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诺丁汉大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浙江万里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
terahertz 2016-8-6 17:56
2016年8月1日参观了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的浙江万里学院(P1-P4)与宁波诺丁汉大学校园 (P5-P6) 。 2016年8月1日参观了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的浙江万里学院(P1-P4)与宁波诺丁汉大学校园 (P5-P6) 。
个人分类: 经典收藏|6206 次阅读|0 个评论
博士论文 致谢
热度 3 shaoqiongy 2015-6-1 15:35
致谢.pdf 题记:做一只会科研的小虫,做自己的榜样。 这是二十多年求学路上,我的坚持。 首先谢谢自己的这份坚持。 此时,我要特别感谢恩师姜楠教授,本文的工作多有他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以及给予我相当大的科研自由度才得以完成;及生活上的细心照顾。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崔宏昭(Kwing-So Choi)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工作方法也给本文工作和我本人以极大的帮助和影响(My deepest gratitude goes first and foremost to Professor Kwing-So Choi, my supervi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UoN), for his constant encouragement and guidance.)。两位科研导师一松一紧,对我科学研究的学术素养形成帮助很大。 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272233, 11332006),国家留学基金(201306250092) ,教育部学术新人奖,国家奖学金,天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中科院力学所对外开放基金,淄博高新区创新基金,浦发银行奖学金及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奖助学金对本文工作和我生活上的资金支持。 另外,需要感谢的师长还有:周恒院士,他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要诚实做研究,尊重数据”时刻提醒着我;龚克校长,“原始数据对研究的重要性,同时要注意体育锻炼”;王振东老师,“要抓事务的主要矛盾;‘法乎其上,仅得其中,法乎其中,仅得其下’”;还有王天友“对你要问到你紧张为止”、罗纪生“要认真思考下这个问题”、袁德奎“找感兴趣的事情做”、吴雪松“why (do) you do this research?”等教授对我关于科学研究态度的教诲。 还要感谢设备处孙仕俊、高琪等,财务处郭星彤等,科研院甘霖等,外办魏有香、李媛媛等;院办陈垚、王欣、汪立新等老师对本文研究工作完成的协助和提供便利。 特别感谢天津大学流体力学实验室沟槽研究小组李山、李一凡、王清毅等同学;实验室王瑞新、贾永霞、隋相坤、唐湛棋、王维、解少飞、李时、管新蕾、贺丽萍、于培宁、姚世勇、张安通、蒋营营、田海平、郭勇、葛文涛、成璐、郑小波、包全、王源、冯前胜、杜敏、白建侠、张静玲、张浩、王二丹、崔晓通、崔旭佳、苏健、张丹、张津等师兄弟姐妹们。 在本课题科学研究过程中给予我建议和帮助的师长还有11院李素循,清华大学崔桂香、许春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申功炘、王晋军、张华,北京大学陈军,(上海)纽约大学张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史志伟,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何国威、李战华,上海大学戴世强、卢志明、黄永祥、卢东强等,河北工业大学陈文义等教授;麦迪(Dantec)公司张尧等;驻英国大使馆教育组姜正旺;英国诺丁汉大学Faycal Bahri, Basso Alessio, Rkiouak Noura, Phillip Cohen,宋龙飞,吴云,刘建华等博士,Andy Matthews,Phillip Bennett等工程师;天津大学力学系千人教授永田雅人(Nagata Masato)教授;(Yang Shaoqiong would like to thank Dr. Faycal Bahri for his valuable experiences and precious suggestions on the PIV measurements on the riblets; thanks Drs. Basso Alessio, Rkiouak Noura, Phillip Cohen, Jianhua Liu, Yun Wu, Longfei Song for their kind help during the PIV experiments at the Drag Reduction and Flow Control Group in the laboratory of Thermo and Fluid Mechanics of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and thanks technicians, Andy Matthews, Phillip Bennett et. al. at the UoN; Last my thanks would go to Professor Nagata Masato.),以及董明老师。 