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表象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玄麦冲剂
热度 1 pingguo 2017-1-15 15:25
昨日看过中医, 改饮玄麦冲剂,加B族维生素。 老中医说,你这是虚火上浮, 牙疼不过是表象。 之前吃的片剂与胶囊, 一多半是错的。 吃错药的感觉我模糊知道一点。 可是疼痛的一刻, 庸医的话听起来全是圣旨。 这么一想, 发觉今生吃错不少。 药这东西自然是少吃为妙, 从内心要求自己不生病, 包括相思病。 当然偶尔疼痛也不全是坏事, 让人保持灵敏与羞涩: 那其实是尊严的一种表达。 2017-01-06
个人分类: 诗歌|2483 次阅读|2 个评论
在脑海中作画——视觉表象的产生与训练
热度 2 sciencepress 2016-4-8 09:41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相当普遍地存在着枯燥乏味、抽象难懂、死记硬背、高分低能等现象。难道这些问题不可避免吗?我们的教育理论是否存在某些缺失?这些问题时常困惑我们,因而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酝酿,我们把教学改革的思考聚焦到形象思维上 —— 以发展形象思维为突破口,探索一条教学改革的新路。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人才,创造性思维活动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协调运作的结果,而表象是形象思维主要的加工材料。从某种意义上说,表象是研究形象思维的基础,也是研究创造性思维的深层基础。因此,我们需要对表象尤其视觉表象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何为表象? 表象又叫意象或心象 ,是指感知过的物体不在眼前时,头脑浮现出该物体的形象。作为人类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记忆、感知觉、思维、情绪情感过程等方面有密切联系。感知觉是物体呈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通过感官 —— 眼、耳、鼻、舌、身的协同整合,产生对外界事物不同属性的感觉,人脑又将来自这些不同感觉通道的刺激转化为整体形象的过程。而表象则是物体不在眼前呈现时,人在头脑中提取并出现了这个物体的形象,而且可以对这个物体在空间进行旋转或操纵,是非言语的思维过程。如,我们可以在头脑中回忆一个红苹果,旋转苹果的各个部位,把苹果切开等,就像无声电影似的非言语的思维活动。 表象起源于感觉、知觉,表象的操作过程即是对感知物体形象的再加工过程。同时,表象的神经生理学研究发现,表象与记忆等认知内容有着部分共同的神经机制,表象的加工来自于工作记忆对长时记忆中信息的提取、操作。表象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根源,它既依赖于知觉又具有非推理性,因此目前空间智能、创造性思维研究的主要对象均以视觉表象为主。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言语的认知主要以概念或者命题的形式存在,而绝大多数的空间认知却是以实物的表象作为其表征形式。因此作为空间认知的重要成分,表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表象研究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运动员的表象训练、室内的装潢设计、3D动漫游戏的开发、飞行员选拔及地理测绘等一系列活动都涉及到表象。表象不单单对于人类研究空间智能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同时它兼具现实价值,生理学中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和物理学中相对论的创立都是依靠表象功能而实现的。 人类每天都在吸收大量的资讯,而这些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来自于视觉和听觉通道,它们以言语表征或者表象表征的形式进行储存。表象按照不同的获取渠道,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触觉表象等。表象领域中研究最多的是视觉表象,视觉表象由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构成,其中想象表象是对记忆表象的再加工过程,而记忆表象是指人们对于感知过的物体重新在人脑中浮现出的直观形象。 视觉表象加工是在工作记忆中完成的,它一方面依靠工作记忆从短时记忆中提取感知信息来存储,产生表象表征,另一方面它又利用工作记忆从长时记忆中提取表象进行加工,视觉表象的加工包括表象产生、心理扫描、表象旋转、运动推断及表象保持等主要过程。 每个人的表象加工能力都存在个体差异,并非每个人都能完成表象旋转、表象扫描等任务,而且完成的程度和质量也差异很大。 