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公交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梦想
ccczzz 2011-3-9 17:10
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没有嘈杂的人群,繁忙的闹市,接触的是真正的大自然,交流的是纯朴的村民。感受自然、纯真之美。不需要整天为生计奔波,不需要挤公交车,没有争名夺利,体会的是一种宁静,一种全身心的投入,这便是我的梦想,从小就有的梦想。 之所以叫梦想因为他难以实现,而一旦真的面对这种机会时,表现的又那么哑然失笑。是的,识时务者为俊杰,我愿意为此而奋斗,为了实现梦想,为了不远的梦想,不能再踌躇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 次阅读|0 个评论
哈尔滨印象
热度 6 wangzhihong 2011-3-4 12:41
猛然回首,来哈尔滨已经三年了!作此文以留纪念. 哈尔滨是个很有意思的城市! 冬天来的很快,快到你在睡醒后那个早上,打开窗帘就发现它已经来到,当然也很冷! 天很高,很蓝,我现在都弄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但秋天的天空我真的很喜欢,太美了! 生活节奏很慢,慢到冬天4点半以后,连银行都已经不再营业,其它行业,更那有心恋战! 哈尔滨的节奏慢,但一定不能包括哈尔滨的车! 一个可以把公交车开出飞车速度的城市。你还能奢望别的车会如何的“温柔”。 冬天的哈尔滨,总能看到各种车辆在科技园门口上演的种种漂移, 很奇怪的是哈尔滨的司机在F1的赛车上却也无所作为! 这里,男人很男人,这里的男人都很man,大声的说话,大杯的喝酒,当然经常也会“该出手就出手” 女人很幸福,据说这里是女人幸福指数全国第二的城市,可能就是因为有了“man”的男人吧! 中央大街,一个孕育着浓烈莫斯科风情的步行街! 太阳岛,都是花草树木,而且还比植物园贵很多!可能这只是男人的感觉 圣·索非亚教堂广场,神秘的教堂加上身旁飞动的鸽子,好像自己进入了电视中的欧洲小城。 ...... 其实我眼中的哈尔滨还有很多的形象和概念!但却又很难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那么就不想了,管他什么样了,只要我活在其中乐在其中就好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552 次阅读|14 个评论
一只手套的缘分
热度 1 lightw626 2011-2-18 13:02
昨天坐公交车,上车的时候人很多把一只手套掉了,当时没有察觉。 快下车了,要带手套的时候,突然发现少了一只,开始东张西望地找,没有找到。 内心带着失望和遗憾准备下车,忽然在公交车台阶上发现了一只手套形状的物体,弯腰拾起,居然是我的那一只丢失的手套! 也就是说,我刚上车就丢了,下车时又捡回了,真是不可思议,看来我和这只手套的“缘分”未尽啊! 人生有时也会这样: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任何事情切不可过于悲观,转机也许就在你迈出的下一步。
个人分类: 随笔|255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学生原付川:拜访新闻史学大师方汉奇有感
kexuechuanbo 2011-1-28 13:30
2010年12月10日上午8点半,我从北京西站下火车后,匆匆地坐374路公交车赶到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楼广场与晶姐会面。10点10分,晶姐带我走进宜园2号楼,直奔方老师的住处。在晶姐按响门玲的那一刻,我屏住呼息、用力抓紧装书的2个袋子,紧张地等待着…… 初见方老师还是有点诧异的,感觉他要比网上的照片瘦一些,没带眼镜、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身体挺直、脚下步履如风。总之,他给人感觉是健硕得很。进门后,方老师让我们换上了鞋套,并带我们到客厅(四周是书墙,倒是更像个图书馆),让我们先找地方坐下,说他发完邮件就过来。我刚掏出姚老师的那套专著《中国近代科技期刊源流》(上、中、下三册)和《近代中文期刊科学传播史》的书稿、书评,方老师就已坐到我们斜对面的沙发上,于是我马上就把专著、书评、书稿先后递给方老师观看。晶姐帮我介绍了姚老师30年如一日地研究期刊传播史和科学传播史的治学和科研情况。我则主要介绍了《晚清民初期刊演化与科学传播研究》一书的撰写情况和基本情况,说明姚老师已经把国内十几名专家学者聚集在一起,带领十几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连续奋斗了7年方成此专著。当方老师问起该书中有已经发表的论文时,我如实回答,本书的所有章节都是在已发表的学术论文或优秀博士、硕士论文基础上之上修改、补充完成的。 方老师翻完《晚清民初期刊演化与科学传播研究》的简介、目录和正文后,连着说了三次“很好”(出门后,晶姐说能让方老师这么夸奖的书不多,这说明姚老师这部专著在方老师的心目中应是很有分量的),并详细询问了几个具体问题。例如,《晚清民初期刊演化与科学传播研究》和《中国近代科技期刊源流》的关系,选取的期刊个数,个案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姚老师的本科专业等等。之后,方老师进一步点评了《中国近代科技期刊源流》,“我们做新闻史时偏重于报刊所传播的时政内容,无瑕顾及报刊所传播其他方面内容,科技传播这一方面更是难及企及”。这可能是由于多数新闻史研究者系文科出身,不能深谙自然科学知识。姚远老师能够从科学传播角度研究近代中文期刊,应是对新闻传播史学研究的重要补充,应是新闻史研究中最重要的分支之一。 最后,我把个人简历和已发表论文复印件(发表论文6篇、学术会议交流论文4篇、待发表论文1篇)递给了方老师观看。