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华民国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70年前的交通大学,三千学生自驾火车到南京去请愿
热度 4 beckzl 2017-7-19 20:43
70年前,中华大地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入了第四阶段。 中国的教育界也因此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彼时的交通大学还没有西迁五立,也还没有以赛艇运动名扬世界。 上海交大校长带头赛艇 但却因为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威震中华。 1960年,上海机电研究所的“T-7M”小型火箭发射成功,是中国最早的火箭之一。 当时毛主席前来视察这枚值得骄傲的火箭,得知其主任工程师是交大毕业生,下意识地问道: “啊,交通大学!是不是那个学生自己开过车到南京请愿的交通大学?” “我只知道交大有火车专业,现在才知道,交大的学生还会放火箭。” 毛主席视察上海机电研究所 当时,交大开火车请愿之事早已过去了十多年,但依旧时常被提起。 没办法,只因为这件事实在是过于传奇。 全校3000学生几乎全数出动,开着DIY的火车边修路边高歌驶向南京政府请愿护校。 这事怎么听都像是小说里无数光环加身的主角才可能干出的事,然而它却实实在在地发生过。 故事要从解放战争说起。 1946年6月,国共全面内战爆发,国民党不得不缩减各项经费支出,以维持战争。 许多高校的办学经费骤减,常常入不敷出,遭到了大量师生的反对。 不仅如此,教育部还下令取消交大的航海、轮机两个系,还要将交大校名改为“南洋工学院”。 原本积压的矛盾瞬间爆发,各式各样的抗议宣传已经贴满校园。 交通大学的前身是南洋公学,辛亥革命后更名 最先不乐意的当然是航海、轮机两个系的学生。 要保住交通大学的传统,这两个与交通密切相关的专业绝不能取消。 潜伏在校园里的中共党员组织趁机发动了多次反欠薪罢教,反摧残罢课。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推波助澜下,学生会组织了学生代表组成的护校委员会。 1947年元旦,交大就爆发了请愿游行 1947年5月初,护校委员会派出学生代表与校长一同前往南京向教育部请愿。 结果部长朱家骅根本对校方的要求不予理睬,该撤的科系照撤,态度蛮横。 回到上海,护校委员会在学校的会堂宣布了请愿的结果。 全校师生都炸了, “团结起来,共赴校难!”,“集体到南京请愿去!” 口号喊起来了,好戏自然也要上演了。 交通大学航拍照片,摄于1947年上海 我堂堂“东方MIT”岂能任人摧残和肢解! 交大护校委员会决定派出一支“晋京请愿队”前往南京。 集合当天清晨5时,有2800多学生早已列好队。 当时交大的在校学生不过3000人左右,超过95%都自发地加入到晋京请愿队。 随后,护校委员会也不知道从哪弄来了57辆大卡车,每车能拉50多人。 坐上大卡车,这两个团兵力的晋京请愿队浩浩荡荡地从交大出发前往火车站。 这阵仗可了不得了,当时刚上任的新市长吴国桢听闻,连忙赶来。 自己才刚刚上任,国民政府寄予厚望,自己没挽回崩溃的财政反而出了这一摊大事。 吴国桢不顾自己的安危,冲到请愿车队之前,展开双臂企图阻拦车队驶出校门。 眼尖的学生见此状况,一边高呼 “保护市长!!” ,一边将市长那浑圆的身躯拽到路旁。 车队火速趁机开出了校门,消失在远方,留下袅袅尾气和依旧被保护着的市长。 