了一员大将,那就是Doctor Lee,对来稿进行严格的初审把关。此君专业扎实、学习勤奋、工作认真,是一位非常努力的人。俗话说,努力就有希望。《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正是因为拥有这样一群既努力又有实力的编辑群体,使她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值得我们期待。 12、《情报资料工作》 评价: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一个情报学核心刊物,在业界望有很高的声誉,她的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收录的机率很大,毕竟是一家人嘛,优先照顾,可以理解;没有网络投稿系统,既接收电子稿,又接收打印稿,但是论文的审稿速度较慢,要两个月左右,版面费较高,这是美中之足之处,不过有稿费返还,对作者来说是一种安慰,也是一种鼓励。 预测:有人文研究实力雄厚的人大作后盾,以及在国内报刊资料评价中极具权威性的《复印报刊资料》的鼎力支持,相信《情报资料工作》将一直保持强劲发展的势头,在业界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13、《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评价:这是由天津图书馆主办的图书馆学期刊,这个刊物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毛病倒有不少: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死守陈规、墨守教条;论文质量不高,刊物没有特色;没有投稿系统,也不接收电子稿,只接收打印稿,审稿周期特长,要三个月左右,菜都凉了,何况是心;最难忍的是,走后门发文章的人特多,看来这个杂志的编辑的职业道德很值得怀疑。 预测:看来2005年《津图学刊》的丧钟并没有敲醒《图书馆工作与研究》的头脑,华北地区的图书馆学核心刊物太多了,多她一个不多,少她一个不少。如果这样继续下去,说不定哪一天,托马斯.赫胥黎的“the War of Jiawu(中日甲午战争)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将会应验在她的身上,天津人的悲剧将再一次重演。 14、《情报理论与实践》 评价:这又是北京人的一个骄傲,也是我国军工企业的一面旗帜。在外人看来,中国国防部门和军工企业似乎有点不务正业,不去安心制造兵器,保家卫国,反而把心思放在经营这样一个情报学刊物之上。事实上,无论她的东家是谁,她并没有一丁点军事的色彩,而是一种地地道道的情报学大众刊物。她的封面色彩明快,内容推陈出新,在学界具有不错的影响和口碑。虽然她的版面费很高,但稿酬也很高,舍得舍得,有舍必有得嘛,值得。 预测:仅仅从封面来看,这就是一本让人赏心悦目的刊物,再加上鲜明的办刊物色,上乘的内容质量,没有人会相信这个刊物有一天会被扫地出门,变成普通刊物。 15、《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评价:这是国内唯一一种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图书馆学核心期刊。我不知道她的魅力何在,我只知道国内有一个有名的图书馆学博士后经常在她那里曝光,对她情有独钟,也许是因为她的学术踏实和事业执着吧。虽然她的被接纳程度很高,但是也有许多缺陷,审稿速度慢,发表周期长,再加上地理位置和地区发展的原因,质量顶好的大作不是很多。 预测:真的很难说,这个世界什么都有可能发生。论行业影响、文章质量和学术地位,这个杂志并不比许多核心期刊差,可是要求主子有钱而且舍得花钱才行,宁夏政府和宁夏图书馆真的准备好了吗? 16、《图书情报知识》 评价:把她放在倒数第二位,和其自身的许多因素有关。与其说这是国内一种图书馆学、情报学两栖核心期刊,倒不如说她是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内部刊物,这是业界的共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很难想像,一个作者群狭窄的刊物会有什么大的前途和发展,如果有一天,武大的学者老的老,走的走,调的调,《图书情报知识》变成普通刊物也并非没有可能。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当然我们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 预测:说归说,笑归笑,武汉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学术地位和影响还是深深植根于国人的头脑的。我们有理由相信,文华图专的光环将继续萦绕在武汉和整个中国的上空,《图书情报知识》还是图书馆学人心中的偶像。 17、《现代情报》 评价:要开骂了!其实我并不是一个愤青,我只是热爱我们的图书馆,热爱我们的图书馆事业。可是这个杂种,却把中国图书馆人的天空翻了个底朝天,彻底消灭了图书馆学人仅存的那一点点自尊。说它是杂种,一点也不为过,它的内容实在是太多太杂了,来文必收,给钱必发,图书馆学、情报学、经济学、医学、建筑学......真是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更确切地说,是看得人头晕眼花、目瞪口呆。为什么来文必收,给钱必发?当然是要把花出去的钱捞回来呗。它原来和《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同属于一个档次,在用钱买了个核心之后,行为有所收敛,不再在封二和封三发文了。虽然给自己镀了一层金,其实还是那个德性,好不到哪里去。 预测:把《图书与情报》挤下来是它的本事,这一点我们不得不佩服它的公关能力,就让他享受一下四年核心期刊的快感吧。如果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里面还有它的名字,那那些老古懂评委真是瞎了眼了。借用南海观音的一句话:“孽畜,还不快快现身!” 二、普通期刊部分 1、《图书与情报》 评价:这是当代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的悲情杂志。对于她的遭遇,我们只能哀其不幸,努其不争。毕竟,造成今天的局面,也不能全怪人家《现代情报》,谁叫你不够圆滑,谁叫你不谙世故。虽然她落寞至极,可是她在学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并没有改变,在国内还是有一大堆的人在关心她,爱护她。穷则思变,《图书与情报》不仅应该在投稿方式、审稿周期、稿件选择、质量控制等方面要有大的改变,更应该大力公关和献媚,要知道,这个世界很多时候的金子,都被深埋地下,暗无天日,根本没有发光的机会。 预测:据参加过去年年底中国图书馆学峰会的一位界内人士透露,2008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要重新把《图书与情报》提上来,把《现代情报》打下去,还它(们)一个本来面目。看来这些老古懂评委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之前的行为和决定是多么的愚蠢和错误!可以原谅,人总有犯错的时候嘛,可是不能一错再错。 2、《新世纪图书馆》 评价:原名〈江苏图书馆学报〉,是国内知名的图书馆学刊物。虽然她不是核心刊物,可是它的质量是上乘的,这是业界的共识,是有目共睹的。在改为《新世纪图书馆》的过渡期,她沉寂了好一阵子。现在的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刊物色彩简洁明快,版面设计科学合理,在每期的目录页里都增加有英文题名和著者项,而且接收电子稿,审稿周期短,只收取少量版面费但给稿费,最重要的是,编辑部的老师尤其是彭老师工作认真、负责,很多时候亲自和论文作者电话或电邮联系,商讨稿件事宜。 预测:这是深受业界喜爱的几种普通刊物之一,她应该有更好的发展平台。可是如果按业内《图书与情报》重上核心的小道消息,2008年她的梦想又将成了泡影,因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不可能有大的变动。果真如此,我们真的要为实力雄厚的《新世纪图书馆》感到惋惜,又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了。强烈建议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增加两个名额,一个给《新世纪图书馆》,另一个给...... 3、《四川图书馆学报》 评价:在我们的记忆中,这个期刊的影响在一点一点的下降,从她的发文质量和主要作者群的层次或者说来源便可见一斑。可是实话实说,她还是比一般的普通刊物要好得多,还是有很多有实力的人会向她抛秀球的。无论从色彩、版式、内容、范围、质量等各个方面衡量,她都是中国图书馆学界一个中规中矩的刊物。她接收电子稿,审稿周期也较短,一般在一个月左右,用电子邮件回复。 预测:凭心而论,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目前的地区分布是极不均匀、极不合理的。