待方老师翻看完,我把姚老师的治学方法介绍给他,即“研一确定毕业论文选题,随后给学生系统的、全面的学科训练,分步骤、按阶段地围绕毕业论文选题撰写并发表4篇小论文,最后以已发表的论文为主干形成毕业论文”。方老师极为欣赏这种培养研究生的方法,说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写作功底扎实、能够养成严谨治学的好习惯。比如说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博导的蔡雯老师就曾如此来做博士论文,其能获得中国新闻传播学界第一位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围绕毕业论文选题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并最终将其多年的研究成果集大成于博士论文。 西北大学原乐 2010-12-19
个人分类: 师生交流心得|231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北京公交4毛地铁2元价格不变引全国网友羡慕
xupeiyang 2011-1-18 20:21
  0.4元起   昨天,北京市副市长苟仲文表示,北京公交车刷卡4毛、地铁票价2元价格不会变。该消息在微博上传播后,引起各地网友对该政策的支持,纷纷希望各地政府都能借鉴北京的政策。    外地网友“羡慕嫉妒恨”   此消息在微博上一出,立即引起大批网友关注,截止到晚上7点,这条消息已被转发上千次,评论500余条。很多外地网友,纷纷表示对北京如此便宜票价“羡慕嫉妒恨”。   @彭吉伟:我家农村都没有这么便宜的交通费。物价回到了刚刚解放的时候吧?   @水瓶娜宝JD:上海人民呼吁公交地铁应该和首都一样的价格。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神马的应该全国一样。   @武汉网友谢镛:什么时候武汉公交也只要4毛了就好了。我坐公交上班,每天公交费就要花8块!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942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京市民文明多了
xupeiyang 2010-11-7 12:58
博主看法: 这样的现象在北京已经很少看到了,北京的公交车、地铁上,老人、孕妇、残疾人一上来,很快就有人让座,不仅是年轻人非常客气、礼貌,年长者也有很多让座的,经常可以看到非常感人的场面。人们普遍认为,北京奥运会后的北京市民文明多了。 中学生不愿在公交车上让座称比老人更累(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7日01:10 城市晚报 网友贴图指责学生集体不让座   5日早上,7名中学生在南京公交车上集体不让座,漠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大爷站在身边。这组照片被西祠网友发了出来,与另外一篇老人给孕妇让座,学生无动于衷的帖子,一同受到了网友的关注。这两篇帖子受到近2万名网友关注,有网友说90后没素质,有网友说让座不是义务,还有学生上网跟帖说我们比他们这些老人累多了! http://news.sina.com.cn/s/p/2010-11-07/011021426611.shtml
个人分类: 有待分类|3541 次阅读|0 个评论
問題“三车”的標準問題
LEOLAND 2010-10-29 14:37
曲津華 近幾年在標準領域寫了一些文章,略一回顧,居然有幾篇跟車扯上了關係。具體而言就是,就是公交車、電動自行車和校車這三車它們在標準方面先後都出了一點問題,就被當做問題做了學問。 這三篇文字分別是: 2009 年, 《 從成都公交車火災慘案看國家標準 GB 7258 的不足 》 2010 年, 《 電動車市場亂象的標準化思考 》 2010 年, 《從校車新國標熱議看標準行為的全程管理》 從面對三車到攢成三文,其中對我國的標準化工作的流程及其弊端多有言及和評議,并發表于不同的媒體,希望能對推動我國標準化事業的良性發展有積極作用。 2010-10-29
个人分类: 科学劄记|19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京印象——交通篇
estudy 2010-4-20 18:46
工作以后的这几年去过几个大城市,虽然多数时候是有任在身,行色比较匆忙,但也总有一些见闻和感受。原来就曾想过每到一个城市就记录一些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但发现由于并缺乏深入的接触,没有多少可以记下来的系统的东西。现在想想还是不要太追求完美的好,因为这样的话,我可能总也留不下哪怕只言片语。所以从这一次北京行开始,我决定每到一城都写下点东西,哪怕是非常零星的字句也好,相信对自己总会有些好处。 算起来不到两年时间已经进京六、七次了,多半是出公差,每次都是夕发朝至(感谢Z11、Z12次列车提供这样的便捷)。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是关于交通的。首先这里的车多、人流量大。公交车很多是铰接式(两节车身三开门)公交车(在武汉较少见到),也有比较多的是双层公交车,公交车上一般都有1-2名乘务员,他们会很严格地给每一位买票的乘客开票。 也许是第一次到达北京的时间是星期一的早上点多钟的缘故,在军博站上地铁1号线和在西直门换乘4号线的人群都异常拥挤。一进地铁站我就被快速流动的人流带动着往前冲,你是拎着包也好,穿着高跟鞋也好,都的加紧脚步随着洪流朝前涌。好在站内的各种指示牌都非常清晰醒目,不用刻意停留下来看就能弄清前行的方向。进入了距离比较长的通道时,有些人甚至小跑起来往前赶。 到了站台上下车的时候,人们更是抢了起来。车门一开,上车的人群等不及下车的人群出完就往车上挤,一时间车门口混乱不堪,有的人鞋被踩烂,有的人抱被压坏,有的人眼镜被挤掉在地上被踩碎,最好的也得受些皮肉之痛才能上得了车。有的人实在挤不上去,只得退下阵来重振旗鼓,等下一趟成来了再出征,但是下一趟也难保一定能挤得上。还有的人本来是要下车的,倒被上车的人群逼退到了车厢里面来不及下次,只能再跟人打好招呼先走到车门口,等下一个路口再冲锋。 许多北京人已经习惯了这么拼命地挤地铁,有的人还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一次我听站在我身边的一位就说了一条,那就是:最好跟着一个体型大的人一起挤地铁,因为他力气大,一下子能为你拱出一条道来,可以少受些被挤压的痛苦。 这使我想到在北京这个城市里人们在事业上的竞争该有多激烈,这样的竞争从早上上班的时候就开始了,你行动不够迅猛,挤不上地铁就会延误到班的时间,影响到你的工作和上司对你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你的晋升、影响到你的前途。大都市里的竞争就是如此的残酷、如此的直接。
