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自习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暑期的游离
yaojunwei 2017-7-23 12:40
这一年的暑期,我没有旅游,选择了进修 这一月的酷热,我没有避暑,选择了迎接 这一周的劳累,我没有放松,选择了珍惜 这一日的偷闲,我没有颓废,选择了朝圣
个人分类: 应如室|18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希望,在前方(二十三)
panpine 2015-7-8 09:30
一段经历结束的时候,感觉多是恍惚。你知道是时候打点行李重新上路了,可是刚走了几步,回头一看,下午六时的阳光从不远的天边缓慢地渗透过来,给那座临时的办公楼铺上了一层金红色的薄纱,它看起来柔弱而体贴。在这几秒钟的时间里,你惯例性地问了自己,为什么又要重新开始奔波了?很快,有了答案。于是提起行李,在漂亮的余晖里大步地向前走去,步伐沉稳而有力。只是没有人知道此刻你正紧紧地握住背包,好让紧实的触感压抵住内心阵阵的不安和空荡。 考研之路算是基本结束了,现在回想起来,却是整片的绿树蓝天。去年有一段时间在民院自习室复习,每天早上我都会背着蓝色的MB书包,去街角的小店买一个鸡蛋和一杯五毛钱的豆浆,然后一边吃一边等11路公交车。那段不长的日子里,我的心情常常像刚出生的小鸟一样轻快,新鲜。我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学生时代。相同的是,周遭总是涌动着来来往往手抱书本上下课的学生,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也有始终做思考状低头走路的独行侠客。校园里的绿荫小道虽然不尽相同,但是依然彰显出那份刚成年时独有的青春气息。不同的是,这一次我懂得了珍惜,我向桂圆书社投了两篇稿件,无疾而终也毫无遗憾,至少没有因为害怕落选而放弃;我吃路边三块钱一份的炒饭,总能把盘子吃得光亮如新,以前却幼稚地认为,不吃完表明为减肥又多做了一份努力;我买了好几年在外面都买不到的栀子花,把它插在矿泉水瓶子中,放进桌子与桌子的间隙里,就像刘若英在《后来》里唱的一样,一低头就是一股芬芳。 记忆是筛子,筛掉了痛苦,留下了美丽。 所以到本应该以狂喜的状态迎接全新的开始的时刻,我又惯例性地有些恍惚了。
19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习闻讲课声有感》
wisune 2015-1-16 14:20
《自习闻讲课声有感》 独爱二楼小教室,冬天暖来夏天凉。 平日无课常来此,人少安静自在多。 忽闻隔壁讲课喧,谁人能量把墙穿 ? 左推右导满黑板,上指下点一老翁。 昨天晚上,中科大第三教学楼,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师一直讲到22:40(我回宿舍的时间,这时他还在讲课,我也不知道具体何时下课的)以后,而且充满热情,堪称当代教师之典范,令人肃然起敬。
个人分类: 杂记|2004 次阅读|0 个评论
考研,我为什么不去占座?
热度 3 lql0558 2013-3-17 11:42
“考研占座,一场兵不刃血的战争!”,这是新闻标题,看着都胆颤心惊。我也经历过考研,却没有加入这场战争,在考研的半年时间里,我没有去占过一次座,有屈指可数的几次,是别人帮忙给占的。帮忙都是相互的,来而不往非礼也,占座也是一样,别人帮我占,我不帮别人占,别人肯定给我占不了几次。 考研占座,一般是为上自习,并非为听课;占座,占的是自习室的座,大多数学校为了方便考研学生,有专门的考研自习室。 有人肯定会问,你不占座,是不是在外面租房子了。在外面租房子,一个人住,很安静,无人打扰,是可以不去占座的。我没有在外面租房子,住的是学校集体宿舍,六人间。 有人肯定会想,你不占座,是因为你懒,早上不想起床。你要这样想,那你还真想对了。我们班当时有 5 点左右就起床去占座的,自习室 7 点开门,大冬天的,在外面冻两个小时,肯定没有在被窝里睡两个小时舒服,我才不去呢。你想一下,他要早起 2 个小时,还要冻 2 个小时,而我就多休息 2 小时;我的睡眠时间肯定比他的要充分,自习起来,效果也会更好的。 有人肯定会问,你不占座,自习室里面没有你的位置,你到哪儿上自习呀。有些人,座是占了,不去自习,当然了,不去上自习肯定有原因的,比如去上课了,去玩游戏了,去陪恋人了。去上课的,还有两种,一种是去上专业课,考研的学生,还没有毕业,有些专业课还没有修完,有时会去上课的;一种是去上培训课,为了能顺利考研,报名参加了多种培训班。一个大自习室,占了座不去自习的学生也不少,我可以随便找个位置座,有人来了,我再走,再换一个。