表象研究的历史 表象作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始于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等人认为表象是思考的元素,19世纪英国心理学家、测量学家高尔顿也对表象进行了测量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把表象定义为“头脑中出现的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即当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头脑中出现的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比如,说起“北京四合院”,“八达岭长城”,这时候在你的头脑中就会出现“北京四合院”和“八达岭长城”的映像,这就是所谓的表象。但是,在20世纪初,行为主义在心理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认为表象毫无功能上的意义,唯科学主义认为一切不可科学逻辑论证的都是伪科学,一切主观的、非理性的、直觉的东西都被排斥在科学研究之外,所以,关于表象的科学研究陷入了停顿状态。直到20世纪60年代,由于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表象作为人们信息加工、贮存的基本方式才又受到重视,表象研究也成为认知心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表象是人们在头脑中以形象的方式对物体进行操作和加工,是物体不在面前时关于物体的心理复现。换言之,表象是通过间接方式出现在头脑中的事物映像,它在知觉基础上产生,但又不只是知觉的翻版,而是对原有知觉映像进行加工概括的结果。 表象存在于人的多种意识状态之中,从觉醒、半觉醒到梦境状态下都存在知觉表象。表象作为一种表征,在人的信息加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有时出现在意识水平上,有时是人们意识不到的。故表象作为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具有内隐性。表象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哲学思辨阶段(前科学阶段),测量研究阶段,和认知(认知神经)研究阶段。 在哲学思辨阶段,表象被认为是心理的主要成分,并且有时被认为是思想的元素。表象是古希腊哲学家们尤其是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重要讨论主题,后来英国的经验主义者也都对表象进行了探讨。亚里士多德曾提出概念来自表象的观点,在他看来,外物作用于特殊感官产生感觉。感觉遗留下表象,一物多次留下表象,就形成对于物的简括的形象,即经验。人从这些经验中概括出概念或概括成原理,以进行思维。因此他说过“灵魂不能无表象而思维”。休谟把人的经验分为两种:印象和观念。印象即感知觉,它比观念更有力,更生动;而观念是印象的“微弱的摹本”,在强度上与印象是有区别的。哈特莱认为,感觉重复多次就留下“感觉的简单观念”,即表象。不同感官的表象在强度上有区别。视觉、听觉的表象较强,而嗅觉、味觉的表象较弱,也较少见。 对表象的定量评估可以追溯到高尔顿,他向100个人发放了一份调查问卷,在问卷中请人们回忆他们的早餐桌子的表象并询问了一些相关问题。调查结果基本没有揭示表象过程,但发现有些人报告的表象与最初的知觉一样清晰,而另外一些却相当模糊。高尔顿还考察了表象的性别、年龄和其它个体差异。表象的测量引起了一些研究人员如Titchener和Betts的兴趣。他们的调查内容之一是让被试评定他们视觉化特定物体的能力,如苹果、脸庞和夕阳。 但对表象测量的兴趣由于行为主义思潮的兴起而逐渐沉寂。行为主义者的宣言是否认内省,而内省恰恰是表象测量的关键。华生认为内省并不是心理学研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甚至认为思考只是发音器官的轻微活动。新兴起的行为科学致力于对外显反应的客观观察,因此诸如意识、心理状态、心理和表象等名词决不应使用。自此数年后对表象的研究一直偃旗息鼓,但对表象的兴趣却并非就此消失。表象的主观体验是深刻复杂的,影响也是广泛的,一些心理学家对表象孜孜不倦的探索终于使其又回归到认知研究的主流当中。 20世纪60年代心象的研究在两条战线同时复兴。其一是继续保持定量评定的研究方向,将之作为心理治疗的工具。此外Paivio等人的研究虽然也与表象的评估有关,但其理论倾向更强。其二是将表象吸纳到认知模型当中,着眼于信息的表征,在这些认知模型中信息的内部表征被当作中心课题。该观点在Shepard和Chipman的研究,以及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尤为明显。这些心理学家都从独特的视角对表象进行了研究。当前,认知心理学对表象的研究几乎都是有关视觉表象的,很少涉及其他感觉道的表象。 表象研究的意义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型人才,创造性思维活动是由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协调运作的结果,而表象是形象思维主要的加工材料。从某种意义上讲,表象是研究形象思维的基础,也是研究创造性思维的深层基础。 什么样的人才是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如何鉴定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以智愚来品鉴人类能力的观念自古就有。采用科学方法评定智力高低的历史,迄今也有100多年。