个人分类: 经济观察|3296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才”与“人力资源”
boxcar 2010-4-6 21:12
关于人才的话题,在科学网上一直长盛不衰,隔三岔五就要被讨论一阵子(兄弟不才,也曾写了一系列的《人才的流体力学》),这几天本网的几位重量级博主又在讨论人才话题了【1-5】,这次我也按捺不住冲动,要来凑个热闹,写写我对人才问题的一些看法。为了继续让大家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了解我关于人才问题的观点,我先从哈尔滨市的83路公交车站名谈起。 我们哈尔滨市83路公交车的站名很有意思【6】,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从哈工大附近去道里江沿方向的83路车有这么几个站名: 教化广场 - 抚顺街 - 市人才市场 - 人力资源市场(安宁街) - 建筑艺术广场 。对这些纯粹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逐渐形成的汽车站名,我们不妨做出如下解读: 人才嘛,一定是要先受过些教化有些知识和技能的;然后需要经过抚顺的过程成为了人才并进入市场进行交流;如果人才太多了,就很难再被看做人才,只能算作人力资源继续在市场中流转,当然到这时候就需要安宁了(千万别闹事儿!);人才多到一定的程度,建筑就很重要了(否则房子不够住的),可能偶尔也会有几个跑到广场上去表演一下行为艺术啥的。 让 咱这么一分析,就算给这些站名赋予了新的内涵,当然,公交公司不用为了我这么一通歪解就忙着去修改站名。 人才和人力资源,说到底都是人,既然都已然放到市场上去流通了,那么他们之间差别也就不会再是天壤之别了,单就这两个公交汽车站的距离来看,也不过一里地这么远。也别跟我说人才们都是开着名贵汽车去人才市场找工作的,当年哈尔滨那起著名的宝马车撞死农妇案就发生在市人才市场那一带,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还是屈尊坐公交车来吧。其实,如果谁说人才比人力资源一定高明多少,我是不大信的,因为在单位里面他们一律得归人事部或者人力资源部管辖,不会因为是从人才市场招进来的,总经理就一定要待若上宾,也不会是从人力资源市场带回来的,就敢拿人家当奴隶使唤(劳动法也不会允许吧?!)。二者最大、最直观的差距莫过于薪水不一样,人才赚得可能比一般的人力资源多很多,与之匹配的是要求人才发挥的作用要比普通人力资源更大些;除此以外,大概是上上下下的态度(看待的眼神儿)有些不同。 之所以在都被甩到市场上去交流的情况下还要分个是不是人才的名分,大抵是因为人才不但是人而且有才,能干些别人干不了的活儿;相比之下,人力资源就惨了,叫这个人过来其实看重的是他者一把子力气,并把这种人的力气看作了社会或企业的一种资源加以利用,也算是一种对人的直接物化,搞得和机动车市场一样(各位看客不要激动)。 人才的才从何而来我是分析过的来自教化,即教育和点化,所以受教育比较多的人更容易被视为人才。没收过多少教育、刚从附近农村涌进城找活儿干的农民工弟兄们,只能戳一把锤子在地下、站在教化广场的立交桥下面眼巴巴地等着干黄大锤(小品《装修》中黄宏扮演那个角色)的活儿,没办法呀,没受过足够的教化嘛。 人才受得教育比较多,眼界开阔和思想活跃都是事实,但这样给他们带来的麻烦是在单位会因为不听话而被认为不好用,所以要想方设法地安抚他们使之最终变得顺从。不少读者们看到这里,肯定想拿板儿砖拍我了,不过且慢,如果早已知道人才一准儿是不听话的,谁还会花大价钱聘去重用?在一般情况下,在流入人才交流市场之前,教化和抚顺的过程就应该先期完成。 很多博友可能都会说我这里提到的人才的层次都太低了,甚至根本算不得人才,充其量是高级人力资源而已。我想说,在很多情况下,人才还真就是一种在被看正了(看到了他们的价值)或者被高看一眼情况下的称呼,只有他身上最有价值那一面是否有充分的体现并得到了认可,才能保证得到作为人才应得的重视和待遇。否则,如果人才被倨傲在上的用人者看低了或者看错了,还真就成了人力资源,前些日子我们曾经讨论过的那5位甘心去做掏粪工人的大学毕业生,其实就算是由人才蜕变成人力资源的实例。 总之,所有进入市场出卖自己的能力(智力、体力或其他)状态的人,究竟算是人才还是人力资源,恐怕多少要看用人者的眼色和如何被用,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但其关键还是要用对地方。只有被用对了地方的人,才是人才,用错了地方,人才可能也只好委屈而又无奈地充当一下人力资源了。 ~~~~~~~~~~~~~~~~~~~~~~~~~~~~~~~~~~~~~~~~~~~~~~~~~~ 参考: 1、 周可真: 可以买卖的还是人才吗?驳人才市场概念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8757 2、周可真:劳动力与人才不可混为一谈再驳人才市场概念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8921 3、周可真:人才有没有价与抽象还是现实无关简答鸿飞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9067 4、王鸿飞: 抽象的人才无价,现实的人才有价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8928 5、王诤: 尊重人才和人才的市场化是完整的管理模式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8966 6、 http://haerbin.8684.cn/x_b7567544