西南地区幅员辽阔,图书馆学、情报学从业人员人口众多,再加上成都、重庆地区的科研实力也并不弱,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极有必要在这个地区设立一种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四川图书馆学报》当之无愧。这是值得业界人士好好思考的问题。 4、《国家图书馆学刊》 评价: 原名《北京图书馆馆刊》,这个杂志的文章质量还算可以,有很多是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交流,不过看来看去更像是国家图书馆的内部交流刊物。这个杂志没有投稿系统,不接收电子稿,只接收打印稿,审稿周期也较长,可以说是一个比较传统的杂志。 预测:按说以她的实力——背靠中国公共图书馆的老大、资源如此丰富、资金如此充足、人才如此兴旺、技术如此领先,再加上有个国家级出版社,对外交流与合作也非常便利——要想成为学界核心期刊应该是小菜一碟,可是事实恰恰相反。我们只能说她投错了胎或者生不逢时——她和《中国图书馆学报》同属于一个东家,俗话说,一山不能藏两虎,再说要是这样别人也不干。看来要想成为核心期刊,只能等下辈子了。 5、《图书馆学研究》 评价:这是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曾经的核心期刊。名字取得相当的好,可是与其地位甚不相符,她的境况已今非昔比。直至今天,这个期刊已经沦落成为职业技术学院和不知名的大学的图书馆学者和馆员理论和经验交流的园地。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们不希望再在论坛上看到类似“《图书馆学研究》和《情报探索》哪个好?”之类的那么幼稚的问题。如果确实不知道哪个杂志好,完全可以把两种杂志一起拿出来,慢慢地对比。这个杂志只接收电子稿,审稿速度堪称一绝,甚至可以第二天就通知用稿,效率之高让人咋舌,另一方面也说明她的审稿程序非常之简单,审稿制度非常之不健全。比较好的理论性文章不收版面费,其它的大约收二百多的版面费。 预测:虽然已经沦落为普通期刊,可是《图书馆学研究》的编辑们还是不离不弃,这种执着的精神值得我们肃然起敬。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杂志将伴随着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而长期存在。可是,要想成为核心期刊,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至少八年之内还看不到这个希望。加油吧,《图书馆学研究》!我们会为你默默祈祷。
个人分类: 图书知识|23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论国家标准的动态化管理和广范围征集
daishx08 2011-6-14 22:27
论国家标准的动态化管理和广范围征集 三鹿奶粉事件涉及到多个方面和多个部门,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且是多种因素共同结合的结果。现在不出问题,以后还是要出。三鹿奶粉事件的直接原因是奶农和企业社会责任感缺失,见利忘义。深层原因是监管制度和监管部门的监管不力。 食品监管说到底,首先是一个科学问题,然后是法律和经济问题,质监局搞出来的标准首先就有问题,然后用这个有问题的标准来评判,结果如何,我们大家都看到了,出现那么多的肾结石儿童。这是在戕害我们祖国的未来。 因此,我在这里关注的是技术问题和国家产品标准方面的问题。也就是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形成过程。所谓国家标准是指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国家标准的年限一般为5年,过了年限后,国家标准就要被修订或重新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级。截至2003年底,我国共有国家标准20906项(不包括工程建设标准)。   我们知道牛奶的主要营养成份为:蛋白质、乳糖、乳脂、微量元素等。国家对牛奶产品的要求,有蛋白质、乳脂、乳糖含量,能量指标,卫生指标。产品和原奶中蛋白质含量的检测,采用凯氏定氮法的确是很简便,但这是一种错误的方法。尿素中含 46%的氮(重量),三聚氰胺中氮元素含量也极高(66%左右)。氮元素测定法将它们全归为蛋白质了,这样大大提高了蛋白质的含量。由于“凯氏定氮法” 只能测出含氮量,并不能鉴定奶粉中有无违规化学物质,所以,添加三聚氰胺的奶粉理论上可以测出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同时三聚氰胺物理性状为白色单斜晶体、无味,这与蛋白粉相仿,而且易于购买和生产,成本很低,故被不良商贩恶意添加在奶粉中增加含氮量。 据报道,三鹿在今年7月左右,请监管部门对其产品进行检测,结果是合格的。如不是用氮元素法,则奶粉的蛋白质含量就会达不到规定指标,成为不合格品。所以,7月份,三鹿还是很理直气壮地说:“我们的产品经质检部门检测,是合格的,不存在问题。” 其实在三鹿奶粉事件发生之前,就有许多人质疑凯氏定氮法的科学性,并且有人提出所有的食品、药品,都要增加色谱的图谱分析。用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将产品中所含各种物质的图谱作一个定性的确定。这就象人的指纹一样,一般是不会变的。每次检测时,图谱中只要多出一个峰,就说明添加了一种物质进去了,该产品就有了变化。这样一来,食品中无论是有了苏丹红还是荧黄绿,色谱图中都能原形毕露。在制定标准时,你不知道不法分子会在其中加入何种有害、有毒物质,无法用化学方法来测定其中所加入的成份,只有色谱分析,能知道其中的猫腻。 但是,这样的建议没有被采用,具体原因,我们不得而知。我只能说这样的建议没有被采用,很遗憾,因为这涉及到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因此,我认为:食品、药品的国家标准亟待修改。在新闻上我们已经看到了国家技术监督局表示:修改奶粉标准,年内完成。这还不够,所有的食品、药品标准全要修改。 但更重要的是:国家标准需要进行动态化管理和广范围征集!目前国家标准过于固态化、过于迟钝,还是就是国家标准的征集范围狭窄,人们建言的积极性不高。 如何对国家标准进行动态化管理,我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第一,缩短国家标准的有效期。我国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中规定国家标准实施5年,要进行复审,即国家标准有效期一般为5年。但是如果考虑到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日新月异,以及我们所处的全球化背景,5年就太过于漫长啦,让这样一个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5年不变,无疑是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是对广大人民生命健康的不负责。 第二,建立一套适应新形势和社会发展的国家标准的动态修改和补充模式。所谓动态管理,即开放式管理,适应新形势与当代社会发展的管理模式。这一套模式必须具有开放的特质。只有开放,才会有吸收,才会有改进。 如何对国家标准进行广范围征集,我提出两条建议: 第一,增加公民建言的渠道和途径,并以多种形式(报纸,杂志,网站等)进行公示和宣传。 第二,对国家标准制定和修改有意义的建议实行奖励,提高人民建言的积极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7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爱心灵——健康发展
热度 3 PuYingjun 2011-6-3 01:42