1905年比奈与西蒙受法国政府之委托而编制的比奈-西蒙量表,是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其目的在于预测学习可能会有困难的学生。随后,智力测验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智商也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度量人们智能高低的重要标准。虽然这种传统的智力测验满足了人们行事上的便利,例如,可以很快地利用测验进行分班,但是由于理论与测量方法的偏失而潜在地制造出更为严重的问题,即传统的智力测验通常仅将智力的范围局限在逻辑方面,并假定个体特质能被单一的、标准的、可量化的数据所描述。由于合理化的采用单一的课程、教法,以及“标准化”测验来对待所有学生,而忽视了个别差异的重要性,这就忽略智能的多元发展,忽略了形象思维的培养,造成许多除逻辑思维以外的具有天赋与才能的学生受到忽视。可以说,由于教育思想观念上的偏颇,浪费和扼杀了一些不擅长逻辑思维的人才。 近百年来,高度重视逻辑思维的教育教学是世界教育的主流方向。为改变这种状况,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当时是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和该院的“零点项目”研究所所长。“零点项目”研究所的创始人尼尔森·古德曼教授认为,过去教育的最大弊端是人们花费大量精力和金钱以改进逻辑思维和科学教育,对形象思维和艺术教育的认识却微乎其微。“零点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此理论在当前美国教育教学改革中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并且已经成为许多西方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据称,美国已有上百所学校自称为多元智能学校,许多教师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思想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并取得显著成绩。这说明,人们正在为改变不完善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进行着艰苦的研究和努力。 温寒江先生通过各中小学优秀教师的讲课,不断分析他们教学效果的优势,最后总结了教学的最大弊端是忽视形象思维的培养。他在近15年的时间里,率领一大批立志改革的优秀教师和研究人员,致力于形象思维的研究,提出了“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造力”的研究思想。他的想法与多元智能的提出者不谋而合。 温寒江先生和加德纳教授都提出,现今教育的弊端是忽视形象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其根本原因是在教育理论上忽视表象的研究,在教学实践上对表象训练认识不足。要想真正的重视形象思维的培养,就要研究形象思维加工的主要材料 —— 表象。所以,对表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由李文超摘编自 宋晓蕾 著 《视觉表象的产生与训练:一个整合的视角》 (科学出版社,2015年12月第一版) 第一章,内容略有删节改动。 ISBN:978-7-03-045607-6 表象亦称意象或心象,是指客观事物不在眼前时头脑中所出现的该事物的形象,是对当前不存在物体或事件的一种心理表征。《视觉表象的产生与训练:一个整合的视角》以Kosslyn的视觉表象加工子系统理论为基础,对视觉表象的产生及训练作了较详尽的研究,特别是对不同类型视觉表象产生的加工特性及其神经活动进行了专门论述。通过认知行为实验和两种脑功能成像技术的结合研究来探索神经和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了解人类在视觉表象产生时脑功能的时空动态变化历程,以揭示视觉表象产生加工的时空机制,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提供行为和认知神经科学的依据。 用您的手指点亮科学! 欢迎转发分享朋友圈, 您的鼓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点击文中 书名、作者、封面 可购买本书。
个人分类: 科学书摘|6419 次阅读|4 个评论
中医认识总比西医深刻
wya 2011-12-16 10:50
后颈部不适:西医多判断为颈椎病,仅治好颈椎不等于治好其他潜在病变;中医则认为是清气不升所致,提升清气治好的不仅是颈部不适,而是体内环境整体平衡许多,也减少了病变累积风险。 便后出血:中医认为中气下陷。西医诊断为痔疮,清除痔疮,中气依然下陷,长久则生其他疾病。 谁停留在表面,谁又更接近根本原因? 谁治表?谁治里? 谁治已病?谁治未病?
个人分类: 中医大师思想摘录|25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光影中的我并不确切
热度 1 pingguo 2011-9-22 11:14