个人分类: 社会|7087 次阅读|10 个评论
中国人的公交车效应
pinjianlu 2010-3-19 22:49
我们中国人有一种心态,在公交车上得到了体现,我称之为公交车效应,即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 1、当自己没上车之前,巴不得公交车多等一会儿,一旦自己上了车之后就希望车尽快开走,其他人如果没上车的话就活该他倒霉。 2、如果有小偷或者抢劫,只要没伤害到自己的利益,就幸灾乐祸。这叫自扫门前雪,但是如果伤害到你的利益了,别人也是这种心态,你会怎么想?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9130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年公交车对老年人让座率98%不靠谱
黄安年 2009-11-12 08:59
今年公交车对老年人让座率 98% 不靠谱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1 月 12 日发布 今天北京电视台北京您早节目报道称, 2009 年公交车对老年人让座率高达 98% 。笔者对此不以为然。依据笔者亲身感受(笔者每月乘坐公交车有 20 多天),如果说对老年人让座率 70% 左右也许更符合实际 , 而且数字还要看不同公交车线路而有所区别 , 例如公共汽车的对老年人让座率可能接近 90% ,这和司售人员不停地宣传还走到年轻人面前称 : 能不能让个座,照顾一下老人。在这样的气氛下 , 有些年轻人即使不乐意也不能不让个座,而在地铁车厢内则不同 , 不仅广播里极少数宣传 , 更很少有人主动建议年轻人给老人让座。笔者以为,让座率最高也只有 100% ,现在是 98% 了 , 真有这么高吗?说实在的其中虚假成分颇多 , 一般说来 , 文革前在这方面的风气比较好 , 将来会更好 , 可现在还不是 , 相当多的人恐怕需要提醒,当然给让座已经不错了 , 只是不是 98% 。就地铁来说 ,13 、 10 、 1 号线的让座率比其他线路要低。
个人分类: 三言两语简评(07-11)|4080 次阅读|1 个评论
救人,不救,这是一个问题
woodenson 2009-11-6 18:46
这件事情发生在几天前,发生在我的爱人身上。 10 月 31 日 ,北京大雪,东部地区也都大幅降温,天气似乎一下子从暖秋切换到了寒冬,接连几天的低温。 11 月 2 日 晚上,我爱人从常州回到南京,下了火车,直奔 44 路车站,排队上车。排在我爱人前面的是一对老夫妇,穿着得体,但却很单薄,明显是刚刚出去旅游没带足衣服刚刚下火车正要往家赶。 44 路车还没到,或许是天气过于寒冷,老爷子衣服又穿的太少,他突然晕倒在地。老太太年纪也不小,赶紧搀扶,但扶不起来,她招呼着,希望能有人来帮忙。 当然周围应该有至少几十个人在等车,但大家似乎只当是看个乐子,或者煞有介事的说一声:这么冷,怎么穿这么少,然后就忙着上 44 路走开了。我并不是在这里专门称赞我的爱人,她的心肠向来很好,而且就在身旁,她赶紧过去帮忙。但地上很凉,老爷子就这样躺在地上,恐怕会有不测。老婆手里拿着刚从常州带回的毛毯,那是老妈花了不少钱刚刚买来又加急干洗干净给我们带来的。犹豫了一下,老婆拿出毛毯,给倒在地上的老爷子盖上了。或许,这点温度就能换回一条人命。 这期间,另外一个热心的小伙子拨了 120 。但 120 的效率实在让人不得恭维,直到接近半小时才到。火车站是在玄武区,而 120 的急救车是从白下区调来的,实在不清楚为什么要换区调车。医生下车给老爷子检查,老爷子已经七窍流血,过世了。 在这期间,旁边的几十个人,没有人愿意伸出援手,甚至老婆跑到公交公司调度室,请求帮忙时,那些人也是过了十来分钟才慢悠悠的出来。 社会进步了,但人们的思想却似乎在退步。人们或许是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影响,于是变得淡漠,冷酷,即便面对将死的病弱。 老婆没有想到老爷子会过世,可是毛毯终究是给逝者用过了。拿回来,不拿回来?旁边有人说,还是不拿吧,逝者的东西,拿了不好。可那是老妈的一番心血啊,心疼啊!老太太从口袋里拿了 200 块给老婆,说,谢谢你姑娘。老婆想不要,但旁边有人又说,不要不好,毕竟你与逝者无亲无故。老婆犹豫了一下,拿了 100 。 接下去,法警来了,老夫妻的子女也来了,老婆还只能跟着去做笔录。一直折腾到晚上接近 11 点,老婆才回到家。 之后还有一些事情,是关于毛毯,是老婆和老妈之间的一些误会,但这些误会还是让老婆收到不少心灵的冲击。是啊,救人一命,碰到的是冷漠的观众,以及误会导致的奚落,确实让助人者心生哀怨,世界怎么变成了这样。 好在老婆还得到了一个人的鼓励,呵呵,老公的鼓励!其实,如果是我遇到这样的景况,或许也会退避三舍,但过后会遭到良心的谴责。如果这个世界能多一些关爱,多一些援助,或许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濒于危亡。希望,世界再温暖一些,从我们每个人开始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541 次阅读|3 个评论
公车上的生命
creator 2009-9-6 11:04
不是说人。 先上图 图上所示为一空调公交车上部的一颗螺丝,旁边白色褐色斑点即为我说的生命。 其他地方比较干净,此处有手染的污垢。 我判断为菌类。 根部黑褐色,菌丝比头发细很多,长不足1厘米,呈白色或透明,头部为白色或褐色椭圆球体,长轴略小于1毫米,短轴约0.5毫米。菌体垂直车体表面,斜向下方生长。 生命力强!!!