今天下午,蔺桂瑞教授给我们做了关于心理健康的报告会,也讲述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蔺教授做了非常生动的心理健康教育。我通过此次报告会收获颇丰,感触挺深!咱们每个人都要珍惜现在,充满希望,充满信心,热爱生活,心怀感恩! 人生的主要使命是自我成长,成为与潜能相符的人。人生奋斗最重要的成果就是自己的人格。——弗洛姆 外在的简单,内在的丰富,是我们要努力打造的方向,咱这一生要努力成为有品质的人,有味道的人。我们受教育不仅是要获得科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获得生命的最好成长,促进潜能的显现,精神的唤醒,内心的亮丽,独特个性的彰显,人生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生成。 蔺教授分别从现代社会带来的心理压力、现代人才标准、心理健康标准以及自我认识等方面做了讲解,并列举例子生动形象的讲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是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不良的情绪易于引发生理疾病,易导致心理障碍,我们都要有个快乐的心情,看问题的视角也要积极向上。 (一)现代社会带来的心理压力: 1,社会竞争激烈带来的压力;2,社会变化过快带来的心理冲突和压力;3,多元价值观的冲突带来的压力;4,选择的冲突带来的压力;5,人际冲突带来的压力;6,家庭变化带来的压力,等等。 我们面对这些各种各样的压力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承受压力!就像一些网络红词说的“淡定”,“一切都是浮云”··· (二)现代人才标准: 1,必须自信;2,拥有迎接挑战的能力;3,具有承受挫折和挑战危机的顽强意志品质;4,拥有理想,脚踏实地 看看老师所列标准,我们是否达到了老师所列标准?当中很重要的就是自信。真正的理想决不是某种居于个人之上的神秘力量,它是无条件肯定自我的一种有力表现。凡是违反了肯定自我这一原则的任何理想,都被证明并不是一种理想,而只是一种病态的目标。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1,能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己;2,能正确认识他人,接纳他人,尊重他人;3,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与人和谐相处;4,能够自理,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5,能恰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基本上保持积极乐观的状态;6,有顽强的意志力,能够经受住挫折;7,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与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8,热爱生活,有生活审美能力;9,人格完善和谐;10,智力正常;11,心理年龄与身理年龄相符。 弗洛姆说:“在这个世界上,良心应该更大于天才。”巴尔扎克说:“良心比天才更难得,良心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反应。是啊,我们都要保持健康的心理,积极向上。健康不仅仅是咱们的身体,更重要的是咱们的心理。每天要快乐的生活,健康的生活,充满希望的生活,我们要培养自信,充满活力的迎接每一天的曙光。 (四)自我认识的问题: 1,精英意识;2,以自我为中心;3,自我期望过高;4,渴求完美;5,攀比;6,自卑。 在生活中,我们也许碰到过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言行冷漠的人,但是我们一定要把自己放下来,多去关心他人,照顾他人,对待事情不能过分好强。人人都自私的地方,智者不仅不比愚者好,反而比愚者还危险。一个真实的人总是有欠缺的,而且完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我们在遇到心理问题时一定要尽快解决,蔺教授做了以下几方面的阐述: (1)积极自助: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行积极的人际交往;要学会管理和调整情绪;学会应对挫折。 记住:向别人求助也是强者的表现。 (2)学会调整情绪:1,认知自己的压力和情绪,2,合理宣泄,3,恰当表达,别久藏于心,4,弹性生活,有节奏的学习、工作、生活,5,培养多种兴趣,6,积极参加文体活动,7,旅游,8,合理管理实务和时间。 (3)主动求助:1,寻求朋友的心理帮助和支持;2,多与家人、朋友聊天,说出自己心事,释放压力。 弗兰西斯·培根曾说:“一个人如果能在心中充满对人类的博爱,行为遵循崇高的道德,永远围绕着真理的枢轴而转动,那么他虽在人间也就等于生活在天堂中了 。” 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一种积极的心态,一种对人类的博爱,一种对社会的责任感好好的活着。对未来充满自信,充满希望,努力为自己的理想奋斗。我们要关爱心灵、健康发展! 以上是对此次报告会大体内容的总结及个人体会,希望能对朋友们有所帮助,也在此祝愿朋友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健康快乐并充实的过好每一天!也希望各位朋友多多指教! ------------------------------------------------------------------------- 也在此附上报告人简历以示敬意 报告人简介: 蔺桂瑞,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担任主要社会职务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聘北京市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专家、北京高教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秘书长兼副会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认定的国家首批注册心理咨询督导师。近年来完成国家级、市级科研课题20余项,曾获教育部优秀德育成果二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合编)著作11部,本人主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3412 次阅读|7 个评论
就科学网博主“是非不分,良知缺乏”问题答肖重发先生
热度 10 ljry8044 2011-6-1 20:17
肖重发先生觉得推荐我上一篇博文 武大校长刘道玉和陈国文老师等的正义责任感“廉价”吗? 的博主是非不分,我就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 第一,我“发飙”不是因为“ 感觉丫头跟小丛有点像: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 ”这句话。防雷接地行业内朋友大多知道我“五毒俱全”,而且那是我自己主动招认的,因为一旦冲到风口浪尖,不管你作风如何,必会受到各种无端攻讦,我干脆自己先揽下来,然后集中精力讨论技术,所以,我才不会对你讽刺专门发飙,否则我还真别活了。 我“发飙”的原因已经说得非常清楚,是因为你们在那里唱和着讽刺陈国文老师的正义感廉价,那是令我相当气愤的。 陈国文 老师现在非常忙,孩子即将在中考,压力相当大,可仍抽空关注好友老蒋,还就尉吉勇老师的博客被封的问题专门发文与科学网编辑交涉,其正义感、责任心令我非常感动和佩服。对基督教徒来说,上帝就是其信仰,对陈国文老师来说,正义感、责任心就是其信仰,你们却那样贬损、讽刺,不觉得很过分吗? 所以,广大博文推荐我的博文,不是因为你所谓的“是非不分”,而是因为支持陈国文老师的正义感、责任感!不管是科学网还是生活中,少了像陈国文那样的正义责任感都是不可想象的。当大家都把圆滑世故为荣,而且还对正义、责任感进行讽刺时,通常也是一个朝代没落、衰亡之时。 第二、不是因为我想旧事重提,而是因为 你攻讦刘道玉的博文始终放在那里没有改正! 刘道玉校长是中国鲜有的一位极有思想、正义感、责任心的教育家,作为曾经的武大学子,我对老校长非常佩服,他令我思想更加深刻、视野更加开阔,他的文章总能令我受益匪浅。老校长几年前就已经中过风,前不久,在身体严重不适、行动不便的情况下,因应邀而费力地写下了给清华的该公开信(参见 武大校长刘道玉和陈国文老师等的正义责任感“廉价”吗? 最下方)。你却因其中一点错误便乱扣大帽子,指责其“老了不含饴弄孙,却频频在网络上发表一些 流俗之见 ” ,还说刘“主要是占有舆论制高点”,说什么“写得不好,也没有花功夫去写”。 在这个能见度极低的极度浮躁的现代社会,想要获得一些有价值的思想、信息非常之难,刘校长的公开信对广大教育界朋友尤为珍贵,俯拾皆是智慧的珠子。肖老师您却因其中一点错误而大肆责难这位竭力放出余辉的身体严重衰竭的老人,就是为了显示你的高明?你觉得说得过去吗? 这也是很多很多博友推荐我那篇博文的一大根因,肖重发你懂了吗? 第三、是有人说过我“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但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说出来的涵义、效果是不一样的,你该明白这个道理的! 若不是看到陈老师的博文,还不知道你在那对我的评论呢。 第四:我是说过,“ 谢谢你的直面批评,人还是直率一些好,虽然易致误会,但可以通过沟通解决。 ”但问题是你沟通了吗?动不动就乱发脾气,觉得大家是非不分,缺乏良知和知识…… 当一个博主推荐我那篇时,可能是“是非不分”,对不起自己的“良知和知识”,当包括你所重视的资深博主在内一大批人都推荐时,你就该反省下你自己问题了,到底是谁缺乏了“良知和知识”?
550 次阅读|16 个评论
不要和遗弃伴侣动物的人谈恋爱!
热度 4 jiangjinsong 2011-5-29 08:00
不要和遗弃伴侣动物的人谈恋爱!