这是打游击战,打游击战的缺点是容易被人打扰,如果运气不好的话,一天可能要移动几个位置,即使移动几个位置,换来了被窝里的两个小时,我觉得还是很划算的。也可以不打游击战,一般的学校,学校里面的教室,并不是同时在上课,总有一些空着的。这些空着的教室,平时是开放的。学生也可以在里面上自习。除了临近期中或期末考试周外,这些教室上自习的学生很少的。到这些不上课的教室里面上自习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有人肯定会想,你不占座,在教室里上自习,没有自习室的那种学习气氛。教室里的气氛确实要差一些,有时一个偌大的教室,可能只有几个人,甚至只有你一个人。可自习室里面的人并也不是全部都不在全心全意上自习。有人在玩手机,有人小声聊天,甚至有人在谈情说爱。自习室人多,事也多,走动的人多了,电话铃声也多了,被人打扰的机会也不少。真正影响自己的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本博文为原创,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或引用,但请注明来源,谢绝不注明来源的引用或转载,联系 QQ:375188549 。 作者简介:李其龙,男,硕士学历,主要从事材料科学与机械加工方面的研究。 Email : li-qilong@163.com
6125 次阅读|4 个评论
那些找不回来的青春年小——大教室与听讲
热度 16 boxcar 2012-8-26 12:34
好久没写回忆型博文了。今天欻空再写一篇“那些找不回来的青春年小”,鉴于食堂、图书馆啥的都写过了【 1 , 2 】,今天就写写教室吧。正好儿,这两天新生入学,过几天作为新生的“班级导师”(对“班主任”的创新型称呼)开始“走路上任”(没马没车),写写当初自己如何听讲和上自习,或许还能给新生同学们做点儿所谓的表率。 我上大学的时候距今已过 23 年。当年吉林大学虽然没有现在 8 校合并后几乎“包围”了长春市的新吉林大学那般“极大”,可也拥有沿着解放大路,从毗邻斯大林大街(苏联解体后后改名为人民大街)的丰顺街到东民主大街(地质宫广场,即文化广场东侧)的一公里多的路段上,一字排开了众多大楼。自西向东依次为:新楼、外语楼、红楼、灰楼(校部机关楼)、数学楼、体育馆 / 篮球场、理化楼、图书馆楼、白楼。这些楼宇中,我们系的教室主要分布在理化楼和新楼。目前,在 1950 年代曾以东北人民大学闻名的吉林大学主体已经南迁到了临近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新校区,原来所谓“北区”的很多教学楼据说已经大半被吉大子弟中学、子弟小学这些“庞然大物”给瓜分了。但在 20 多年前,这里却是我们这些大学生学习和实验的主要场所。 众所周知,大学的教室主要有四大功能——上课、上自习、做考场和搞业余文化活动。今天先说上课。 我们考大学那年,全国缩减了招生指标,实际招收大学生约 60 万,结果我们这届学生人数成了物理系(后来叫物理学院)最近 30 多年中招生人数最少的一届,仅有 76 人,既少于我们上届 88 级的 80 人,也少于下届 90 级的 90 多人。按照入学的本科专业,编成了物理学和应用物理两个班。由于此前几十年中从物理系分走的电子科学系、材料科学系在大学一、二年级的很多基础课(例如,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与其母系(物理系)相同,所以上这些课的时候是在大的阶梯教室上课的。三个系加在一起 170 余人,场面那是“相当壮观”了!这种供我们上课的阶梯教室主要有三个——理化楼的 3 楼的“理一阶”、 6 楼的“理三阶”和新楼的“新一阶”。 这些教室中,理一阶是物理系的“主场”,理三阶是电子系的“主场”,而理二阶实际是化学系的“主场”,我们只在那里上过大约 30 学时的普通化学课。其中,理一阶很不简单, 1989 年前后长春电影制片厂曾经拍摄过一部电影《蒋筑英》(这个曾经在 1983 年前后被大力宣传的人物的名字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肯定非常陌生了),其中蒋筑英给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现在改名叫长春理工大学)学生讲课时的场景,是在理一阶拍摄的。当我们在电影中看到黑板左下方耷拉下来的几根线索,倍感亲切! 当时的阶梯教室的设施用现在的眼光看未免粗陋不堪了,但桌子和凳子都是“实木”的,是将近 2 厘米 厚的木板架在铸铁支架上搭好的。因为没有像样的靠背,所以斜倚着睡觉肯定不舒服,上课即使要打瞌睡或者睡觉,前面要有支撑的。这样的设施,虽然很不符合人机工程,也不够人性化,但无疑有利于学生听讲学习。