个人分类: 经济生活|1664 次阅读|3 个评论
公交车 排队需引导
黄安年 2009-8-12 12:06
公交车 排队需引导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8 月 12 日发布 多次乘坐公交车的经验告诉我 , 在北京目前总体上还处于乘坐公交车需要引导排队的阶段 , 对于自觉排队的习惯尚未真正养成 , 只是提倡排队之风值得肯定 , 对于风气的养成尤其是自觉形成需要一个过程 , 不宜过度夸张。我多次发现在没有引导员的情况下 , 自觉排队是很难的 , 往往是一拥而上。在天通北苑的总站这种情况更糟 , 从来没有看到过引导员在那里服务 , 我们这些老年人往往做倒车在终点站上车 , 因为有座位,不用别人让位 , 心安理得,但是在这里还是要挤上车才行 , 没有看到年轻人让老人先上的。如果像北京电视台昨天宣传的那么好 , 那么我想天通北苑的总站是最差的之一了。
个人分类: 民生问题小议(09)|3329 次阅读|0 个评论
斯德哥尔摩的公交车
liaorongzhen 2009-7-23 17:45
在北京这么多年,公交总是人多,轮上坐比较难,有时候挤上车都难,等车也难。五月份去瑞典的时候坐机场大巴等到了一趟没轮上,等下一趟半小时了也没来,只好打的去。北京唯一比较好的就是便宜,学生一般才两毛钱,多的也不超过1块。 斯德哥尔摩的公交系统还是比较发达的,不过就是比较贵,他们是时间票,一次20克朗(大概18人民币,和咱们的学生票差100倍呀),可以随便坐一个半小时,你上车的时候把提前买好的票给司机,司机会盖个时间,在之后的一个半小时之内换车只用向司机出事一下车票,如果超时了就得重新盖戳了。如果你上车了才买票的话,是40块一次,所以一定要提前卖好票。在瑞典比较好的是如果你有小孩的话,你可以把小孩放在推车里从后门直接上而不用买票。很多有小孩的中国人都是出去坐车就用推车带上小孩,这样就不用买票了,包括坐地铁。 斯德哥尔摩很少会堵车,而且堵车的地方都会专门设立公交专用道,所以公交一般都很准时,可以从网上查到所有车站每天的公交时刻表,这样每次你只用提前一会去车站就可以了,不想北京有时候半小时不来一趟,有时候一来就两三趟一起来了。白天公交间隔一般10到15分钟,晚上在30分钟,一直到12点以后。不过有些公交线路周末没有,比较郁闷。那边的公交车都没有售票员,公交车设计的都很人性化,车门没有台阶的,一般也比较低,这样有利于推车上下,车上每个作为附近都有一个按钮,前面有语音和文字报站,你要下车就提前按一下按钮,司机就会在下一站停车了。车门有些是你按一下按钮就开,有些是红外感应的,停车后你站那了就自动开。记得有一次停车了,我站在门口附近,车门开了,有个老外跟我说不要太靠近车门,要么就自动开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127 次阅读|2 个评论
【视频】让人心酸的燃烧:悲惨公交车
大毛忽洞 2009-6-6 23:05
【视频】让人心酸的燃烧: 悲惨公交车 http://vhead.blog.sina.com.cn/player/outer_player.swf?auto=0vid=21450671uid=1267084551 让人心酸!成都 9 路公交车起火燃烧全过程【视频】悲慘! 來源:瀟湘晨報 李莉群是成都市动物园的一名员工,公交车燃烧时,她离车只有四步路,之前多次提醒公交车司机车辆已经冒烟,并参与了抢救行动。   昨日下午 3 时,她在电话中对本报记者说,看到车烧起来的时候,自己吓得话都说不清楚了,还被 119 骂。   本报记者曾鸣 长沙报道   司机骂我们瓜娃子   潇湘晨报:您是什么时候看到那辆车的?   李莉群:七点半的时候,在陆军总医院那里,我说这车子怎么在冒烟,我就喊,赶快停下来,车子冒烟了。   潇湘晨报:车停了吗?   李莉群:司机没听,我骑着电瓶车,追了两 ( 公 ) 里多地,快到动物园的时候,一个小伙子用他的电瓶车挡住 9 路车,车才停下来。   然后司机就骂我们,管空事,瓜娃子! ( 管闲事,傻孩子 ) ,接着又开走了,烟冒的越来越大,好多人喊,赶快停下来,接着又开了 6 分钟,车就烧起来了。   潇湘晨报:车燃烧的时候,你离车多远?   李莉群:四步路。   边烧边炸车门打不开   潇湘晨报:车厢里面是什么情况?   李莉群:车子烧了一会,炸起来了,烧一下炸一下。车门打不开,我看到好多人影在里面晃来晃去,还有好多人用头去撞窗户。到处都是哭声和惨叫。   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和那个小伙子去砸挡风玻璃,用石头和电瓶车的锁链,那老头子手上的血都打出来了,才把玻璃打碎。周围很多人也拿电瓶车的铁锁链去砸窗户。   