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明尼苏达州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明尼苏达州的冬天并不冷
热度 6 罗帆 2013-2-1 22:02
明尼苏达州的冬天并不冷
前天,一位正在联系出国进修的老师向我咨询做访问学者的相关事宜。他说 , 明尼苏达大学的人力资源开发专业很好,但明州太冷了,据说每年有五个月都下雪,怕自己和家人受不了。我笑着说 : “没那么可怕,明州的冬天并不冷 ! ” 明尼苏达州在美国的中西部,北接 加拿大 的马尼托巴省和 安大略省 ,冬天是出了名的寒冷。据统计,一月的平均温度为 -11.5°C 。 在北京上大学毕业后回武汉,已不适应阴冷的没有暖气的冬季。因此,每年冬天我的手脚都会长冻疮,而且免不了感冒,导致鼻炎和支气管炎接踵而至,让我不得不忍受数十天头痛鼻塞咳嗽的折磨。然而,尽管明州天寒地冻,但在室内只需穿一件薄毛衫,出门套上羽绒服就行了。 明州的民风好,热心助人是常态,让我倍感温暖。我不会开车,每次参加活动,都有朋友主动接送。下班时,合作导师 Gary 常会招呼: “Fan, will you go back home with us?” 他有眼疾不能开车,平时由夫人接送。一般情况下,我不愿麻烦他,但遇上坏天气,就会坐他的车。当然,坐的最多的还是艳春和宇红的车。刚上车时很冷,但 空调一开,温度很快就能上升。没有便车时,我就戴上帽子和手套,在雪地里连跑带颠,二十多分钟的路程,一转眼就到了,并不觉得太冷。于是,整个冬天过去了,我既没有生冻疮,也没有感冒过。 艳春和宇红都是我的好友。艳春回国前,我们一起在校园里拍照。那天雪花漫天飞舞,眼睛有点睁不开。为了不显得臃肿,我们脱掉了厚厚的羽绒服。 1 与冰雪亲密接触 (艳春 摄) 2 三九严寒何所惧? (右边是艳春,左边是宇红,小吴 摄) 3 事实证明,明尼苏达州的冬天并不冷! (艳春 摄)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15936 次阅读|14 个评论
梅奥诊所计划基因组测序试水个性化医疗
热度 1 jinwsapa 2011-12-31 08:09
美国著名的梅奥诊所计划在明年年初计划启动一项里程碑式的试验,通过招募数千名志愿者,对其进行基因测序,旨在开展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基因测序将与病人的医疗纪录储存在一起,以帮助他们的医生为他们选择最有效的药物,同时减少副作用。明尼苏达州的梅奥诊所的个体化医学中心主任 Gianrico Farrugia博士说对患者做全基因组测序的优点是,医生可以全面考虑患者治疗的需求,全基因组可以帮助绘制复杂的相互作用的途径,如果仅仅测定某些基因突变是无法了解患者遗传基因全貌的. 至于这样的测序服务和接下来的诊断治疗,究竟如何收费,人们拭目以待.希望是患者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从长远讲,保险公司应该为此买单.因为基因测序是可以降低到1000美元,500美元甚至更低,而且是一次性收费.这应该成为每个人的标准病例基本信息.从这点看,基因测序将会有巨大的市场.谁掌握了最灵敏和经济的测序技术和分析软件和方法,谁就有巨大的服务商机和市场. Mayo Clinic plans to sequence patients' genomes to personalise careProject will give doctors the genetic information they need to choose drugs that work best and minimise side effects http://www.guardian.co.uk/science/2011/dec/28/mayo-clinic-genomes-personalised-care?newsfeed=true
434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黄色的特权
热度 1 miran 2011-11-16 20:31
[转载]黄色的特权
黄色的特权 1.美国校车,黄车身色,坚固无比。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各种安全因素,底盘设计的比一般 车高很多,还有牢固的保险杠,而且为了防止撞车 事故中起火燃烧,还对油箱进行了装甲 加厚;即便悍马从后面撞校车,也会大半截车身钻进校车底盘下面; 2.美国政府平均每年要为一个正常孩子坐校车支付520美元,为特殊儿童支付2400美元。美 国的校车可称的上真正的特权车,一般情况下即便总统车队也要为给其无条件让道。 3。在2007年的7月31号,在美国明尼苏达州上有一个桥梁突然间坍塌了,桥上60辆汽车掉 进了水当中,其中很多人死亡;其中一辆正在运送学生的校车也掉了进去,但是只有几个 孩子受了一点点的轻伤,大家基本安然无恙的。美国校车的质量可见一斑。 4。今天甘肃幼儿园校车与卡车相撞,事故致19名幼儿死亡。
335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9: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