阶梯教室的第一排,注定坐满了最好学的女生(本年级 11 人,后转系走了 1 人),充分体现了 Lady First 的风范。当然,偶尔也有更好学的男生去“搭边儿”的,有人仔细观察后发现,他和旁边坐着的她也经常一块走。其他座位上坐着的是其余同学,刚上大学那两年,为了占据一个比较靠前的、好的听课位置,有段时间流行头天晚上放本写有自己名字的书预先去“占座”,大一的时候常用书是入学时发的那本《 50 天的回顾与反思》。 阶梯教室前面的讲台是木质地板的,有点儿高度,所以老师如果比较活跃地来回走动,偶尔不免会有“下台”之虞。当时的教师授课完全是用板书,并没有“多媒体教学”这种高新技术。物理课偶尔会有实验演示的,负责演示实验的梁浩老师会把器材从理一阶对面的演示实验室拿过来。当时的辅导员韩炜老师和教学秘书孟宪华老师都很负责任,课间经常去点名。这几个阶梯教室的光线总体还不错,但墨绿色的毛玻璃黑板用久了之后对比度有所下降,远了偏了还是不容易看清楚。如果只有本系这两个小班上课,教室会被安排在本系的电教教室——理化楼 356 房间。因为那个教室前后两个门,所以时常有迟到的同学从后门偷偷溜入。至于分小班来上的习题课、外语精读 / 泛读 / 写作课和大三、大四的专业课,则主要安排在新楼的 308 、 310 、 312 、 313 、 314 和 321 等来上,这些都本系固定的教室。 在老师们上课的时候,我有记笔记的习惯,这个习惯至今未改。开会、听讲座都是照例要弄一支笔、几张纸做记录的。前几天在家翻东西,居然在无意中又翻出了当年的笔记和实验报告。当时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的东西、画出的东西,基本做到不遗漏,有些强调的话也会记录下来,这些笔记在课后复习和考前复习时很有用。有一部分课程(考研课:力学、热学和电磁学,以及量子力学等)的笔记,后来赞助给一个外校来考研的小老乡了。记笔记的好处,除了是能够更多地保留课题获取的信息外,还多少能让自己注意力更集中些,避免走神和打瞌睡。 一晃儿 20 多年过去,当年曾在讲台上风度翩翩地给我们讲授《力学》的回瑞发老师已经作古多年,其他当时正值壮年的老师也大都退休,当年我们这些坐在下面听讲的学生们也已人到中年。当年的黑板,已被多媒体屏幕掩去大半,当年学生们手中的笔和纸本,可能也被各种“ XX 三件套”之类电子产品排挤到了书包角落里。。。。。那些教室和那些青春年小的时光,都已一去不复返了。 参考: 【1】 吕喆:那些找不回来的青春年小——食堂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1635-527474.html 【2】 吕喆:那些找不回来的青春年小——图书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1635-536171.html
个人分类: 青春年小|9201 次阅读|35 个评论
科研与武侠(雷人版)
热度 2 taol 2012-5-28 01:33
科研与武侠(雷人版)
下午困的时候真不该睡,晚上睡不着了,好囧。每到周末都是这样,因为实在 不好意思 睡午觉,很多时候怕午饭都吃不到了。这样一来,午晚饭前后困得不行了,常常补一觉,晚上就难免睡不着了 子曰:“中午不睡,下午崩溃”看来是很有道理的。 ============= =========我是分割线===================== 上面的话可以无视,下面开始正文 上自习 “为什么萧远山和慕容博比萧峰和慕容复还厉害?因为他俩在图书馆自习三十年…为什么扫地僧更变态?因为他自习四十多年… 所以说多上自习是有用的! ” 现在后悔了啊,连自习室都木有了。现在挫看来都是原来在自习室修炼的不够啊 扩招的恶果 传说王重阳在华山论剑之时,力挫四绝,夺得天下第一之称和九阴真经。临终前更以一阳指重创西毒,使之数十年不敢踏入中原。这样一个bug级别的人物,收了七个先天还算不错的徒弟——全真七子,但是结果是七个弟子很不争气,基本上被一流高手秒杀的对象。回头看看郭靖,脑子不是那么灵光,江南七怪领他入门,马钰教他内功,洪七公授他降龙十八掌。虽然郭靖很笨,但是专心培养出来也是高手啊,全真七子完全被秒杀。 看来 科研人才培养扩招需谨慎,放羊不靠谱 写论文 “首先营造一个紧张的氛围,烘托出一个必须解决的严重问题。接着绿叶登场,挨个败下阵来。然后主人公出现,在精巧的情节布局之下,他的特长刚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缺陷刚好都不重要,甚至还能变废为宝。于是主人公拯救了学术界,并在剧终谦虚地表示,由于时间有限自己的独门武功还有6层没有修炼完。” 更详细请看相关博文《 论文不会写?看过武侠么! 》 相关博文:《 论文不会写?看过武侠么! 》 图片来自网络,特此致谢!