1946年末,意气风发的吴国桢刚出任上海特别市长 第一役,市长舍身拦车队,失败! 驶上正道的晋京请愿队车队一路浩浩荡荡兼热情高涨。 途径淮海中路、常熟路、延安中路、西藏路、北京东路、浙江路。 直达当时的上海北站(今宝山路地铁站一带上海铁路博物馆)。 1946年7月10日,上海北站就曾被学生占领抗议 晋京请愿队在队伍总指挥和各大队、中队、小队队长的组织下有序地下车,进入车站。 然而,车站里的氛围有些奇怪,这才一大早,站台内竟然空旷得能打羽毛球。 联络组按照预定计划找火车站长交涉购买团体票,结果被告知无可奉售。 原来车站早就接到命令,驱散旅客停止售票,只剩下这近三千的交大学生以及些许军警职工干瞪眼。 被交大学生占领的上海北站月台 这下请愿队大军出师不利,总不能走到南京去吧。 这时,消息传来,交通部次长信誓旦旦地承诺将与教育部总长朱家骅一同乘飞机赶来上海与学生交涉。 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这帮学生堵在火车站,哪也别去,也别想捅出什么篓子来。 不过事情就败在光放空话,不见人影的作风上了。 学生们占领火车站已多时,直至晌午也不见朱家骅的身影。 来来去去还是市长以及教育部的二把手与他们谈判。 护校委员会主席团在谈判中提出“交通大学应名副其实成为交通大学”的要求。 对方也一直打哈哈,皮球踢来踢去,就是不说痛快话。 既然谈判没有结果,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是真正的交通大学。 主席团经商量,派出一队先锋,火速寻找附近的备用的火车。 同学们分组寻找,在铁路员工的暗中指引下果然找到了一列机车头以及8节客车车厢。 机械系大四的傅同学和丁同学自告奋勇地鼓捣起了火车。 傅丁二人都学过蒸汽机原理,傅同学曾经还实习开过火车。 丁同学在学生会组织的春游中跟工人学过一些火车驾驶的技术。 两人赶鸭子上架边学边开,遇上不懂的就现场翻书解决。 就这样,傅丁二人驾驶着火车缓缓开进了站台。 此时的学生大军群情激愤,发出阵阵欢呼。 上海北站机车库 可8节客车车厢那里容得下近3000的学生。 于是傅同学和丁同学只好又接受了铁路员工的暗中帮助,找到了27节货运闷罐车车厢。 重新组装在一起,火车再次驶进月台,等候多时的请愿队大军兴奋得爆炸。 山茶社社员马上改编了世界名曲《国民革命歌》(两只老虎),作了一首“交大火车歌”。 同学们在上海音专学生陈良的指挥下齐声高唱: “火车不开,火车不开,自家开,自家开!交大同学真正崭(好),交大同学真正崭,真正崭,真正崭!” 晋京请愿队全体学生振奋无比,纷纷要求立即登车,去南京战个痛快。 宣传组的学生爬上火车,将穆汉祥书写的 “交大万岁” 横幅贴上车头。 曾有人质疑 “交大万岁”横幅的真实性,指出应为“交大萬歲”。实际上在1935年,中华民国就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其中就有 二字。 此时国民党当局借口谈判,阻挠学生出发。 甚至还以朱家骅部长的名义威胁学生退出月台,否则全部开除。 任他气势何其汹汹,此刻的交大学生是不可阻挡的,盲目阻拦只会激起他们的怒火。 下午6时45分,暨南大学、上海医学院等校的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拦,来到月台高呼口号。 声声口号伴着汽笛声在火车站里回荡,晋京请愿队自己开着火车正式启程。 第二役,劝阻威胁扣火车,失败! 火车驶出上海北站,由于严重超载,只能以每小时10公里的龟速前行。 这给他们的对手留下了很大的发挥空间。 晋京请愿专车才往南京方向行驶了10分钟,突然紧急刹车。 下车查看,原来铁路局接到了命令,将前方的铁轨拆除了。 