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招聘人才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迎接人才到来,提前招聘
xiaopang1224 2014-12-14 23:01
因团队发展需要,现招聘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细胞生物学等专业专科毕业生2人,要求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有远大理想,男女不限,最好是男女朋友或者夫妻关系。同时招聘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理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专业博士。数量不限,择优录取。 联系人:魏成喜,电话:13948750571, 邮箱:weichengxi1224@163.com
3047 次阅读|0 个评论
985,211,谁的误区?
张海霞 2013-12-1 00:30
昨天中午是我们的教师聚餐例会,大家每周五聚一下,有事就议,无事就增进感情,有一位提了一下希望求职的人的资料,刚说了没几句,就被一个同事打断了:“本科不是985院校的,政策不允许!”愣了下,怎么没听说北大有这规定?这时就听旁边一位资深教授说话了:“没这事,什么985不985的,北大从来就没有这样的政策。”另外一个说:“这不是很多学校不成文的规定吗?”资深教授继续以他浑厚的男中音反驳:“不管别的学校怎样,北大从来都不这样,以后学校进人只有人才政策这条路,只凭能力说话!”很想为他鼓掌,还是忍住了,只是随声附和了一句:“申请者的能力是关键,其他都次要!” 这时不禁想起《我的两个极品男秘书》后面的留言,有些人说我迷信985,其实真的不是这样,我和这位同事一样从来都是不会这样去想凭院校挑人看人的,我只是一个教育者的习惯:总是认为教育应该把每一个人教好、不让他差到不堪的地步,没想到“不可教的那个孺子”就被我摊上了,他们不能代表985院校的学生的水平,因为任何一个个体都不能代表整体,凭借硬性或者“隐形”规定(如很多学校的985、211、留学资历、男女等等)去选拔人才,其实都是误区!因为你是选拔人才不是选拔优秀集体,重点考察你要的这个人他/她是否具备了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和资历,而不是他的出身和性别,他/她的出身、三代都不能说明什么,因为如果你相信这些外在的东西可以的话,你最好去招聘毛爷爷的孙子毛*宇,他可是最符合你要求的人!可是这样有意思吗?!
个人分类: 杂文评论|14 次阅读|0 个评论
安徽大学健康科学研究院面向海内外招聘人才启事
talentblog 2013-11-13 11:33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创建于1928年,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教育部共建。安徽大学健康科学研究院(Institute of Health Sciences)是学校新设立的科研教学单位,为学校管理、科研和教学机制综合改革创新特区。研究院以临床前健康科学为主攻研究领域,重点发展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交叉型学科。目前设置的主要研究方向为:(1)信息生物学与生物工程;(2)食品营养与健康;(3)认知与行为控制。研究院已建成现代化的科研平台,包括病毒转染与滴度测定自动化平台、分子生物学自动化移液工作站、蛋白质分离纯化系统、蛋白结晶筛选机器人、高端酶标仪、等温滴定量热仪、HPLC-MS、GC-MS等。热忱欢迎海内外从事健康科学研究的精英加盟! 一、招聘岗位和要求 (一)课题组负责人(5-8名) 1、符合研究院主攻的临床前健康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符合现设立的重点发展方向; 2、在国外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工作经历2年以上;在国内著名高校取得副教授以上职称,科研成果突出; 3、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际著名杂志发表有影响的同一领域研究论文3篇以上; 4、应聘时年龄不超过40周岁,特别杰出人员可放宽到45周岁; 5、具有良好的身心健康条件及团队合作精神,无公共和学术道德问题。 (二)课题组成员(3-5名) 1、获得博士学位; 2、以第一作者在国外著名杂志发表过研究性论文; 3、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4、应聘时年龄不超过35周岁。 (三)科研平台技术人员(2-3名) 1、获得博士学位; 2、以第一作者在国外著名杂志发表过研究性论文; 3、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4、应聘时年龄不超过35周岁; 5、具备使用大型仪器设备经历者优先。 二、保障条件和待遇 作为安徽大学综合改革试验特区,学校赋予健康科学研究院特殊政策,对于引进人才或接收毕业博士实行一人一议。 三、报名时间和办法 本招聘启事长期有效,直至招聘到合适人选。 应聘人员提供简历、各种证书或证明材料扫描件。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安徽大学健康科学研究院 张部昌 地址: 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九龙路111号 邮编: 230601 电话: 86-551-63861965 Email: zhbc@ahu.edu.cn zhbc217@qq.com 研究院网址: http://ihs.ahu.edu.cn
5752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国招聘人才的方式将逐渐转化为看成果而不是科研论文
热度 1 gxswmwys 2013-6-29 19:06
随着我国对经济转型的需要,我国招聘人才的方式将逐渐转化为看科技成果而不是科研论文。 看对生产力提高的贡献而不看SCI点数。纸上谈兵和真刀实枪都将被重视!