新齋老蔣在素食 现在他们会遗弃伴侣动物,将来他们会遗弃伴侣。 不要和遗弃伴侣动物的人谈恋爱! // @三猫村 学会爱心,关注弱势,爱护生命,负责任,比形式主义唱红歌更有意义~ // @猫友会 可耻!学法学的没点责任感! @袁国宝 【毕业了,离校了,猫猫狗狗不要了】每到一年一度毕业离校时,学生们走远了,相恋的人儿也散了,校园里的流浪猫狗却越来越多了。重庆市小动物保护协会会长说,这种现象他们一点都不陌生。这些行为,其实都是对生命的不尊重,也反映了学生们不负责任的态度。 始亂終棄不負責任!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658 次阅读|39 个评论
关于情感
xiaomeirxqn 2011-5-28 20:38
感情的事情,伤人不浅,想起来就会有一种痛的感觉。 不知道为什么,会记起来那些被忽视的细节,甚至还会这样纠结下去,反复琢磨,原本可以很洒脱的,却变得如此的斤斤计较,其实他(她)本不是那个你认为重要的人,只是你所谓的执着,或许他(她)从来就不是,只是你觉得不能这样善始不善终,你认为你如此有责任感,你如此对的住自己的良心,可是一切有什么用,感情的事情,最好的是彼此重要,但是不管爱情还是友情,都往往不如人意,但是怎么办呢?? 别人不经意会伤害到你,而你也会那么得伤害了别人,或许没有换位思考,你是无法去理解那个经常讲笑话给你听但被你几个字打发掉的心情,你也无法理解别人忍受你的脾气依然微笑待你的宽容,你也无法理解别人为你的事情着急上心,你无法理解有些人为了感情可以暂时丢下小小的自尊,但是你从来都是做事果断坚决,不等别人把表白的话说完就坚定地离开。 感情的事情,即使活到40,也未必不惑,所以为什么要故作老成说我看破红尘。 我只是觉得,是去是留都优雅潇洒,学会尊重,学会顾及别人的感受就好,否则我会在自责中沉浸太久。
265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纳米抗菌技术助力帮登健康鞋战略
greenbz 2011-5-6 19:33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与健康的概念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一种现代生活品质的象征以及一种主流的消费趋势。那么对于企业,尤其是对于生产儿童用品的企业来说,如何真正落实科技健康这个概念,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在生产研发过程中牢牢把握这两大关键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彰显企业对消费者健康的关注与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4月11日, “天天向上”(Let’s up)帮登品牌营销峰会暨秋冬新品发布会在泉州广电中心演播大厅拉开帷幕,在会上,帮登童鞋明确展开了一场以 “科技兴邦、健康未来——中国首届少儿科技健康峰会”,努力将帮登品牌打造科技、健康鞋的第一品牌。 童鞋行业:健康还只停留在概念上 “我们在中国人体脚部规律研究这一个国家工程项目中发现,我国现在儿童脚的发病率比30年前高很多。”中国儿童鞋研究中心主任丘理介绍说。就目前来讲,我国儿童产业对于健康这一概念,市场上关注很高,但企业对于健康的投入非常缺乏。尤其是制鞋企业,缺乏技术投入、科技投入,这也是导致儿童脚的发病率增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对于企业来讲,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也有不少企业打出“健康”的口号。然而,许多企业只是停留在口号上,很难将其落到实处。“鞋企关注更多的往往是款式外观,而在健康这一方面关注的很少。很多企业都在炒作这个问题” 健康是人们愈来愈关注的问题,脚的健康更是关系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鞋企无法真正将健康落到实处,那么消费者就很难实现健康这一追求。童鞋健康还处在起步阶段。只有少数的企业能够开始落实,而帮登就是其中一家。“今天我很感激,能有企业真正把这个问题落到实处,真正为中国二通儿童的健康着想。”丘理主任这样说。 帮登鞋业:融入科技,将健康落到实处 “加强企业科研,只有通过科研才能把健康的要素融入到企业中去。”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制鞋科技产业处副处长、高级工程师李松竹说。“企业的发展如果不是走科技的道路是不行的,因为科技道路是我们企业发展的最好捷径,也是我们一定要走的改观企业、提升企业的重要路线。”帮登鞋业董事长侯炳辉这样说。 早在2004年,帮登公司就率先制定出了软底童鞋标准,这一标准不仅反映了童鞋的特点,满足了市场需要,而且填补了我国童鞋标准及其行业标准的空白。在帮登发展历程中,从“环鞋带灯”技术、“多功能防滑”技术到“抗菌除臭”技术、“足底扫描”技术、纳米抗菌技术等,30年里帮登推陈出新,带动了儿童鞋服产业的技术革新步伐。 “童鞋的开发、生产、发展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30年年前的帮登是为建产而建产。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才发现童鞋是一门很新的功课,从款式设计到引入科技,帮登与中国地质科学院联合,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把帮登公司整个产品科技化,引进科技,帮登逐渐达到目前水平。对于帮登童鞋的发展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一个童鞋中国驰名商标、“中国童鞋十大品牌”、 儿童行业唯一“高新技术企业”、……30年来,无数的荣誉是帮登发展的见证,更是帮登对于儿童健康关爱与呵护的见证。 诠释健康、科技护航,帮登打响差异化营销 “现代社会,人们看待一双童鞋的第一标准不是款式不是时尚,应该是健康。帮登作为全国儿童行业唯一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是非常令人敬重的。温家宝曾说过,‘一个崇尚科技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那么,对于企业来说,一个崇尚科技的企业才是一个真正值得社会尊重的企业。”大唐国际(上海)品牌管理咨询集团总裁赵猛教授这样说。 泉州在中国运动鞋行业有很多共性,最重要的是单一策略,即广告营销、娱乐营销。然而,这在今天的中国是远远不够,当今优秀的企业一定要引进科技营销。科技不仅是国家人民的战略,更重要的是企业营销最基本的策略。帮登在发展过程中坚持科技研发,并与国内高端科研院所合作,进行童鞋技术的研发创新。同时,牢牢把握儿童健康这一重点,展开了品牌差异化营销。“通过科技这种非常科学、非常精准的营销,消费者真正认识到帮登品牌的科技含量。者对于品牌市场份额的占有是非常有意义。” 一场少儿科技健康峰会落下了帷幕,然而关于科技、健康的探讨与实践才刚刚开始。帮登作为童鞋行业的代表,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未来的路,不管是帮登还是国内其他的童鞋企业来说,都十分漫长。“每一步,为进步”,我们相信科技与健康正在慢慢走进我们的生活。可以说,帮登童鞋已经成为中国儿童用品生产企业“健康主义”实践的代表。
个人分类: 行业动态|928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视当代中国社会研究
fqng1008 2010-10-11 14:00
我是个医生,懂得治病救人的价值和程序。因为,我面对过大量的个体病人,开过不计其数的检查单和处方,我也思考过群体病人如何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的问题(所谓的科研和教学)。 同时,我生活在中国社会,我也观察和思考过中国社会的疾病,也想探讨社会疾病的诊疗问题。不过,毕竟没有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资质,如果勉为其难就会授人以笑柄。但我的观察和思考仍然耗费了许多精力,也不想就此浪费,还是写出来供专家学者们参考。 事情是这样的。2007年4月,朋友帮我在新浪网开了博客,先是贴一些过去的东西,后来转载别人的博文,自己也学习学习,再后来就开始写博文。看我有些痴迷,妻子开玩笑地说:你前30年写日记,后30年写博客。我很受用,竟然想把她的话当做理想和支配后半生的信念,于是像写日记一样地写起了博客。 既然写博客,当然也在乎点击率。一个偶然的机会,另一个朋友于去年7月又帮我在科学网申请了一个博客,但是半年没有打理,早也忘记了。突然有一天(今年元月15日),不知怎么打开了那个博客,虽然没有一篇博文,点击率却超过了6000,还是蛮有意思的。我就开始蚂蚁搬家,把新浪网上的东西一点点搬过来,因为新浪网点击率一直不高。 话题扯远了,回到社会疾病(医生的思维)。开始到科学网十分新奇,精英们的玩法,素质确实高了不少。但是渐渐地,我又犯了医生喜欢找毛病的习惯,感觉精英们的总体面貌还是似乎欠缺了一些什么,不能把人的那份积极性全部调动出来。是什么呢?一下也说不清楚。最近两天,一个诺贝尔奖的事情让我的这种感觉越来越明显,也许是社会责任感的问题。 思考一下中国的精英(无论海龟还是土鳖),我们具备了把一个民族引向强盛的整体素质吗?我们自身的奉献精神和道德修养,我们的整体胸怀和国际视野,我们的内省和反思能力,达到了当代文明的何种高度?当然,我不是社会学家,不是政治学家,我没有能力思考和解答这样的问题,但我仍然要给有良知的政治学、社会学的志士仁人提出如下问题(当然是挂一漏万),并把这些问题归纳为一个主题当代中国社会研究: 从现象到本质中国民间的思潮对立 社会良心与权力附庸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 和谐(得民心者得天下)与对立当代中国精英与草民的相互关系 权利角逐当代中国的官民矛盾 真诚与虚伪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 振兴中华当代精英的素质悖论 真相的价值谎言政治的强弩之末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2853 次阅读|2 个评论