这下可不好办,同学们的满腔热情好似被冰水浇灭,难道命途多舛终须死? 这时,土木系学生临危请命,集结成队赶到了拆轨现场,还有了意外的发现。 原来又是来自铁路员工的暗中帮助,被拆下的铁轨安静地躺在路旁。 地上还散落着拆装铁轨的工具,土木系的师兄们也毫不客气地将其收入囊中。 经过简单的抢修,被拆除的铁路很快就恢复了。 晋京请愿专车又恢复了它10公里每小时的惊人时速。 可没开多久又发现前方铁轨缺失,而且还没有在路边发现失足落单的铁轨。 于是土木系的抢修小队充分发挥创造力,玩起了拆东墙补西墙。 把后方的铁轨拆下来装在前方,就像是小学趣味运动会上的摸石头过河游戏。 用这样的方法,晋京请愿专车一直向西开到了达麦根路车站。 可在那之后,铁路局放出了大招,拆除了一大段的弯道铁轨。 这下学生们没辙了,紧急开会研讨如何把直轨掰弯,几位英俊的学弟使出浑身解数也未能成功(误)。 晋京请愿专车停滞不前,同学们又渴又饿熬到了凌晨1点钟也不肯下车。 就在这时,与铁道一溪之隔的公路突然亮起耀眼的金光,莫非是交通之神显灵?! 金光越来越近,学生们终于看清了虚实,原来是公路上的车灯。 长串车灯中,只见教育部总长朱家骅坐着装甲车手持扩音器蹿了出来。 对学生喊道:“交通大学学生集体中断交通,已经不是学生的行为了!你们要马上回校,不然就全体开除!” 1947年6月,护校运动后,装甲车现身交大校园 局势变得十分紧张,如果继续抵抗,早已布阵的青年军很可能暴力镇压。 此时此刻,交大的中共地下党传达了重要的指示,叮嘱学生不可硬拼,要合理争取利益。 说服工作持续到了后半夜,学生们终于下车与国民党官员隔溪对峙。 最终决定派出主席团成员越过小溪与朱家骅当面谈判。 哪知朱家骅早就借机开溜,只留下吴国桢、蒋经国等人在场。 朱家骅 他们拿出朱家骅亲笔签署的书面答复,内容共5条。 一、交大校名不更改; 二、轮机、航海两科不停办; 三、学校经费遗照实际需要增加,与其他大学平等; 四、员工名额案班级人数造章增加; 五、如有未尽事宜,师生及校友可派代表晋京面商。 经主席团研究决定,此次护校运动已经取得基本胜利,那就就不要继续为难对方了。 我们回校去继续罢课,择日再晋京谈判,直到完全胜利。 随即学生们乘坐上海市专门调来的40辆公交车凯旋归校。 回校后,交大学生的热情并没有减退,反内战运动如火如荼 第三役,拆轨对峙终答复,完结! 回校后,交大学生会召开了科系代表大会,推举了包括开火车的丁仰炎同学在内的共15名代表继续晋京谈判。 谈判过程颇为顺利,教育部重新承诺了朱家骅签署的要求,并立刻拨付了一笔经费。 护校运动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在南京召开的记者会上,代表们详细讲述了运动的经过和宗旨。 后排左二为开火车的丁仰炎同学 从此,交大用行动向社会各界展示了交通学子的 “交通作风” 。 多数参与到护校运动当中的学生也都看清了国民党的嘴脸,成为了爱国民主运动的骨干力量。 晋京请愿事件之后,交大在解放事业上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搞出了许多震动全国的大新闻。 交大的几任校领导都不满国民党的腐败统治,甚至曾公开开除国民党特务学生。 因此,交大当时也被称作 “民主堡垒” 。 这帮充满理想充满热血的学生,将来都成为了国家数一数二的栋梁之才。 那种信念,那种激情,那种自豪感,在几十年后可能只有在国家危难时才能够见到。 当年交大所捍卫的利益,不正也是国家的基石吗?
4728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爸爸,这是我最后一次看你!我老了,走不动了......