个人分类: 中药指纹图谱评价|352 次阅读|2 个评论
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人才
talentblog 2012-11-8 15:34
Employment Opportunity: Recruitment of 12 Faculty in Public Health for Center for Public Health Research, Tsinghua University (TPHRC) The Research Center for Public Health of Tsinghua University (TPHRC), China is recruiting 12 new faculty in six specialties. The first round recruitment will be open until 10th. December, 2012. 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s 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below are encouraged. Do contact us! Area Health statistics and epidemiology Health economy and public policy analysis Nutrition and food safety Health management and hospital management Health Law and ethics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Position Description Applicants should submit electronic copies of their curriculum vitae, a description of research accomplishments and future research interests (three pages maximum), and ask at least three references to provide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Applications will be considered starting November 1, 2012. Qualifications PhD, MD or MD/PhD required with background in public health, the health sciences, management sciences and social medicine, capable of teaching bilingually (Chinese and English) Contacts Tan xiaoping Research Center for Public Health, Tsinghua University Room B405, Medical School,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Telephone: (86-10)62794936 phrc@tsinghua.edu.cn Applicant documents Required documents: curriculum vitae, statement of research, writing sample in English, names and contact information for 3 references Optional documents: cover Letter, publication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please see our Web Page: http://www.med.tsinghua.edu.cn
35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施一公:可怕的空气污染
ctmath 2011-12-6 00:44
【序:说心里话,我发表这篇文章的心情很复杂。这篇博文完稿于今年二月底,但被我压了下来,担心这样评论北京的空气污染会影响海外人才的全职回国、也影响清华的招聘人才。但同时,国内一次次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以及我切身感受到的国内许多大中城市的严重污染,又让我不安与愤怒。   几周前,北京市环保局辟谣,说北京市空气质量在奥运会后逐年变差的说法与事实不符。对这种辟谣我觉得不可理解:几乎所有我问过的北京人和清华同事都说奥运会后这两年的空气质量一年不如一年。我也很不理解北京的蓝天数在奥运会后逐年增加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大家的切身感觉都错了?还是北京蓝天的标准在逐年降低?这也让我想起了大约两年前饱受百姓质疑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商品房售价年增1.5%的新闻:全国主要城市新房的售价每年扶摇直上,但统计局却因为“统计方法不同”而给出了1.5%的数字!   过去两年,不止一次地有朋友问我:你在国内最不开心的事情是什么?我总是回复:最不开心、也是常常痛苦的唯一事情就是空气污染。我的慢性咽炎2010年开始,逐渐加重,遇到今天这样的污染天就像嗓子里堵了个东西,咽不下去,又吐不出来,很难受。不知还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在忍受这样严重的空气污染。   今天,2011年12月5日,星期一。又是一天令我窒息的日子。我的主要新闻来源“手机报”在“北京新闻”的头条提醒我:“今天白天,本市静风、逆温的不利污染物扩散条件还将继续,预计空气污染指数范围为260至280,属于四级中度重污染。市环保局副局长建议:心脏病、肺病患者等易感人群要加强防护,健康人群也要适当减少户外活动。”    59年前的今天,英国伦敦遭受严重的空气污染,直接导致数千人死亡。 就选择今天发表我完稿于今年二月底的博文吧。】    2011年2月20-22日的污染   星期二,2月22日早晨,我拉开卧室的窗帘,外面雾霾弥漫,又是一个重度空气污染的日子。我的心情也跟着阴沉起来。从星期日开始,这是春节后北京的第三个雾霾天了。   送完孩子上学,我来到办公室,也读到了《手机报》里的头条北京新闻:“昨天,雾气弥漫的京城出现今年首个重度污染天。来自市环保局的检测数据显示,21日,全市空气平均污染指数为333,达到5级重度污染。”这样的污染,相当于每个人被迫吸烟21根。看完报道,我越发心情沉重,又一次地打开北京市天气预报的网站,今后7天均为“微风”及“无持续风向”。