要多关心80后
热度 1 王震洪 2010-9-22 16:29
一段时间以来,各种媒体批评 80 后的文章很多。认为 80 后没责任感、仇富、另类,甚至有人认为是垮掉的一代。听起来有点耸人听闻。尽管 80 后中有少部分人做事做人可能不十分好,生活方式和 50 、 60 、 70 后有些不同,恋爱观、人生观和前辈们有差异。然而,我认为问题没那么严重。社会上出现这些批评有着各种社会原因,而且 80 后有着 567 没有的许多优点。 关于 80 后没责任感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80 后年轻,爱玩爱潇洒,对自己的未来、社会发展、国家的前途命运可能考虑得少些,这不应该是责任感不强的依据。有责任感首先要有负责的条件, 80 后和 567 比,他们还不在那个岗位上,要求对社会、国家有很大的责任感不是勉为其难吗?而且不同年龄段,有不同年龄段的生活方式和玩法,如果要求 80 后像 567 一样,那还叫 80 后的年轻人吗?等到 80 后到了 567 的年龄,他们都没有好好潇洒一回,不是觉得可惜吗?再者,不论哪一代,都有负责任何和不负责任的人。 80 后与 567 比,在责任感上确实差一些,极端没有责任感的人的绝对数量可能多一些。但是 567 不见得就做得很好。正如 孔玲 科学网博文谈到: 天上人间的男客有 80 后后吗?不都是 567 吗,可女的不都是你们的孩子的年龄吗?你们对自己的孩子都可以干出这等事来,怎么说你们呢?玩完了还说我们这代人怎么着了。你们也好意思?!都是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不少花花草草,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的 567 ,你们还有没有脸面对自己的孩子? 。 尽管这个批评有点直接,但全国千千万万娱乐场所确实都是 567 的天下,而且有人说, 567 中大贪官、搞学术腐败的那么多,要改变这些现状,只能依靠下一代了。因此,就责任感,最好是少指责,多引导、多给 80 后有责任感的磨练。不要哪里上了个 80 后的长江学者、局长、处长就觉得奇怪,用有色眼镜看人。 关于仇富,由于 80 后确实机遇不怎么好,例如上中小学时,学杂费一分也不能少; 上大学时,学费涨价了;本科毕业时,工作不分配了;读研吧,研究生不值钱了;找到工作后,房价狂飙买不起了;现在回头看看,小学中学免费读了;特别是 福利房政策,大部分 70 后享受了这个福利,到 80 后大学毕业工作,就没这个 政策了; 80 后还要特别注意一点:现在高价买房, 5-10 年后房价可能大跌,你们却住着那时几套房子总价的一套房。大家试想,福利房才一两千一个平方,商品房却几千上万,特别是一线城市,几万元一平。对于大部分 80 后年薪才有几万到 10 来万元的人来说,到退休都不要想买得起 100 几十平的大房子。因此, 80 后确实对社会贫富不均有抱怨,甚至写文章批评。但是,这样发表自己的一点看法,就说 80 后仇富,有点上纲上线了。而且,仇富也是别人戴在他们头上的。仇富这个词的意思是对富裕一族的敌视和仇恨,它具有因经济上的压迫、剥削而生恨的含义。如果说富人对 80 后有经济压迫、剥削,那么就可以说仇富。对于其它 20-70 后,如果富人对他们有经济压迫、剥削,那也存在仇富。但是,事实上,中国富人是通过四种途径造就的:一是诚实劳动,如像国美电器黄氏兄弟、希望饲料刘氏兄弟的从草根级发展,最后致富;二是政策没制定好,有漏洞,有人钻了空子致富了,如很多国有企业管理者在改革中因为职位占有了不少的国有股份,国有企业很快垄断经营,发展壮大,成了富豪(但也有早期的企业创办者拿了企业的一点钱却成了贪污犯如红塔集团原老总储时健);第三是当权者得到的灰色收入,如没有被揪出的各种贪官污吏;第四是经济发展中资产的增值,如房产价值的快速增长。这些致富都不是因生产关系原因而存在经济压迫和剥削。因此, 80 后对自己经济处境提出点看法,我认为是对自己权利的维护,不是仇富。 关于 80 后另类的指责,我觉得更没有道理。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头发染成黄色的、白色的、棕色的,裤子裆太深、腰太低,在网上的时间太长,热衷于新出的各种网络小游戏和 QQ ,只要不犯法,不违背伦理道德,不应是批评他们的理由。现在职场竞争激烈,许多 80 后才踏入社会不久或正在步入社会,立足未稳。但是职场的黑暗是有目共睹的,各种潜规则、人情关系、不正当竞争都频频向他们袭来,压力很大。许多 80 后是大公司的白领,承担的工作繁重,几乎没什么休息时间,犹如一部机器不停运转,使他们身心疲惫。在生活方式上的不同是一种压力的释放和调剂,不要大惊小怪。曾有 80 后白领不堪工作压力选择跳楼,那不是很可惜吗?所以另类的生活方式比选择跳楼不知要聪明多少倍!! 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正因为 80 后压力大,广受诟病,他们将应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他们将在各行各业上做出自己的成绩。在科学研究领域,尽管国家已经投入了巨大的资源,在基础研究领域, SCI 论文已上升到世界第二,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研究基本是跟踪模仿,科学研究的质量还需要提高。大量事实表明,基础研究领域世界显赫的成果如诺贝尔奖、沃尔夫奖等一般需要 20 年的检验期,从年龄上一般是 40 左右取得的成果。目前获奖一般是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成果。但是我国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发表的成果他引率都比较低,世界公认的学说、理论成果少。因此,从现在起发表的成果将是取得世界级成果的条件。 80 后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他们的教育与 567 所受教育比,较系统,没受到左倾路线干扰。 567 的思想已经定型,但 80 后的思想则正在形成、可塑性高、思想活跃、英语好,发表创新性论文具有较好的条件,有望做出世界性的科技成果。因此,从国家科技战略发展的角度考虑,也应该关心他们,多给他们一分宽容和关爱。 例如,国家应该考虑给予买房的 80 后适当补贴,不同城市可依据房价高低给予补贴。不一定要收入低于一定水平才给予经济适用房。还有,现在在读的硕士博士都是 80 后,他们中不少的人出身贫寒,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奋发读书,追求科学真理,但经济状况一直很差,特别是大学中的研究生。希望导师们在经济上关照一下他们,比如一个月从科研经费中多给一两百元的生活补贴等。这对于导师的整个经费状况基本没有什么影响,但对于研究生,可能生活会有比较大的改善。有研究生曾告诉我,他们对导师在经济上十分抠门的对待研究生感到十分的恶心。因此,希望导师、研究生阶段及其他们所做的研究不要成为研究生的不堪回首,这也是保持科学诚信和号召力的一种力量。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96 次阅读|6 个评论
读陈老师文章有感
hjf306 2010-5-28 22:56