热度 8 fqng1008 2017-7-12 09:35
去年去台湾,有點无聊,跟同学去了圆山饭店。 ok!你们知道的,那附近有忠烈祠。 九点的仪兵操演和升旗仪式,身边挤满了日本旅游团與大陆团,各种吵啊! 然后,大陆人看完升旗,跑掉了,七辆大巴的人数。我和同学进了武烈士庙,忠烈祠内外到处是日本人,居然眉飞色舞,让人特别不是滋味。 我和同学看了一会儿,有一对老夫妻一直没有走,在看牌位。因为牌位是按军职,可能会一个牌位上密密麻麻写的都是名字,老人看不到,就犹豫着一直在我们身边晃,最后开口,请我们帮他找个人名。 老爷子说那是自己的父亲,出生就没见过,想知道在不在这里。 我们瞬间傻了,第一反应是:这怎么可能被我们遇上?然后拼命找,密密麻麻的牌位里找那个名字,最后还真找到了。离远征军、驻印军的牌位不远。 老爷爷就哭了,拿个袋子,里面是水果,一样样往外掏,喊爸爸。忠烈祠的管理人员被声音惊动,进来了;两个老人就特别慌,说:我来看爸爸!我们就来给爸爸磕头! 那个工作人员就说:不要哭!国军有类似电子档案的东西,去查一下。 图为台湾圆山忠烈祠其中一座偏殿供奉的阵亡者灵位 台北圆山忠烈祠里,所有档案皆已电子化,只要提供被查人的姓名、籍贯、年龄、军阶、阵亡地点等消息,就能查得结果。 管理人员会打印出一份《烈士资料详表》,管理人员还将从牌林中找出故人所在的那一块,放在桌案前让遗属祭拜。 因为当时在场就我们四个大陆人,老爷爷一定要我们陪着去,就去了。結果真的查到了,还打印了一份出来。 那个年轻的军人牺牲于 1940年,一場没什么名气的战斗。 老爷爷就哭!哭!哭! 这边忠烈祠已经备好了仪兵、花圈、祭祀品,把牌位请下来,单独给老爷爷祭祀。老爷爷出门的时候,有仪兵开路,进门的时候,全体敬礼。 我作为打酱油的小跟班,和同学已经完全懵了。 老爷爷就跪着给父亲磕头,供桌上还放着他从江苏老家带的一袋子土,母亲坟上的土。哭着说了很多,最后说: “爸爸,这是我最后一次看你了,我老了,走不动了!” 然后我就没出息的和同学都哭了。 这大概我旅行中最难忘的经历。忠烈祠管理人员说: “他们尽量做到对牺牲军人完善档案,以便将来后人们查访祭祀。” 老爷爷哭的时候说: “妈妈一直担心爸爸的孤魂野鬼没人祭拜。” 管理人员安慰说: “我们一直有祭祀他们!” 老爷爷就说: “谢谢!谢谢!不然爸爸孤独几十年!” 就抛开政治,单纯的看到这种场景,特别泪目。白发苍苍的儿子,照片上英气勃发的父亲,母亲坟上的一杯土;几十年间的世事,风雨飘摇时代的年轻夫妻! 哎!特别泪目!特别! 台湾的 忠烈祠 是中华民国用来 祭奠 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将士和官兵
个人分类: 谈情说爱|3073 次阅读|9 个评论
中华民国103年了
热度 39 Majorite 2014-9-18 23:48
中华民国103年了 中华民国103年了, 103年前中国人民抛弃了帝制,建立民国。 近日,台湾侨务委员会派出文艺代表团来北美为侨胞演出(Goodwill Mission),蒙特利尔是第二站。老侨朋友送来两张VIP票请观看昨晚 演出。演员一共才7人(叶瑷菱、林晓培、刘明珠、陈思安、黄家新、张静云、Terry),可谓精干,效果亦很好。演唱的又都是老歌,勾起那些听邓丽君歌长大的、久居海外华人的思乡情感,仿佛穿越时间隧道,高潮起伏。相比之下,大陆过去派出的“四海同春”、“五洲同春”虽然队伍庞大,演员基本功更强,但是组织准备上约显不足,效果还有提升空间。 台湾驻加拿大文化经济办事处主任(台湾人称之为大使)在讲话中骄傲的提到台湾现在的民主自由人权, 令我这位来自大陆的同胞汗颜唏嘘,因为我们大陆的官员几乎从来不提这6个字,一谈进步就是我们的GDP与外汇储量多少多少。或许正因为如此, 他们的演员在台上很放松, 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似乎很短。