个人分类: 一笑而过|4744 次阅读|4 个评论
出没在图书馆
热度 5 whcuser 2011-2-27 21:09
出没在图书馆
1、现实和梦 近两年前的一个下午,艳阳天,总理的米色中巴车在南路上向北驶来,广场 附近 路两边的群众已等了数小时。一些 学生 已被放入广场,有些 女生 穿着靓丽的长裙。总理终于来到图书馆外的台阶上向师生们作了热情洋溢的重要讲话。 同学 们踮着脚,举着 手机 ,生怕少看了一眼慈祥的面容,漏听了一句温厚的话语。大家牢牢记住了 “此时、此地、此身”,还增添了“千年学府,百年名校”这一称号的底气。 几十年前的一个傍晚,来大串联的余秋雨先生从山上走下清风峡,经过一些坟包就到了书院的后门。他从破败的早已被挪作它用的书院旧址走出来,来到广场上。 “ 地是黑沉沉的地,天是黑沉沉的天 ” 。对面的办公楼墙上有些标语和大字报。一群穿着绿军装,戴着像章,将语录捧在胸前的小孩在瞻仰主席像,抹着眼泪,心中一遍遍地呼喊着“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 …… ”秋雨先生回去后写下了一篇《千年庭院》。 七八十年前的一个晚上,七八点钟,抱着《太上感应篇》的 吴老 太爷已经下了小火轮,其小车也将经过二里半。图书馆通体放着亮光,各层阅览室里发出永不消逝的灯光。 老 太爷在广场下车,惊恐地看着这座黑暗中晶莹的庞然大物,周围晃眼的汽车在四个方向上来去穿梭,“宁抢一秒,不停半分”。突然他心一紧,一口痰卡住了气管 …… 八九百年前的一天,夜将三更。朱子已经下船,正从牌楼口赶往书院。来听讲的人马堵塞了前路,饮马池水干涸。第九寄宿舍旁的道林寺里的和尚,以及东楼后面屈子祠里的守庙人都出来看热闹。朱子只得在广场下马。来参加学术会议的人们多已提前一天来到,期待着明日的会讲。朱子抬眼一望,指着还有零星灯光的图书馆道:“此大类夜航船乎 ? ”刚下乌篷船的作人先生此时正揣着豆腐干(夜宵)在一旁点头,“高见甚是”,谁的地盘听谁的。附近的自清和平伯两位先生望着馆中的灯影,作听桨声之状。“为爱岳麓山,系舟城边柳”。前来迎接的张山长赶紧安排好住宿,次日清晨朱张二人登顶赫曦台。 2、进图书馆 图书馆学五定律 : 书是为了用的 ; 每个读者有其书 ; 每本书有其读者 ; 节省读者的 时间 ; 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 。 这是一座建于80年代中后期,在当时颇为先进的图书馆。建筑应是百年大计,要有长远的眼光,要经得旧、足够用,哈佛 大学 校园 里就有不少一两百年以上历史的建筑。 图书馆外的铁栅栏门入口旁有个报刊亭,第一期的《独唱团》还在卖,我等翘首以盼网上可以下载到扫描的第二期电子版。 图书馆西边是个小园,有荷池和曲桥,都是小小的。草地中央有一座雷锋的半身塑像。文革之前的几年里开始大力宣传雷锋精神,书签上都印着雷锋日记中的句子,要“ 善于挤和钻 ”。有些学生在此晨读,晚上也有人来散步。 图书馆东边是 自行车 停放处。这是个没有大门的校园,自行车不很多,也许在人流拥挤时走下人行道,也比骑自行车安全。人说重庆姑娘身材好的原因之一就是走多了山路。 本着大学严进宽出的原则,进馆要刷卡,出馆就不用了。大厅左边墙上的平板电视里一直在播着学术讲座的 视频 ,大概在图书馆的网站上能找得到。大厅后面还有不引人注意的水池和假山,不记得是不是一直在喷水。上台阶进馆的大门就是二楼了。一楼有过刊阅览室,去的人较少,多是去自习的。二楼有一个网吧,我只是在刚入学时去过。 三楼是中文书库,也可称为基本书库,超期或遗失书籍的罚款也在此办理。这书库兼文理,可谓一站式。外面还有用于检索的 电脑 ,查到书的索取号后,就去对应的书架上找。书脊上贴着纸标签,最近的新书还在标签上加贴了透明胶带。我等爱好博览涉猎而无所心得的人是不常去检索的,库里是怎样的布局安排,早已了然于胸。书库分作两层,下层是21世纪的书,(铁楼梯上去的)楼上就是更早的书。旁边的小门进去是文学书,有座。想来刚恢复高考时,一些大学里尘封已久的外国文学书阅览室的大门向所有 专业 的学生打开了,但还不能外借。很多人便坐在里面一本本地囫囵吞枣地看,有时要闭馆了还没看完,回去后就惦着,第二天又来。八十年代是最后的文化人的时代,校园文化 生活 里最要紧的就是阅读西方的著作和朗诵诗歌。 四楼是外文书库,有英、日等文的书。