我看到四个人跑出来,一个 70 多岁的老伯伯,一个小伙子和一个娃娃   潇湘晨报:只跑出来四个人?   李莉群:我只看到第四个跑出来,就晕过去了。我醒来的时候周围所有人都在哭,他们说只跑脱十多个。   潇湘晨报发 《重庆晚报》:  成都公交车燃烧事故发生后,不少人都在疑惑:车辆起火原因是什么?燃烧速度为什么这么快?为什么有些乘客能成功逃生,有些乘客却不幸遇难?带着这些问题,本报特派记者昨日走访了部分目击者和有关方面,对这些问题有了一个初步了解。   车门边死者为何叠罗汉?   现场:目击者邓长福讲述,大火在起火约 20 分钟后熄灭。此时车前门处堆着至少 3 层被烧得面目全非、彼此叠压的遗体。   释疑:成都市政府新闻发言人说,这辆车的车门属电动门,由于传输电力驱动车门开启的线缆被烧毁,致使车门无法正常开启。该车还有手动装置可以打开车门,但受挤压到车门边乘客过多、谁也不知如何打开的影响,逃生之门变成夺命门。   新闻发言人表示,由于浓烟过大,最初挤到门边的乘客被呛昏,而后面不断有逃生者挤来,这是遇难者在车门边叠罗汉的重要原因。   疑问 1   五六分钟内 76 人如何脱险?   现场:截至昨日傍晚,此次事故除造成 25 人死亡外,另有 76 人得以脱险。这些人的脱险过程仅局限在起火时至大火完全包裹客车后、救援者无法靠近的五六分钟内。   释疑:目击者兼救援者曾剑华讲述,他砸碎了 2 扇车窗后,跟七八个人合力从车内拖拉出 12 个人。此外,有五六个自行脱险的乘客,其中一人是用头撞碎玻璃后逃出,一个中年男子是从窗中爬出半个身子后滚落地的;起火时坐在司机后座的肖女士说,她是见司机从驾驶门逃出后,跟着跳下去的曾师傅说,很多伤者都是被不知名的路人、驾车经过的司机等热心人救出。   疑问 2   起火后司机为啥往路边跑?   现场:参与救援的郑长福说,起火后,他看见司机打开车门往公路对面跑,当时他很不理解。无独有偶,记者采访的另外几个救援者也说到相同情况。   释疑:成都市警方发言人称,事故发生时,司机跑去路边求助,然后跑回公交车旁用修车工具砸车。   疑问  3   起火时车窗为啥打不开?   现场:很多现场市民议论纷纷,对公交车窗为啥在起火后打不开表示不理解。   释疑:伤势相对较轻、在成都 416 医院接受救治的 廖 先生称,车窗几乎全密闭,唯有窗顶留有类似列车窗口似的小窗缝。这条缝人是无法钻出去的,车门打不开时,砸窗是唯一逃生方式。   疑问 4   起火公交车是带病上路?   现场:昨日下午 2 时许,现场交通已恢复近 2 小时,仍有不少人聚集在路边议论。他们谈得最多的是,起火公交车可能是带病上路,不然怎么会无故起火。   释疑:记者在 9 路车调度室,看到了关于起火公交车离站前的出站行车记录表。表上信息显示,公交车离站前经过了三检。调度室工作人员说,经三检出站的客车表示车况良好,符合营运要求,但这次为何会突发起火事故,正由消防和刑警调查。目前,有关方面正用另一辆与事故车型完全相同的公交车进行对比调查。   疑问 5   疑问 6   乘客逃生时找不到逃生锤?   现场:让邓长福、曾剑华等救援者不解的是,车内试图砸窗的乘客除用脚蹬和头撞外,有些人还用扳手等修车工具砸窗,唯独不见车内常见的逃生锤砸窗。   释疑: 9 路车调度室称,公交车配备过逃生锤,可没多久就不见了,是被个别素质差的乘客拿走了。   据了解, 2006 年 4 月 10 日 ,四川质量报曾发表题为《捅开城市公交应急漏洞》的文章,反映部分空调车没有逃生锤。在这篇文章中,就出现了昨日出事公交车的牌照川 A49567 。   消防车为何来得有点晚?   现场:有市民反映,看到消防车在附近,就是靠不近事发现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释疑:有关人士称,公安机关 8 时 2 分接到报警后,就近调集了离现场最近的消防中队。到达现场附近后,由于围观者较多和临时造成事故后其他车辆的拥堵,消防车停在了离中心现场 1 公里 左右的地方,完全到达事发点开始出水灭火是 8 时 11 分消防车包括行车时间和被堵时间用去了 9 分钟。   疑问  7   这辆公交车是否严重超载?   现场:据了解,此次事故导致遇难 25 人、 76 人受伤,加上基本没受伤的 10 来人,当时车上载有 120 人。   释疑:记者就此问题求证时,相关部门回应说,目前运力非常困难,超载现象在很多公交车上都存在。   疑问   8   专家释疑   公交车燃烧   通常六原因   市消防总队宣传处处长黄进:   公交车燃烧   通常六原因   公交车起火常见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防火专家、重庆市消防总队宣传处处长黄进昨日接受采访时称,车辆燃烧主要包括自燃和人为两种情况。   