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电子眼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鼓励“电子私眼”,减少政府投资,提高社会稳定因素是大好事!
热度 1 zhangchunyu 2012-7-31 09:20
鼓励“电子私眼”,减少政府投资,减少交通违规事件发生,提高社会稳定因素是大好事! “私眼”的存在,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当国家资金不足以全部投入到交通上时,当政府力量不能够全面布置时,当社会资金可以投入国家建设时,同时,还有获取利润允许私人收回时,私眼就会必然产生。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一、减少了国家投资,国家的资金毕竟有限,有个人投入不是更好吗,应该鼓励;二、有利于制止交通违规,不管谁的“眼”,前提条件是你违反了交通法规,如果你不违规,建立一百个眼也拿你没办法,是不是?三、有利于社会稳定,交通法规的宣贯,私眼的建立,说明交通法规宣传到位了,这么多人响应,不是法规宣传的好吗?而且让商人看到了商机更是好事,现在的社会,下岗的、待业的、没有工作的、这些人员的增加会给社会增加太多的不稳定因素,大家都有事儿干,社会才能稳定,人们才能安定生活。咱们不能总是关着门自说自话,看看外面后世界,看看英国,电子眼遍布各地,平均每天能拍到 300 张照片,要是我说,应该鼓励私眼的存在,而且在一些隐蔽的地方也设置,不能告诉市民哪有哪没有,你只要违规就会挨罚,还是那句话,你不违章,别人拍不到你! 回头再谈“私眼”的产生利润获取由私人所得,这是必然的,只是管理部门更应该想想如果让这些私眼管理起来,合法化,才是硬道理!!! 私人投资当然要收回,国家现在不是也在鼓励私人资本投入公立医院吗?私人的投资你不让他获取利润,他干吗要投资,私人投资当然要收回成本包括利润的,现在你不让“私眼”收回成本和利润,将来,谁会让自己的资金进入医院呢?加强管理,一样的道理! 鼓励“电子私眼”,减少政府投资,减少交通违规事件发生,提高社会稳定因素是大好事!
个人分类: 管理笔记|3215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一周国际科技要闻
crossludo 2012-5-7 19:07
本周焦点 人工合成XNA可实现DNA功能 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尽管并不能说人们已彻底勘透了它的秘密,但也绝不陌生。现在,这个携带生命遗传密码的重要载体,能被人工合成的物质替代了。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人工合成了一种名为XNA的物质,已拥有DNA遗传和进化两个关键特征。由于碱基和DNA中的一样,因此XNA链条和DNA链条之间可互相结合,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更可在许多关键功能上替代DNA,说明DNA不一定是携带生命遗传密码的唯一载体,其对研究生命起源乃至“人造生命”具有重大意义。因而尽管前路漫长,这仍是人类在“人造生命”征程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一周之“首” 英电子眼移植手术首获成功 英国首次成功完成了电子眼移植手术。医生将一个感光微芯片植入视网膜下,并使用1500个电极将光线转化为通过视觉神经进入大脑的电脉冲,罹患色素性视网膜炎(RP)而失明的病人在几周后能重新看到物体的大致轮廓并区分出黑白。 疤痕组织首次变为心肌细胞 美国科学家不用干细胞移植过程,而借助名为微核糖核酸(microRNA)的分子,在实验室器皿中首次将实验鼠心脏病发作后留下的疤痕组织变成心肌细胞,有望催生出一种全新的组织再生方法。最新研究一旦在人类身上试验成功,将有助于科学家们研发出新的心脏衰竭疗法,该疗法有望10年内问世。 一周技术刷新 谁来构筑下一代IT微型设备? 答案就是纳米高导电塑料。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发出的这种材料,厚度仅几纳米,这种电线是人造分子的衍生产品,即在复印机里已使用数十年的三芳胺类。但其重量轻、灵活、易于处理且价格低廉,为生产下一代IT的微型移动设备和计算机及太阳能设备提供了可能,如灵活的屏幕、太阳能电池、晶体管和印刷纳米电路等。 