还有外文期刊,比如《Science》。靠外面的书架上是比较新的书,里面的是旧书,甚至有解放前的。进口的洋书一般都印装精良,有些是铜版纸,而国内影印版的就差远了。须知前者也许千把块钱,后者仅数十元。登记后可外借。 五楼和六楼分别有自科和社科阅览室,以前则是新书和旧书阅览室,我更喜欢现在的安排。它们的开放时间仅次于八楼的自习室,仅在周二下午关闭,18点之后再开放。大家自觉地将包放在外面的空书架上,但自己的书可以带进阅览室。 七楼是期刊阅览室。刊物的时效性太强,总觉得不如 书籍 精良。八楼是自习室,以前进去后没找到未堆放书本的桌子,就没有再去过了。九楼是档案馆之类的地方,曾在那替同学买过5元一份的专业课往年考研试卷。 从图书馆楼梯旁的西窗向外望,可见砖红色的雅致的老图书馆,周围的树木更显青翠欲滴,馆一楼有文化素质类书的阅览室,二楼是阅报室。其后面依次是绿琉璃顶的牙黄的大礼堂、黛灰和红黄得兼的岳麓书院、红绿的爱晚亭和青翠的岳麓山。眼皮底下是雷锋小园,有草、有桥、有水、有人。 3、借书之事 老俞在很多演讲里曾提到,上大学时将一半的生活费用于买书。王强去书店,他也跟着去,导致前者不方便带女生前往。想来买书大概是那时的风气,也许图书馆里的书太少了?改革开放初期,新书上市时,新华书店里常有排队买书的现象,肉铺前也是排队的,真是精神食粮。文革时也常有人偷偷摸摸地传看书,书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人的手,而在每个人手里过的时间也不长,紧迫得甚至需要熬通宵读完。 以前的图书馆借书要查书目,托工作人员去找,读者不能进书库,小学时我在 学校的 图书馆就经历过。而现在都是开架了,自由取放,书店、超市和药店都是这样,更自由的还有网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老百姓一旦可以不跪,以后就不想再跪了。 中文书库里有各专业的教材、参考书和辅导书,大概在开学初和考前最受 欢迎 。文学书新旧版本的都有,不少新书的质量较差,旧书又常太破旧,不成套且不易寻找。文学书外借最多的时候肯定不是考前。文学名著和时髦的书是流通最频繁的,以致馆员给一些翻烂的书蒙上牛皮纸、贴上胶带。 还有些专业的书是比较受欢迎的,最突出的是为准备 考试 的和为提高阅读水平的 英语 书,接下来也许是历史和生活方面的书。此外,还可为实用或兴趣看一看 计算机 、经济、心理学、哲学、法律、建筑、新闻、影视和美术等方面的书。翻译过来的书的原著一般是较好的,虽然有些译得不是很好,但还是比有些中文教材更值得看。 选书不光是看一个题目,以为题目一样或类似的书就是一样的。要看作者和出版社,作者最好是该领域的闻人,出版社要有声望和口碑(至少在这一类书上)。看看版权页,重印次数很多的书一般是较好的。我以为至少就文学名著而言,文革前、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的书是质量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编辑的整体水平较高。而如今阿猫阿狗都能出书了,各领风骚三五天。不过更多元化了也是好事。 书能不能在deadline之前还回,记不记得续借,可不可以不丢失? 这是个人习惯问题。 有人手机丢过几个,有人一张纸都没有遗失过。 有人赶着下课高峰时去 食堂 ,端着饭盘等空的座位;有人12点之后悠哉悠哉地进食堂。 有人看书做作业时要戴耳机,有人看闲书时要做笔记。 有人看单词时还要结合句子,有人强迫症状地一遍遍地默念默写单词。 有人手机铃声响了,有人习惯性地调成了振动。 有人出厕所时将两只湿手向周围猛烈挥甩;有人将水甩在洗手池里,出来时双手是静静下垂的。 有人喜欢将书页折一角;有人习惯放一枚书签,哪怕那所谓的书签是随便一张什么卡片。 毫不夸张地说,所借书里发现的书签至少积有二三十枚了。还曾在书里发现过崭新的一毛和五毛钱,不知道是不是作为书签的。一毛钱掉地上有些人是不捡了。也有人喜欢在书的扉页上用铅笔标注借或还的日期,或许还会在书中一些字句下用铅笔划线,也有人动用了签字笔和荧光笔。也许还能在书里发现水渍、茶渍、蚊子的干尸和头发。书籍缺页的现象很少见。 4、坐馆之乐 在封建社会,“坐馆”是指先生在私塾或东家日日教书,坐馆就要有坐性。