前几日阅读了陈国文老师的 《反问:你有没有一不小心担当了 “ 公共知识分子 ” 角色?》 后 , 本想直接留言,但碍于字数较多,干脆另写一文,省得陈老师看得眼累。 文中所说的那些为人所“不屑”的“公共知识分子”,应该是指那些不安于自己的专业研究,对公共事务发言、谈论国事的人(如果我没有错解陈老师意思的话,呵呵)。本人之前只知道“知识分子”这一说法,未曾听过“公共知识分子”。百度后才知道,原来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是《南方人物周刊》第七期特别策划“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 50 人”首先推出的一个概念,此后自 2005 年起“政右经左工作室”每年推举当年度富有影响的“‘政右经左’版公共知识分子”。其共同标准为:( 1 )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 2 )对社会进言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 3 )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如此看来,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其内涵与“知识分子”并无多大差别。应该可以一概而论。 《香港为什么没有公共知识分子》中提到,知识分子的任务就是学术研究,可以为政府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学术层面的借鉴,却不直接介入现实操作。但问题是: 我们对文中提到的“知识分子”是如何定义的。 目前,国内学术界一般认为,知识分子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主要以创造、积累、传播、管理及应用科学文化知识为职业的脑力劳动者,分布在科学研究、教育、工程技术、文化艺术、医疗卫生等领域,是国内通称“中等收入阶层”的主体。国外的主流看法是: 受过专门训练,掌握专门知识,以知识为谋生手段,以脑力劳动为职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群体,是国外通称“中产阶级”的主体 。(参考于 http://baike.baidu.com/view/22129.htm?fr=ala0_1_1 ) 个人比较赞同国外的看法。所谓的知识分子, 并不是脑力劳动者的同义语,而是指知识社会学意义上的那些可以称之为人类价值的守护者的人们。 真正的 知识分子 应该 是一个 狭义 的概念,指的就是那些承担社会良知责任的人们。有时人们也把这种 “ 人类价值的守护者 ” 称之为人文知识分子,或 “ 纯知识分子 ” ,以区别于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仅以知识技能作为谋生手段的脑力劳动者。有人将知识分子的职能概括为传承文化、领导舆论、守护精神价值、维持社会良知,可以说是较为准确的一种表述。 正如一位思想家所说的那样,知识分子就是那些对社会的困境与问题充满无法摆脱的内疚感的人们。每一个时代都有这样一批知识分子,他们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所处的社会面临的困境与问题,总觉得这些问题与困境需要他予以关注、思考与批判,不这样做他就会觉得于心不安。 其实,中国的“士大夫”倒是挺符合知识分子的定位,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是此意。 知识分子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由于他有较多的知识,由于他能运用知识进行思考与比较,他对身边的事物有比别人更强烈的敏感性,他能听到 “ 草根在地底下发芽的声音 ” ,他比一般人更能敏锐地发现社会面临的困境与矛盾,并力求运用他的知识,对他所发现的问题与矛盾在学理层面上做出独立的判断与解释,并向世人提出他所认为合理的解决与选择。 2、 知识分子具有学理上的抽象概括能力。 3、 知识分子更具有一种道德激情,更具体地说,知识分子具有一种超越感,他总是追求一种更为完满的社会理想。 我们不难发现知识分子的特性,即富有学识或技能、敏感、富有责任感和道德感。如此看来,怎能让知识分子对国事不闻不问(或少闻少问),只一心沉醉于科研教学之中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他们的责任感体现在哪呢? 当然,更本质的问题在于:社会是否需要这样的知识分子,他们对推动社会的发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这些“知识分子”是不是只会说风凉话,对解决问题无所益处?个人觉得知识分子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理由如下: 1、 社会制度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由于受一定历史条件和科技水平的限制,认识是一个螺旋式发展的过程,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所以社会制度的完善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那么,在制度完善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知识分子由于其特有的敏锐性,他们比其他人更容易发现问题的所在,而且他们一般拥有较为丰富的学识和技能,更能提出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法。因而,知识分子可以在社会的完善过程中充当监督者和谏言者,用自己的力量推动社会的发展。 2、 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也是爱国的一种体现 。爱国,也是爱的一种表现,只是对象为国家或者民族。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爱应该表现为关心、责任感、尊重和了解。而知识分子的特点也正体现了这四点,体现了对国家或民族的热爱。而且,比之于空喊口号、拒买日货等行为,知识分子的爱国可能更为理性。 3、 社会需要不同的声音 。虽然我们追求社会和谐,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上只能有一种声音,只能有一种思想。应该坚持同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即和而不同。旁观者清,也许他们的声音略显刺耳,但这更是社会这个大系统的一种反馈,以此来调整完善系统本身。或者说,某些外力也会促使系统自身的调整和完善,而知识分子正是这些施力者中的一部分。 4、 历史证明了知识分子在社会进步中的推动作用 。虽然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它同时指出,英雄人物对历史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英雄人物是一定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倡导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者。知识分子由于其自身的强烈责任感,总是以天下为己任,以天下事为重,甚至可以为此牺牲自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便是知识分子最好的写照。知识分子的不懈探索和付出,为社会的发展方向起来到巨大的作用。 纯粹的专业研究没有错,但在专业研究之外热衷于国事也没有错,没有必要为这些人贴上某些标签。只要知识分子能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责任感,真正地关心社会,深刻思考和研究问题,那么他们的意见还是值得我们好好参考的,至少他们是真正关心社会的人,为此我们就应该敬重他们,而不是轻视或者不屑。 (本博注:这篇文章只是自己的一点感想,由于知识水平与思想高度有限,可能某些观点有所主观,希望各位博友评论,不甚感激。)
个人分类: 我思我在|3463 次阅读|4 个评论
大学生应该向保安同志学习!
xinliscau 2010-5-17 08:58
昨天晚上,本想在教学楼给几个本科生搞个预答辩。由于没事先向学校郁结教师并拿到批条,所以,看楼的保安执意不让我用教室,从哪个保安的认真劲我看到的是一种很强的责任感。 反观我指导的一些本科生,着实让人看出不小差距。之所以给他们搞预答辩,就是对想对他们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及演讲能力进行一次有效地指导!结果除了我上一篇文章 我做幻灯片的几点经验 中所提及的不正确的地方他们都实践外,这期间学生的一些话,让我感到很不理解。一个好像已经在上班的学生,我周末给他打了大概6次电话,一次也不接。另外一个学生前两天这样说 我赞成整个论文过程是可以给人很多的锻炼,但是我觉得答辩给人的帮助有限。,还有一个学生也很有道理其他老师带的本科生都不搞预答辩,数据都是研究生给他们的,你让我们做那么多是实验,还让我们搞预答辩,老师,你说话不算数,不是说下班学期让我们去上班么,还让我们抽空补充那么多实验我都失败了两次了,还有必要做么? 我想说的是,毕业论文及答辩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传授给学生的是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四年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综合运用,更为重要的,对个人的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演讲能力及组织能力等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毕业论文是在为学生自己而作,不是在为老师而作。如果不树立这样一种责任意识,走上社会也不可能担当更多的责任。 因此,这些学生的表现真是不敢恭维,其责任感的连保安都不如。我们没有理由相信这样心态的学生走上社会能较快适应并发挥自己的作用。但无论如何,作为老师,我们仍然会按照既定的要求培养塑造学生。不说大话,能使学生的责任感达到保安的水平,已经心满意足了。