自洁不反光的纳米结构玻璃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在玻璃表面创建出一种纳米结构,使其几乎消除了反射。由于它没有眩光,而且表面的水滴能如小橡胶球一样反弹,令人几乎无法辨认出这是玻璃。其灵感来自大自然中的荷叶、沙漠甲虫以及蛾,可应用于光学器件、智能手机和电视屏、太阳能电池板、汽车挡风玻璃,甚至建筑物的窗户屏幕。 微型飞行机器人达到新的自动水准 在欧盟sFly项目框架内,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微型飞行机器人,直径约50厘米,重量仅1500克,既不用GPS也无需地面遥控,仅用机载摄像机和微型计算机即可开展航拍或灾区救助,达到了新的自动水准,未来可能的用途包括执行保护或救援任务。 前沿探索 量子物理或可“操纵”过去 奥地利研究人员实现了名为“延迟选择纠缠交换”的“思想实验”,首次于实验中证明,有关两个粒子是否处于纠缠或分离的量子状态,或可由这些粒子被测量后和不再存在时来决定,从而实现对过去事件的模拟、操纵,在对量子力学的影响力探索中,可谓又进了一步。 江湖没有暗物质的“足迹”? 暗物质身在江湖,却行踪难觅。在迄今最大型的同类调查中,本打算在太阳系周围彻底搜寻暗物质踪迹的智利宇宙学家们测量了太阳系周围一个有限空间内的400多颗恒星的运行图,结果却空手而归。科学家们认为,最新研究将颠覆传统的暗物质理论,但也有研究人员对该研究方法和结论提出了质疑。 最新生命探索任务锁定木星 欧洲航天局下一个大型太空探索计划为木星冰月探测器(JUICE)任务,旨在研究木星的大气层、磁气圈、周围带电粒子环境以及木星与其卫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寻觅木星及其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迹象。探测器计划于2022年升空,2030年抵达木星轨道,对木星及其卫星进行至少3年的观测。 用电波激活小鼠胰岛素工程基因 一个美国研究小组通过无线电波加热纳米粒子,打开了小鼠细胞中能产生胰岛素的工程基因。实验30分钟后,暴露在无线电波下的小鼠胰岛素水平增加而血糖水平下降。这为按需打开患者的基因提供了一种概念性论证及新方法。 崭露头角 受控自持续核聚变的新曙光 长期以来,有一神奇的现象导致研究人员无法实现可控自持续核聚变反应。而美国多名物理学家共同提出了解决核聚变“热密度界限”方程,代表着试图解决“热密度界限”的新途径。如果该解决方式被实验验证是正确的话,将帮助人们消除核聚变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使核聚变成为清洁且丰富的电力来源。 石墨烯太赫兹设备样机问世 处于微波和可见光频率之间的太赫兹波段是当前热点之一。美国圣母大学通过实验证明了利用石墨烯原子层可以有效操控太赫兹电磁波,并制作了一台基于石墨烯材料的太赫兹调制器样机,其可在石墨烯内部实现带内跃迁,是目前唯一能做到这一点的太赫兹设备。其为开发紧密高效且经济的太赫兹设备与操作系统开辟了广阔舞台。 可印刷式微型液体太阳能电池问世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了一种便宜且稳定的液体太阳能电池。这种由纳米晶体制成的电池“体形非常娇小”,纳米晶体由半导体硒化镉制成,能以液体墨水的形式存在,可印刷或者涂抹在干净基底的表面。相比广泛使用的单晶体硅晶圆太阳能电池,其制造过程较便宜,但光电转化效率却稍逊一筹。 “最”案现场 最“有钱有闲”公司登场 由谷歌联合创始人及著名导演等人联手投资的名为“行星资源”的公司,近日启动了近地小行星采矿计划。其将利用机器人宇宙飞船在小行星上开采铂族金属和稀有矿产等,旨在开发近地小行星的自然资源,并进行太空探索。而由于需要还会构建一个空间燃料库,形成轨道“加油站”。据称整个项目将有望带来数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 奇观轶闻 一根头发与4000个晶体管 英特尔推出了采用22纳米3D晶体管构筑的常春藤桥(Ivy Bridge)系列处理器,该尺寸意味着在一根头发的宽度上可以放4000个晶体管。其技术点在于把晶体管做成三维的超薄鳍状物以取代平面闸门,当闸门打开和关闭每秒超过千亿次时,漏电率降至接近于零,制造成本只增加了2%至3%。该研究旨在提高计算能力,降低能源消耗。 与火星生命擦肩而过30年? 在对36年前的“海盗”号火星车传回的土壤样本数据进行重新检测后,美国科研人员发现了盐,这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当年给出的结论完全相悖。现在,这似乎成了一个火星上存在微生物的最重要力证。但是其还不能结束一直以来备受非议的火星生命之争,仍有待更多证据的补足。(本栏目主持人 张梦然) 《科技日报》(2012-05-07 二版) (中国科技网) 本篇文章来源于 科技网|www.stdaily.com 原文链接: http://www.stdaily.com/stdaily/content/2012-05/07/content_464283.htm