感谢母校天津理工大学牛兴华、孙启湲、郑清春、叶金铎、高艳丽、薛炜、陈炜等老师;母校宣城中学邹宏洋,丁美贵,徐泓,项卫华等老师;母校南湖初中的刘卫宏、刘道林等老师;母校新丰小学余小龙等老师。 感谢《中国科学》英文版侯修洲等,《力学学报》刘俊丽等,《实验力学》,《力学与实践》胡漫,《天津大学学报》英文版刘文革等期刊评审及编辑老师和第8、9届FSKD会议组委会评审和编辑老师。 最后,特别感谢我的家人们:我一直不愿相信已经离世的外婆外公“要用心功课,不要害怕外公不在的日子”;充分尊重我的人生规划和求知道路选择的父母;替我在父母身边尽孝的妹妹;视我为己出的干爸妈;在我一无所有的时候把女儿交予我并信任我的岳父母,以及其他时刻在求知求学道路上陪着我、鼓励我、鞭策我的各位长辈亲属们。 谢谢你,我的爱人,蔡贽。
7332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英国诺丁汉大学命名"杨福家楼"
jitaowang 2013-3-3 08:50
摘自2013年2月27日复旦校刊刊头新闻: ==== 本报讯 2月1日, 校党委书记朱之文、校长杨玉良代表学校致信我校原校长、中科院院士杨福家, 祝贺英国诺丁汉大学为他举行了油画像揭幕仪式和杨福家楼命名仪式. ...
个人分类: 其他|247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杨福家:大学应育人第一 而不是找经费
dongzg101 2011-11-1 23:28
杨福家:大学应育人第一 而不是找经费 10月28日下午,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福家 教授应邀来到浙江大学,做客浙大理学大讲堂。本来应主办方的要求,有着原子核物理学家头衔的杨福家教授,应该多讲讲跟物理相关的学术问题,不过从原复旦大学校长,到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宁波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一直在为打造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努力,所以面对台下清一色的理科生,杨福家说,自己更愿意讲点非理科的内容,比如大学风气,大学生该有的精神。 在接受钱江晚报独家采访时,杨福家表示想和读者分享他对高考、对自主招生的看法。 杨福家曾担任5年的复旦大学校长,2001年起担任了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成为第一位出任英国名校校长的中国人。面对大学招生这个热门话题,尤其是备受关注的“华约”、“北约”、“卓越联盟”可能被解散的话题,杨福家的立场很坚定:“录取学生的权利应该交给学校,至于是否采用联盟的形式并不重要,但自主招生一定会是今后大学录取的趋势和方向,相信会有更多的大学加入到这支队伍中。” 杨福家说,在中国,高考是必须存在的,因为这是保证教育公平的重要措施。但高考要有所改进,比如对高考的考试科目可以有所选择。他认为,除了数学、语文作为必考科目外,其他科目应该让学生有自主挑选几门参加考试的权利。对高考改革,杨福家希望,将来可以做到一年多考,就像美国的SAT考试,一年有7次,给考生更多的机会。 杨福家是1954年进的复旦大学,他记得,当时大学的风气是育人第一,但现在很多的大学却已经做不到这一点。“一些高校开始热衷于搞科研、找经费。” 杨福家说,纵观世界名校,无一不将“育人”作为办校的头等大事。斯坦福大学要求学生到大三时再选择专业,学生被要求花一年时间去阅读各种文化经典,让自己认识“做人第一、修业第二”的道理。日本则要求大学推广“博雅教育”:“博”指广博,既要学文,也要学理;“雅”指素养,培养的学生要有修养。“博雅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懂得“人何以为人”。 对于大学生,杨福家认为,最重要的是艰苦奋斗的精神。10月28日,他以亲身探访斯坦福大学的经历告诉浙大学生这个道理。他说,在斯坦福大学的实验室里,周六、周日都是灯火通明的,做项目的时候,那些研究生在实验室工作的时间是一周140个小时。“对我们来说,这简直不可思议,但也正是有这样一支队伍,那里才会一次又一次地诞生诺贝尔奖得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96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6: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