光影中的我并不确切 鸟的鸣叫,仿佛左右声道,从樟树 转到榕树。在我没有觉察的时间里 它眼里的那一颗露珠还在不在 我随意挑了一朵白云,缓缓地变形 转瞬间消失。我的脑海 竟然,闪现过诸多回忆与想象 光影中的我并不确切,尤其那些 悔恨或爱恋 并不比模糊的睡梦,准确 永远模糊的部分 它不是一种过分宽容的东西,爱 在我的生活中,已被操练得纯熟无比 甚至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我的眼睛 我先天性缺少对它的回望与审视 它会在眨眼间消失吗?一直是我的恐惧 正因为如此,它不时回归它 陌生的面孔,远远地朝向我—— 一场熟悉的梦里永远模糊的部分 究竟有没有一种被称为智慧的绳索 在一念一念里,将我拉近系紧 真话或谎言只是表象 一 一只蝴蝶,如同它身边的花朵沉默 眼睛在前方,无暇观赏自己的翅膀 二 一只鸟,在清晨鸣叫。你问它为何 鸣叫。它到达了一个崭新的清晨 三 你以为她说的是真话,显然不对 你以为她说的是谎言,更加错了 真话或谎言只是表象 你要将她投影在你的心上
个人分类: 诗歌|2061 次阅读|2 个评论
量子力学理论也只适用于惯性参照系(有感微博6)
热度 2 chenfap 2011-4-30 09:15
量子力学理论也只适用于惯性参照系(有感微博 6 ) 量子力学理论也只适用于惯性参照系,其理由是: 1、 量子力学理论直接或间接与坐标系有关。若采用坐标 表象,波函数直接是粒子坐标的函数,力学量算符也包含有坐标或对坐标的求导。若采用动量表象或其他表象,由于表象之间存在变换关系,而且用各种表象算出的结果是等同的,故动量表象或其他表象也间接地与坐标系有关。 2 、坐标系是附着在 参照系上的(见博文《参照系包括空间标架和时计》, 2011-3-29 ),谈论 坐标系必定要选用一参照系。 3 、 非相对论 量子力学是由牛顿力学发展而来的,它带有牛顿力学的印记(如 量子力学算符与 牛顿力学量的对应),又在一定的条件下, 可退化为牛顿力学。 既然 牛顿力学理论只适用于惯性参照系,由于理论的自洽要求, 非相对论 量子力学理论必然 也只适用于惯性参照系。 4 、对于 相对论 性量子力学,可作类似的讨论,还可参考 Dirac 《量子力学原理》。
个人分类: 未分类|4736 次阅读|8 个评论
从一缕阳光开始
qjscolin 2010-12-9 01:03
一缕阳光,总是带给我一种享受以及由此而生的对追寻美好的希望与奢求幸福的渴望。我知道,这样的感觉不仅仅是我独自拥有,对于其他人甚至世界上只要有着生命意识的生物体都会有,并以之为一种梦。然而,这样的感觉也仅仅只能成为一种梦,或许可以成为梦想。想并不罪孽,如同生命久了便要枯萎得以入土为安,这样的法则的普世性就如同一天之内甚至一秒之内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上演着富有戏剧冲突,结局总是如出一辙的悲喜剧。然而世界是现实中的世界,而非梦想中的世界,真实或许在两者之间有时看来是那样的虚伪而令人费解,甚至感到迷惑,而这样的感受或许就如同庄生晓梦迷蝴蝶般亲吻着每一个爱慕者以及思想家的追问吧。 因此,我无须对于真实抱有无限的期待,这就如同信仰:我所认为存在的神或是仙,信其有则有,信其无则无。这样去思想或许在所有唯物主义者眼中我是一个极端亵渎世界本质存在的人,然而世界本质真如我们的哲学大师,甚至是信奉客观事实的科学家们所判断以及呈现给我们的吗?答案或许是也或许不是,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将之视为我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种态度,而这样的态度则是根本性的:认识世界本质的原动力与方式。正因为如此,我对于世界产生了无限的爱,那是一种熊熊燃烧的爱,简直就可以烧毁这个世界的任何一处真实存在。而我并不认为这样的思维是正确的,相反,我是那样希望世界能够得到永恒,即使永恒也只是时间与空间编织而成的复杂却毫无意义的逻辑概念。同时我所认识的世界并不是做着简单的运动,再而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进行着不断的否定以及肯定,重复着前进与停止,然而这样的运动并非简单如此,更非线性般的发展,而是有着比之更令人兴奋的存在形式:螺旋上升。其轨迹在形与非形中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觉与自然。由此,世界才在这样的平衡中得以和谐。 当诸如此类的思维混淆了我所理解的存在的表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时,我常常以一种暴君般的态度来予以裁决,总是判本质死刑,而对于表象则呈现出海一般的包容与放纵。这样做的结局可想而知:思而复思,结而无果。所以我将我的话题重新回到落笔的始点:一缕阳光,并不带有一丝情感,或冷或热,甚至无所温度,与我交汇,然后消失,接着我与下一缕阳光继续同样的邂逅。
个人分类: 憨酣堂随笔|336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意孤行荐书(1)——《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
zhanglin9099 2010-10-11 16:13