个人分类: 教学记事|448 次阅读|2 个评论
也谈研究生责任感
deminglei11 2010-2-7 10:08
王德华老师谈到研究生责任感,我就想起年底学院大会上学院办公室专门的通知,要求导师严管自己的研究生,不要用电过度,免得因为电费超标而无电可用。这种通知已经不止一次出现在学院大会上,为什么研究生如何慷慨地用电?似乎研究生压根就没节约用电的意思,我的研究生以前经常人都出去了,可灯还开着,强调人走灯灭之后,才有所改观,但有时候他们仍会忘记。研究生会这样,其实是学校带坏的,君不见,空荡荡的教学楼里面,灯火通明,夏天所有风扇齐转,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学生自然就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 培养研究生责任感,让他们在校时能主动为自己的学院和学校着想,让他们努力学习做出成绩,为学院和学校争光,读研究生不要仅仅想着自身的提高;培养研究生责任感,要让他们工作后,在工作上要勤勤恳恳,扎实肯干,愿为自己的工作单位奉献自己的努力,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实干;培养研究生责任感,让他们不要太自私,凡是对自己不利的事情,不做或者不愿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则想方设法地去做;培养研究生责任感,就是培养团队精神,没有责任感,如何和团队成员很好的合作。 培养研究生责任感,其实很重要,导师们不要忽视。
个人分类: 师生关系|3768 次阅读|1 个评论
小小突发事件和研究生责任感历练--研教散记10
热度 3 tangchangjie 2009-12-23 11:23
小 小突发事件和研究生责任感历练 ---研教散记10(唐常杰) 不久前两位公司老总电话约荐,他们夸奖从我实验室去的某几位学生能力不错、责任感强,已开始担当了一些责任。当说及圈内某老师的某学生,他们说,“聪明机敏,但是,……” 。原来此兄想要一定的位子、但又总是遇事往后躲,多次遇到问题(小如设备故障之类),不去解决问题,而先忙把自己洗涮干净,本该他签的字,也推给副手或上级;自然,公司取消了给他的试用性职务。 这次聊天后,关于“培养学生责任感和责任勇气”的思考,进入了潜思维。 潜思维正进行时,一个实验室被盗了。 细访左邻右舍,才知道近几个月中,有好几个实验室被盗。窃贼用暴力或技术性开锁方式入侵,窃走了若干电脑CPU芯片、内存条或硬盘。十多年前,我的一个实验室也曾被盗。遥想那一次,窃贼在五楼实验室的窗外,用千斤顶挤开防盗栏(算不算高空作业?),破窗而入,窃走八台计算机的CPU、内存条、硬盘和一些小设备,还留下了千斤顶示威;在十多年前,这个损失令人扼腕呼痛不已。 听说过多个类似小小事件,有实验室走火(多是虚惊);有上层楼漏水,使设备损坏;有电力类或化学类的操作事故。这些事件(或事故)十分令人遗憾。有关领导要作很多paper works,而当事教师在忙完报案(报告)、取证、作笔录、自查检讨、总结、修理设备等一系列事情后,才可能有时间为损失默哀。 在这些事件中,研究生的表现如何呢? 问了多位邻近的或远方的有类似经历的朋友和同事,大约有下列几种: 1 责任兼思考型 。一批学生有很强的责任感,积极协助老师报案,作笔录,提线索、买锁、修门、补窗,分担研究集体的困难;还积极思考,分析事件原因,协助改善管理。 例如有同学从网上查了防盗门锁的安全度。不查不知道,一查才惊一跳;原来,在技术性攻击下,标准规定的抵挡时间是:A级锁不少于1分钟 ,B级锁不少于5分钟(网上搜索“A级锁”,可得更多精彩细节)。老师们这才知道,原来我们喜欢用的十字形锁孔的锁芯,可能仅仅是A级。其广告何其夸张,其防线何其脆弱,1分钟防线!惊一跳之余,未被盗的实验室“不吃一亏,也长一智”,纷纷换上了B级锁芯。 2 声明免责型 。抢先声明自己无责无关(如那几天请假回家或出差在外,不在现场),好像《笑傲江湖》中“寂寞高手,一时俱无踪”,抢先把自己摘干净;其实,在明显的外来人祸,天灾前,老师从来不会责难或猜疑学生,当老师还在问题处理中焦头烂额时,对这种过分提前的自我免责声明,通常会皱皱眉头(公司的老总可能更反感一些)。 3 责难或猜疑型 。把责任或嫌疑毫无根据地推给别人,引起不和或猜忌,这对事件处理毫无益处,只会影响团结。 三种态度,第一种能分集体之忧,第二种,每临事件往后躲, 第三种虽少,但影响团结。都是80后,都是独生子女,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现? 考究其原因,有社会的,有家庭教育的,主要还是成长过程缺少历练(阅历或经历,以及体验和锻炼)。 看来研究生指导教师要注意引导非学术素质培养,包括责任感、责任勇气,….等等。才能培养出用人单位更满意的人才。 电影“2012”也描述了这三种人物。考察社会空间在学校空间上的投影,社会的主要元素,学校自然也有。电影“2012”中,还是好人多,看来西方的电影也是要弘扬正面的。 人们不希望发生事故,努力避免事故,研究生在学习期间,碰上这类小事故的几率很小。 这里想说的是:真的碰上了这类小小事件,不要躲,这是一个历练人生成熟度的场合、这是表现责任感的机会,这是人生成长过程中难得的维生素或微量元素。 对于指导教师,学生是正被自己指导的人(简称自己人),师生关系是比较亲近、比较宽松的“自己人”关系;对学生的不成熟是完全可理解、可原谅的。而学生毕业以后,初到一个单位,人文环境可能复杂一些。人们先会察你言、观你行;经过一段时间考查并认可后,才接受新来者(fresh person)的融入,才从心里面把新来者当作自己人。 如果在研究生学习期间,能锻炼出强的责任感和承担责任的勇气,毕业后到了工作岗位,遇到事件,“大事临头向前冲”,而不是“寂寞高手一时俱无踪”,一定会得到赞赏,一定会有助于年轻人在未来事业中“笑傲江湖”。 相关博文(研究生全面成长系列) 小小突发事件和研究生责任感历练 作科研要学会承受失败- 人生中的等待和等待的魅力 在统计意义上喜欢这样的学生 人生与算法 分享喜悦,分担困难、分享喜悦和观念开放 路与人,以及科研选题----节日感怀(图文) 到了新团队,没有事情做才是最难最难的--兼毕业生赠言 醒事”就在一瞬间 --- 一个真实的故事 平凡人生的核心烦恼与洒脱消解法 其它系列博文的入口 唐常杰博客主页 科学博客主页
个人分类: 人生哲理|15572 次阅读|22 个评论
建立自信
brbaba 2009-12-13 21:31
自信地朝着你想的方向前进!过你想过的生活。随着自信的激励,人生的法则也会变得简单,孤独将不再孤独,贫穷将不再贫穷,脆弱将不再脆弱! 亨利戴维梭罗教授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很多不自信的人,在每一天做着不自信的事情,可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能力去改变这样的状况。下面我们给大家介绍几种如何建立自信的小诀窍,如果你有勇气去面对并且坚持自身的训练,用不了多久,你肯定会成为一个对学习、对生活充满自信的人。 积极自我暗示,相信自己能行 别人能行,相信自己也能行;其他同学能做到的事,相信自己也能做到。要善于在课桌上、床沿边上放上激励语: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能行。、我是最好的,我是最棒的。每天早晨起床后、临睡前各默念几次,上课发言前、做事前,与人交往前,特别是遇到困难时要果断、反复地默念。这样,就会通过自我积极的暗示机制,鼓舞自己的斗志,增加心理力量,使自己逐渐树立起自信心。 注意仪表,保持精神风貌 一套笔挺的西装会使得一个男子汉庄重起来,一袭长裙会使得一个姑娘的举手投足都显得亮丽、迷人。因此,漂亮的仪表能够得到别人的夸奖和好评,提高人的精神风貌和自信心。所以,自卑的学生特别要注意学会从头到脚扮靓自己。在宿舍起身前,或者在课间,要多照镜子,保持发型美观,衣着整洁、大方。当你的仪表得到别人的夸赞时,你的自信心一定会油然而生。 挑前面的位子坐 你是否注意到,在各种聚会中,后面的座位是怎么先被坐满的吗?大部分占据后排座位的人,都希望自己不会太显眼,而他们怕受人注目的原因就是缺乏自信。坐在前面能建立信心,把它当作一个规则试试看,从现在开始,就尽量往前坐。当然,坐在前面会比较显眼,但要记住,有关成功的一切都是显眼的。 练习正视别人 一个人的眼神可以透露出许多有关他的信息。当别人不正视你的时候,你会问自己:他怎么了?他是怕我什么吗?他还是有鬼?不敢正视别人通常意味着:感到自卑、不如别人、或我做了或想到什么我不希望你知道的事;我怕一接触你的眼神,你就会看穿我。正视会告诉对方:我很诚实、光明正大,我的话是真的,你完全可以信任我。你要让你的眼睛为你工作,这不但使你增加自信,也能为你赢得信任。 练习当众发言 很多思路敏锐、天资高的人,在参与讨论时无法发挥他们的长处。这并非他们不想,而是因为他们缺少信心。他们总是认为:我的话无足轻重,别人不会采纳的,如果说出来,别人也会觉得太愚蠢,我最好什么也不说。而且其他人可能比我懂得多,我并不想让他们知道我是这么无知。还有的人,心里总是说:下一个就是我,我要发言,可是当前者发言完毕时,他又不敢马上站出来,于是告诉自己下一次吧,白白地将机会让给别人。