个人分类: 综合科研|1138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度警惕"电子眼"成摆设的危险
simonjo828 2008-11-20 22:25
   要点:最近,各地纷纷启动电子眼对重点污染源实行24小时在线监测,这有其利好的一面,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有关部门应保持高度警惕,使其能发挥应有的效应。   近日,各地纷纷启动电子眼对重点水污染源实行24小时在线监测,以期达到遏制污染排放的目的。各地的电子眼上岗后确实做出了一些成绩,值得肯定,但却不可过分乐观,有些现象的出现仍然值得我们关注。   最近,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在河南许昌瑞贝卡污水净化有限公司采访时发现,亨丰印染公司安装的COD自动在线监测仪几乎无法查询历史数据,也无法将COD数据传输至当地环保部门。被称为监控排污电子眼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出于各种原因不能正常工作。由于软件不兼容,环保部门对一些企业的排污情况无法实时监测。   而根据有关规定,只要是通过国家环保部认证的合格产品,排污企业都可以自行购置。但是,这些仪器的档次不同,有3万元的,也有10万元的,各厂家的质量不同、软件不同。而且机型繁多、联网对接、软件开发等厂家的售后服务不配套等都导致了自动在线监测仪在规范运行上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像这种现象并不是个例,河南省骏马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驻马店市天方药业集团,COD自动监控设备同样都出了故障。目前该市33个重点排水企业全部安装了COD在线监控设备,由许昌市环境监控中心实施统一监控,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迅速反馈情况,果断进行处置。然而,在许昌市环保局环境信息监控中心的自动监控系统中,只有6家企业能做到实时传输,而有些公司的数据还停留在2006年。   没有实时监测数据,许昌市环保局执法时还是以人工取样检测的数据为准。亨丰印染公司试生产两个月以来,许昌市环保监察人员只在4月取了一次样检测了COD浓度。很多时候就是看看废水的色度、浊度,综合判断一下。而5月14日到5月17日,进入驻马店污水处理厂的污水COD浓度都在500MG/L以上,超出了该厂不高于450MG/L的设计处理能力。对此,污水处理厂没有相应的处理能力,那么,最终也只能超标排入河流。   而且,现在自动在线监测仪的程序企业是可以调的,企业可以把出水的COD浓度从100MG/L改成80MG/L,可以把本应放在污水中的探头放在清水里。并且对仅因设备故障导致监控仪器长期不运作的行为,没有处罚依据。   电子眼成摆设的现象说明地方企业仍在想方设法地抵制环保。对此,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如果电子眼成摆设,那么其危害甚多。一来环保部门无法及时掌握重点污染企业的排污情况,增加了环保执法的成本和难度,使本就严峻的污染形势更加不可收拾;二来将严重影响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的实行。   对于电子眼存在的问题国家环保部应尽快完善有关标准和制度,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各地应严格执行,严防不作为行为。
个人分类: 环境观察|287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4: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