这些先生教书以后大概就暂时断了再考求功名的想头,不能进步,坐在那动弹不得,整日守着自己的馆,这大概就是“坐馆”的玩笑解释吧。读书人的坐性比较重要,曾经有 朋友 笑称我为“坐神”。不过我这里所说的“坐馆”是指坐在图书馆里。 来坐馆的大致是两种人。一是为了应付考试和专业学习而来自习的人,他们常会带来自己的书,有时会听到门禁处“嘀”的一声响,那就是他们把之前从书库里借的书带进来了。第二类人是为求知或休闲的,随意翻看一些闲书。这两种人可以相互转化,也许9点钟时是第一种,12点时就是第二种了。第一种人值得钦佩,第二种人值得羡慕。第一种人里有些是考出国英语或 考研 的,这就更让人佩服了,天天抱着这些压力和书本前来捧读。看英语的人很多,尤其是女生。还有人带了手提电脑来,吃饭的时候电脑带走了,但电源线仍接在插孔上,要迫使插孔在这一天里“从一而终”。 六楼社科阅览室是里每排架子上的书我都准备读一点,当然也会有所侧重。我看闲书时会摘抄一些有意思的或用得着的词句,不会大段地抄。书的前言、目录和后记都值得一看,有“磨刀不误砍柴工”之效。和培根说的类似,重要的书要一字一句地读,以后还要读第二遍;一般的书可先翻页浏览,不太懂的地方先跳过,抓住重点、感兴趣的点和体系结构这三个方面,再决定是否还要读下去。 周末的一个晴天早上,带上一个包、一壶水、一个本和两支笔,早餐吃好,手机调成振动,轻快地踏上图书馆的台阶。从一排排的书架间走过,直到眼前一亮,伸手取下,可有一面之缘。捧书而读,随你怎样的坐姿,只求身心愉悦。坐在宽敞的阅览室里,窗明几净,微风吹进来,书香扑鼻。埋首,津津有味,时间过得飞快。天上才一日,地上已千年。坐地日行八万里。这时空的纵横之感可以在书的内容里实现。 三三两两地提着水壶,穿着军训服进馆,眼一闭一睁,办完毕业离校 手续 后轻松而又沉重地独自 出馆。
个人分类: 阅读|2631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的人生笔记——我的大学(6)
lxwang 2008-11-25 11:49
当时我上大学的时候,学校还没有修新校区。那个时候,小小的校园里容纳着两三万人,每到中午吃饭的时候,通往食堂的那条马路上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到了食堂,每个窗口都挤得是里三层外三层,打了饭端着盘子转变整个食堂运气好你才能找个位。到了晚上,去教室上自习又得为找座位发愁,大家好像上自习都很认真,特别到了考试前,或许你背着书包从教学楼一楼爬到六楼也找不到一个位子,所以大家往往在下午下课以后就会为当天晚上上自习占一个座位,这算是临时占位。而考研的同学就需要有个长期固定的座位,当时的逸夫楼是所谓的考研基地,因为那楼有很多专门的自习教室,而且有课的教室课也不多,或者一学期几乎都没什么课,或者只有前几周有课,而且那楼环境好,冬天暖气烧得热夏天还有风扇,所以逸夫楼的占位就更加疯狂。每年一月份考完研,考研的同学就收拾东西回家了。而放假回来开学第一天,准确来说是逸夫楼开门的第一天,这个时间很重要,错过这个时间你就只能打游击了。准备考研的同学开学第一件事就是去逸夫楼占位,那排着长队的场面非常壮观。早上七点开门,很多人五六点就等在那里了。开始的时候还排着对,等楼门一看,大家就一窝蜂地往里钻,然后狂奔向自己早已看中的教室,当然首选专门的自习教室,可往往不是那么容易,率先冲进去的同学往往会一个人占好几个,每个桌子进去放一本书那位就是他的了。我那时为了考研也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当时去迟了,等我跑到自习室,发现早已经被占满了,只好找了一个课比较少的教室,以至于后来看着人家自习教室里每个人一个专门的座位很是羡慕,直后悔当时没有去早点占个好位置。其实大家或许都有经验,几个熟悉的同学坐在一个教室里,可以互相督促,互相交流。所以选到一个好的教室很重要,在那种氛围下,大家都认真学习,都去得早回得迟,你也就会在别人的影响下好好学习。那时候,我们一个教室所有人似乎都憋着一股劲,互相比着学习,这或许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那时候,为了考研,大家都可以堂而皇之的不去上课,从早上七点都晚上十点,大家都在那里认真复习,想想那种生活真是充实,现在还有点怀念。 