前几天看了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有关人生哲学的,大叔认为,尽管人生总体上是一个悲剧,痛苦太多,但却不鼓励自杀,因为自杀不能消除痛苦,相反却是对痛苦的肯定~~ 完成这本书的时候,叔本华只有28岁,他认为人生有如钟摆,摆动在痛苦与倦怠之间 以下为豆瓣简介: 叔本华,1788年2月22日生。被称为悲观主义哲学家。他是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的反对者、新的生命哲学的先驱者。对人间的苦难甚为敏感,因而他的人生观带有强烈的悲观主义倾向。致力于哲学家柏拉图和康德著作的研究、蔑视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他的一生并不得志,在去世前几年获得声誉以前,一直过着隐居生活。   叔本华,1819年发表重要著作《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分为四册,其中包括:认识论、自然哲学、美学和伦理学。这部书标志了叔本华思想发展的顶点。尽管他因受到同代人的冷遇而感到失望,但他坚信真理的最后胜利。他认为,真理是可以等到的,因为它长久存在。经过了19年的无声的愤慨之后,他在1836年发表了短篇论文《论自然界中的意志》。叔本华这篇文章灵巧地运用了迅速发展的自然科学中的疑问和发现来维护他关于意志的学说。在前言中他公开地对骗子黑格尔及其帮派予以沉重的抨击。然而直到1853年之后,叔本华的哲学才为世界所重视。   1860年9月21日病逝。
个人分类: 未分类|5448 次阅读|1 个评论
摄影的思维学解读
高小强 2010-5-24 13:20
李楠提出了一个问题谁决定谁的瞬间?http://linan.blshe.com/post/73/544440 决定性的瞬间不论作为一种理论还是一种实践都是摄影的一种流派与方向,多种流派、多种表达方式和语言的共生共存是摄影发展和繁荣的基本前提。抬高或贬斥某一种都会有害摄影本身的健康发展。 不论哪一流派,重要的是摄影者用一种技术手段把一种对世界观察的结果或对世界的认识(原本是以表象存留于观者头脑,模糊、不完整、不稳定)用影像这一技术手段存留或表现出来并可与人分享,相对于观者本人头脑中的表象而言,影像更具有稳定性等特点。影像的观者更可在影像的基础上,提取自己的空间思维加工材料并进行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在情感的层面上,这种思维的结果可能导致影像观者在情感上的共鸣。 本质上,摄影是把一种由摄影者观察到或写入观察者个人经验的现实世界某一时刻的空间场景或事件凝固下来,成为摄影者本人或影像观者在另外一个时间可以再次观察的静止的场景。这些场景反映出在摄影者特定视角或经验下当时场景中各元素自身特征及相互关系。 因此,从思维的意义上,可以说摄影的一个重要功能是特定视角或经验下的空间场景的记忆,特别是把个体的表象存储变成社会化的表象存储。 而电影摄影、电视摄影更可以把一种摄影的凝固时间、凝固无常的特征拓展到凝固时空。 以这种凝固为基础,影像的观者的情感可能被激发,也可能展开以表象为材料的形象思维或直觉思维。因此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必然是记忆了值得记忆的场景或事件,并能:或吸引作品观者视觉注意、或撼动作品观者心灵、或引发作品观者形象思维或直觉思维甚至逻辑思维的的具有摄影者视角和经验写入的技术化表象。 谁决定了谁的瞬间这个问题问的好,会促进对摄影者和被摄对象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因为表象的形成与认识主体的既有经验和视角有关,而读图训练包括纪实摄影师的社会学、历史和文化等知识和经验的积淀是认识主体既有经验的源泉。 视角人人可以相同,而经验则个个都有差异。当我们的视觉被相机拓展并能以光圈、快门、焦距甚至明暗对比、亮度、白平衡,更甚至于可以平移、旋转、拉伸变换等加以调节的时候,社会表象就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 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是一个有更多进化选择的社会,也一定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社会。 同样,一个拥有丰富表象的社会或个体,更容易有新的丰富的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 对摄影师而言,不能愉悦他人,总可愉悦自己;不能成为社会化表象,总可以丰富自己的表象存储...... 如此而已。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650 次阅读|1 个评论
考槃笔记-33-数学、直觉与表象
热度 1 考槃在涧 2009-3-4 16:58
一道数学竞赛题的解法 昨天晚上做题做烦了,抄起一本高等数学竞赛题集随手翻了翻,看到一道有趣的题:比较 e 和 e 的大小 。 我们知道, e 和 都是超越数, e 和在数学、物理学中广泛出现反映了世界的某种规律,我正准备八卦它们二者的情史。 歪着头想了下,想到一个常见的解决方法: 令 (x)= e x ,g(x)=x e , 则 (x)- g(x)= e x - x e ,对这个函数求导两三次,讨论其单调性和值域,只要知道 e x - x e 是否在x= 时 大于零,就可以判定 e 和 e 的大小了。 后来看书上给出的解法也是这样的。 我先没有这么去求解,我是懒人,觉得这么解麻烦。 考虑到 e 和 e 都大于 1 ,对两个数取常用对数: lne = , 而 ln e =e ln 。构造 k= e ln / , 只要 k1, 则 e e ; 反之, k1, 则 e e 。把等式右边变形得: k= ln / ( /e );把换成变量 x, 则得 (x)= ln x/ ( x/e ) , 于是很容易在纸上画出如下图: 在纸上画出这张图只要 15 秒的时间。图中很容易看出,当 x= 时, ln /e, 也就是 k1, 于是有 e e ,问题解决。如果这是道选择题或者填空题的话,2分钟就可以拿到 8 分,显然很划算。如果是一道计算题呢,还得推导推导。 