黄进说,车辆自燃最常见的是燃料输送系统(油路、气路)发生爆管、裂缝等故障;其次是车内电路短路起火;三是轮胎、传动轴等部位被稻草、玻纤布缠绕,摩擦生热起火。人为因素则包括乘客携带酒精、汽油等易燃易爆物上车;往车窗外扔烟头,火星被风刮进车厢;车祸碰撞后导致电路、油路爆裂起火。   黄进说,要预防发生车辆燃烧事件,首先要坚持每天进行出车检查,重点检查油、气、电路;其次是行驶中若有异响、异味,应立即停车检查;三是全封闭式车厢里务必配备安全锤、灭火器;四是对车辆定期进行安全保养。   记者 朱亮 实习生 朱洁   公交车起火   应这样逃生   防火专家、重庆市消防总队宣传处处长黄进说,公交车火灾的特点是火势蔓延迅猛,火苗通常在几分钟内就能包裹整个车厢。若疏散不及时,极易群死群伤。   先疏散再灭火   黄进说,若见车辆起火,司机应立即靠边停车,因为车在行驶中的火势蔓延速度,是停车后的数倍。司机应迅速打开所有车门,组织乘客疏散,然后再考虑用灭火器灭火。   切忌集体挤车门   若遇小火苗封住车门,乘客可用衣物蒙住头冲下车。若车门被烧坏无法打开,乘客切忌集体挤向车门,应立即用逃生锤砸开玻璃窗自救。逃生过程中要有序、互助,让老人小孩先下车。   车外砸窗最有效   若身上起火,要尽快脱下衣物或就地打滚。若见他人衣物起火,可脱下自身衣物将火捂灭。若是密封式大巴起火,路人应捡石头或其他工具砸烂车窗救人,因为车外砸窗比车内砸窗容易得多。
个人分类: 以前和现在|7417 次阅读|1 个评论
如此让座该不该?
shushenlw 2009-5-31 11:04
趁着端午这个假期,出去找同学聚聚。劳累了一天后,拖着疲惫的身影,傍晚匆匆忙忙坐上公交车往回赶。 公交车到某个大站的时候,上来 N 位 (N4) 老头老太。看到他们没座位,得,咱发扬一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给他们让座吧。可惜换来的什么也没有,咱不求什么,给您让座,起码您应该说声谢谢吧?可是那位老人正眼都没瞧我一下,更不用说谢谢了。忍了,谁让咱是小辈呢。 过了不久,这几位老人们开始聊天了,具体内容我就不详述了,反正大意就是这样:吃完晚饭,傍晚没事出去溜达溜达,消消食。 不知道您是怎么想的,反正我听到这里郁闷极了。在外面跑了一天,好不容易踏上回家的路途,却遇到出来溜达的一群老人,这个座位我到底该不该让?按照我们的美德要求,让座是必须的,可是考虑到各自的具体情况,真的应该么?个人以为,老人们还是少溜达的好,把座位让给真正需求的人吧,您要实在想溜达,那在路上慢走几步多好啊,何必五、六个人来挤公交车呢? 好在我还上学,出去的时候不是很多,我想上班的人很多会遇到这种情况吧,这样每天是否都要让座?美德是否该改一下?想对老人们说一句:即使我给您让座,那也不是应该的,而是我的一种道德的体现,因此,起码您应该说声谢谢吧?
个人分类: 思想与生活|868 次阅读|2 个评论
五一节,逛书店去
famingkuang 2009-5-1 18:11
吃过早饭,老婆和大儿子每人霸占了一台电脑看网络电视,发发和小发发就没得玩了,想去森林公园,可是发发不想去,最后只好临时决去定逛书店。 和我们一起去的还有小发发的朋友小蒋(读小学二年级),上了公交车后没有座位了,小发发先是在车轮的鼓起部位处坐着,可慢慢的竟然挤到中学生姐姐的座位上去了(脸皮够厚吧?呵呵)。 到了某一站,上来一个比小发发还小的小朋友,我说:杨洋行,那个小弟弟是不是比你小呀?,他马上站起来,对那小弟弟说:小弟弟,请来这里坐,小弟弟的妈妈说:我们下一站下,你坐吧,他才又坐回那半个座位上去。 书城里的书真的好便宜呀,发发先买了《南怀瑾精品集》、《柏杨作品集》、《于丹精品集》,每本都是 640 页左右的新书,才 13 元一本。后又买了两本刘谦写的《魔术入门秘典》 18 元、《益智魔术》 18 元。发发帮小发发和他的朋友每人花一元买了一本奥特曼的小册子。哈哈,不是发发小气不肯花钱帮儿子买书哟,是他自己只选了这么一本书。 回来的时候,小发发和他的朋友先上的公交车,我在最后上,可当我上车时,发现小发发竟然被一个陌生的大哥哥抱着(小发发的亲和力太可怕了,对人没有一点戒心!在这个社会里能容这样的人吗?),他还和人家有说有笑的,过了一站那个大哥哥下车了,小发发一个人坐到了位子上,这时有个老奶奶从小发发的身边经过,小发发马上站起来说:老奶奶,请这里坐,可惜老奶奶没听到小发发的话,直接坐到后面的空位上去了,小发发只好重新坐到位子上。(奇怪的是,发发一直就站着,他怎么就没想到要让座给爸爸呢?看来下次要补上这一课了,呵呵) 下车后,小发发吵着要吃冰棒,发发以冰棒不卫生拒绝了他的要求,他用尽了各种方法,甚至哭都用到了,发发还是不答应他,快到家了,发发才给一块钱给他叫他自己去买,他刚想转身去买,发发说:我们先回家吃饭吧,吃饭后,你再去买,你觉得如何?他马上同意了。 哈哈,那一元钱现在都还在他的口袋里。发发骗小孩子有没有一招? 请欣赏《学习雷峰好榜样》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064 次阅读|10 个评论