我当时考研选了一个不用备考数学的研究所,不知怎么的,我从大一一开始就怕学数学,其实高中的时候我就不怎么喜欢数学。记得那时候每天上数学课都困,课下同学都拿习题集在那里做,我就几乎没有做过什么大题,做也只做几道选择填空,即使是到了高三。高考的时候我数学考试填空选择全对,后面大题只完全做对了一道,其余的都是把知道的写了上去,结果成绩还不错,比起那些常做习题的同学还高,比较意外。这里也必须指出,数学没学好我失去了很多,肯定也会影响以后的发展。还是要重视数学的学习,同时,数学一定要细心,别的不说,我那是就是细心,填空选择全对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样我的复习时间就很宽裕,又没有跨专业考,所以专业课也不用发愁,我当时复习的时间几乎是英语一半,政治一半,做了大量的政治习题,最终政治考了八十三分,在当时可是很高的分数了。
个人分类: 人生经历,智慧感悟|2986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学咖啡】(8)自习故事
luohuiqian 2008-11-21 18:39
我感到非常非常纳闷,明明大门上写了晚间自习四个大字,可整个食堂大厅,都是吃夜宵的男男女女,只有真正上自习的我成了另类。 每个大学生记忆里最深刻的事情,上自习肯定是其中之一。而我的大学自习经历,而今想来,历历在目。 上自习要抢座、占座还要守座,煞是辛苦。抢座是一定要赶在教室开门的时候抢入,而且得保证这个教室不用上课,要不然一个小时后你看到黑板上晚间有课几个字会郁闷得很的。占座的艺术,我一只认为大学生很需要上这么一门选修课。占座的招法可谓五花八门,最常见的就是用几本书摞在桌子上,有时怕被人拿走,就扔几个破本子之类的,最为强悍的是,贴张纸条上书:某某宿舍某人占,请勿使用!如果你到了一个教室里面没人,但是每个座位都被占了,那会欲哭无泪了。对付占座的方法很简单,把书和本子给收拾到后面窗台上就可以,借口说是清洁工收拾的,量你也没招,呵呵。创业难守业更难,守座不是艺术是一场战争。你一定要让别人认为你不是占座而是已经入座,那就得把书全部打开,放一支笔好像是有人刚去上了厕所而已。或者就干脆一直坐着,直到不得不回去 这两件事情我都干过,而且后者多一些。大二的时候上自习,从六点到十一点一整晚都在挥笔奋算数学题目,连上厕所都顾不得,连续这么坐了三星期,屁股上坐出了两块疤。后来那次数学考了 98 分,一雪前耻。也成了我大学学习生涯的转折点。至今犹为那时的毅力和心境感到惊讶,人专注的时候就是如此厉害! 高中的年代,是习惯了晚上上自习,来到大学的第一件事就是想知道晚上在哪里上自习。开学的第一周,我第一次去上自习,去的不是教室,而是学二食堂。然而,等我坐下之后,开始环顾四周。我感到非常非常纳闷,明明大门上写了晚间自习四个大字,可整个食堂大厅,都是吃夜宵的男男女女,只有真正上自习的我成了另类。后来才知道,原来学二食堂的晚间自习不过是为了应付开始时候自习教室不够设立的,后来很少人在里面自习的。学二食堂晚上就是夜宵店和舞厅,哪是啥学习的地方啊!汗 上自习多了,慢慢经验就多了。我们的大本营物理楼教室少,晚上常要上课,所以自习室更少,但是有个好处就是有空调,实在是夏天避暑胜地;数学楼教室多,而且都是小教室,上自习的人比较清静认真,没有吧唧磕瓜子的也没有叽喳聊天的更少炫耀本子看电影的。我一向喜欢数学楼,在那里认识了许多数学系的朋友,也在那里得到了最好的自习心性锻炼。不过我一直纳闷的是,那个又瘦又小的女生为啥总喜欢和哪个白头发大个子在一起?教七楼,是个纯粹的教学楼,人多眼杂美女多。在那里总是可以找到座位,不过经常要被赶走,比较不爽,也就当看看美女养眼了。不过那里也有女同志出没,让你看到和电影上一样的场景,呵呵!化学楼和生地楼,那里自习位置一贯比较多,不是因为教室多,而是因为楼在恐怖。外面恐怖,因为都是工地还常常丢车甚至出现犯罪案例,里面恐怖因为楼道里常可以轻易看到人骨和婴儿的标本。还是少去为妙!教二楼和教四楼,是乌鸦的天堂,也是自习的乐园。教二前的梧桐树招不来凤凰,乌鸦倒是蛮多,车子停在教二前不用半小时肯定有白色鸟粪落下。不过教二自习的人很少,而且空教室很多,大概是因为外语系的同学都没兴趣上自习的缘故吧。