很显然, y= ln x 和 y=x/e 在( 0 , + )内严格单调递增,它们至少有一个交点( e,1 )。如果 y=x/e 正好是 y= ln x 的切线,那么它们将有且只有这一个交点。 对 ln x 求导得 1/x ,于是 y= ln x 在点( e,1 )的切线是 y-1=(1/e)(x-e)=y=x/e 。也就是说, y=x/e 正好是 y= ln x 的切线,它们将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e,1 )。 显然,当 x=e 2 时, y= ln x 的 y=2 ,而 y=x/e 的 y=e, 显然 e2, 那么在区间( e, e 2 ) , 一切 y=x/e 的 y 值都大于 y= ln x 的 y 值。( e, e 2 ),那么 ln x/e , 于是 e , 对比书上给出的解法,要简单些。 直觉与表象 解决这道并不难的题目没什么了不起我没有继续做题,我在思考为什么我会一下子想到这种方法。 一般我们把这种思维状态叫直觉,问题是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直觉,不产生那样的直觉?既然直觉在很多时候都管用,在很多时候又容易骗人,怎么培养、训练正确的直觉,怎么检验直觉? 相对来说,最后一个问题最好回答,检验直觉的最好办法就是计算和实验;但其它的问题都不那么好回答。 我看到我书柜里一本 李伯聪 先生的《选择与建构》 ,突然想到书里的一句话:我们对表象的作用不够重视(大意),我产生了另一个直觉:也许直觉来自于表象。 什么是表象呢?百度百科的解释很复杂 ;而在英文 Wiki 里, representation 一词在很多领域都是个重要的概念!见下图: 我们这里只关注心理学范畴的表象。要说清楚表象与知觉的区别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情。简单举个例子。假若你从来没有见过石头这种东西,当你第一次见到石头时,石头这个实体给你带来的视觉感受就是 知觉,它是物体和感觉器官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如果你不再看石头了,石头从你视野里已经消失了,但你眼前还是清晰地浮现着石头的尊容,这个时候的心理感受就是表象了。因此,知觉和表象的一个非常大的区别是知觉几乎不依赖于记忆,而表象必须依赖于记忆,哪怕这种记忆并不是完全无差别的。 当心中的表象形成后,以后你再看到石头,你的心理感受恐怕就是知觉和表象的混合体了。也就是说,你对石头的感受,不但受你当前视网膜的影响,还跟你过去的经验有关。 表象与语言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表象是知觉的近亲,另一些心理学家则认为, 表象是语言的近亲,我们以命题码而不是模拟码的形式存储表象。所谓命题码,也叫描述表征,它是一种抽象的、象语言一样的表征 。围绕表象有很多有意思的实验,其中最出名的是 Shepard 的心理旋转实验, Shepard 在心理表象等方面的工作使他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见下图: Shepard 和同事请被试看上图所示的图形,图形中一些是对图形 a 进行旋转后得到的等价图形,而另一些图形则与 a 是反着的,被试被要求回答 b-f 和 a 是正的还是反的。 Shepard 发现,当倾斜角度从 0 向 180 变化时,被试判断的时间增加,而当倾斜角度从 180 向 360 变化时,被试判断的时间则减少了。这个实验证明,被试在完成任务时对物体进行了心理旋转,而这种心理旋转模式在性质上类似于实际物体的物理旋转,相当于物体以一定的角速度(心理旋转速度)旋转,转过的角度和时间是成正比的( 180 向 360 变化判断时间减少可以理解为被试是反过来旋转的),这个实验有力地证明了表象以模拟码形式(所见即所得)存储。而由 Georgopoulos 和他同事利用猴子运动皮层的单细胞记录技术表明,心理上的旋转与实际的旋转,有着相同的神经生理机制。也就是说,你看到实际的物体旋转,与你没有看到旋转但意识中模拟旋转,产生的神经生理结果是相同的! 也许,语言和表象的内禀区别就在于编码模式不同,因此,大部分时候,语言的表述需要更多的思考,而表象的产生几乎是即时性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直觉。我们可以以此来理解计算机的缺陷。严格说,计算机的运行基础也是语言,而单靠语言是无法形成表象 直觉的。 目前计算机的一大问题是人脸识别。众所周知,一个正常人能够轻而易举地在几百人中把两个人区分开,只要他们不是双胞胎;但你让人描述两个人各自面部特征,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使用较长语言;即使一个最高明的画家王五,没有见过李四,仅靠文学家张三对李四的描述,要把张三画得很像也很困难。也许这可以解释亚辉问老祖的一个问题:大画家是不是一定能把物体画得很像?我当时说肯定可以,老祖说不一定,老祖举了梵高的例子,我当时觉得不对,喝酒喝得太多没想到怎么回答,现在我们可以说,单从画的技法(绘画的规则,也算是一种语言)来看,梵高应该能够把物体画得很像,但由于他的直觉 - 表象实在太强烈,因此他看到的物体是知觉和表象混合在一起的,于是,他画出来的物体就不像了。 回过头来说计算机的人脸识别。要靠语言去对人脸进行识别,实在太困难。类似地,围棋的智能化也是一个难点,其中不但有变化繁多的原因,还有一个价值判断的原因,围棋的各子价值几乎是全等的,严谨的计算机语言很难对之赋值。据说高手经常通过棋形来判断和决策,我怀疑高手对棋形的感受就是一种表象,这种表象是经过长期的训练和实战得来的,很难用严谨的语言体系来描述。 