也就是说:今后7天北京的空气都会有比较严重的污染。   在北京住过一段时间的人们都知道一个规律:北京的空气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风。每次风力在三、四级或以上时,大都会蓝天白云,空气清新。这种情况在每年冬季的12月和1月最为明显,强劲的西北风虽然寒冷刺骨,但带来了干净清洁的空气和蓝蓝的天空,让我心情大为愉悦!可惜,北京不可能天天有风。如果连续几天没风,第一天还勉强,第二天就开始雾蒙蒙、明显感觉污染,到了第三天即使是晴天太阳也不过是一个可以用肉眼直接观看的红红的圆盘。   北京上一次长时间的空气重度污染出现在去年十一长假的最后一天。2010年10月1日至4日,风力很足,阳光灿烂,天空湛蓝湛蓝,感觉好极了。5日,还行。6日下午,我开车去机场迎接十一长假出游归来的夫人和孩子,感觉空气已经开始多了很多尘埃。7日,雾霾天。8日、9日、10日,空气污染严重。11日以后,风起,空气质量也很快好转。可惜几天后(大约10月16日前后),北京又迎来了几天雾霾天,比起7-10日的污染,程度稍轻。   为了我们的孩子   几乎所有的朋友都知道我特别关注北京的空气质量,也知道我的心情会随着空气质量的好坏而变化。但大多数朋友不知道我为什么这样“较汁”。   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污染的空气对幼儿的发育、智力、健康都会有很多不良影响。可怕的是,这些影响一般不会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内被明显察觉到,也许有些长期受到空气污染的人一辈子都不会觉察其影响。但科学研究表明,污染空气中的化学小分子和重金属不仅会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对心血管和肝脏产生危害,还会诱发突变、加重癌症的几率,甚至会对幼儿的大脑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甚至直接影响智力。最为可怕的是,普通老百姓对空气污染没有足够的意识,一般情况下也不会主动诉求。而对患者,很难确证是由于空气污染引发的病变。   空气污染比其它的污染危害更大。首先,受害人最多。除非生活在过滤器里,所有人都会受害。其次,几乎无法防护。我们担心水污染时,可以加装一个有害物过滤器;担心食物安全时,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安全的食物或洗干净后再食用。对付空气就没有办法了,因为空气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最多就是在办公室和家里装上空气过滤器,但效果有限。实质上,我们每个人的肺脏就是北京市的空气过滤器。   也许会有人认为我小题大做,认为空气污染没那么多危害。我来举一个极端的例子:1952年12月5日至9日,英国伦敦因为严重的大气污染直接造成数千人的死亡。请看: http://baike.baidu.com/view/18219.htm   有时,我也会侥幸地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和本世纪初北京的空气污染也很严重,北京的绝大多数孩子不也顺利成长了吗?也许空气污染不会对孩子产生太多负面影响。但更多的时候,我会因另一种思维产生深深的忧虑:空气污染一定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正在生长发育的孩子最容易受到伤害,等到病情发作时就太晚了!   我在所有的场所都会表达对空气污染的忧虑和关心,也都会鼓励政府出台严格的控制污染的政策法令。但今天写博客,心里的确做了一番斗争,原因很简单:我不想让北京的空气污染影响将来的人才引进。但是,即使我不说,也常常有海外的科学家问我国内空气污染的情况,这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当然,每一次我也都直言不讳。   对政府的期望   平心而论,政府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已经相当重视。在九十年代后期,北京的空气污染达到顶峰,记得我在99年(或许98?)夏天访问北京,连续十几天雾霾重重,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城楼居然忽隐忽现。后来申奥,空气污染问题得到明显治理,2008年达到最好的记录。那一年,我刚刚全职在清华工作,本已做好承受空气污染的准备,没想到空气质量还真不错,尤其是奥运会期间,老天爷真配合!   2009年,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去年,比2009年还稍差。奇怪的是,北京市发布的“蓝天数”却逐年增加,好像是提示空气质量的不断提高。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了,给《科学》周刊的记者郝炘写email,让她关注北京的空气污染情况。她回复说:政府已经承认空气质量下降了,并让我看网站报道。   空气质量的改善只能靠政府的行政管理和法律保障干预。空气质量的改善可以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减少疫病,也可以帮助北京市引进人才。但愿北京市政府能始终拿出2008年前控制环境污染那样的力度来治理空气质量。人民受益,每一个人都受益。这比每年GDP增长几个百分点对老百姓来说更实惠。   其实,不仅北京的空气污染严重,其它城市常常更严重。上海,杭州,广州,武汉,苏州,无锡,几乎没有什么大中城市能逃避严重空气污染的困扰。记得四年多前,我第一次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觉得晴天都是雾蒙蒙的,就问当地人:是否这是西湖水汽所致?后来多次去杭州,感觉大多如此,如果不把“蓝天白云”的标准降一降,我是无法称之为蓝天的。苏州也是如此。上海按说靠海近,应该好点,但实际感觉不比北京好;至少北京吹起西北风的日子里确确实实是蓝天,上海则只能靠想象了。    现在是政府真正下大决心的时候了! 我毫不怀疑,中国因为环境污染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 远远大于 提高环保标准可能带来的相关企业的经济代价!必须提高企业排污的标准并加强监管;必须提高汽车尾气的污染物标准;必须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必须用法律手段维护百姓的利益。
个人分类: 社会教育|212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4: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