我曾在教二搂一个晚上一个教室就我一个人写了一封信给一个人,后来那些信终被我付之一炬成为往事。教九楼是新楼,设施可谓最先进,冬暖夏凉,自从有了教九,大家就一窝蜂去那儿占座了,这才是自习的天堂! 大学里的自习故事很多,我们西西 349 八大山人也因自习引发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不过应待在后文一一奉上。诸位敬请期待! Ps : 大学自习歌 歌词 啊 啦啦啦 今天天气不错 挺风和日丽的 我们下午没有课 这天儿也挺爽的 一大中午我就早早的跑去上自习 心里琢磨着大学生活是多美好啊 一眨眼的功夫我就进了主楼 要说俺们这疙瘩自习室其实也挺多的 可是你桌上没有书包占座那就难找了 我是爬山涉水啊翻山越岭啊 好不容易来到一个桃源深处 我这一推门 我 * 真是豁然开朗 这 xxxx 教室真就没多少人 说时迟那时快 我就扔下书包 找了一个位置就坐了下去 我这一坐不要紧哪 差点 回头一愁凳子根本没有板 我心说得回哥们原来我还练过 要不然还不给你整成肛裂啊 上自习还得抓点紧不是 于是乎我就换了个 * 门的座儿 这门外走廊号啕大哭歌手还挺多 他们唱着那个爱来爱去我就忍啊 但是推门进屋的同学咋就不知道关门呢 你们来来回回的这是走城门呢? 不一会儿我周围就坐满了邻居啊 这屋里的气氛可就有点不对劲儿了 ( 咋就不对劲儿了? ) 咋就不对劲儿了呢? 坐在我前面的那是一对情侣 真是有说有笑啊有打有闹啊 根本没把我这电灯泡放在眼里 我心说算了 ( 唉呀 ) 还是少说两句 毕竟人家是纯洁男女关系 后面的那个兄弟他多少有点离谱 朗读发声训练做的的确刻苦 莫非他是传说中的说唱歌手 要不然嘴里怎么就唠唠叨叨没完 可是自言自语得有时有晌啊 你这叨咕叨咕的中国英语能不能改成默念? 左面的那个妹子她就十分乖巧 只是嘴里的零食象灶坑一样没完没了 这嘎嘎嘣嘣的花样儿还真不少 我心想 大妹子啊 几天没吃了 ?( 真地儿 ) 右面那个姑娘手机四十和弦 ( 不错儿呀 ) 我说姐姐你的电话不能接起没完哪 一会儿的功夫 你都跑出去五趟了! 有啥话你不能一气儿说完哪 你看你旁边的那个大哥他就挺 diao 业务也挺忙 短信十多条 可是他的妈 的就不说给调成振动地 ... 他的妈 的就不说给调成振动地 ...( 我 cao 他妈 ) 我说唉唉唉唉唉吆我去! 你说这个屋里地我的兄弟姐妹们哪 你们真的真的真的是来上自习的吧 不是我的冤家派来故意玩我的吧 ( 玩我的吧 ) 不是我的冤家派来故意玩我的吧 这时候走进一个美丽的女孩 她盯着我 我的位置走了过来 我这心里扑通扑通的开始乱跳 她停在我面前说 这个座我已经占了 真是莫名其妙 是不是她在搞笑? 可是她竟从桌膛里掂出一本书 书名没看清 可是看清占座俩字儿 再看这位大小姐正得意的看着我得意的笑她得意的笑 那种感觉就像 小样儿 你新来的吧新新新新来的吧 我是新新新新来的吧 我说妹子啊 我眼瞅就毕业的人了 对于你们这占座一族 还是无可奈何 最后一声 得儿 还是发扬风格 打不起 我我还躲不起么我 我躲 ( 我躲躲躲 ) 我躲躲躲 ... 躲躲躲 .. 躲躲躲我躲哪疙瘩去啊 只要功夫深 ( 就是 ) 铁杵磨成针 ( 就是 ) 黄天还不负我这样的自习有心人 ( 就是 ) 最终我找到了一个安静的角落 心想终于 终于可以看书了! 忽然间一个黑影窜上了讲台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黑板上写着 下午三点有会 谢谢合作 下午三点有会 谢谢合作 唉 .... 我一瞅表 我 * 这不两点六十了吗?! 你们这帮家伙简直 tmd 强盗 我背起书包骂了一句 very well! 这就是俺们自习室 ( 俺们的学校 ) 这就是俺们自习室 ( 俺们的学校 ) 走 ... 走 ... 走 ... 走 ... 走着瞧 .. 走就走 ... 这个自习室的兄弟姐妹们你们真的是来上自习的吗? 这不 tmd 扯的吗 ? 更多相关博文请访问 【 若水阁 】(参赛科学博客) , 欢迎 投票 支持我的博客! http://www.penrosent.cn/
个人分类: 大学咖啡|188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9: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