有一种罕见的疾病叫面孔失认症 ,研究发现,对人脸识别的能力中有与生俱来的部分,比如,婴儿更喜欢看母亲的脸而不是陌生人的;同时,大脑内存在一种叫做祖母细胞的神经元网络, 面孔识别由许多脑细胞按群疏编码的方式形成功能网络,确认熟悉面孔是大量脑细胞的功能,但每次只有少数神经元以不同方式组合成确认某人的网络。对另一个熟人的确认,只需替换更少数的神经元,形成另一个网络模式。这种从大量同类功能的神经元库中,每次只调动一小部分组成网络的编码方式,称群疏编码 (Populationsparse coding) 。 因此,计算机只会用语言来思考问题是一个很大的硬伤,无法通过不同的硬件关联(神经元网络结构)形成表象,只能依靠 1010 的蛮干,运算速度再高,也形不成直觉,更不要谈想象力和创造力。 甚至,心理学家认为,小学生写作文也是一个构建表象的过程 : 于是,我们回顾文章开头数学题解的过程,应该也是在多次解题中形成了一定的数学图像,那么下次碰到同类题型就能迅速再现表象,从直觉上找到答案或解决办法。这种表象配上具有逻辑性的语言(在这里是数学),一般就能解决问题了。 绘画与表象 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很有意思的东西。比如这个福柯解读画家委拉斯开兹的《宫娥》 : 法国社会学家米歇尔 福柯( 19261984 )在其著《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 ( 1966 )一书中,详尽地描述了这幅画:画中的画家站在离画板稍后的地方,拿着画笔的手臂向左弯着,朝着调色板,在画板与颜料之间静止不动。我们看到,画家正处于停滞状态,他站在那儿向外看着他的模特。画中的画家正注视我们 观画者所处的空间。我们不能确定他在画什么,因为他的画板背向我们。然而,这幅画的结构把我们固定在画家的凝视中。画家观察的正是我们,这一事实把我们与这幅画结合在一起,我们和画中的模特处于同一位置。   在画室的后面有一道特别的光彩,它并不是一幅画,而是一面镜子。它没有呈现画中被呈现的东西,而是呈现出画家正在看的模特,而这些模特也正看着画家。镜子通过把正在被画的人带进画中,起到了一种可见的置换作用。我们在镜子中看到的是国王菲力普四世和他的妻子玛丽雅娜两位人物,他们的确是画家正在作画的模特。   在画中,靠着镜子,淡淡的亮光照出一个全身的人像站在门槛上,他的侧面朝着我们。从画中可以看到,他在观看画中的场景,他是观画者。观画的功能没有在镜子中被呈现出来,路过的观画者全神贯注地注视着画中的画家和所有其他人物都在注视的地方。   按照福柯的读法,这幅画的主题是表象。所谓表象,是指客观对象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在观念中所保持的客观对象的形象和客体形象在观念中复现的过程。表象可以是各种感觉的映象,有视觉的、听觉的以及嗅、味觉和触、动觉的表象等等。表象在一般人中均会发生,由于视觉的重要性,大多数人都有比较鲜明的和经常发生的视觉表象。委拉斯开兹通过视觉表象将一个有序的表象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没有被表象出来的是表象的功能,是安置这些表象并使他们成为自身客体的、既进行统一又进行被统一的主体。在画中,虽然表象的产生(画家)、被呈现的客体(模特)、表象的观者(观画者)这三种表象功能都成功地表现出来,但不包括行为本身。画家没有在绘画的行为中表现出来。 如果他正处于作画的过程中,他将消失于他作画的大画板框架后。但在画中,他不在工作,他停留在作画过程之间,使他能被我们 观画者看到。 同样,模特不是在作模特的行为中被呈现出来,相反却成了观画者。观画者不再是观察这幅画,而成了被画的客体。于是,这幅画的主要吊诡就表现在 表象表象性行为的不可能表象 。 注意这段介绍性文字的最后几句话: 观画者不再是观察这幅画,而成了被画的客体。于是,这幅画的主要吊诡就表现在 表象表象性行为的不可能表象 ,再对比毕加索以此为素材创作的《宫娥》 ,在是亦非亦中,又是怎么样的表象呢? 康德与拉卡托斯 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的楊文金在网上贴出了一份教学资料: 觀察與科學創 新 ,里面有些有意思的东西。 资料里分别引用了康德和 拉卡托斯的两句话。 康德说 Concept without percept is empty ,Percept without concept is blind 我将之翻译为:缺乏知觉(概念)的观念是空洞的;缺乏观念的知觉是盲目的;而 拉卡托斯则说 History of Science without philosophy of science is blind , Philosophy of Science without History of Science is Empty ,我将之翻译为: 没有科学哲学的科学史是盲目的,没有科学史的科学哲学是空洞的。翻译得是否到位,请各位高人指正。 我理解观念实际上就是一种表象;而历史不过是人类的集体记忆,因此历史可以看成是知觉,哲学则可以看成是表象,于是,这两句话可以转录为:没有知觉的表象是空洞的,没有表象的知觉是盲目的。这句话可以这么来理解,知觉是表象的基础,没有知觉作为基础的表象只能是幻想,比如谁也没有见过玉皇大帝,因此,玉皇大帝就必须是沾了仙气的人的表象,这种表象是空洞的。而数学家眼里的世界都是数学(表象),平常人看到的世界就是平常的东西(盲目),正是因为数学家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形成了表象才能见到一切是数学,而平常人看到的只是知觉,因此盲目。 康德和拉卡托斯的这种句型我也常用,不过我以前是没读过类似句型的。