积极发言需要你有自信,一旦你有了机会,就要不惜代价抓住它。该说就说,不用考虑你在说什么,只要你敢说,拿出你的自信来。这样一次又一次,你的自信会不断增长。这是信心的维它命。 咧嘴大笑 大部分人都知道笑的推动力,它是医治信心不足的良方。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真正的笑,不仅能治愈自己的不良情绪,还能化解别人的敌视情绪。如果你对一个人会心地微笑,别人会对你生气吗?笑要大笑,甚至连牙都露出来,这样才显得你有多么坦诚。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这样,尤其在遇到有时候笑不出来的时候,不过你应该试着笑一下。 把步速加快25% 观察人的走路是一种乐事,它比看电影要省钱得多,但却有着比电影还大的启发性。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懒散的姿势、缓慢的步伐都是跟不愉快感受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借助步速,可以改变这种心理状态。仔细看你便会发现,那些受打击的人走路拖拉、没有自信。而胸有成竹的人,走在大街上也是昂首阔步,它告诉人们:我是一个成功者。抬头挺胸走快一点,你就会感到自信心在增长。 切勿求全责备,学会变换视角 信心不足的学生总是看到自己的缺点,而很少看到自己的优点。总喜欢用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较,常常导致情绪低落,自信心缺乏。其实,我们不需要为自己的不足而整天自责,而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即使自己因失败而陷入自责时,请你提醒自己,不要做完美主义者,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把它变成表扬。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做自己的伯乐,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及时激励自己,你的自信心一定会大增。 学会赞扬自己 学会赞扬自己,悦纳自己,不自卑,不自怜,不自责。自信是保持愉快情绪的重要条件,自信来自于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和评价,感觉到为别人所赞赏和具有责任感。适当地赞美自己也有助于增强自信,增添快乐。如国外流行的PR法(PRIDE的缩写),就是每天用一分钟大声讲述自己的优点,对着镜子表扬自己,以增强自信。 学会善待他人,融洽人际关系 首先,要善于对师长和同学微笑。微笑是友善的信号,会给别人带来温暖和欢乐,也会得到别人的喜欢,从而赢得别人与自己主动交往,使自己摆脱孤独感和寂寞感,内心充实,心情舒畅,不断产生信心和力量。其次,在与他人交谈时,适当、真诚地赞美别人的优点,会使别人感到高兴,别人也会投桃报李,夸赞你的闪光点,使你有如沐春风之感,信心大增。再次,在生活上、学习上主动帮助同宿舍、同班同学,进而帮助其他人,这样,不仅赢得了别人对自己的好感、赞扬和帮助,也使自己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同时,自信心不仅得到了调动,而且可以得到社会性的升华。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不怕失败自觉磨练 信心不足的学生应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一定要注意克服怯懦、犹柔寡断等不良意志品质,培养意志的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特别要鼓起勇气,大胆参加班级活动,进而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集体活动中见贤思齐,虚心向别人学习,开动脑筋,集思广益,尽力做好每一件事,尽心恪守本职工作。不怕犯错误,犯了错误立即纠正。不怕失败,失败了重头再来。雷锋说得好:不经历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循序渐进,让自己体验成功。体验成功的决窍就是为自己确立小的奋斗目标。比如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定时复习功课等等。当每一个子目标完成时,都要奖励自己,如看一会儿电视,听一段优美的音乐,吃一个苹果,买一本向往已久的书等等。这样通过一个又一个子目标的实现,就会越来越接近成功。小目标的制定可以让自己明显地感觉到进步,更容易体会成功,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心。 很多失败者恰恰犯一个相同的错误,他们对自身具有的宝藏视而不见,反而拼命去羡慕别人,模仿别人。殊不知,成功其实就是自信地走你自己的路。 雷切尔卡森教授 (转)
个人分类: 杂谈|335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不让自己活的更幸福【转载】
haoxiaowei07 2008-11-14 20:14
摘自:http://www.5xue.com/modules/wordpress/?p=1617 我学网 作者: 陆晓娅 也许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应该投点资在心理学的学习和体验上,因为这门学问可以帮助我们活得更幸福。 也许你会说,我当然希望能拥有幸福,生活得更美好,但我的出生是无可选择的,我既不能选择自己的家庭,也不能选择生活的时代,因此注定要承受与之相关的苦痛和限制,任何高深的学问都不能改变我的命运。 这个时候,你就是在扮演一个角色:受害者。 你可能觉得自己是家庭的受害者、教育的受害者、单位的受害者,也可能把自己当作情感的受害者、制度的受害者、时代的受害者 指责、抱怨、仇恨、控诉、报复、自怜都是受害者最常见的行为,他们觉得这是理所当然,因为是别人造成了自己的不幸嘛。但他们也在无形中享受着作为受害者的好处,这就是不用为自己承担责任。 一个人做受害者的时候,不会有温暖的表情、开心的笑容;他活在过去的阴影中,看不见当下的阳光和彩虹;受害者身上常常充满负性信息和负性能量,将那些本来可能走近的人推到远处。于是,生命就冻结在那里,变得更加孤独和悲惨。 受害,是受害者的海洛因,他可以通过归咎于他人而让自己获得短暂的安慰,但最终受害成瘾而葬送自己的幸福。 但是,真的没有选择吗?真的没有更多的可能性吗?家庭贫困只能让人叹息?父母离异只能让人怨恨?婚姻破碎只能哀怨流泪?失去工作只能无所事事?面对压力只能咬牙挺着?受到不公平对待只能忍辱负重? 维克多弗兰克证明了,即使是被关在奥斯维辛死亡集中营里,人仍然能够决定自己的态度。 著名的心理咨询家Corey夫妇在《心理学与个人成长》中说,这本书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我们可以选择,而且我们有能力通过我们所做的选择而完善自我。他们认为,选择权和责任感在创造有意义的人生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每个人都可以自觉地做出决定:我是否要改变和何时改变。 当然,改变的决定往往始于自我觉察,而心理学正是帮助我们加强自我觉察的最重要的工具,因为我们太多的自困自扰行为,来自于我们的潜意识,我们并不自知。《心理学与个人成长》一书的作者有个基本假设,就是人们自我研究的行为能够创造出选择的潜能。也就是说,我们对自己了解得越多、越深,就越能发现新的可能性,从而做出与过去不同的选择。 《心理学与个人成长》正是帮助人们进行自我探索的一个好工具。这本书不仅纵向梳理了人生不同发展阶段的成长课题,如儿童时期的问题、青少年的问题、中老年的问题,而且对那些事关幸福、事关生命质量的关键人生课题,都做了探讨与论述,它们包括:身体与健康、压力、爱、人际关系、性别角色、性、工作与娱乐、孤独与独处、死亡和失去、意义和价值。阅读本书,可以帮你弄清楚是否喜欢目前的处境,并且决定是停留在过往的生活中,还是做出改变,让自己活得更幸福。 有人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学习过心理学,就不算接受过完整的教育。作为美国高校教科书,《心理学与个人成长》的英文版已经出到第八版,使无数年轻的大学生和关注心灵成长的人受益。我想,在今天的中国,人们在追求成功的同时应该懂得,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成功可以带来荣耀和金钱,但成长带来的是创造的快乐、自我的更新、人际的温暖和谐、内心的充实和宁静,这些是真正的幸福之源。 《心理学与个人成长》 【美】 Gerald Corey,Marianne Schneider Corey 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323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8: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