坐公交车“不让座”感想
famingkuang 2009-4-9 17:58
我国号称文明古国,也许这文明两字真的只能用在古代了。 登陆 QQ ,腾讯迷你首页上的一则新闻《 女大学生为争公交座位脚踢孕妇肚子 》吸引了我。一个大四女生为了争一个座位竟然狠心踢孕妇肚子,唉,这个世道真让人看不明白了。 接着另一篇文章《 妙龄女 重阳不让座 称大爷大 妈超市排队很精 神 》,知道中国已经成立了不让座小组,真是大开眼界了,不让座的理由竟然是: 当看到奥运纪念钞发售前一夜即开始精神抖擞地排队的大爷大妈们 ( 而且很大一部分通宵排队的人都是大爷大妈 ) 一上公交车就开始神态萎靡地享受他们自认为应得的尊老权益时,你是什么感觉。确实,在这个广阔的国度里,一有排队的事情,无论是超市买鸡蛋还是商场大酬宾,队伍中最多的还是大爷大妈们。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公交车上站几十分钟对他们来说并不是问题 结合自己这几年的耳闻目睹,感觉到我们的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们越来越不在乎不让座后旁人的眼光了。去年我到石家庄时 18 路公交车上的感觉特别深,因为 18 路坐的绝大多数都是大学生,从来就没有大学生给老人和小孩让座过,甚至那里有一个传言说,有一次在 18 路公交车上一个大学生儿子心安理得的坐在座位上,他老爸始终站在旁边,旁人问他为什么不让座给爸爸,他说我爸爸是农民,每天都走很多路,腿脚比我有力多了,站半吧个小时根本没事,我就不行了,站十多分钟就受不了。 看看吧,现在的大学生是个什么素质心理和体质上的双料低能儿。 77岁老市长黎子流乘地铁 一路无人让座图 这是发生在上海地铁里的一幕 在拼命追求升学率中我们丢失了什么?
个人分类: 反思|1298 次阅读|4 个评论
北京公车见闻
lxwang 2008-11-20 13:38
在北京的一年,我有过很多难忘的经历,下面就是一件: 那天去北大听讲座,才知道所谓的外国专家的讲座是多么的深奥,不光专家的话听不懂,就连原版的英文PPT也看不懂,所以在中途休息时几跑了出来。出去在中关村逛了一圈,回去的时候已经是快九点了,由于不是很熟悉,所以打算坐来时坐的运通114回去。上车在车厢最后找到了座位,真是庆幸。到了下一站,有人下去,前面的两个座位空了,先是上来一个中年妇女,她坐在了前面靠过道的位置,因为有同伴在后面,她用包占了旁边的位置,紧跟她后面上来一个外地的民工状的妇女,不顾那中年妇女说那个座位已经有人,她一屁股坐在人家的包上,那女的无奈也没说什么,后来她同伴上来了,她往里挤了一下,想让她同伴也坐在旁边,她同伴坐下后,伸手开窗户,也不知道民工状妇女(就称B女吧,鄙视她)说了什么,就是后来上来的中年妇女的同伴(就称A女)动了她一下,然后大战就开始了,手脚并用,A女揣了B女一脚,估计B女招架不住,站在了座位上居高临下,才顶住了A女的攻势,却怎么也不下来。A女没办法,处于下风,只能骂B女,说你有本事下来啊!B女却不傻,下来还找你揣啊!两个人就对骂了起来。什么傻B了,操你妈B了,骂的可真难听!直到售票员过来劝说才作罢,B女也下来坐定,A女却不罢休,继续骂着!B女也不甘示弱,骂着骂着A女又揣了B一脚,又打了起来,B抬起A踢起的脚,A险些躺倒在地,碰到了后面的小伙子,A奋起反击,B无奈又爬到了座位上才暂时平息。B拿出电话,我并没有听出什么,只听到一口外地口音,后来从A以及B自己的口中知道,B打电话喊了几个人,准备教训A !到A快要下车时,两人互下战书,B女放言:有本事走,现在下去,A女说有本事现在就下去单挑,叫什么人啊!就这样又打了起来,又是A先揣了B,B抬起A的脚,A又倒在了那小伙的身上,这时候那小伙急了,估计也是看不惯外地人欺侮北京人,指着B说,有完没完,都打一路了,让她坐下,那小伙身材魁梧,女的虽然嘴硬,也只能坐下。她还不甘心说是A先打人的,A女也还在骂着,小伙大声说,再叫,在叫两个一块抽!再后来,A女和同伴先下了车,B女在车上给叫的人打电话,这回我听清了,就是说人家已经走了,取消了行动!今天是来北京第一次碰到这种场面,真是大开眼界!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社会杂谈|207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2: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