有可能,哲学本身就是人对人类知识体系的一种表象,由于人类的知识体系在诞生后就具有一定的客观实在性,所以不同人产生类似表象,也就不奇怪了。 资料里还提出了这两个式子,提请大家注意: 1 .收斂式思維 = 典範式思維 = 直觀式思維 = 水平式思維 = 同化 = 入乎其內 2 .發散式思維 = 描述式思維 = 解析式思維 = 垂直式思維 = 調適 = 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在心理学里可以看为是内化 ,而这个直观式思维不知道是不是直觉? NLP 我同时搜索出了一个久违了的熟悉词汇: NLP 。一个 NLP 的网站 引用了爱因斯坦的一句话: 我這種人的本質在於如何思考及思考什麼 ? 引起了我的兴趣。 NLP 的英文全称是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意思是 研究我们的大脑如何工作的学问,有时候也是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自然语言处理)的缩写。我简单看了看,觉得有一定的合理性,没有时间去仔细推敲,先列出来供自己日后学习用,也供大家参考。 注意到百度百科说,NLP的两个创始人 格林德是世界最富盛名的语言学家之一,班德勒是一位数学家、全形心理学家和电脑专家。 也许,逻辑、表象、直觉、语言、数学、大脑、计算机,这些东西注定要纠缠不清了。 不知道你耐着性子读完这篇文章,又能形成什么表象呢? 详见《 高等数学竞赛题解析 》第二届本科一级竞赛试题 李伯聪《 选择与建构 》 百度百科 表象 Wiki Representation (psychology ) 07 年4 月北大版 认知心理学 串讲资料(4 ) 面孔失认症 脑内的祖母细胞与面孔失认症 小学生作文心理模型及作文教学模式研究 图片出处 词与物 图片出处 觀察與科學創新 Wiki Internalization 百度百科 NLP Wiki NLP NLP 技巧
个人分类: 天问|9799 次阅读|14 个评论
从几片树叶看遥远的自组织和其中的混沌现象
moxj 2008-11-17 21:20
图片来源: http://www.cq.xinhuanet.com/news/2006-03/17/content_6497398.htm 不知道有多少人熟悉自组织和混沌方面的事情.但我是没有看过专门介绍这些的材料.所以这里只是从一些日常的理解出发,借用这两个概念表达我的遐想.如果你是这方面专业的人,可能略去后面的这些内容只浏览一下我的想法会更好. 听说马巍研究员做一个学生创新想法的讲座,我马上去参加了.因为由他们参加并做了大量工作的青藏铁路工程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因为是外行,回来后,大部分内容在脑袋里都很模糊.但对石块做路基那个图片还是很有印象.但为什么这些基础的大家开始就是不会想到呢?反而去找那些新型的材料.结果很不理想.因为有良好保温性的材料同时也不利于地下热量的散失.具体关于这条铁路上的事情咱就不讲了.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不能做到两全齐美.一方面得到提高,别的方面就会损失,然而我们却恰恰喜欢在一条路上不停的往前走.但有时候自然界却偏偏就有这样的东西.我十岁之前在窑洞里跟着妈妈长大.现在她老人家还说窑洞是冬暖夏凉,比现在的房子都好住.上小学的时候,每年植树节前后我们都组织种树苗.老师讲树不但防止水土流失,而且防风,我很疑惑.后来看到一些资料才知道,由于这些树叶的作用,风经过一片树林能削弱的程度比一堵不透风的墙还要多很多.空气在零碎叶子间的运动方程也许我们现在还不能模拟出来.就同让大家紧张的蝴蝶效应一样,但有些类似的我们还不能准确用数学表达的东西却可以很好的应用.是不是有的东西不要先关注方程,生物结构展现给我们的就是当前因该重视的方程.正因为人们没有在乎这些结构,所以那些堆砌的乱石块一直没有被人们发现.直到青藏铁路这样的大问题,那些驻留在干尸堆上的石头才再次被人们认识. 也许现在因该更正一下那些引导我思考的自组织现象和混沌了. 一般的来讲,组织是指系统内的有序结构或这种有序结构的形成过程。 据说,一个系统自组织功能愈强,其保持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愈强。这好象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有点不一样,大概我前面的博文也讲过了.(实验是样品多,今天就对不起大家,不链接了),大概我们可以从先前听过的耗散结构、协同学、 突变论这样的字眼里想象一下他们的联系. 至于混沌,我也不知道,只是前面的例子让我想起蝴蝶效应这个词.但至少我们已经对一些看似不确定的东西有了预感. 今天不想讲太多这些东西,因为有点想法还不能自己说圆满,随便引入这些会连自己都误导,把下面的两张工区照片介绍给大家,希望不要让大家白白点击近来看这篇东西.(其中的想法本来想单独作文,看来比赛也很害人,什么都做不好了) 由于冷冻的时候膨胀,这些草地变的没有我们平常叫到的平整,很多时候我们要根据事实改变我们的思维. 这张照片选的不合适,我本来是想拿戈壁滩的单独草丛对比让大家看的.不过人的想象是最重要的.当时一位导师问我为什么这么干旱的地方草还要长挤在一起长在这个高出来的小土堆上.有了上面的衔接,我就不把自己的回答写出来了.希望你的回答.
个人分类: 科普思考|4239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22: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