会场飘扬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也不再那么令我像过去那么恐惧, 那毕竟是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旗帜。 前排中间者为“中国民国驻加拿大大使”令狐榮先生 叶瑷菱 刘明珠的演出 小邓丽君——张静云 穿旗袍的张静云 看完演出的回家路上,我莫名其妙地想起毛主席在延安时对来访的美国人说的一段话: 民主颂 —— 献给美国的独立纪念日 《新华日报》1943年7月4日社论 每年这一天,世界上每个善良而诚实的人都会感到喜悦和光荣;自从世界上诞生了这个新的国家之后,民主和科学才在自由的新世界里种下了根基。一百六十七年,每天每夜,从地球最黑暗的角落也可以望到自由神手里的火炬的光芒,——它使一切受难的人感到温暖,觉得这世界还有希望。 从年幼的时候起,我们就觉得美国是个特别可亲的国家。我们相信,这该不单因为她没有强占过中国的土地,她也没对中国发动过侵略性的战争;更基本地说,中国人对美国的好感,是发源于从美国国民性中发散出来的民主的风度,博大的心怀。 在中国,每个小学生都知道华盛顿的诚实,每个中学生都知道林肯的公正与怛恻,杰弗逊的博大与真诚。这些光辉的名字,在我们国土上已经是一切美德的象征。他们所代表的,也早已经不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荣誉了。马克吐温、惠特曼、爱默生教育了我们这一代。是他们使年青的东方人知道了人的尊严,自由的宝贵;也是他们,在我们没有民主传统的精神领域里,筑起了在今天使我们可以有效地抗拒了法西斯思想的长城。这一切以心传心的精神道德上的寄与,是不能用数字和价值来计算的。 中国人感谢着“美麦”,感谢着“庚款”,感谢抗战以来的一切一切的寄赠与援助;但是,在这一切之前,之上,美国在民主政治上对落后的中国做了一个示范的先驱,教育了中国人学习华盛顿、学习林肯,学习杰弗逊,使我们懂得了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中国需要大胆、公正、诚实。我们相信,这才是使中美两大民族不论在战时,在战后,一定能够永远地亲密合作的最基本的成因。 我们离得很远。百十年来,我们之间接触着的也还不过是我们两大民族间的极少数极特殊的一部。但,我们坚信,太平洋是不会阻隔我们人民与人民间的交谊的。在患难中,我们的心向往着西方。而在不远的将来,当我们同心协力,消灭了法西斯蒂的暴力之后,为着要在战争上建立了一个现代化的中国,在科学的领域里更有待于盟邦的援助。在过去,民主润泽了我们的心;在今后,科学将会增长我们的力。让民主与科学成为结合中美两大民族的纽带,光荣将永远属于公正、诚实的民族与人民。 今明两晚领事馆将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65周年国庆活动, 我与海外华人一样衷心祝愿海峡两岸中国人都过着幸福、富足、有尊严的日子。
个人分类: 海外生活|5133 次阅读|49 个评论
围观中华民国"总统"大选
热度 5 BihongFu2010 2012-1-14 10:26
今天是中华民国四年一度的“总统”大选投票日,是“老帅哥”马英九继续执政,还是“小龙女”蔡英文实现“鲤鱼跳龙门”的梦想,做一把“女总统”,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 前两天有几位朋友正好去台湾旅游,临行前我与他们开玩笑,你们是否也想去投票啊?但他们都非常清醒地说:这是“中华民国”选民的权利,我们只能作为"观摩团"。看来我们这些不能身临其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只能“隔岸观望”......
个人分类: 天涯论道|4234 次阅读|1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06: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